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镇养老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农村社会养老的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农村社会养老的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热点之一、为了了解农村社会养老的现状和问题,本次社会实践选择了赴农村开展养老实践调研。
二、实践目的1.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和需求,了解养老模式的与发展情况;2.分析农村社会养老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实践过程1.入村访谈: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入村访谈农村老年人,了解他们的养老需求和实际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交流,收集充分的信息。
2.老年人活动中心参观:我们赴当地老年人活动中心参观,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情况。
参与他们的活动,与他们进行交流,深刻体会到他们对于社会关注的渴望。
3.邀请专家座谈:邀请当地的农村社会养老专家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深度分析和建议,从中获取更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通过实践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农村老年人普遍面临着养老服务缺乏、人口外流和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2.当地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家庭减少群体和空巢老人增多,给家庭养老带来了很大的压力;3.缺乏社会养老保险等政策的保障,导致农村老年人养老风险较高。
五、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建设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和托管服务;3.加强社区和家庭养老服务能力,提高家庭养老的质量和便利性,提供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服务。
六、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农村社会养老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应当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和精神交流。
同时,这次实践也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这将对我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4篇
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4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1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养老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
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此次平山县南街村调研情况,得出如下数据及存在问题:(一)老年人身体状况及医疗情况1.在访问调查的老人中有93.9%的老人认为自身健康,能够自理,6.1%的老人部分或不能自理。
其中经常体检(一年一次以上)的老人占三分之一,而其余的老人很少或从未体检。
2.在医疗保障方面,80.3%的老人参加了新农合,12.1%的老人选择了商业保险或其他医疗保障,但仍存在7.5%的老人没有选择任何医疗保障。
3.在就医的问题上,98.5%的老人选择“大病去医院,小病在家吃药”,而1.5%的老人生病立即就医。
不就医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过高和手续繁琐。
(二)农村养老的现状与特点1.在访问的老人中,87.9%以上的老人依托家庭养老,入院养老及居住社区养老占6%左右。
老人大部分与子女住在一起,另有相当多的老人单独居住,而他们感情与生活上和子女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2.半数老人希望可有子女照顾日常生活,另有很大比重的老人能够自己料理,请家政保姆及住养老院者只占很少比例。
有以上数据分析,农村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形式,以社会养老为补充养老形式。
(三)关于农村养老院的情况农村中只有很少的养老院,而且有部分老人并不知晓养老院的具体位置。
此外,养老院的环境较差与收费超出部分老人所能承受的费用,是老人不愿进入养老院的.原因是之一。
另外,有部分老人不愿去养老院是因为担心周围邻居的评论,担心邻居认为子女不孝。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3篇)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3篇)调研报告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挑战分析一、调研目的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挑战,为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居民,希望了解他们对农村养老问题的态度和需求;实地访谈主要与农村养老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以获取更多的详细信息。
三、调研结果1.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面临着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养老机构,老年人只能依赖自己的子女,而子女往往外出务工,无法提供有效的照顾和关爱。
这导致农村老年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养老照顾,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2. 调研结果还显示,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
农村养老机构设施简陋,服务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专业护理人员和康复设施。
部分农村地区甚至没有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差。
另外,农村养老服务价格高昂,老年人普遍负担不起。
四、调研分析1. 农村养老问题的背后是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外流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规模外流,导致农村老年人无人照顾的情况愈发严重。
同时,传统的三代同堂模式逐渐瓦解,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度上升。
2. 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全面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的资金投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
同时,需要推动城乡扶贫协作,吸引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提供就业机会,减缓农村老年人口的负担。
五、调研建议1. 政府部门应制定更加完善的农村养老政策,加大对农村养老机构建设和改善的投资力度,并加强养老服务的评估和监管。
2.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建设,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养老服务人员,提高其素质和能力,推动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智能化。
3. 积极促进城乡扶贫协作,吸引大量年轻人回到农村发展,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经济保障。
综上所述,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实现“老有所养”,成为当前及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当前,从石哈河地区放眼至全旗、全市乃至全国,养老服务仍然存在很多明显的短板,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为此,石哈河镇人大主席团在镇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组织部分人大代表,通过深入村组入户走访、到互助院和养老院调研、组织代表小组研讨以及听取村“两委”意见基础上,以老年人多元的养老需求为导向,围绕解决石哈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分析目前农村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建议,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石哈河地区养老现状石哈河镇位于阴山北麓“高台梁”脊地,是典型的山旱区,镇域面积180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24个自然村,户籍总人口24784人,常住人口7645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站到60%以上。
全镇以农牧业为主,中青年大多外出,空巢老人多、留守老人多、高龄老人多、贫困老人多是基本现状。
多数老人在村居家养老,子女不在身边,存在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少部分五保和特困老人在旗养老院养老,还有一部分老人随同子女在周边旗县生活。
2017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整合项目资金,利用闲置校舍、旧乡镇政府等闲置资源,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完善、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村建设幸福养老互助院2处,其中格日楚鲁幸福养老互助院由原石哈河镇小学教学楼改造而成,占地21亩平米,建设规模100户;白音厂汗幸福养老互助院在原楚鲁图乡政府大院旧址建设,占地面积23亩,建设规模52户。
目前,幸福养老互助院已经住满,入住互助院的老人比较认可政府在集镇所在地集中自助养老的模式,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也渴望能入住。
二、存在的问题(一)大多数当地老人乡愁情结较重,不愿离开生养他们的故土。
许多当地的老人,一辈子在石哈河农耕放牧,对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依恋,即便现在子女有条件接他们到城市中享受更加完善的养老体制,他们也更愿意留在当地安享晚年。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调查报告(共5篇)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调查报告(共5篇)第一篇: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调查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12机制1W姓名:谷阳正本次社会实践的参与者有谷阳正、李康、杨光、陈文。
主题是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活动时间从2013/1/25到2013/2/5,地点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钦工镇和徐杨乡,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城乡在就业、创业、入学、生活等方面的差异,农村青壮年等人都到城市打拼生活,不少老人都留守在家。
据调查显示农村老人赡养问题不容乐观。
老年人口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项价值主体,一直扮演着权威和被尊重的社会角色。
对老年人的敬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涵。
而在现代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老年人的赡养的美德正被人们目不暇接的现代观念无情的吞噬着,老年人正成为被边缘化的一族。
农村赡养问题不容忽视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发展。
而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项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面临这些情况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养老问题。
目前,我镇农村养老还是沿用一贯的家庭养老模式:大多数依赖自己的儿女。
老人们的要求非常低,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儿女们的常回家看看就够了,但这样的生活都不能被满足。
调查情况看来,我镇一些老人生活艰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子女间非常攀比。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多子女家庭互相推卸赡养老人的责任现象比较严重。
如钦工镇士銮村73岁的陈某有三个儿子,现都已成家独自生活,老人则住在原先未拆的旧房里。
原先三兄弟商量好没加拿出一定的粮食赡养老人,可后来老二以父亲在老三结婚时话的钱比他的多为由拒绝赡养老人,老三媳妇则以结婚时老人怠慢了娘家人为由业不尽赡养义务。
老大开始还按时给老人生活费和粮食,后见两弟弟不尽义务,业停止供应。
最新农村养老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农村养老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冲击,已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因此,对农村养老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探索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养老模式,对于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在多个省份的农村地区随机选取样本,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0份。
同时,对50位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了深度访谈,以获取更为详细和深入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调研发现,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普遍缺乏,尤其是专业的养老机构和医疗设施。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健康问题时,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2. 养老观念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老年人对于养老的期待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居家养老,而是更加渴望得到社会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3. 经济负担问题: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养老补贴政策,但对于部分农村老年人而言,经济负担依然较重。
特别是在医疗费用方面,自付比例较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4. 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主要依赖于家庭成员,但随着子女外出务工,这种支持网络逐渐削弱。
同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无法提供有效的补充。
四、建议与对策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
2. 推广多元化养老模式: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如社区养老、互助养老等,满足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
3.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障政策,提高养老金水平,降低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4. 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培育和发展农村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范文篇1一、社会实践背景20__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
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
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
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
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
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
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现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
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
总的来说,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个人积蓄)。
据调查,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除去口粮、税粮(现已取消)、牲口食粮外,以市场价出售,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
农村养老问题的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养老问题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社会实践报告篇一: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社会实践报告一、课题调查总结在此次调查活动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信息,我们第五组在指定任务外还另外走访了两个村,完成了预期的调查报告表。
我们调查的课题是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施状况。
被调查者的年龄基本在45岁以上,而农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因为维持生计外出务工了。
对于农村养老保险这个国家政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通过村委会宣传、村民的相互信息传递、以及媒体等途径,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绝大多参加了新农保,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将自己未来的养老保障寄托在新农保上。
对于这种养老方式,他们觉得非常放心,充分信任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不过,虽然现在农村生活状况有所提高,但消费水平也在日益增长,他们支付日常开支后剩余的钱已屈指可数。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所调查的区域——平江县三市镇所有农村人口,他们的养老保险金一般都是每年交一百元。
农民非常感谢政府对他们的关心,认为有国家政策作保障,对自己日后的养老非常放心。
但调查中也发现,随着现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的飞速上涨,尽管由前几年的每月55元的养老金提高到去年的65元的补贴,但也只能略微解决一点点养老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物价生活水平下的贫困状况。
农民认为政府不差钱,还是希望国家能加大补贴力度。
调查中也发现,还有极少数的农民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原因是他们对政策根本不了解或不甚了解,这说明基层政府对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
但经过我们一番宣传过后,他们还是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新农保。
几经辗转调查过后,我们发现新农保在农村已经基本普遍,人们对这种养老方式非常满意,对国家政策十分感激,但还是希望国家能加大补贴力度,大大解决养老问题。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非常看好这种新农保的前景,同时也希望农民的养老问题能尽早得到解决!二、感想这几天的体验,真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虽然很累,很辛苦,喂饱了很多蚊子,但却很有收获,很有成就感,体会了农民伯伯的艰辛。
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3篇
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3篇农村养老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1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农牧民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牧民也同样面临市场风险和程度同等的生活风险,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提高,而目前以城乡属性分层社会保障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公。
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仅就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农村牧区养老保障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全区参加“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的农牧民人数约有85万人,还不到全区农牧业人口的7%,而90%以上农村牧区人口的老年保障,几乎全部依靠家庭保障。
而随着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牧区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一是农村牧区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
据抽样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底,农村牧区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的比重为6。
2%,预计到20xx年前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将比现在高出2—6个百分点。
二是农村牧区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牧区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
据抽样统计20xx年农村牧区家庭户均人口下降为3。
72人。
家庭小型化使农村牧区老年人“养儿防老”的压力增大。
这种压力一方面表现为经济供养,另一方面是与父母分开居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自生活。
三是土地养老功能弱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牧民拥有了土地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
这不利于农村老年人利用土地所有权的置换为养老提供一定的保障。
由于土地比较收益不断降低,土地在农牧民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进一步降低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农牧民难于完全依赖土地实现养老保障。
农村养老社会实践报告5000
农村养老社会实践报告500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农村地区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农村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本文将对农村养老社会实践进行探讨。
一、农村养老现状分析农村养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地区养老设施相对匮乏,养老院建设滞后,床位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其次,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再次,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员短缺,专业化程度较低,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此外,农村地区老年人普遍缺乏养老保险和养老金,经济来源有限,养老压力较大。
二、农村养老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农村养老社会实践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调研了解农村地区养老需求和现状,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其次,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农村地区养老设施的建设,提高床位数量,改善养老服务质量。
同时,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和提升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此外,社会实践还可以推动农村地区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质量。
三、农村养老社会实践的主要举措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主要举措。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的投入,加快建设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机构,增加床位数量,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其次,加强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和养老金制度,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经济保障。
此外,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养老服务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市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四、农村养老社会实践的成效与启示通过农村养老社会实践,可以取得显著的成效。
首先,养老设施得到了改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到了较好的满足。
其次,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
同时,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得到了提高,经济来源得到了多元化。
三下乡社会实践养老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养老现状,探索适合农村的养老模式,我们团队于2023年暑假期间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养老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农村养老现状,为农村养老事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背景与目的1. 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资源不足、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逐渐显现。
农村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开展农村养老调研,对于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调研目的(1)了解农村养老现状,掌握农村养老需求。
(2)分析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提供依据。
(3)探索适合农村的养老模式,为农村养老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三、调研方法与过程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农村养老现状进行深入了解。
2. 调研过程(1)前期准备:确定调研主题,制定调研方案,联系调研地点,准备调研工具。
(2)实地考察:深入农村养老院、家庭养老户等场所,了解养老设施、服务、环境等。
(3)访谈:与养老院院长、护理人员、老人及其家属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4)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农村养老现状(1)养老设施:农村养老设施相对匮乏,养老院数量较少,设施条件参差不齐。
(2)养老服务:农村养老服务水平较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3)家庭养老:农村老年人以家庭养老为主,子女负担较重。
2. 农村养老问题(1)养老资源不足:农村养老院数量少,床位紧张,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
(2)养老服务不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水平较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3)家庭养老压力大:农村老年人以家庭养老为主,子女负担较重。
3. 农村养老模式探索(1)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农村养老实践报告
农村养老实践报告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农村人口中,农村养老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养老现状,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我特地进行了一次农村养老实践调研。
一、农村养老现状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农村养老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养老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许多农民在退休后,无法获得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其次,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匮乏,养老院等机构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
此外,农村养老问题还涉及到孤寡老人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子女外出打工导致的照料困难等方面。
二、农村养老解决方案针对农村养老问题,我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养老金待遇,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经济保障。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增加养老院等机构的数量,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政府还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另外,应加强对农村老人的关爱和照料,建立健全的社区照料体系,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三、农村养老实践案例在实践调研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成功的农村养老实践案例。
例如,在某个农村社区,他们建立了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娱乐活动和社交机会,让老人们不再感到孤独。
此外,该社区还组织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定期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陪伴。
这些实践案例充分体现了社会力量在农村养老中的积极作用,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四、个人思考与感悟通过这次农村养老实践调研,我深刻认识到农村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农村养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问题。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的支持力度,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养老服务,而个人则应关注和关爱身边的农村老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农村养老实践报告
农村养老实践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养老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养老实践调研。
一、调研背景我国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医疗保障、精神慰藉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因此,加强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深入到农村地区,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经济状况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对农村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设施进行了实地观察。
三、农村养老现状(一)家庭养老仍是主要方式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仍然依靠子女的赡养来维持生活。
子女在经济上提供支持,在生活上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
然而,由于子女外出打工等原因,家庭养老的质量和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经济来源有限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承包经营和子女的赡养费。
部分老年人还能领取到政府发放的养老金,但金额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三)医疗保障不足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老年人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些慢性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四)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缺乏娱乐活动和社交场所。
一些老年人感到孤独和无助,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四、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一)养老观念落后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对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接受程度较低。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二)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农村养老机构数量少、规模小、设施简陋,服务质量不高。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也不够健全,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农村养老情况调研报告范文(7篇)
农村养老情况调研报告范文(7篇)农村养老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篇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标志着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试点、探索之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被正式提上日程。
有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5%。
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保障,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
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养老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其它养老方式并存的格局。
家庭养老: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农村家庭养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由于农村地区间发展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全农村范围内建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这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第二,农村家庭服务业不发达。
即使部分老人拥有数目可观的养老金,但由于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差,他们仍然难以安度晚年;第三,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和影响。
“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仍是他们所渴求、向往的,且随着年岁的增加,农村老人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有限,对家庭人员的物质、精神依赖亦会增加。
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
集体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是以集体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
尽管集体养老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其作用仍然有限。
第一,养老对象过窄,集体养老的范围事实上就是对五保户的供养。
三下乡养老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养老现状,探索适合农村的养老模式,我们团队于2023年7月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三下乡”养老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方式,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养老需求以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为我国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一)实践背景1.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
2.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养老资源分布不均。
3. 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养老需求日益多样化。
(二)实践目的1. 了解农村养老现状,掌握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养老需求等信息。
2. 探索适合农村的养老模式,为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3. 增强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能力。
三、实践过程(一)前期准备1. 制定实践计划,明确实践内容、时间安排等。
2. 组建实践团队,分配任务,确保实践顺利进行。
3. 联系当地政府、养老机构等相关单位,获取支持与协助。
(二)实践实施1. 实地考察:走访农村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等,了解养老设施建设、运营情况。
2. 访谈调研:与农村老年人、家庭、村干部、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进行访谈,了解养老需求、困难及建议。
3.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三)实践总结1. 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实践过程、成果及不足。
2. 进行团队交流,分享实践心得,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3. 反馈实践成果,为当地政府、养老机构等提供参考。
四、实践成果(一)农村养老现状分析1.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养老资源分布不均。
2. 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养老需求日益多样化。
3. 农村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服务站、养老院等设施相对匮乏。
(二)适合农村的养老模式探索1.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养老资源配置效率。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村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村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报告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本次社会实践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某村养老保险情况,为当地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改善村民的养老保障条件。
村养老保险是对农村居民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具体情况需要详细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50份。
样本选择包括村委会、农户、养老院工作人员等关键人群。
三、调查结果分析⑴养老保险参保情况通过调查,发现该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为1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0%。
其中男性参保人数为60人,女性参保人数为40人。
从参保年龄分布来看,20岁以下参保人数为10人,20-40岁参保人数为30人,40-60岁参保人数为40人,60岁以上参保人数为20人。
通过调查了解到,其中有30%的参保人员是自愿参保,70%的参保人员是由村委会代为参保。
⑵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调查显示,参保人员在退休后能享受到每月2000元的养老金待遇。
其中,男性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为2200元,女性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为1800元。
⑶养老保险投保费用根据调查结果,参保人员每月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为每人200元。
其中,60岁以上的参保人员无需再缴费。
⑷养老保险服务情况调查显示,该村养老保险服务水平较高,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权益。
村内建有养老院,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救助、精神慰藉等服务。
村委会还定期组织各类康体活动,丰富参保人员的生活。
四、政策建议⑴加强宣传,提高参保率。
通过加强关于村养老保险的宣传,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提高参保率,确保更多的村民享受到养老保险的保障。
⑵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鉴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养老金待遇较为低,建议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以满足参保人员更好地养老需求。
⑶完善养老保险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村养老保险服务体系,优化养老院设施和专业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提供更全面、贴心的服务。
附件:⒈调查问卷样本⒉养老保险相关政策法规注释:⒈村养老保险:指农村居民参加的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养老金待遇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语言要精确、简洁。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实现“老有所养”,成为当前及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当前,从石哈河地区放眼至全旗、全市乃至全国,养老服务仍旧存在许多明显的短板,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为此,石哈河镇人大主席团在镇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组织部分人大代表,通过深化村组入户走访、到互助院和养老院调研、组织代表小组研讨以及听取村“两委”看法基础上,以老年人多元的养老需求为导向,围绕解决石哈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分析目前农村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建议,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石哈河地区养老现状石哈河镇位于阴山北麓“高台梁”脊地,是典型的山旱区,镇域面积180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24个自然村,户籍总人口24784人,常住人口7645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站到60%以上。
全镇以农牧业为主,中青年大多外出,空巢老人多、留守老人多、高龄老人多、贫困老人多是基本现状。
多数老人在村居家养老,子女不在身边,存在诸多不便和平安隐患。
少部分五保和特困老人在旗养老院养老,还有一部分老人伴同子女在周边旗县生活。
2021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以漂亮乡村建设为契机,整合项目资金,利用闲置校舍、旧乡镇政府等闲置资源,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完善、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村建设幸福养老互助院2处,其中格日楚鲁幸福养老互助院由原石哈河镇学校教学楼改造而成,占地21亩平米,建设规模100户;白音厂汗幸福养老互助院在原楚鲁图乡政府大院旧址建设,占地面积23亩,建设规模52户。
目前,幸福养老互助院已经住满,入住互助院的老人比较认可政府在集镇所在地集中自助养老的模式,很多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也渴望能入住。
农村养老调研报告11篇
农村养老调研报告11篇【第1篇】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老年人口问题在我国早已存在,既表现为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如物质保障、医疗服务、住房等问题;还表现为因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等。
这其中,仅仅满足老年人在年老时的供养问题就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面对中国老年人70%以上居住在农村的现实国情,显然,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我国养老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现状,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城关镇保障村的___位老人进行调查。
结合调查所得的及自己的肤浅认识,当前中国农村养老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
一、家庭养老还存在强劲的生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支持能力。
然而,家庭养老告别是子女养老对中国农村老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起着社会养老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城乡,家庭仍然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单位,是老年人最后的大本营。
而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家庭养老的作用也就越大。
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
家庭养老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一旦家庭养老的基础遭到破坏,几千万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失去保障。
(一)家庭养老方式符合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
当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趋势快、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
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支付能力相当有限,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尚处于温饱阶段,只有小部分达到小康水平,少数农村仍处于贫困状态。
不仅地区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地区中的不同乡镇、同一乡镇中的不同村庄、甚至在同一村庄中的不同家庭之间,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较大悬殊。
在这种情况,若完全依靠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来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因为一定的保障制度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而当前我们仍有必要依赖家庭养老方式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也明确指出,我国老年人养主要领先依靠家庭,从而使家庭养老模式法律化,增强了家庭养老模式的生命力。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调查报告(共5篇)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调查报告(共5篇)第一篇:中国城乡居民养老调查报告城乡居民养老调查报告农民养老保险火热老了以后怎么办,一直是农民的一块心病。
现在大多数农村家庭也都是独生子女,假如没有养老保障,今后让两个年青人赡养4个老人,负担其实是很重。
这被看作是中国正在完善的社保体系最难解决的最后百米。
其实国家也着急。
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前提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记者获悉,实在,早在两年前,浙江嘉兴已迈出农村养老保险向全笼盖的第一步。
而且,其很多做法与国务院提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不谋而合‛。
‚农村人老了,也能像城里人那样领养老金,没有比这更让我们关心的了。
‛听到区里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农夫陆金妹替60多岁的父母掏了两万多元。
她盘算,缴了这笔钱之后,父母每个月就可以从社保领到160多元的养老金,‚现在出点钱让父母参加养老保险,让老人少了后顾之忧,儿女也可减轻日后负担。
‛1 算了一笔账后,余星镇的邵明福一次性为65岁的母亲缴纳了10665元参保费。
‚七八年就可以领回本金,还可以一直享受养老保险带来的实惠,值。
‛他说。
南湖区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局长计凤才以为,这种不分地域、身份的社保政策,惠及辖区每一个公民,与以往社保政策比拟,更具公平性,也更体现了政府保障轨制的公益性。
农村养老保险向全笼盖迈出第一步2007年10月1日,嘉兴市正式实施《嘉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把城乡各类劳动者都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成为全国第一个在轨制层面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笼盖的城市。
《办法》划定,凡在嘉兴行政区域内、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至60周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现有各类社会养老保障对象之外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均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前提的参保农夫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3篇)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3篇)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通用3篇)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篇1《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的调查报告》前言:社会实践的参加者:一帮大学同学。
实践的主题:通过调查与分析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情况而让我们村里的子女以及干部懂得如何最优化最合理地处理这些问题,以让老年人快乐幸福地安享晚年。
时间:20__年1月27—1月31日。
地点:我所居住的那个村子。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告如下:一、活动内容(一)活动目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养老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建议。
(二)活动准备:由于我所在的农村地区人口比较多,所以我和一帮同学首先选取一个有很多老年人居住的村子作为重点调查目标。
我们须向村委会那里得知目前我们这个村子的所有老人的人数;其次,我们了解了总体上老人目前生活的状态;之后打听到村干部在致力于农村养老这个问题上所做的贡献。
(三)活动形式:1、选取重点目标实地走访;2、询问村干部实际农村养老实际情况;3、查阅相关资料。
(四)活动过程:1、从资料中了解相关情况。
我们首先在实践活动的第一天上网先搜索到了一些关于我国农村养老的普遍状况和一些数据以及存在的问题。
接着,我们便来到了我所在的村委会向他们了解农村养老情况,同时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到了农村里一些特殊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
2、实地了解情况。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一帮同学就一个个地到农村里有老年人居住的家里,仔细询问他们当前的生活情况,儿女的赡养状况,村里的干部为此所做的努力以及他们目前对生活的态度。
3、记录数据。
我们把一些数据记录下来,之后再总结讨论农村养老中存在的优缺点,最后我们汇总出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向当地的村委会提出。
二、调查资料实践活动中的调查资料分为三部分。
(一)上网搜索到的资料。
通过网络资源,我们了解到如今政府在农村养老这个问题上做出了一些惠民政策。
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到20__年已经在全国10%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再到20__年开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开始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逐步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乡镇养老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郝娜张新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到来,“未富先老”“未老先病”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日趋增长。
相比于城镇居民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乡镇养老的问题无疑更多,也更具有代表性。
因此,我们小组结合省情,走访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几个乡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陕西农村养老的现状。
旨在寻求养老改革重点与现实相契合,从而略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践行当代大学生青春使命与理想抱负。
首先,对小组成员各自走访的情况与资料进项汇总,不难得出农村养老的现状,具体有如下几点。
1.农村老龄化成因复杂、不可逆转。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赴都市、城镇讨生活,即使过客匆匆也甚少归家。
相比于古老、辛苦、就业机会少且缺乏文化娱乐活动的农村生活,城镇生活无疑更具有诱惑力,这也是直接导致农村“空巢化”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走访的乡村中,关中地区相对好点,紧接着是陕北地区,最后是陕南地区。
在与当地老年人的交流中,我们发现有这么两点是导致年轻人纷纷“出逃”的主要原因(1)农业劳作辛苦关键挣不到钱;陕北某某村的刘姓老人掰着指头给我们算到“一年到头两料庄稼,小麦亩产700斤,市价一块二,玉米亩产1200斤,市价九毛八,加在一块4亩地,全年收入不到8000块,刨除农药化肥水电费机器费等,纯收入不到4000块,幸亏这几年不交农业税跟提留款,否则还得少一大截......城里的小儿子说,这点钱他三个月就挣回来了......”
实情也确是如此,随着这两年农业机械化的加深,现代年轻人也不必像其祖父辈那般辛苦,可农业活动依旧繁重劳累,这也是年轻人流失的重要原因。
(2)城里就业机会多且娱乐活动多;对新一代年轻人而言,如果还要求他们甘受清贫无疑是个讽刺。
至于就业机会与收入,上文刘老汉的小儿子想必已经给出合理的解释,毋需再多加置喙了。
2.农村养老形势严峻。
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即使在计划生育比较严格的时期,农村区域依然保有两到三个的孩子出生率。
按理来说,养老压力并不是很大,可实情并非如此。
在我们走访过程中,经常发现多子家庭的老人生活并不美好,还有若干孤寡老人伶仃无依......尽管政策给予7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补助,可在物价如此飙高的时代,那几十块钱无疑杯水车薪,只能补贴点油盐酱醋......政府在养老投入上,城乡之间的待遇有巨大的鸿沟。
而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善待老人的优良传统观念正在遭遇极大的挑战;老人家庭正在遭遇更多的“冷暴力”,年轻人与父母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使家庭的老人心灵更加愁苦。
即使有逢年过节的探望,却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化严重,并且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使农村老人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也成奢望。
这一点,在留守家庭中更为突出。
老人不但要承受长时间的心理孤单,更要背负繁重的农业劳作,让人感觉颇为心酸。
究其原因,莫过于社会转型期多种价值观激荡,传统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没有及时继承并发扬,使得部分年轻人观念淡薄,从而让上述现象持续扩大发酵,导致今日养老、尽孝的形式化、表面化,令人无奈而又心酸。
3.基层政府应对无力也无钱。
尽管国家从大的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应对
人口老龄化,可是在我们所走访的过程中,广大农村区域压根没有可操作的空间与手段,养老院、乡镇医院等基础设施少且力量薄弱,应对范围广阔人口众多。
其二,即使基层乡镇、村寨有心亦无力,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应对繁琐复杂的状况,从而使得政策本地化举步维艰,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
另一方面,群众依然有着强烈的传统“养老观”;对进养老院抱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导致试点工作难以为继,无米下炊。
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农村养老工作更加难做并持续发酵。
目前社会上“留守儿童”“空巢家庭”无不引发大讨论,稍有不慎则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故此,针对走访过程中所凸显的现象与原因,我与同学们互相讨论,查找资料并请教诸多老师,初步形成以下应对措施。
一、开拓就业渠道,推广全民创业、当地扶持,加大加强第三产业服务链。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中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就是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加大加强第三产业服务链,使得上中下游全方位对接,实现“从田间地头到千家百户”,打造符合现代人“绿色环保”的生活观念,并且可以有效吸纳当地就业人口,带动地区富裕。
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推广全民创业。
对比于社会经历不深、吃苦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全民创业无疑更能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实现全面富裕的目标。
并且,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岂不更能吸受家乡劳动力?岂不更能带动经济发展?岂不更能实现共同富裕?况且,自己富裕了,更是可以更好地孝敬老人?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
二、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宣传,多种手段共同树立“尊老敬老”的尽孝新风气。
一方面,宣传紧跟时代,尽孝更要尽心,自上而下树立典型,形成良好强大的传统道德指向与舆论风向。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使老人一不受饥寒之苦,二不蒙寒心孝顺;另一方面,对农村孤寡老人、五保户等群体进行多种手段养老。
补贴不妨加大点,渠道不妨放宽点——养老院,寺院,道观等场所都可以作为政府养老的试点场所,使老人心有所属,话有可说,人有相伴,老有所依,从而及人之老。
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鼓励青年扎根基层,提高基层政府行政力与透明度,三农补贴持续加大。
所谓“基层不稳,社会不安;基层不力,政权不定”,加强基层政府战斗力,有助于政府良好形象,有助于政权坚固扎实,有助于社会长治久安。
针对基层政府、村委会,积极对人才标准,引进制度等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将热心帮扶群众,积极为村寨办事的热心人吸纳到组织中来,将待业在家的大学生予以帮扶,推进试点工作,加大制度创新,使民众积极投身于村事村务建设中来,形成“一人有难全村帮,一家有老全村养”的良好局面。
所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充分吸纳当地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让其在干中学,服务家乡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才干,增加自己的经验与阅历。
如此,农村养老将不再成为问题。
针对以上三点分析,可以浅显的对我省当前农村养老现状有个直观的印象,从而可以对症下药,做好下一步规划与政策,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同时窥一叶而知秋,希望能对全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认识有所帮助,使其更为全面与深刻,以便出台的相应政策与法规更为客观,从而为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发一份热,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