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我的毕业实验报告(3篇)

我的毕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并实施一个简单的电路系统,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基本原理: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工具,用于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3. 串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是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分析方法对于电路设计至关重要。

4. 放大器原理: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通过放大信号,实现对信号的传输和处理的增强。

三、实验器材1. 实验板:包含电源、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运放等元件。

2.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3.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4. 连接线:用于连接电路元件。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运放等元件按照电路图连接到实验板上。

2. 调试电路: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3. 测试电路: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观察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5. 撰写报告: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即在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电容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即在电容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变化率成正比,与电容成反比。

3. 放大器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即通过放大器可以增强信号的幅度,实现对信号的传输和处理的增强。

4. 串并联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了串并联电路的特性,即在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等效电阻,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

毕业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毕业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实验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毕业实验。

本次实验以《XXX实验》为主题,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技巧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2.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3. 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提高数据处理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5. 学会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写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研究XXX,通过XXX实验,了解XXX在XXX领域的应用。

实验原理如下:XXX原理:XXX2.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XXX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实验器材:XXX(2)实验操作:XXX(3)数据记录:XXX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①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②熟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顺利进行;③预习实验报告格式,提前构思实验报告内容。

(2)实验操作①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②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时间、温度、压力等;③分析实验现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数据处理①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剔除异常值;②根据实验原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③利用图表展示实验结果。

(4)实验报告撰写①按照实验报告格式,撰写实验报告;②总结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③提出实验改进意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XXX2. 结果分析(1)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2)分析实验误差,找出误差来源;(3)总结实验现象,探讨实验原理在XXX领域的应用。

五、实验结论1. 实验达到了预期目的,掌握了XXX实验原理和方法;2.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3. 学会了分析实验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5. 学会了撰写实验报告,提高了写作能力。

论文实验报告范例

论文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名称: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探究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分析不同浓度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差异;3. 为植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激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本实验主要研究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植物材料:选取生长状况良好、无病虫害的玉米种子;(2)生长激素: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3)其他材料:蒸馏水、玻璃瓶、标签纸、剪刀、尺子等。

2. 实验方法(1)种子处理:将玉米种子用蒸馏水浸泡24小时,去除浮种和损伤种子;(2)分组:将处理好的种子分为5组,每组20粒;(3)激素处理:将生长激素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0.1mg/L、0.5mg/L、1.0mg/L、5.0mg/L、10.0mg/L)的溶液,每组分别用相应浓度的激素溶液浸泡24小时;(4)播种:将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播种于装有土壤的玻璃瓶中,每瓶20粒;(5)生长条件:将玻璃瓶放置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浇水;(6)测量:每隔5天测量植物的生长高度、叶面积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生长高度: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植物的生长高度逐渐增加,但超过一定浓度后,生长高度反而下降;(2)叶面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叶面积逐渐增大,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叶面积反而减小。

2. 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生长高度: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植物的生长高度逐渐增加;(2)叶面积: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叶面积逐渐增大。

3.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生长高度:随着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增加,植物的生长高度逐渐增加;(2)叶面积:随着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增加,叶面积逐渐增大。

五、结论1. 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植物生长;2. 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均不利于植物生长;3. 本实验为植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初步实验报告

论文初步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图像处理、目标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研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效果,本实验旨在探究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方法在特定场景下的识别性能。

二、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选取1000张包含不同场景、不同物体、不同光照条件的图像作为实验数据集。

2. 实验方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图像识别模型,对实验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

3. 实验步骤:(1)数据预处理:对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图像的像素值缩放到[0,1]范围内;(2)模型构建:设计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包括输入层、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和输出层;(3)模型训练:使用实验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调整网络参数,提高模型识别性能;(4)模型测试:使用测试数据集对模型进行测试,评估模型识别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型训练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Adam优化器和交叉熵损失函数进行模型训练。

经过多次调整网络参数和训练过程,最终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5.6%,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3.2%。

2. 模型测试结果为评估模型在特定场景下的识别性能,我们对实验数据集中的100张图像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模型在以下场景下的识别性能较好:(1)白天场景:模型在白天场景下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2.5%,能够有效识别出图像中的物体;(2)夜晚场景:模型在夜晚场景下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5.3%,虽然识别效果略低于白天场景,但仍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3)光照变化场景:模型在光照变化场景下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8.6%,能够适应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识别。

四、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特定场景下具有较高的识别性能。

以下为实验结论:1. 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任务中具有较好的性能;2. 模型在白天场景下的识别效果优于夜晚场景;3. 模型在光照变化场景下的识别性能尚可。

论文科学实验报告(3篇)

论文科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具体作用。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XX大学植物园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黄瓜苗(品种:XX)2. 生长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0.1mg/L、0.5mg/L、1.0mg/L、2.0mg/L)3. 实验工具:培养皿、喷雾器、尺子、剪刀、天平等实验方法:1. 将黄瓜苗分为五组,每组20株,分别编号为A、B、C、D、E。

2. A组为对照组,不施加任何生长素。

3. B组至E组分别施加0.1mg/L、0.5mg/L、1.0mg/L、2.0mg/L的生长素溶液。

4. 将生长素溶液均匀喷洒在植物叶片上,每天喷洒一次,持续30天。

5. 每隔5天测量植物的生长高度,记录数据。

6. 实验结束后,对植物进行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黄瓜苗分成五组。

2. 对黄瓜苗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虫害。

3. 按照实验要求,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分别喷洒在植物叶片上。

4.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数据。

5. 每隔5天测量植物的生长高度,记录数据。

6. 实验结束后,对植物进行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施加生长素的植物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2. 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0.5mg/L的生长素溶液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3. 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当浓度达到2.0mg/L时,促进作用明显下降。

4.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表现为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发黄。

结论:1.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浓度适中时效果显著。

2.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0.5mg/L的生长素溶液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3. 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植物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

论文的实验报告

论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XXX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理论,为XXX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背景XXX现象在XXX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关于XXX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

为了深入理解XXX现象,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对其进行探究。

三、实验原理XXX现象的成因与XXX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XXX理论,XXX现象的产生与XXX过程有关。

本实验将验证XXX理论,并探究XXX因素对XXX现象的影响。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XXX材料、XXX试剂、XXX溶液等。

2. 实验设备:XXX仪器、XXX装置、XXX反应器等。

五、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若干组,每组实验条件如下:(1)组1:XXX条件(2)组2:XXX条件(3)组3:XXX条件...(n)组n:XXX条件2.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分组,将实验材料分别放入相应的实验装置中。

(2)按照实验条件,调整实验装置的参数。

(3)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重复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组1:XXX现象发生,XXX指标为XXX。

(2)组2:XXX现象发生,XXX指标为XXX。

(3)组3:XXX现象发生,XXX指标为XXX。

...(n)组n:XXX现象发生,XXX指标为XXX。

2. 实验结果分析:(1)组1与组2、组3的对比:在XXX条件下,XXX现象发生,XXX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这表明XXX因素对XXX现象具有显著影响。

(2)组2与组3的对比:在XXX条件下,XXX现象发生,XXX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这进一步证实了XXX因素对XXX现象的影响。

(3)...(n)七、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XXX理论,并得出以下结论:1. XXX因素对XXX现象具有显著影响。

2. XXX现象的产生与XXX过程密切相关。

3. XXX理论在XXX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八、实验讨论1. 本实验验证了XXX理论,为XXX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毕业论文实验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实验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实验实习报告一、实验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验研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选择了进行毕业论文实验实习,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实习目的本次实验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2. 深入了解实验原理,培养科学研究素养。

3. 学会使用相关实验仪器设备,提高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4. 探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积累经验。

三、实验实习内容1. 实验原理及方法:本次实验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XXX、XXX和XXX等方面,通过学习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验材料与仪器:根据实验需求,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按照实验方案,逐步完成实验操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处理。

4. 实验结果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验实习过程1. 实验前期准备:在实验开始前,认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为实验操作做好充分准备。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逐步完成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数据记录。

3. 实验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5. 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类似实验提供参考。

五、实验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验实习,我收获颇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相关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加深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培养了自己的科学研究素养。

3. 学会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

毕业论文实验实践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实验实践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实验实践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加强了实验实践实习环节。

本文将结合本人的实习经历,对毕业论文实验实践实习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实习单位与实习内容本人实习单位为某知名企业研发部门,实习期间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工作:1. 熟悉企业研发流程和项目管理。

2. 参与产品设计,进行电路仿真和系统调试。

3. 协助导师完成毕业论文实验部分。

4. 学习相关技术和软件,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企业研发流程和项目管理,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为毕业后就业奠定了基础。

2.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我学会了协作和团队精神,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在协助导师完成毕业论文实验部分的过程中,我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提高了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经验。

4. 实习期间,我自觉学习相关技术和软件,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这使我更加明白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在时间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最后,感谢实习单位给予我的机会和导师的悉心指导。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铭记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不断进步,为我国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论文实验总结范文

大学论文实验总结范文

实验时间: 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XXX技术的基本原理,熟悉XXX系统的设计流程,提高独立设计和实现复杂系统的能力。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以XXX技术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XXX系统。

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首先对XXX系统的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性能指标。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等。

2. 技术调研与选型:对现有的XXX技术进行了调研,比较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了XXX技术作为系统实现的核心技术。

3. 系统编码与调试:根据系统设计方案,采用XXX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完成了系统的编码工作。

在编码过程中,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进行了充分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4. 系统测试与优化:对完成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实验过程:1.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阶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导师讨论和小组合作,明确了系统的需求,并制定了详细的设计方案。

2. 技术调研与选型阶段:通过网络搜索、阅读技术文档和参加技术讲座,了解了多种XXX技术的应用案例和实现细节,最终选择了最适合本系统的技术。

3. 系统编码与调试阶段:在编码过程中,遵循良好的编程规范,使用了版本控制系统进行代码管理,确保了代码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4. 系统测试与优化阶段:设计了多种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发现了系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了优化。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XXX技术的XXX系统。

系统满足了预期的功能需求,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具体成果如下:- 系统实现了XXX功能,用户可以通过XXX界面进行XXX操作。

- 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 系统经过严格的测试,运行稳定,性能优良。

毕业论文实训成果报告模板

毕业论文实训成果报告模板

一、摘要(摘要部分应简明扼要地概括论文实训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毕业论文实训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论文通过对毕业论文实训的实践探索,分析了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实训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二、引言(引言部分应阐述毕业论文实训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毕业论文实训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的实训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实训效果不理想等。

为了提高毕业论文实训的质量,本文通过对毕业论文实训的实践探索,分析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毕业论文实训内容与方法(本部分应详细描述毕业论文实训的具体内容、实施步骤以及所采用的方法。

)1. 实训内容(1)选题与开题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并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

(2)文献综述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依据。

(3)实验设计与实施根据论文研究内容,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论文撰写与修改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文献综述,撰写论文初稿,并经过指导教师的多次修改和完善。

2. 实施步骤(1)选题与开题阶段学生根据专业背景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

(2)文献综述阶段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依据。

(3)实验设计与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论文研究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论文撰写与修改阶段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文献综述,撰写论文初稿,并经过指导教师的多次修改和完善。

3. 所采用的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实训的满意度、实训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毕业论文实验报告

毕业论文实验报告

毕业论文实验报告毕业论文实验报告引言:在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毕业论文实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之前的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本篇文章将围绕毕业论文实验报告展开,探讨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方面。

一、实验目的:每个毕业论文实验都有其特定的目的,这个目的通常与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

例如,如果我们的论文主题是关于环境污染的,实验的目的可能是研究某种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实验目的的明确性对于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解释非常重要,因此在实验报告中应该清晰地描述实验目的。

二、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实验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

例如,如果我们的实验是关于某种新药物的效果的,我们需要描述药物的配制、给药方法、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提供实验的控制组和实验组的设置,以及数据收集的方式和时间点等。

三、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中最直观的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清晰地呈现实验的数据和图表。

数据的呈现可以采用表格、图表或者图像等形式。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详细描述,读者可以了解到实验的具体情况和结果。

四、结果讨论:在结果讨论部分,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与之前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看是否与之前的研究一致或者有所不同。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例如,如果实验结果显示某种新药物对疾病有显著疗效,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其可能的机制和应用前景。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五、结论:在实验报告的结论部分,我们需要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我们可以回顾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并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

此外,我们还可以提出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对相关领域的贡献。

结论部分需要简明扼要,突出实验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在现在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此次实习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社会的一个认识。

在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学习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熟悉整个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过程,通过实践学习,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验证,培养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并且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和扩充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接触,为在毕业后能快速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作为公司的一名行政助理,主要职责是协助行政经理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听起来像蛮轻松的,其实工作涉及面较广,每天面临大量的、琐碎的、不起眼的事物。

要求能独立操作计算机,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及操作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

同时应具备良好的记忆力以及对时间的分配和沟通协调能力,还要有较强的保密意识。

我在公司主要负责的工作任务:1、负责员工的考勤,并按月提供考勤报表并存档;2、负责员工档案管理,包括原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电子档案的建立;3、对一般文件的起草和行政人事文件的管理;4、依据人力资源要求计划,组织各种形式的招聘工作、收集招聘信息、协助招聘工作;5、处理人事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请假、招聘、录用、保险、合同等人事手续的办理;6、及时办理相关证件的注册、登记、变更、年检等手续;协助做好公司人力工作的管理、培训与指导;7、组织公司各种活动的策划;三、实习内容及过程作为一名行政助理,我主要的工作是公文的写作、复印、接收与传达,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公告及规章制度的制作和通知,对员工住宿情况的安排处理及经理指示的传达。

因此,我接触了一些办公用品,如传真机、打印机等。

在这里,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机器的基本操作,也对办公软件的运用开始灵活起来了,慢慢了解到了公司办公的基本情况和公司的业务范围,同时也学到了我在学校学不到的很多有用的东西。

导航工程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实操实验报告范例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导航工程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实操实验报告范例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导航工程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实操实验报告范例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导航工程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实操实验报告一、引言导航工程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航空、航海、国防、交通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为了探索导航工程技术的研究方向以及实际应用,本研究利用实操实验的方式,对导航工程技术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导航工程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2. 掌握导航工程技术的实验方法和技巧;3.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导航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导航仪器设备:包括GPS定位装置、惯性导航系统等;2. 电脑和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确认实验区域和场地,需要保证有良好的GPS信号覆盖和导航环境;b. 记录实验的时间、天气和环境参数,以便后续分析。

2. 实验过程:a. 将导航仪器设备与电脑进行连接,并确保设备正常工作;b. 在实验区域内按规定的路径进行移动,同时启动导航仪器进行定位和记录;c.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包括位置坐标、速度、航向等;d.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记录其他相关信息,如地形特点、道路状况等。

3. 实验结果与分析:a. 将实验采集到的数据导入电脑进行处理和分析;b. 利用相应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滤波、误差修正等;c. 分析导航仪器的定位精度、导航路径准确性等指标;d. 对比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分析导航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操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导航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掌握了相关实验方法和技巧。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对,我们得出了导航工程技术在定位精度和路径准确性方面的优秀表现。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提醒了我们导航工程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综上所述,导航工程技术在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以上内容为导航工程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实操实验报告范例,仅供参考)。

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报告(3篇)

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涯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我校对毕业论文教学进行了深入改革,本文将对我校毕业论文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概述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使其具备较强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论文写作规范。

(3)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分析和运用能力。

2. 教学内容(1)毕业论文选题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明确研究方向。

(2)文献综述:引导学生掌握文献检索技巧,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文献,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依据。

(3)论文写作规范:讲解论文结构、格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要求,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4)论文修改与答辩:指导学生修改论文,提高论文质量;组织论文答辩,检验学生论文成果。

3. 教学方法(1)讲座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论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论文写作技巧。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三、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效果分析1. 学生论文质量提高通过毕业论文教学实践,学生的论文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论文选题更加合理,结构更加清晰,语言表达更加规范,创新性也有所提升。

2. 学生科研能力增强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了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

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等,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创新等综合素质。

学生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

4.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在毕业论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毕业论文实训报告万能

毕业论文实训报告万能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毕业论文实训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特开展了毕业论文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提高论文质量,为今后从事学术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毕业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资料整理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为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1. 论文选题与开题在实训过程中,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论文选题,要求选题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随后,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

2. 文献检索与资料整理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

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为论文写作提供有力支持。

3. 论文撰写在论文撰写阶段,指导学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完成论文的各个部分,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展望等。

4. 论文修改与完善指导学生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确保论文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论证充分、语言规范。

5. 论文答辩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应对能力。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理论的学习,包括论文写作规范、论文结构、写作技巧等。

2. 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实践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选题与开题:引导学生进行选题,撰写开题报告。

(2)文献检索与资料整理: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整理相关资料。

(3)论文撰写: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完成论文的各个部分。

(4)论文修改与完善: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

(5)论文答辩: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

3. 指导与反馈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毕业论文实验报告

毕业论文实验报告

毕业论文实验报告毕业论文实验报告引言:毕业论文实验报告是对毕业论文中所进行的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的重要部分。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描述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并提供一些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展望。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种新型材料在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和特性。

通过对该材料的实验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实验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首先准备了一批该新型材料的样品,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测试。

其中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热学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等。

我们采用了标准的实验方法和设备,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测试,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在力学性能测试中,我们测量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指标,并与传统材料进行了对比。

在热学性能测试中,我们测量了材料的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参数,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在化学性能测试中,我们研究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并对其进行了评估。

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该新型材料在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方面表现出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该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高于传统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其次,该材料的导热系数较低,热膨胀系数较小,具有较好的热学性能。

最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应用。

实验讨论:基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讨论。

首先,该新型材料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如航空航天、能源等。

其次,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该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改性方法,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最后,我们还可以探究该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变化和稳定性。

实验展望:本次实验只是对该新型材料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未来的研究可以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材料的长期稳定性测试、材料的工程应用等。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该材料的性能和特性,为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潜力提供支持。

毕业论文实训成果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实训成果报告范文

一、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毕业论文实训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对毕业论文实训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了实训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提高毕业论文实训质量的建议。

本文旨在为我国高校毕业论文实训工作提供参考。

二、引言毕业论文实训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毕业论文实训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选题不当、研究方法单一、论文质量不高等。

本文通过对毕业论文实训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我国高校毕业论文实训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毕业论文实训实践过程1.选题阶段在选题阶段,我们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的课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文献综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确定课题。

2.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在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阶段,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课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题,则采用实验、调查等方法。

同时,我们强调学生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3.论文撰写与修改在论文撰写与修改阶段,我们要求学生按照论文格式规范撰写论文。

在撰写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撰写完成后,我们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直至论文达到合格标准。

4.论文答辩在论文答辩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论文内容的熟悉、答辩技巧的掌握等。

在答辩过程中,评委针对论文内容进行提问,学生要自信、流畅地回答问题。

答辩结束后,评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论文质量进行评分。

四、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1)选题不当:部分学生选题过于宽泛,缺乏实际意义;有的选题过于狭窄,难以深入研究。

毕业论文综合实训总结报告

毕业论文综合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毕业论文综合实训。

本文旨在对本次毕业论文综合实训进行总结,分析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今后类似实训提供借鉴。

二、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本次毕业论文综合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与文献综述: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所学专业,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论文题目,并查阅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2)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学生根据论文题目,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

(3)论文撰写与修改:学生按照学术规范撰写论文,并接受导师的指导和修改。

(4)论文答辩:学生进行论文答辩,展示研究成果,接受评委的提问和评价。

2. 实训过程(1)选题阶段: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特点,选择论文题目,并撰写文献综述。

(2)研究阶段:学生根据论文题目,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

(3)撰写阶段:学生按照学术规范撰写论文,并接受导师的指导和修改。

(4)答辩阶段:学生进行论文答辩,展示研究成果,接受评委的提问和评价。

三、实训收获与体会1. 知识与技能提升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选题、研究、撰写和答辩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查阅文献、运用研究方法、撰写论文和进行答辩。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了论文。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调和合作。

3. 时间管理能力毕业论文综合实训时间较长,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兼顾学业和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提高了时间管理能力,学会了如何平衡学习和实训。

4. 应对压力能力论文撰写和答辩过程中,我面临诸多压力。

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我提高了应对压力的能力,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自信。

四、不足与建议1. 不足(1)文献综述部分内容不够丰富,部分研究方法不够成熟。

毕业论文实训报告模板

毕业论文实训报告模板

一、封面毕业论文实训报告二、目录一、实训背景与目的二、实训内容与方法三、实训过程与成果四、实训总结与反思五、参考文献一、实训背景与目的1. 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愈发严峻。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各高校纷纷开展了毕业论文实训活动。

2. 实训目的(1)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论文的能力;(3)增强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4)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实训内容与方法1. 实训内容(1)选题与开题报告;(2)文献综述与资料收集;(3)论文撰写与修改;(4)论文答辩与总结。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讨论论文选题、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2)导师指导:导师针对学生的论文选题、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方面进行指导;(3)论文写作:学生根据导师的指导,独立完成论文撰写;(4)论文修改:导师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修改,并提出改进意见;(5)论文答辩:学生进行论文答辩,接受评审老师的提问。

三、实训过程与成果1. 实训过程(1)选题与开题报告:学生根据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并撰写开题报告;(2)文献综述与资料收集: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收集资料;(3)论文撰写与修改: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撰写,并进行多次修改;(4)论文答辩与总结:学生进行论文答辩,接受评审老师的提问,并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总结。

2. 实训成果(1)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3)增强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4)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实训总结与反思1. 实训总结本次毕业论文实训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了论文写作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选题、查阅文献、撰写论文、修改论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部分学生论文选题不够严谨,研究方法不够科学;(2)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不够熟练;(3)部分学生论文结构不够合理,语言表达不够规范。

毕业论文实验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验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我国高校普遍开展了毕业论文实验实习工作。

本人在毕业论文实验实习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实验实习的意义和目的,并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实习内容1. 实验实习项目本次实验实习项目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

该系统旨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 实验实习过程(1)前期准备在实验实习开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项目调研和需求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了物联网技术、温室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与指导老师进行多次沟通,明确了实验实习的目标和任务。

(2)硬件设备选型与搭建根据项目需求,我们选择了以下硬件设备:①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② 光照传感器:用于监测温室内的光照强度;③ 土壤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湿度;④ 微控制器: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控制逻辑;⑤ 通信模块:用于将数据传输至云端平台。

在硬件设备选型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设备的搭建。

首先,将传感器、微控制器和通信模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

然后,通过编程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软件系统开发在硬件系统搭建完成后,我们开始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

主要工作包括:① 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写程序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云端平台;② 数据展示与存储:在云端平台搭建数据展示界面,实时展示温室环境参数;③ 控制逻辑实现: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控制。

(4)系统测试与优化在软件系统开发完成后,我们对系统进行了测试。

首先,进行了单机测试,确保系统功能正常。

然后,进行了联网测试,验证系统在物联网环境下的稳定性。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对系统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三、实验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验实习,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石书鹏学号:20080357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08 生物工程 2 班论文题目:木瓜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指导教师:吴耀辉副教授评阅教师:王卫讲师2012 年4 月20 日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本实验对木瓜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和在亲水性比较强的乙醇中也难于溶解的性质,确定采用水提醇沉(水作为溶剂,乙醇来沉淀多糖)的方法提取多糖。

分析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

并且对多糖的抗氧活性进行探讨,为木瓜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仪器1.1 原料新鲜木瓜1.2 试剂95 %乙醇,无水乙醇(分析纯),苯酚(分析纯),浓硫酸(分析纯),蒸馏水,葡萄糖(分析纯)等1.3 仪器电子天平,粉碎机,鼓风干燥机,布氏漏斗,高速离心机,旋转蒸发仪,恒温水浴锅,752C紫外分光光度计,滴管,移液管,漏斗,烧杯,滴定管,锥形瓶等。

2 实验方法2.1 粗多糖提取及纯化步骤2.1.1 木瓜处理新鲜木瓜,洗净后,在温度50 ℃下烘干,经粉碎机粉碎后过60 目筛,收集粉末。

2.1.2 浸提称取一定量的木瓜粉加入适量蒸馏水,在设定条件下恒温浸提,并不断搅拌。

2.1.3 过滤离心将提取液用滤纸进行抽滤,弃掉滤渣,得澄清浸提液。

浸提液用台式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 5 min ,转速3500 r/min 。

2.1.4 浓缩将离心后的浸提液放入旋转蒸发仪中浓缩到原体积的1/5 。

2.1.5 醇沉将浓缩后的提取液加入 4 倍体积的95 % 的乙醇溶液中,静置24 h 以上。

2.1.6 离心将用醇沉淀的多糖液离心,并用无水乙醇洗涤 2 次~ 3 次,再次离心(转速3500r/min ,时间 5 min ),收集沉淀物。

2.2 粗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取称110 ℃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标准品25 mg,置于250 ml 容量瓶中,制得浓度为0.10 mg/ml 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移取标准溶液0.00 ml、0.20 ml、0.40 ml、0.60 ml 、0.80 ml 、1.00 ml 、1.20 ml 、1.40 ml 、1.60 ml 、 1.80 ml 、2.00 ml 浓度为0.10 mg/ml 的葡萄糖溶液,分置于试管中,各加蒸馏水补足至每管 2.00 ml 。

在各管中加入 5.00ml 显色液,然后振荡混匀,置于沸水浴中加热30 -35min ,流水冷却,于波长490 nm 处测定吸光度值。

以吸光值 A 为纵坐标溶液浓度(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2.2 粗多糖含量的测定将纯化后的木瓜多糖粗品溶解,定容到100 ml 。

用移液管移取 1.00 ml 样液置于试管中,再用移液管加入显色液5ml,于沸水浴中加热30-35 min 后于波长为490 nm的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粗多糖含量,再由含量求出木瓜竹叶中多糖的含量。

3 实验结果C×V×n木瓜多糖提取率=× 100%m式中: C —提取液中木瓜多糖的浓度(g/ml )m —称取的木瓜质量(g)n —稀释倍数V —粗多糖(m1)1)计算公式为: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根据表 1 的数据, 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 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 如图 1。

y = 11.172x - 0.0043R 2 = 0.9905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葡萄糖浓度 mg/ml图 1 葡萄糖标准曲线由图 1 可知,葡萄糖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 y=11.172x-0.0043式( 3)相关系数:R2=0.9905式中 x 为葡萄糖浓度, y 为吸光度。

3.2 不同单因素条件对木瓜多糖得率影响的研究本试验首先主要考察几种对水浸提法提取木瓜多糖得率影响比较大的因素 [44] ,包 括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时的液固比。

从而找出这些因素影响木瓜多糖得率的大小 和作用范围,为响应面实验的设计提供依据。

3.2.1 浸提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 1 g 木瓜粉末为基准,各加入 50ml 蒸馏水,在 80。

C 下提取,分别考察提取时9 8 7 6 5 4 3 20 0 0 0 0 0 0 0 A/度光吸0.09间 1.0 h ,2.0 h ,3.0 h ,4.0 h ,4.5h ,5.5h 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再用苯酚- 硫酸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最后分析结果。

见表2与图2:图2不同浸提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由表2和图 2 可知:随着浸提时间的增加,多糖得率也增加,但当浸提时间达到 4.5 以后,多糖得率反而下降,故再增加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增加不明显,说明多糖已经基本析出。

3.2.2 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准确称取 5 份木瓜粉,每份 1 g ,各加入50 ml 蒸馏水,分别在温度50。

C、60。

C、70。

C 、80。

C 、90。

C、95。

C下提取 4.5h ,再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分析不同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表3与图3:340 50 60 70 80 90 100浸提温度 ℃图 3 不同浸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由表 3和图 3可知:随着浸提温度的增加, 多糖得率也增加, 但当温度达到 80℃以后, 多糖被破坏,得率反而下降,故再增加浸提温度对多糖得率增加不明显,说明多糖已经 基本析出 .3.2.3 浸提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温度为 80℃ ,提取时间为 4.5h 条件下 ,考察了浸提比 20:1,30:1 ,40:1 ,50:1 ,60:1 ml/mg 情况下多糖的得率,浸提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见表 4与图 4。

浸提比 ml/mg 20 : 1 30:1 40:1 50:1 60:1 提取率5.266.416.586.446.08由表 4和图4可知:随着浸提比的增加,多糖得率也增加,但当浸提比达到 40:1 以后, 多糖被破坏,得率反而下降,故再增加浸提比对多糖得率增加不明显,说明多糖已经基本析出。

7 6 5%率取提图 4 不同浸提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3.3 响应面试验3.3.1 响应面设计为了找到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我们在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 优化提取工艺。

选择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比 3 个对多糖提取影响较大的因素, 按表 6 设计三因素, 三水平实验,结果见表7 。

表 6 响应面分析因素与水平因素水平-101浸提时间/h 4.0 4.5 5.0浸提温度/ ℃708090浸提比/ ml/mg30:140:150:1利用Design Expert 软件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得出多糖得率与浸提处理各因素变量的二次方程模型为:多糖得率=27.75+0.31A+0.10B+2.13C+0.17AB-0.96AC+0.22BC-2.63A 2-3.34B 2-4.47C 式中:A- 为浸提时间h ;B- 为浸提温度℃ ;C- 为浸提比ml/mg 对表7 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及显著性见表8.表7 响应面分析方案及试验结果Std RunFactor 1A:浸提时间hFactor 2B:浸提温度℃Factor 3C:浸提比ml/mgResponse 1 多糖得率%11 4.070.0040.0021.8 92 4.570.0030.0018.381 73 4.080.0050.0023.47 134 4.080.0040.0024.2 35 4.090.0040.0021.5 176 4.580.0040.0027.81 107 4.590.0030.0018.281 168 4.580.0040.0027.8 49 5.090.0040.0021.8 610 5.080.0030.0020.3 1411 4.580.0040.0028.8 512 4.080.0030.0017.4 813 5.080.0050.0022.55 1214 4.590.0050.0022.2099 215 5.070.0040.0021.4 1516 4.580.0030.0019.4 1117 4.570.0030.0021.4099表8 方差分析及其显著性检验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p值显著性方差来源模型172.29919.1421.370.0003significant A0.8510.850.940.3637B0.08010.0800.0860.7737C39.78139.7844.410.0003AB0.1210.120.140.7225AC 3.651 3.65 4.070.0834BC0.2010.200.230.6489A^228.04128.0431.310.0008B^246.43146.4351.830.0002C^280.90180.9090.32< 0.0001残差6.2770.90失拟差5.615 1.12 3.400.2428Not significant纯误差0.6620.33总和178.5616从表8中可以看出,本实验的模型极显著( p<0.01), 失拟相不显著,( p=0.2428) ,因而该模型拟合程度比较好,实验误差小,可以用此模型对提取木瓜多糖得率进行分析和预测。

3.3.2 响应面分析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_____ —艸B:没提温度75加、<i2n尢浸提时何A) In 4 DU图5浸提时间与浸提温度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影响的响应面立体分析图和相应等高线图图7 浸提比与浸提时间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影响的响应面立体分析图和相应等高线图图5- 图7 是利用响应面工具Design Expert (version 8.0.6) 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绘制的应面立体分析图和相应等高线图,所拟合的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图能够比较直观地反应各因素和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和因素与响应值(木瓜多糖得率)之间的作用,图5-图7 表明,三个响应曲面均为开口向下的凸形曲面,同时等高线最小椭圆的中心在所选的-1~1 范围内,说明响应值(木瓜多糖得率)在所选择的三个因子设计的范围内存在极大值。

三个图中的图7 的等高线成椭圆形状,同时低编码值的A和高编码值的A时,响应值随着B的变化,变化趋势不同。

说明A(浸提时间)和C(浸提比)有一定的交互作用,这与方差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分析图5和图6,这种交互的关系不明显,说明A和B,B 和C 间交互效应不显著,比较几个图可以看出C(浸提比)对响应值木瓜多糖得率的影响比较大,响应值的变化也比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