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八年级上册 新时代的曙光
八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领导者:陈独秀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他们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3.宣传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鲁迅《狂人日记》第一部白话文小说(2)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口号(两面旗帜):“民主”“科学”(3)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2、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扩大: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但遭镇压并多人被捕。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影响: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2018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复习提纲(无答案)

2018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提纲第l2课新文化运动内容标准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新青年》的创办1.背景①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
②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知识,培养国民的健全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________领域的革新运动。
2.概况兴起时间_______:。
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思想:_____与_____。
重要阵地:_____和_____。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①抨击_____和_____。
②提倡_____与_____。
③文学革命,主张以_____作为新文学的语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__________。
2.意义:①新文化运动动摇了_____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_____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_____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②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_______运动。
第十三课五四运动内容标准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决定将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爆发: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_;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扩大: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斗争;6月3日北京学生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6月5日,__________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含答案

直击中考1.(潍坊中考)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
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
说明胡适(B)A.被陈炯明收买B.反对旧道德C.否定三民主义D.提倡白话文2.(营口中考改编)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
1919年在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是(D)A.火烧圆明园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3.(杭州中考)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B)选项事件结论①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②戊戌变法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③新文化运动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安徽中考改编)下图是沈泊尘先生于20世纪前期创作的一幅名为《山东·青岛》的漫画。
与漫画主题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B)A.甲午战争B.五四运动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5.(郴州中考)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C)A.维新思想B.三民主义C.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6.(宜宾中考)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A)A.《庶民的胜利》B.《敬告青年》C.《狂人日记》D.《孔子与宪法》7.(南京中考)“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
”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C)A.1840年B.1919年C.1921年D.1949年8.(鄂尔多斯中考)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
该历史人物(C)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代表B.发表过《庶民的胜利》C.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D.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9.(安徽中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知识整合及中考突破(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知识整合及中考突破(附答案)【知识网络】新文化运动1、背景:西方平等自由思想传入,新旧思潮冲突2、开始:陈独秀创立《青年杂志》3、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4、口号:民主和科学5、内容:提倡新道德、民主科学、新文学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2、主力、阵地:学生、工人:北京、上海3、主要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4、性质:反帝反封建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共产党诞生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组织基础:陈独秀等人创立党早期组织3、标志:中共一大召开;中共二大召开;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专题●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2.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4.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专题●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项目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点所处时间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和政治目标指导思想为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民主思想,政治目标为实行君主立宪制或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争取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为政治目标群众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未彻底解决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结果与前途取得了一定成果,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最终革命任务未完成,社会性质未改变革命最终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相同点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专题训练】1、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新时代的曙光【教案】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三.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仔细观看下面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图一、图二、图三的内容可以看出,这场运动的先锋是,后来成为运动主力的是_______ 。
(2)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表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图四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城市)。
诞生于年。
(4)图三和图四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5)图四会议上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谁?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6)与图四相关的是近代中国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件大事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内容阀,推翻帝国主义,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
民主共和国。
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全国工人运动
2、顶峰:京汉大罢工,意义: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3.结果:罢工运动遭到帝
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血腥镇压。
4、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认
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结合问题,寻找相关知识信息,解决问题。
(1)爱国学生、无产阶级(2)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爱国主义精神。
(3)上海、1921。
(4)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5)陈独秀。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6)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代表人物:胡适、李大钊、鲁迅。
3.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2.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时间:1919年5月4日。
3.要求: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领导者:陈独秀。
2.扩大: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3.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组织基础: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共35张PPT)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成立条件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 间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地 点 人物
内容
意义
中央局 。 1、党的领导机构是________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___ 。 4、中共二大规定党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
1921 C年
1949年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不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 国工人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 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上述材料对中国近代革命历程的回顾,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批孔 抨击 否定 说出: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
全校师生:
拜孔,祭孔, 弘扬传统文化
你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新 文 化 运 动 全 校 师 生
批孔抨击
祭孔
弘扬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一、新文化运动
背景 开始 时间 新文化 运动 开始 标志 领导 人 核心 思想 内 容 ①②③ 意 义 ①②③④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不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 国工人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 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新人教版

直击中考1.(潍坊中考)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
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
说明胡适(B)A.被陈炯明收买B.反对旧道德C.否定三民主义D.提倡白话文2.(营口中考改编)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
1919年在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是(D)A.火烧圆明园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3.(杭州中考)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B)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安徽中考改编)下图是沈泊尘先生于20世纪前期创作的一幅名为《山东·青岛》的漫画。
与漫画主题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B)A.甲午战争B.五四运动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5.(郴州中考)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C)A.维新思想B.三民主义C.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6.(宜宾中考)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A)A.《庶民的胜利》B.《敬告青年》C.《狂人日记》D.《孔子与宪法》7.(南京中考)“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
”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C)A.1840年B.1919年C.1921年D.1949年8.(鄂尔多斯中考)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
该历史人物(C)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代表B.发表过《庶民的胜利》C.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D.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9.(安徽中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4课《中国

背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 全 景 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国
工
时间
1923年 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 人权而战”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 潮推向了顶峰
人 顶 口号 运 峰 动 的 高 涨 结果
启
示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
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D.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它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 )
10.(2018天津新华中学期末)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相比,最重要的贡献是 制定了 ) C(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C.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 克
背景
1917年,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的胜利,
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
思
主 义
传播
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对马克思主义 《 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 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的
传 播 影响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
中国工人运动
结合起来
共产党 早期 组织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成 立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陈独秀 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 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 期组织 时间 地点 1921年7月 上海→浙江嘉兴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 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 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 当选为中央局书 记 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 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 天辟地的大事
人教版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代表人物:胡适、李大钊、鲁迅。
3.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2.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时间:1919年5月4日。
3.要求: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领导者:陈独秀。
2.扩大: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3.结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组织基础: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小结课件 新人教版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
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
是( D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h
7
2.1923 年,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 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段话提 示了( B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戊戌变法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7.(内江中考)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A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其导火线
B.6 月初后,运动中心在北京
C.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有( A )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②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③
h
10
考点 2:五四运动
6.《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
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
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h
11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6.有关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B.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
C.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吴佩孚的镇压
D.此后,全国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0中考历史复习课件:能力提升 第二部分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共37张PPT)

首
末
页
页
能力提升
二、综合题
21.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 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 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 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动。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 C )
A.文献记录能准确还原历史真相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相模糊不清
C.立场不同会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D.爱国就要排除一切外来因素
首
末
页
页
能力提升
20.(2019 毕节)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的有( C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 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首
末
页
页
能力提升
4.“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 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 (1906—1967)在 17 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 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C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首
末
页
页能力提升Fra bibliotek5.(2019 广安)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
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
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
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A )
2019秋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学
方法
命面貌的焕然一新,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历史事件。
目
情 感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而 五四运动后中国出现了新
标
态
变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
度 与 转折,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
价
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
拓 展 延 伸
项目 领 导 时 阶级 间 (最 大不 同)
旧 民 资 产 184
主主 阶 级 0 —
义 革 领导
191
Hale Waihona Puke 命9新 民 无 产 191
主主 阶 级 9 —
义 革 ( 工 194
命
人阶 9
级)领
导
新文化运动 一次伟大的思想 解放运动 反
思
五四运动 一次彻底的反帝 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中国新民主主义
生复习,记忆、总结、归
三.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合作探究】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仔细观看下面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
A.学生高呼“打倒卖国贼” B.拒签巴 黎和约 C.工人罢工 D.中国共产党诞 生
纳 一.诞生的历史条件:①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 壮大②思想基础:马克思 主义广泛传播③组织基 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 立 二.中共一大: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
【教学任务】
知 识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人物,内容,意义,影响;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
与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思想传播,组织建立,活动开展。
能力
过 程 通过对五四运动前后史实的了解,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整理与复习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一些,那不要紧,只要明白即可。 第二,朗读。 老师要求大家朗读课文、单词时一定要出声地读出来。 第三,提问。 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以保证
2019/5/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5
谢谢欣赏!
2019/5/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6
名师学案 同步作业课件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这对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 表达能力,以及考试时回答主观题很有帮助的。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上课的动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自己集中注意力。 第四,回答问题。 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回答问题要主动大胆。回答时要先想一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它和学过的内容有什么
联系?”,并先在头脑中理一理思路,想好回答时,先答什么,后答什么。老师对你的回答做出点评和讲解,指出大家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标准答案时 你一定要仔细听讲,从中发现哪些是应当记住和掌握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课件(共26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 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 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 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 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1915年在《青年杂志》 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 运动的号角。从第二卷改 名为《新青年》。
4、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签字;惩办卖国贼等。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北京市民宣言》 5、陈独秀亲自起草 _______________, 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 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6、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 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 爱国运动 ,全国_____ 学生的___________ 200 多个城 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 帝爱国斗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三、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
1、时间: 1922年7月 2、地点: 上海 最终奋斗目标——建设共产主义 3、内容: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四、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集中 国__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 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 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 30万以上。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马克思主义。 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
人教统编版中考总复习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知识网络新代的曙光一、新文化运动1. 开始: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2. 阵地:北京大学,《新青年》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4. 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5. 旗帜: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6. 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二、五四运动1.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 时间、地点:前期——1919年5月4日至6月3日,北京;后期——1919年6月5日,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3.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4.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中国共产党诞生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⑴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⑵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⑷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①主要内容:通过党纲、中心工作、成立领导机构②意义: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 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3. 工人运动高涨:京汉铁路大罢工【基础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各个事件的探索阶级不同。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探索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探索活动。
知识点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主要代表人物: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3.戊戌变法——《时务报》《国闻报》;辛亥革命——《民报》;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知识点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⑴道德: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⑵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陈独秀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⑶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化运动
民
主
科 学
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
四、有效训练,迁移应用
1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图反映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表现了怎样 的民族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1)这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忧国忧民、乐于奉献、勇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3)居安思危,前赴后继、勤奋学习,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
4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1)新的领导阶级: (2)新的利益代表: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还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3)新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4)新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5)新的斗争方法: 以无产阶级为领导, 放手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
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由旧 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 与图片相关的是近代中国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 件大事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自主复习,
开始 口号 导火线
新 文 化 运 动
阵地
人物 内容
五 四 运 动
爆发
口号
变化
性质
意义
意义
中 共 一 大 、 中 共 二 大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影响
三、交流探究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阶级基础) 2、根据上述历史条件,结合所学设计合理的方式表述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共产党的建立三个历史事件的 内在联系
中考复习八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一、复习目标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 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新文化运动 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重点) 3、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 国运动。
领导力量: 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 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骨干力量,显示了新的伟大力量。
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它不可能再走资 发展前途: 本主义道路,而必须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五、归纳链接
新 时 代 的 曙 光
新文化运动 前期:民主与科学 后期:宣传马克主义 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
地位: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性质:彻底的翻地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六、作业
1、背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 2、完成第四单元经典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