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的诊断与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

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

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处理原则如下: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认是否为真性血尿:排除因月经、子宫阴道出血、痔疮出血等污染尿液而引起的假性血尿。

确定出血部位:根据血尿出现在排尿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初步判断出血部位。

起始段血尿提示尿道病变,终末段血尿提示后尿道、膀胱、前列腺病变,全程血尿提示肾脏或输尿管病变。

分析血尿的颜色和性状:颜色深浅常反映病情轻重,轻者淡红,重者鲜红,血样尿或浑浊像洗肉水样。

血尿中是否有血块也反映出血的情况。

根据伴随症状判断病因:血尿患者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时,一般考虑为泌尿系统疾病所致,如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膀胱癌等。

具体疾病的判断需结合临床检查。

二、处理原则
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

必要时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安眠药。

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

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

应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还可合用维生素C。

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已经有肾脏病的人。

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如氟哌酸、呋喃嘧啶、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灭滴灵等药。

泌尿系结石常有剧烈腹痛,可口服颠茄片、654-2、阿托品以解痉止痛。

血尿病因复杂,有的病情很严重,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进行彻底治疗。

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信息。

肾源性血尿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疗法

肾源性血尿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疗法
维普资讯
疫 病 防 治
肾 源 性 血 尿 病 的 诊 断 及 中 西 医 疗 法
鲍 业 明 孙 晓 平 ( 黑龙江省五 大连池市畜牧兽医局 140 ) 610
血 尿 是 泌尿 器 官 出血 性 疾 病 的 一 种共 有 症 状 , 因尿 中混有 血液 或伴 有 血 块 、 丝夹 杂 而 得名 血 尿 。 血 患畜 排尿 无 疼痛 状 。血 尿 可根 据 出血 部位 分 为 肾 源
应严 格执 行药 物 的休药期 , 以防药物 在体 内残 留。 对 于 由肺 丝虫 、 虫 等 引起 的呼 吸道 疾 病 , 在 蛔 可 饲料 中添 加伊 维菌 素粉剂 , 奎喂 1 星期 。连 续 2星期 饲喂 , 隔 7 1 。 间 ~ O天
35 发 病 猪 群 的 治疗 .
选择 敏 感药 物 进行 对 症 治疗 , 防止 继 发感 染 , 同 时 对发 病 猪 只进行 隔 离饲 养 , 心 护理 , 精 防止 病 原 扩
染所 致 。
源性血尿病的临床症状及其治疗情况 。
1 临 床 表 现
排 尿频繁 , 时有 量 多 , 液呈 暗红 色 。病 畜 消瘦 , 尿 精 神 沉郁 , 立凝 视 , 背 站 立 , 走 缓 慢 且腰 背 僵 呆 拱 行 直 。心 脏 浊音 区扩 大 , 动 脉第 二 心音 增 强 , 搏 变 主 脉 硬。 食欲 减退 , 嚼无力 , 胃蠕 动音 短而 弱 。 咀 瘤 眼结 膜 呈灰 白色 。体温 为 4 . ̄ 粪 便 稀薄 有酸 臭 味。直肠 1 C, 3 检查 , 肾脏体 积 增 大 , 之 敏 感 , 小 叶外 部界 限不 触 肾
散。对治疗无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 、 僵猪要及时淘
汰, 妥善 处理 。
养殖技术顾 问 20 . 0 86

血尿中医治疗ppt(完整版)

血尿中医治疗ppt(完整版)
7. Management of sealed rescue vehicles: Before sealing, the head nurse (or nurse in charge) and another nurse shall count the drugs and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gistration book of drug and equipment equipment, verify their accuracy, and seal them with a seal. Two people shall sign and fill in the sealing time. Nurses check the condition of the seals once per shift and complete the handover. The responsible nurses check once a week, and the head nurse and responsible nurses open the seals and inspect the drugs and equipment in the ambulance once a month, with records kept.
5. After using rescue drugs and equipment, they should be fully replenished within 24 hours. If they cannot be replenished due to special reasons, they should be noted on the handover registration form and reported to the head nurse for coordination and resolution to ensure timely use during patient rescue.

血尿治疗方案

血尿治疗方案
(4)戒烟限酒:减少烟酒对泌尿系统的刺激。
2.病因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尿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结石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结石,采用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等方法。
(3)肿瘤治疗: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等因素,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
(4)其他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随访: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2.实验室指标监测:动态监测尿液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
3.患者教育:加强患者对疾病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恢复。
五、注意事项
1.遵循医疗法规:确保治疗方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医疗行业规范。
2.患者隐私保护:严格保密患者信息,尊重患者隐私。
3.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4.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避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六、总结
本方案从诊断、评估、治疗、监测等方面为血尿患者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治疗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疗。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3.支持治疗:
(1)止血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止血药物。
(2)改善肾功能:使用保护肾脏的药物,如肾康、金水宝等。
(3)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如疼痛、尿频等,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4.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体质和病因,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益脾肾等方法。
(2)针灸治疗:选取相应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3.治疗风险防控: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血尿的诊断与治疗

血尿的诊断与治疗
达 9 %, 6 这种方 法 客观 、 准确 。
易破坏 . 更为准确而方便 , 其方法是 清晨 5 点时将 尿 排去 , 饮水 约 20ml准确 收集 患者 5 8点 钟 并 0 , -
3h的尿液 , 即离心沉 淀计 数 R C, 立 B 所得 数 按 1h 折算 , 如尿 R C>1 B 0万 , 可诊 断 , R C介 于 3 即 如 B 万 ~1 /h属 可疑 , O万 , 应结 合临 床情 况考 虑 2 血 尿的 定位诊 断
出血 。

兰 州 医学 院 第 二 附属 医 院
( 兰州
7 0 3 300
维普资讯
血 尿 的量并 不 能 提 示病 变 部 位 , 血 尿 病 人 , 对
尿 R3 / C形态 和 体积 的改变 , 血尿病 人 , 其 对 尤
是无症状血尿初筛检查是一个重要步骤 , 如为肾小
球 性血尿 者 , 不必 再作 I 、 vP cr和 ( ) 胱镜 等有 或 膀 损 伤性 或 昂贵 的检查 , 应进行有 关 肾小 球疾 病 的 而
镜 (CM) 查则较 易 发现 P 检 () R c 形 态 分 析 : 2尿 B 当肯 定 为 血 尿 时 , 嚷 P M 分析 尿 RN7 态 , C 形 是确定 肾 小球 性血 尿 的 主 要方 法 。 肾小 球性 血尿 的 尿 I C形 态 , 小和 血 出 大 红 蛋 白含量 均发 生 改变 , 为畸形 R , 称 N;而在 非 肾 小球性 血 尿则 尿 R C呈 均 一 正形 性 , 诊 断 的 特 B 其
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 9 %和 9 %, 2 5 但畸性 R C占 B
尿 R C多大 比例 , B 才可 以确 定 为肾小 球性 血 尿 , 尚 有 争论 。一 般认 为 , 畸形 R C 比率 >8 % , 可 如 B 0 则 诊断 为 肾球 性 血尿 。

血尿诊断标准

血尿诊断标准

血尿诊断标准血尿,又称血尿症,是指尿液中含有红细胞,通常在镜检时可见。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的表现之一。

血尿的出现可能伴随有尿痛、尿频、尿急等症状,也可能是无症状的。

因此,对于血尿的诊断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便明确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临床表现。

血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尿液颜色异常、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以及伴随的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及持续时间,对血尿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检查,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镜检可见红细胞、红细胞管型等。

2. 尿沉渣镜检,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沉渣中的红细胞形态及数量,对血尿的病因进行初步判断。

3. 尿蛋白定性或定量检查,排除蛋白尿,判断是否伴有肾小球疾病。

4. 尿培养及尿常规细菌培养,排除泌尿系感染导致的血尿。

5. 尿细胞学检查,通过细胞学检查观察尿沉渣中的细胞形态,了解肾盂肾炎、肾结石等疾病的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 B超检查,对肾脏、膀胱等器官进行超声波检查,了解有无结石、肿块、积水等情况。

2. CT检查,对泌尿系统进行断层扫描,帮助明确肾脏、输尿管、膀胱等病变情况。

3. IVU检查,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

四、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还可进行肾功能检查、血液学检查、免疫学检查、肾活检等。

五、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资料,医生可以明确血尿的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对于血尿的诊断需要全面、系统地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临床医生在面对血尿患者时有所帮助。

血尿的诊断

血尿的诊断
控制高血压:是治疗慢性肾炎的基础。
ACEI类---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性高血压, 而且降低肾小球内高血压,同时 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降 低蛋白尿。
除肉眼血尿外,部分IgA肾病患者常表现为镜下血 尿、红细胞管型尿。 部分IgA肾病患者在发生肉眼血尿的同时,可伴有 虚脱、疲乏、肌痛。 高血压伴水肿者在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较为常见, 而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则较为少见,反而以腰 痛更为常见。
IgA肾病
蛋白尿伴或不伴镜下血尿:
半数以上的IgA肾病患者常表现为蛋白尿伴镜下 血尿,而这种无症状性蛋白尿伴镜下血尿则是 IgA肾病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常因保险、就业、 或全身查体而被发现。 其中蛋白尿定量常<1g/24h,红细胞管型也较 少见。
过敏与中毒:药物与毒物的作用如抗凝剂、 磺胺、氨基糖甙类、非甾体类抗炎 药、鱼胆、蛇毒、异型输血、重金 属中毒等。
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炎症:急性阑尾炎、盆腔炎或脓肿、附件 炎或脓肿、子宫或阴道炎症等 肿瘤:直肠结肠肿瘤、宫颈或卵巢肿瘤等
其它:特发性血尿、运运后血尿等。
血尿的诊断思路与程序 确定真性血尿
IgA肾病
IgA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主要涉及免疫与
遗传两大因素。 IgA在系膜区沉积:同时往往伴有C3沉积,是原位形成,
还是来自血液循环,存在争议。 IgA肾病患者受者数月或数年后系膜区出现IgA的
沉积;而非IgA肾病患者接受IgA肾后系膜区沉积消失;
系膜区IgA沉积成分以IgA1为主,而患者血清中 IgA1选择性增高,IgA2成分正常,循环中IgA免疫复合 物也以IgA1亚型为主。
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尿的分类
镜下血尿与肉眼血尿; 持续性血尿与一过性血尿; 症状性血尿与孤立性血尿; 痛性血尿与无痛性血尿; 血尿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警报,因此,即使血尿 轻微,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查明病因,及时处 理,以免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血尿的判断标准

血尿的判断标准

血尿的判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尿是指尿液中出现红色的血液。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肾脏疾病、泌尿系统肿瘤等。

准确判断血尿的原因非常重要,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血尿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尿液颜色:正常尿液呈黄色或淡黄色,若尿液呈淡红色、粉红色或暗红色,那么很可能是出现了血尿。

如果尿液呈现棕色或浓黑色,也可能是出现了血尿,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2. 观察尿液量和频率:如果尿液的量明显减少或增多,或者频率异常,可能是尿路问题导致的血尿。

尿液中出现块状物或异物也可能是血尿的表现。

3. 注意尿液的气味:血尿的尿液通常具有一种特殊的金属味或腥味,与正常尿液有所不同。

如果尿液呈现异常的气味,也可能是血尿的信号之一。

4. 检查腹部疼痛:如果出现尿液变异的同时伴有腹部疼痛或不适感,可能是尿路感染或肾脏问题引起的血尿。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以排除疾病危害。

5. 进行尿液检查: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尿液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血尿。

医生会通过尿液镜检、尿蛋白定性检查、尿蛋白定量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测,以确诊血尿所处的病理情况。

以上是关于血尿的判断标准,重要的是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检查和诊断明确病因,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不要忽视血尿,以免延误疾病的病情。

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血尿可能仅是身体的一个小信号,但也许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健康问题。

所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祝愿大家都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第二篇示例: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或红细胞,通常会呈现红色或棕色。

血尿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肾脏疾病、感染、外伤等。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可能会偶尔发现尿液呈现淡红色,但如果出现持续血尿则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血尿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颜色:正常尿液颜色呈淡黄色或琥珀色,如果出现血尿,则尿液呈现红色或棕色。

血尿诊断

血尿诊断

• 儿童期最常见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各类原
发及继发性肾炎,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家
族性良性血尿、遗传性肾炎、高钙尿症及
左肾静脉受压等。
2、有关的病史:①有无前驱感染及时间关 系,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常有较明确的 前驱病史,于感染后10~l4天出现血尿;而 lgA肾病,呼吸道症状与血尿几乎同时发生, 一般不超过3天。
二、判断血尿来源
1、肉眼观察: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暗 红色尿多来自肾实质或肾盂,鲜红色或带有血 块者常提示非肾小球性疾患出血,血块较大者 可能来自膀胱出血,尿道口滴血可能来自尿道。
2、尿三杯试验:非全程血尿提示非肾小球性, 如初段血尿常见于尿道疾病;终末血尿见于膀 胱颈、三角区、后尿道及前列腺疾病;全程血 尿则提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疾病。
• 2.非肾小球性血尿
1)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以下泌尿系统:①泌尿道 急性或慢性感染;②肾孟、输尿管、膀胱结石; ③结核;④特发性高钙尿症;⑤特发性肾出血 (在肾静脉受压或胡挑夹现象);⑥先天性尿路 畸形如肾囊肿、积水、膀胱憩室;⑦先天性肾血 管畸形如动静脉瘘、血管瘤;⑧药物所致肾及膀 胱损伤如环磷酰胺、磺胺、庆大霉素;⑨肿瘤、 外伤及异物;⑩肾静脉血栓。 2)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血友病。
• 2、确定为肾小球血尿者 ①24小时 尿蛋白定量明确是否有蛋白尿存在, 如存在还需检查血白蛋白/球蛋白及 血脂情况。②血ASO、补体C3、抗 核抗体、乙型肝炎相关抗原等可鉴 别肾炎性质。③血BUN、Cr及Ccr 说明肾损害程度。④B超观察肾脏大 小及内部回声等。
• ⑤肾活检对明确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 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很大帮助,有以 下指征可考虑:持续镜下血尿或发作性 肉眼血尿>6月;伴明显蛋白尿,又已排 除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者;伴高血压及氮 质血症者;伴持续低补体血症者;有肾 炎或耳聋家族史者。

血尿诊断及防治

血尿诊断及防治
⑤肾活检对明确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很大帮助,有以下指征可考虑:持续镜下血尿或发作性肉眼血尿>6月;伴明显蛋白尿,又已排除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者;伴高血压及氮质血症者;伴持续低补体血症者;有肾炎或耳聋家族史者。
血 尿 的 治 疗
● 按临床分类治疗 ● 按病理分类治疗 ● 按免疫发病机制治疗 ● 基因治疗
2.非肾小球性血尿 1)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以下泌尿系统:①泌尿道急性或慢性感染;②肾孟、输尿管、膀胱结石;③结核;④特发性高钙尿症;⑤特发性肾出血(在肾静脉受压或胡挑夹现象);⑥先天性尿路畸形如肾囊肿、积水、膀胱憩室;⑦先天性肾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血管瘤;⑧药物所致肾及膀胱损伤如环磷酰胺、磺胺、庆大霉素;⑨肿瘤、外伤及异物;⑩肾静脉血栓。 2)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
三、结合病史及体检综合分析 1、年龄特点:新生儿期血尿常见于新生儿自然出血症、严重缺氧、窒息、肾静脉血栓、膀胱插管等;婴幼儿期最常见泌尿系感染和先天性尿路畸形,其次为肾脏肿瘤、溶血尿毒综合征、重症遗传性肾炎及部分家族性良性血尿等
儿童期最常见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各类原发及继发性肾炎,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家族性良性血尿、遗传性肾炎、高钙尿症及左肾静脉受压等。
假性血尿时几种情况
血红蛋白尿:呈暗红色,含量大时呈酱油色。在发生溶血时或体内的红细胞大量破坏时,使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增多,当浓度超过150——250mg/L时,游离的血红蛋白由肾脏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常见于严重的大面积烧伤、恶性疟疾、伤寒、各种溶血性疾病、错型输血、CO中毒、体外循环手术后、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前列腺电切低渗液吸收入血、蛇毒、毒蕈以及磷、砷、苯胺中毒等。 血红蛋白尿的特点:均匀透明,静置无沉淀,振荡后无云雾状,显微镜检无红细胞或很少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

肾性血尿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肾性血尿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是否正 常或 变形 , 大小 是 否 均 一 , 红 细 胞 分 为 肾小 极行 肾活检 可 以判 断患 者 预 后 , 少 患 者 的焦 虑 ; 将 减 明 指导 治 疗 。但 肾 活检 可 能发 生 穿 刺 并 发 症 , 球源性 和非 肾小 球源 性 。前者 红 细胞 呈 多样 性 , 细胞 确诊 断 ,
2 2 2 随症 加 减 中 医在 辨证 治 疗 的 同 时 , .. 要 病患 者 , 过去 往 往 认 为 预 后 良好 , 新 近 的一 项 研 究 但 根据 患者 的不 同兼 夹症 状 , 随症 加 减 用 药 。易 反 复 感 表 明 , 此类 7 对 2例 IA 肾病 患者 随 访 7年 ,2例 患 者 g 3 冒合 玉屏 风 散 ; 痛 不 适 加 连 翘 、 蜕 ; 劳 乏 力 明 咽 蝉 疲 出现 肾不 良事件 , 肾脏 病 理 病 变程 度 是 最 强 的预 测 而
况: 北方认 为 以脾 肾气 阴不 足 为 主 , 方 则 以 下 焦 湿 难 愈 , 能 拘 泥 于 “ 药 动 血 ” 出血 忌 桂 附 之 说 ” 可 南 不 温 “ , 附片 、 红参 、 灵脾 之类 温摄 止血 。 仙 热为 多 。常见 的证 型 、 则 、 剂 为 : 肾气 阴不 足 宜 选 用黄 芪 、 治 方 脾
优势 , 过调 整患 者 的体 质 状 态 , 少诱 发 因素 , 高 病 发展 到形 体 与功 能损 害 的概 括 。长 期 尿血 患 者 , 通 减 提 精 免疫 机 能进 而改 善病情 。 血 暗耗 、 肾亏 虚 。这类 尿血 患 者 在 辨证 准 确 的前 提 脾 22 1 辨证论 治 中医治 疗 I I 尿 的核 心 理 下 , .. 肾J 生血 要坚 持 守 方 , 能 朝 三 暮 四 , 意 更 方 。要 3~ 不 随 念和 临床 思 维 是 整 体 观 念 和 辨 证 论 治 。证 型 分 布 情 6月 看疗 效 。有 的患者 病深 日久 , 阳气不 足 , 复感 冒 反

血尿的病因及中医治疗

血尿的病因及中医治疗

血尿的病因及中医治疗*导读: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

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下有红细胞3个以上。

后者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是血尿。

……血尿概述: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

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下有红细胞3个以上。

后者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是血尿。

血尿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患者检出血尿后心里非常紧张,迫切想知道血尿来自身体哪个部位。

一般地说95%以上的血尿是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青少年的血尿以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肾小球疾病,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和高钙尿症多见。

中年患者则以尿路感染,结石和膀胱肿瘤常见。

40岁至60岁的患者男性以膀胱肿瘤,肾和输尿管肿瘤多见,女性则以尿路感染,结石常见。

超过60岁的男性患者以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尿路感染多见,女性则以尿路感染,肾或膀胱肿瘤多见。

血尿病因:一病因分类1.肾脏及尿路疾病(1)炎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2))结石:肾孟输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结石,当结石移动时划破尿路新膜即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继发感染,大块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3)肿瘤:泌尿系统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泌尿道时均可引起一血尿发生。

(4)外伤:是指暴力伤及泌尿系统。

(5)药物刺激:如磺胺酚汞铅砷中毒大量输注甘露醇甘油等。

(6)先天畸形:多囊肾先天性肾小球基底膜超薄肾炎胡桃夹现象。

该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引起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受挤压引起顽固性镜下血尿称胡桃夹现象。

右肾静脉径直注入下腔静脉而左肾静脉须穿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注人下腔静脉,正常时此角45°~60°。

若先天性此角过小或被肠系膜脂肪肿大淋巴结腹膜充填均可引起胡桃夹现象诊断。

主要靠 CTB超肾静脉造影检查治疗须手术矫正。

血尿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血尿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尿液细菌学检查
对于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的血尿患者,尿液细菌学检查有助 于确定是否存在尿路感染。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B超检查可以观察肾脏、输尿管等泌 尿系统的形态结构,对于泌尿系统结 石、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CT检查
MRI检查
MRI检查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泌尿系 统结构和功能信息,对于某些特殊类 型的血尿患者具有诊断价值。
度劳累。
治疗建议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血尿的不同病因,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如抗炎、抗凝、手术等 。
对症治疗
针对血尿引起的疼痛、尿频等症状, 可采取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措施。
休息与护理
对于轻微的血尿,适当休息和护理可 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尿液检查 和其他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变化和治疗效果。
观察伴随症状
血尿可能伴随尿频、尿急 、尿痛、腰痛、发热等症 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有助 于初步判断血尿的病因。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 的红细胞数量、形态等指标,是
诊断血尿的主要手段之一。
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包括尿素氮、肌酐等指 标,可以评估肾脏功能,对于血尿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血尿的鉴别诊断
01
病因鉴别
鉴别血尿的来源和病因是诊断的关键。通过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影
像学检查等手段,可以初步判断血尿的病因。
02
伴随症状
血尿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这些症
状有助于判断血尿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03
病程与进展
血尿的病程和进展情况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也非常重要。持续性血尿和

血尿及药食治疗

血尿及药食治疗

血尿及药食治疗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增多,包括镜下血尿以及肉眼血尿,通常将其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

肾小球源性血尿即肾性血尿为血尿的重要类型,是指由各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如Ig 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等,为多种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非肾小球性血尿又称为外科性血尿,主要由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引发。

在临床工作中,依靠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以及内镜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多显示为畸形红细胞,伴尿蛋白升高;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其红细胞均一,通过B超、X线、CT等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血尿时尿潜血阳性,但尿潜血阳性不一定为尿血,同时尿液呈现红色是并不一定都是血尿,例如女性经期出现潜血假阳性;此外,食物、药物也会影响尿液颜色,例如食用红色食物,服用中药栀子、大黄、番泻叶等,尿液也可能呈现红色,过量服用中药斑蝥、西药阿司匹林等会出现血尿。

因此在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血尿是肾性还是非肾性来源,中医在血尿的治疗上其优势大于西医。

血尿在中医学中根据无痛性肉眼或镜下血尿等尿血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尿血”“血症”“溺血”等范畴。

血尿的形成主要是因热邪扰动血分,伤及脉络及脾肾两虚,固摄无权所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肾与膀胧。

从长期的临床实践来看,肾阴亏虚、湿热下注、血热络损三者是血尿形成的核心病机。

一、辨证治疗1.外邪侵袭,热迫膀胱主证:恶寒发热,周身骨节疼痛酸楚,咽喉干痛,口渴喜饮,小腹坠胀,腰酸腰痛,小便带血,血色鲜红,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利水,凉血止血。

方药:叶氏银翘导赤散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一、大青叶、板蓝根、竹叶、木通、生地、甘草梢、白茅根、旱莲草、山桅等。

2.火热内盛,迫血妄行主证:初起多见恶寒发热,继则高热,口渴欲饮,头昏头痛,骨节疼痛,烦躁,口干,尿血鲜红,并见便血、皮肤紫斑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血尿

血尿

血尿正常尿色呈黄色,主要由尿黄素所致。

在生理状态下,尿色的深浅与尿量、尿反应、食物和药物有关。

大量饮水,尿量增多,尿色淡黄或无色;尿量少,尿色深黄;酸性尿色深,碱性尿色浅。

血尿(hematuria或haematuria)是指尿液中带有红细胞的症状。

当尿液中含有少量红细胞时,肉眼无法识别,仅在实验室检查时才能发现,称为镜下血尿(microscopic hematuria);如果含有大量红细胞(一般认为每升尿含超过1mL鲜血时),则肉眼可以见到异常颜色,此时即为肉眼血尿(gross hematuria)。

仅为红细胞超标的尿液异常,称为单纯性血尿。

病因大约98%的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所致,约2%的血尿是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病变所致。

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间质性肾炎∙肾血管性疾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畸形∙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生殖系统肿瘤∙急性阑尾炎∙大肠癌全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丝虫病、猩红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功能性血尿突然大运动量时,平时较少运动的正常人可能出现运动性血尿。

临床表现∙尿液颜色改变:见于肉眼血尿。

如果出血位置靠近下尿道,如膀胱或前列腺的出血,则尿色较鲜红,甚至带有血凝块。

∙分段尿异常:行尿三杯试验,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脏、输尿管;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终末段血尿提示病变在膀胱、前列腺、精囊腺。

伴随症状∙伴肾绞痛: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伴尿流突然中断: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伴尿细流、排尿困难:前列腺炎、前列腺癌。

∙伴尿路刺激征:泌尿系感染。

∙伴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称肾炎综合征,见于多种肾小球疾病。

∙伴肾肿块:肾积水、肾囊肿、肾畸形、肾肿瘤等。

∙伴乳糜尿:丝虫病、慢性肾盂肾炎。

∙伴其它部位出血:某些感染性疾病、血液病。

尿红细胞检查∙数量:o沉渣法:玻片法>3个/HP,定量计数>5个/μL。

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什么是血尿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超过正常;临床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尿液外观正常,但显微镜检查达到诊断标准的称为镜下血尿;如果每升尿液中含有1毫升血液时,尿的外观颜色就会改变称肉眼血尿;肉眼血尿大多呈淡红色或洗肉水样,也可为茶叶水样;在尿液为碱性时,血尿呈鲜红色;在尿液为酸性时,血尿可呈咖啡色、红棕色、浓茶色或酱油色,正常尿液在显微镜下看不见红细胞或偶见红细胞,取新鲜尿液最好是晨尿中段尿10毫升,离心沉淀后取沉渣作显微镜检查,如每高倍视野,3个红细胞以上,或Addis计数即12小时尿沉渣红细胞计数>50万可诊断血尿;2.怎样诊断血尿1肉眼血尿:出血量超过lml/L,可呈肉眼血尿;2镜下血尿:尿液外观正常,1~2周内有3次尿中红细胞数目超过正常值范围即离心尿≥3个/HPF或≥8000个/ml,12小时尿沉渣红细胞计数Addis计数>50万/12h,均可诊断为镜下血尿;3潜血阳性血尿:在尿中未发现红细胞,但是尿隐血呈阳性,表明红细胞裂解成血红蛋白尿;4病因诊断:引起血尿的病因复杂、涉及的病种范围很广,因此,诊断的关键环节是确定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临床可选择尿三杯试验、尿红细胞形态、尿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尿沉渣红细胞管型、尿蛋白、尿免疫球蛋白颗粒管型、尿钙、尿细菌培养、尿脱落细胞学等多项检查以确立病因诊断;必要时应做双肾、输尿管、膀胱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CT、MRI以及血清生化或免疫学检查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 抗体、血清补体、抗基底膜抗体、免疫球蛋白水平等以助诊断;其中最常用的是通过尿红细胞形态进行鉴别;3.血尿常见于哪些疾病血尿的病因常见于三大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尿路邻近器官疾病、肾及尿路疾病;一般可以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无论是急性肾炎、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遗传性肾炎等均可见到血尿,临床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薄基底膜肾病、遗传性肾炎属于遗传性肾脏病,往往有家族史;薄基底膜肾病往往持续镜下血尿或伴轻度蛋白尿但肾功能可长期正常肾脏病理是弥漫性肾小球基底膜变簿它与遗传性肾炎又称Alport综合征不同点是没有眼先天性白内障眼球震颤斜视等和耳高频性神经性耳聋的损害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非肾小球性血尿,例如全身重症感染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结核、多囊肾、泌尿系肿瘤等等;①尿路感染引起的血尿一般为镜下血尿只有膀胱三角区炎症约l/3病例出现肉眼血尿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是感染中毒症状局部症状是膀胱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有大量脓细胞或大量白细胞脓细胞管型和白细胞管型有一定特异性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抗生素治疗有效一般不易与肾炎相混淆;②肾结核晚期都是累及整个泌尿系统一般都存在镜下或肉眼血尿典型病例洗肉水样尿病程长膀胱刺激症状较一般细菌感染更明显肾外往往找到结核病灶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B超CT IVP肾盂造影检查帮助较大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尿中可找到抗酸杆菌可确诊值得注意的是久治不愈的脓尿应想到肾结核的可能应进一步行细菌学检查加以证实;③结石:泌尿系统容易患结石症当结石活动时划破黏膜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同时伴有绞痛是其特点绞痛从肾区开始沿侧腹向膀胱大腿内侧放射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结石部位大小形状梗阻部位④肿瘤:是常见引起肉眼或镜下血尿原因肾癌无痛性全程血尿是其特点男性发病率高,膀胱癌易误诊为膀胱炎对于病程经久不愈老年人久治不愈的膀胱激症状应想到膀胱癌的可能B超CT 膀胱镜检查可及早确诊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此外,胡桃夹现象亦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儿童非肾性血尿常见的原因之一,为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因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形成的夹角受到挤压而引起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往往借助于超声来诊断,其诊断标准为:仰卧位左肾静脉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比狭窄部位内径宽3倍以上,脊柱后伸位15-20分钟后,其扩张部位内径比狭窄部位内径宽4倍以上,符合其中1项即可诊断;4.血尿应选择那些检查1医生的体格检查除注意全身查体外泌尿系统应是查体重点肾区压痛叩击痛上输尿管压痛点肾脏双合诊等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检查尿NAG酶、尿放免、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性质分析在了解病情、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也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应注意肾功能的检查根据可能的病因有选择的检查自身抗体血浆蛋白电泳凝血溶血机制的检查;骨髓的检查等对血液疾病引起的血尿的诊断是必要的;位相显微镜尿液的检查是一项简单无创伤的鉴别肾性和非肾性的重要检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红细胞常常变形才能滤出可表现面包券样梭形折叠形多边形、三角形变形的红细胞一般占85%以上;未通过肾小球的红细胞往往以原形排出有时因细胞内脱水仅表现皱缩的红细胞不同于变形的红细胞肾活检检查:对肾实质性疾患确定病因和性质十分必要;根据病情必要时要进行肾穿刺进行病理检查,如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病、遗传性肾炎的确诊只能通过病理检查才能确定;皮肤活检检测α3、α5链的表达有助于遗传性肾炎的诊断;3器械检查B超:对诊断肾脏的大小轮廓肾积水上输尿管扩张结石肿瘤胡桃夹现象多囊肾有帮助;CT和MRI检查:主要用于肿瘤结石、结核的诊断膀胱镜的检查:对诊断膀胱结核肿瘤结石溃疡有助因肾功能受损不能行静脉肾孟造影时可在膀胱镜检查的同时行逆行造影以便确定梗阻的部位和原因5.鉴别诊断1、当排尿开始为血尿而后正常,一般多为泌尿感染、尿道疾病;2、如排尿开始正常,快结束时出现血尿,多为膀胱炎和前列腺病;3、如果为"全程血尿",血色暗红,一般多为肾脏的疾病引起6.血尿的治疗1西医治疗血尿的病因复杂,涉及的病种较多,其治疗主要需针对病因进行,不同疾病有不同治疗方法,同一疾病临床和病理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别;多数肾小球性血尿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一般方法:尿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如有肾绞痛可给予解痉剂,如阿托品或654一2;非肾性血尿可以用止血剂:为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出血时间缩短而起止血作用,可用大量维生素C、芦丁、安络血等;抗纤溶药物可用6-氨基己酸、抗血纤溶芳酸、血凝酶等,但有使血块堵塞尿路之弊,必须慎用;严重尿血,药物治疗无效者,要查找原发病因,针对病因治疗;2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治疗是治疗血尿的主要方法,具有确切疗效和较大优势;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脉表现综合判断确定证型,选择方药;3中医单方验方疗法白茅根汤白茅根30~60g,水煎当茶服;用于各型尿血;止血方白茅根12g,炒栀子15g,小蓟6g,水煎服,每日3次;用于实证各型尿血;地榆汤地榆15g,生地20g,白茅根30g,水煎服;用于实证尿血;荠菜汤荠菜30~60g,水煎服;适用于阴虚尿血;荠菜生地汤取荠菜30 克、生地12 克,煎汤服用;适用于手足心热、面颊潮红、大便干结等阴虚尿血;竹叶代茶饮车前草15g,竹叶心10g,麦冬6g,煎汤代茶饮;用于热结膀胱之尿血;茜草汤取茜草30克,煎汤服用;适用于血尿有小血块等淤症尿血; 琥珀粉3~6g,灯心草、薄荷煎汤调下,每日1次;适用于石淋之有血尿者;苦参煎剂苦参6g,黄柏10g,白茅根30g;清热除湿,凉血止血;7.护理调摄1肉眼血尿期间,应注意心理护理,消除患儿对疾病的恐惧感,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平静;2尿血时注意观察尿色深浅变化及有无血块,并记录尿量情况;3注意卫生,勿坐卧湿地,勤换内裤,保持尿道口清洁;4及时治疗感冒、疮疖、紫癜等疾患;5尿血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尿血量大者应卧床休息;6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之品;过敏体质者,忌食虾、蟹、鱼之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肾小球性血尿的中医治疗
一,治疗的必要性
1.血尿是肾小球损害的表现:正常人尿中可有少量红细胞,中段尿离心(10ML尿以1500
转速离心5分钟)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仅0-2个高倍视野,若大于3个高倍视野则为血尿,说明肾或和尿路有出血情况。

出血量少则呈显微镜下血尿,出血量大于1毫升|升(尿液)可见肉眼血尿。

肉眼血尿时易被患者发现,而镜下血尿则往往被忽视,部分患者在体检时或婚检时才发现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是红细胞被挤压穿过病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损,而发生外形及大小多样化变化。

有学者报道在电镜下观察到红细胞经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裂孔时发生了变形。

还有资料提示,在肾小球毛细血管病变时,尿中变形红细胞的多样性与肾小球病变的严重性有一定关系。

由此可见,血尿是肾小球损害的结果,而且血尿是肾炎综合症诊断的必备条件。

临床上肾炎稳定或处于恢复期患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反复血尿加重时,往往拿着化验单问医生:我的病为什么又复发了?再看狼疮性肾炎病情活动的七项临床指标,血尿是其中的一项,七项临床指标中出现两项以上则可百分百肯定为活动病变。

以上从肾小球性血尿出现的机制,以及客观的临床表现来看,血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血尿是肾小球性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尿液检查正常与否,可谓观察肾脏有没有疾病的一面镜子,而血尿是尿液检查中的异常发现,重点说明肾小球有损害,在各种肾小球疾病中,有些是以血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的,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紫癜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等。

急性肾炎时,血尿常为起病的第一症状,几乎全部病人均有血尿,其中肉眼血尿出现为百分四十。

尿液呈均匀的棕色,浑浊或呈洗肉水样,但无血凝块,酸性尿中红细胞溶解破坏常使尿液呈酱油样棕褐色。

急进性肾炎时,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或呈肉眼血尿,并常见红细胞管型。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血尿发生很高,70%-90%的病例有血尿,常为镜下血尿,30%的病例有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

IgA肾病时血尿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通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急性胃肠炎,带状疱疹等感染后,血尿与感染的间隔时间为72小时,即三天内,有学者成为咽炎同步血尿。

发作性肉眼血尿偶尔出现在疫苗注射后或剧烈运动时。

肉眼血尿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一般少于3天。

肉眼血尿发作后,尿红细胞可消失,亦可转为持续性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据报道在IgA肾病中表现为肉眼血尿者,亚太地区为23%,南美地区为37.2%。

紫癜性肾炎肾脏受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或间断肉眼血尿。

儿童患者出现肉眼血尿的较成人多。

薄基底膜肾病绝大部分病人表现为血尿,其中多数病人(尤其成人)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部分患者可在感染后呈现肉眼血尿,三分之一患者有红细胞管型。

儿童患者以无症状单纯性血尿为多见。

从上述的肾小球疾病来看,血尿确为其常见而主要的表现,不能等闲视之。

3长期血尿并非预后皆好:关于血尿的预后不能一概而论, 它与是否伴有高血压,蛋白尿,肾脏病理程度,肾脏疾病的种类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进年来,美国学者认为持续镜下血尿是进行性美国学者认为持续镜下血尿是进行性低程度炎症的反应,与预后不良有关。

如IgA肾病,以往学者认为单纯或反复血尿的患者多为良性过程。

然而目前却有不同的研
究结论,认为IgA肾病血尿患者并非预后皆好。

多数学者认为持续镜下血尿伴蛋白尿预后差。

香港一学者对72例血尿伴微量蛋白尿,血肌酐和血压均正常的IgA肾病患者进行了7年的随访观察研究,发现32例预后不良。

国内有学者报道,IgA肾病患者中有阵发性肉眼血尿史者占53.3%,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肉眼血尿史与内生肌酐清除下降有关。

说明肉眼血尿发作对肾功能的影响并非完全是可逆的。

有文献报道,IgA肾病大部分患者有反复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发作,其中有少数可自然缓解。

从发现本病追踪20年以上的病例看,约20%-50%的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

4.血尿治疗的必要性:前面已经说道,血尿是肾小球损害的标志,血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而且用许多事实来说明长期血尿并非预后皆好,目的是为了从多个角度说明遇到肾性血尿,不能听之任之,视而不见,采取不认真治疗的消极态度。

临床上常常遇到患者拿着化验单来找医生:“我的血尿有什么办法治呢?”“血尿能根治吗?”“为什么有的医生说血尿不需要治疗呢?”
分析其客观原因是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治疗肾炎血尿的特效药物,均为探索性研究阶段。

我们知道大量蛋白尿时可以用激素治疗,但其结果,根据肾脏病理的区别,分有效或无效两种情况。

目前对血尿伴蛋白尿者,试用激素或雷公藤治疗。

对单纯血尿患者目前无特效西药,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血尿治疗的必要性,应积极探讨治疗的方法方为良策。

二中药治疗的优势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

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判断其中医症候,然后从症候入手,确立其相应的治法和具体的方药。

具有治疗个体及动态性的特点,针对每位患者及其不同阶段的治疗更细致,更体贴。

对于肾炎血尿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西药的状况,笔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探讨肾炎血尿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并研制了经验方——益气滋肾颗粒。

“十五”期间承担了关于“中医药控制IgA肾病血尿”的国家级课题,开展了多中心的研究并顺利通过验收。

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肾炎血尿可以单纯运用中药进行治疗,而且已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有效的控制诱发因素,减少肉眼血尿的反复发作,阻断病程的迁移与发展,从而不仅可以减轻和消除血尿,更重要的是控制病情,有利于保护肾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三急性肾炎
(一)急性肾炎血尿的中医病名
1.“血尿”:以血尿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水肿等其他症状并不明显。

2.“风水”:有血尿但不重,而眼睑,颜面甚至肢体水肿表现突出。

3.“血尿”与“风水”并重:血尿和水肿均较突出。

(二)急性肾炎血尿的中医病机
由于急性肾炎的血尿发病急骤,故而以实证居多,主要责之于风热之邪外袭或胃热毒雍盛,邪热迫血下行,以致血尿。

在辨证中医病名及证候的基础上,立方用药,这样针对性强,具有整体观念。

疗效才能提高。

(二)辨证论治
一般而言,急性肾炎血尿单纯用中医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不仅可以使症状迅速消失,而且可使尿检逐渐转阴。

但应注意的是处于恢复期的患者仍应用中药调治一段时间为宜,以便巩固疗效。

急性肾炎血尿的病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的中医证候有三型,即肺卫风热型,热毒壅盛型,下焦血热型。

恢复期的中医证候主要也有三型,即肺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