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新版】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7篇)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教学反思(7篇)反思可以增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通过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改善沟通和增进相互理解。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学习。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篇1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立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把课堂分为三个板块,检查课前的预习,读书的整体感知,自学导学景色奇异之宁静,合作学习奇异之声音。
从教学目标来看,基本是达成了教学目标,认识并指导了写字,了解了课文的结构,弄懂了一段写了什么?学会了抓关键句子及词语去读懂课文,通过拓展语言训练加深了对海底世界动物发出声音的认识。
对于一个段逻辑顺序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我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动性,具体措施表现在放手自读,发现个体的智慧闪光,比如,一个学生就说到海底是黑暗的,宁静的,有的学生说到小猫喵喵,老鼠叽叽......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遗憾在1、3段拖延时间,有一个地方没有衔接,导致迂回,如边读文章边想画面拖延了2分钟,导致后面的4分钟视频没有课内时间播放。
败笔:3段的拓展说话不明确,完全可以去掉,老师点出之后直接板书,知道是不同时候即可,或者是不必课件,直接让学生说出行进时会发出什么声音,遇到危险时会发出什么声。
因为没有太弄明白,所以直接出示课件,学生就是简单思维,而我的处理也过于简单,竟然一带而过,没有进行指导。
可以说,课堂机智非常的欠缺。
困惑: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针对有同的体裁讲方法,反复的训练,还需要进一步明晰方法。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篇2《海底世界》是一篇海洋的常识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感知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回顾教学过程,觉得自己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中,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海底世界之美,给学生美的享受。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海底世界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在课程一开始,我运用与海底世界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教学,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提高课文的观感性。
在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概括的过程中,我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问答和层层递进的方式启发学生,在学生的回答中总结答案。
概括内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后对前后呼应结构的教学使得内容和架构并重,相互融合。
在对字词的教学中,我先解释了词语本身的含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课时后布置的思考题保证了第二课时的良好开展。
在第2、3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依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以提问、回答、指导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再指导其进步。
其中对承上启下和具体语句分析的学习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
在第4、5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侧重引导学生理清思路,通过逐句概括海底动物、植物的特点来体会“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以及“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两个段落中心句,学生学习段落如何根据中心句有序展开。
最后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得学生在细析内容后,带着理解朗读课文,锻炼学生正确、流利朗读的能力,也使其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本课教学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完成对学生的训练并游刃有余地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
我在教学过程中将话语权更多交给学生,扮演随后指导、纠正的角色,主要的总结都由学生说出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一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一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但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通过描绘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地形和矿物,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在设计教案时,我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为中心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同时采用学生自主研究和小组合作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这样的教学改变了教师、学生、资源三者原来价值孤立的状态,将教师、学生与资源和谐地整合与统一,同时彰显了三者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善于与人交流,对海底世界很感兴趣而且富有想象力。
但由于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课文中描绘的神秘的海底世界既隔阂又神往。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主要从小组自主研究出发,讨论时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运用课件,及时展现视频、动画、声音,再现了课文的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变具体为生动。
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在朗读、想象中体验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对大自然的喜爱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首先,语文学科应该注重人文性,尊重学生文化及其多样性,弘扬学生个性,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为此,我们可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通过放录像展现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并配以优美音乐的解说词,激发学生的热情。
同时,在课堂交流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的心灵。
在课堂作业中,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亲近自然,消除学生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个性化地体味语言,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
例如,学生可以对“海面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这句话进行个性化理解,或者对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这个词进行个性化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性很强的课文,虽然海底世界离我们的生活遥远,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充满神秘色彩,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喜欢的科普文章。
怎样利用好教材,让学生体会到海底世界的神秘与物产丰富呢?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先要求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海底声音的句子读一读,再读读划出的句子,圈出句中的象声词并把它们读好,随后指导模仿文中“像小鸟一样啾啾”的句式练习说话,想像一下,除了书上提到的,海底还会有些什么声音?整个教学环节朗读、想像说话训练层层推进,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力得到了培养。
在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时,作者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学时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先读再完成表格。
学生很有条理地完成了表格,效果较好。
当然,这节课存在不足之处,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之处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海底那静中有声,动静结合的奇异景色。
如果能通过多媒体让每位学生亲自去领略一番,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外显为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欣赏海底美丽的景色,充分感受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立下大志,长大探究海洋奥秘的情感。
这样教学效果一定会更理想。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精选28篇)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精选2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篇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这一次尝试课堂教学渗透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体现大语文观,给我在教学工作中留下了不少启发和深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只是通过课本上的点滴动植物,而想形成广而深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研究”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广博的海底世界。
为此,我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在第一课时中,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文中描写的海底景色作简单的介绍。
所以,第一课时主要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
在接下来的第二课时以及课外,我还要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广泛收集关于海洋探秘的资料,进而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正如“设计意图”中所说,本堂课,我是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让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文中描写的海底景色作简单的介绍。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件,上台表演,用自己的话说说所看到的景象等语言实践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为接下来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2、本堂课,我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等功能,帮助学生进入一个海底世界,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特别是通过海底动物声音的模拟,让学生感受到了海底的奇异,也同时激发了学生说话和学习的欲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反思第【1】篇〗在《海底世界》的教学前,我对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这一理念做了反复揣摩,我深深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所以我在这节课的实际工作中针对新课标这一理念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拓展学习的空间,给予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无数次发现,实践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尤其本课是一篇科普知识内容的课文,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变枯燥乏味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此在上课之前我鼓励学生翻阅课外书,上网查阅资料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组织“小小海洋交流会”或直接去参观海洋馆亲身感受。
让学生将简单的预习变成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家庭等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的空间。
通过自己课前参与大量的预习工作,真真切切地贴近海洋,主动地投身于浩瀚而神秘的海洋去探索。
二、创设实践的氛围,感受实践的快乐。
为了完成“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进行精彩地介绍”这个教学重点,我设计了“欢迎加盟海洋馆,请你来做代言人”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这一综合语文实践活动中讨论、交流所准备的大量预习资料,并做海洋动物的代言人上台发言。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即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这一实践活动与教师是否能创设出实践的氛围、能否将孩子带入精彩的活动空间有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参与欲望,投身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中,自信而大胆地代言自己感兴趣的海洋动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精品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海洋世界是学生一直喜欢的题材,但感兴趣并不一定就能表现好。
保持学生高昂情绪,将学生模糊的记忆变成清晰的形象,转化为个性的创作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了海底世界的情景,让学生走进神秘美丽的海底世界,感受海洋生物的美妙,激起他们的表现欲。
同时让学生通过欣赏讨论,进行自由创作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氛围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美术课堂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本课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我通过插播学生熟悉的影片《海底世界》,激发学生们想了解海洋生物的形状、色彩和独特生活习性的兴趣。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个个都想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丰富的课外知识。
本课根据学生实际整合教材,利用学生喜欢的海洋生物为切入点,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更体现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而且本课教学中,孩子们是主角,老师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以及和他人交流的平台。
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他们不再是“接受器”,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他们在活动中“探究”“体验”“合作”,获得了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于是,我在美术课上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启发、体验、欣赏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外知识,参与学习。
通过新的学习,绘画设计出有个性的作品,在材料的选择运用和表现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第【1】篇〗《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说明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如何让学生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呢?我认为能够采用“比较法”实行教学。
“比较”是理解事物的基本方法。
《海底世界》正是使用比较等方法介绍海底的景和物的。
海底的“宁静”和“黑暗”,学生不易体会到,更不易理解深刻。
课文把海面和海底作比较,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已知到未知,清楚地介绍了海底的“静”和“暗”。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描绘海面的句子,想自己见过的情景,对比想像大海的深邃,海底的沉积和漆黑。
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
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实行了描摹。
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
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
课文第四段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
其中介绍海底动物的行进时,用速度很慢的“海参”和速度很快的“梭子鱼”作比较。
到底梭子鱼的速度快到什么水准?课文又用火车和它作比较。
课文第五段介绍海底植物,用“最小的单细胞海藻”与最大的海藻长度作比较,具体说明了海底植物大小长短的比较。
由此可见,通过比较能够协助学生理解海底世界的景物。
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每段内容中的可比较之处,启发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想象海底的景色,了解海底的物产,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获得“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样一个理解,进而使学生产生开发海底物产、造福人类的理想和志愿。
我使用了“比较”的方法,实行了本课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
《海底世界》的教学反思(通用15篇)
《海底世界》的教学反思(通用15篇)《海底世界》的教学反思(通用15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底世界》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海底世界》的教学反思篇1“海底世界”一课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孩子们不仅积极思考,举手回答各种问题,还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谈出自己的见解。
如:李享:当谈到海底有山、有森林、有草地时,她说:“我觉得这一点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来,因为我以前一直认为,只有陆地上才会有这些景物,没想到在大海的深处还有这些景物真得太奇异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孩子真的会学语文、会思考了。
又如:当学到海底动物还会窃窃私语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你们看,海底动物不仅会像朋友一样小声交谈,还会在不同的时候发出不同的声音,真有意思。
”而另外一个同学却说:“你说得不对,之所以说他们在窃窃私语,是因为他们的发音器官决定的。
”由此可见,孩子们学习语文,不仅是回答几个问题那么简单,他们已经真正成为语文学习主人了。
课堂气氛为什么这么活跃呢?思考后我觉得是因为课前作的准备吧。
课前我要求孩子们认真读课文,并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要求,问题要与文章内容有关,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如果你所提问题能够难住同学就更好了。
结果孩子共提了60多条问题:如海底是什么样的;海底动物是怎么活动的;海底美么,美在哪;为什么说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章鱼和乌贼是怎样游泳的;海底的矿藏怎样利用;以及开头怎么用了一句问句等等。
问题提得可谓是五花八门。
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在第一节课是上进行了点评。
对于一些简单问题进行了处理,如:海底有什么;对于一些无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删却,如:阳光为什么射不到海底;而有价值的问题留在了第二课时进行解决。
通过点评学生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提问,而且学会了怎样提问,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情境性导入。
1、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大海的!美吗?对啊,真美,平时,我们都用哪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大海的美呢?4、是啊!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大海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向往和回忆呢!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当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稍停)今天让我们一块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齐读课题。
4、想自己去了解了解吗?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课文吧!二、整体性感知。
1、对不起,打扰大家一下,刚才我发现这位同学边读书,一边还画记了一些优美的词语,这个方法很好,推荐给大家。
好了,大家继续读书吧!2、恩,每个同学都读得很投入,我都被感染了,刚才还和这位同学一起读了一个自然段呢?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都了解了些什么?4、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看谁最先找到!3、对了,学会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句子,这是我们快速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来,我们在这句话下画上波浪线,一起来读读。
相机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4、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对了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那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景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又写了物产丰富?(2、3自然段)(4、5、6自然段)三、研究性感悟。
1、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写海底景色奇异的二、三自然段。
2、谁来读?这么多同学愿意读啊?我把推荐的权利交给大家,谁愿意来推荐一位同学读书,你为什么要推荐他呢?3、好吧!你来读第二自然段,要把他夸奖你的那些特点读出来。
4、确实像他所说的那样,读书的水平高。
下面就请你推荐一位同学读第三自然段吧!5、朗读第三自然段。
读得很有感情!6、你们也像刚才这两个同学一样好好读读,不过这次读啊,还要将自己觉得写出了海底奇异的句子画记出来,好好读读,想想为什么?呆会来参加“我读书,大家评”的活动,好吗?7、学生自由读书。
8、开展“我读书,大家评”的活动。
9、请一个同学读书,一个同学评议,总结:其实,评议别人读书也是一门艺术呢!不但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也可以再指出不足,如果觉得自己读得更好,也可以读读呢!10、品评读书,相机板书。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反思第【1】篇〗《海底世界》教学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觉得《海底世界》这节课给我的启发很大。
这一堂课通过播放录音,观赏,学生的课前介绍,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本课时教学重点明确。
回忆并会观察海生物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据本课题的内容进行想象、设计。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前做了大量的课前谁备。
作画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资料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根据课题内容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地发挥想象,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更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我采用的是先听一段声音的形式引入新课。
然后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在这段声音里听到了什么?听到这些声音你们能想到一些什么画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一律报以微笑,表扬他们。
接着我又问小朋友海水里有一些什么生物?他们又是生活在海的那个部分?小朋友们都各抒己见,最后我就对小朋友说,现在我们来证实一下,看看海底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请学生欣赏我搜集到的海生物。
通过(有代表性的海生物:多种小鱼、海星、海草、珊瑚等)欣赏,学生们了解到海底的世界确实是太美了,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印象和想象与本组同学讨论,“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海底世界?”至此学生的设计方案已基本成熟。
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的采用了单色线描的方法,有的运用了勾线平涂的方法;作品的图案或简洁粗犷,或优美细腻;色彩有的响亮、热烈,有的柔和、宁静。
很明显,学生的设计构思和制作材料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突破。
本课的教学使我想到,要把美术教材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沃土,就必须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
我会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每一堂课上,有更大的进步。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反思第【1】篇〗《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尤其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下要讲出“语文”的味道非常来之不易,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我采用谈话、激趣、情境教学、自主学习、练习朗读、背诵等方式交叉学习课文。
我认为以下几点在课堂上得以较好地呈现:1、借助信息资源,放手自主阅读。
“认真地读、细细地品味,把你认为描写好的句子、词语划下来。
也可以登陆《海底世界》网站,浏览相关内容。
一会儿大家交流。
”——此环节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边看书,边上网查寻资料。
这样,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协作、探究,最终分享信息的能力。
接着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简化课堂提问,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可以了解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于是,我就设计“从哪可以看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3、充分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美。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读”永远是语文课的主旋律。
在这节课中,我没有致力可于讲深讲透,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范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赛读去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并延伸拓展,充分展示学生感悟语言的过程。
我还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与课文相一致的情境,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语言文字,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4、进扣语言文字训练,逐步形成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在一个一个的“话题”中培养起来的,本节课,在赏读课文语句时,孩子们天生爱说话的潜能就被激活了。
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想象海底的其他声音;学生对海底星光非常好奇,于是利用网站了解了相关资料——《海底的冷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是自己短时间内掌握了有用的信息,感到无比自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5篇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5篇《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3、培养学生写一段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海底图片的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看图片2、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儿的?二、抓重点句,了解特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3、指读有关句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这句话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点?(两方面特点: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指名回答,课堂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侧重讲海底世界景色奇异。
4、5、6自然段侧重讲海底物产丰富。
3、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思——问题。
(2)画——重点句。
(3)找——重点词语。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异。
(1)指读第2自然段。
思考: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3)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将句中“依然”换成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依然”指依照原来的样子。
小学语文课《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课《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及目的《海底世界》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并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用于呈现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海底世界》课文录音:用于给学生听读课文,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检验对课文理解的程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课题通过呈现课件中的一些海底世界的图片和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对海底世界的好奇心。
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海底世界,观察到过哪些海洋生物。
2. 听读课文播放《海底世界》课文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重点强调一些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提醒学生注意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并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子。
3. 阅读理解训练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几道阅读理解题目,分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题目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分组讨论与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对《海底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倾听他人的观点,提出问题并给予回答。
5. 总结反思通过让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提醒他们注意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式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总结中能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感想,并表达对课文和教学的看法。
四、教学反思及改进意见本次课程中,在学生学习《海底世界》的过程中,他们对课文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同时,在阅读理解题目中,学生整体表现较好,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然而,也注意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1.动手实践:下次教学中,可以通过观看海底生物的纪录片,或者制作简单的海底世界模型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体验。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海底世界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时,首先是强调了课程之间的整合。
二期科改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应该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中提出: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应该加强各学习领域的整体设计,重视学科课程内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经历经验、社会和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前,我首先对所教授的《海底世界》这篇课与其他课程之间进行
了分析与比较,发觉在课程教材体系中,虽然各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但每门学科决不是孤立的分割,而是可以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但是整合各学科,不光是一种点缀,也不是各学科的简单拼凑与裁剪,而是课堂教学的深化,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经过整合的这些综合课应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健康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得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促使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所以我了解了各门学科的大纲要求,选择了最佳组合点。
在认真分析各门教材的特征后,觉得应以学生为主体,备好一堂课。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其次,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得到了改变,我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精选17篇)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精选17篇)《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精选17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篇1《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说明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如何让学生认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呢?我认为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海底世界》正是运用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海底的景和物的。
海底的“宁静”和“黑暗”,学生不易体会到,更不易认识深刻。
课文把海面和海底作比较,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已知到未知,清楚地介绍了海底的“静”和“暗”。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描绘海面的句子,想自己见过的情景,对比想像大海的深邃,海底的沉积和漆黑。
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
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
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
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
课文第四段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
其中介绍海底动物的行进时,用速度很慢的“海参”和速度很快的“梭子鱼”作比较。
到底梭子鱼的速度快到什么程度?课文又用火车和它作比较。
课文第五段介绍海底植物,用“最小的单细胞海藻”与最大的海藻长度作比较,具体说明了海底植物大小。
由此可见,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海底世界的景物。
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每段内容中的可比较之处,启发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想象海底的景色,了解海底的物产,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获得“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样一个认识,进而使学生产生开发海底物产、造福人类的理想和志愿。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通用8篇)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通用8篇)《海底世界》教学反思(通用8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底世界》教学反思(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在《海底世界》的教学前,我对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这一理念做了反复揣摩,我深深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所以我在这节课的实际工作中针对新课标这一理念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拓展学习的空间,给予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无数次发现,实践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尤其本课是一篇科普知识内容的课文,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变枯燥乏味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此在上课之前我鼓励学生翻阅课外书,上网查阅资料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组织“小小海洋交流会”或直接去参观海洋馆亲身感受。
让学生将简单的预习变成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家庭等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的空间。
通过自己课前参与大量的预习工作,真真切切地贴近海洋,主动地投身于浩瀚而神秘的海洋去探索。
二、创设实践的氛围,感受实践的快乐。
为了完成“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进行精彩地介绍”这个教学重点,我设计了“欢迎加盟海洋馆,请你来做代言人”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这一综合语文实践活动中讨论、交流所准备的大量预习资料,并做海洋动物的代言人上台发言。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即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这一实践活动与教师是否能创设出实践的氛围、能否将孩子带入精彩的活动空间有关。
小学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步提⾼教育教学⽔平。
教学反思⼀直以来是教师提⾼个⼈业务⽔平的⼀种有效⼿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家⼀直⾮常重视之。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篇浅显的知识性课⽂,作者通过⽣动形象的语⾔,描绘了⼀个“景⾊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如果在教学中让学⽣只是通过课本上的点滴动植物,⽽想形成⼴⽽深的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必须给学⽣设计了⼀个“研究”的机会,使学⽣进⼀步了解⼴博的海底世界。
为此,我从开展⼀次语⽂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在第⼀课时中,让学⽣对海底世界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中描写的海底景⾊作简单的介绍。
所以,第⼀课时主要担负起激发学⽣学习兴趣的任务。
在接下来的第⼆课时以及课外,我还要组织学⽣围绕这⼀主题⼴泛收集关于海洋探秘的资料,进⽽进⾏研究性学习,提⾼学⽣的语⽂素养。
1、正如“设计意图”中所说,本堂课,我是从开展⼀次语⽂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担负起激发学⽣学习兴趣的任务,让学⽣对海底世界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课⽂中描写的海底景⾊作简单的介绍。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设计了让学⽣根据课件,上台表演,⽤⾃⼰的话说说所看到的景象等语⾔实践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为接下来的综合性语⽂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2、本堂课,我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声、光、⾊、形等功能,帮助学⽣进⼊⼀个海底世界,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的学习积极性。
特别是通过海底动物声⾳的模拟,让学⽣感受到了海底的奇异,也同时激发了学⽣说话和学习的欲望。
3、本堂课,我注意简化课堂提问,引导学⽣⾃主探究。
在引导学⽣探究时,能注意教学语⾔的趣味性,注意创设情境,另外,让学⽣在⽐较分析、多向开放、合理想象、⾃由质疑的情境中进⾏探究,为学⽣提供⼀个较为开阔、活跃的探究平台。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植物差异、海底的地形和矿物等方面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在设计教案时我通过抓文章的中心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来理解课文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师教的主导性;同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
这样的教学,改变了教师、学生、资源三者原来价值孤立的状态,将教师、学生与资源和谐地整合与统一,同时彰显三者的重要性,让学生更有效、更个性地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善于与人交流,对海底世界很感兴趣而且富有想象力。
但由于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课文中描绘的神秘的海底世界既隔阂又神往,既熟悉又陌生。
因此他们对于海底世界有所了解但缺乏亲身体验,所以在设计教案时主要从小组自主学习出发,讨论时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运用课件,及时展现视频、动画、声音,再现了课文的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变具体为生动,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在朗读、想象中体验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对大自然的喜爱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其次是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文化及其多样性,弘扬学生个性,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1)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过放录像,把蓝色的海水、凶猛怪诞的大鱼、美丽的珊瑚……这些奇妙的东西尽情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再加上配有优美音乐的解说词,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热情,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海底世界。
(2)体现课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的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
2.学习作者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繁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先是情境的创设: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
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因此创设“你想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吗?”,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产生移情效应。
他们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
当学生身临其境,激起探究欲时,教师实行角色的转换。
当学生就“课文哪些地方体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结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
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
2.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文化及其多样性,弘扬学生个性,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1)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过放录像,把蓝色的海水、凶猛怪诞的大鱼、美丽的珊瑚……这些奇妙的东西尽情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再加上配有优美音乐的解说词,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热情,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海底世界。
(2)体现课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的心灵。
(3)渗透课堂作业中的人文性。
在教学中,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莲山课件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我们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
能听见各种声音,发挥你的想象,请你写一写。
”“关于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请课外查寻、搜集相关的资料,动手写一写。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自然,很好的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3.感悟运用,突出个性化。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个性化地体味语言,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
例如学生对“海面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的理解;又如对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这个词的理解等,可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研读,强化个性体验。
语文课还是一个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
例如:学生理解“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的世界”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充当解说员想大家进行介绍。
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综合实践能力。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海底世界的景物。
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每段内容中的可比较之处,启发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想象海底的景色,了解海底的物产,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获得“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样一个认识,进而使学生产生开发海底物产、造福人类的理想和志愿。
三、不足之处
课堂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
对于操作性极强的教学内容来说,检验教学效果最有利的标准就是成型的作品,在本节课中如果将前面讲解曲线画法的内容缩短一下,后面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整个作品,那样学生的成就感会很大,也更容易保持学习的兴趣。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旧知导入,创设情境。
接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自主学习二、三自然段(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感受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划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播放课件帮助理解。
①“海面”与“海底”理解“动中有静”。
②黑暗深海中的星光闪烁理解“黑中有亮”。
③海底听音器理解“静中有声”。
2.合作学习四至六自然段(1)看看作者从几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物产的丰富?(动物、植物、矿物)(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自由组成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汇报。
按照读:朗读感悟——看:欣赏课件——说:品读体验——演:美读感悟的阅读主线来学习。
最后课堂小结,课外延伸: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畅游了神奇的海底世界,你心目中的海底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究办个海底世界展览会,请你来当小小解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