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公仪休拒收礼物》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文章,提炼出主旨大意,并正确朗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根据文中的描述,进行思维启发,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和廉洁意识,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理解廉洁和正义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辅助教具:幻灯片和录音机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班会活动或者游戏,引入故事的主题,礼物。
2.列举一些送礼的场合,让学生谈一谈正常情况下怎么对礼物的态度。
第二步:呈现新知1.准备幻灯片,呈现故事《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内容。
2.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遍整个故事。
3.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故事的内容和主旨大意。
第三步:深化认知1.分组讨论:根据故事的内容和细节,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公仪拒绝收礼物,他的举动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2.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第四步:巩固练习1.进行课文的口头复述,让学生回忆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的主旨大意。
2.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1)公仪为什么要拒绝接受礼物?(2)公仪的举动有什么积极的意义?(3)如果你也收到了这样一份礼物,你会怎么做?第五步:拓展应用1.让学生小组讨论,写一段关于拒收礼物的小故事。
可以是真实的或者是虚构的。
2.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以及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写出有趣的小故事。
五、板书设计全面拒收礼物秉公、廉洁、正义六、教学反思这一节课通过呈现故事、分组讨论和巩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大意。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细节,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写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活跃,并且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廉洁、正义的意义。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文章;(2)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拒绝收礼物的必要性;(2)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文章;(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将文章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公仪休拒收礼物的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2)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疑惑。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道理。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文章,加强口语表达能力;(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章中的场景;(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2)强调拒绝收礼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文章;2. 分析并总结文章中的道理,写在日记中;3. 调查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了解他们对待礼物的态度,并结合文章进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文章;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 学生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4. 学生能够将文章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5. 学生表现出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1. 熟悉生字词:休、收、礼、仪、拒、受、廉、洁等。
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公仪休廉洁自律的品质。
3.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公仪休廉洁自律的品质。
3.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学习公仪休廉洁自律的品质,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廉洁自律的故事,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生字词: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书写。
4. 课文分析:a. 让学生讲述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故事。
b. 分析课文中表现公仪休廉洁自律品质的句子。
c. 讨论课文结构,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
5.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请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你的朋友的乐于助人。
1. 分析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法。
2. 学生口头练习,教师点评。
6. 随堂练习:a. 根据板书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b. 口头完成一道类似的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公仪休拒收礼物》2. 生字词:休、收、礼、仪、拒、受、廉、洁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4. 表现手法:具体事例、细节描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你的父母的关爱。
答案:例:我的父母非常关爱我。
有一次,我生病了,他们全程陪伴我去医院看病,给我买药、煮粥,照顾得无微不至。
2. 作业要求:不少于100字,用具体事例表现父母的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能否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公仪休的品质。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及相关文化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品质和道德观念。
(2)如何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的背景及作者。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重点讲解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品质和道德观念。
5. 实践运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故事。
(2)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所体现的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品质。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
(2)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练笔。
2. 拓展作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廉洁自律的典范人物,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角色扮演的表现。
3. 学生运用生字词的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大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各个小组都讨论得非常热烈,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古代礼仪的故事。在我国古代,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教养和品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时代。”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图片,这是古代官员的形象,他们穿着庄重的官服,非常有威严。你们觉得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注重礼仪呢?”
3.家长参与作业:请学生与家长共同讨论课文中的故事,了解家长对廉洁自律的看法,并请家长签字确认,促进家校共育。
4.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古代礼仪的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设计美观。通过制作手抄报,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礼仪文化,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5.阅读一篇关于廉洁自律的寓言故事,如《狐狸和乌鸦》等,并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学生需在阅读后写下自己的感悟,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3.学生发表观点后,教师适时引入新课。
“是的,古代的官员们非常重视礼仪,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一个官员拒收礼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官员是谁,他为什么会拒收礼物吧!”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一下文言文的韵味。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停顿和重音,感受古文的节奏。”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与教学反思(20篇)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与教学反思(20篇)篇1: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二)解决问题、理解课文1、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A、(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
)(味道鲜美)(记住没吃鱼的日子)(一顿就吃光)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④指名读(三位),齐读b、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
)(只要就)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④指名读(三位),齐读2、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过渡:公仪休这么爱吃鲤鱼,但是大家要知道鲁国这个地方是很少有鲤鱼的,所以人们经常把鲤鱼当作贵重的赠品,那么如果有人送鲤鱼给你会怎样呢?送给公仪休会怎样呢?(公仪休拒收了礼物)B、管家为什么给公仪休送鲤鱼呢?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①(管家说是因为公仪休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
)②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仪休爱吃鲤鱼,有意讨好公仪休)③可能为了达到那些目的来讨好公仪休呢?④管家以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
这种正当的理由来替主人讨好公仪休,那么他应该是怎样的表情呢?(注意讨好哦)那会怎样来说这句话呢?⑤指名读,齐读⑥那么公仪休没有接受这种讨好,他是怎么做的呢?⑦公仪休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其实这是假话。
(他这样说才能让管家乖乖地把鱼带回去,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⑧如果他不这么说,那他会怎么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⑨指名读这段话。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原文及教案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高尚品质。
(3)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高尚品质。
(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深层含义。
(2)如何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廉洁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廉洁的故事——《公仪休拒收礼物》。
2.课文朗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3.课文理解(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分析课文(1)公仪休为什么要拒收礼物?(2)公仪休拒收礼物有什么意义?(3)从公仪休拒收礼物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5.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6.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廉洁事迹。
(2)如何将廉洁的品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廉洁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廉洁的理解是否深入?3.如何更好地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廉洁品质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廉洁的重要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寓意,认识到人应该有拒绝不合适礼物的勇气。
2.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演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寓言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人应该有拒绝不合适礼物的勇气。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视频2.课前准备PPT3.教学录音材料4.礼物图片及课前准备制作的小纸条,以及装礼物的盒子。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准备课前准备好的小纸条和装礼物的盒子,让学生来猜测礼物的内容。
2.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入课文《公仪休拒收礼物》:“你们有没有收到过一些不适合的礼物?你们会怎么做呢?”3.提出课堂目标:“通过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故事,了解人应该有拒绝不合适礼物的勇气。
”Step 2 阅读理解(15分钟)1.将故事内容外显出来,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故事。
2.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初步回答。
a.公仪休为什么拒绝收礼物?b.为什么那个富人要向公仪休送礼物?c.礼物是什么?d.公仪休为什么要把礼物还给富人?e.富人知道公仪休是一个有品格的人吗?3.共讨论。
Step 3 课文学习(20分钟)1.学生听课文录音材料,跟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千金易得,养性难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Step 4 集体讨论(10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如果你是公仪休,你会怎么做?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通过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
Step 5 艺术欣赏(15分钟)1.准备相应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图片,描述图片内容,从中感受寓言所表达的含义。
2.进行点评讨论。
Step 6 情感教育(15分钟)1.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创造自己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公仪休拒收礼物》语文教案
《公仪休拒收礼物》语文教案《公仪休拒收礼物》语文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仪休拒收礼物》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仪休拒收礼物》语文教案1【1】背景有一种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只是一种“文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等等),更是一种“体验课程”(这个课程是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和思考到的课程)。
“体验课程”,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即对课文,有着自身的理解,对意义有着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会进行不断地变革与创造,因此,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教学中我们就理应加强体验学习。
对于这样一种观念,我是深深认同,但是到底如何体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倒是需要不断思考与实践的,下面就以《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2】教学思路本文拟用“公仪休是怎样的人”作为话题来组织学习。
课始,请同学们谈谈从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件事中,你觉得公仪休是怎样的人?然后根据回答进行下面两个环节的教学。
(随机而定两个环节的先后顺序)一、“演、说、读”,感受公仪休爱吃鱼1、演:鼓励加上动作。
2、说:“很久”这个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3、读二、“读,体验,说”,感受公仪休不收鱼1、设置冲突:前面这么爱吃鱼,可是后来他却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这不是自相矛盾吗?2、体验:要是你,你会怎么收?你会怎样说?3、说: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说完请学生简练地将观点写在黑板上。
4、议论:这么多观点,请你按顺序联起来说说。
孩子们说不可以,因为有很多是重复的。
于是学生通过读与议论来确定保留什么。
这个过程中,讨论非常激烈。
5、到最后,学生剩下几个词语:三思而后行、不爱钱财。
于是,我通过设问等,使得学生自己明白——他不是不爱钱财,而是不贪钱财。
总之,他是一个廉洁的人。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范文(通用4篇)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范文(通用4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1第一课时【教材简析】《公仪休拒收礼物》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
课文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剧情虽然简单,但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生词,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C 层)2.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
(C层)过程与方法: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B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公仪休、子明、管家三个人物的特点,学习公仪休的清正廉洁。
(A层)【教学方法】本课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此类课文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中的人物年代又离学生较远。
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真切地去理解体验,乃至产生共鸣,教学时可着重组织学生先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对比,从而了解剧本的特点;再通过词句品读,体验感悟__内容;最后组织学生合作排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更全面地关注到学困生的学习与能力培养,本课教学采用了“分层教学法”。
通过通过多层多样的学习活动和个性作业与评价,达成培养学困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习惯,以及语言品位、语言行为等等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教学思路】1.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对比,了解剧本的特点。
2.通过词句品读,体验感悟__内容。
3.组织学生合作排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二、初读理解。
初读剧本,了解独幕剧的特点以及朗读注意点。
1、学生交流板书,举例说明。
2、出示剧本有关知识,归纳说明。
小结:剧本开头先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方括号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动等,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语气、动作等,以上是舞台说明。
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朗读只读对话,提示要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024年《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2024年《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为政以德》中的《公仪休拒收礼物》。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文章,掌握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解读公仪休的人物形象,探讨拒收礼物的意义,以及理解文章中体现的道德原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道德原则的理解,公仪休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结构的分析,拒收礼物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处理别人送礼物的问题,引出本课主题。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理解文章,感受文章氛围。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起承转合,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过程。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关于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描述,引导学生理解其道德原则。
7.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公仪休拒收礼物》2. 生字词:列出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3. 文章结构:画出文章结构图,标注起承转合。
4. 道德原则:列出文章中体现的道德原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拒收礼物的理解。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公仪休的其他故事,了解古代为政以德的典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小组讨论的引导与组织6. 板书设计的结构化与要点突出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思考深度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重点关注文章的核心主题“公仪休拒收礼物”的道德内涵。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15篇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15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1学习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
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我能读正确。
1、读一读下列词语,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加拼音。
(会读会写)鲤鱼呕吐拒收鲁国宰相腥味盛情无可奈何违犯恍然大悟2、注意本课多音字的读音,写出读音并组词。
()()()()的吐大盛()()()()二、再读课文,我会理解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解释带点的字。
盛情无可奈何恍然大悟日夜操劳心满意足三、读课文,我能理清层次。
1、按剧情的发展,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2、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四读课文,我能读正确、流利。
五、五读课文,我会提出问题。
六、相关链接认识课本剧课本剧其实就是出现在课本上的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由演员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来表现。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也就是演员说的台词)、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人物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这些内容在剧本中用方括号"[]"表示;此外还包括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在剧本中用圆括号"()"表示。
舞台说明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根据戏剧情节的繁简和结构的长短,它可以分多幕剧和独幕剧两种形式。
多幕剧通常分成第一幕、第二幕等好几幕,独幕剧不分幕,剧情不长。
《公仪休拒收礼物》就是独幕剧。
2023年《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7篇
2023年《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7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游戏-----猜人名,引出“公仪休”2、公仪休?他姓什么?公仪,复姓,简介公仪休。
3、揭题:公仪休拒收礼物【设计意图:1、游戏的形式引出人物,让学生更有兴趣。
2、对于“公仪”这个复姓学生多数不知,需做简单介绍。
】二、初读正音.1、出示词语,正音:宰相盛情务必大夫呕吐法纪恍然大悟无可奈何(1)读准“大夫”的读音,你认为该选哪个读音?大夫(dà fū)官职的一种,比宰相低一等级,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大夫(dài fu)医生(2)有没有不懂的词语,相机解释。
2、指导读好下列句子:“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设计意图:1、读好几个多音字及文中难读的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2、关于“大夫”:出示两种读音和含义,让学生自己发现在__中该读哪种音。
3、这一大段话难读且是__理解重点,帮助学生读通顺更有助于后面的理解。
】三、感知剧本1、发现__与以前学到的课文有什么不同?(1)时间、地点、人物的交代很特别。
在开头就交代。
(2)这是一个独幕剧。
“独”意思是“一”,文中哪些地方提示你只有一幕了?(幕起,幕落)独幕剧,一地,一时,一事。
简单介绍多幕剧。
(3)(台词)(出示开头两句对话,然后让学生浏览全文对话) 剧本的朗读只需读人物对话。
这就是台词。
(4)(舞台说明)“[”和“()”里的内容,注意:“[”只有半边,是剧本的特殊用法——引导学生发现舞台说明主要交代什么?(舞台布景和人物活动、剧本中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2、介绍:世界上最短的独幕剧《只有一条狗》,全剧只有24个字:(幕起)一条街,黑夜,冷极了,一个人也没有。
一条狗慢慢跑过这条街。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公仪休拒收礼物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公仪休拒收礼物9篇公仪休拒收礼物 1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演课本剧已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如果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舞台上表演课本剧,那还叫课本剧吗?(板书:戏剧)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和以前的不一样,而是一场戏剧,喜欢吗?现在老师手里就是这场戏剧的剧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对了,谁见过剧本吗?出示:剧本的特点:1)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方括号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等。
(3)括号里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无需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
师述: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就是一个小型戏剧。
里面人物不多,情节简单。
(齐读课题;板书:独幕剧)下面请同学自己读读剧本,边读边想: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自由读剧本1、读后会自由说说剧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出示词语,读词语。
公仪休鲁国宰相子明大夫管家拒绝务必无可奈何不可思议违犯法纪恍然大悟能用到出示的这些词语连起来说说这个故事吗?三、学习剧本内容师述:说的真不错,想演好可不容易啊!作为一个优秀的话剧演员,除了背好台词,还需要具有哪些素质?现在请同学再好好地读读剧本,要边读边想,脑海中应该有一个情景,自己可以读一读,演一演,好吗?1、再自由读剧本。
谁来告诉老师你想象到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是谁说的话?2、依次解读课文。
3、出示课文,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
过渡:同学们都很有表演才能,现在为满足我们班广大戏迷朋友的要求,“小天使”话剧团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
四、课本剧表演师述:我们同学都太棒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座的同学说不准谁能功成名就,小有名气了,那时,你还会记得我们今天所学的“想吃鱼就自己去买,这样会一直有鱼吃的”这也是老师对你们的希望。
教学目标要求: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公仪休说的话的含义。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演好课本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质。
四年级语文教案《公仪休拒收礼物》优秀10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公仪休拒收礼物》优秀10篇公仪休拒收礼物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读中感悟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
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一、揭题1、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所不同,它是一出独幕剧。
板书课题:10、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2、介绍剧本常识。
(1)播放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
让学生听一听,和课文比较一下缺少了什么?(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方括号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
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2)独幕剧是一种小型戏剧,只有一幕,幕起开始,幕落结束。
本文是个剧本,也就是演出这个独幕剧的底稿。
剧本一般在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让学生看课文开头五行内容)。
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的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剧本中方括号交代舞台背景和人物活动等,圆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让学生看课文括号里的内容)。
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
剧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
朗读时,只需读人物对话。
舞台说明不要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
二、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读效果(1)指名分段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自学讨论。
学生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
归纳出示:a)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b)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c)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三、精读感悟1、读第一部分过渡: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a、嗯,刚吃过。
(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b、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认识并掌握生字词,如“公仪”、“拒收”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成语的含义。
2.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力,使其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快速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3.写作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简短的记叙文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学习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情感升华,价值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将廉洁自律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话题:通过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收到过礼物吗?收到礼物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起学生对礼物这个话题的关注,进而引入新课《公仪休拒收礼物》。
2.价值引导:强调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这些品质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到言行一致。
3.情感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正直、廉洁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词语练习:请学生课后复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特别是成语,要求掌握其意义和用法,并能正确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精选13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篇1《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学校杨霞设计理念:“活动和交往是进展的源泉。
”(维果茨基)因此,仅仅注意同学个体的角色体验、感悟是不够的,还有赖于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多项合作、沟通活动,来激活整个课堂。
只有在课堂上联系课内课外,乐观为每一个同学创设表现的机会,给他们充分的自主空间,他们才能有所感、有所悟,直至有所创。
所以为了让同学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拉近同学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同学走进文本,真真实切地去理解、去体验,乃至产生共鸣,培育了同学合作学习的力量,同时提高同学的参加度,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去品尝人物语言进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公仪休最终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名贵品行。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仪休的崇高品行。
教学难点:理解公仪休最终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流程:一、设疑入境,走进文本。
1、生齐读课题后,师问:公仪休拒收的礼物是什么?(两条活鲤鱼)2、师:古时候的鲁国,水产品奇缺,这两条活鲤鱼可是很难得的礼物呀!可公仪休为什么不收呢?他的同学子明和我们同样感到很不理解,谁能找到子明的疑问并读给大家听一听?3、指名读子明的话,即“老师,您不是很喜爱吃鱼的吗?现在有人送鱼来,您却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师准时评价、鼓舞,指导同学读好疑问的语气。
[点评: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课堂初始,老师就以疑入手,带领同学入情入境,并能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单刀直入“子明的话”。
这样以“预设”引路,为后面同学自主解疑埋下伏笔,为课堂中的精彩生成留出更大空间]二、自主解疑,品读文本。
(一)以疑设疑,学习“公仪休爱吃鱼”的环节。
1、你认为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带着这个问题边读边想,找到答案画下来,多读几遍,有想法可以写在旁边。
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明白诚信做人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明白诚信做人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预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难问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课文中的问题。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析生字词的含义。
(2)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
(2)各组表演后,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文章;(2)了解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生词和短语;(3)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通过文章中的细节来推断人物的性格和动机;(3)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无私的品质;(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原则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文章;(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生词和短语;(3)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深层含义;(2)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3)将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联系起来,推断人物的动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有关诚信、公正无私等品质的故事;(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品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为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文章;(2)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并尝试理解其含义;(3)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原因和意义;(2)让学生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3)让学生通过讨论,推断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深层含义。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思考一下,如果他们是公仪休,他们会怎么做?为什么?(2)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一些能够表现公仪休品质的细节,并进行分析;(3)让学生讨论一下,如何将公仪休的品质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文章;2. 对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生词和短语;3. 对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进行评价,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总结;4. 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深层含义,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精选15篇)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精选15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1教学要求: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理解公仪休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过程:一、揭题,初读课文,基础性诊断。
1、揭题,说说:从题目看,课文讲了什么内容?2、通过预习,你发现本课有什么特点?3、小结:介绍独幕剧的特点以及朗读注意点。
4、检查初读,正音,指导朗读。
5、通读全文,边读边想:公仪休为什么不肯收下鲤鱼?二、群体诊断与矫治。
1、设问;根据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沟通,归纳筛选。
问题大致如下:(1)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儿看出?(2)他为什么拒收鲤鱼?(3)公仪休是怎样拒收鲤鱼的?三、精读感悟,进展性诊断与矫治,体会公仪休的品格。
1、围绕以上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圈画重点词语,通过朗读、品味以及自我诊断与矫治,体会公仪休对鱼的喜爱之情以及公仪休的见解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2、沟通:相机出示公仪休的一段话,逐句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理解。
A、可设计以下句式帮助理解。
(1)()我喜欢吃鱼,()不能收人家的鱼。
(2)()我收了人家的鱼,()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
(3)()照人家的意思办事,()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4)()我犯了法,()吃不上鱼。
B、设问:公仪休不收鲤鱼就是为了一直有鱼吃吗?出示:(5)我之所以不收人家的鱼,是因为()。
1、指导朗读,提示: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和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朗读出不同的语气并加以动作表演,真切体会语言。
2、通读全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优化矫治。
1、提示:根据人物特点,运用恰当的语气及神态练习表演。
2、学生自主性练习(自由组合合作练习)。
3、指名上台表演,群体诊断、矫治。
五、迁移练习,优化训练。
1、思考:子明在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件事上明白了什么?又会怎么做?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或叙述故事的形式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3、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
一、通过对比,了解戏剧。
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剧吗?老师给大家看一段戏剧,想想看,要演好一场戏,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化妆、服装、道具、布景、演员、灯光……)
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
(出示课题)
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方括号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
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
师述: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的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
(出示)剧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
朗读时,只需读人物对话。
舞台说明不要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
根据剧本长短和情节的繁简,戏剧分独幕剧和多幕剧,只有一幕的戏叫独幕剧,一幕以上叫多幕剧。
本剧是独幕剧。
二、感知课文,学习字词。
1、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读,领读。
拒收鲁国宰相幕起麻烦务必腥味呕吐违犯
法纪哇无可奈何恍然大悟日夜操劳心满意足
(2)讨论理解词语。
(3)写字指导。
(4)描红。
(5)再读课文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创设情境,感悟人物。
1、自学讨论。
在询问台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
归纳出示:
a)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b)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c)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
(1)放古乐,学生自学。
(2)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但一些同学也碰到一些难题,让我们在小组中来交流、补充。
小组学习交流。
2、精读感悟。
(1)、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
吃光了。
”“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
(过渡:公仪休喜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
)
(2)、(看动画,听读。
)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
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回绝。
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
练读。
(过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
(3)、学生读出,出示一段话。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
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
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
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
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小结课文,提出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独幕剧表演。
一、谈话导入
2、我们今天要演的一部戏是——《公仪休拒收礼物》,想想 __把这本独幕剧给演好了?
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戏要演得好,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
剧本中的故事是由人物对话展开的,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等都隐藏在对话之中。
所以,为了演得逼真,要请你:(板书)认真去读人物对话,仔细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反复朗读体验他的内心活动。
学生自由读书。
二、交流感受,表演评议。
1、你对谁感兴趣?为什么?(同桌互说)
2、四人小组演剧本。
3、一小组上台演。
4、评议(让学生充分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
5、在评议的基础上小组再演。
6、安排活动。
分别采访公仪休、管家和子明,在采访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人物情感,领悟人物形象。
三、通过刚才这样读、演、评、采访等活动,我想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更近了一步,现在有没有兴趣和信心演得更好。
1、指名四位同学再次上台表演。
激励性评价。
2、课后你想做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爱吃鱼拒收鱼
法纪
依据自己精心准备的设计组织教学,我感觉得心应手,课堂上高潮迭起,学生学得也较扎实,效果较好!课后想想,成功的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一:以中心问题组织教学。
中心问题“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公仪休?”从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看,可谓是丰富多彩,体现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自我解读,真应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观点.我们班的同学读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公仪休,先看看学生的答案(按交流顺序,课录板书到黑板上的):爱吃鱼的、为国为民的、日夜操劳的、节约的、爱思考的、铁面无私的、爱民如子的、遵守法纪的……
一个公仪休,学生就有这么多种的解答,而且每一种解答都有理有据,都课本,并超越文本,有些甚至是我课前没想到的,可见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
二:真正放开来让学生读。
一开始教师引述导入后,就让学生读课文,我的要求是“看你读到一个怎样的公仪休”,因为要求学生能有不同的见解,我不停地在学生中间穿梭着、倾听着,时不时地和同学们交流着,因为不停地交流,所以在全班交流之前,我了解了很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也较了解,看到还有同学没有举手,所以就继
续等待着,学生读的时间较长。
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正因为学生有了认真的读,才有了交流时的精彩,才有了交流时的各抒已见。
交流时,学生王宇还注意到了“难免”这个词,突出了公仪休也不敢肯定那位大夫是否有求于他,是否有违犯法纪的事,但他还是不肯受。
更显现了他的遵守法纪,显现了公仪休对自己严格的要求。
三、组织一句自己和同学们都喜欢又熟于心的教学口语。
这节课中,我依然不忘我的那句经常用的教学口语:想想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怎么来的,在火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
我们如果想要有一双慧眼的话,就从这节课,从这篇课文开始练起,看看谁最先能读到一个怎样的公仪休。
谁最先能发现公仪休的特点。
对此,学生兴致盎然,读书时显得特别专注热闹,因为有孙悟空在激励他们了!
四、课内外较好地得到了链接。
因为交流时的放开,时间用的较多,所以当最后表演的时候时间就很少,学生的表演甚至于很不到位,并不能较好地体现书中的词,如“恍然大悟,满脸堆笑,无可奈何……”那么这一部分的教学准备放到第三课时,侧重于表现,侧重于通过表演出这些词。
可又细想想,这样表演有必要吗?表演一定要学生演出这些词吗?学生的基础决定他们不能更深地理解,这也许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可以解决的,如果有第三课时,除此之外,还应该有
些什么呢?在犹豫之间,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课后同学们几个人一组排演这个独幕剧。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