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第7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中国文化概论-第7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蔡伦和造纸术
蔡伦(公元62-121), 字敬仲,湖南郴州人, 公元75年入宫为宦,公 元87年任尚方令,掌管 宫廷手工作坊,公元 105年发明造纸术,公 元114年风龙亭侯。公 元121年去世,葬在封 地。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成为了主要书写材料。
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 舂捣---打浆---抄纸---晒纸
科学中心。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中心 的所在地不断转移。
16世纪在意大利(1540~1610)。 创 学
17世纪在英国(1660~1730)。
造术 要要
18世纪在法国(1770~1830)。
刺自 激由
19世纪在德国(1870~1920)。
20世纪在美国(1920~至今)。
欧 美 地 图
二、中国古代科技 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4.印刷术:
唐代有雕版印刷。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雕刻木板
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 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 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成为凸版。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 后,便得到了正写的文字印刷品。
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
明代架火战车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 火箭的战车,前有锦帘, 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 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 支、火铳2支、长枪2支, 此车由两人操作。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2.指南针: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指南针制造法。 当时军队配备指南鱼,用于夜行军。南宋海 船装备针盘(磁罗盘)。
• 刘徽《九章算术》第一次提出极限思想, 计算出圆周率为3.1416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真谛、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下面简要概括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华民族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 古代科学技术的萌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旧石器时代,中国祖先开始使用石器、火种、狩猎等工具和技术,逐渐走向文明社会;在新石器时代,农业、陶器制作和纺织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2. 商周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人类开始使用铜器、青铜器等金属工艺品;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风水学、医学、诗经、射箭、车马等科技领域的发展。

3. 秦汉古代科学技术的繁荣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大发展。

这一时期,人类开始使用铁器,研究气象学、地理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的发展催生了地理学、建筑学、机械学、数学等应用科学学科。

4. 魏晋南北朝古代科学技术的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出现了一些重要变革。

这一时期,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采用了新的丝绸加工技术,使中国的丝绸工艺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5. 唐宋元明清古代科学技术的继承和创新唐宋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人类研究了纺织机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要技术,并通过海上贸易和官方秘航的方式交流技术和经验。

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创新领域主要是工艺技术和农业技术。

这一时期,人类开始使用拉杆机、绕线机、自动工具等高新技术,促进了中国工业升级和现代化的进程。

6.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的贡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在海洋航行、天文学、医学、数学、农业等领域,中国古人的贡献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影响。

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等技术,其影响甚至可追溯到今天。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ppt课件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ppt课件

• 2.置闰与节气 • 我国古代使用的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 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十二个月,这样 就同回归年差11天左右,因此,必须置闰 (设立闰月)。在阴历中确立了19年7闰的 方法。这比西方早许多年。后来,在南朝 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中,对闰法作了改进, 把19年7闰改为391年144闰,更符合天象实 际了。 • 由于太阳位置的变化,地球上有气候的寒 暖,于是古人创立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 节气的名称,估计在战国时期已经产生,
• 二、数学 • 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十分灿烂辉煌的。 • (一)记数和十进位制:
• 今人习以为常的十进位制,就是中国的一 大发明。至迟在商代,我国就已采用了十 进位制。从现已发现的商代陶文和甲骨文 中,可以看到当时已能够用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 万等13个数字能记10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 十进位制的记数法,对世界科学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而当时欧洲使用的是罗马累 计法,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Ⅷ Ⅸ Ⅹ Ⅺ Ⅻ,
• (3)约于初唐绘制的“敦煌星图”,标有 1350颗星,是世界上现存星数最多而又最 古老的星图; • (4)宋代黄裳于1190年所作,由王致远于 1247年所建的闻名世界的苏州石刻天文图, 上刻1434颗恒星,也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 最完整的星图之一。 • 4.子午线长度的确定
• 子午线长度是天文学、地理学上的一项极 其重要的数据。世界上通过实际测量而算 出子午线长度的工作,始于我国唐代。
• 1.测天仪器 • 我国一直重视制造和改进天文仪器,并且 构成了以漏壶、浑仪、浑象、简仪为主的 传统天文仪器系统。 • (1)漏壶又叫漏刻,是古代的一种记时仪 器,漏壶装水以记时。在《周礼夏观》中, 已记有周代有专人管漏壶之事。 • (2)浑天仪:是我国古代观测天体位置的 仪器。浑天仪又叫浑仪,浑象。许多文献 记载,我国远在五六千年以前葛天氏、皇 帝、尧舜时代,就有了浑仪。 • (3)简仪:是我国古代观测天体坐标的仪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教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掌握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认识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2)运用比较法,研究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科学家创新精神的敬佩,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2)引发学生对四大发明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四大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2)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

5. 总结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强调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整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形成简要概述。

2. 选择一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深入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四大发明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古代科学技术特点的认识。

3. 学生对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重视程度。

4. 学生合作探讨、拓展延伸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农业技术与农学著作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世界农业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第五章 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5)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7)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7)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8)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8)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绪论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历史: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岳麓版必修.ppt

历史: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岳麓版必修.ppt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 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著作中登峰 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 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留 斯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 的最高水平。
李约瑟 (1900-1995)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 学技术史》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因素。
中国近代科技落伍、西方近代科技 先进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中国
西欧
政治 封建专制统治腐朽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 占主导地位,政府实 义经济迅速发展 行重农抑商政策
思想 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
的思想
放了人们的思想
对外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 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交往 科技的发展和交流
•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我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古代中国科技的里 程碑。
2、天文学成就:天象观测和《甘石星经》;天体测量和张衡水运浑 象仪、地动仪,以及僧一行的黄道游仪、水运浑象仪和郭守敬的简 仪《授时历》; 3、数学成就:突出体现在数学专著如《九算算术》的写作和圆周率 的计算等方面; 4、农学成就:诞生了贾思勰《齐民要求》、王祯《农书》和徐光启 《农政全书》等“三大农书”; 5、医学成就:《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医 学巨典和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医学大家的出现;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 2、结合材料,说明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一: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李约瑟 (1900-1995)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自我测评
1.列举我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
①天文学成就:天象观测和《甘石星经》;天体测量和张衡水运浑象仪、 地动仪,以及僧一行的黄道游仪、水运浑象仪和郭守敬的简仪《授时历》;
②数学成就:突出体现在数学专著如《九算算术》的写作和圆周率的计算 等方面;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本草纲目》插图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本草纲目》插图
《本草纲目》插图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本草纲目》不但是医药大典,而且是一部 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在生物学、矿物学、冶金 学、地质学、化学、物候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 大贡献。尤为可贵的是,李时珍还创立了当时 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 思想。他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见解, 认为人类思维意识活动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 在世界范围具有重大意义。
写有文字的东汉纸
造纸术的发明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蔡伦像
造纸术的发明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汉代造纸流程示意图
造纸术的发明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我国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二:印刷术 • 雕版印刷:868年《金刚经》世界最早印刷品 •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演进: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影响:节省费用,提高效率,对人类文
印刷术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木刻印书板
印刷术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金刚经》
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是世界上最早的雕 版印刷物,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
印刷术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课件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课件

中药与方剂学
中药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中药学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中药的药性分类:介绍中药的药性分类,如寒、热、温、凉等,以及不同药性的功效和适用范围。
方剂学的基本知识:介绍方剂的基本组成、剂型、功效和使用方法,以及方剂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中药与方剂的结合:介绍中药与方剂之间的关系,以及中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原则和注意事到现代的地理科学
地理学与制图技术在现代的应用:如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
地理学与制图技术在古代的应用:如军事、交通、商业等
制图技术:古代地图的制作与特点,如《禹贡地域图》等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技术
四大发明之农具与农业技术
农具的种类与演变:介绍古代中国的农具种类,如耒耜、犁、耧等,以及它们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演变过程。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算筹与珠算
算筹: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计数工具,用竹、木、铁、玉等材料制成
珠算: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计算方法,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具体案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东亚地区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传播和发展
火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欧洲战争和军事技术的格局,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持
指南针的引入:促进了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海外探险和殖民活动提供了重要工具
唐宋时期:古代科技达到高峰,如四大发明等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南宋·突火枪。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 发射子弹的步枪。
元·铜火铳(chong) 元代至顺三年(1332)造的铜火铳, 现在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世界 上现存最早的并有明确纪年的火铳。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3、火药:
(1)发明历程: (2)主要火器: (3)外传: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唐朝中期
指南针 战国时期
宋代普遍用于航海
思考讨论 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
程作出过哪些贡献?
1、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 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 “知识的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 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2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 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 ; 指南针打开了 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 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 前提的最强大杠杆。
我国最早 的一部天 文学专著
也取得 突出的 成就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斐然 的原因有哪些?
1.农业生产“授民以时”的需要。 2.王朝统一天下“受命于天”的需要。
阿拉伯数字
真正的
1 ,春秋时,九九乘法口决、筹算法 2、元:珠算法
汉代的象牙算筹
算筹
(元代)算 盘
我国数学成就一览表
分 类
计算 数 方法 学 数学 专著
(1)发明历程: ②唐代末年,火药已经应用于军事。 ③五代和宋代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 采石和火器。 (2)主要火器: 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
中国古代的火器一览
宋代 · 火箭
前端绑缚火药筒,利用火 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 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 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 火箭的战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04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04


展示“神州九号”发射和与“天宫一号”对接的有关新


学 方
闻图片导入,让学生观看后教师过渡总结:
堂 双
















菜单
YL ·历史 必修Ⅲ

“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展示了我国航 课


教 天科技的巨大成就,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的强大。其实早在 互


分 析
唐朝时期火箭发射技术的原始动力——火药技术就已经发明
达 标
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文明发展的贡献;中
难点
2.运用讲解归纳法:结合【名师总结】栏目,
课 前
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
响因素。
首先归纳出清晰的条目,逐条讲解透析,使学生 课

透彻全面理解,并牢记于心。






菜单
YL ·历史 必修Ⅲ







●新课导入建议




案例一——图片导入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YL ·历史 必修Ⅲ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YL ·历史 必修Ⅲ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7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ppt课件

7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ppt课件

三、医 学


(二)中药学:完备的药学理论系统、 药物学分类方法,药物加工制作方 法 (三)临床治疗技术:人工呼吸(张 仲景),全身麻醉外科手术(华 佗),免疫法(晋代葛洪“疗狂犬 咬人方”),人痘接种法(16世 纪),针灸(西晋《针灸甲乙经》, 秦汉以后传入朝、日、东南亚、中 亚,宋元以后传入欧洲)
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春秋·文公十四年》
简 仪
战曾侯乙漆箱 二十八宿图
(二)天体测量 1.测天仪器:
2.星表——二十八宿
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 标汇编而成的表册。早在五六千年 漏壶、浑天仪、简仪。 以前,中国先民就开始把天体黄道, 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28个星区,各 个星区取一星为主,称为二十八宿。 漏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 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体 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 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 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 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吾有 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 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 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 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 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十进位制。 (二)计算和《九章算术》:九九歌、算筹、珠算、九章 算术 中国大约在商、周时代已有了四则运算。到春秋 战国时代,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已相当完备。其中 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堪称是 最先进的十进位制记数法与简明的中国语言文字相结 合的产物。 “算筹” 。“筹”是一种粗细、长短一样的小竹棍, 以此进行四则运算及开方运算。但筹在运算时不便, 于是宋元时期,珠算代替了筹算。约成书于1世纪中 叶的《九章算术》是此体系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课件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PPT课件
筹算计算法
珠算法
九章算术
祖冲之
齐民要术
王桢
水排
转轮排字盘
(3)明代徐光启编写的 《_________》体现了农书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 4.医学成就 (1) 《_________》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_________的基础。 (2)东汉张仲景撰写的 《_________》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称为“_________”。 (3)东汉_________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_________”,还发明了最早的体育保健操“_________”。 (4)明代李时珍的 《_________》反映了中国古代_________的最高成就,本书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主要是理解题目中培根话语的含义。结合培根的思想主张和其所处的时代可知,其主要是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即欧洲社会转型所发挥的作用;用在文化方面的是印刷术和造纸术,用在战争上指的是火药,在航海上主要是指罗盘针的作用。 答案:B 名师点睛:有关四大发明的命题,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并注重对选择题材料的理解。因此,要解决类似的问题,必须在学习有关四大发明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加以深刻的理解。
农政全书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黄帝内经
中医学理论
伤寒杂病论
医圣
华佗
麻沸散
本草纲目
药物学
药物分类法
特别说明:分析某一时期科技发展、繁荣因素的模式: (1)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2)政治因素:分析当时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3)经济因素:分析当时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4)文化政策因素:分析当时的统治者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近代落后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 实用性
2. 整体观
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二、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三、封建制度(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古代技术的两项重大 成就,为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 展,提供了至今也不可缺少的信息存贮和传递 手段。 对纸的发明,美国学者德克·卜德评价道: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 估计都不会过分。”而且,印刷术在欧洲的出 现,根本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
冶炼
例如,钢铁冶炼技术在世界上以中国为最早。 冶金技术在先秦时期就已十分先进,对农耕经 济的意义重大,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社 会的进步。金属器较早运用于礼器和兵器,后 普及于民间用作农具。当时秦国能统一天下, 重要原因之一是它掌握了先进的冶金技术并大 力制作农具、将铁器广泛运用于农业,“急农 而兼天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似,表现了中国人惊人的智慧。
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技术,当以火药、指南针、造纸术、 印刷术的四大发明为最伟大的成就。这是中华 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并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进 程的伟大技术成就,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 造力。
火药的发明运用,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不仅仅 在于军事,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也是欧洲 资产阶级革命中用来摧毁封建势力的武器。
恩格斯指出:“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商业发展的 迫切需要,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 的状况,而且也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较高级 的教育的状况。” 从此,欧洲的学术中心由修道院转到各地的大 学。这就为当时欧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 动提供了极有力的武器,从而为近代科学从中 世纪欧洲的漫长黑夜中腾飞,为资产阶级的兴 起和思想文化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第七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二、宇宙观
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 地方如棋局” 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地如鸡 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 中黄” 中黄” 宣夜说: 天无形质” 高远无极” 宣夜说:“天无形质”、“高远无极”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
一、天文学
1、天文观测:我国是天文 、天文观测: 观测记录时间最长, 观测记录时间最长,记录 的国家。 资料最多 的国家。 汉书·五行志 五行志》 《汉书 五行志》上的太阳 黑子记录早于欧洲800多年 多年; 黑子记录早于欧洲 多年 自春秋至清初我国日食记 录约1000次,月食记录约 录约 次 月食记录约 900次,新星和超新星记录 新星和超新星记录 次 新星和超新星 60多颗 极光记录 多颗,极光记录 多次。 多颗 极光记录300多次。 多次
二、数学
十大数学名著: 海岛算经》 十大数学名著:《海岛算经》、《五曹算经》、 五曹算经》 孙子算经》 夏侯阳算经》 《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 五经算术》 缉古算经》 缀术》 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 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1)《周髀算经》(公元 ) 周髀算经》 世纪, 前1世纪,战国或西汉) 世纪 战国或西汉) 是我国最早的天文数学著作, 是我国最早的天文数学著作, 其中已有勾股定理、分数运 其中已有勾股定理、 开平方方法等。 算、开平方方法等。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三个高潮: 三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春秋战国时期, 考工记》 第一个高潮: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 墨家、 墨家、道家等诸子百家开始初步尝试科学知识 的抽象。 的抽象。 第二个高潮: 第二个高潮:隋唐五代时期 南北交汇,中外兼容。开通大运河, 南北交汇 ,中外兼容。开通大运河, 测量子午 线长度,国家药典《新修本草》 雕版印刷、 线长度,国家药典《新修本草》 、雕版印刷、火药 问世。中外科技交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问世。中外科技交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第三个高潮: 第三个高潮:宋辽金元时期 传统科技发展到最高潮,指南针用于航海, 传统科技发展到最高潮,指南针用于航海,火 药火器用于战争,发明活字印刷术, 药火器用于战争,发明活字印刷术,建造水运仪象 创制《授时历》 台,创制《授时历》等。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
经学,十三经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玄学崛起 72
玄学的意义:理想人格、生活方式、审美趣味
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
道教鲜明的民族性格 73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三教并行的政策 74
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75
唐诗,古文,传奇, 书法、绘画、雕塑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传统美德规范与传统美德 董仲舒“三纲五常” 212 “三从四德” 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具体内涵
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性
结合实例阐述传统文化内涵 为什么说书法在传统艺术中最具特色?
五、论述题 15%(1题×15)
对现代社会中的传统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识 传统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六、理解题 20%(5题×4)
文化现象、经典文本理解分析
名词解释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观念之一。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 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 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的区别及代表 77
理学建构
经典论述 78 宋明理学 250
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主要表现形态 78
市民文化之勃兴
清明上河图,瓦舍勾栏
教育和科技成就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会 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磺块 木炭块
硝石块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仙丹尚无踪影,火药却于炼丹炉中诞生了
中国古代的火器一览
宋代 ·火箭
前端绑缚火药筒,利用火 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 力把箭发射出去。这是世 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 火箭的战车。
南宋·突火枪。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 发射子弹的步枪。
元·铜火铳(chong) 元代至顺三年(1332)造的铜火铳, 现在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世界 上现存最早的并有明确纪年的火铳。
华佗的五禽戏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 华佗曾对其弟子吴普说:“人 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 事。……吾有一术,名五禽之 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 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 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 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 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 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 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算筹记数摆法
汉代的象牙算筹
(元代)算 盘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 的一种。大约于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成书,是几代人共同劳 动的结晶。《九章算术》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 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第二章 “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 问题;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第六章“均输”:合理 摊派赋税;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第八章“方程”: 一次方程组问题;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 题。
火球和火蒺藜都是火药包。
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促进 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火药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 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在地理大发现中起重要作用
是16-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变革的关键性因素,促进 了西欧的社会变革。
水磨
水排——卧式水轮
《农书》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插图 丰富。重视用机器代替简单工具、用 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 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水转大纺车
转轮排字盘(王祯发明)
我国中医学成就一览表
时间 西汉
东汉
东汉 三国

明代
发明者 成就
世界地位
《黄帝内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
经》
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 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左传》
彗星和哈雷慧星的记录分别比 欧早1000多年和670多年
现代天文学关于彗星的图片
这是世界上关于彗星的最早记录。
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春秋·文公十四年》
我国古代星象图
分类



天象 观测
①殷商时代有关日食的记载… ②有关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 ③中国古人对太阳黑子的纪录…

国中 古国 代文 科化 学概 技论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天 学 数 学 医 学
科学技术
科学通常是指人们关于自然现象和规 律的知识体系,包括数学、物理、化学、 天学、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等学 科。
技术一般被理解为关于工具、物质产 品以及它们被用来达到实用目的的方式 的知识,分为纺织、建筑、机械等部门。
发 也就是经济的进步。
——恩格斯
明 对 世 界
材料三: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
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 席卷世界的大部。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的 材料四: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
影 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

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 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
水浮指南针
北宋指南针之一。 将几段灯草横穿在带 磁性的钢针上,放在 盛水的瓷碗中,灯草 连同磁针浮于水面, 磁针即指示南北。这 种指南针实用性强, 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指南针 (指甲旋定法)
指南鱼
指南针 (缕悬法)
指南龟
炼丹引爆图
唐代,炼丹家们在 炼制丹药时偶然发 明的。
最早的记载见于孙 思邈著的《丹经》, 称作硫磺火法。
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 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问题1:纸出现前中国有哪些书写材料?
甲骨
青铜器
缣帛
问题2: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
竹木简
造纸术的传播
司 南(战国)
汉代司南
司南,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 器。司南由青铜地盘与磁勺组成。地盘内圆外方,中 心圆面下凹;圆外盘面分层次铸有10天干、十二地支、 四卦,标示24个方位。磁勺是用天然磁体磨成,置于 地盘中心圆内,勺头为N,勺尾为S,静止时,因地磁 作用,勺尾指向南方。
天学
中国在天象记录方面的连续性、完备性和准确性 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没法比的。
例如: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是 西汉成帝河平元年。
“日黑居仄,大如弹丸” ——《汉书·五行志》
记 载 日 食 的 甲 骨 文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比 欧洲早800多年
流 星 雨
我国关于流星雨的 记载,是世界上最 早的相关记录。
(1)发明历程:
①战国:司南 ②北宋: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2)外传: 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
欧洲可能要长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
四 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大 材料二:(火药和火器的使用)是一种工业的、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的集成。它支配着中国计算
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仓谷的容积、堤坝和河渠
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实际问题。“为
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
感兴趣,但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的、系统
化的学院式真理。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我国农学成就小结
时间 作者 成 就
地位
南北朝 北 朝·贾 思勰
《齐民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书 要术》
元朝 明朝
王祯 徐光启
《农书》
《农政 全书》
重点介绍生产工具的变革。 《农器图谱》占4/5的篇幅。
三主题,评价利弊,总结中 国历代经验,吸收西方自然 科学知识。徐光启被誉为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思考:为何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 成的影响大不相同?
对比: 火药:中国,做爆竹敬神;西方,做子弹御敌 指南针:中国,看风水;西方,航海
提示:可以从中国和西方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 术发挥作用;
《东医宝鉴》申遗,“中医”如此这般成“韩医 ”
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的《东医宝鉴》被列入世界记忆 遗产名录。事实上,《东医宝鉴》95%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医著 作。
“像《东医宝鉴》这样的中医著作,在中国可以找出的与之 平起平坐的著作不下于三五百本。”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 说,这部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中医 药典籍的地位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然而,一个事实是,地位远远 高于《东医宝鉴》的诸多中医著作目前并未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
我国数学成就一览表

成就

计算 ①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数 方法 ②春秋战国出现了筹算计算法
③元代出现珠算法
学 数学 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总结了……,记载 专著 了 ……, 标志着……。
方 数学 南朝宋、齐祖冲之圆周率……领先世界 专家 1000年之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春秋时,九九乘法口决、筹算法 2、元:珠算法
发论扬述传这统些话、题吐的故前纳提新是、,世中界西记结忆合遗、产面的评向选当机代制,是在西方倡 议成建为立中的医,国学人发的展文的化态自势信与,中成国为古全籍世的界巨大关价注值中当医然未必就要 靠对学这传的些统依所文据谓化的的。“保洋护招与牌发”展,。但借此其实可以反思中国申遗体制与
以中医而言,早在2006年,中国便启动申遗,然而在中医药 申遗面广量大,研究深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相反,韩国的做 法则小处着眼,瞄准目标,并充分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韩国 人脉优势(有人戏称之“朝中有人好做事”)。
医圣李时珍陵园
(位于湖北省蕲州城东)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 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 部在本草著作中登峰造极 的著作《本草纲目》。李 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 同伽利略、维萨留斯的科 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 达到的最高水平。
——李约瑟《中 国科学技术史》
中医别名知多少
岐黄 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我国最 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 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 “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悬壶 《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 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 起人们的注意。结果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 他就跳入葫芦里。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 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 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 再世华佗 华佗一次在途中,见有人出殡,他看见棺材缝里 流出来的血,还像活人的血,于是上前救治,终于救活在棺材 里假死的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 针灸各科。《三国演义》说他能为曹操开头颅治其头风病。后 人用“再世华佗”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 苍生大医 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堪称医学界的典范。 他在《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 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 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措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 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 可成苍生大医。”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