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产业链利润分布格局
2009年中国聚乙烯市场行情走势及预测

l 月间市场价格 受 国内石化企业 减产 ,供 应 2
三、0 9 2 0 年聚乙烯市场行情分析预测
l2 0 、0 9年 一 0 0年 国 内聚 乙烯 产 能 投 产 21
展望 ( 表 2 。 见 )
库压缓解 , 塑料制 品企业 资金状况转好 的影 响 , 使市场价格处于震荡盘 整的修复性状态 。 ② 聚 乙烯下游企业深受 冲击 ,大量 出 口加 观需求 出现负增 长( 国产 总量 6 9 8. 吨, 口 6万 进 总 量 49 4 . 吨 ,出 口总量 6 7万 . 吨 。合 计 7万 13 . 12 6万吨 , 比去年 同期减少 2 万 吨左右 ) 8 。
迅 速上涨 。7月 一 0 间市 场价格 受 国际金 融 础设施 建设 而加快增长 。 l月 5 、四万 亿经 济刺激计 划将 带动 P E管材 、
停产 。国内外石化 为缓解库压 , 不计成本 出货 , 建 材 、 电线 电缆 的需求 。
致使 塑 料原料 价格 出现崩 溃 式 的暴跌 。 l 月 1
l受金融风暴影 响 , 、 全球 经济显著下滑 。
2 聚 乙烯上游原料价格 的暴涨暴跌伴 随着 、
金融市场 的动荡 。 3 金融危机加速 了聚乙烯 产业 的调整 。 、
二 、 乙烯产 业 链 简 单 分 析 聚
l产业 链上 游企 业相 对集 中 , 、 下游企 业 规 模 较小 , 相对分散 , 抵御危机能力差 。 2 聚 乙烯下游产业利润情况 受金融危机 影 、
LD E LP HD E P 总计
燕 山石化
3 8
1 4
5 2
天津联 合 齐 鲁石 化 扬 子石 化
中石化 上 海石 化 1 9
1 2 1 4 l 2 2 0 3 7 2 0
乙烯产业链分析及市场发展规模

乙烯产业链分析及市场发展规模
一、乙烯产业介绍
乙烯,也称为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烃,是乙烯基的一种烃。
乙烯可用于制造塑料和橡胶,是制造塑料和橡胶的基础原料。
世界上乙烯产量较大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中国等,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生产乙烯的第一大国。
二、乙烯产业链分析
(1)基础材料:乙烯主要由石油、煤、天然气等原料制造而成,其中石油和煤炭是主要原料,其他原料也有贡献。
(2)乙烯制造:乙烯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石油和煤炭的加工、乙烯聚合及其他的化学反应等。
乙烯的制造过程主要由石油和煤化工厂(如聚乙烯厂、乙烯共聚物厂等)完成。
(3)塑料及橡胶生产:乙烯是制造塑料和橡胶的基础原料,乙烯可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和橡胶产品,如塑料纤维、薄膜、管道、橡胶类等。
(4)其他产品与服务:乙烯还可以用于制造汽油、柴油、润滑油、树脂等各种化工产品,也可以用于制造保温材料、着色剂等。
2024年,全球乙烯产业市场规模约为755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9590亿美元。
PVC成本利润分析

PVC成本利润分析
1. 二月份VCM成交价格为745美元/吨,折合成PVC销售成本为790美元。
2. 目前电石价格为2250-2300元/吨,折合成PVC销售成本为6000元左右。
3. 乙烯法PVC生产成本约为8200元左右。
4. 国内PVC出厂价为8000元/吨左右,折合成美金730-735美金左右。
从上述折合的情况可以看出现,现在电石法企业利润丰厚,乙炔烯法基本上无利润,单纯的单体法根本无利了,从原料情况看后续市场应该集中在单体法PVC和乙烯法PVC方面。
目前VCM报价还没有正式出台,有消息说日方不肯让步,如果3月份VCM真的是以800美金中国用户被近接受的话,这样单体法折合成PVC成本就要800美金以上。
而国内单体法PVC目前的价格8400-8500元相比相差较大,这样市场又会进一步激化。
全国主要聚乙烯装置产能及工艺分布

全国主要聚乙烯装置产能及工艺分布在中国的聚乙烯产能及工艺分布方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主要装置和工艺。
首先,中国的主要聚乙烯装置产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
这些地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网络,以及充足的原材料供应,使得聚乙烯装置的建设和运营更为便捷和高效。
其次,关于聚乙烯的工艺,中国主要采用乙烯在高压或中压条件下聚合的方法。
高压聚乙烯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方法,具有简单、成熟和稳定的特点。
目前,中国约有60%的聚乙烯产能采用高压工艺。
中压聚乙烯工艺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工艺方法,该工艺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产能,逐渐成为中国聚乙烯产能布局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中压聚乙烯产能将继续增加。
此外,中国的聚乙烯产能主要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主。
LLDPE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拉伸性能,适合用于薄膜、液体包装等领域;而HDPE具有出色的刚性和热稳定性,适用于制造容器、管道等产品。
至于产能规模,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的聚乙烯总产能已经达到约4000万吨/年。
其中,约3000万吨/年是高压聚乙烯产能,约1000万吨/年是中压聚乙烯产能。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聚乙烯产能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总的来说,中国的聚乙烯产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是最主要的聚乙烯生产基地。
聚乙烯的工艺主要以高压和中压聚合为主,其中高压聚乙烯占据绝大部分。
产能规模方面,中国的聚乙烯总产能已经达到4000万吨/年,预计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2024年聚烯烃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聚烯烃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聚烯烃是一种重要的石化产品,在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聚烯烃市场规模进行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市场规模、主要产品、市场趋势等方面。
市场概况聚烯烃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全球市场,涵盖了各种聚烯烃产品。
聚烯烃主要由乙烯进行聚合制得,其产品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聚烯烃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据预测,到2025年,聚烯烃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聚乙烯市场聚乙烯市场是聚烯烃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原料,广泛用于塑料制品、包装材料、电缆绝缘层等。
据数据显示,聚乙烯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聚丙烯市场聚丙烯市场也是聚烯烃市场中的重要部分。
聚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原料,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制品、纺织品、汽车零部件等。
据数据显示,聚丙烯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主要产品聚乙烯和聚丙烯是聚烯烃市场的两大主要产品。
聚乙烯聚乙烯是一种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不同的聚合方法和加工条件,聚乙烯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多种类型。
聚丙烯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机械性能。
根据不同的聚合方法和加工条件,聚丙烯可分为均聚丙烯和随机共聚丙烯等多种类型。
市场趋势生产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聚烯烃市场的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新的生产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改善产品质量。
因此,技术创新将在聚烯烃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也对聚烯烃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为一种塑料原料,聚烯烃的应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此,聚烯烃生产企业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市场竞争格局聚烯烃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有许多国内外企业竞争份额。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023年聚乙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聚乙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热塑性树脂,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汽车、电子、纺织和医疗等各个领域。
以下是对聚乙烯行业市场现状的分析。
一、市场规模聚乙烯市场规模庞大,全球聚乙烯产量每年超过1亿吨,市场价值约2500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全球聚乙烯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中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二、市场驱动因素1.人口增长与城市化: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带动了包装、建筑和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了聚乙烯市场的增长。
2.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增长,扩大了聚乙烯的应用领域。
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3.环保意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和可降解材料的需求增加。
聚乙烯作为一种可回收材料,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4.技术创新:聚乙烯行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
三、市场趋势1.可降解材料的兴起:可降解聚乙烯材料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法规的推动,可降解材料在包装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将会增加。
2.电子行业的增长:电子行业对于聚乙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对聚乙烯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3.新兴市场的发展:新兴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新兴国家对于聚乙烯的需求不断增加。
4.可回收利用的重要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回收利用将成为聚乙烯行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开发更加可回收的产品和提高回收利用率,将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四、市场挑战1.原材料价格波动:聚乙烯的价格受到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增加生产成本,对行业造成一定的压力。
2.竞争加剧:聚乙烯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生产商和品牌。
价格战和低利润率给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
3.环保压力:聚乙烯作为一种塑料材料,也面临着环保压力。
在可降解材料和可回收利用方面,行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总之,聚乙烯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驱动因素多样,市场趋势积极。
2009年中国聚乙烯市场行情走势及预测

塑料包装2009年第19卷第2期2009年中国聚乙烯市场行情走势及预测魏长明(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一、2008年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及聚乙烯市场行情回顾:1、受金融风暴影响,全球经济显著下滑。
2、聚乙烯上游原料价格的暴涨暴跌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动荡。
3、金融危机加速了聚乙烯产业的调整。
①聚乙烯价格追随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非理性的上涨,然而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开始下跌,而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聚乙烯价格的崩溃,在2008年末才逐渐趋稳。
2008年5月-6月间市场价格受中石油、中石化满足国内成品油供应减产,加上茂名乙烯遭雷击停产及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后重建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迅速上涨。
7月-10月间市场价格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塑料制品企业大幅亏损,开始大量停产。
国内外石化为缓解库压,不计成本出货,致使塑料原料价格出现崩溃式的暴跌。
11月-12月间市场价格受国内石化企业减产,供应库压缓解,塑料制品企业资金状况转好的影响,使市场价格处于震荡盘整的修复性状态。
②聚乙烯下游企业深受冲击,大量出口加工型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造成聚乙烯表观需求出现负增长(国产总量689.6万吨,进口总量449.7万吨,出口总量6.7万吨。
合计1132.6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8万吨左右)。
③由于近两年国内外聚乙烯产能增长较快,下游需求增速较慢,聚乙烯产业自身已有调整的需求,而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这一进程。
4、2008年中国聚乙烯装置产能分布(见表1)。
二、聚乙烯产业链简单分析1、产业链上游企业相对集中,下游企业规模较小,相对分散,抵御危机能力差。
2、聚乙烯下游产业利润情况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3、薄膜LDPE/LLDPE包装膜发展迅速,HDPE薄膜受政策影响。
4、管材———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PE下游产业。
农膜———需求较为刚性,产业极待规范。
电线电缆料———需求将随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加快增长。
5、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将带动PE管材、建材、电线电缆的需求。
乙烯产业链分析及市场发展规模

乙烯产业链分析及市场发展规模一、乙烯产业链分析乙烯在常温下为无色、易燃烧、易爆炸气体,是用途最广泛的基本有机原料。
下游产品数量较多,其中60%左右用于生产聚乙烯,其他重要的下游产品是乙二醇、聚氯乙烯、苯乙烯以及醋酸等。
这些衍生物的主要下游产品是塑料、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以及表面活性剂、粘合剂、涂料等。
塑料是占比例最大的终端产品,约占乙烯消费量的80%。
这些产品最终应用于包装、农业、建筑、电子电器、机械和汽车等部门。
乙烯产业链较长,分支产品较多,在石化行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产业链。
图表乙烯产业链示意图资料来源:产研智库其中,LLDPE指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DPE指低密度聚乙烯,HDPE指高密度聚乙烯,PVC指聚氯乙烯,MEG指乙二醇,SM指苯乙烯。
二、全球乙烯市场发展规模2014年,世界乙烯产能继续缓慢增长,新增产能465.8万吨/年。
中国和中东地区继续引领世界乙烯增长,中国新增202万吨/年,中东地区新增150万吨/年。
欧洲地区有6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因效益低而被关闭,日本鹿岛一套装置(产能为37.5万吨/年)于5月份报废。
因此,2014年世界净增乙烯产能为368.3万吨/年,总产能已达到1.53亿吨/年。
中国乙烯产能一举突破2000万吨/年,亚太地区乙烯产能突破5000万吨/年,阿联酋新增150万吨/年产能,中东地区总产能达到2668万吨/年,中东对欧洲的乙烯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在世界乙烯行业的地位继续提升。
从乙烯生产国看,2014年,美国产能小幅增长,仍是世界头号乙烯大国,中国、沙特阿拉伯仍位列第二、第三位。
因日本乙烯产能继续下降,伊朗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乙烯生产国。
图表2012-2014年世界十大乙烯生产国单位:万吨/年数据来源:IHS,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从全球范围来看,乙烯产能较为分散。
在中东和非洲地区,沙特阿拉伯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沙特阿拉伯基础工业公司旗下的Petrokemya 是该地区最大的乙烯生产商,年产量达到290 万吨,其他生产乙烯的子公司还包括Yanpet、Kayan 和Yansab。
聚乙烯需求结构

聚乙烯需求结构一、引言聚乙烯(PE)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其需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本文将对聚乙烯的需求结构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聚乙烯的用途与市场需求1.包装行业:聚乙烯在包装行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如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日常消费品的包装。
2.建筑行业:聚乙烯在建筑行业中主要用于防水材料、管道、墙体保温等。
3.管道制造:聚乙烯管材在燃气、给排水、石油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4.汽车零部件:聚乙烯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如燃油箱、保险杠等。
5.电气绝缘:聚乙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用于电线、电缆等领域。
6.其他领域:聚乙烯在其他领域如农业、医疗、家居等也有广泛应用。
三、我国聚乙烯市场需求分析1.产量及消费量:近年来,我国聚乙烯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乙烯消费市场。
2.地区需求分布:我国聚乙烯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次是中西部地区。
3.行业政策影响:政府对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了聚乙烯市场的发展。
四、聚乙烯市场竞争格局及企业分析1.国内外生产企业概况:国内外企业在我国聚乙烯市场中的竞争激烈。
2.市场集中度:聚乙烯市场集中度较高,几大龙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3.企业竞争策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能等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聚乙烯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1.下游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游产业对聚乙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技术创新:新型聚乙烯材料及技术的研发,将为市场需求提供更多可能性。
3.环保政策:政府对环保政策的加大力度,将推动聚乙烯市场向绿色、高性能方向发展。
4.未来市场需求预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聚乙烯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六、结论与建议1.结论:我国聚乙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竞争格局日趋激烈。
2.建议: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性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同时,关注政策导向,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浅谈我国聚氯乙烯产业链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浅谈我国聚氯乙烯产业链上 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 柴国樑
一 、东 西 部 聚 氯 乙 烯 树 脂 生 产 产 量 比 较 分 析 据资料显示, 我国 PVC 生产企业 60 余 家 。近 几 年 PVC 产 能 规 模 一 路 狂 飙 , 目 前 已 近 1000 万 吨, 产量增长强劲。从早年的大量进口, 到近年来的 产销基本平衡, 再到现在出现供需失衡趋势, 由此, 我国 PVC 行业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 2006 年国内 31 省市中, 仅海南、重庆、甘肃、西 藏 三 省 区 暂 无 聚 氯 乙 烯 树 脂 生 产 。从 生 产 大 区 划 分 来看, 聚氯乙烯树脂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 、西 南、西北四大区, 华东七省市占全国总产能达 35.66%以 上 ; 其 次 是 华 北 和 西 南 地 区 , 分 别 占 全 国 总 产 能 的 32.19% 和 11.12% 左 右 ; 西 北 三 省 占 9.96%左右。四大区合 计, 占全国 总 产 能 的 88.93% 左右, 也就是说全国六成以上的聚氯乙烯树脂产能 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2005~2006 年 东 西 部 聚 氯 乙 烯 树 脂 生 产 产 量 比较统计详见表 1。
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宏 观总量控制, 提高准入门槛, 严格 审批新增项目;
二是要加强资源整合, 特别 是东西部企业间的联手运作, 利 用西部 的 电 力 、原 料 、劳 动 力 和 环 境 优 势 , 结 合 东 部 的 市 场 、管 理 、 技术和交通便利, 实现优势互补;
三是现有企业应由热衷于规 模的经营模式向集约效益模式转
三 、东 西 部 进 出 口 分 析 比 较 全国九成以上的聚氯乙烯树 脂进口集中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 广东、上海、福建和江苏) 。从海 关资料来看, 聚氯乙烯进口消费 省市前五位均为东部沿海省市。 2006 年初级形状的聚氯乙烯进 口 消 费 省 市 有 23 个 , 主 要 进 口 流 向 为 广 东 省 、上 海 市 、福 建 省 、江 苏 省和浙江省, 前五位进口消费省 市合计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 96.02%, 广东省 、上 海 市 、福 建 省 、 江苏省和浙江省进口量分别占总 进 口 量 的 73.62%、8.47%、7.15%、 5.16%和 1.62%( 详见表 3) 。 从 海 关 资 料 来 看 , 2006 年 初 级形状的未塑化聚氯乙烯进口消 费省市有 15 个, 主要进口流向为 河 北 省 、广 东 省 、福 建 省 、江 苏 省 和 山东省, 前五位进口消费省市合计 进 口 量 占 总 进 口 量 的 97.21%, 河 北 省 、广 东 省 、福 建 省 、江 苏 省 和 山 东省进口量分别占总进口量的 34.76% 、31.02% 、20.21% 、10.12% 和 1.10%( 详见表 4) 。 从 海 关 资 料 来 看 , 2006 年 初 级形状的已塑化聚氯乙烯进口消 费省市有 23 个, 主要进口流向为 广 东 省 、上 海 市 、江 苏 省 、福 建 省 和 山东省, 前八位进口消费省市合计
聚乙烯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聚乙烯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摘要综述了国内外聚乙烯的供应和消费现状,并进行了分析及预测。
国际市场聚乙烯产品的需求量增速逐渐放缓,因此其产能增速也开始逐渐放缓。
我国聚乙烯行业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产能释放高潮期,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进口量仍处于历史高位,但下游消费的增速呈现减缓的趋势。
我国聚乙烯行业虽然整体仍供不足需,但已出现了供需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聚乙烯;供应;消费1国际市场分析1.1供应世界聚乙烯产能继续增长。
2022年世界聚乙烯产能超过1.4亿吨/年,同比增长6.1%,产量同比增长2.1%,装置平均开工率83.1%,较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
随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强劲复苏,全球聚乙烯产量猛增。
近年来,全球聚乙烯生产企业不断重组、并购,加上自身一些装置的扩能及新建,聚乙烯生产能力更为集中。
全球HDPE(高密度聚乙烯)生产企业中位居前两位的是利安德巴塞尔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简称中国石化),产能分别占世界HDPE总产能的9.4%和7.6%。
LDPE(低密度聚乙烯)生产企业中埃克森美孚公司、利安德巴塞尔公司和中国石化的产能最大,分别占世界LDPE总产能的8.0%、7.1%和6.7%。
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生产企业中陶氏化学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的产能最大,分别占世界LLDPE总产能的15.9%、10.5%和9.3%。
未来几年,欧洲和北美的聚乙烯生产能力将不会有显著增长;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和中东地区在需求优势和原料成本优势的带动下,新增聚乙烯产能将占到全球的80%以上。
1.2消费2022年全球聚乙烯需求达2.4亿吨。
全球HDPE主要用于吹塑制品、注塑制品、薄膜与板材、管材、纤维、电线电缆和其他领域,分别占HDPE消费量的25.6%、19.3%、19.1%、11.1%、5.0%、1.4%和18.5%。
全球LDPE主要用于薄膜与板材、挤出涂覆、注塑制品、电线电缆和其他领域,分别占LDPE消费量的53.5%、9.6%、8.2%、3.9%和23.1%。
2024年聚乙烯塑料市场调研报告

聚乙烯塑料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聚乙烯塑料市场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聚乙烯塑料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具有低成本、耐候性好、耐化学品侵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建材、汽车等多个领域。
本报告旨在提供聚乙烯塑料市场的整体情况、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格局等方面的信息。
2. 市场概述2.1 市场定义聚乙烯塑料市场是指聚乙烯塑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市场。
聚乙烯塑料是一种由乙烯单体聚合制得的合成塑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2.2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聚乙烯塑料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截至2020年,全球聚乙烯塑料产量约为1,400万吨,市场规模达到了1000亿美元。
预计未来几年,聚乙烯塑料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2.3 市场主要应用领域聚乙烯塑料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建材、汽车等多个领域。
其中,包装行业是聚乙烯塑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据市场份额的约40%。
3. 市场发展趋势3.1 环保要求推动市场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对塑料污染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
聚乙烯塑料具有可回收性和可再生利用的特点,逐渐成为替代传统塑料的重要选择。
3.2 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市场创新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聚乙烯塑料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聚乙烯塑料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3.3 价格波动影响市场发展聚乙烯塑料市场的价格受原材料价格、供求关系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价格波动会对市场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4. 竞争格局4.1 主要厂商全球聚乙烯塑料市场存在着多家主要厂商,包括埃克森美孚、道达尔、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
这些厂商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份额,拥有稳定的供应链和广泛的客户群体。
4.2 竞争策略主要厂商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营销等手段进行竞争。
一些企业还通过合并和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
4.3 新进入者由于市场规模庞大,聚乙烯塑料市场吸引了一些新进入者。
新进入者在技术、品质和价格方面需要与主要厂商展开竞争。
全国主要聚乙烯装置产能及工艺分布

全国主要聚乙烯装置产能及工艺分布
一、全国主要聚乙烯装置产能及工艺分布
1.1全国主要聚乙烯装置产能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目前共有26个聚乙烯装置,聚乙烯装置总装机容量约为6403万吨/年,其中,氯烷装置3577万吨/年,原料装置2626万吨/年,中国目前已建成的聚乙烯装置产能情况如下(按装机容量大小排序):
表1已建成聚乙烯装置产能情况
装置名称/装机容量(万吨/年)
泰达福迪/1560
上海青松/1000
华胜烯烃/800
康威烯烃/600
金江烯烃/600
锦州衡山/550
天津威焱/530
黑牡丹/400
格力宝能/350
金鹏烯烃/250
濮阳天一/200
厦门康英/200
山西晋雨/200
天津昇宁/200
宝中能源/150
沈阳安抚阳/150
重庆海润/150
中化安贵/150
青岛锦天/150
安徽阳坊/100
淮安中联/100
重庆僦能/100
四川龙科/100
苏州威体/100
澳洲新未来/100
中原宝顺/100
1.2全国主要聚乙烯装置工艺分布
我国目前共有26个聚乙烯装置,其中,氯烷法和烯烃法分别占到85.6%和14.3%,两种工艺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表2工艺分布情况
工艺/容量占比/装置数量氯烷法/85.6%/22
烯烃法/14.3%/4。
聚烯烃、PC、生物可降解材料 化工新材料行业格局及企业布局

二、高端聚烯onMobil公司首次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出mLLDPE,标志着茂金属聚烯烃进入工业 化阶段。
从全球市场看,高端聚烯烃生产主要集中在西欧、东南亚和北美地区,中东以大宗通用料为主, 其中日本是东南亚高端聚烯烃主要生产国。相关企业包括ExxonMobil、Dow化学、BASF、 LyondellBasell、Total、三井化学、住友化学、旭化成等。
聚的聚乙烯牌号等。 (2)特种聚烯烃树脂,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聚丁烯
-1(PB-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EVOH)等。
应用领域 高端聚烯烃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高端管材、汽车零配件、医疗设备、
假体性植入物等。
图表:全球POE产能被海外四大公司垄断
二、高端聚烯烃——POE
POE消费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欧美 目前,POE 全球年产量和消费量已经超过了100 万t,并且需求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POE 的主要消
费区是北美、西欧和日本,其中,日本消费力最大约为33%,其次是北美约32%,然后为西欧25%,其他 地区10%。
图表:2020年国内EVA产能
二、高端聚烯烃——EVA
近几年,我国EVA树脂行业产量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2010年的24.5万吨增长到了2020年 的75万吨。同时行业需求量快速增长,2016-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约9.4%, 2020年我国EVA树脂 行业需求量约为188万吨,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
三类主要化工新材料行业格局及企业布局
——高端聚烯烃、PC、生物可降解材料
目录
一、三类主要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关联 二、高端聚烯烃壁垒高,需求大 三、工程塑料PC产能扩张,供需两旺 四、生物可降解材料成长空间巨大 五、在各领域布局的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商品交易所-和讯网十大期货研发团队评选团队投稿永安期货:市场结构决定聚乙烯产业链利润分布格局永安期货孔亮【关键词】市场结构;行业;聚乙烯;产业链;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摘要】本文通过对聚乙烯产业链的细分及分层级市场结构的剖析,使得聚乙烯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利润分布特征逐步清晰化,在细化产业链联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环节利润率的动态变化,引导分层级供求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切换,最终推动LLDPE行情的波段式演进。
主要内容:1. 大致描述了聚乙烯产业链分层级结构,并通过市场结构分析法,将聚乙烯产业链上游市场定义为寡头垄断市场,将中游市场定义为完全竞争市场,将下游市场定义为垄断竞争市场,最终给出了各层级的大致利润率水平。
2. 分析了在外围环境和整体供需变动的情况下,聚乙烯产业链各层级利润的变动情况。
3. 深入剖析聚乙烯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各自的结构特征,并确定了各层级市场的供求、价格和利润决定模型。
4. 在确定聚乙烯产业链各层级利润特征的基础上,着眼于产业链内部,并将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利润模型更具体地引入到聚乙烯产业链各层级市场,最终在特定的供求及价格决定机制下,确定了细化的利润率水平。
5. 结论:本文通过对聚乙烯产业链特征和产业链各层级市场结构特征的深入分析,得出了聚乙烯产业链的利润分布模型。
1 聚乙烯产业链利润分布概况聚乙烯产业链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游的聚乙烯生产企业;第二部分是中游的经销商;第三部分是下游的聚乙烯产品加工企业。
(1)聚乙烯生产企业的利润状况由图1可知,聚乙烯生产企业大多数为中石油、中石化下属企业,两大集团的产能占到了市场总产能的近80%。
其中,主要的生产企业有:隶属于中石化的茂名石化和燕山石化;隶属于中石油的兰州石化和独山子石化;隶属于合资企业的上海赛科和中海壳牌;隶属于地方性企业的盘锦乙烯,这些企业集中了市场上50%的产能,从市场结构来看,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且寡头的产能仍呈扩大趋势,也就是寡头产能的市场占有率仍有上升趋势。
从利润分布上来看,由于生产企业的寡头垄断性质,因此议价能力较强,使得聚乙烯生产企业获得了该产业链上最大比例的利润。
从净利润率的角度核算,大概为6-10%,是非常丰厚的。
(2)聚乙烯经销商的利润状况不同于聚乙烯生产企业,由于聚乙烯经销商这一环节基本上没有进入门槛,也对规模经济没有要求,因此企业小而散,且数量众多。
据统计,目前市场上有近千家经销商,而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00多家。
从目前市场上的聚乙烯销售环节看,大约有2/3的聚乙烯是通过经销商卖给下游企业的。
即便是经销商这一环节,具体的结构也较为复杂,其中除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销售公司外,有35%的聚乙烯一般要经过两级经销商,最后才能到达下游聚乙烯产品加工企业。
从利润分布上来看,由于经销商的近乎完全竞争性质,因此议价能力极弱,使得聚乙烯经销商只获得了该产业链上最为微薄的利润。
从净利润率的角度核算,大概为1-5%,其生存环境是比较艰难的。
(3)聚乙烯产品加工企业聚乙烯产品加工企业就是以聚乙烯为原料生产各类产品的加工企业,主要有薄膜企业、管材企业、农膜企业、电线电缆企业。
具体来看,聚乙烯下游加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相对分散,主要包括薄膜企业、管材企业、农膜企业、注塑企业、中空企业、电线电缆企业等。
这类企业,尤其是出口加工型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也容易受宏观经济走势波动的影响。
从利润分布上来看,由于聚乙烯产品加工行业的垄断竞争性质,因此议价能力较聚乙烯生产企业弱而较经销商强,使得聚乙烯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了该产业链上相对尚可的利润。
从净利润率的角度核算,大概为2-8%,其生存环境虽说也比较艰难,但总体仍能维持在一个尚可的水平。
2 聚乙烯行业分类型利润动态分析如果外围环境和整体供需都没有较大的变化,那么行业的利润分配格局也将不发生变化,但是宏观经济总是处于波动之中,因此行业利润分布需要动态环境的考验。
就动态检验而言,2008年可谓是意义重大的一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导致实体经济状况的巨变,给行业各层级企业以巨大的考验。
(1) PE生产企业。
受下游需求萎缩和PE价格下跌的影响,生产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有所下降,但是仍掌控着较大份额的利润,就其原因,乙烯价格的急剧下跌降低了原料成本,同时可变成本中人力和能源成本也相应降低,况且较大的议价权也给予生产企业的利润以一定的保障。
(2)对于PE经销商。
金融危机前后利润差异较大,一些实力较强或做进口料的经销商在行情较好时有较可观利润,小经销商利润较薄。
总体来看,经销商08年的利润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上下游利润的挤压必将影响议价权相对最弱的经销商,对于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经销商的利润必然是更加的微薄。
(3)下游产品加工企业。
从这一层级而言,由于聚乙烯下游产品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因此也导致企业众多,且企业之间的生产技术水平差异也较大,从产品市场角度看是一个差异化程度极高的垄断竞争市场。
分品种来看:①薄膜企业由于薄膜的品种繁多,利润率差异大,其中高端的包装膜利润较高,而低端薄膜,如塑料袋企业利润较薄。
特别是在08年经济情况和政策影响(如限塑令)下,部分企业利润率有所下滑;②管材企业主要和房地产业相关度较大,08年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不景气导致管材需求下降,企业利润降低,但总体而言管材仍属于PE下游情况较好的产业;③农膜企业相比而言抗风险能力较强,因为农膜需求较刚性,然而在08年8、9月份原料价格暴跌时,下游经销商和农民不敢采购农膜,导致前期积压了高价料的农膜企业亏损严重。
08年末由于原料价格明显下降,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因此部分企业利润率有所升高,但由于处于淡季,开工率处于较低水平;④电线电缆企业处境较难,因为受到了上游原料供应商和下游电线电缆企业的双重挤压,规模较小的电线电缆企业只有较小的市场话语权,因此利润较薄。
3 决定聚乙烯产业链利润分布的市场结构分析3.1 聚乙烯产业链上游市场结构分析根据前文所述,在聚乙烯产业链上游市场企业份额占比中,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就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而另外占据20%份额的合资企业也是国际上大型的聚乙烯生产企业在我国的合资企业,因此该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
从经济学角度上说,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是:①少数几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上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每个企业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②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至于企业的决策要考虑对手的反应。
③这种依存影响关系使寡头企业产品的需求曲线具有不确定性(具体的分析模型较复杂,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产业特征,又可以将聚乙烯上游产业定义为纯粹寡头行业(产品无差别)。
随着企业的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以及生产技术的同质化,寡头垄断类型的市场结构被认为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像石化行业这样的对规模经济1和资源优势要求较高2的行业。
聚乙烯上游寡头垄断市场具有其它市场结构所没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两家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因为在聚乙烯上游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只有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每家企业都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们各自在价格或产量方面决策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市场和其它竞争者的行为。
因此,聚乙烯上游寡头垄断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每家企业在做出价格与产量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到本身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决策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其它企业可能做出的反应。
(1)寡头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性对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①在聚乙烯上游寡头垄断市场上,各寡头企业很难对产量与价格问题做出确切而肯定的答案。
②但是价格和产量一旦确定之后,就有其相对稳定性。
(2)聚乙烯上游市场价格决定的方法:价格领先制和成本加成法。
①价格领先制。
价格领袖的寡头企业有三种情况:其一、支配性价格领袖;其二、效率性价格领袖;其三、晴雨表型价格领袖。
②成本加成法。
在估算的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一个固定百分率的利润。
平均成本可以根据长期中成本变动的情况确定,而所加的利润率则要参照全行业的利润率情况确定。
(3)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可用于聚乙烯上游寡头市场行为分析。
这一模型假定,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价格,当一个寡头企业提高价格时,其他企业将不会跟随,但若它降低价格,其他企业也会如此。
结果,单个企业面临的1 规模经济: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
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是对于化工产业而言,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有利于保持产品质量稳定性、降低单位产量能耗和设备使用效率。
2 对于聚乙烯上游生产企业,维持装置的持续稳定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需要生产原料的稳定供给为条件,而其主要上游原料是由原油炼制而得,因此该行业的生产企业需要足够大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来保证足量的原料储备。
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折弯点。
对应于一条折弯的需求曲线,寡头企业得到自身的边际收益。
通过此边际收益,企业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最优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
与通常企业不同的是,折弯的需求曲线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在折弯点处不连续。
当边际成本恰好与边际收益在边际收益的断点处相等时,只要边际成本的变化不超过一定幅度,就不会影响企业的均衡产量和价格。
这样,该模型对聚乙烯上游寡头市场的价格稳定性给予了充分的说明。
图2: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4)总体而言,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对聚乙烯上游寡头垄断市场的结构、产量和价格决定方式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3.2 聚乙烯产业链中游市场结构分析聚乙烯产业链中游企业是指聚乙烯的经销商,由于聚乙烯中游市场基本没有进入门槛,且中游企业也不是生产型企业,不需要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在当前经济环境中,更多的是贸易渠道的竞争,是市场信息把握能力的竞争。
恰逢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决定了聚乙烯产业链中游这种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也就是说聚乙烯产业链中游市场是一种完全竞争市场。
(1)聚乙烯产业链中游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①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每个占有非常少的市场份额,以至于都把市场价格视为即定而加以接受;②市场上交易的产品是无差异的,至少在消费者(聚乙烯下游产品加工企业)看来是如此;③行业中不存在进入障碍,企业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④消费者或企业拥有完全信息。
(2)聚乙烯产业链中游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
短期的供给曲线以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为基础。
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它的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市场的供给曲线是本行业所有企业的位于边际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的总和,即所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