2020年(金融保险)创新型产业发展的金融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金融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金融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金融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一、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现状(一)金融科技快速推广,新兴技术应用普遍。

Q辖7县1 区,辖内常住人口217.97万,辖内现有各类金融机构48家,其中:银行机构20家、保险机构24家、证券机构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家。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秉承“科技普惠民生”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产品创新、渠道扩展、金融服务、智能客服、风险控制和经营模式转型,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提升金融报务能力和效率。

全市各金融机构共推广应用84个移动客户端120多项金融产品、多个电子商务平台,涉及医疗、教育、房产交易、理财投资、社区管理等多个领域,社会公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大幅提升,为全社会资金流转、信贷融资、商品交易、生活服务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二)国有机构技术成熟,引领带动行业创新。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机构金融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金融科技产品技术成熟,产品推广应用迅速,在科技创新应用中发挥了强有力的引领推动作用,县域分支机构在金融业务拓展、下沉金融服务等方面更具优势。

从调查情况看,Q国有大型银行机构推广应用的移动客户端45个,涉及支付、收费、信贷、理财、房产交易、政务服务等多项业务,占全部金融机构移动金融客户端数量的53.57%,金融科技推广应用广,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三)中小机构注重合作,技术创新开展灵活。

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积极加强外部合作,先后与京东金融、建信金科、阿里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金融云建设、互联网金融产品打造、开发能力提升、联合营销、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展开合作,借助于互联网头部公司的技术优势能力,运用技术手段深耕各类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农信合机构依托其上级管理机构,积极加强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在手机银行建设、理财产品开发发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建设了新一代背包银行系统,为助力金融脱贫和普惠金融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瑞信村镇银行加强与外包机构兴业数金合作,先后接入汇法网平台,在核心业务系统嵌入反电诈模型,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落实了电信诈骗防控措施。

泉州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泉州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随着泉州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金融 需求不断出现,传统的存贷无法满足广大企业发展 的需求。相比较金融市场变化的多元化,泉州的金融 体系还是较为传统单一,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 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数字金融浮现,代替传统金 融,而且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以及各行各业精进己 业,使得金融业可以有条不紊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收稿日期:2020-09-25 作者简介:黄小容(1986-),女,福建南安人,硕士,研究方向:普惠金融、经济法。
,-. 2021年 第 3 5期
经 贸 !"#$%&'(#&')%* 北方
向银行借贷,但是据调查泉州有 89%的小微企业有 贷款需求。目前,泉州市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服 务还是不足,首先,银行业线上线下网点不足,覆盖 面不大,服务还不到位。其次,互联网金融普及不全 面,难以向偏远山区延伸。最后,宣传不到位,普惠 金融知识匮乏,认识不到位。
一、泉州市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一)金融服务机构日益完善 自改革实践以来,泉州出台《泉州市关于加强金 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若干措施》等金融服务政策, 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已形成以银行类金融机构 为主,保险和证券类金融机构为辅,小额贷款、财务 公司以及消费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金融体系。特别是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网 络,提供金融机构服务便利。与此同时,泉州市的互 联网金融、消费者金融也在悄然兴起,通过大力推
N金融与货币 !"#$%"& %'!&!() *&+ #"*+%
泉州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黄小容
(福建南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南安 362300)
摘要:自金融改革以来,泉州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普惠金融 发展力度。但泉州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市场需求还不完全匹 配,存在普惠金融体系不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普惠 金融服务成本偏高、金融知识普及度偏低等问题。现立足泉 州经济发展趋势和区位特点,从政策、产业链发展以及金融 产品创新等方面对泉州普惠金融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1)5-0104-03

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DOI :10.19995/10-1617/F7.2024.05.098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廖石云(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永州 425100)摘 要:本文借助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地区性差异较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投资者金融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从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普及金融知识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推动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建设提供借鉴,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数字经济;金融指数;资源配置;金融素养本文索引:廖石云.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展经济,2024(05):098-101.中图分类号:F127;F830.9文献标识码:A1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普惠金融的发展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

湖南省作为中部大省,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全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究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并给出了解决对策。

2 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2.1 总体发展状况根据2011—2021年湖南省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见图1)可以看出,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在2011—2021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数字金融总指数、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呈上升趋势。

图1 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来源: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虽然湖南省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迅速,2011—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通过2011—2021年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表可以看到,湖南省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均低于省级均值和省份中位数,以2021年为例,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指数(362.36),与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458.97)、北京(445.44)、浙江(434.61)、江苏(412.92)、福建(410.31)、广东(406.53)等东部地区的差距依然较大,在中部省份中也无优势,中部六省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湖北(391.90)、安徽(384.62)、江西(372.17)、河南(374.27)、山西(359.70),湖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中部六省排名倒数第二,与其他中部省份差距依然十分明显(见表1)。

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作者:何江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24期科学技术与产业的改革发展实现了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渗透,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形态,自2016年以来,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各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成果,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市场经济中,金融的监管力度相对较为薄弱,随着金融服务形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金融行业发展要求,因此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提高金融监管工作效率,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控能力,有效提高金融工作效率。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实现了经济市场的发展转型,同时也积极推动各项新兴产业的发展,吸引各方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创新中,进一步实现高新技术的价值转化。

金融科技在发展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与不足,需要及时改进弥补,通过更多优化发展策略,实现金融科技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金融科技概述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信息科技做基础性技术支持,而科技创新也需要金融作为基础保障,因此在社会改革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环节中,金融与科技不断融合创新发展。

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中,进一步加强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实现科技强国,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

后疫情的时代,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各国家各地区都在积极地推进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经济建设。

金融科技是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在2020年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为进一步建设数字中国需要提高金融科技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所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将金融科技作为金融数字化建设与发展经济时代下的现代化金融体系的重要途径。

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制度创新,在数字货币、人工智能、股票交易与应用区块链技术等方面有着出色的应用成果。

以科技为主要驱动形式的全新金融发展创新形式,在金融创新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0年(金融保险)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

2020年(金融保险)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

(金融保险)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表外业务有俩种定义,壹种是广义的理解,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另壹种是更准确的狭义的理解,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运营活动。

这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包括承兑票据、贷款透支、贷款限额、回购协议),金融担保(包括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正式担保、银行担保和赔偿),金融衍生工具(互换及套期保值业务),证券业务(如证券的分销、包销、代客买卖证券)等等。

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市场已大部分瓜分完毕,很难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表外业务作为壹种新的业务,涉及客户、同业等方方面面,而且提供手续费,咨询费等收入来源,从而使表外业务的开发和拓展将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武器。

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担保和承兑业务,开展比较多的表外业务有:(壹)信用保函。

信用保函是壹种不可撤消的银行担保行为,银行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经济风险,包括进口订货保函、投标保函。

(二)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是银行承担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偿债、违约或履约失败的义务的书面承诺,按性质可分为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

(三)承兑业务。

(四)备用信用证业务。

从表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来见:中国农业银行为3%,中国工商银行为5%,中国建设银行为8%,中国银行最高且仅为17%.全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到8%.在西方发达国家,壹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收入的25%之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如瑞士银行表外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70%;英国巴克莱银行表外业务的盈利可抵补其业务总支出的70%之上;在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银行的利润中,表外业务收入达到25%之上,有的甚至达到45%之上。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工程第二版郑振龙第一章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工程第二版郑振龙第一章

(金融保险)金融工程第二版郑振龙第一章金融工程概论金融工程是上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的壹门新兴金融学科。

它运用工程技术的方法(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

金融工程的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由于其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科学的研究,融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于壹体,因而迅速发展成为壹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在把金融科学的研究推进到壹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对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壹节金融工程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现代金融工程是伴随着近20多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风靡全球的金融创新发展起来的。

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对金融工程的发展起到物质上的支撑作用,为金融工程的研究和其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经历了相当长的壹段稳定发展时期。

然而,爆发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突然改变了石油这个基础性商品的长期价格,带动了其他基础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对西方国家的经济造成“供给冲击”。

OPEC组织采取集体行动,于1973年和1979年俩次提高油价,使原油价格从最初的每桶3美元提高到每桶近40美元。

油价的爆涨成为西方经济发生“滞胀”的重要外部因素。

除了石油危机外,发生在同壹时期的另壹个重大国际经济事件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它表明从此世界各国的本位货币(包括美元)彻底和黄金脱钩,各国货币间的兑换比例根据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和国家的适当干预而确定。

物价总体水平的波动,使得通货膨胀变得难以预测,企业之间签定的长期贸易合同充满价格风险;在金融领域,物价波动造成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脱节,利率不能真实反映借贷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

西方国家30年代大危机以来的很多金融管制措施已经不能同变化了的经济环境相适应。

于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纷纷放松金融管制、鼓励金融机构业务交叉运营、平等竞争,形成了壹股金融自由化的改革潮流和金融创新的浪潮,为金融工程的产生提供了外部环境。

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0年最新]

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0年最新]

中国ⅩⅩ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中国ⅩⅩ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3.1中国ⅩⅩ保险公司发展历程及概况3.1.1中国ⅩⅩ保险公司的发展历程1949年10月20日,新中国建立刚刚20天,为迅速发展经济,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作为全国统一的保险机构,其下边还设有人身保险室[19]。

1958年10月,国务院召开西安财贸工作会议后国内保险业务停办。

1979年4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我国的保险业务又重新恢复,中国保险业赢来了新的发展。

1982年,开始恢复办理人身保险业务。

在1996年到1998期间,随着营销队伍的扩大和保费收入的迅速增加,成为了我国最大的保险公司。

1999年3月,中保ⅩⅩ保险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ⅩⅩ保险公司,成为国有独资的一级法人,直接隶属于国务院。

2000年,中国ⅩⅩ作出了股份制改革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方向来迎接我国加入WTO后将会面临的新挑战。

2002年,中国ⅩⅩ保费收入达一千多亿元,并在这一年成为了《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20]。

2003年,中国ⅩⅩ保险公司重组为中国ⅩⅩ保险(集团)公司,其发起设立了中国ⅩⅩ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后的首次公开募股在当年也达到了全球的最大规模。

2006年底,财险公司和养老险公司相继成立。

截至2012年,中国ⅩⅩ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十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作为中国ⅩⅩ保险(集团)公司的核心成员单位,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国ⅩⅩ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总资产达人民币17,692.34亿元,位居国内寿险行业榜首;2012年上半年公司市场份额约为32.4%,继续占据寿险市场主导地位。

3.1.2中国ⅩⅩ保险公司概况中国ⅩⅩ保险公司是中国最大的ⅩⅩ保险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282.65亿元人民币。

中国ⅩⅩ保险公司在寿险行业始终保持专业领先的竞争优势。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保险业的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保险业的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保险业的发展研究摘要:现如今,互联网在金融行业中应用已经并非新鲜事,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之下,保险业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探索与之相对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保险业;发展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其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实际上也对传统的保险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比如说,过去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在线下办理各项业务,但是现如今选择线上办理业务的用户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用户了解资讯的渠道也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所以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保险公司必须要树立互联网金融思维,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机遇,转变自身的营销策略,这样才能使得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保险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品同质化严重现如今,保险行业主要产品有寿险、车险以及重大疾病险、意外险等等,而这些产品基本上是所有公司都会涉及到的,其差异性并不是很强,具有同质化严重的特点。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之下,保险行业之间的竞争可谓是日益激烈,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其如果不能及时的推陈出新,对产品进行创新优化,那么则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这样对于自身的发展建设实际上是极为不利的。

2、营销推广手段相对单一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用户的消费理念、方式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更好的应对这种变化,保险公司也应当积极的做出相应调整,在营销方式、手段以及理念等领域做出调整。

但实际上,当前保险公司在销售产品时所采用的销售模式实际上还比较传统,即销售部门负责对保险产品进行销售,这种人海销售战术,成本高、效率低,其难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销售效果,这实际上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3、保险行业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保险行业作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是保险行业得以长远发展的基础所在。

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投保者一般都是在发生意外之后才会找到保险公司理赔,平时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基础并不是很多,但是在此过程中许多投保者所获得的体验感却并不是十分的理想,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差,对于投保者爱搭不理。

2020年(金融保险)中国保险报

2020年(金融保险)中国保险报

(金融保险)中国保险报[中国保险报]国际评级推动中再集团可持续有效益发展日期:2010-12-07字号:【大中小】今年7月,中再集团及旗下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X公司(简称“中再产险”)、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X公司(简称“中再寿险”)俩家子X公司,均获得了国际专业评级X公司A.M.Best 授予的“A”评级。

这是对中再集团强劲资本实力、稳健运营方式以及在中国保险市场上领先市场地位的高度肯定,标志着中再集团已经进入到了壹个新的发展阶段,且将以崭新的面貌展当下国内外同行面前。

在当前持续波动的宏观经济、金融保险市场环境下,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中再集团始终坚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完善资本管理机制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金融环境,在获得首次国际评级后,中再集团成立了专门的评级维护机构,统壹协调和调动各方面资源,积极打造适应市场风险挑战的核心竞争力,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壹,坚持可持续有效益发展道路,逐步提升中再集团核心竞争力。

中再集团围绕可持续有效益发展,且根据国际评级机构对内部管理的长期稳健性要求,深入落实“转变方式,优化结构,精细管理,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狠抓薄弱环节,集团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

主要体当下:壹是今年前三季度继续实现较好盈利。

在2009年运营业绩比较理想的基础上,2010年前三季度中再集团合且保险业务收入292.02亿元,合且资产总额1025.70亿元,合且税前利润11.83亿元。

二是加快运营理念转变。

中再集团系统近期先后召开了风险评估、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和财务资产管理等4个专业工作会议,深化了对提升全系统综合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的认识,且出台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是业务结构进壹步优化。

各子X公司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有效益的险种、分支机构业务发展,效益业务占比不断提升,承保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十四五”中国金融业发展新方位

“十四五”中国金融业发展新方位

溢语Leading ArticleI四五”中国金融业发展新方位2020年10月26~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为今后1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中国金融业要确立发展新方位,牢记初心使命,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努力建设开放、法治、创新、绿色、安全、协 调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

推动金融业双向开放。

“十三五”期同,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进程加快,但开放程度仍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深度不足,资本市场仍以“管道式”开放为主,債券市场的便利性有待提高,会计、审计、税收等金融基础设施尚未与国际接轨,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有待加强,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偏低,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

特别 是在我国加入RCEP新形势下,金融业如何助力“一带一路”和 自贸试验区(港)建设,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对卟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十四五”期间,中国金融业要进一步推进双向开放。

一是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条件和扩大资本项目开放。

二是加强金融要素市场建设,提升我国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推进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

三是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契机,把握政策红利,稳步推进自贸金融、离岸金融和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四是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是枳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国际话语权。

推动法治金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基础金融法律为核心,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重要内容的金融法律制度框架,为金融业深化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

绿色金融创新与我国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绿色金融创新与我国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高消耗 、 生活资料 的高消费作 为经济增长的支撑 。对我国而言 ,
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统 的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 的外 部条件 已不复存在 , 按照 传统发展模 式实现经济增长的局限性 越来越明显 , 我国产业结 构 的调整与升级只能从其他途径中寻找 出路 。绿色金融则可 以
传 统的金融 活动在投融 资业 务的选择 上往 往 以项 目的赢
这 些新兴绿色产业又能产生可观 的经济效 益 , 资金 的回流有 使 保证 , 从而使得金融业 的绿色化发展变得切实可行 。
2、 济 发展 方 面 经
制, 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 升级的过程 中 , 场化的手段 , 以市 间
接地引导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与转变 。而绿色金融则是指金
融部门把环 境保护作为基本政 策制定的一个 出发点 , 在投融资 决策中能充分考虑潜在的环境影 响 , 考虑投 资决策的环境 风险 与成本 , 在金融经营活动 中注重对生态环境 的保护 以及环境 污
二 、 色 金 融 对 我 国产 业 绿 色 转 型 的 必 要 性 绿
1 自然 生 态 方 面 、
化 投资来降低 风险 , 保护 风险投 资主体的利 益 , 促进 风险 资本 的良性 循环 。其 中 , 风险投 资的退出机制 以及金融保险机制都 是 金融体系为解 决产业 结构调整 中资源 闲置可 能产生 的社会 动荡而 采取 的有效措施 , 这种风 险管理措施有助 于产业结构调
结构调整的关键一步 , 高效率 的金融体 系有助 于降 低资本形成 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 为产业结构 的调整与 产业转 型提供 充足的 资金支持 。此外 , 资本形成机制还能与品牌 、 专利 、 创新 制度等
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给整个经济社会造成 了难 以估 量的损失 ,

保险科技专题研究(一):始于线上化,向前后端赋能迈进

保险科技专题研究(一):始于线上化,向前后端赋能迈进

始于线上化,向前后端赋能迈进——保险科技专题研究(一)平安证券研究所金融&金融科技研究团队王维逸S1060520040001(证券投资咨询)李冰婷S1060520040002(证券投资咨询)核心观点保险·行业深度报告一、互联网保险:保险科技的起点。

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线上化发展已较为成熟,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以前主要由具备网销优势的车险和短储+万能险拉动,2016年起商车费改全国推广、中短存续期产品和快返型产品销售受限,场景保险快速增长。

截至20H1,互联网非车险保费已达112亿元(YoY+11%),除泰康和人保等短期健康险规模较大外,国泰产险、众安在线等科技基因更深厚的保险公司更具优势。

二、传统保险业存在定价、获客、控赔控费等痛点,科技发展为行业带来破局机遇。

通过大数据、客户画像、人工智能、场景搭建、流量变现等方式,赋能保险获客、养客、产品设计定价、风控、运营、理赔等全流程。

三、保险科技变革经历渠道创新、渠道+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三大阶段。

1)从PA18的失败到电网销车险的快速增长,平安的早期渠道创新证明:价格优势和客户粘性是线上化销售的关键。

2)互联网流量平台天然具备消费场景,退货运费损失保险、网络交易平台卖家履约保证保险等一系列产品应运而生,增加客户交互,为保险销售业务建立客户基础。

3)头部险企加大投入、中小险企借助技术服务商实现技术创新,以数字化经营降本增效、以智能化应用增强客户交互。

四、风险提示:1)监管趋严、政策收紧。

2)发展周期长,初期投入大、盈利弱,影响保险科技业务创新。

3)行业竞争加剧。

4)技术应用和推广效果不达预期。

5)隐私问题频发,存在潜在公众信任危机。

一、互联网保险:保险科技的起点CONTENT目录二、拥抱科技浪潮,破局行业痛点三、保险科技变革:从线上化到全流程赋能四、风险提示•互联网保险经营形式:根据银保监会,互联网保险是指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经营活动。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问题研究2020年4月1日,我国金融市场正式开放,取消除了银行领域外,其他(含期货、保险、基金、证券等在内的金融服务领域)对外资公司的经营限制,可以说中国金融行业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1年我国金融服务占出口服务的比重仅为0.36%,2017年这一比重已达到3.62%,增长了十余倍。

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08年超过日本,并在2015年超过美国,2019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8%。

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差距,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一直稳定而坚决,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从历史经验来看,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首先,金融业开放有助于国内金融机构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优化组织架构和人才队伍,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其创新机制。

其次,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助于统一境内外市场,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并提升服务效率,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再次,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助于国内金融机构加大在境外的投资,扩大收益,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实力。

2金融开放内涵2.1 金融开放的内涵“金融开放”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金融市场”的开放,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三个板块。

另一个层面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包括货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跨境的、自由流动。

2.1.1 金融市场的开放(1)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中国银行业开放30年以来在广度和深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银行业开放是渐进、有序的。

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时间分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至加入世贸组织前(1979年-2001年)。

这一阶段的开放主要是配合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引进外资,开放措施带有“试点”特征,没有开放时间表。

第二阶段:从加入世贸组织至今(2001年至今)。

这一阶段中国认真履行承诺,逐步开放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范围和客户对象范围。

金融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金融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金融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摘要: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速度世界领先。

金融科技在助推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运营效率、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增强金融监管效率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金融科技发展将继续深度影响甚至重构金融业,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融合将不断加深。

金融科技发展中也存在产业规划和监管不足、金融风险有所增大、行业发展良莠不齐、对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不够等问题。

为规范和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推动金融业发展转型和风险防控,建议制定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建立金融科技的“沙盒监管”体系,探索应用监管科技;推动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强信息安全立法和保护,进一步细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律规定和监管规范,推进数据保护立法,支持地方先行先试。

关键词: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大数据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金融行业的整体变革。

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支持创新发展、提升监管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一些问题乃至乱象,需要有序引导、完善监管以规范发展。

一、金融科技的内涵和发展现状金融科技(Fintech)是目前国际上对“金融+IT”的最新称谓,是对“互联网金融”概念的覆盖和扩展。

按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

具体而言,金融科技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金融领域,实现“金融+科技”的高度融合,从而提升金融效率,优化金融服务,改进金融监管。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正逢其时。

传统金融存在的很多不足需要新的解决办法,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短板,金融服务流程烦琐、成本高,金融服务中欺诈现象增多等。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产业赶上了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发展迅猛,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先科技已能够为其他行业包括金融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绿色发展视角下金融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

绿色发展视角下金融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

绿色发展视角下金融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分析武昌工学院 苟晗芷摘 要:在绿色发展与碳中和目标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气候问题,并提倡“绿色复苏”。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绿色金融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

本文在绿色发展视角下,分析了金融行业主要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金融机构可采取的应对对策,使绿色金融在实现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绿色信贷;金融机构;绿色转型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8.232021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及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的背景下,《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也是全球首部规范绿色金融的综合性法案。

2021年,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该法案的实施引发了社会对“十四五”期间如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的广泛关注,同时,在绿色发展视角下,绿色金融将成为支持我国绿色发展的关键,金融业的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 绿色发展背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下,全国各地区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方向。

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明确定义了绿色金融的概念,释放出鼓励发展绿色金融的信号。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金融工作总结与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金融工作安排

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金融工作总结与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金融工作安排

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金融工作总结与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金融工作安排2020年11月11日“十三五”期间,市金融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决策部署,积极做好保融资、促发展、推上市、控风险等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2020年10月,芜湖市拥有银行28家,非银机构2家,证券期货分支机构43家,保险41家,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家,在营融资担保18家,在营小贷17家,典当14家,融资租赁4家,商业保理1家,形成了以银行信贷市场为主导,保险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同步发展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格局。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一)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政策,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一是实现金融机构存贷款双增长。

积极落实并用足用活货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个性化、差异化金融产品,不断提高小微企业获贷率,加大信贷投放。

截至今年10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700.62亿元,较2016年年初增加2151.92亿元;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068.42亿元,较2016年年初增加1576.82亿元。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保市场主体、保产业供应链稳定,积极争取国家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和中小银行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政策。

防疫再贷款方面,全市共有17家地方重点企业提款6.7亿元,6家国家级重点企业提款1.77亿元;复工复产再贷款方面,金融机构使用该政策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资金10.4亿元,办理再贴现业务6.4亿元,合计16.8亿元。

二是深入贯彻各项金融政策。

及时出台《芜湖市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加快建立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意见》等政策,通过“政银担合作”、过桥贷、“税融通”业务等多种措施,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5年来,全市累计落实政银担合作项目5619户,发放金额293.21亿元;运用续贷过桥资金扶持企业4298户,周转资金314.9亿元;开展税融通业务8071笔,贷款金额91.6亿元。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背景与研究的理论基础4200字】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背景与研究的理论基础4200字】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背景与研究的理论基础1引言2020年,对于环境经济领域而言,最“高大上”的话题莫过于“碳达峰&碳中和”(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好比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乃至于全球碳减排和气候变化应对的前进道路和方向,对于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的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当前,环境保护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已变成为社会最聚焦关注的话题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 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政治与经济强国,但中国这种资源掠夺式的经济增长同样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与社会问题。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提出的环境表现指数(EPI),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最突出的国家之一。

根据2016 年公布的EPS 榜单上的178 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全面比较后,排名为第109 位。

目前,中国在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方面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水平,如此恶劣的环境和资源形势与我国目标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国家构想还有很大方面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改善环境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正逐步迈入新常态,支持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支持将贷款资金偏向于绿色新兴产业,并且减少向环境污染的企业提供资金的要求迫在眉睫。

我国渐渐了解到之前传统粗犷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缺点,依然是依靠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来换取经济效益,在环境污染后,国家可能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去修复生态,反而得不偿失。

面对资源和环境问题对中国经济发展阻碍不断增强的现状,只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恐怕很难彻底治理企业资源浪费和环境修复问题,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解决环保问题和能源节约的矛盾也将变得不可调节。

而绿色金融这一理念的出现,通过资金的投入方式的转变,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模式。

特别是在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作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承诺后,中国政府必须增强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绿色金融、加快绿色经济创新,通过政策性的引导企业的发展落实到绿色和谐中来,这种经济与环境相兼顾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指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保险)创新型产业发展的金融问题研究合肥支撑创新型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问题研究壹、金融创新对创新型产业的作用(壹)金融创新能有效推动创新型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金融业不断在存贷款、结算等方式上创新,使得客户在同壹个账户下能够很灵活地调度资金,企业运用资金变得更加便利。

金融业务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各项新型业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创新型产业发展进程。

现代金融工具,借助银行网络,不断创新各种结算方式和凭证,由银行结算的POS信用卡、互联网结算提供的电子货币和网络通讯,使信息沟通更加便利。

金融结算现代化,为企业之间商品流通减少了中间环节,进而降低了成本。

金融制度的创新,推动了管理模式的创新。

新型的金融体制和管理模式必然会为创新型产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金融创新能满足创新型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首先提高了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灵敏度。

金融创新通过提高市场组织和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使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能够对所有可得到的信息作出迅速灵敏的反应,提高了金融市场价格变动的灵敏度,使价格快速及时对所获信息作出反应,从而提高价格的合理性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力。

其次,增加了可供选择的金融商品种类。

现代创新中大量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使金融市场所能提供的金融商品种类繁多,投资者选择性增大。

面对各具特色的众多金融商品,各类投资者很容易实现他们自己满意的效率组合。

第三,增强了剔除个别风险的能力。

金融创新通过提供大量的新型金融工具的融资方式、交易技术,增强了剔除个别风险的能力。

投资者能进行多元化的资产组合,仍能够及时调整其组合,在保持效率组合的过程中,投资者能够通过分散或转移法,把个别风险减到较小程度。

第四,降低交易成本,使投资收益相对上升,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进入市场,提高交易的活跃程度。

(三)金融创新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大为加强,从而为创新型产业发展提供了壹个良好的经济环境金融作用力主要是指金融对于整体经济运作的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壹般是通过对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影响及其作用程度体现出来的。

第壹,提高了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再配置效率。

现代金融创新使发达国家从经济货币化推进到金融化的高级阶段和大幅度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导致金融总量的快速增长,扩大了金融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且优化了配置资源效果;第二,社会融资和投资的满足度及便利度上升。

主要表现为:壹是融资成本降低,有力地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二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投资和融资安排,从总体上满足不同的投资者的筹资者的各种需求,使全社会的资金融通更为便利;三是各种投资和融资的限制逐渐被消除,金融创新后各类投资融资者实际上都进入市场参和活动,金融业对社会投资和融资需求的满足力大为增强;第三,金融业产值的迅速增长,直接增加了经济总量,加大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第四,增加了货币作用效率。

创新后用较少的货币就能够实现较多的经济总量,意味着货币作用对经济的推动力增大。

二、合肥市金融创新现状概述近年来,合肥市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金融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得到快速发展。

全市金融运行展现出了独特的合肥活力和合肥魅力,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方式趋向多元,结构继续优化,体系更加完善”的喜人局面。

合肥各金融机构在各个层面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成绩。

主要体当下以下几个方面:(壹)运营理念的转变首先,各金融机构不再是被动的等客户来办理业务,而是主动的完善服务环境,通过各种服务方式抓住客户,延伸服务“触角”。

全市各家银行主动深入全市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走访调查,开展银企对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2008年6月名为“创新金融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银企对接平台,——合肥市中小企业金融超市正式开通。

2008年8月,合肥网上“金融超市”举行上线仪式。

目前网上金融超市已和12家金融机构开展了业务合作,设立产品超市、金融资讯、政府推介等12个大栏目。

用户能够进行金融产品查询、在线导购、融资担保咨询和申请等7大功能。

网上金融超市这壹形式,形成“网上宣传推广”、“网下对点服务”的壹整套融资服务体系,可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中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自此,合肥的金融机构、企业有了相互充分了解的壹方天地。

其次,我市开始建立以资本增值为目标的运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理念、出售优质服务的运营理念和建立市场营销壹体化的运营理念。

各金融机构在近年的运营发展中,已经认识到资本增值是其最终目标和根本任务.在尊重且维护各方利益兼顾公平,依法合规运营以及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二)服务方式的创新合肥市财政局金融办的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发挥金融服务功能,多项措施且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壹是加强对县域投融资平台建设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充分发挥市投融资平台作用、促进市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指导县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支持县区多渠道、多方式融资,通过对其融资能力的测算加强债务规模控制,进壹步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加大对县区投融资平台的培训力度,促进县区互相交流;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通过财政认购部分资金的方式,发行“滨湖·春晓”中小企业发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符合条件的30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户均333万元、利率为5.4%的信托贷款。

截至2009年6月底,30家企业实现总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8%,带动新增就业人数1653人;三是主动服务企业上市工作,积极推进企业直接融资。

对不具备上市条件或对上市工作认识不足的企业,加强宣传和培训,普及企业上市知识;对有上市愿望的企业,深入调研,挖掘出具备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引导且帮助企业练好内功,为上市创造条件;对具备上市条件的拟上市企业,建立拟上市企业信息库,做好跟踪服务;对正在办理上市手续的企业,积极帮助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促其尽快成功上市;四是培育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行业管理。

鼓励运营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地区发展业务,适度向县市城区延伸;培育发展农村银行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资产状况好、资金实力强的农村信用社发展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争取设立更多的村镇银行、贷款X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

大力推进小额贷款X公司建设;发展壮大信托业;进壹步活跃产权交易。

完善对金融机构及担保、租赁、典当等行业的考核;通过发挥财政性资金存款优势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合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五是加大金融招商力度。

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合肥设立分行;积极开展引进上海银行、宁波银行、恒丰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工作;截至目前,汇丰银行、华夏银行在肥设立分支机构工作已进入审批程序。

(三)金融组织和结构创新业务流程再造方面,在运营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及特点.进行不同层面的业务流程优化,来提高为客户服务效率和水平,如优化贷款流程、提供“直客式”服务、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营业机构,打破原有的中间业务和资产、负债业务之间的界限,将传统的储蓄业务和代理业务结合,调整存款种类、结构和代客理财业务的结合,将传统的贷款业务和担保承诺、贸易融资业务的结合等。

仍有,在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的同时,增加存款,稳定、扩大信贷资金的来源,大力发展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降低运营风险,努力改变传统的收入结构,扩大收入的来源。

(四)金融产品的创新资产业务创新方面,主要是以政府支持导向为重点,陆续推出壹些个人信贷产品,如个人消费贷款、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等。

负债业务方面,以方便客户为根本.增加存款种类、调整存款的结构.大力销售代客理财产品,通过高附加值的服务,进壹步扩大客源,吸收存款。

中间业务方面,在继续做大结算、代理等业务的基础上,加大了和证券、保险及基金X公司的合作,加大代售基金产品的力度,大力推广银证联合、银保联合产品。

值得壹提的是,基于合肥市中小型企业众多,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全市金融机购不断推出针对性金融创新产品,如工行针对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开办了基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的国内贸易融资业务,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在融资中缺乏可抵押固定资产问题。

如:建设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要求“紧、急、快”的特点,开办了企业“速贷通”业务。

交行开办的“展业通”业务对中小企业“生产运营、贸易融资、工程建设、结算理财”提供壹站式服务。

徽商银行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行业的金融需求设计了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开办了“工业园区小企业成长期信用贷款”、“微小企业项目贷款”等业务。

各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较好地满足了相关企业资金需求。

同时,不可避免,合肥市的金融创新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着壹些问题,这表当下:(壹)创新动力不足由于金融机构能通过垄断从壹般的运营中获取既得的利润,且且没有被市场淘汰的后顾之忧,所以且不具有创新动力,其创新动机且不完全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主要考虑市场份额和资源占有,因而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

在各银行内部,过多的传导环节以及决策和执行的不壹都使创新效率发生了递减,最终反过来抑制了基层行的创新动机,银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抑,最终在整体上表现为整个银行业的创新动力缺乏。

(二)缺乏战略性的发展思路,导致深层次的创新严重匮乏为了不使创新措施和现有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利益结构发生冲突,我们把创新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外延的扩展上。

从经济性的角度分析,这是金融企业必然的选择。

因为金融创新的动力在于金融企业逐利避险,由于缺乏金融政策的配套实施,对于壹些很清楚的势在必改的金融问题难度大,会对现有制度框架形成冲击,不想或不敢采取迅速的创新行动,以致传统体制和金融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使得改革创新的收益逐步递减,进而导致人们减淡对改革的信心和热情,从而使改革失去广泛的社会支持。

(三)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首先,各金融机构至今仍没有壹个真正建立在研究客户需求基础上的规划协调部门,也没有专门的主管机构,业务开发缺乏系统性,创新成果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目前许多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或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运营观念相对落后,业务品种基本上仍是传统的存贷款、结算业务和少量的代理发行、兑付债券等业务,外汇业务和中间业务很少,住房信贷、助学贷款等新的消费需求贷款品种发展非常缓慢,金融创新活动缺乏科学性。

技术因素对金融创新有很大的限制,主要表当下俩个方面:壹方面是科技创新力量及手段滞后,和客户的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影响了金融创新的力度;另壹方面是科技创新分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