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标准QI中文版(D)

合集下载

QI无线充电实用标准V1.0版

QI无线充电实用标准V1.0版

QI无线充电标准V1.01概述1.1范围系统描述无线电能传输第1卷包含以下文档:●第一部分:接口定义●第二部分:性能要求●第三部分:兼容性测试该文件定义了一个电能发射器和一个电能接收器之间的接口。

1.2主要特性●一种基于线圈之间的近场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移动设备(接收器)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

●通过一个适当的次级线圈(典型尺寸是大约40mm)来传输约5瓦特的电能。

●工作频率在110~205KHz之间。

●支持两种将移动设备放置于发射器表面的方法:✧辅助定位方法帮助用户适当地将移动设备放在通过表面上一个或几个固定的位置来传输电能的发射器的表面。

✧无需定位方法允许移动设备任意放在支持表面任何位置传输能量的发射器表面。

●一个简单的允许移动设备完全控制电能传送的通信协议。

●相当大的可集成在移动设备上的设计灵活性。

●极低的待机功耗(实现需要)。

1.3一致性与参考本文档中的所有规定都是强制性的,除非特别指明是推荐的、可选的或加强说明的。

为避免产生疑问,单词“应”表示指定部分为强制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部分没有所定义的行为,则这就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

此外,单词“应该”表示指定部分为推荐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组件有正当理由偏离所定义的行为,则这不是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的。

最后,单词“可以”表示指定组件的可选行为,也就是说,是否具有所定义的行为(没有偏离)是取决于指定组件。

除本文件所提出的规范外,产品的实现也应符合下面所列出的系统说明所提出的规范。

此外,下列国际标准的相关部分也应遵守。

如果任何系统描述或以下所列出的国际标准存在多个修订版本,以最新版本为准。

[第2部]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2部分,性能要求。

[第3 部]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3部分,兼容性测试。

[PRMC] 电源接收器制造商代码,无线充电联盟。

[SI] 国际计量制。

1.4定义有效区域:当发射器向移动设备供电时,发射器和接收器各自表面的一部分有足够高的磁场通过的区域。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第一篇:Qi无线充电协议概述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充电变得更加便捷和普遍。

除了传统的有线充电方法,无线充电也开始逐渐普及。

Qi无线充电协议是一种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由无线电力联盟(WPC)制定和发布。

Qi无线充电协议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具有安全、方便和高效等优点。

它定义了一组标准通信协议、电气特性和外部机械尺寸,以确保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在Qi无线充电协议中,充电器和充电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当充电设备放置在充电器上时,充电器会向充电设备发送信号。

充电设备接收信号后,会开始充电。

Qi无线充电协议支持两种充电模式:基本充电模式(5W)和增强充电模式(15W)。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Qi无线充电协议充电的设备不需要插入电线,但充电器需要插入电源插座。

此外,使用Qi无线充电协议的充电器和充电设备必须符合WPC发布的标准,以确保安全和兼容性。

总之,Qi无线充电协议是一种方便、高效和安全的充电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它的标准化和普及将带来更多便捷和舒适的充电体验。

第二篇:Qi无线充电协议的工作原理Qi无线充电协议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无线充电技术。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器和充电设备之间通过电磁耦合进行能量传输。

在Qi无线充电协议中,充电器被称为发送器,充电设备被称为接收器。

发送器中包含一个交流信号发生器,在工作时产生一个高频交流信号。

接收器中包含一个线圈和一个整流电路。

当接收器被放置在发送器上时,线圈会从发送器中获得交流信号,整流电路将信号转换成直流电能以供充电设备使用。

Qi无线充电协议采用了一种叫做“基于负载的调制”(load modulation)的通信协议。

当接收器放置在发送器上时,发送器将通过变化输出信号的幅度来传输通信信息。

接收器会通过改变电流的负载来对信号进行调制,从而传输通信信息给发送器。

在Qi无线充电协议中,充电设备可以通过发送器发送一个请求充电的信号。

发送器接收到请求信号后,会向充电设备发送一个允许充电的信号。

qi认证标准

qi认证标准

qi认证标准标题:了解和应用“Qi认证标准”简介:本文将介绍“Qi认证标准”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其在无线充电技术中的应用,并强调遵守文章中提到的要求,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合规性。

正文:无线充电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其中“Qi认证标准”被认为是保障无线充电设备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Qi认证标准”,以及为什么它对无线充电技术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Qi认证标准”的含义。

Qi是一种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无线电力联盟)制定和管理。

该标准确保了无线充电设备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使得用户可以放心地使用各种Qi认证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Qi认证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市场上存在着各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无线充电设备,但并非所有设备都能保证高效、安全地进行无线充电。

通过遵守“Qi认证标准”,制造商可以确保其设备能够与其他认证设备互通,并提供稳定和安全的充电体验。

然而,我们在撰写本文时需要注意一些要求,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合规性。

首先,标题必须与正文内容相符。

我们不能使用误导性的标题来吸引读者,而在正文中却没有提及或讨论相关内容。

其次,文章内容中不能包含任何网址链接或其他广告信息。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进行营销活动。

第三,我们必须避免引发版权或其他侵权争议。

在撰写过程中,应使用原创的或合法的引用,并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引用标注。

第四,文章标题、简介和正文中不能包含任何不适宜展示的敏感词或其他不良信息。

我们应该保持文章的专业性和中立性,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引起争议或冒犯读者的词语。

最后,文章正文不能出现缺失语句、丢失序号、段落不完整等情况。

我们需要确保文章的逻辑清晰,语句通顺,段落结构合理,以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

总结起来,“Qi认证标准”在无线充电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Qi认证标准”的概念和应用,强调了撰写文章时需要遵守的要求,以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合规性。

Qi简介

Qi简介

Qi简介Qi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以下简称“联盟”)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具备便捷性和通用性两大特征。

首先,不同品牌的产品,只要有一个Qi的标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

其次,它攻克了无线充电“通用性”的技术瓶颈,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相机、电脑等产品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为无线充电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

"Qi"这个图标是汉语中“气”的拼音(Qi),含义为是“在亚洲哲学中代表“元气”-一股无形的能量。

发布国际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2010年8月31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发布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将该标准引入中国。

技术基本原理Qi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进行输电。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如右图所示。

这个系统由发射器线圈L1和接收器线圈L2组成,两个线圈共同构成一个电磁耦合感应器。

发射器线圈所携带的交流电生成磁场,并通过感应使接收器线圈产生电压。

这种电压可用于为移动设备供电或为电池充电。

电能传输效率取决于感应器之间的耦合(k)和它们的品质(Q)。

(见优值因数)耦合不仅与两个感应器(z)之间的距离以及相对大小(D2 /D)有关,还与线圈的形状和它们之间的角度有关(图上无显示)。

系统概述Qi无线充电系统由基站和移动设备组成。

基站包含一个或多个发射器,发射器将提供用以接收的能量。

移动设备包含一个接收器用来提供电能给负载(如电池),接收器还将为发射器提供信息。

发射器内有能量转换单元,将电能转换为无线能源信号,接收器内的能量收集单元则将无线能源信号转换为电能。

接收器将根据需要将电能输送至负载,发射器根据接收器的需要适配能量传递。

耗电量影响耗电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充电效率。

Qi的无线充电器与有线充电器的组件相同(交流转直流电源适配器连同充电电子产品),但通过无线连接取代了电源适配器与手机之间的铜线。

QI无线充电标准中文版

QI无线充电标准中文版

系统的描述,无线通信电源转换低功率第一部分:接口定义版本1.0,2010年7月版权该系统描述无线功率传输是出版的力量,无线通信联合体采用无线力量联盟与ConvenientPower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富尔顿创新公司、国家半导体公司,诺基亚公司,奥林匹斯成像公司、研究、限制、飞利浦、三洋电子公司。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菲德州仪器有限公司,保留所有能量。

复制在全部或部分地是被禁止的明示和优先的书面允许的无线能力联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所包含的信息是正确之日出版。

然而,无线的力量,也ConvenientPower协会有限公司,富尔顿创新公司和国家诺基亚公司半导体公司、企业、科研、奥林匹斯成像议案有限公司、飞利浦、三洋电子公司。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德州仪器有限公司,也将承担任何损失,包括间接的或间接的,从使用这个系统描述无线功率传输或依据。

本文件的准确性。

分类在这个文件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机密。

注意为进一步解释,这份文件的内容,或在任何可察觉不一致或模棱两可的解释,或为任何资讯相关的专利许可程序,请联系:********************************。

1 综述1.1范围,我的系统体积的无线功率传输由描述下列文件:第一部分:接口定义。

第二部分:性能要求。

第三部份:测试的依从。

本文档定义了的交互界面和供电功率发射机接收器。

1.2主要特征无触点电力传输的方法,从一个基站移动设备,它是基于近场磁感应线圈之间。

转移的功率,大约5 W采用适当的二次卷(典型的外部大约40毫米)的尺寸。

操作频率范围:110-205 HZ之间。

支持两种方法在移动设备上放置在基站的表面。

帮助用户指引正确位置的移动设备在表面形成一层。

通过基站,提供一个或几个固定位置的表面。

任意位置可以免费定位的移动设备上表面形成一层可提供电力基站位置,通过任何表面。

一个简单的通信协议使移动设备能够充分的控制能力转让。

可观的设计系统的灵活性为整合成一个移动的装置。

Qi无线充电标准 1.1.1版本-PID调节翻译

Qi无线充电标准 1.1.1版本-PID调节翻译

5.2.3.1功率转移控制系统描述的1.1.2版本无线功率传输,第一卷,第1部分,定义了一种具体的方法,功率发送器将使用这种方法来控制其主单元电流朝向新的主单元电流(另见5.1节),该方法基于一种离散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如图5-6所示。

为了执行该算法,功率发射机应按照外观顺序执行以下步骤。

在这些步骤的定义中,索引标记功率发射机接收到的控制错误分组的顺序。

在收到控制错误包后,功率发射机应计算新的主单元电流td (j)为其中ta(j-1)表示实际的主单元电流(响应于先前的控制错误包)和c(j)表示控制错误包中包含的控制错误值。

注意,ta (0)表示功率传输阶段开始时的主单元电流。

如果控制误差值c(j)为非零,则功率发射器应在时间窗内调整其主工作电流t(active)。

为此,功率发送器应执行由下列步骤组成的循环。

索引i = 1,2,3,...i(max)标记此回路的迭代。

功率发射器应计算新的主单元电流与实际的一次单元电流之间的差作为误差。

ta(j,i-1)表示在循环迭代中确定的主单元电流。

注意,ta(j,0)表示回路开始时的实际主单元电流。

发射器须计算比例、积分和导数项(按任何顺序):这里Kp是比例增益,Ki是积分增益,Kd是导数增益,t(inner)是执行一次循环迭代所需的时间。

此外,积分项I(j,0)和error e(j,0) = 0。

功率发送器应限制积分项I(j,i),使其保持在量程范围内-M(i)......+M(i)必要时,功率发射器应用适当的边界值代替计算的积分项I(ji)。

功率发射器须计算比例、积分及微分项之和:在此计算中,功率发射器应限制总和PID(j,i),以使其保持在范围-M(PID)......+M(PID)内。

功率发射器应计算受控变量的新值其中Sv是依赖于受控变量的缩放因子。

此外,受控变量v(j,0) = v(j-1,i max),v(0,0)表示在功率发射阶段开始时受控变量的实际值。

工厂中英文版本无线充电蓝牙音箱规格书模板范本

工厂中英文版本无线充电蓝牙音箱规格书模板范本

一:概述Introduction1.1用途1.1 use多功能无线充电器是一款集蓝牙4.0和QI1.1.2无线充电标准的无线充电的电子产品,该产品可实现蓝牙手机通讯,蓝牙音箱,无线充电功能。

multifunctional wireless charger is electronic products with a set of 4 Bluetooth and QI1.1.2 wireless charging standard for wireless charging, the product have the Bluetooth mobile phone, Bluetooth speakers, wireless charging function.1.2型号The model1.3适用环境1.3 for the environmenta)环境温度:-10℃~+55℃A )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10℃~ +55 ℃b)贮存温度:-25℃~+70℃B ) storage temperature: -25℃~ +70 ℃c)相对湿度:不超过85%C ): relative humidity of not more than 85%1.3技术特点1.3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a)可对符合QI标准的待充电产品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免除有线的烦恼,简单通用A ) to meet the QI standard charging product of wireless charging function, avoid cable troubles, it has the simple and general way.b)可实现与手机蓝牙通讯B )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mobile phone Bluetoothc)优良的蓝牙音箱音质C Excellent sound quality of Bluetooth speaker二:主要技术参数二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2.1电气特性2.1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a) 输入电源:DC5V/2AThe input power supply: DC5V/2A a )b) 无线充电适配接收器:最大5W(5V/1A)B ) wireless charging adapter receiver : the maximum 5W ( 5V/1A )c)无线充电距离:≤5mmC ) wireless charging distance:≤ 5mmd)无线充电标准:QI1.1.2Wireless charging standard: QI1.1.2 d )e)充电效率:≤70%E ) charging efficiency:≤ 70%f)蓝牙功能4.0通讯标准F ) Bluetooth 4 communication standardg)蓝牙音响功率:≤3WG ) Bluetooth Audio Power:≤ 3Wh)蓝牙通讯距离:≤10mH )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distance:≤ 10mi)产品净重:130±5克I ) product net weight: 130 ±5 gramsj)带包装重量:390±10克J ) packaging weight: 390±10 gramsk)产品包装尺寸:19CM*10.8CM*5.7CMK ) product packing size: 19CM*10.8CM*5.7CM2.2外形尺寸2.2 dimensions2.3面壳玻璃镜片强度2.3 shell glass strength钢化4H,应力层深度10-13um,32g 钢珠35CM高处跌落3次不破Toughened 4H, 10-13um layer of depth, steel 32g 35CM falling 3 times is not broken三:使用说明三Instructions for use3.1无线充电3.1 wireless charginga)接通电源,无线充电指示灯(LED2三色灯)由白色变为关闭,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如图)。

QI无线充电标准V1.0【中文】

QI无线充电标准V1.0【中文】

QI标准1概述1.1范围系统描述无线电能传输第1卷包含以下文档:●第一部分:接口定义●第二部分:性能要求●第三部分:兼容性测试该文件定义了一个电能发射器和一个电能接收器之间的接口。

1.2主要特性●一种基于线圈之间的近场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移动设备(接收器)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

●通过一个适当的次级线圈(典型尺寸是大约40mm)来传输约5瓦特的电能。

●工作频率在110~205KHz之间。

●支持两种将移动设备放置于发射器表面的方法:✧辅助定位方法帮助用户适当地将移动设备放在通过表面上一个或几个固定的位置来传输电能的发射器的表面。

✧无需定位方法允许移动设备任意放在支持表面任何位置传输能量的发射器表面。

●一个简单的允许移动设备完全控制电能传送的通信协议。

●相当大的可集成在移动设备上的设计灵活性。

●极低的待机功耗(实现需要)。

1.3一致性与参考本文档中的所有规定都是强制性的,除非特别指明是推荐的、可选的或加强说明的。

为避免产生疑问,单词“应”表示指定部分为强制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部分没有所定义的行为,则这就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

此外,单词“应该”表示指定部分为推荐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组件有正当理由偏离所定义的行为,则这不是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的。

最后,单词“可以”表示指定组件的可选行为,也就是说,是否具有所定义的行为(没有偏离)是取决于指定组件。

除本文件所提出的规范外,产品的实现也应符合下面所列出的系统说明所提出的规范。

此外,下列国际标准的相关部分也应遵守。

如果任何系统描述或以下所列出的国际标准存在多个修订版本,以最新版本为准。

[第2部]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2部分,性能要求。

[第3 部]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3部分,兼容性测试。

[PRMC] 电源接收器制造商代码,无线充电联盟。

[SI] 国际计量制。

1.4定义有效区域:当发射器向移动设备供电时,发射器和接收器各自表面的一部分有足够高的磁场通过的区域。

qi标准无线充电原理

qi标准无线充电原理

qi标准无线充电原理Qi标准无线充电原理。

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无需使用数据线连接设备即可进行充电的技术,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充电方式。

Qi标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充电领域的技术标准,它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制定,旨在为无线充电设备提供统一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Qi标准无线充电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Qi标准无线充电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

在无线充电系统中,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发射器(充电器)和接收器(被充电设备)。

发射器通过交流电源产生高频交变电流,然后通过线圈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当接收器的线圈处于发射器的磁场范围内时,就会感应出交变电流,从而实现无线充电。

其次,Qi标准无线充电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当用户将支持Qi标准的设备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时,充电器会开始工作并产生交变磁场。

接收器中的线圈感应到磁场后,会产生交变电流,并通过整流和稳压电路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然后供给设备进行充电。

整个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数据线或插头,用户只需将设备放置在充电器上即可实现充电。

此外,Qi标准无线充电还具有一些特点和优势。

首先,它采用了统一的标准,可以保证不同厂家生产的无线充电器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用户不必担心充电器和设备不匹配的问题。

其次,无线充电可以减少插头和数据线的使用,减少了设备的磨损和损坏,同时也减少了电线的混乱。

最后,无线充电还可以提高设备的防水性能,因为无需插头和数据线,可以减少设备的接口数量,从而减少了水分进入设备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Qi标准无线充电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无线充电技术,它通过统一的标准和便捷的充电方式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它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D)

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D)

译文说明译文说明:本文为《QI无线充电标准V1.0版本》的译文,本译文由:《QI无线充电标准V1.0(1)》《QI无线充电标准V1.0(2)》《QI无线充电标准V1.0(3)》《QI无线充电标准V1.0(4)》《QI无线充电标准V1.0(5)》《QI无线充电标准V1.0(6)》《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A1)》《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A2)》《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B)》《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C)》《QI无线充电标准V1.0(附录D)》共11个章节组成(未包含原文声明和目录)。

因译者水平有限,不保证所有内容都翻译正确属实,符合原文,凡有异议之处,请参见原文:System Descrip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olume I: Low Power Part 1: Interface Definition Version 1.0 July 2010。

在以WORD文档形式表现的译文中,所有的图表、公式及非常规符号均未得到体现,详细内容请参见原文:System Descrip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olume I: Low Power Part 1: Interface Definition Version 1.0 July 2010或由“李聪安好-设计”(译者之一)翻译的译文,搜索词条为“QI无线充电标准”。

免责声明:本产品(译文)为译者个人所用,并无条件提供给读者使用。

所翻译内容仅供参考,译者对本产品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无故障发生都不作担保。

在适用法律所允许的最大范围内,译者不承担因读者使用或不能使用本产品而引起的或有关的任何直接的、间接的、意外的、特殊的、惩罚性的或其它任何损害赔偿(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因营业中断、信息误解等而造成的损害)。

再次声明,《QI无线充电标准》为WPC内部保密资料,此译文仅供译者个人使用,并无条件提供给读者使用,读者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任何形式的商业形式。

QI无线充电标准

QI无线充电标准

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等众多移动设备都需要定期插到电源插座上补充电量。

大部分智能手机电池的续航时间都很少能超过一天,所以带来了频繁充电这个让人烦恼的后勤问题。

相信因为手机没电而耽误事的情况每个人都遇到过。

如果电池技术和移动设备的耗电情况没有突破性进展的话,那么有没有一种解决方案至少可以让充电这件事变简单呢?理想的情况是,只要把手机放在一个设备上就可以充电,像电动牙刷的无线充电盘一样。

但是与牙刷相比,移动设备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传输更多的电能。

快速充电磁场间的通信除了能量,两个磁场之间还需要发送数据。

将移动设备放置到充电板上时,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就会通信。

发射器每400ms发射一个脉冲,如果电压保持不变,就不会传递能量。

如果电压下降则意味着有qi标准的接收器存在。

之后,发射器会发射一个更强的脉冲唤醒接收器。

此时脉冲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量转让协议,它告诉发射器现在的接收器需要多大的电量以及以什么样的频率传递能量波等信息。

然后在传输阶段每32ms发射一个脉冲,保证可以及时修复控制器模块发射出的错误数据包。

如果电池充满了电,接收器就会发射一个“结束功率传输”的包,然后发射器将停止能量传递。

1.1版本的qi标准很有可能被更广泛地普及,但不会成为大一统的标准。

因为不仅苹果不支持qi标准,三星和高通也计划推出自己的无线充电标准,而且英特尔也将在2013年推出支持无线充电的超极本,后两者的方案在技术原理上都不同于qi的共振感应技术,因此是否能与qi标准兼容尚不明确。

但是如果英特尔和三星能够在符合qi标准的情况下带来更好的技术,则很有可能统一所有无线充电标准,真正让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取得重大突破。

无线充电标准QI中文版 D

无线充电标准QI中文版 D

表3-9是初级线圈组相关的参数,完成的PCB厚度是1.3 mm.+10%-System DescriptionWireless Power Transfer Basic Power Transmitter Designs Version 1.0 3.3.2.1.2 3.3.2.1.33.3.2.23.3.2.3屏蔽罩界面/感应面电子细节描述功率发射器B2 使用的屏蔽罩和功率发射器B1使用的功率发射器使用的相同。

参考小节3.3.1.1.2从初级线圈组到基站界面/感应面的距离是 d Z =2 mm,(从初级线圈组顶面)。

同样参考小节3.3.1.1.3图3-11。

另外基站的界面/感应面至少超出初级线圈组的外边缘5mm.B2功率发射器设计的电路草图和功率发射器B1 的相同,参考小节3.3.1.2图3-12.功率发射器B2 用一个半桥逆变器驱动 初级线圈组。

另外功率发射器B2 用多路器选择有效区的位置。

多路器配置初级线圈组,像这样 1,2或者3套初级线圈被并联到驱动电路。

被连接在一起的初级线圈构成了一个初级子感应区。

还有另外一个限制 是多路器必须选择的每一个初级线圈要和其它每个选择的初级线圈叠加;参考例图 3-14(c)工作频率范围 f op =105--112kHz,每套在第2层 第7层(并联) 的初级线圈组和屏蔽罩的电感为 ---- 11.7uH , 在第3层和第六层(并联)为11.8 uH , 在第4层和第5层(并联)为12.3 uH 。

电容和电感在阻抗匹配电路中的(图3-12)分别为 C m1=256 nF , C m23=147 nF , L m =3.8 uH.电容 C_1和C_2在半桥逆变器为68uF.开关S是打开的当初级子感应区只有一个初级线圈组成时,否则开关就是关闭的。

(电容两端)通过电容的电压能达到36Vpk-pk。

功率发射器B2 用输入电压到半桥逆变器 从而控制功率大小的传输。

因为这个目的,输入电压的范围是0----20v,低输入电压结果就是低功率传输。

QI无线充电规范标准V0版

QI无线充电规范标准V0版

QI无线充电标准V1.01概述1.1 范围系统描述无线电能传输第1卷包含以下文档:第一部分:接口定义第二部分:性能要求第三部分:兼容性测试该文件定义了一个电能发射器和一个电能接收器之间的接口1.2主要特性一种基于线圈之间的近场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移动设备(接收器)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

通过一个适当的次级线圈(典型尺寸是大约40mm )来传输约5瓦特的电能。

工作频率在110〜205KHZ之间。

支持两种将移动设备放置于发射器表面的方法:辅助定位方法帮助用户适当地将移动设备放在通过表面上一个或几个固定的位置来传输电能的发射器的表面。

无需定位方法允许移动设备任意放在支持表面任何位置传输能量的发射器表面。

一个简单的允许移动设备完全控制电能传送的通信协议。

相当大的可集成在移动设备上的设计灵活性。

极低的待机功耗(实现需要)。

1.3 一致性与参考本文档中的所有规定都是强制性的,除非特别指明是推荐的、可选的或加强说明的为避免产生疑问,单词“应”表示指定部分为强制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部分没有所定义的行为,则这就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

此外,单词“应该”表示指定部分为推荐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组件有正当理由偏离所定义的行为,则这不是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的。

最后,单词“可以”表示指定组件的可选行为,也就是说,是否具有所定义的行为(没有偏离)是取决于指定组件。

除本文件所提出的规范外,产品的实现也应符合下面所列出的系统说明所提出的规也此外,下列国际标准的相关部分也应遵守。

如果任何系统描述或以下所列出的国际标准存在多个修订版本,以最新版本为准。

[第2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2部分,性能要求。

[第3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3部分,兼容性测试。

[PRMC]电源接收器制造商代码,无线充电联盟。

[SI]国际计量制。

1.4定义有效区域:当发射器向移动设备供电时,发射器和接收器各自表面的一部分有足够高的磁场通过的区域。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Qi无线充电协议是一种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制定并推广。

该协议的目标是为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移动设备提供统一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使用户能够方便快速地进行无线充电。

首先,Qi无线充电协议采用了非接触式充电技术,通过电磁感应实现移动设备的充电。

用户只需将支持Qi无线充电的设备放置在充电器上,充电器会向设备发送电能,并通过感应线圈将电能转化为电流,从而实现设备的充电。

其次,Qi无线充电协议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几乎所有支持Qi 无线充电的设备都可以通过通用的充电器进行充电,无需安装任何额外的适配器或进行特殊的设置。

这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之间实现互相充电,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第三,Qi无线充电协议支持高效的充电。

与传统的有线充电相比,Qi无线充电协议采用了高频率的电磁感应技术,能够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充电效果。

同时,该协议还支持智能充电管理,能够自动监测设备的电池状态并调整充电功率,以最佳方式为设备充电,提高充电效率。

此外,Qi无线充电协议还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优势。

该协议在充电过程中会进行温度监控和电流控制,以避免设备过热或过流,确保充电的安全性。

同时,该协议还支持互锁机制,防止充电器设备被非法复制或使用,保证充电过程的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Qi无线充电协议还在不断的演进和改进中。

目前已经发布了Qi v1.0、Qi v1.1、Qi v1.2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相对于前一个版本有一定的改进和提升。

例如,Qi v1.2版本增加了多设备充电和距离充电的支持,进一步提升了充电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Qi无线充电协议是一种方便、快速、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无线充电技术标准。

随着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支持该协议,用户将能够摆脱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享受更加便捷的充电体验。

未来,Qi无线充电协议有望进一步改进和普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充电解决方案。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
Qi无线充电协议,是一种无线充电技术标准。

Qi是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无线功率联盟)创建的、面向消费者市场的无线充电标准。

该标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无线充电的普及和应用,让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无线充电技术来为移动设备充电。

Qi无线充电协议采用了无接触式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变
换电磁场实现电能传输,从而实现无线充电。

用户只需将移动设备放在支持Qi协议的充电器上,即可开始充电,无需再使
用传统的充电线和充电口。

Qi无线充电协议支持多种功率输出,从5W到15W,使其
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设备。

同时,该协议还支持多设备同时充电,非常适合在家庭、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使用。

对于电源充电器生产商和移动设备制造商,采用Qi无线
充电协议能够带来多种优势。

首先,使用无线充电技术可以提高设备的易用性,不需再担心充电线和充电口是否兼容。

其次,Qi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增加设备的防水性和防尘性,因为设备
不需要纠缠在充电线的情况下才能充电。

此外,也降低了对传统充电线和充电头的需求,降低了供应链成本。

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充电技术标准,Qi协议已经被众多
移动设备制造商所采用,包括苹果、三星、索尼等等。

未来,随着Qi协议的不断发展和推广,我们相信无线充电技术将会
成为用户充电的主流方式之一,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充电体验。

Qi标准及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介绍

Qi标准及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介绍

Qi标准及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介绍Qi标准及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介绍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类市场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不使用连线的情况下给电子设备充电不但可为便携式设备用户提供一种便利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让广大人员能够寻找到更具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许多电池供电型便携式设备均能受益于这种技术,从手机到电动汽车不一而足。

电感耦合方法可以实现高效和通用的无线充电。

为了便于使用并且让设计人员和消费者都受益,无线充电联盟 (WPC) 制定出了一种标准,在供电设备(无线发射端,充电站)和用电设备(无线接收端,便携式设备)之间创建了互操作性。

WPC 成立于 2021 年,由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各行业公司组成,其中包括电子设备制造厂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WPC 标准定义了电感耦合(线圈结构)的类型,以及低功率无线设备所用的通信协议。

在这种标准下工作的任何设备都可以与任何其他 WPC 兼容设备配对。

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好处是其利用这些线圈来实现无线发送端和无线接收端之间的通信。

无线充电 WPC 标准WPC 标准下,无线传输的低功率就是说功耗仅为 0~5W。

达到这一标准范围的系统在两个平面线圈之间使用电感耦合来将电力从无线发送端传输给无线接收端。

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一般为 5mm。

输出电压调节由一个全局数字控制环路负责,这时无线接收端会与无线发送端通信,并要求或多或少的功率。

该通信是一种通过反向散射调制从无线接收端到无线发送端的单向通信。

在反向散射调制中,无线接收端线圈受到负载,从而改变无线发送端的电流消耗。

我们对这些电流变化进行监控,并解调成两个设备协同工作所需的信息。

WPC 标准定义了系统的三个主要方面提供电力的无线发送端、使用电力的无线接收端以及这两种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方面。

无线发送端电力传输方向始终是从无线发送端到无线接收端。

无线发送端的关键电路是用于向无线接收端传输电力的一次线圈、驱动一次线圈的控制单元以及解调一次线圈电压或者电流的通信电路。

QI无线充电规范标准V0版

QI无线充电规范标准V0版

QI无线充电标准V1.01概述1.1 范围系统描述无线电能传输第1卷包含以下文档:第一部分:接口定义第二部分:性能要求第三部分:兼容性测试该文件定义了一个电能发射器和一个电能接收器之间的接口1.2主要特性一种基于线圈之间的近场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移动设备(接收器)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

通过一个适当的次级线圈(典型尺寸是大约40mm )来传输约5瓦特的电能。

工作频率在110〜205KHZ之间。

支持两种将移动设备放置于发射器表面的方法:辅助定位方法帮助用户适当地将移动设备放在通过表面上一个或几个固定的位置来传输电能的发射器的表面。

无需定位方法允许移动设备任意放在支持表面任何位置传输能量的发射器表面。

一个简单的允许移动设备完全控制电能传送的通信协议。

相当大的可集成在移动设备上的设计灵活性。

极低的待机功耗(实现需要)。

1.3 一致性与参考本文档中的所有规定都是强制性的,除非特别指明是推荐的、可选的或加强说明的为避免产生疑问,单词“应”表示指定部分为强制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部分没有所定义的行为,则这就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

此外,单词“应该”表示指定部分为推荐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指定的组件有正当理由偏离所定义的行为,则这不是违反了无线电能传输标准的。

最后,单词“可以”表示指定组件的可选行为,也就是说,是否具有所定义的行为(没有偏离)是取决于指定组件。

除本文件所提出的规范外,产品的实现也应符合下面所列出的系统说明所提出的规也此外,下列国际标准的相关部分也应遵守。

如果任何系统描述或以下所列出的国际标准存在多个修订版本,以最新版本为准。

[第2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2部分,性能要求。

[第3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描述,第I卷,第3部分,兼容性测试。

[PRMC]电源接收器制造商代码,无线充电联盟。

[SI]国际计量制。

1.4定义有效区域:当发射器向移动设备供电时,发射器和接收器各自表面的一部分有足够高的磁场通过的区域。

qi无线充电标准

qi无线充电标准

qi无线充电标准
Qi(发音为“chee”)是无线充电的一种标准。

它是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制定的一种无线充电协议和技术标准。

Qi无线充电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无线充电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能够相互兼容。

Qi标准使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一个无线充电器(发射器)和一个无线充电设备(接收器)之间的电磁场交互作用,将电能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实现设备的无线充电。

Qi无线充电标准支持的功率范围从1瓦特到30瓦特,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移动电源等设备提供无线充电功能。

它可以通过电磁感应、谐振耦合或者电磁辐射等方式实现无线充电,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速度。

目前,许多主流智能手机厂商如苹果、三星、华为等都支持Qi无线充电标准,用户可以通过方便地将设备放置在支持Qi 标准的充电器上实现无线充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9是初级线圈组相关的参数,完成的PCB厚度是1.3 mm.+10%-System DescriptionWireless Power Transfer Basic Power Transmitter Designs Version 1.0 3.3.2.1.2 3.3.2.1.33.3.2.23.3.2.3屏蔽罩界面/感应面电子细节描述功率发射器B2 使用的屏蔽罩和功率发射器B1使用的功率发射器使用的相同。

参考小节3.3.1.1.2从初级线圈组到基站界面/感应面的距离是 d Z =2 mm,(从初级线圈组顶面)。

同样参考小节3.3.1.1.3图3-11。

另外基站的界面/感应面至少超出初级线圈组的外边缘5mm.B2功率发射器设计的电路草图和功率发射器B1 的相同,参考小节3.3.1.2图3-12.功率发射器B2 用一个半桥逆变器驱动 初级线圈组。

另外功率发射器B2 用多路器选择有效区的位置。

多路器配置初级线圈组,像这样 1,2或者3套初级线圈被并联到驱动电路。

被连接在一起的初级线圈构成了一个初级子感应区。

还有另外一个限制 是多路器必须选择的每一个初级线圈要和其它每个选择的初级线圈叠加;参考例图 3-14(c)工作频率范围 f op =105--112kHz,每套在第2层 第7层(并联) 的初级线圈组和屏蔽罩的电感为 ---- 11.7uH , 在第3层和第六层(并联)为11.8 uH , 在第4层和第5层(并联)为12.3 uH 。

电容和电感在阻抗匹配电路中的(图3-12)分别为 C m1=256 nF , C m23=147 nF , L m =3.8 uH.电容 C_1和C_2在半桥逆变器为68uF.开关S是打开的当初级子感应区只有一个初级线圈组成时,否则开关就是关闭的。

(电容两端)通过电容的电压能达到36Vpk-pk。

功率发射器B2 用输入电压到半桥逆变器 从而控制功率大小的传输。

因为这个目的,输入电压的范围是0----20v,低输入电压结果就是低功率传输。

在功率传输时为了得到足够准确的校正,B2 功率发射器必须能控制输入电压的精度在35mV或者更好。

当功率发射器B2 第一次应用(申请)一个功率信号(数字ping;参考 小节5.2.1),它必须用初始电压12V控制功率传输必须用PID 算法,在小节5.2.3.1定义。

算法定义引入控制变量 V 表示到半桥逆变器的输入电压,为了保证足够准确的控制,功率发射器B2 必须确定进入初级子感应区的电流的幅值 (通过每个它的3个组成部分的初级线圈 电流的总合)精确到5mA 或者更好,另外关于PID算法,B2 发射器必须限制进入初级子感应区的电流 最大3.5A RMS 在初级子感应区 由2个或3个初级线圈构成时,当初级子感应区由一个初级线圈构成时 最大电流为1.75A RMS。

为了这个目的,功率传输器 或可以限制到半桥逆变器的输入电压的值低于20V。

最后,小节3.3.1.2表3-8提供了用在PID算法的一些参数。

+1-+1-+5%-+5%-+5%-+1-(i)可测量性功率发射器B2 提供了和功率发射器B1相同的可测量性选择。

参考小节3.3.1.3.System Descrip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ersion 1.0 Power Receiver Design Requirements 4 4.1Figure 4-1 illustrates an example functional block diagram of a Power Receiver. Figure 4-1: Example functional block diagram of a Power Receiver功率接收器设计要求介绍在这图例中,功率接收器由功率接收单元和通讯控制单元组成。

功率接收单元在图中左手边包含类似的功率接收器元件。

双谐振电路由次级线圈和串联,并联的电容组成,以提高功率传输的效率 并 实现一个谐振检测的方法(参考小节4.2.2.1)整流电路提供 AC波形的全波整流,例如四个二极管的整流配置,或者其他有效元件合适的配置(参考小节4.2.2.2)。

整流电路应该输出顺畅。

在这个例子整流电路为功率接收器的通讯控制单元和输出提供电源。

System Descrip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ower Receiver Design Requirements Version 1.0 4.2 4.2.1 4.2.1.1 Interface Surface Secondary Coil Shielding (optional)Figure 4-2: Secondary Coil assembly 通讯调制器(参考小节4.2.2.4)。

在功率接收器DC端,通讯调制器主要的构成是一个和一个开关串联。

在功率接收器AC端,通讯调制器的主要构成是一个电容和一个开关串联(参考图4-1)。

一个输出断开开关,防止电流流向输出端,当功率接收器没有提供电源给输出端时,另外输出断开开关也防止电流回流到功率接收器,当功率接收器没有提供电源给输出端时。

再者,输出断开开关使功率最小化,当一个功率信号第一次被应用到次级线圈---功率接收器从功率发射器获取时整流电压识别通讯控制单元在图4-1右手边 由功率接收器的数字逻辑部分组成。

这个单元执行相关的功率控制算法和协议;驱动通讯调制器;控制输出断开开关;监视各个感测电路,在功率接收单元和负载端-----举个实际的例子:一个在负载端的感测电路测量一个可循环充电的电池的温度。

留意 无线通信传输协议系统描述 第1卷 第1部分,最小化功率接收器设置的要求,(参考小节4.2)。

因此类似的的功率接收器不同于例子的功能模块图4-1所示的设计是可能的。

例如,一个比较设计包括整流电路的后整流调制(例如用降压变压器,电池充电电路,功率(电源)管理单元等。

)。

在另一个设计 通讯控制单元与移动设备子系链接,例如用户界面。

功率接收器设计要求功率接收器设计必须遵从机械(结构)要求单 参考小节4.2.1和电子要求单 参考小节4.2.2另外功率接收器必须执行小节5定义的协议的相关部分,还有小节6定义的通讯接口。

机械(结构)要求界面/感应面功率接收器包括一个次级线圈,和一个界面/感应面 如小节4.2.1.1定义,另外功率接收器还包括一个对齐辅助 如小节4.2.1.2定义。

从次级线圈到移动设备的界面感应面的距离不能超过 d z =2.5 mm,(从次级线圈低面)参考图 4-2System Description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ersion 1.0 Power Receiver Design Requirements 4.2.1.2 4.2.1.34.2.2 4.2.2.1L SFigure 4-3: Dual resonant circuit of a Power Receiver 辅助对齐移动设备设计应包括帮助用户正确对齐功率接收器次级线圈和功率发射器初级线圈的方法,实现导向定位。

这个方法为用户提供一个方向指导--例如用户要将移动设备移动到哪里,回复用户已经正确对齐。

(信息)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是一块硬的或者软磁材料,这个被功率发射器A1的磁铁吸引。

引力应该提供给用户触感提示当放一个移动设备在界面/感应面上时。

注意移动设备不能依靠基站的任何对齐支持下,其他的参考小节3屏蔽罩一个值得考虑的功率接收器设计问题是 功率发射器的磁场在移动设备上的影响,一些偏离的磁场可以和移动设备相互作用,潜在的导致它的性能恶化,或者会产生涡流电流,功率浪费,温度升高。

推荐在次级线圈顶部加屏蔽罩限制磁场的影响,参考图4-2.这个屏蔽罩的组成材料参数和小节3.2.1.1.2&3.3.1.1.2类似。

屏蔽罩应该完全覆盖次级线圈,另外屏蔽罩超出次级线圈的外直径 也可能是必要的,根据上面偏离磁场的影响来定。

电子要求接收器设计包括一个双谐振电路如小节4.2.2.1定义,整流电路如小节4.2.2.2定义,感测电路如小节4.2.2.3定义,通讯调制器如小节4.2.2.4定义,输出断开开关如小节4.2.2.5定义。

双谐振电路双谐振电路由次级线圈和两个谐振电容组成,第一个谐振电容Cs的目的是提高功率传输效率。

第二个谐振电容C d 的目的是实现谐振检测模式。

图4-3为双谐振电路。

双谐振电路中的开关是可选择的如果存在,电容Cd 就是次级线圈Ls固定连接。

如果开关存在它必须保持关闭知道功率接收器传输他的首个 数据包(参考小节5.3.1)移动设备的设计要求 确定正确对齐横向移位的范围。

开关应该保持常闭就算是从次级线圈没有电源过来时System Description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ower Receiver Design Requirements Version 1.0zFigure 4-4: Characterization of resonant frequencies 4.2.2.24.2.2.3双谐振电路应该有一下谐振频率f d = = 1000 kHz 1L S L SL S +x -y Q=2+10%在这些方程式中, 是当次级线圈放在功率发射器上面的自身电感;L S 是次级线圈没有电磁活性材料靠近时的自身电感(例如 远离功率发射器的界面/感应面)。

再者 x ,y 的大小在谐振频率 f s上是x=y= 5%当功率接收器在配置数据包指定一个最大功率值 3w或者以上,其他所有功率接收器为 x=5% ,y=10%。

,由次级线圈,开关(如果存在),谐振电容Cs 和谐振电容C d 构成的电路中的品质因数Q , 值不能超过77。

下面是品质因数Q定义带有直流电阻R 的回路,带有电容 Cs和C d 的短路电路。

f d L SR图4-4展示了被用来确定次级线圈自身电感 的环境。

初级屏蔽罩用 TDK公司的 PC44.初级线圈屏蔽罩为方形,边长50mm,厚度1mm. 次级线圈的中心和初级线圈屏蔽罩的中心要对齐,从次级线圈界面/感应面到初级线圈屏蔽罩的距离 d z= 3.4mm.只有功率接收器设计在顶部加装屏蔽罩,其他移动设备的组件也会影响次级线圈的电感当确定谐振频率时---如图4-4那个磁芯。

激发信号被用来确定Ls 和 是否有个1V RMS的幅值和100kHz 的频率。

移动设备磁铁/磁芯初级屏蔽罩整流电路感测电路整流电路需用全波整流转换AC 变成DC电源功率接收器需在谐振电路输出直接监视 DC电压Vr。

System DescriptionWireless Power Transfer Version 1.0 Power Receiver Design Requirements 4.2.2.4 4.2.2.5通讯调制器输出断开功率接收器必须有调制初级子感应区电流和电压的方法如小节6.2.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