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合集下载

基因和基因组及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和基因组及基因工程的概念
农业领域
利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质、抗虫抗 病、抗旱耐盐等特性,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
医学领域
利用基因工程治疗遗传性疾病、恶性 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以及开发新 型药物和疫苗。
工业领域
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如蛋白质药物、酶制剂、生物材料等。
环保领域
利用基因工程降解污染物、修复生态 系统和生物监测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物农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新型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 低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医学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疾病诊断
基因工程技术可用于检测 和诊断遗传性疾病、肿瘤 等疾病,为疾病的早期发 现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药物研发
基因工程技术可用于筛选 和开发具有特定疗效的药 物,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 和成功率。
2
转化技术可以用于基因治疗、基因克隆、基因鉴 定等领域。
3
转化技术需要掌握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受体细 胞筛选等技术,是基因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基因敲除和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敲除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将一个 或多个基因从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删除 或破坏,导致其失去功能的技术。
基因编辑是指通过特定的酶对生物体 的基因组进行精确的修改,以达到治 疗或改变生物性状的目的。
细胞治疗
基因工程技术可用于改造 和优化细胞,用于治疗各 种疾病,如肿瘤、遗传性 疾病等。
工业领域的应用
生物能源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 提高微生物的产油、产气等能力,
为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支 持。
生物材料
基因工程技术可用于开发和生产新 型生物材料,如生物塑料、生物纤 维等,替代传统石化材料。

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整理

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基因克隆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有哪些?答:对核算分子的分离、纯化、回收、分析和检测、切割、连接和修饰,以及序列测定、诱变、扩增和转移等基因操作技术。

构建基因文库一般使用什么作为载体?答:一般使用大肠杆菌作为载体克隆与亚克隆?答:克隆在一等程度上等同于基因的分离。

亚克隆是将目的基因所对应的小段的DNA片段找出来。

PCR对基因克隆有什么作用?答:现在基因克隆可以不用通过构建基因文库来实现,可以通过理性设计和PCR扩增获得大多数所需要的基因。

但是尽管如此,在不知道基因序列的情况下,如相互作用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新基因等,还需要构建基因文库来进行基因克隆。

第二章分子克隆工具酶限制与修饰系统?答:限制系统可以排除外来DNA。

限制的作用实际就是降解外源DNA,维护宿主稳定的保护机制。

甲基化是常见的修饰作用,宿主通过甲基化来达到识别自身遗传物质和外来遗传物质的作用。

并且能够保证自身的DNA不被降解。

使用最广泛的限制酶?答:EcoR I是应用最广泛的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答:宿主属名第一字母、种名头两个字母、菌株号+序列号。

如:HindIII限制与修饰系统分类?答:至少可分为3类。

II类所占比例最大,其酶分子为内切酶与甲基化分子不在一起,识别位点为4-6bp的回文序列,切割位点为识别位点中或者靠近识别位点。

其限制反应与甲基化反应是分开的反应。

不需要ATP的参与。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长度?结构?答:一般为4-6个bp,即每256和每4096个碱基中存在一个识别位点。

回文序列,不对称序列,多种不同序列,间断对称序列限制酶产生的末端?答:1、黏末端2、平末端3、非对称突出末端什么是同裂酶?分类?答:识别相同序列的限制酶称为同裂酶。

但他们的切割位点有可能不同。

分为:1、同位同切酶2、同位异切酶3、同工多位酶4、其他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反酶是什么?答:什么是同尾酶?答:许多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产生的末端是相通的,切实对称的,即他们可产生相同的黏性突出末端。

《生物技术概论》1基因工程

《生物技术概论》1基因工程

二、目的DNA片段的获得
(三)DNA片段的化学合成 1.合成引物 2.合成DNA寡核苷酸连杆 3.合成基因片段

第二节 DNA重组

三、DNA片段的连接
(一)DNA连接酶 (二)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1. 互补黏性末端片段之间的连接 2.平末端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3.DNA片段末端修饰后进行连接 4. DNA片段加连杆或衔接头后连接

(六)基因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 一代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三、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四、基因工程研究最突出的优点

打破了常规育种难以突破的物种之间的界限, 可以使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之间、动物与植物 之间,甚至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遗传信息进行 相互重组和转移。人的基因可以转移到大肠杆 菌(E.coli)中表达,细菌的基因可以转移到动 植物中表达。
第二章 基因工程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一、基因工程的含义

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重组和转移等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 性,使现有物种在较短的时间内趋于完善,创 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这就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含 义。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二、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 (二)基因是可以切割的 (三)基因是可以转移的 (四)多肽与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五)遗传密码是通用的


质粒基因组、病毒(噬菌体)基因组、线粒体 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也有少量的基因
第四节 目的基因的制备

二、分离目的基因的途径

(一)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法直接分离 目的基因

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

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

目录第一章基因与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研究的发展第二节基因的现代概念第三节基因工程的诞生及其主要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基因操作的主要技术原理第一节核酸的凝胶电泳第二节核酸分子杂交第三节细菌转化1.肺炎球菌的转化2.大肠杆菌的转化3.细菌转化频率第四节DNA核苷酸序列分析第五节基因的化学合成第六节基因定点突变第七节基因扩增第八节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第三章基因克隆的酶学基础第一节核酸内切限制酶与DNA分子的体外切割1.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2.核酸内切限制酶的类型3.I 型和III型核酸内切限制酶的基本特性4.II型核酸内切限制酶的基本特性[1].基本特性[2].同裂酶[3].同尾酶[4].限制片段末端的连接作用5.核酸内切限制酶的命名法6.影响核酸内切限制酶活性的因素[1].DNA的纯度[2].DNA的甲基化程度[3].酶切消化反应的温度[4].DNA分子的结构[5].核酸内切限制酶的缓冲液7.核酸内切限制酶对DNA的消化作用[1].核酸内切限制酶与靶DNA识别序列的结合模式[2].核酸内切限制酶对DNA分子的局部消化作用[3].核酸内切限制酶对真核基因组DNA的消化作用第二节DNA连接酶与DNA分子的体外连接1.DNA连接酶2.粘性末端DNA片段的连接3.平末端DNA片段的连接[1].同聚物加尾法[2].衔接物连接法[3].DNA接头连接法4.热稳定的DNA连接酶[1].寡核苷酸连接测定法[2].连接酶链式反应(LCR)第三节DNA聚合酶1.DNA聚合酶I与核酸杂交探针的制备[1].DNA聚合酶I[2].DNA缺口转移[3].DNA杂交探针的制备2.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 的Klenow片段与DNA末端标记3.T4 DNA聚合酶和取代合成法标记DNA片段4.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与互补DNA的合成5.T7 DNA聚合酶6.修饰的T7 DNA聚合酶第四节DNA及RNA的修饰酶1.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与同聚物加尾2.T4多核苷酸激酶与DNA分子5’-末端的标记3.碱性磷酸酶与DNA脱磷酸作用第五节核酸外切酶1.核酸外切酶VII (exo VII)2.核酸外切酶III (exo III)3.λ核酸外切酶(λ exo)和T7基因6核酸外切酶第六节单链核酸内切酶1.S1核酸酶与RNA分子定位2.Bal1 核酸酶与限制位点的确定第四章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第一节质粒的一般生物学特性1.质粒DNA2.质粒DNA编码的表型3.质粒DNA的转移[1].质粒的类型[2].F质粒[3].质粒DNA的接合作用4.质粒DNA的迁移作用5.质粒DNA的复制类型6.质粒DNA的不亲和性[1].质粒的不亲和性现象[2].质粒不亲和性的分子基础7.第二节质粒DNA的复制与拷贝数的控制1.质粒DNA复制的多样性2.ColE 1质粒DNA复制的启动3.质粒DNA拷贝数的控制[1].天然质粒拷贝数的控制[2].杂种质粒拷贝数的控制4.质粒复制控制的分子模型[1].抑制蛋白质稀释模型[2].自体阻遏蛋白质模型5.第三节质粒DNA的分离与纯化1.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2.碱变性法3.微量碱变性法4.影响质粒DNA产量的因素[1].寄主菌株的遗传背景[2].质粒的拷贝数与分子大小5.第四节质粒载体的构建与类型1.天然质粒用作克隆载体的局限性2.质粒载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3.质粒载体的选择记号[1].高拷贝数的质粒载体[2].低拷贝数的质粒载体[3].失控的质粒载体[4].插入失活型的质粒载体[5].正选择的质粒载体[6].表达型的质粒载体4.第五节重要的大肠杆菌质粒载体1.pSC101 质粒载体[1].应用pSC101 质粒作基因克隆载体的实例一---葡萄球菌质粒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2].应用pSC101 质粒作基因克隆载体的实例二---在大肠杆菌中克隆非洲爪蟾2.Col 1质粒载体3.pBR322质粒载体[1].pBR322质粒载体的构建[2].pBR322质粒载体的优点[3].pBR322质粒载体的改良[4].应用pBR322质粒作为基因克隆载体的实例---水稻夜绿体光诱导基因psbA的结构分析4.pUC 质粒载体[1].pUC 质粒载体的结构[2].pUC 质粒载体的优点5.其他重要的质粒载体[1].丧失迁移功能的的质粒载体[2].能在体外转录克隆基因的质粒载体[3].穿梭质粒载体第六节质粒载体的稳定性问题1.质粒载体不稳定性的类型[1].结构的不稳定性[2].分离的不稳定性2.影响质粒载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1].新陈代谢负荷对质粒载体稳定性的效应[2].拷贝数差度对质粒载体稳定性的影响[3].寄主重组体系对质粒载体稳定性的效应3.随机分配的分子机理[1].通过精巧的控制环路使质粒拷贝数的差度限制在最低的水平[2].通过位点特异的重组作用消除天然质粒的寡聚体[3].通过调节细胞的分裂活动阻止无质粒细胞的产生[4].大肠杆菌素的合成增进了质粒的稳定性4.主动分配的分子机理[1].分配区的结构与功能[2].预配对模型[3].二聚体的解离有助于质粒的主动分配[4].寄主致死功能对质粒稳定性的效应5.第五章噬菌体载体和柯斯载体第一节噬菌体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第二节λ噬菌体载体第三节柯斯质粒载体第四节单链DNA噬菌体载体第五节噬菌体载体第六章基因的分离与鉴定第一节DNA克隆片段的产生与分离1.基因组DNA克隆片段的产生与分离2.DNA片段的大小分部3.编码目的基因的克隆片段的富集第二节重组体DNA分子的构建及导入受体细胞1.外源DNA片段同载体分子的重组[1].外源DNA片段定向插入载体分子[2].非互补粘性末端DNA分子间的连接[3].最佳连接反应2.重组体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途径[1].重组体DNA分子的转化或转染[2].体外包装的λ噬菌体的转导第三节基因克隆的实验方案1.互补作用基因克隆2.cDNA基因克隆[1].cDNA文库的建立[2].不同丰度mRNA的cDNA克隆[3].全长cDNA的合成[4].cDNA克隆的优越性3.基因组DNA克隆[1].应用 噬菌体载体构建基因组文库[2].应用柯斯质粒载体构建基因组文库4.基因定位克隆[1].拟南芥菜简介[2].RFLP分子标记[3].RFLP作图的原理与步骤[4].染色体步移[5].大尺度基因组物理图谱的构建第四节克隆基因的分离1.应用核酸探针分离克隆的目的基因[1].核酸探针的来源[2].寡核酸探针的的人工合成[3].假阳性克隆的克服2.应用差别杂交或扣除杂交法分离克隆的目的基因[1].差别杂交[2].差别杂交的局限性[3].扣除杂交3.应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分离克隆的目的基因[1].mRNA差别显示的原理[2].mRNA差别显示的基本过程[3].mRNA差别显示的局限性4.引用表达文库分离克隆的目的基因5.酵母双杂交体系[1].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基本原理[2].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寄主菌株[3].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实验程序第五节重组体分子的选择与鉴定1.遗传检测法[1].根据载体表型特征选择重组体分子的直接选择法[2].根据插入序列的表型特征选择重组体分子的直接选择法2.物理检测法[1].凝胶电泳检测法[2].R-检测环法3.菌落或噬菌斑杂交筛选法4.免疫化学检测法[1].放射性抗体检测法[2].免疫沉淀检测法[3].表达载体产物之免疫化学检测法5.DNA蛋白筛选法6.转译筛选法[1].杂交抑制的转译[2].杂交选择的转译第七章基因的表达与调节第八章真核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一节真核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体系第二节大肠杆菌的表达载体第三节克隆的真核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四节影响克隆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效率的因素第九章植物基因工程第十章哺乳动物基因工程第一节哺乳动物基因转移的遗传选择标记第二节外源DNA导入哺乳动物细胞的方法第三节SV 40病毒载体第四节反转录病毒载体第五节其他的病毒载体第十一章重组DNA与现代生物技术第十二章重组DNA与医学研究第一章基因与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研究的发展第二节基因的现代概念第三节基因工程的诞生及其主要的研究内容1.质的新组合,并使之参与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寄主细胞内,而能够持续稳定的繁殖。

基因工程 电子版

基因工程   电子版

作者:吴乃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基因工程概述第一节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一、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的关系二、基因工程的诞生与发展第二节基因工程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一、基因是基因重组的物质基础二、DNA的结构和功能三、基因操作技术的发展促进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四、基因工程的内容第三节基因的结构——基因操作的理论基础一、基因的结构组成对基因操作的影响二、基因克隆的通用策略第一篇基因操作原理第二章分子克隆工具酶第一节限制性内切酶一、限制与修饰二、限制酶识别的序列三、限制酶产生的末端四、DNA末端长度对限制酶切割的影响五、位点偏爱六、酶切反应条件七、星星活性八、单链DNA的切割九、酶切位点的引入十、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十一、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中分布的不均一性第二节甲基化酶一、甲基化酶的种类二、依赖于甲基化的限制系统三、甲基化对限制酶切的影响第三节DNA聚合酶一、大肠杆菌DNA聚合酶二、KIenow DNA聚合酶三、T4噬菌体DNA聚合酶四、T7噬菌体DNA聚合酶五、耐热DNA聚合酶六、反转录酶七、末端转移酶第四节其他分子克隆工具酶一、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二、连接酶三、T4多核苷酸激酶四、碱性磷酸酶五、核酸酶六、核酸酶抑制剂七、琼脂糖酶八、DNA结合蛋白九、其他酶第三章分子克隆载体第一节质粒载体一、质粒的基本特性二、标记基因三、质粒载体的种类第二节λ噬菌体载体一、λ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二、λ噬菌体载体的选择标记……第四章人工染色体载体第五章表达载体第六章基因操作中大分子的分离和分析第七章基因芯片技术第八章PCR技术及其应用第九章DNA序列分析第十章DNA诱变第十一章DNA文库的构建和目的基因的筛选第十二章基因组研究技术第二篇基因工程应用第十三章植物基因工程第十四章动物基因工程第十五章酵母基因工程第十六章细菌基因工程第十七章病毒基因工程第十八章医药基因工程第十九章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及其管理第一章基因工程概述第一节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一、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的关系基因操作(gene manipulation):指对基因进行分离、分析、改造、检测、表达、重组和转移等操作的总称。

医学分子生物学-2.基因与基因组-coco

医学分子生物学-2.基因与基因组-coco

非编码序列 >95%
59
5. 功能相关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
核苷酸序列或编码产物的结构上具有一定程
度同源性的一组基因。家族内成员由同一个祖先 基因进化而来。
人生长激素(hGH)与绒毛膜生长催乳素(hCS)序列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 每一种真核生物都有一定的染色体数目 • 基因组庞大,结构复杂,多个复制起点 • 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 存在大量重复序列 • 非编码序列多于编码序列 • 功能相关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
二、原核生物基因组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例
染色体DNA
质粒DNA
36
(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1.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2.通常只有一个DNA复制起点。
OriC
4.6×106 bp
TerC 大肠杆菌染色体DNA
37
3.结构基因大多组成操纵子
掌握概念
操纵子(operon):多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成簇 串联排列,与上游共同的调控区和下游转录终止 信号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单链线性RNA
双链线性DNA
双链线性RNA 单链环状DNA
2.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
例如:痘病毒:130-375kb;HBV:3.2kb
26
3. 除逆转录病毒外,通常为单倍体基因组。
二倍体基因组
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与基因表达
逆转录病毒的复制与表达
单链线性RNA,二倍体;
有三个基本的结构基因:gag、pol、env;
2. 顺式作用元件有哪些? 主要有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 沉默子、反应元件、Poly(A)加尾信号。
第二节 基因组(genome)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核酸的制备1.主要步骤:分、切、接、转、筛、表2.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称基因堆叠技术和dna重组技术,就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第二章基因工程工具酶1.生物催化剂:核酶、抗体酶、模拟酶。

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定义:限制性内乌核酸酶就是一类能够辨识双链dna中特定核苷酸序列(辨识序列),并在识别序列上使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的内脱氧核糖核酸酶。

命名:限制性内乌核酸酶通常就是以第一次抽取至这类酶的生物的种名的第一个字母和种名的第一、第二个字母命名的,有的在后面还加菌株(型)代号中的一个字母。

如果从同一种生物中先后提取到多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则依次用罗马数字ⅰ、ⅱ、ⅲ表示。

并且名称的前三个字母须用斜体,第一个字母用大写。

3.dna连接酶:定义:dna连接酶也称dna黏合酶,在分子生物学中扮演一个既特殊又关键的角色,那就是连接dna链3‘-oh末端和,另一dna链的5’-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成完整的链的一种酶。

种类:大肠杆菌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tscdna连接酶、真核生物细胞辨认出的连接酶,例如酶ⅰ、酶ⅱ、酶ⅲ等多种类型。

4.dna片段的相连接方法:①具互补黏性末端dna片段之间的连接:可用e?colidna连接酶,也可用t4dna连接酶。

②尼奥罗末端dna片段之间的相连接:就可以用t4dna连接酶,并且必须减少酶的用量。

③dna片段末端修饰后进行连接:dna片段末端同聚物加尾后进行连接,可按互补粘性末端片段之间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粘性末端修饰成平末端后进行连接;dna片段5′端脱磷酸化后进行连接;dna片段加连杆或衔接头后连接。

5.dna聚合酶:①定义:dna聚合酶就是指用dna单链为模板,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催化剂制备一条与模板链序列优势互补的dna新链的酶。

基因工程2 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

基因工程2 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

来的实验所证明。
2.2.1 DNA复制的起始点和方向
• DNA的两条链在复制起始点(origin)分开形成复制 叉(replication fork),随着复制叉的移动完成 DNA的复制过程。细胞内存在着能识别起始点的特 种蛋白质。
• DNA复制可以朝一个方向,也可以朝两个相反的方
向进行行复制。
•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的不同位置上有多个复制起
始点,同时开始的双向复制形成多个复制泡或
复制眼。DNA的这种能独立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 子。 • 原核DNA 构成一个复制子,而真核DNA有多个复 制子。
2.2.2 DNA复制的要点:
1)复制是半保留的; 2)复制起始于细菌或病毒DNA的特定位置,真核生物有多 个复制起始点; 3)复制可以朝一个方向,也可以双向进行,后者更为常见; 4)复制时,DNA的两条链都从5’端向3’端延伸; 5)复制是半不连续的,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不连续合成, 即先合成冈崎片 段,再连接成滞后链; 6)冈崎片段的合成始于一小段RNA引物,该引物以后被 DNA聚合酶I切除,缺口由脱氧核甘酸填补后再与新生的DNA 链相连; 7)复制有多种机制。
碱基的配对规律:A-T, T-A, G-C, C-G。
A和T间构成二个氢键,G和C间构成三个氢键。如果
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已确定,则另一条链必有相对应的碱
基顺序。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核苷酸序列不仅编码 各种蛋白质,并且也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即它们能 为一些蛋白质因子所识别和结合。现在认为这一过程主
DNA的一级结构: 由A、T、G、C四种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 酸二酯键连接成的线形结构(排列顺序)。
DNA一级结构的意义: • 蕴藏遗传信息 • 决定DNA的二级结构和空间结构

基因和基因组及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和基因组及基因工程的概念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W.Johannsen为了强调“遗传因子”与生命的关系, 他根据希腊“给予生命”之义的词“gene”(基因)创造性地用“gene”这个术语来代替“遗传因子”。基因这个词当时被用来描述遗传性状,但对基因的物质概念还未能认识,只是遗传的一个符号。
圆形种子+皱形种子 杂交第一代(均为圆形) 回交 圆形豆 皱形豆 5474粒 1850粒 3 : 1
摩尔根果蝇杂交试验
有4对染色体,一对小粒状,2对V形,一对呈棒状XX或XY(性染色体) X1X2(红眼)+XWY(白眼) (野生型) (突变型) 杂交子一代(雌雄均为红眼) X1XW, X1Y , X2XW,X2Y X1X1,X1Y,XWX1,XWY,X2X1,X2Y,XWX2,XWY ¼为红眼雄性及白眼雄性
5、重复序列及重复基因
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酵母除外)的基因组DNA中都具有重复序列(repeated sequence),它无转位移动能力,因此它区别于转位作用的IR(inverted repeat)。IR是指序列的重复性。但无基因序列的交叉重叠性,故不同于重叠基因序列。重复序列可分为四种类型: 不重复序列,是唯一的序列,只有一个拷贝。 低度重复序列,一般有1-10个拷贝。 中度重复序列,有数十至数万(105)拷贝。如图2-9、2-10 高度重复序列 拷贝数可达106以上,包括卫星DNA、高丰度SINE家族的Alu序列 。
第二章 基因和基因组及基因工程的概念
添加标题
第一节 基因的概念
01
添加标题
第二节 基因组
02
添加标题
第三节 基因工程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03
添加标题
第四节 基因工程的发展史
04
第一节 基因的概念
01.

基因工程第1讲概论课件

基因工程第1讲概论课件
为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典定了理论基础。
理论上的可行性。
41
二、分子遗传学新方法是基因工程的 技术基础(六大技术)
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 ① 如何自如地得到目的基因; ② 如何在体外改造基因,得到重 组体; ③ 如何在体外转移重组基因;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相继出现了 几项关键性技术,梦想成真。
42
实际上的可操作性 材料、实验条件、时空条件、
经济条件和政策。 基础方面的基本条件(可能性+ 可行性+ 可操作性)具备, 尚需人的科学创新 思维+ 艰苦的实践。才能得到创新的发明、 发现
49
1970年, MIT 的 科学家率先提出在体 外把不同来源的遗传 物质进行重组的设想, 但遭到反对, 不予支
50







22
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 发生与发展
23
一、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2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 DNA 肺炎链球菌光滑型和粗糙型的转化 试验
24
● 1944年, 美 国微生物学家 Avery证明基 因就是DNA分 子, 提出 DNA 是遗传信息的 载体。
32
遗 传 密 码 表
目 录33
mRNA分子上从5 至3 的方向,每3个核 苷酸构建一个密码子, 编码某一特定氨基酸或 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 称为三联 体密码(triplet codon), 也称遗传密码子(genetic codon)。
解决了信息语言的对应关系。
34
•密码: 43 = 64
14
(4)利用重组DNA技术可以在体外大 量扩增、纯化人们感兴趣的基因, 研 究其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 从而拓 宽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

基因组学杨金水电子版 基因工程 电子版

基因组学杨金水电子版 基因工程 电子版

基因组学杨金水电子版基因工程电子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基因工程电子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作者:吴乃虎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基因工程概述第一节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一、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的关系二、基因工程的诞生与发展第二节基因工程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一、基因是基因重组的物质基础二、DNA的结构和功能三、基因操作技术的发展促进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四、基因工程的内容第三节基因的结构——基因操作的理论基础一、基因的结构组成对基因操作的影响二、基因克隆的通用策略第一篇基因操作原理第二章分子克隆工具酶第一节限制性内切酶一、限制与修饰二、限制酶识别的序列三、限制酶产生的末端四、DNA末端长度对限制酶切割的影响五、位点偏爱六、酶切反应条件七、星星活性八、单链DNA的切割九、酶切位点的引入十、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十一、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中分布的不均一性第二节甲基化酶一、甲基化酶的种类二、依赖于甲基化的限制系统三、甲基化对限制酶切的影响第三节DNA聚合酶一、大肠杆菌DNA聚合酶二、KIenow DNA聚合酶三、T4噬菌体DNA聚合酶四、T7噬菌体DNA聚合酶五、耐热DNA聚合酶六、反转录酶七、末端转移酶第四节其他分子克隆工具酶一、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二、连接酶三、T4多核苷酸激酶四、碱性磷酸酶五、核酸酶六、核酸酶抑制剂七、琼脂糖酶八、DNA结合蛋白九、其他酶第三章分子克隆载体第一节质粒载体一、质粒的基本特性二、标记基因三、质粒载体的种类第二节λ噬菌体载体一、λ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二、λ噬菌体载体的选择标记……第四章人工染色体载体第五章表达载体第六章基因操作中大分子的分离和分析第七章基因芯片技术第八章PCR技术及其应用第九章DNA序列分析第十章DNA诱变第十一章DNA文库的构建和目的基因的筛选第十二章基因组研究技术第二篇基因工程应用第十三章植物基因工程第十四章动物基因工程第十五章酵母基因工程第十六章细菌基因工程第十七章病毒基因工程第十八章医药基因工程第十九章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及其管理第一章基因工程概述第一节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一、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的关系基因操作(gene manipulation):指对基因进行分离、分析、改造、检测、表达、重组和转移等操作的总称。

基因工程原理

基因工程原理

绪论第1节 基因概念与基因工程的诞生一、基因工程⒈概念:一般指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在体外操纵、改造、重建细胞的基因组,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按人们的意志的定向变异。

⒉特点:基因工程能够打破种属的界限,在基因水平上改变生物遗传性,并通过工程化手段为人类提供有用的产品及服务。

3.理论上的三大发现:DNA遗传物质、DNA双螺旋、遗传密码破译。

4.技术上的三大发明:限制性内切酶、逆转录酶、载体。

T4连接酶。

第二节 基因的现代概念一、移动基因1.概念:在染色体基因组不同位置上移动的基因。

也称跳跃基因。

2.功能:异常基因功能现象的解释。

3.分类:(1)插入序列( insertion sequence,IS):原核生物中存在,长度2Kb以下。

共同结构特点:①分子末端具有一段反向重复序列;②插入位点两侧为同向重复序列;③转位酶的作用:a.催化转化因子(IS)从IR处切离,b.识别插入染色体的靶点。

(2)转位子(transposons):由几个基因组成的特定DNA片段,长度大于2Kb,其中含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广泛存在于原核与真核生物。

二、断裂基因(split gene)--在真核生物核苷酸序列中插入有与氨基酸编码无关的DNA间隔区,使一个基因分隔成不连续的若干区段,此种编码序列不连续的间断基因即断裂基因。

--内含子的一般特点:①不同断裂基因内含子数目差异极大;②不同来源内含子分子大小不同;③内含子长度超过外显子;④并非所有真核生物都有内含子。

--mRNA初级转录本的剪辑:真核细胞mRNA的5'剪辑点GU开始,3'剪辑点AG结尾,为保守序列。

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可变剪辑。

三、假基因(pseudogene)--概念:在核苷酸序列上与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不具功能活性的失活基因。

--根据假基因序列的特性不同分为:①重复假基因--此类假基因与亲本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染色体区段上串联重复而名。

分子生物学--基因与基因组课件

分子生物学--基因与基因组课件

2、物理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特异DNA序列为界标所展示的染色体图,它能反映生物 基因组中基因或标记间的实际距离,图上界标之间的距离是以 物理长度即核苷酸对数如bp、kb、Mb等来表示的。这些特 定的DNA序列可以是多态的,如RFLPs,但主要是非多态的如 STS、STR、EST和特定的基因序列等。
作图的基本方法:
1、家系分析定位
通过分析、统计家系中有关性状的连锁 情况和重组率而进行基因定位的方法。
有用的遗传标记: 取材方便 按孟德尔方式遗传 多态性标记位点
多态性:在一个群体中,某遗传特性存在若干种类型。

系性
分连

锁 分
定析

外祖父法
深绿代表红绿色盲患者,浅绿代表红 绿色盲基因携带者,黄色代表正常
家常
细胞融合技术

鼠细胞
人细胞






含全套鼠染色体 , 人 1号染色体,肽酶C
3、核酸分子杂交定位
• 应用已知的核酸探针与待定位的DNA序列进行杂交 对基因进行定位的方法 •具有互补序列两条单链核酸分子在一定条件下 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退火形成双链的过程。 • 杂交的双方是待定位的核酸和已知核酸序列,已知 核酸序列称探针。
5’、、、AGCCGACTATGTCGAAGCTT、、、、、、 GCTTGACTATAAGACA、、、3’
3‘、、、TCGGCTGATACAGCTTCTAA、、、、、、 CGAACTGATATTCTGT、、、5‘
转录调控区
贮存RNA或蛋白质结构信息区 转录终止区
原核基因的结构特点
真核基因的结构特点
(二)基因作图的方法:
1、遗传图谱: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精选全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an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是介绍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的原理和机制,以利于研究生了解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并能活用这些技术。

这门课既不同于一般的分子生物学理论课,也不同于实验方法流程的介绍。

该课程分实验技术理论和实验操作两部分。

实验技术理论部分主要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目的基因的获得、分子杂交、基因多态性和基因表达调控等,介绍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方法、设计思路、原理、操作技巧及应用等。

力求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础与操作要点,同时邀请校外资深专家介绍分子生物学的新技术及新方法,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实验操作部分另设课程为“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This course includes two sections. One section focus 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techniques used to isolate, identify, modify and analyze three key molecules: DNA, RNA and proteins. The first section includes: DNA recombination technology,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gene polymorphism, and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The second section will be a separate course named the Techniques of Molecular Biology.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giving students an on-bench training of basic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二、总学时数及学分:32学时,1.5学分理论课32学时三﹑授课对象:博士生、硕士生预修知识要求:要求有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相关知识四、教学目的及要求:目的:通过教学力求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掌握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操作要点,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基因工程与基因组学

基因工程与基因组学

基因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1 定义
基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创造新的生物特性或改变已有特于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 域,用于治疗疾病、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生产 特定化合物。
基因组学的定义和作用
1 定义
基因组学是研究整个生物体的基因组,包括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作用
基因组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预测疾病风险,开发新的药物和改善农 作物。
基因工程与基因组学的关系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紧密相连,基因组学提供了基因工程所需的遗传信息,而基因工程则利用基因组学的信息 来创造新的生物特性。
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
医学
基因工程可以用于治疗遗传性疾 病,开发新药和生产生物医药产 品。
农业
基因工程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 性、产量和营养价值。
工业
基因工程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化合 物、酶和其他工业产品。
基因组学的应用领域
人类基因组学
研究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有助于了解人类的遗传信息和 疾病风险。
微生物基因组学
研究微生物的基因组,有助于 了解微生物的生态学、代谢和 作用。
植物基因组学
研究植物的基因组,有助于了 解植物的生长、适应性和抗病 性。
未来发展和挑战
1
发展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将继续发展,带来
道德和法律问题
2
更多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伦理和道德问题将继续围绕基因工程和
基因组学展开讨论,并推动相关法律的 制定。
3
安全和风险
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的应用需要对安全 和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确保人类和 环境的安全。
基因工程与基因组学
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或操作生物的遗传信息来创造新的生物特性的技术,而 基因组学研究整个生物体的基因组。

基因工程基础知识复习归纳

基因工程基础知识复习归纳

基因工程复习归纳第一章绪论1.基因工程的定义: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经过严密的设计,将一种或多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展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宿主〕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的性状的技术。

2.基因工程概念的开展:遗传工程→DNA重组技术→分子/基因克隆〔Molecular/Gene→基因工程→基因操作。

应用领域以“基因工程〞、“DNA重组〞为主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历史性事件1973:Boyer和Cohen建立DNA重组技术1978:Genetech公司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胰岛素1982: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上市1988:PCR技术诞生1989: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rhIFNα1b上市2003: 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腺病毒-p53上市3.基因工程的三大关键元件基因〔供体〕:外源基因、目的基因载体:能将外源基因带入受体细胞,并能稳定遗传的DNA分子〔克隆载体、表达载体〕。

宿主〔受体〕:,能摄取外源DNA、并能使其稳定维持的细胞〔组织、器官或个体〕。

4.基因工程的根本步骤〔切、接、转、增、检〔大肠杆菌是中心角色〕〔1〕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复杂的生物基因组中,经过酶切消化或PCR扩增等步骤,别离出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断。

〔2〕重组体的制备:将目的基因的DNA片断插入到能自我复制并带有选择性标记〔抗菌素抗性〕的载体分子上。

〔3〕重组体的转化:将重组体〔载体〕转入适当的受体细胞中。

〔4〕克隆鉴定:摘要转化成功的细胞克隆〔含有目的基因〕。

〔5〕目的基因表达:使导入寄主细胞的目的基因表达出我们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第二章 DNA重组克隆的单元操作一、用于核酸操作的工具酶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菌中,帮助细菌限制外来DNA的入侵)。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功能与类型其中I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专一,适于DNA重组,是DNA重组中最常用工具酶。

基因工程原理

基因工程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基因工程原理
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常和 以下名称混用
• 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 基因克隆(gene cloning); • 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 • 基因操作(gene manipulation); • 重组DNA技术(recombination DNA technique)
义指II型限制酶。
2. 命名:限制酶由三部分构成,即菌种名、菌
系编号、分离顺序。 例如:HindⅢ 前三个字母来自于菌种名称 H. influenzae,“d”表示菌系为d型血清型; “Ⅲ”表示分离到的第三个限制酶。
EcoRI—Escherichia coli RI HindⅢ—Haemophilus influensae d Ⅲ SacI (II)—Streptomyces achromagenes I (Ⅱ)
6、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导入寄主细胞,使之在新 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PPT文档演模板
基因工程原理
三、基因工程技术及其应用
PPT文档演模板
基因工程原理
转基因植物
PPT文档演模板
基因工程原理
转基因动 物作为生 物发生器
PPT文档演模板
基因工程原理
基因本身也是一个产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限制酶切后产生两个末端,末端结构是5’-P和3’-O

2. 末端种类
1)3’-端突起,个数为2或4个核苷酸
Pst I 5’-CTGCAG-3’ 5’-CTGCA
G-3’
3’-GACGTC-5’ 3’-G

生物技术概论_基因工程

生物技术概论_基因工程

PvuII等酶切产生的平末端
5’…G-C-T-C-A-G-C-T-G-G-A-G…3’
3’…C-G-A-G-T-C-G-A-C-C-T-C…5’
PvuII 37℃
5’…G-C-T-C-A-G-OH 3’…C-G-A-G-T-C-P
P-C-T-G-G-A-G…3’ HO-G-A-C-C-T-C…5’
4、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反应系统 反应底物 内切酶 反应缓冲液 适当的温度
5、酶切方法
单酶切方法

一个酶切反应体系 (20μ L): 离心2S→保温1-3h(30 度或37度) →终止反应
无菌重蒸水:13μ L, 缓冲液(10×):2μ L 底物DNA: 4μ L
(65水浴中保温1015min,或乙醇沉淀处 理,或者先用酚处理后再
(2)T4噬菌体的连接酶:连接粘性末端、齐 平末端
功用:DNA重组中促使载体与DNA连接
具互补粘性末端片段之间的连接
具平末端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DNA片段末端修饰后进行连接
DNA片段加连杆后或加衔接头连接
二、 基因克隆载体
基因克隆载体的含义
能够承载外源基因,并将其带入受体细胞得以相对稳定维持
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
命名原则?
由1973年H.O Smith和D. Nathans提议的命名系统 由三部分构成,即菌种名、菌系编号、分离顺序。

1、用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斜体)和种名的头两个字母 (小写,斜体)组成3个字母的略语表示寄主菌的物种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用Eco表示; 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用Hin表示。

(二)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为何可对基因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HnRNA)
•前体mRNA, 核内不均一 RNA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剪接: 前体RNA中由内含子转录下来的序列去除•割,裂并基因 把由外显子转录的RNA序列连接起来的过程。
•前体mRNA
•剪接
•Introns 去除 •Exons 连接
发现了断裂基因
[法] Chambon 失机
通过成熟mRNA(或cDNA) 与编码基因
的DNA杂交试验而发现。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杂交(hybridization)
n 杂交:亲缘关系很近的 不同来源的DNA单链 或RNA单链与DNA单 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形 成杂交分子的过程。
一段DNA序列。
1.2 重叠基因的发现:1978年,Sanger,Feir
X174DNA全长:5386核苷酸
编码的9种蛋白全长:2000个氨基酸;
3X2000 = 6000核苷酸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原核生物的重叠基因
n 噬菌体G4、MS2和SV40中都发现了重叠基因
顺反互补试验 1955年 Benzer提出:顺反子
三联遗传密码的破译 Nirenberg等 1961-67年:
70年代:可移动基因的证实、隔裂基因和重叠 基因的发现等。
PPT文档演模板
7 近代基因的概念: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
序列,基因是遗传的功能单位,DNA分子中
不同排列顺序的DNA片段构成特定的功能单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southern杂交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Berget, Sharp小组和Roberts小组用R环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鸡卵清蛋白基 因DNA与其 mRNA杂交图
n 割裂基因: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是连续 的,而是被不编码的序列隔开。
n 外显子Exon :基因中编码的序列,与mRNA 的序列相对应。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6 基因化学本质以及功能的认识
n “一个基因一种酶”和“一个基因一条多 肽链”
n 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有时是RNA) n 基因顺反子的概念 n 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DNA序列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6.1 从 “一个基因一个酶”到“一个基因一条多肽 链”
位;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 基因的类型
•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能为蛋白质编码

★ 可转录、可翻译
的(结构基因:能够
•★ 可转录但不翻译( tDNA, rD编N码A多) 肽链的基因 )
• ★ 不转录、不翻译 (调控基因:调控邻近的结构 基因的表达,如:启动基因,操纵基因)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第七节 基因鉴定
第八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 1 割裂基因(splitting gene) • 不连续基因 断裂基因
发现:1977
[美]Sharp
& Roberts 同时 •Richard J. Roberts Phillip A. Sharp • Nobel Prize 1993
第三章 基因与基因组
第一节 基因概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真核生物的割裂基因
第三节 重叠基因
第四节 基因和基因组大小
第五节 真核生物DNA序列组 织
第六节 细胞器基因组
第七节 基因鉴定
第八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1 重叠基因
1.1 重叠基因的概念
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1.3 基因重叠的方式
1) 大基因内包含小基因:
如:B基因包含在A基因内,E基因完全包含在D基因内。
2) 前后两基因首尾重叠:
例1: 如:基因D
终止
X174DNA序列:5’—T—A—A—T—G—3’ 重叠一个碱基
基因J
起始
例2: 如:基因A
终止
X174DNA序列 5’—A—T—G—A—3’ 重叠4个碱基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2 基因的前奏——遗传因子
1865年 Mendel, n 两个基本遗传规律——分离
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并提 出了“遗传因子”的观点。
n 指出遗传因子是一种物质, 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1 早期关于遗传物质的臆测
n 1864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生理单位”; n 1868年达尔文将其称为“微芽”; n 1883年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称之为“种质” n 1884年瑞士植物学家冯内格列 “异胞质”; n 1889年荷兰学者德弗里斯称为“泛生子”;
(genetic factor)一词,并创立了基因 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 的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5 基因存在的证实
n 1926年 美国 摩尔根《基因论》出版 n 认为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并且
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位置,而且 呈线性排列。 n 提出“功能、交换、突变”三位一体的基 因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2 割裂基因的分布
•a) 真核生物中: •绝大部分结构基因 • tDNA, rDNA • mtDNA, cpDNA
•b) 原核生物中: •SV40 大T 抗原gene •小t 抗原 gene
•T4 噬菌体的胸苷合成酶 gene •1017 bp intron
基因的新概念
n 断裂基因 n 重叠基因 n 跳跃基因 n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 基因与基因组
第一节 基因概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真核生物的割裂基因
第三节 重叠基因
第四节 基因和基因组大小
第五节 真核生物DNA序列组 织
第六节 细胞器基因组
但只有一种具有编码的作用,称为开放阅读框 (open reading frame,ORF)。
开放阅读框:基因序列的一部分,包含一段可以 编码蛋白的碱基序列,不能被终止子打断。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2 真核生物的重叠基因
n 果蝇蛹上皮蛋白质基因位于另一个基因的内含子之中 n 人I型神经纤维瘤(NF1)基因的第一个内含子中有三个编
码蛋白质的基因, 其转录方向与NF1的相反。 n 线虫基因组中每个基因平均有5个内含子,有的内含子
中包含tRNA基因,其转录方向不一定与包含它的基因 的转录方向一致。 n 可见,两个重叠基因的转录是各自独立、互不依赖。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PPT文档演模板
•真核生物的重叠基第因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基因C
起始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根据密码子的起始位置,一个DNA顺序可能有3种 阅读框
例如,序列ATTCGATCGCAA •(1) •ATT •CGA•TCG •CAA •(2) •A•TTC•GAT •CGC •AA •(3) •AT •TCG •ATC •GCA•A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 基因与基因组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10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第一节 基因概念的历史演变
1. 早期关于遗传物质的臆测 2. 基因的前奏——遗传因子 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4. “基因”一词的创立 5. 基因存在的证实 6. 基因化学本质以及功能的认识 7. 近代基因的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Splitting gene 并非真核生物所特有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c) 并非真核生物所有的结构基因均为splitting gene
•组蛋白基因家族 •干扰素 •酵母中多数基因
•不是splitting gene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3 割裂基因概念的相对性 • a) Intron 并非“含而不露”
•酵母细胞色素b基因 Intron II 编码成熟酶 •成熟酶合成受 intron II 的调控 • b) Exon 并非“表里如一”
•人类尿激酶原基因 Exon I 不编码 氨基酸序列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4 割裂基因的性质:
1)外显子在基因中的排列顺序和它在成熟mRNA 产物中的排列顺序是相同的,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I 变性、复性和杂交 •Ⅱ.突变体的鉴别 Ⅲ.分子探针标记
• 杂化双链
PPT文档演模板
•图 核酸杂交及其应用示意第二章图基因1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EcoR1
HindIII
[法] Chambon 失机 鸡的输卵管分泌卵清蛋白、卵粘蛋白和 伴清蛋白,而其红细胞(鸟类的红细胞 上有核的)只合成血红蛋白,那么两种 组织之间DNA有什么不同呢?
段,即一个基因。 n 基因仅是一个功能单位,基因内部的碱基对才是重
组单位和突变单位。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基因与基因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