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名词解释(考试突击队)
微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2、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4、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说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5、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6、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8、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9、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0、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11、寡头市场: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
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12、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14、垄断: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买者垄断则刚刚相反。
15、垄断竞争:是指有许多厂商在市场上销售近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
16、寡头:寡头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微观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复习需求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过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说能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有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有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①富有弹性:需求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②缺乏弹性③单位弹性④完全弹性⑤完全无弹性(e=0)·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种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三种情况:①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反之相反,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反方向的变动②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方向变动③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①商品的可替代性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说站的比重⑤说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微观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1.稀缺性: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
2.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需求曲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映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4.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5.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6.供给曲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
7.均衡价格:能够使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
8.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的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
9.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10.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或敏感程度。
11.效用:消费者在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
12.边际效用:在一定的时间内,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
1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购买价格之间的差别。
14.基数效用:假定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明确说出所消费的每一件商品销用量的大小,而且不同商品效用可以加总求和,这就是基数效用论。
15.无差异曲线:表示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指数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16.边际替代率:保持消费者满足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单位的商品X能够替代商品Y的数量的比值。
17.替代效应:当商品价格变化时,由于相对价格变化对需求数量产生的影响。
18.收入效应:当商品价格变化时,为保持相对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对需求数量产生的影响。
19.边际产量:增加1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
微观-名词解释
2.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3.吉芬商品:将像土豆这样随着物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称之为吉芬商品。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消费者均衡: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其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种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需要减少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英文缩写为MRTS. 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
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曲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
这些生产均衡点就是扩展线。
规模报酬: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5.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隐性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微观名词解释
第一章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微观名词解释
微观名词解释第一章(导论):1.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稀缺性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2.选择:指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3.资源配置: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一个社会如何把经济资源分配到不同部门、分配到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以及分配到社会各成员中,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
4.局部均衡:指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比如某一时间、某一市场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第二章(供求理论):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3.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4.支持价格: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一般高于均衡价格。
5.限制价格: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般低于均衡价格。
第三章(效用论):1.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无差异曲线: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的轨迹。
3.消费者均衡:指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下购买一定数量的各种物品,能够使其总效用达到最大的消费状态。
4.替代效应:指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5.收入效应:指由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和总支出水平的变动进而导致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6.吉芬商品:指低档商品中那些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7.正常商品: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的商品。
第四章(生产理论):1.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以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微观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绪论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称为稀缺性。
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选择: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欲望的无限性矛盾,怎样使有限的物品和劳务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满足人们最急需和最迫切的欲望,就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首要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只有去“选择”,即稀缺的结果:选择。
资源配置: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谁做决策这五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利用:(找半天没找到)微观经济学:(百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实证经济学: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
规范经济学: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
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静态分析:(百度)经济学中,动态分析是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一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
第二章供求理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在需求曲线图中,需求量是需求曲线上的一个点需求定理: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微观名词解释(根据老师发的整理的)
(红色画出的为其他系的重叠点,你懂的!仅供参考:来源于PPT )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个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个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其市场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或者说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其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
需求价格弹性:商品价格上升1%所导致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通常情况下小于0。
总效用:消费一定量商品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消费某商品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U=△TU(Q)/△Q 或MU=dTU(Q)/dQ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获得最大的效用而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条件: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固定和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已知的条件下,消费者应使他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应使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边际相等原则。
P1X1+P2X2=I MU1/ P1=MU2/ P2=λ无差异曲线:代表所有能提供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市场篮子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221211X dX MRS X dX ∆=-=-∆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
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P1X1+P2X2=I替代效应:价格变动通过它所引起的商品替代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消费者倾向于更多地购买那些相对变得便宜的商品,而减少购买那些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
微观名词解释
第一章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3.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对静止的状态。
4.经济理论:是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5.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6.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7.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8.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一般是低于均衡价格。
9.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一般是高于均衡价格。
10.恩格尔定律:对于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家庭而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
11.有效需求:是指改变总产量和总就业规模的决定力量。
第二章1.效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或消费商品时得到的心理满足程度。
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以单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加。
总效果: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加。
3.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所得到的效果增量是递减的。
4.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果。
微观名词解释
• 45、垄断竞争市场:一个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 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 • 46、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 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 47、折拐需求曲线模型:又称斯威齐模型。假设 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 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 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 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 会将价格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 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
• 54、引致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 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 称之为引致需求。
• 53、古诺模型: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 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它们的生产成本 为零;它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 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 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 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 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 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经确定的 产量。
•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 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 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 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 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 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 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 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 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 16、预算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费可能 线,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 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 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组合。 • 17、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 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 以获得最大另一个轴的图中,脊线是指在此之间包括了 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能够选择的全部投入品 组合的线。
微观名词解释
供给(需求)量的变动:指影响供给(需求)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只由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供给(需求)数量变动供给(需求)变动:指除了商品价格外,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供给(需求)数量变化供给:生产者对商品在各种价格下愿意且能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供给函数:某商品供给量Q,除价格外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是其价格P的函数供给曲线:该商品的价格和其供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最低(高)限价:政府所规定的某商品最低(高)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首先讨论商品价格变动1%商品的需求量将变动百分之几需求交差价格弹性:一定时期,某商品需求量变动对它的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边际效用: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引起总效用增加的速度,既总效用函数的倒数边际效用递减: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不变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量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无差异曲线:所有不同的2种商品组合中,将无差异的商品组合在平面坐标上描出点的轨迹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效用水品不变下,某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该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商品消费数量是递减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替代效用: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正常物品: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同方向变化的商品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过程中在维持产量不变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扩展线:每条等成本线都有一个生产者均衡点,这些生产者均衡点轨迹是扩展线经济利润: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正常利润:企业对自己提供的自己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报酬支付收支相抵点: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是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交点停止营业点:短期可变成本(AVC)和边际成本(MC)的交点。
微观名词解释
1.稀缺:是指相对于人的欲望,资源是稀缺的。
(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2.经济学: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将稀缺资源分配于多种欲望以取得最大福利的一门学科。
3.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配置最有效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得到的曲线。
4.机会成本:是指在做出一种选择(最佳选择)后放弃的其他最好的选择(次佳)。
如果用价值来衡量就是,做出某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是同样的该种资源被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可能是多项)时创造的最大价值。
5.边际分析:是指分析问题时,不是从总体看问题而是从小的变化量来看问题,通过比较微小变化所付出的成本和所得收益来做出某种经济决策的分析方法。
6.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的数量下降;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的数量将上升。
7.需求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几何图形。
(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该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一般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8.供给法则: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该商品的供给数量将上升;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该商品的供给数量将下降。
9.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几何图形。
(价格越高意味着供给量越多。
)一般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0.需求的变化:是在假定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决定需求的其他一些因素的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11.供给的变化:价格以外的一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影响到了卖者的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
12.需求量的变化: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讨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13.供给量的变化: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讨论价格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
14.均衡价格:市场上既没有短缺也没有剩余,存在着一个不再发生变动的价格。
15.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当某种商品的价格改变一定比例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上买者对这种物品的需求量就此做出反应的程度。
《微观经济学》常考名词解释总结汇总
《微观经济学》常考名词解释总结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需求
供给均衡价格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效用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
消费者均衡边际替代率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吉芬商品
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收益
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
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区域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利润最大化原则
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成本函数厂商均衡
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关闭点
完全垄断产品差别
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市场
折弯的需求曲线差别价格
串谋非价格竞争
卡特尔价格领导
4古诺解引致需求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契约曲线最优交易条件
社会无差异曲线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外在性
政府失灵基尼系数
恩格尔系数。
微观名词解释(整)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商品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消费者收入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供给弹性:商品供给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用基数(1、2、3……)加以表示。
序数效用论:商品的效用很难准确加以度量,只能排出偏好次序。
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即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微观 名词解释 简答题
微观名词解释简答题一、基本概念经济学定义:研究人和社会对所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利用加以选择的学科。
★经济学研究方法:(一)演绎法: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
即先有一般假设和基本原理,然后运用它们来解释具体的经济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进行预测。
(二)经济模型和数学分析:在实际的建模过程中,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简化,舍弃一些影响较小的因素或变量,把复杂现象简化和抽象为数量不多的主要变量。
(三)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例如:关于消费者选择的理论)(四)比较静态分析:对经济现象中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的情况。
(五)动态分析: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
(六)实证分析:对经济变量之间本来存在着的内在联系进行客观研究。
(研究时不预设价值判断的前提)(七)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研究是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八)边际分析:研究一种经济变量会对其他经济变量产生多大影响的方法。
它研究的是经济现象或经济变量在既定状态的变化。
(九)均衡分析:对研究的问题所涉及的诸多经济变量中,自变量被假定为已知固定不变的,然后考察当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会有的情况和为此所需具备的条件。
微观经济学定义: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量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需求: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和一定市场上按照某一价格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的影响因素:该商品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时间、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以及预期变量。
需求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点移动需求量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线移动供给:在一定的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数量。
微观名词解释
导论一、名词解释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个量分析:又称微观分析,指的是在宏观变量和宏观背景既定的假设前提下,着眼于微观主体和微观变量等的分析。
边际分析:当一个或几个自变量发生微小的变动时,因变量如何随之变动。
均衡:指某种经济状态能够维持不变。
实证分析:指的是关于纯事实的叙述和因果关系的描述分析。
它根据一定的假设,分析经济状态或经济变量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人们从事某些经济活动的后果会是怎样。
规范分析:指的是对经济状况、经济现象等进行价值判断,它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评价经济运行、经济状态的好坏优劣,并探讨怎样才能符合那些“好”的标准。
经济人:现实社会中的人。
人在经济生活中都受利己心或个人利益所驱使,不会去干那种于己无利或于己有害的事情。
经济学: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积极行为的理性化:经济个体都会在既定的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一定的商品价格所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指企业(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一定的商品价格所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规律:指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供给规律:指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需求函数: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需求和决定这些需求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供给函数: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供给和决定这些供给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需求弹性:表示和衡量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它本身的价格的反应程度。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影响某商品(如X)需求的其他各种因素都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另一相关商品(如Y)的价格(Py)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Qx)的变动程度。
微观名词解释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满分答案)
1、机会成本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2分)。
沉没成本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已经付出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2分)。
外部性。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个人的行为对一个旁观者福利无补偿的影响
经济利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总收益减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内的总成本(2分)。
竞争市场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许多卖者和买者交易相同产品,以至每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2分)。
消费者剩余——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买者的支付意愿减买者实际支付的量(2分)。
价格上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种物品可以销售的法定最高价格。
(2分)
公有地的悲剧:公有资源被过度消费
当一个人用公有资源时,减少了其他人以这种资源的享用。
”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2、实证分析:是指在考察经济现象及其运动时,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是什
么)
3、规范分析:是指在考察经济政策及其应用时,只对其实施的好坏做出判断。
4、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5、需求定理:需求与商品价格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即在其他因素给定不变
的条件下,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互为反方向变动的影
响关系。
这种关系称为需求定理,也称为需求规律。
6、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
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供给定理:在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
互为同方向变动的影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供给定理,也称为供
给规律。
8、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
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9、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管制价格的措施之一,它是指政府为了防
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太高损害消费者利益而规定的这些产品
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10、支持价格:又被称为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或者说是为了避
免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太低损害生产者的利益而规定的该
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11、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对于
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2、需求的交叉弹性: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3、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之比。
14、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对于
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5、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6、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
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17、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
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
效用。
1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
格与其实际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所花费的总支出之间的差额。
19、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
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了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
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和其
他生产要素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投入某一种
可变生产要素,当这种可变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
变投入量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
边际产量时递减的。
21、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即为了保持相同的产量水平,随着某一要素投入
量的增加,增加每一单位该要素投入所能替代
的另一种要素的量是逐渐减少的。
22、扩展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厂商的总成本发生变化,会使等成
本线发生平移。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可以得到
不同成本条件下不同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这些点的轨迹就是扩
展线。
23、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24、隐性成本:也称为“内在成本”或“内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
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格。
25、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26、经济利润也叫超额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27、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
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28、当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时,它与土地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土地服务价格称
为“地租”。
29、经济租金:是指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过了为获得该要素供给所必须支付
的最低报酬部分。
30、把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为理想产量,把
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为多余的生产能力。
(不常考)
31、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博弈均衡中,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
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32、洛伦兹曲线:是衡量社会收人或财富的平等与不平等程度的曲线。
33、基尼系数:即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34、市场失灵:就是无调节的市场不能在一切情况下都实现配置效率。
35、市场失灵是指: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及资源配置低效率或无效
率状态。
36、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非生产性的寻利
活动,被称为“寻租”活动。
37、外部经济:是指某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成员带来好处,
但他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
38、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
来危害,但他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
39、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
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40、逆向选择:指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
出市场。
(不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