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滨海湿地近现代碳、氮累积历史

合集下载

基于土地利用的盐城滨海碳足迹研究

基于土地利用的盐城滨海碳足迹研究

基于土地利用的盐城滨海碳足迹研究
张威;陈燕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13(041)011
【摘要】以盐城市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同时用1983~2009年的盐城市滨海湿地土地利用数据、能源利用数据为基础分析CO2变化.以ETM遥感影像和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利用碳排放公式算出相应年份的CO2排量,再根据碳足迹模型得出相应年份碳足迹.利用近些年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碳排放数据可以有效的分析盐城滨海湿地近些年的演化情况,从而为日后制定一个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服务.
【总页数】4页(P166-169)
【作者】张威;陈燕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6
【相关文献】
1.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福建省碳足迹时空变化研究 [J], 李东晔
2.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例 [J], 周鑫;左平;滕厚峰;邹欣庆;陈浩
3.基于土地利用的盐城滨海碳排放研究 [J], 张威;陈燕
4.滨海滩涂垦区主要大田作物生产碳足迹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J], 李强;杨文慧;邹晨昕;徐新悦;李建国;张忠启
5.基于能源消费的陕西省土地利用碳足迹 [J], 卢佚鸣; 杨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口盐沼滩面演化的有机碳累积效应

长江口盐沼滩面演化的有机碳累积效应

长江口盐沼滩面演化的有机碳累积效应陈庆强;周菊珍;孟翊;胡克林;顾靖华【期刊名称】《自然科学进展》【年(卷),期】2007(17)5【摘要】通过对长江口崇明岛东部滩地3个典型高程部位(高潮滩、中潮滩、光滩)柱样的元素(C,N)含量、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粒度与C/N比等的测定,研究盐沼有机质的来源、更新特征及垂向累积.结果表明,光滩柱样有机质主要来自海洋,颗粒有机碳(POC)含量、C/N比等上下高度一致,有机质的多源性不明显;中潮滩柱样有机质为陆源与海源的混合,陆源成分略占优势;高潮滩柱样有机质的多源性明显,但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与当地植被.随着滩面演化,柱样上部层段的有机质含量增加,陆源物质与当地植被逐渐成为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个别POC含量高的层段,原地植被对POC的贡献高达58%.长江口盐沼有机质的分解程度低,POC与黏土含量的垂向分布主要受控于滩面沉积过程,与盐沼高的淤积速率直接相关.从物质净累积看,盐沼是大气中CO2的一个汇.长江口盐沼高的淤积速率,独特的沙、泥纹层构造及其优良的封堵效应,使埋藏存储成为盐沼碳汇的主要途径.【总页数】10页(P614-623)【作者】陈庆强;周菊珍;孟翊;胡克林;顾靖华【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相关文献】1.淤泥质光滩-盐沼过渡带波浪衰减的观测研究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2.长江口盐沼滩面演化的沉积和地球化学特征3.长江口九段沙盐沼湿地生态系统通量贡献区分析4.长江口盐沼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5.长江口盐沼滩面发育对有机碳深度分布的制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城海滨湿地盐沼植被对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盐城海滨湿地盐沼植被对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盐城海滨湿地盐沼植被对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3毛志刚 王国祥33 刘金娥 任丽娟(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6)摘 要 在盐城海滨湿地不同植被带下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盐沼植物对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海滨湿地,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介于1171~7192g ・kg -1和0117~0136g ・kg -1之间,变幅较大,不同植被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各植被带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高于光滩.垂直方向上,各植被带土壤中有机碳、全氮的分布均呈自表向下逐渐降低的趋势,15c m 以下其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土壤有机碳与全氮、碳氮比呈显著正相关,但全氮与碳氮比无显著相关性. 有机碳 全氮 盐沼植被 空间分布 海滨湿地文章编号 1001-9332(2009)02-0293-05 中图分类号 P153.6 文献标识码 A I nfluence of s a lt marsh veget a ti on on spa ti a l d istr i buti on of so il carbon and n itrogen i n Yancheng coa st a l wetl and 1MAO zhi 2gang,WANG guo 2xiang,L IU jin 2e,RE N li 2juan (J iangsuP rovincial Key L aboratory of Environm en tal Change and Ecolog ical Construction,N anjing N or m a l U niversity,N anjing 210046,China ).2Chin .J.A ppl .Ecol .,2009,20(2):293-297.Abstract:Soil sa mp les under different salt marsh vegetati ons in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 were col 2lected,and their organic carbon (C )and t otal nitr ogen (N )were deter m ined,ai m ed t 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alt marsh vegetati on on the s patial distributi on of s oil carbon and nitr ogen .The resultssho wed that the organic C and t otal N contents in t op s oils varied fr om 1171t o 7192g ・kg -1andfr om 0117t o 0136g ・kg -1,res pectively,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 mong different vegetati on z ones .The t op s oils organic C and t otal N contents in vegetati on z on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mudflat without vegetati on .I n the s oil p r ofiles in vegetati on z ones,organic C and t otal N contents had a trend of decreasing with dep th,but changed little bel ow the dep th of 15c m.Soil or 2ganic C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 oil t otal N and C /N,but s oil t otal N had no sig 2nificant correlati on with s oil C /N.Key words:organic carbon;t otal nitr ogen;salt marsh vegetati on;s patial distributi on;coastal wet 2land .3江苏省近海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项资助项目(JS 2908207207).33通讯作者.E 2mail:wangguoxiang@njnu .edu .cn 2008206217收稿,2008211226接受. 湿地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具有极高的资源开发价值和环境调节功能.湿地作为全球生物生产量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其有机碳储量占陆地生态圈表层碳总储量的20%~30%,而面积仅占陆地总面积的4%~5%,是一个巨大的“碳汇”[1].同时,湿地也是氮的储集库,发挥着氮素的源、汇或转换器的功能[2].因此,湿地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物质循环研究已经成为现代湿地生态学研究的热点[3-4].盐城海滨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生态类型最齐全和冲淤演变最复杂的典型淤泥质海滨湿地[5-6].国内外学者对其形成过程、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7],但对盐城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的分布特征及累积循环的研究较少[8],而该区域不同植被类型以及植物不同生长情况下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的研究相对薄弱[9].为此,本试验选择盐城海滨湿地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测定,研究盐城海滨湿地不同植被带下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分布特征,分析盐沼植被对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的影响,以期为湿地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循环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月 第20卷 第2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 lied Ecol ogy,Feb .2009,20(2):293-297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11 研究区概况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是我国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属于典型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降水量1000mm,日光辐射总量487~508kJ・c m-2.选择位于保护区核心区的新洋港断面(33°32′—33°40′N,120°30′—120°40′E)作为研究区1该区受人类干扰较少,基本保留海岸带原生植被演替序列,由海向陆依次为:光滩、互花米草(Spa rtina altern iflo2 ra)滩、盐地碱蓬(Saudea salva)滩及由镳草(Scirpus trqueter)、獐毛(A eluropus littoralis)、白茅(I m perata cylind rical)、芦苇(Phragm ites australis)组成的禾草滩[10].112 研究方法2007年1月,在研究区由海向陆按植被分布情况设置13个采样点(图1,表1),分别代表不同盐沼植被类型的土壤,包括光滩(G1)、互花米草滩、碱蓬滩以及禾草滩.同时,根据植被发育程度及组成特点,在不同植被带内及交错带设置若干点:在互花米草群丛内分别设2007、2006、2003和1989年生的4个采样点M1、M2、M3、M4,在米草分布的最上沿设采样点M5;在米草与碱蓬交错带自海向陆依次设采样点J1、J2、J3,在纯碱蓬滩设采样点J4;在禾草滩设采样点H1、H2,芦苇滩设采样点H3.在每个采样点现场调查和测定植被及土壤的基本特征,随机采集0~20c m的表层土样各3份,将3份土壤混合,作为该采样点表层土壤的代表性样品;图1 盐城海滨湿地采样点分布F i g.1 Sa mp ling sites distributi on in Yancheng coastalwetland.Ⅰ:互花米草S1alterniflora;Ⅱ:碱蓬S1salva;Ⅲ:芦苇P1australis;Ⅳ:光滩Mudflat;Ⅴ:采样点Sa mp ling sites.同时,采集0~40c m的柱状样,密封后带回实验室,以2c m间距对柱状样进行分样. 样品自然风干后研磨,过100目筛,用于测定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机碳测定采用低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2比色法;全氮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法[11].113 数据处理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和实验室内的分析结果,采用SPSS1115软件,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One2way ANOVA)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用Pears on相关系数评价不同因子间的相关关系.2 结果与讨论211 海滨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的水平分布盐沼植被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有显著影响.表1 土壤采样点主要植被特征Tab.1 D escr i pti on of s am pli n g sites(m ean±S D,n=3)样点Sa mp ling site 植被类型Vegetati on type平均株高Average p lantheight(cm)平均株数Average p lanta mount(p lant・m-2)盖度Plant cover(%)生物量B i omass(g・m-2)G1光滩Mudflat0000M1互花米草S1alterniflor(2007)108±35191136±1271011±310150214±29618M2互花米草S1alterniflor(2006)142±27111131±1851484±215219214±28313M3互花米草S1alterniflor(2003)170±21131451±2201793±219261714±29912M4互花米草S1alterniflor(1989)165±9141227±1641298±211275418±57616M5互花米草S1alterniflor160±2417560±1041912±219140917±5618J1互花米草S1alterniflor+143±2217416±1311028±215211717±30712碱蓬S1salsa38±612117±331319318±3018J2互花米草S1alterniflor+142±2110816±1841536±215301310±33717碱蓬S1salsa29±618411±751611919±3613J3互花米草S1alterniflor+145±1717928±1421239±219229812±53617碱蓬S1salsa37±616507±80155518±1818J4碱蓬S1salsa45±416917±1531748±21950412±6515H1藨草S1trqueter74±1110635±401388±219133418±15119H2白茅I1cylindrical+72±617192±421388±219220919±10116芦苇P1australis173±81780±1610127715±5913H3芦苇P1australis242±2813827±1521199±2151293610±217213 49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卷由图2可以看出,除M1、M2点外,研究区各植被内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明显高于无植被的光滩,其中,最早引种的米草群丛内土壤有机碳、全氮分别是光滩的416倍和211倍.新拓展形成的米草群丛(2006年M2点、2007年M1点)内土壤碳、氮含量与光滩差异较小,这是由于新形成的米草密度和生物量较低,其积累的碳、氮尚未对土壤产生明显影响.不同植被间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差异显著.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1171~7192g・kg-1,平均值为4128g・kg-1,各采样点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M4>M3>J3>H1 >J2>H3>J4>H2>J1>M5>M1>M2>G1,且差异显著(n=13,P<0101).各点土壤全氮含量在0117~0136g・kg-1,变化趋势与有机碳基本一致,由高到低依次为:M4>M3>J3>J2>H2>J4>M5>H3> H1>J1>M2>M1>G1,各采样点间全氮含量差异显著(n=13,P<0101).土壤碳、氮等营养元素含量不仅受成土母质、气候及水文条件等影响,而且受植被影响[12-14],在较大区域尺度上气候、成土母质的差异对土壤碳、氮空间变化有较大影响,而在小区域内,气候和成土母质基本一致,土壤中碳、氮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植被的影响[15].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固定大气和周围环境中的碳、氮,并通过枯落物进入土壤;同时,植物通过改变周围的环境,如土壤水分、pH值以及土壤机械组成等因子来影响土壤碳、氮含量[16].植被发育程度对土壤碳、氮含量有明显影响.图2 盐城海滨湿地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及C/N的水平分布F i g.2 Horizontal distributi on of the s oil C,N and C/N in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mean±S D,n=3).由图2可见,研究区1989年最早引种的互花米草发育程度高、密度和生物量大,其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达6172g・kg-1,其次是2003年形成的米草群丛,达7192g・kg-1,而2006和2007新形成的米草群丛内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仅为1989年米草群丛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的3019%和2815%.有研究认为米草亦有向陆地拓展的趋势[17],本次调查的M5是互花米草向碱蓬滩扩张新形成的群丛,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亦低于1989和2003年的米草滩.互花米草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植物枯落物和残体进入土壤,使大量的有机碳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因此植被发育程度越高,土壤有机碳积累越多.不同发育阶段米草群丛内土壤全氮含量变化趋势与有机碳基本一致. 各植被带内土壤C/N都高于光滩.植被带内土壤C/N主要受植被影响,而光滩主要受海水影响.潮滩湿地表层土壤的C/N介于10112~22112之间,比值相对较低,表明整个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的腐殖化程度较高、有机氮容易矿化[18].这将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矿质氮的增加.土壤C/N大小依次为:M4>M3>H1>J2>H3>J1>J4>J3>H2> M5>M1>M2>G1,表明各植被带内土壤C/N都高于光滩,且随着植被发育程度的提高,植被对有机碳的贡献逐渐增大[19].潮滩湿地有机碳主要有两种来源:本地植物的输入(陆源)及浮游和底栖生物等(海源).通常,陆源和海源有机质的C/N比值分别是>12和6~9[20].从表层土壤C/N的变化来看,其分布格局基本可以反映出海源和陆源物质由海向陆物源沿程分配的变化,即光滩以海源为主,而互花米草滩、碱蓬滩和芦苇滩都以陆源为主,这与高建华等[21]关于盐城潮滩有机碳来源辨析的结果相一致. 212 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垂直分布各植被带土壤在垂直剖面上的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高于光滩,且各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垂向上均表现为由表向下逐渐降低,到达一定深度后趋于稳定.由图3可见,M2、M3、M4、J4和H3采样点在上层0~15c 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下层,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到15c m后其含量基本稳定.不同盐沼植物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垂直分布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由图3可见,芦苇滩有机碳高含量分布区集中在表层0~10c m,平均值达到7104 g・kg-1,明显高于其他植被带表层有机碳含量;但随着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迅速下降,到15c m后5922期 毛志刚等:盐城海滨湿地盐沼植被对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图3 盐城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垂直分布F i g.3 Vertical distributi on of s oil C,N in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表2 盐城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及C/N之间的相关系数Tab.2 Correl a ti on coeff i c i en ts of so il C,N and C/N i n Yancheng coa st a l wetl and样点Sa mp ling site 有机碳2全氮O rganic C2Total N有机碳2C/NO rganicC2C/N全氮2C/NT otalN2C/NG101289901780633-013592M101212801906633-012077M30166533301734333-010101M4018536330149773-010184J40169483301691533-010367H30196833301455130125343P<0105;33P<0101;n=20.逐渐稳定,因而芦苇滩的垂向变化幅度也最大1这种垂直分布的差异主要是受芦苇残体腐殖化的影响[22].芦苇滩土壤有机碳含量在15cm深度以下低于发育程度较高的互花米草滩,说明芦苇对深层土壤的影响小于互花米草,互花米草粗壮发达的根系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更为明显[23].米草滩M3、M4的有机碳含量在垂直剖面上都较高,但M3在垂向上的波动较大,M4则较为平缓,原因可能在于沉积物淤积速度的差异和季节变化,造成有机碳在土壤中分布不均.其中M3形成时间不长,土壤中碳的迁移又比较缓慢,所以有机碳垂向分布波动较大;而M4生长年份高于M3,土壤中的养分有足够时间在不断迁移中达到上下平衡[15].213 有机碳、全氮及C/N的相互关系由表2可以看出,除了光滩G1和新的米草滩M1外,其他植被带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20,P<0101),表明在这些植被带土壤中,氮素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有机质中. G1没有植被生长,而M1的互花米草发育时间短,对土壤的碳、氮含量影响有限,所以这两个样地的有机碳和全氮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其中M4、H3的碳、氮相关性高于M3、J4,可能是由于M4、H3受外源影响较少,碳、氮主要来自地上植被,而M3、J4受到外源干扰较大,因此相关性低于M4、H3. 有机碳与C/N显著正相关(n=20,P<0105),而全氮与C/N相关性较弱,表明碳氮比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有机碳含量,此结果与白军红等[24]和王爱军等[25]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异.前者对内蒙古乌兰泡湿地的研究认为,有机碳与C/N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后者对泉州湾海岸湿地的研究表明,有机碳、全氮都与C/N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不同湿地之间土壤C/N 对有机碳及全氮含量的敏感性存在差别.3 结 论盐城海滨湿地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含量介于1171~7192g・kg-1和0117~0136g・kg-1.各植被带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高于光滩,其中碳、氮含量最高值都在互花米草发生地.由于植被类型、发育程度和分布特点的不同,各植被带间表层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盐城海滨湿地各植被带土壤中有机碳、全氮的垂直分布趋势均表现为自表向下逐渐降低,且降幅较大,至15c m左右深度后,其含量基本保持稳定.不同植被带间土壤碳、氮含量的垂直变化也存在差异,其中互花米草滩、芦苇滩的碳、氮含量在剖面上都较高,变化幅度也较大,而光滩、碱蓬滩等碳、氮含量低且变化幅度较小.盐城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与全氮、C/N呈显著正相关,但全氮与C/N无显著相关性.致谢 葛绪广、潘国权、冯冰冰和周崴等协助采集样品;傅侃协助样品测试,谨致谢忱.参考文献[1] M itsch WJ,Gosselink JG.W etlands.Ne w York:Van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2000[2] Shi F2C(石福臣),L i R2L(李瑞利),W ang S2Q(王绍强),et al.Pr ofile distributi on and accu mulati on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carbon and t otal nitr ogen in69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卷typ ical marshes in Sanjiang Plain.Chinese Journal ofA 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07,18(7):1425-1431(in Chinese)[3] Bai J2H(白军红),DengW(邓 伟),Zhu Y2M(朱颜明),et al.Spatial distributi on characteristics and ec2ol ogical effects of carbon and nitr ogen of s oil in HuolinR iver catch ment wetland.Chinese Journal of A pplied E2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03,14(9):1494-1498(in Chinese)[4] L iu J2S(刘景双),Sun X2L(孙雪利),Yu J2B(于君宝).N itr ogen content variati on in litters of D eyeuxiaangustifolia and Carex lasiocarpa in Sanjiang Plain.Chi2nese Journal of A 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00,11(6):898-902(in Chinese)[5] W ang Y(王 颖),Zhang Z2K(张振克),Zhu D2K(朱大奎),et al.R iver2sea interacti on and the NorthJ iangsu Plain f or mati on.Q uaternary Sciences(第四纪研究),2006,26(3):301-320(in Chinese)[6] Yang D2Y(杨达源),Zhang J2J(张建军),L i X2S(李徐生),et al.South moving of Yell ow R iver,sealevel changes and transf or mati on of coastal line in NorthJ iangsu Pr ovince.Q uaternary Sciences(第四纪研究),1999,5(3):283(in Chinese)[7] Gao J2H(高建华),Ou W2X(欧维新),Yang G2S(杨桂山),et al.Characteristics of tidal flat sedi m ent atdifferent ecol ogic zones,north J iangsu Pr ovince.D ong2haiM arine Science(东海海洋),2005,23(1):40-46(in Chinese)[8] Gao J2H(高建华),Ou W2X(欧维新),Yang G2S(杨桂山).Overview on geoche m istry p r ocess of nitr o2gen and phos phor in tidal flat wetland.W etland Science(湿地科学),2004,2(3):220-227(in Chinese) [9] Gao J2H(高建华),Yang G2S(杨桂山),Ou W2X(欧维新).The influence after intr oducti on of Spartinaalterniflora on the distributi on of T OC,T N and TP inthe nati onal Yancheng Rare B irds Nature Reserve,J ian2gsu Pr ovince,China.Geographical Research(地理研究),2007,26(4):799-806(in Chinese)[10] Ren M2E(任美锷).The Comp rehensive Survey Reportof J iangsu Coastal Zone and Tidal Flat Res ources.Bei2jing:Ocean Press,1986(in Chinese)[11] L iu G2S(刘光菘).Soil Physical and Che m ical Analy2sis&Descri p ti on of Soil Pr ofiles.Beijing:China Stand2ard Press,1996(in Chinese)[12] Zhang Y(张 勇),Shi X2Z(史学正),Zhao Y2C(赵永存),et al.Esti m ates and affecting fact ors of s oilorganic carbon st orages in Yunnan2Guizhou2Guangxi re2gi on of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 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2008,29(8):2314-2319(in Chinese) [13] W ang C2T(王长庭),Long R2J(龙瑞军),Cao G2M(曹广民),et al.Soil carbon and nitr ogen contentsal ong elevati on gradients in the s ource regi on of Yan2gtze,Yell ow and Lantsang R ivers.Journal of P lant E2cology(植物生态学报),2006,30(3):441-449(inChinese)[14] Zhou L(周 莉),L i B2G(李保国),Zhou G2S(周广胜).Advances in contr olling fact ors of s oil organiccarbon.A dvance in Earth Sciences(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98-104(in Chinese)[15] Bai J2H(白军红),L i X2W(李晓文),Cui B2S(崔保山),et al.N itr ogen in wetland s oils:A revie w.Soils(土壤),2006,38(2):143-148(in Chinese) [16] Zhang W(张 薇),W ang Z2F(王子芳),W ang H(王 辉),et al.O rganic carbon m ineralizati on affect2ed by water content and p lant residues in pur p le paddys oil.P lant N 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6):1013-1019(in Chi2nese)[17] L iu Y2X(刘永学),Zhang R2S(张忍顺),L i M2C(李满春).App r oach on the dyna m ic change and influ2ence fact ors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salt marsh a2l ong the coast of the J iangsu Pr ovince.M arine GeologyL etters(海洋地质动态),2004,20(2):18-21(inChinese)[18] Stevens on FJ.N itr ogen in Agriculture Soils.Madis on:America Society of Agr onomy,I nc;Cr op Science Socie2ty of America,I nc;S oil Science S ociety of America,I nc.,1982[19] Chen Q2Q(陈庆强),Zhou J2Z(周菊珍),M eng Y(孟 翊),et al.Trends of s oil organic matter turnoverin the salt marsh of the Yangtze R iver Estuary.A ctaGeographica S inica(地理学报),2007,62(1):72-80(in Chinese)[20] Cifuentes LA,Coffins RB,Sol ozano L,et al.Is ot op icand elemental variati ons of carbon and nitr ogen in amangr ove estuary.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1996,43:781-800[21] Gao J2H(高建华),Yang G2S(杨桂山),Ou W2X(欧维新).Analysizing 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the organic matter s ource at different ecol ogic zones oftidal salt marsh,North J iangsu Pr ovince.Chinese Jour2nal of Environm 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2005,26(6):51-56(in Chinese)[22] LüG2H(吕国红),Zhou L(周 莉),Zhao X2L(赵先丽),et al.Vertical distributi on of s oil organic carbonand t otal nitr ogen in reed wetland.Chinese Journal ofA 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384-389(in Chinese)[23] Yang S2L(杨世伦),Chen J2Y(陈吉余).The r ole ofvegetati on in mud coast p r ocesses.O ceanologia et L i m2nologia S inica(海洋与湖沼),1994,25(6):631-635(in Chinese)[24] Bai J2H(白军红),Deng W(邓 伟),Zhang Y2X(张玉霞).S patial distributi on of s oil organic matterand nitr ogen in s oil of circular2zonary vegetati on areas inW ulanpao W etland,I nner Mongolia.Journal of L akeScience(湖泊科学),2002,14(2):145-151(in Chi2nese)[25] W ang A2J(王爱军),Chen J(陈 坚),L i D2Y(李东义),et al.Spatial variati ons of carbon and nitr ogenin coastal wetland sedi m ents of Quanzhou Bay in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 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2007,28(10):2361-2368(in Chinese)作者简介 毛志刚,男,1984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滨海系统生态学研究.E2mail:dazhaxie217@责任编辑 李凤琴7922期 毛志刚等:盐城海滨湿地盐沼植被对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

《2024年大气氮沉降对滨海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范文

《2024年大气氮沉降对滨海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范文

《大气氮沉降对滨海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气氮沉降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滨海湿地作为海洋与陆地交互的重要区域,其植被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受到大气氮沉降的深刻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大气氮沉降对滨海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以期为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多个滨海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历史气象数据、土壤样品、植被样品等,分析大气氮沉降对滨海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实验室分析等。

三、大气氮沉降的现状与影响机制大气氮沉降是指氮素以气体或颗粒物的形式从大气中沉降到地面的过程。

在滨海湿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氮沉降量不断增加,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氮素过多会导致植被过度生长,改变群落结构,同时影响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养分循环等生理过程,进而影响其功能性状。

四、大气氮沉降对滨海湿地植被群落结构的影响大气氮沉降对滨海湿地植被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物种组成与丰度:随着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一些喜氮植物种群得以扩张,而一些不耐氮的植物种群则可能受到抑制。

这导致植被物种组成的改变,影响了群落的丰度。

2. 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大气氮沉降可能导致滨海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如植物的高度、密度、盖度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分布。

同时,过量的氮沉降可能降低生物多样性,使群落结构趋于单一化。

3. 生态位分化与竞争:在大气氮沉降的影响下,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生态位分化与竞争关系可能发生变化。

一些耐氮植物可能通过占据更多的资源来扩大其种群,而其他植物则可能受到压制。

五、大气氮沉降对滨海湿地植被功能性状的影响大气氮沉降对滨海湿地植被的功能性状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量的氮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江苏沿海滩涂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影响因素

江苏沿海滩涂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影响因素

江苏沿海滩涂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影响因素杨钿;任航;张振克;陈影影;蒋大亮【摘要】通过对比分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沿海滩涂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SOC)的含量与分布特征,探讨了围垦年限及土壤理化性质对SOC贮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大丰沿海滩涂不同利用类型的SOC平均含量为:DF4(3.72 g/kg,农用地,围垦43年)>DFl (2.30 g/kg,互花米草潮滩)>DF3(2.25 g/kg,农用地,围垦23年)>DF2(1.62 g/kg,未利用地,围垦5年).在垂直分布上,耕作表土层(0~20 cm) SOC含量最高,耕作层以下(20 ~ 70cm)随土层深度增加SOC含量逐渐减少.此外,SOC含量与全氮(TN)、全磷(T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平均粒径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围垦后的土地,农业活动对土壤表土层的理化性质的影响增强,进而影响到SOC含量的分布,且随着围垦年限的增长,农业活动对SOC含量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并探讨了这一影响过程.%Based on analyzing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its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inYancheng,Jiangsu,province,effects of different reclamation years and soil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n SOC content were discussed.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Dafeng coastal areas,the mean SOC content of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increased gradually,DF4 (3.72 g/kg,farmland,with the reclamation age of 43a) >DF1 (2.30 g/kg,Spartina alterniflor marsh) >DF3 (2.25 g/kg,farmland,23 a) >DF2 (1.62 g/kg,unused land,5 a).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especially the surface layer 0 ~20 cm,was high in SOC with complicated changes,and the SOC decreased with soil depth.In addi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TN and TP.With reclamation,these correlations weregradually enhanced.This study shows that human activities have a higher effect on the top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which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SOC in reclaimed areas.And with the growth of the reclamation age,human activities have a deeper correlation with SOC.【期刊名称】《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6(011)004【总页数】7页(P46-52)【关键词】滩涂围垦;SOC;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作者】杨钿;任航;张振克;陈影影;蒋大亮【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6+21土壤有机碳(SOC)是指进入土壤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中的碳,也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滨海不同生境湿地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特征与其影响因子

滨海不同生境湿地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特征与其影响因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Chin J Appl Environ Biol Doi: 10.19675/ki.1006-687x.2020.11047滨海不同生境湿地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李召阳刘晟刘嘉元李德生刘福德**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300384摘要近年来,围填海等滨海湿地的开发和利用活动较为频繁,造成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分布格局不断发生变化,这对正确评估滨海湿地应对人为干扰的能力及制定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是一种挑战。

以天津、东营和昌邑滨海地区的潮上带和潮间带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不同生境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的组成与数量特征,并结合理化性质的变化揭示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的影响因子。

结果显示,东营、天津和昌邑湿地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类型大致相同,其中糖类、脂肪类、氨基酸和酚类占比较大,芳香烃、苯类和酮类占比较小。

虽然不同地点滨海湿地的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大致相同,但东营与天津湿地土壤各吸收峰强度显著大于昌邑湿地(P < 0.05)。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2轴累计解释了79.6%的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的变化,表明上述官能团能够反映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研究同时发现东营和昌邑滨海潮间带与潮上带湿地的土壤样品区分度较高,潮上带湿地土壤中属于疏水基团的烯烃类、酮类、苯系物和芳香化合物的吸收峰强度与相对峰面积显著大于潮间带,但天津采样点距离河口较近,淡咸水的交替作用使潮间带与潮上带区分并不明显。

蒙特卡洛检验结果表明土壤总磷(P = 0.002)、有机碳(P = 0.002)、总碳(P = 0.002)、总氮(P = 0.004)、pH(P = 0.006)和盐度(P= 0.03)对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的数量分布均有显著影响,但土壤总磷含量的解释量最高,达到了39.7%。

综上,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不随地点和生境发生变化,但其数量特征受植被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显著,各理化性质中土壤总磷含量是影响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官能团数量分布最大的驱动因子,该发现对于氮磷输入比例日益增加的河口海岸湿地及近海水域富营养化的修复与治理尤为重要。

长期垦殖对滨海咸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影响

长期垦殖对滨海咸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影响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长期垦殖对滨海咸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影响学号: 09508025姓名:高爽专业:地理科学年级: 2009级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完成日期: 2013年 5月指导教师:王义东长期垦殖对滨海咸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影响摘要: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要求,在滨海地区,湿地垦殖为农田十分普遍。

本文以天津滨海典型咸化湿地(七里海和大黄堡)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0-100 cm)取土法,探讨长期垦殖(约60年)对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影响。

结果表明:滨海咸化湿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各层有机碳含量下降明显,尤其在表层0~30 cm显著下降。

表层全氮含量显著下降,七里海湿地开垦为农田后下降0.33%,大黄堡下降0.53%,深层影响相对较小。

由于大黄堡比七里海距海更远,受海水扰动影响小,大黄堡湿地有机质含量高于七里海湿地,开垦为农田后,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减小。

目前对被垦殖的滨海咸化湿地研究尚少,本研究可以弥补相关不足。

关键词:有机碳;全氮;长期垦殖;滨海湿地;盐渍化Long-term Effect of Reclama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of Two Coastal Saline Wetlands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large number of wetlands were reclaimed to farmland. In coastal areas, reclamation of wetlands to farmlands is very common. In this study, we studied the long-term (approximately 60 years) effect of reclama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as well as their profile distribution in two typical saline wetlands (Qilihai and Dahuangpu) in Tianjin, easter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clam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Especially at the surface layer,0 to 30 cm, while reclam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at the surface layer but not for the deep layers.At the surface layer,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carbon was reduced by 0.33% After the reclaimation, while Dahuangpu by 0.53% .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of Dahuangpu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Qilihai due to the lower salinity induced by the longer distance away from the coastal line. After the reclaimation, the differenc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in soils between the two sites is reduced. At present, study of reclamation of wetlands to farmlands was little, this study can make up the deficiencies.Key words: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long-term reclamation; coastal wetlands; salinization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2.1 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进展 (2)1.2.2 湿地垦殖对土壤全氮的影响研究进展 (2)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3)2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3)2.1 自然概况 (3)2.2 样品采集和保存 (4)2.3 土壤样品的处理及有机碳、全氮的测定 (4)2.4 酸碱度(pH)和电导率(EC)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垦殖对咸化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5)3.2 垦殖对咸化湿地土壤全氮的影响 (6)3.3 垦殖对咸化湿地土壤碳氮比(C/N)的影响 (7)3.4 垦殖对咸化湿地pH值的影响 (8)3.5 垦殖对咸化湿地EC的影响 (9)4 结论 (9)参考文献 (11)致谢 (12)1绪论1.1 研究意义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栖息着众多的珍稀鸟类和绝大多数的淡水鱼类,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人类提供各种食物、能源、原材料和旅游场所,具有经济价值和非常高的生产力。

江苏响水-滨海港区海岸带景观演变及对区域碳储存的影响

江苏响水-滨海港区海岸带景观演变及对区域碳储存的影响

江苏响水-滨海港区海岸带景观演变及对区域碳储存的影响吴欠;范学忠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创新》
【年(卷),期】2024()6
【摘要】利用3期遥感影像数据和InVEST碳储存模型,对响水-滨海港区海岸带景观演变过程及区域碳储存的动态响应进行了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1984-2020年,研究区农田和盐田大规模转变为建设用地,盐沼、潮滩、未利用地和部分盐田主要转为养殖塘;区域碳储存总量因之丧失22.2万t,碳密度高值区在空间上直接减少15.7%;农田转为建设用地,是研究区碳储存功能退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和贡献者,潮滩转为海水、潮滩转为养殖塘的碳储存损失相对较低。

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海岸带的生态修复和生态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4页(P87-90)
【作者】吴欠;范学忠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空间信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01
【相关文献】
1.土地利用/覆被特征的碳汇生态价值时空演变研究\r——以江苏省滨海地区为例
2.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时空演变的影响
3.江苏响水三圩港海岸
带修复效果评价4.基于碳储存变化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策略——以海南岛东南海岸带为例5.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食物网的初步研究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食物网的初步研究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食物网的初步研究欧志吉;姜启吴;左平【摘要】运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盐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来源,示踪了食物网的主要碳流途径,提出了估算消费者的营养级的新模型并进行了相应计算,最终构建了江苏滨海湿地简化食物网模型.主要结论:(1)主要初级生产者的δ13C介于-28.856×10-3与-10.952×10-3之间,δ15N介于1.219×10-3与6.496×10-3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消费者个体的δ13 C介于-27.564×10-3与-11.641×10-3之间,δ15N介于4.462×10-3至10.339×10-3之间;(2)研究区生态系统可以划分成潮间带和潮上带两个亚生态系统,其中潮上带的主要食物源为芦苇,潮间带的主要食物源为互花米草及微体藻类,盐蒿对两个亚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食物贡献率,但均不高.(3)研究区的大型底栖生物及草食性哺乳类大部分占据第二营养级;(4)研究区动物可以划分为8个主要功能类群,即植食性哺乳类、植食性昆虫、鸟类、淡水游泳类、成水鱼类、底内动物、底上动物以及浮游动物.总之,潮间带动物比潮上带动物的食物组成多样性略高,与研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基本吻合.另外,潮间带生物的食物竞争十分激烈,光滩上分布有一定重叠的优势种并存在一定的食物生态位分化.%It was analyzed that δ13 C and δ15 N of plants, animals and faeces, then built up a simplified salt marsh food web model in Yancheng coastal salt marshes, Jiangsu Province. The main results showed: (1) Theδ13C value of primary producers are between-28. 856 × 103 and- 10. 952× 10-3, and the δ15 N are between 1. 219 × 10-3 and 6. 496 ×10-3 ,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δ13 C value of consumers are between- 27. 564 × 10-3 and -11.641× 10-3, and the δ15 are between 4. 462× 10-3 and 10. 339×10-3; (2) The ecosystem of Yancheng coastal marshes can be dividedinto intertidal sub-ecosystem and supratidal sub-ecosystem, and the main food source of supratidal belt is Phragmites australis, while in the intertidal belt are Spartina alterniflora and micro-algae, Saudea salva contributes to both the two sub-ecosystems but with low contribution; (3) Most of the large herbivorous mammals and benthic organisms in Yancheng coastal marshes occupy the second trophic level; (4) The animals living in Yancheng coastal marshes can be divided into 8 major ecological groups as herbivorous mammals, herbivorous insects, birds, fresh-water swimming animals, salt-water fishes, endofauna, epifauna and zooplank-ton. Therefore, the diversity of animal food composition of the intertidal belt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pratidal belt. The food competition between intertidal animals was very intense, 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which overlapped on the bare belt have a slightadj food niche differentiation.【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3(035)001【总页数】9页(P149-157)【关键词】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江苏盐城滨海湿地;食物网【作者】欧志吉;姜启吴;左平【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31 引言生物有机体在长期代谢过程中,稳定同位素会以一定规律发生分馏,生物的食性以及营养级等众多信息被保留在稳定同位素中[1-2]。

滨海湿地碳储量估算

滨海湿地碳储量估算

滨海湿地碳储量估算我国滨海湿地是重要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其碳储量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准确估算滨海湿地的碳储量对于湿地保护和全球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现有文献中滨海湿地碳储量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滨海湿地是指连接海洋和内陆水域的过渡性湿地,包括河口、海湾、水道、沉积区和红树林等。

这些湿地的碳储量是由植物体、死亡和腐烂的有机物、土壤有机质以及珊瑚礁生物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研究表明,滨海湿地碳储量在全球碳储量中占比约6%,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

近年来,对于滨海湿地碳储量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的关注。

在国内,已有多篇文献对于滨海湿地碳储量进行了估算。

例如,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方法,估算出中国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2亿吨;河北唐山曹妃甸红树林湿地碳储量估算值为5800万吨。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通过遥感技术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于滨海湿地碳储量进行估算。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运用遥感技术,估算出中国海南福建等地红树林碳储量较高,而浙江、广东和山东等地的碳储量较低;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潮间带出生的褐藻对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褐藻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从而对于滨海湿地碳储量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二、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尽管在滨海湿地碳储量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

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以下方向的探索:1. 优化方法:未来的研究需要选择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验方法、遥感技术以及数学模型等。

2. 扩大研究范围:未来的研究需要扩大研究范围,覆盖更多的滨海湿地类型和地理区域,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全球滨海湿地碳储量的分布情况。

3. 深入研究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未来的研究需要深入研究滨海湿地碳循环过程,探索其在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机制。

盐城滨海淡水湿地芦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日变化研究

盐城滨海淡水湿地芦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日变化研究

盐城滨海淡水湿地芦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日变化研究作者:陈皓刘为东李静叶思源江星浩韩宗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盐城滨海淡水湿地芦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方法]以滨海淡水湿地芦苇为研究对象,测定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并与滨海盐沼湿地芦苇进行比较。

[结果]盐城滨海淡水湿地芦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U”型。

电子传递速率日变化整体上呈下降趋势,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和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日变化分别呈倒“U”型和“U”型。

滨海淡水湿地芦苇净光合速率高于滨海盐沼湿地芦苇,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

[结论]盐城滨海淡水湿地芦苇相较于滨海盐沼湿地芦苇具有更强的光合固碳能力。

关键词滨海淡水湿地;芦苇;日变化;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中图分类号 X17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4-0071-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4.01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Study on Diurn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Yancheng Coastal Freshwater WetlandCHEN Hao,LIU Wei.dong,LI Jing et al(Surve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Jiangsu 210003)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Yancheng coastal freshwater wetland.[Method]Taking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Yancheng coastal freshwater wetland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diurnal changes o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coastal freshwater wetland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coastal salt marshes.[Result]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tomatal conductance,transpiration rate and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the coastal freshwater wetland of Yancheng presented a double peak pattern,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showed a "U" pattern.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electron transfer rate had a downward trend as a whole,and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non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 and actual photochemical quantum efficiency presented an inverted "U" pattern and a "U" pattern,respectively.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in coastal freshwater wetlan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astal salt marsh wetland,and it had stronger photosynthetic capacity.[Conclusion]Compared with coastal salt marsh wetlands,Phragmites australis in Yancheng coastal freshwater wetland has stronger photosynthetic carbon fixation capacity.Key words Coastal freshwater wetland;Phragmites australis;Diurnal variation;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基金項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应急揭榜挂帅项目(202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2A20558);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40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美政府间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6YFE010960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89503,DD20221775);黄海湿地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2021010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_生态模型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814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_生态模型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814

1 1 1 1 1 1 1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模型 2 最大净收益 2 推荐施肥量 2 小麦 2 太湖地区 2 协调农学、环境与经济效益 2 非对称性增温 1 遥感 1 远红外 1 近红外光谱 1 茎鞘夹角 1 背角无齿蚌 1 神经网络 1 盐城滨海湿地 1 生长预测 1 生态经济位模型 1 生产性服务业 1 物种鉴定 1 水稻 1 氮含量 1 气候变暖 1 模拟模型 1 模型参数初始化 1 椭圆背角无齿蚌 1 昼夜增温 1 尺度效应 1 圆背角无齿蚌 1 叶片 1 发展机理 1 功能评价 1 偏最小二乘法 1 wheatgrow模型 1 nd1 1 lotka-volterra模型 1 its1 1 fati系统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科研热词 高光谱遥感 监测模型 小麦 棉花 驱动机制 驱动力 辐热积 蕾花铃 耕地 综合发展 类胡萝卜素密度 电厂 生物量 生态需水 生态环境 生态效应 甜椒 滁州市 温排水 温室 河网模型 水量 水质 氮累积 氮稀释模型 模型 植被指数 数值模拟 干物质积累量 差异 工业化 崇左市 城市化 土地利用 吴江市 叶面积指数 叶绿素密度 叶片色素含量 叶片氮积累量 叶片氮含量 可持续性 冠层反射率 余氯 估测模型 临界氮浓度 三角模型
推荐指数 4 4 4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近30年来盐城潮间带湿地盐沼植被物候遥感监测

近30年来盐城潮间带湿地盐沼植被物候遥感监测

近30年来盐城潮间带湿地盐沼植被物候遥感监测吴亚茜;肖向明;陈帮乾;王新新;李香萍【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16【摘要】借助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提取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和水分指数[陆地表面水分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与修正后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的时间序列数据,观察江苏盐城潮间带湿地盐沼植被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碱蓬(Suaeda salsa)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多年遥感物候特征.结果表明,受暖春和暖冬的影响,盐城地区盐沼植被的返青期在近30年(1984—2016年)间持续提前,枯黄期持续推迟,生长季延长.MODIS与Landsat数据对物候趋势的分析获得一致性结果.3种植物相比,互花米草的生长季长度长于其他2种植物60~80 d,并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中旬)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其他2种植物则在11月份末已处于枯萎或死亡阶段.【总页数】7页(P264-270)【作者】吴亚茜;肖向明;陈帮乾;王新新;李香萍【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Plant Biology,University of Oklahoma, Norman OK 73019 USA;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儋州 571737;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27【相关文献】1.盐沼植被对江苏盐城湿地生态系统有机质贡献的初步研究2.盐城海滨湿地盐沼植被及农作物下土壤酶活性特征3.近30a来盐城沿海盐沼时空分布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4.盐城海滨湿地盐沼植被对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5.近10年浙江植被物候的遥感监测及时空动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土地利用的盐城滨海碳排放研究

基于土地利用的盐城滨海碳排放研究
摘要 : 指 出 了 土地 利 用 变 化 对 全 球 大 气 C O 含 量 的 增加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同 时湿 地 作 为全 球 非 常 重 要 的 生 态 系统 之 一 , 也 是 极 易 受 到 外 界 影 响 的 土 地 利 用类 型 之 一 , 湿 地 生 态 系统 土 地 利 用 方 式 改 变 所 引起 的相 应 碳 排 放 的 改 变在 全 球 碳 循 环 中起 着 重要 作 用 。 对 盐城 市 滨 海 湿 地 1 9 8 3 、 2 0 0 1 、 2 0 0 9土 地 利 用 变 化 以及 所 引 起 的碳 排 放 变 化 分 析 得 出 : 盐 城 市聚 居 地 面 积 变 化 速 度 最 快 , 最为 活跃, 林 地和 天然 湿地 面积都 在减 少 ; 1 9 8 3 ~2 0 0 1年 近 2 O年 的碳 排 放 增 加 量 和 2 0 0 1 ~2 0 0 9年 这 9年 的 碳 排 放 增 加 量 相 当 。利 用近 些 年 江 苏 盐
碳 排放的变化及其对 生态环境 的影 响对 于了解 区域 的 生 态 环 境 演 变 乃 至 全 球 变 化 具 有 重 要 的意 义 ] 。
本 文 的 研 究 对 象 是 江 苏 省 盐 城 滨 海 湿 地 。 由 于 江
苏人 多地 少 , 政 府 制 定 了 一 系 列 开 发 湿 地 的计 划 用 以扩 大耕地面积 , 造成天然湿 地面积 锐减 , 降 低 了 湿 地 的 生 态 功 能 。人 地 矛 盾 引 发 的 土 地 利 用 问 题 错 综 复 杂 , 急 需 从 理 论 和 实践 两 方 面进 行 探 索 和 研 究 。将 土 地 利 用 的 碳 排 放 效 应 的 概 念 引入 到 湿 地 保 护 中 , 利 用 近 些 年 江 苏 盐 城 滨 海 湿 地基 于 土 地 利 用 的碳 排 放 数 据 分 析 江 苏 盐 城 滨 海 湿 地 近些 年 的 演 变 情 况 , 所 得 结 果 能 类 湿 地 类 型 的碳 排 放 系

江苏盐城原生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江苏盐城原生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江苏盐城原生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作者:赵婧祝遵凌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9年第02期摘要:以江苏盐城原生滨海湿地芦苇滩、芦苇碱蓬滩、碱蓬滩、碱蓬米草滩、互花米草滩、青蛤滩这6种典型滩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土壤细菌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利用冗余分析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探讨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空间分布及环境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滨海湿地土壤理化指标有明显差异,由芦苇滩到青蛤滩,土壤pH 值呈逐渐上升趋势,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全磷(TP)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滨海湿地30个土壤样品高通量测序共得到50 172条高质量序列,平均长度为8 362 bp,有97%相似,土壤样品文库的覆盖率范围为98.04%~99.56%;不同土壤细菌群落丰度指数与Shannon指数排序一致,为芦苇滩>芦苇碱蓬滩>碱蓬滩>碱蓬米草滩>互花米草滩>青蛤滩,丰度相对较高的细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丰度值分别为27.26%~33.06%、23.47%~29.03%、15.03%~19.02%,主要的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纲、放线菌纲、酸杆菌纲;由芦苇滩到青蛤滩,土壤细菌Chao、Ace、Shannon指数、OTU数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细菌覆盖率、Simpson指数没有明显规律性变化;土壤pH值、SOC含量、NH4+-N含量是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关键词: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江苏盐城;芦苇滩;青蛤滩中图分类号: S154.3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2-0258-04整个生态圈中,陆地和江河湖泊占据了大部分生态区域,而湿地作为二者的过渡地带,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分布使之备受关注,处于水、土交界的地带存在着较强的生物生产力,对碳、氮等元素的转化、循环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地表元素运动的重要途径之一[1-3]。

中国滨海盐沼湿地碳收支与碳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中国滨海盐沼湿地碳收支与碳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中国滨海盐沼湿地碳收支与碳循环过程研究进展曹磊;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摘要】滨海盐沼湿地由于其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较缓慢的有机质降解速率而成为缓解全球变暖的有效蓝色碳汇,近年来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热切关注.我国滨海盐沼湿地分布较广,国内学者对滨海盐沼湿地碳循环及碳收支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深入研究滨海盐沼湿地碳循环有助于对全球碳循环及全球变化的理解,并为利用滨海湿地进行碳的增汇减排提供科学依据.主要从我国滨海盐沼湿地碳循环主要观测方法、碳收支与碳循环过程及特点、碳库的组成与影响因素、气态碳的输入输出、潮汐作用对其碳收支的影响这5个方面出发,对国内的滨海盐沼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给出如下建议:(1)加强滨海盐沼湿地土壤碳库在深度上和广度上的研究;(2)标准化滨海盐沼湿地碳储量、碳通量的量化方法和观测技术;(3)在研究尺度上要宏观、微观并重,同时加强长期原位监测湿地碳通量的变化与室内模拟研究;(4)量化在潮汐影响下滨海盐沼湿地碳与邻近生态系统之间的横向交换通量.只有对我国滨海盐沼湿地碳库收支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和长期的碳库动态变化监测,方可进一步认识我国盐沼湿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反馈作用,这对于预测全球变化及制定湿地碳储备功能的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3(033)017【总页数】12页(P5141-5152)【关键词】碳收支;滨海盐沼湿地;影响因素【作者】曹磊;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全球变暖与大气中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因此,对全球碳循环的研究则成为其中关键过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盐城滨海湿地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盐城滨海湿地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11年 科研热词 盐城滨海湿地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群落演替 竞争能力 盐城滨海地区 盐城 生态经济位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环境演变物种入侵 滨海湿地 海岸冲淤 斑块扩张 尺度效应 外来种 功能评价 分段研究 价值评估 3s技术 推荐指数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3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2014年 科研热词 辨识 盐城滨海区域 影响因素 互花米草扩张 markov-ca模型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科研热词 滨海湿地 退化 稳定同位素 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盐城 沉积物 江苏盐城 植被 有机质物源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景观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主导因素
推荐指数 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8年 序号 2 3 4
科研热词 盐城 滨海湿地 景观格局 地理信息系统
推荐指数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科研热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互花米草 转移概率 评价 盐城滨海湿地 盐城 生物多样性 生物入侵 生态位 生境 滨海湿地 湿地功能 景观格局 方法 围垦 区划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研究严金龙;丁成;韩香云;陈天明;全桂香【期刊名称】《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22)001【摘要】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正在成为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湿地在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湿地土壤是陆地上重要的有机碳库;土壤碳密度高;能够相对长期地储存碳,湿地是多种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全球沿海湿地的分布面积大约为20.3万km2,碳的积累速度为C(210±20)g/m2·年,要远远高于泥炭湿地;并且沿海湿地大量存在的SO42-离子阻碍了甲烷的产生量;从而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量.高的碳积累速率和低的甲烷排放量使沿海湿地对大气温室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盐城沿海滩涂芦苇沼泽地虽已列入世界重点湿地名录,但其有机碳循环及其分布特点尚未有资料报道.通过研究沿海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储存变化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从微团聚体水平的有机碳转化与结合机制上研究土壤对有机碳的固定机制,对于了解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储存特点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为评价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总页数】5页(P1-5)【作者】严金龙;丁成;韩香云;陈天明;全桂香【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24051;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盐城,224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相关文献】1.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J], 刘萍萍;宋娜;程龙;袁晓声2.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模拟研究 [J], 罗先香;张贺;贾红丽;郑浩;樊玉清3.鄂西南七姊妹山两种泥炭藓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 [J], 刘雪飞;余夏君;洪柳;吴林4.环境因子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肖烨; 黄志刚5.基于VIS-NIR光谱的互花米草入侵湿地土壤有机碳预测研究 [J], 陈秋宇;杨仁敏;朱长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滨海盐田土壤碳时空分布特征及碳收支

滨海盐田土壤碳时空分布特征及碳收支

滨海盐田土壤碳时空分布特征及碳收支苟富刚;王光亚;蔡露明【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24(38)2【摘要】滨海盐田存在土壤盐碱化、瘠薄与有机碳含量低等障碍问题,有关滨海盐田土壤碳方面的系统研究目前依然缺乏典型实例剖析。

为了揭示滨海盐田以及用地类型发生转变后土壤的有机碳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碳收支,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和青口盐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取表层(0~20 cm,2004年和2019年两期数据)土壤及深层(150~200 cm,2004年一期数据)土壤样品,进行了土壤有机碳(SOC)、总碳(TC)及总氮(TN)的测试。

结果表明,SOC储量呈增加趋势,碳汇区面积占比69.4%,碳源区占比30.6%,不同用地类型SOC含量与平均固碳速率差异较大。

2004年表层SOC含量分布在低、中两个等级区间,2019年SOC含量在中等级分布频率最高。

近15年盐田1区(用地类型保持不变)SOC含量增加了0.12%,盐田2区(耕地)SOC含量增加了0.42%,盐田3区(建设用地)SOC含量增加了0.13%。

平均固碳速率最高值出现在耕地类型,数值达到了5.83×10^(4)kg·km^(-2)·a^(-1)。

盐田1区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主要通过微生物的异氧呼吸途径来实现,有机碳的有氧矿化主要通过真菌与细菌的有氧矿化来实现。

滨海盐土具有高含量的SO_(4)^(2-)与Ca~(2+),有机碳的厌氧矿化主要通过SO_(4)^(2-)还原来实现,因此无机碳的增加速率较大,达到3.64 g·m^(-2)·a^(-1)。

盐田1区两期数据SOC/TN 平均值均为9.9,说明土壤环境稳定。

盐田3区SOC/TN稍有下降,推测原因是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提高导致SOC的矿化速率增加。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土壤质量趋向恶化的情况下,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滨海盐田及其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后的土壤碳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5, 3(4), 137-146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5 in Hans. /journal/ojns/10.12677/ojns.2015.34018Recent History of Carbon and NitrogenAccumulation Rates in Yancheng CoastalWetland, ChinaKunshan Bao1*, Guixiang Quan2, Fugang Liu3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2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3Department of Geography, College of Science,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HeilongjiangReceived: Oct. 27th, 2015; accepted: Nov. 10th, 2015; published: Nov. 16th, 2015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Wetland ecosystems account for only 3% - 6% of the world’s land surface, but the carbon (C) stock in these systems accounts for one-third of the global terrestrial C pool, which is equivalent to 75% of the C stock in the atmosphere. Therefore, wetland ecosystem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study of global C and nitrogen (N) cycle and climate change. Nevertheless, as an important wetland type, coastal wetlands have been scarcely studied in term of C accumulation compared to the peatlands.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ecent rate of C accumulation (RERCA) and the recent rate of N accumulation (RERNA) in two kinds of coastal wetlands in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and estimate the inventory of C accumulation over the last 150 years. Using sediment C and N content, dry bulk density, and Pb-210 dating, we determined the accumulation rates of C and N in profiles from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 from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 and then we es-timated the flux of C storage in the past 150 years. With respective to the Spartinaalterniflora flat (SAF-1) and the bare flat (BAF-1), the RERCA ranged from 116 to 165 gC∙m−2∙a−1, and the RERNA ranged from 1.68 to 3.99 gN∙m−2∙a−1. There was an obvious increasing trend for RERCA and RERNA over the last 150 years, indicating a great potential in C sequestration in the sediments. The his-torical inventories of C and N were 17.4 - 24.8 kgC∙m−2 and 0.25 - 0.59 kgN∙m−2, respectively. The accumulation rates of C and N were directly related. The results would be helpful in evaluating the C and N accumulation history and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coastal wetland and understanding the feedback effects of the Yancheng coastal wetland under climate change and anthropogenic influence.KeywordsCarbon Accumulation, Nitrogen Accumulation, Coastal Wetland*通讯作者。

鲍锟山等盐城滨海湿地近现代碳、氮累积历史鲍锟山1*,全桂香2,刘复刚3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盐城工学院环境学院,江苏盐城3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地理系,黑龙江齐齐哈尔收稿日期:2015年10月27日;录用日期:2015年11月10日;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6日摘要湿地生态系统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6%,但其碳储量占全球陆地碳库的1/3,相当于大气中碳含量的75%。

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氮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滨海湿地碳累积变化远没有泥炭地研究广泛。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江苏盐城滨海湿地近现代碳、氮累积速率变化历史,并估算近150年来盐城湿地碳累积通量。

利用210Pb放射性测年方法,结合沉积物干容重、碳和氮含量等基本理化参数,计算近现代碳累积速率(RERCA)和近现代氮累积速率(RERNA),进而估算近150年来碳储存通量。

互花米草滩地和光滩沉积柱芯(SAF-1和BAF-1)的平均RERCA分别是165 gC∙m−2∙a−1和116 gC∙m−2∙a−1,平均RERNA分别是3.99 gN∙m−2∙a−1和1.68 gN∙m−2∙a−1。

近150年来,RERCA和RERNA随着时间不断增加,展现出极强的固碳潜力。

盐城湿地过去150年来的碳、氮累积通量被估算为17.4~24.8 kgC∙m−2和0.25~0.59 kgN∙m−2。

RERCA和RERNA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将有助于对滨海湿地碳、氮累积历史和潜力变化的评估,也能增进对在当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盐城滨海湿地的相应反馈作用的理解。

关键词碳累积,氮累积,滨海湿地1. 引言固碳是湿地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服务功能,湿地的固碳潜力要高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1]。

处于陆地和海洋的过渡地带的滨海湿地,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它受到人类活动、海洋活动、生物活动以及地质作用的相互影响,其碳源/汇功能一直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未来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很多研究都致力于在温室气体释放前提下构建新型的气候变化模型。

理解和定量地球系统过程是探究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前提,这是因为很多过程都对气候变化提供着反馈机制,而全球碳循环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尤其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2]。

气候模型需要包含所有主要的地球碳库模块,以完善全球碳循环模拟。

但是当前的模型没有考虑海陆过渡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而滨海湿地含有大量的碳,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较大,比如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大量滩涂被开垦为农田,以及气候变暖导致湿地变干、退化等,这些活动导致滨海湿地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发生变化[3]。

因而探索滨海湿地碳累积和碳循环规律,不仅有助于构建和完善气候变化模型,还有助于理解湿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的响应方式。

全球已经广泛开展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泥炭地碳累积估算与评价工作,如北美[4] [5],欧洲[6] [7],南鲍锟山等亚[8] [9]和中国[10]-[14]。

但是,滨海湿地的碳累积研究非常有限。

滨海湿地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它也具有很高的固碳能力[15]。

全球滨海湿地的分布面积大约为203 × 103 km2,而滨海湿地的碳累积速率为210 ± 20 g C∙m−2∙a−1,每年碳的固定量为42.6 ± 4.0 Tg C [16]。

滨海湿地中大量存在的2SO−离子阻碍了甲烷的产生量,从而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量,4这种高的碳积累速率和低的甲烷排放量,使滨海湿地对大气温室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17]。

由此可见,滨海湿地碳储藏量和固碳潜力巨大,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滨海湿地碳累积速率变化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值得深入研究。

本研究以江苏省盐城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10Pb和137Cs定年后的沉积柱芯中碳、氮含量进行测试,研究近百年来碳、氮累积速率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而初步估算盐城滨海湿地的固碳潜力。

研究结果对于全球碳循环和滨海湿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区概况及采样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沿海滩涂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