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近三年高考真题分析与命题规律总结课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PPT课件 (全册文化与社会等10个) 人教课标版9
③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例2] (2009· 福建高考)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以“中国传 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 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链接] 曹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
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
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
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站在 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3)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 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一定社会群
体中约定俗成、 含 建筑,被称为 世代相传的风 义 凝固的艺术 尚、礼节和习 惯 对人们的物质 中国古代建筑 具有悠久的历 史,蕴藏着丰 富的文化内涵
影 生活和精神生 在世界建筑史
响 活产生持久的 上写下了光辉 影响 的一页
值观念、生活方式
和中国的社会发展 具有深刻影响
传统习俗
地 位 是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
3.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
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
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 展起积极作用。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
高三高考复习 文化生活考点梳理 课件 (共16张PPT)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
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这表明
()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解析】 在抗战时期这一大背景下,创作名曲并 产生积极影响,体现的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 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影响了人的实践活动。文 化与社会实践不一定同步,并且文化创造的主 体是人民群众,故排除A、B、D三项。
③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文化则包括 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 果。
④文明的变迁十分迅速;文化的变迁则相对迟缓。
2. 文化的特点
(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 (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 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 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 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 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 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 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 迹的反映。
(2)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 业为支撑。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地位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文 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2)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措施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
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 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
114文化生活近三年高考真题分析及命题规律的总结课件
文化生活近三年高考真题分析及命题规律的总结
表一:(新课标卷)文化生活试题分布及赋分情况
考查学生对 科技与文化 的继承、传 播、创新的 分析论证能 力。 本题是评析题, 答案是开放式 的,考查学生 的发散思维能 力。
考查 的能 力
【2011,新课标,39,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10分)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 发展。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 两条建议。(4分)
陷阱(二) 1.表现:非对应材料的干扰 由于文化生活的主观题一般都是和哲学主观题共用一个背景材料,有的试题指 出了文化生活设问所对应的材料的段落,有的试题没有指出,这就又给考生审材料 带来了障碍。因为材料中有的段落在答题时是用不上的 (与哲学设问相关的) ,这 样就会出现非对应材料的干扰 。
陷阱(三) 1.表现:材料冗长。 2.规避方法:去掉为难情绪,对材料分层,修枝剪叶留主干。 3.方法应用:
(3)根据设问重点读,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和未尽之意,挖掘 出潜藏的隐性信息,做到信息提取不遗漏(重点在后两步)。
例2. [2013,江苏单科,34 (1)]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 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 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 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真题解析-讲解---09 文化与生活-三年(2017-2019)高考真题政治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9年高考真题】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
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
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①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①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2019·北京卷)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2019·北京卷)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
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①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③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9·江苏卷)“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
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材料说明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5.(2019·浙江4月)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统编版)
“不变”和“变”
(4)影响(作用)
①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 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消极影响: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传统文 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 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坚定文化自信。 ③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
× (4)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提示: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伴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也不断 融入新的时代内容,实现自身的发展。
× 易错提示:
(5)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提示:传统文化自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会对社会发展 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则会阻碍社会发展。
角色,通过教育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化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
设 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与人 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 的素质 的全面发展
归纳总结: 科学技术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
文化与经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内容。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 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
原因
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 传统文化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基
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高考政治 二轮复习 考前命题热点的特别关注 模块三 文化生活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面对日益频繁的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思 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 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 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 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 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 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 怎样做类 方式
提两条建议。
年份 试题设问
考查角度 考点
文化创新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
意义—014·
为什么类 人 才 培 养 的
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全国Ⅰ
作用
卷、Ⅱ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 卷 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 如何—— 文 化 创 新 的
6.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 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7.是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 8.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9.能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 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文化生活的措施类试题 1.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 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3)把握住社会制度的更替或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遇,不 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失时机地开展思想运动,加强教 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届高考政治三轮特色专题复习文化生活张PPT课件
“对而不全”问题 在考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答了满满一试卷, 感觉答得很充实,但一看答案或一发试卷却又傻了眼——实际得 分远远低于自己的预期。究其原因,可从以下警示自己: 1.因审题不到位而失分 学生在阅读试题时因粗心和匆忙,忽视了其中的有效信息或 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如有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阅读试题的材料 部分,而对试题的设问只是匆匆忙忙浏览一下,或者只重视试题 的设问而粗略快速地阅读试题的材料部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14 分)
【试题分析】 本题要求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答题范围限定在《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但是很多考生却运用了整个文化生活模块的知识答题,结果偏离了 方向得不到分数。下面这一考生的试卷不仅没有运用题目要求的知 识回答问题,而且只是简单罗列知识,没有联系材料作答。
2.因不能正确调动和运用知识而失分 调动和运用知识是高考考查的另一项能力,要求在获取和解 读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 答题中,主要存在以下状况: (1)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 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不能正确调动和运用知识,既有直接 的表面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答题技巧和文字表 达能力方面的缺陷,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教材基础 知识掌握不牢。
“全而不对”问题
1.因不能正确获取信息而失分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政治考查的四种能力之一,也 是考生解题的入门。很多学生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除了知识运 用的不当,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 这往往会导致考生出力不讨好,答了满满一试卷,却基本得不到 分。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讲义:文化生活近三年高考真题分析及命题规律的总结(一)
2013天津5“我是歌手”; 2013浙江“电视剧媳妇的 美好时代”
2012山东卷31以“学雷 锋活动为背景材料”
2013课标Ⅱ39以“敦煌莫高窟文 化遗产保护”为题
(四)命题坚持“三贴近文化生活试题对热点问题考查的方式统计表
热点 2011
2012
2013
2013
(七)非选择题形成了固定的命题模式,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
总结:
谢谢您的观看!
【2011,新课标,39,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 作用。(10分)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千余年绵延不 绝不断发展。
【2013,山东卷,31 (1)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 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 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 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答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 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年份
2011
2012
2013
39(1)妈祖为 39(1) 卷Ⅰ39(1) 卷Ⅱ39(2)科技对文化创新作用。
什么……作用? 科技与中医 收录西文字母 (3)……如何增强莫高窟艺术的
试题 (3)如何发挥 药文化作用。 赞成还是反对 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课件)必修3 考纲导学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8.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课标版
政治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考纲导学
考点 内容 命题规律 备考策略
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文化的形式 3.文化的社会作用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文化与综合国力★
1.从考查内容看:试题主要 立足文化发展案例,考查文 化的特点、文化与经济的 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以 及优秀文化的作用 2.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以 体现类和原因类为主,如201 5年课标Ⅱ第20题。非选择 题以原因类为主,主要考查
1.热点预测:本单元可能通 过企业、学校、社会等重 视文化环境建设的具体事 例,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 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 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 知识 2.备考要点:复习时要掌握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对人的影响
6.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7.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文化现象合理性的分析
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育公平
文化与经济交融,教育培养人才。文化与综合国力(一单元) 。教育具有 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二单元)。建设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好 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四有公民,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四 单元) 。
文化生活近三年高考真题分析及命题规律的总结
表一:(新课标卷)文化生活试题分布及赋分情况
二、试题分析及命题规律总结 表二:(新课标卷)文化生活试题涉及的知识点
表三:(新课标卷)文化生活试题考查的能力
【2011,新课标,39,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10分)
必 须
强国
基
核心
本 任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务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
关键是
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 造活力
需要
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魂
理论体系
最 重 文化自觉 要
文化自信
3.特别注意新教材新提法:“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 。
第二,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3)根据设问重点读,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和未尽之意,挖掘 出潜藏的隐性信息,做到信息提取不遗漏(重点在后两步)。
例2. [2013,江苏单科,34 (1)]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 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 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 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文化遗产的作用(一单元)。 对待传统文 化,文化发展与创新(二单元)。 中华文化特 点(第三单元) 。
全国高考考纲第四单元内容: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文化生活主观试题失分陷阱的规避
一、来自材料的陷阱
根据一定背景材料设置问题,这是文化生活主观题命 题的常用策略。但是学生对材料的把握不容乐观,因为 这其中埋伏着陷阱。
【2013,课标Ⅱ,39,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1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 (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 响力另提两条建议。(4分)
二、2014高考命题的依托是《文化生活》新教材
(一)2014高考会关注教材的变化点。 1.第一单元“综合探究”的变化:
题目和内容都有变化:题目由“聚焦文化竞争力”改为“聚焦文 化实力与竞争力”。变化的内容着重强调增强文化实力与竞争力的 紧迫性和必要性及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所处的地位。
建设社会
必
须 主义文化
第三,树定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文化生活常规考点、重要考点
四、2014高考热点预测及与文化生活结合点 (一)高考会选择什么样的热点
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热点的问题; 对我国文化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 发展。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 两条建议。(4分)
【2012,新课标 39,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12 分)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10分) (3)结合材料,就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4.航天事业的发展 —“神州十号”、“嫦娥三号”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与综合国力(一单元) 。 中华民族精神核 心(爱国主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意义(三单元)。
7.廉政文化建设 文化影响人的方式、特点、文化塑造人生
(一单元) 。思想道德建设(四单元)。 8.“珠算”申遗成功
(2)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一单元)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 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一单元)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单元第九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四 单元第十课)。
2014文化生活高考命题预测
一、2014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全国高考考试大纲
——捕捉2014考纲的变化 (一)关于《文化生活》考点的变化(主要在教材第四单元)
(二)主观题的评分标准的变化 2014政治高考大纲对学生的一大受益亮点在主观题
的评分标准上,除了原有的按采分点给分外,又新增了“ 观察性学习评价”标准,“观察性学习评价”标准主要分4 个档次,最低档是答题引用材料,不用相关知识;第二 档是能够运用知识去阐述问题,但阐述不够准确;第三 档是能够比较准确地运用知识,逻辑性较强;第四档是 能够准确运用知识,材料结合合理。评卷时,达到每个 档会结合采分点给予相应分数。
【2013,课标Ⅰ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
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 人支持。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 化的需要。” ……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10分)(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 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 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