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鉴别诊断-尿血

合集下载

肾性血尿的诊断及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肾性血尿的诊断及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肾虚络空,毒损肾络和肾络瘀阻是肾络病变之血尿发生的重要
病机。
8血尿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张守琳教授强调有关DA肾病文献报道中,单纯以血尿为 主的IgA肾病患者有10% ~20%患者在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 肾病,可见血尿的治疗不容忽视。血尿的本身预示肾脏的损 伤,对于血尿应该予以重视并进行适当治疗。西医治疗血尿方 法有限,而中医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这要求中医临床医生重视 中医,规范诊疗,形成系统的方案,推广到大全国各地比如乡镇 中医院,造福广大患者。部分血尿病人预后良好,因此,应避免 过度治疗血尿,如低倍镜红细胞数< 100,应与患者充分沟通, 消除患者焦虑。
魏连波教授认为血尿的发生与风邪密切相关,多数患者有 明显外感;同时也与湿邪密切相关,在隐匿性肾炎中,湿热贯穿 整个肾炎始终。此外,也与虚相关,包括肾气和脾气虚而不 固等。
张守琳教授认为血尿的产生多由于火热动血和气虚不能 摄血所致,诚如《景岳全书》所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 则为病。血亦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者为病。盖动者多由于 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此外, 离经之血既是鲜血也是瘀血,血尿的产生也可由瘀血所致。
下;另外,活血药的选择要兼顾止血功效,采用活血止血药,如
茜草、蒲黄等效果较佳;对于肾性血尿久治不愈者用药要加入
免疫性药物青风藤、雷公藤等,伴有感染者要注意控制,小儿血
尿应避免剧烈运动。
张宁教授指出血尿的常规分型有下焦湿热、热伤血络、肾
阴亏 、阴
气阴 等,此 还 关 肾亏
及病情较轻、迁延不愈的脾气虚患者。血尿的治疗要在明确原
李侠教授认为心主血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因此,血尿 的形成与心、脾、肝均密切相关。此外风邪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风邪外袭,太阳首当其冲,而少阴为太阳之底面,不论少阴肾之

血尿中医治疗ppt(完整版)

血尿中医治疗ppt(完整版)
7. Management of sealed rescue vehicles: Before sealing, the head nurse (or nurse in charge) and another nurse shall count the drugs and equi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gistration book of drug and equipment equipment, verify their accuracy, and seal them with a seal. Two people shall sign and fill in the sealing time. Nurses check the condition of the seals once per shift and complete the handover. The responsible nurses check once a week, and the head nurse and responsible nurses open the seals and inspect the drugs and equipment in the ambulance once a month, with records kept.
5. After using rescue drugs and equipment, they should be fully replenished within 24 hours. If they cannot be replenished due to special reasons, they should be noted on the handover registration form and reported to the head nurse for coordination and resolution to ensure timely use during patient rescue.

中医内科学血证资料

中医内科学血证资料


寒邪侵袭,凝滞血脉,血行不畅 而引起痛经、闭经等。

暑邪侵袭,耗伤津液,血液浓缩 而引起血证。

火热内盛,迫血妄行,导致血溢 脉外而引起各种血证。

燥邪侵袭,耗伤阴液,导致血液 黏稠而引起血证。
湿
湿邪侵袭,困阻脾胃,影响气血 生化而引起血证。
内伤七情
01
02
03

过喜伤心,导致心气涣散 ,血脉失养而引起血证。
食疗调养
根据血证的证型,选用相应的食疗方 进行调养,以辅助治疗和恢复健康。
THANKS.
非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相关穴位,调节气血 ,达到治疗目的。
推拿按摩
通过按摩相关部位,促进血液 循环,缓解症状。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吸附相关部位,促进 气血流通,缓解症状。
气功疗法
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达到 治疗目的。
食疗与养生
饮食调养
根据血证的病因病机,选择相应的食物进行 调理。
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养生保健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 动等。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血证的预防与调护
06
预防措施
饮食调理
起居调护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度辛辣、刺激、油 腻的食物,多食用养血补血的食物,如红 枣、桂圆、黑芝麻等。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 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情志调护
预防外感
房事过度导致肾气不 固,血溢脉外而引起 血证。
过度安逸导致气机不 畅,血脉运行不畅而 引起血证。
瘀血内阻
• 瘀血内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脉络不通而引起血 证。

中医诊断学各单元知识备考笔记(十)

中医诊断学各单元知识备考笔记(十)
临床表现:
主症:心悸心烦,失眠多梦。
阴虚见症: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审证要点:悸烦不宁,失眠多梦及阴虚证。
鉴别诊断:心血虚与心阴虚
共同点:心悸、失眠、多梦,同属虚证。
不同点:心血虚:面白,唇白,舌淡,脉细无力,无热象。
心阴虚:面红,唇红,舌红,脉细数,有虚热。
主要表现为有无热象。
3、心气虚证
概念: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表现以心悸为主症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主症: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
气虚见症:精神疲惫,面色淡白,自汗,舌质淡,脉虚。
审证要点:心悸及气虚证。
4、心阳虚证
概念:指心阳虚衰,鼓动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概念: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脉外溢为主的证候。
临床表现:
气不摄血:溢于胃肠——便血。
溢于膀胱——溺血。
溢于肌肤——肌衄。
冲任不固——月经过多,崩漏。
溢于鼻窍——鼻衄。
脾气虚弱: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
概念:指风热袭肺,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主症:咳嗽,痰稠色黄。
兼症: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浊涕,口微渴,咽喉疼痛。
舌脉: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审证要点:咳嗽痰稠与风热证为主。
鉴别,痰稠色黄。
不同点:表证: 明显 少见 咳嗽:少见 明显
5、燥邪犯肺证
概念:指燥邪袭表,肺卫失宣,津少失润所表现的证候。又称燥气伤肺证,外燥证。
临床表现:
主症:干咳少痰,痰粘难咯。
兼症:口、唇、鼻、咽干燥,胸痛,痰中带血,鼻衄,咯血,便干溲少。发热,微恶风寒,无汗,少汗。

中医鉴别诊断(详细)

中医鉴别诊断(详细)

鉴别诊断
1、感冒与风温鉴别
2、普通感冒与流行感冒鉴别
3、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鉴别
4、哮证与喘证鉴别
5、实喘与虚喘鉴别
6、胸痹心痛与真心痛鉴别
7、胸痹心痛和胃痛鉴别
8、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9、出血部位与相应脏腑
10、咳血与吐血的鉴别
11、紫斑与丹毒的鉴别
丹毒以皮肤色红如红丹得名,轻者压之褪色,重者压之色不褪,但其局部皮肤灼热肿痛与紫斑有别。

12、梅核气与虚火喉痹
13、胃痛与胃痞、真心痛、胁痛和腹痛鉴别
14、呕吐与反胃的鉴别
15、呕吐与噎膈鉴别
16、痢疾和泄泻的鉴别
17、暴痢与久痢的区别
18、便秘与积聚鉴别
19、虚秘和实秘的区别
20、水肿与鼓胀的鉴别
21、阳水与阴水区别
22、癃闭与淋证鉴别
癃闭以排尿困难,小便量少甚至点滴全无为特征,其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与淋证相似,但淋证尿频而疼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出量低于正常,严重时无尿排出。

23、黄疸与萎黄的鉴别
24、中风脱证与闭证鉴别
25、中风中脏腑阳闭与阴闭的区别
26、黄疸阳黄、急黄、阴黄的区别
27、小儿泄泻的大便性状辨别:
28、疳证与食积、厌食进行鉴别。

尿血中医护理方案(1)

尿血中医护理方案(1)

尿血(膀胱癌)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侯要点(一)下焦湿热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或夹有血块,或癃闭不同,少腹急满胀痛。

口燥咽干,口渴欲饮,纳呆食少,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二)阴虚火旺证:小便频数,短赤带血而量不多,时作时止,或伴尿痛涩滞但不显著,房劳则发作或加重,伴有会阴坠胀不适,头晕耳鸣,神疲,低热,五心烦热,颧红潮热,腰膝酸软,少寐多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三)心火亢盛证:尿血鲜红,小便短黄、灼热疼痛,心烦失眠,面赤口疮,口渴引饮,大便秘结,夜寐不安,舌尖红赤,苔黄,脉数。

(四)脾肾气虚证:久病尿血色淡红,小便频数,头晕耳鸣,面色不华,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食少腹胀,腰脊酸痛或兼齿衄、紫斑,舌质淡,脉沉弱。

二、常见症状/证侯施护(一)小便带血、灼热涩痛1.观察小便的量、质、尿血的程度、有无尿痛及伴随症状,做好尿的次数及血尿的记录,指导患者留取中段尿培养的方法,并及时送检。

2.卧床休息,避免过度疲劳,节制房事。

3.保持内裤清洁柔软,以棉质或丝质布料为佳,禁穿不透气的紧身裤、尼龙裤。

4.尿色鲜红不止者,可采取1:1大黄浸出液行膀胱灌注,每次20毫升,每日一次,保留2小时以上。

5.药熨法:“下焦湿热”者之小便灼热涩痛,可用食盐半斤炒热,包布熨脐腹,待冷即可。

6.耳穴压豆:取心、脑、交感、肾、膀胱、输尿管、内分泌,每日按压3-5次,每次5-10下,力度以耳廓微微发红为宜。

7.辨证施膳: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生冷肥腻。

“下焦湿热”者可食用赤小豆薏仁粥(赤小豆25g,薏仁25g,粳米100g,煮粥,宜烂);小麦汤(小麦50g,通草9g,煮,去渣饮汁)三次分服;鲜藕捣汁服;白茅根煎水代茶饮。

“阴虚火旺”可指导患者多食用梨汁、白粥(鲜百合50克或干百合30g、大米100克、冰糖适量)、荸荠藕汁。

“心火亢盛”多饮开水、西瓜汁;“脾肾气虚”可食用黄芪粥(黄芪50g,粳米100g,煮粥)或羊骨粥(羊胫骨2根、红枣20枚、糯米100g,加水熬至熟透,每次服2月为1疗程)。

血尿诊断

血尿诊断

• 儿童期最常见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各类原
发及继发性肾炎,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家
族性良性血尿、遗传性肾炎、高钙尿症及
左肾静脉受压等。
2、有关的病史:①有无前驱感染及时间关 系,如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常有较明确的 前驱病史,于感染后10~l4天出现血尿;而 lgA肾病,呼吸道症状与血尿几乎同时发生, 一般不超过3天。
二、判断血尿来源
1、肉眼观察: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暗 红色尿多来自肾实质或肾盂,鲜红色或带有血 块者常提示非肾小球性疾患出血,血块较大者 可能来自膀胱出血,尿道口滴血可能来自尿道。
2、尿三杯试验:非全程血尿提示非肾小球性, 如初段血尿常见于尿道疾病;终末血尿见于膀 胱颈、三角区、后尿道及前列腺疾病;全程血 尿则提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疾病。
• 2.非肾小球性血尿
1)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以下泌尿系统:①泌尿道 急性或慢性感染;②肾孟、输尿管、膀胱结石; ③结核;④特发性高钙尿症;⑤特发性肾出血 (在肾静脉受压或胡挑夹现象);⑥先天性尿路 畸形如肾囊肿、积水、膀胱憩室;⑦先天性肾血 管畸形如动静脉瘘、血管瘤;⑧药物所致肾及膀 胱损伤如环磷酰胺、磺胺、庆大霉素;⑨肿瘤、 外伤及异物;⑩肾静脉血栓。 2)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血友病。
• 2、确定为肾小球血尿者 ①24小时 尿蛋白定量明确是否有蛋白尿存在, 如存在还需检查血白蛋白/球蛋白及 血脂情况。②血ASO、补体C3、抗 核抗体、乙型肝炎相关抗原等可鉴 别肾炎性质。③血BUN、Cr及Ccr 说明肾损害程度。④B超观察肾脏大 小及内部回声等。
• ⑤肾活检对明确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 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很大帮助,有以 下指征可考虑:持续镜下血尿或发作性 肉眼血尿>6月;伴明显蛋白尿,又已排 除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者;伴高血压及氮 质血症者;伴持续低补体血症者;有肾 炎或耳聋家族史者。

血尿诊断及防治

血尿诊断及防治
⑤肾活检对明确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很大帮助,有以下指征可考虑:持续镜下血尿或发作性肉眼血尿>6月;伴明显蛋白尿,又已排除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者;伴高血压及氮质血症者;伴持续低补体血症者;有肾炎或耳聋家族史者。
血 尿 的 治 疗
● 按临床分类治疗 ● 按病理分类治疗 ● 按免疫发病机制治疗 ● 基因治疗
2.非肾小球性血尿 1)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以下泌尿系统:①泌尿道急性或慢性感染;②肾孟、输尿管、膀胱结石;③结核;④特发性高钙尿症;⑤特发性肾出血(在肾静脉受压或胡挑夹现象);⑥先天性尿路畸形如肾囊肿、积水、膀胱憩室;⑦先天性肾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血管瘤;⑧药物所致肾及膀胱损伤如环磷酰胺、磺胺、庆大霉素;⑨肿瘤、外伤及异物;⑩肾静脉血栓。 2)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
三、结合病史及体检综合分析 1、年龄特点:新生儿期血尿常见于新生儿自然出血症、严重缺氧、窒息、肾静脉血栓、膀胱插管等;婴幼儿期最常见泌尿系感染和先天性尿路畸形,其次为肾脏肿瘤、溶血尿毒综合征、重症遗传性肾炎及部分家族性良性血尿等
儿童期最常见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各类原发及继发性肾炎,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家族性良性血尿、遗传性肾炎、高钙尿症及左肾静脉受压等。
假性血尿时几种情况
血红蛋白尿:呈暗红色,含量大时呈酱油色。在发生溶血时或体内的红细胞大量破坏时,使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增多,当浓度超过150——250mg/L时,游离的血红蛋白由肾脏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常见于严重的大面积烧伤、恶性疟疾、伤寒、各种溶血性疾病、错型输血、CO中毒、体外循环手术后、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前列腺电切低渗液吸收入血、蛇毒、毒蕈以及磷、砷、苯胺中毒等。 血红蛋白尿的特点:均匀透明,静置无沉淀,振荡后无云雾状,显微镜检无红细胞或很少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

第六章第二节血证中医内科学

第六章第二节血证中医内科学

【范围】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 包括某些系统的疾病(如呼吸、消化、泌尿系统 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 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风、热、外邪侵袭 燥、湿热)
损伤上部脉络——衄血、咳血、吐血 损伤下部脉络——尿血、便血
迫血妄行
衄血、吐血 衄血、尿血、紫斑 便血、紫斑
5.久病热病之后 久病或热病 阴津伤耗 ——阴虚火旺,迫血妄行 久病或热病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正气亏损 久病入络 血脉瘀阻 ——血行不畅,血不循经
血证
二、诊断与鉴别
【诊断】
1.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因外伤、倒经所致者, 均可诊断为鼻衄。
2.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 即可诊断为齿衄。
3.咳血 (1)多有慢性肺系病史; (2)血由肺、气道由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
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
血; (3)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咯血的病因。
4.吐血
(1)有既往宿疾; (2)发病较缓,吐血前有前驱症; (3)血随呕吐而出,常夹有食物残渣或胃内容物,
血色多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以鲜红色,大便 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 (4)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吐血的原因。
【病机】
各种 病因
外感热邪,湿热,气郁(实火) 火热熏灼,迫血妄行
阴虚火旺(虚火) 气虚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气损及阳
5.便血
(1)有胃肠道溃疡、炎症、息肉、憩室或肝硬化等病史; (2)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黑如柏油样; (3)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6.尿血
(1)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 (2)实验室检查:小便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测试题(题库版)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测试题(题库版)

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中不易见到的症状是()。

A.胃脘灼痛B.口燥咽干C.大便秘结D.消谷善饥E.舌红少津正确答案:D2、单选患者胸廓饱满,胸胁部胀闷或痛,咳嗽,气(江南博哥)喘,呼吸困难,身体转侧时牵引胁痛,头目晕眩,舌苔白滑,脉沉弦,其临床意义是()。

A.寒痰阻肺证B.饮停胸胁证C.风寒犯肺证D.肝肺不和证E.痰饮阻肺证正确答案:B3、单选肝阳化风证属于()。

A.上实下虚证B.实热证C.虚热证D.上虚下实证E.实证正确答案:A4、单选咳喘无力,气短,自汗,吐痰清稀,舌淡脉弱者,最宜诊断为()。

A.肺气虚证B.心肺气虚证C.肾不纳气证D.脾肺气虚证E.肺气阴两虚证正确答案:A5、单选寒湿困脾证又被称为()。

A.寒湿中阻证B.太阴湿寒证C.湿阻脾阳证D.湿寒中阻证E.寒阻脾阳证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寒湿困脾证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等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

又名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太阴寒湿证。

6、单选口干咽燥,咳痰少而黏,不易咯出,五心烦热,最宜诊断为()。

A.肺热炽盛证B.风热犯肺证C.肺阴虚证D.燥邪犯肺证E.风热表证正确答案:C7、单选患者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舌淡脉虚,其临床意义是()。

A.心血虚证B.心阳虚证C.心阴虚证D.心气虚证E.心脾气血虚证正确答案:D8、单选肾阴虚、肾精不足、虚水泛证的共同表现是().A.腰膝酸软B.眩晕耳鸣C.梦遗失精D.精神倦怠E.浮肿少尿正确答案:A9、单选下列各项中,属于肺阴亏虚证主要特征的是()。

A.咳逆上气阵作B.干咳声短,痰少而黏C.咯痰白稀D.反复咳嗽痰多E.咳时胸闷呕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肺阴亏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

10、单选鉴别风寒表证与风寒犯肺证最有意义的是()。

A.有汗与无汗B.咳嗽的轻重C.咳痰的性状D.是否舌苔薄白E.是否发热恶寒正确答案:B11、配伍题喘哮痰鸣,咳痰清稀,量多易咯,形寒肢冷,苔白滑,其临床意义是()干咳,痰少难咯,痰中带血,烦热,盗汗,舌红少津,其临床意义是()A.饮停胸胁证B.寒痰阻肺证C.肺气虚证D.肺阴虚证E.风寒犯肺证正确答案:B,D12、单选寒湿困脾证又称为()。

血尿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血尿蛋白尿的鉴别诊断

太和县中医院余冠华一、血尿分类及诊断程序血尿分类:1.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引起的血尿(1)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薄基底膜肾病,遗传性肾炎等;(2)感染及炎症:如泌尿系感染、结核、丝虫性乳糜尿等,其中以膀胱炎更为常见;(3)结石及高尿钙症;(4)肿瘤;(5)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症或增生;(6)先天畸形:多囊肾,海绵肾,肾下垂,肾血管异常,如肾动静脉瘘、动脉瘤、血管畸形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肾静脉郁滞等;(7)外伤;(8)腰痛-血尿综合征。

2.全身疾病引起的血尿(1) 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2)感染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3)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等;(4)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等;(5)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痛风、糖尿病、淀粉样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6)某些药物:磺胺类、抗凝剂、消炎痛、环磷酰胺、卡那霉素等。

3.泌尿系统邻近组织疾患引起的血尿:如急性阑尾炎、输卵管炎、结肠癌、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等;4.其它:胡桃夹现象,运动性血尿等。

血尿的诊断思维步骤:1 . 首先必须断定是否真性血尿:(1)排除产生假阳性血尿:如月经、子宫、阴道、直肠或内痔出血以及人为因素的污染;(2)排除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某些药物(如大黄、酚红、山道年、安替比林、利福平等)、苯胺染料、食物(如甜菜、蚕豆等)所造成的红色尿;(3) 排除假阴性血尿:红细胞在酸性和低渗的环境中极易溶解破损。

尿pH值过高、过低、尿比重过低均可使尿中红细胞遭到破坏。

以致虽有血尿、尿沉渣镜检时却见不到红细胞。

如果作尿隐血试验,可获阳性结果.2 . 除外非泌尿系统疾患引起的血尿:有无其他部位出血?有无邻近器官病变累及泌尿系统?判断血尿的来源: 尿三杯试验3 . 全程血尿进一步鉴别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鉴别(1)伴有红细胞管型者为肾小球性。

中医基础理论疾病的鉴别诊断

中医基础理论疾病的鉴别诊断

疾病的鉴别诊断症状,是病人自觉有各种异常的痛苦感觉、或通过医生诊察而得知的病态改变。

如头痛、眩晕等。

它是机体发生疾病后的表现,是医生诊察疾病、判断疾病的客观标志。

症状与证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证候,简称为“证”,是病因病机、病位、症状、舌诊、和脉诊的综合与概括。

如表实证、阴虚证等。

它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是临床诊断疾病的结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机理,它即是联系证候与症状的纽带,也是证候的核心组成部分。

病机决定了疾病的性质。

由同一病机联系着的许多症状就构成了证候。

在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

只有认真研究各种常见症状、证候和病机,才能对不同病证而出现的相同症状加以鉴别。

症状鉴别是从相类似的症状中,研究疾病不同的病因病机,以探求疾病的本质,这是正确进行辨证论治的关键步骤。

因此,症状的鉴别,是疾病与证候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辨证辨证,就是辨别症状,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证”与“症”应该严格区分,“症”是一个一个的症状,而“证”是证候,是辨证所得到的结果。

“证”与“病”的概念是不同的。

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

也就是说,病可以概括证。

辨病名,必先辨证。

诊断先从辨证再进一步辨病,辨病之后又再进一步辨证。

因此,辨证论治并不是说中医不讲究辨病,强调辨证已包括辨病于其中了。

辨证的方法很多,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如病因辨证、、、经络辨证、、与等。

其中病因辨证着重从病因角度去辨别证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证的基础。

六经辨证是外感病中“伤寒”病的辨证法;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法。

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及脏腑辨证适应于杂病各科辨证。

但脏腑辨证是杂病辨证的重点辨证法,经络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可以看作是脏腑辨证互为补充的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

中医考试鉴别诊断

中医考试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感冒与风温:风温初起症状与感冒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颤高热,,汗出后亦不易迅速退清,咳嗽头痛较为剧烈,甚至出现神昏谵语惊厥等传变入里的症候。

感冒一般发热不高,病势较轻,不传变,服药后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

感冒与时行病毒:普通感冒病情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有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明显,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他病,具有广泛传染性、流行性。

鉴别诊断:咳嗽与咳喘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做为特点)咳嗽与肺痨:咳嗽肺痨均有咳嗽咯痰症状,但肺痨为痨虫感染,有传染性,同时可见潮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鉴别诊断:惊悸与怔忡:心悸可分为惊悸和怔忡,前者因惊而悸,与情绪有关,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

后者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外界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于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以见脏腑虚损症状。

惊悸日久不愈也可发展为怔忡。

心悸与奔豚鉴别诊断:奔豚发作时,亦感觉心胸躁动不安。

奔豚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鉴别诊断:胸痹与真心痛: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症候。

胸痹与悬饮:两者都有胸痛,前者胸痹为当胸闷痛,并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饮食、情绪、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者服药后可缓解。

后者悬饮,饮停胸胁,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胸痹和胃脘痛: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段,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可缓解。

胃脘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反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血尿的诊断流程

血尿的诊断流程

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
红细胞形态
中段尿培养
(+)
超声,KUB+IVP
CT,膀胱镜检查
棘红细胞
蛋白尿和或
红细胞管型
(+)
(-)
肾小球性血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非肾小球性血尿
家族史或
眼科检查近亲婚配史 蛋白尿多 电测听
IV型胶原
肾活检
生化、免疫、病毒、 肿瘤检查
相应治疗 行营随访
肾内科治疗随访
区别肾小球性及非肾 小球性血尿
紫癜 弥漫性血管内
凝血
家族性 尿石病
肾髓质 海绵肾 多囊肾炎
乳头坏死
肾盂静脉 造影、肾 超声检查 膀胱镜
停止抗 凝治疗
排除尿 路异常
考虑静脉 肾盂造影 肾脏超声
检查 膀胱镜
泌尿道基本构成

上尿路
输尿管
膀胱
下尿路
尿道(后尿道、前尿道)
询问病史及进一步检查:血尿伴随症状
腰腹部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 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等
④血尿标本中有明显的蛋白尿,尤其是以白蛋白 为主的肾小球性蛋白尿提示尿中红细胞也来源于 肾小球。新鲜尿标本即使发生溶血,尿蛋白量也 不会很大,因而肉眼血尿的蛋白尿大于1.0/24h或 镜下血尿的蛋白量大于5oomg/24h,提示肾小球性 血尿。
⑤非肾小球性血尿标本中一般不会出现病理管型, 一旦出现,尤其是出现红细胞管型则高度提示血 尿来源于肾小球。
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 肉眼血尿(macrohematuria):尿呈洗肉
水色或血色
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 肉眼可呈洗肉水色或 鲜血样 尿红细胞>2.5× 109/L 每1000ml血液中 含有0.5ml血液以上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一.喘证:之马矢奏春创作(1).患者以“--”入院, 当属中医“喘证”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 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 甚至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 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暗示的一种罕见病证.患者长期接触煤尘, 损伤肺气, 肺气失于充养, 肺之气阴缺乏, 易受外邪;感受外邪, 外邪入里化热, 邪热壅肺, 灼津成痰, 痰热郁遏肺气, 肃降无权, 故见喘咳气涌, 胸部胀痛, 痰粘稠色黄, 痰热郁蒸, 故见身热;肺气失于宣发肃降, 肺气上逆而见咳嗽.舌红, 苔黄, 脉滑数亦为痰热蕴肺之证.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痰热蕴肺辩证范畴, 病性属虚实夹杂;病位在肺, 患者因肺气亏虚, 易反复发病, 愈后欠安.(2)患者以“——”入院, 属于中医“喘证”辨病范畴.喘证是由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 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 甚至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 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暗示的一种罕见病证.患者年过半百, 其气已衰, 肺肾亏虚, 气失摄纳, 故喘憋.舌淡, 苔白脉沉弱亦为肾虚之证.肾气亏虚而见下肢水肿;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喘证肺肾亏虚辩证范畴, 病性属虚证;病位在肺肾, 反复发病, 当疗效差.(3)患者以“―――”入院, 故属中医“喘证”范畴, 喘证是由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 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 甚至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 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暗示的一种罕见病证.患者因感受风寒, 邪袭于肺, 外闭皮毛, 内遏肺气, 肺卫为外邪所伤, 肺气不得宣降, 气机壅阻, 上逆做喘, 故见喘气, 肺气不降故见咳嗽, 寒为阴邪, 其主收引, 致毛窍收缩, 腠理闭塞, 故见恶寒、发热, 其舌质淡红, 苔薄白而滑, 脉浮紧均为风寒雍肺之象.病位在肺, 病性属实, 预后良好.鉴别诊断:1.气短:两者同为呼吸异常, 故应相鉴别.喘证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胸憋为主要特点, 气短即少气, 主要暗示呼吸浅促, 或短气缺乏以息, 似喘而无声, 可见气短不若喘证呼吸困难之甚.该患者喘气不能平卧, 气粗声高, 胸憋, 可与气短相鉴别.2.哮病:喘指气息而言, 为呼吸气促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哮指声响而言, 必见喉中哮鸣有声, 有时亦陪伴呼吸困难.喘未必兼哮, 而哮必兼喘.患者喘气不能平卧, 呼吸困难, 未见喉中哮鸣有声, 故可与哮证相鉴别.二.中风中医辨病辨证依据:(1)患者主因“--”入院, 中风是指猝然昏仆, 昏迷不醒,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语言晦气为主症的病症.病情轻者可无昏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故患者辩证当属中医“中风”之辨病范畴.中风之病, 以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 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患者老年女性, 素体肝肾阴虚, 阴虚火旺, 风阳内动, 上扰于脑, 夹于舌故见言语晦气, 风痰闭阻经络故见肢体活动晦气, 阴虚风动故见肢体颤抖.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均为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之象.综观舌、脉、症, 本病当属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辩证范畴, 病性为虚实夹杂, 病位在脑.患者虽发病急, 但病邪较深, 且年老体弱, 故预后欠安.(2)患者主因“--”入院, 中风是指猝然昏仆, 昏迷不醒,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语言晦气为主症的病症.病情轻者可无昏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故患者辩证当属中医“中风”之辨病范畴.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 致使脾气受损, 脾失健运, 聚湿生痰, 痰湿生热, 热极生风, 终至风火痰热内盛, 窜扰络脉, 上阻清窍, 故见突然....其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滑均为痰热内盛之象, 故辩证为“中风中脏腑痰热内盛”, 病位在脑、脾, 病性属实, 预后欠佳.1.痉证:痉证是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后多有神昏症状, 多无半身不遂, 此病人无四肢抽搐之证, 故不属于痉证范畴.2.痿证:痿证可有肢体瘫痪, 活动晦气等类似中风之暗示, 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见肌肉消瘦、筋脉缓和, 两者应予以区别.痿证一般起病缓, 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肌肉萎缩为多见, 起病时无头晕等症状, 患者起病急, 无肌肉萎缩, 故不属于痿证范畴.三.蛇串疮:(1)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呈现成簇水泡, 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 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患者主因“---”, 应属中医之“蛇串疮”辨病范畴, 患者起病部位属肝经循行部位, 肝经郁热,蕴蒸皮肤, , 故见左下腹及后腰部起疱疹, 湿热烧灼皮肤故见红肿、疼痛, 舌质红, 苔黄腻, 脉弦滑均为肝经郁热之象, 综观舌、脉、症, 患者应属中医蛇串疮肝经郁热之辩证范畴, 病性属实, 患者发病急, 预后当可.鉴别诊断1.体癣:体癣皮损多呈钱币状、圆形, 好发于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 , 瘙痒明显, 疼痛不明显.患者皮损在躯干, 但其皮损为疱疹, 且剧烈疼痛, 故不属于体癣辨病范畴.2.湿疮:湿疮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皮损呈对称分布, 多形性损害, 剧烈瘙痒, 倾向湿润, 反复发作, 已成慢性.患者皮损以红斑、水泡为主, 单侧分布, 疼痛剧烈, 无明显瘙痒, 故不属于湿疮辨病范畴.四. 胸痹:(1)患者主因“---”入院.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 甚至胸痛彻背, 喘气不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 呼吸欠畅, 重者则有胸痛, 严重者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患者应属“胸痹”辨病范畴.患者久病体虚, 耗气伤阴, 心气缺乏, 心阴亏虚, 血脉失于濡养、温运, 闭阻不顺畅, 欠亨则痛, 发为胸痹, 气虚不能运行水液, 故致小便量少, 下肢水肿.舌质淡, 苔薄白, 脉结代均为气阴两虚之象.综观舌、脉、症, 患者属胸痹气阴两虚辨病辩证范畴, 病位在心, 病性为属虚, 患者病久, 预后欠安.(3)患者以“―――”入院.当属中医“胸痹”辨病范畴;患者年过半百, 脏器已衰, 脾气衰弱, 脾失健运, 聚生痰浊, 痰浊闭阻心脉, 而见胸痹.舌体胖年夜且边有齿痕, 苔白腻, 脉滑为痰浊闭阻之象.综观舌、脉、症本病当属胸痹痰浊闭阻之范畴, 病性属虚实夹杂证, 以实为主, 病位在心、脾, 患者屡次发病, 当预后差.(3)患者主因“---”入院.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 甚至胸痛彻背,喘气不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 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 严重者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故属“胸痹”范畴,患者平素情绪易激, 肝失疏泄, 肝气郁滞, 气滞则血行失畅, 脉络晦气, 而致气血瘀滞, 胸阳不运, 心脉闭阻, 欠亨则痛, 而发胸痛(胸闷), ....舌质暗红, 苔薄, 脉弦涩均为气滞血瘀之象,病位在心肝, 病性属实, 预后尚好.中医鉴别诊断:1.胃脘痛:心在脘上, 脘在心下, 故有胃脘把稳而痛之称, 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范者, 其疼痛可在胃脘部, 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 为时极短, 虽与饮食有关, 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脘痛与饮食相关, 以胀痛为主, 局部有压痛, 继续时间长, 常陪伴反酸、喧闹、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患者以胸闷心慌为主, 而无胃脘痛及反酸、喧闹、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可与之鉴别.2.真心痛: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 症见心痛剧烈, 甚则继续不解, 陪伴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 脉微或结代等危重急症.此患者以胸闷、心慌为主要症状, 而无心痛剧烈, 甚则继续不解, 陪伴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等症状, 两者可鉴别.3.悬饮:悬饮是指胸胁丰满, 咳唾引痛, 喘促不能平卧, 或有肺痨病史, 属饮流胁下.悬饮为胸胁胀痛, 继续不解, 多有咳唾, 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 邪间丰满, 并有咳嗽、咳痰等肺系症候.患者虽胸闷、喘憋不能平卧, 但转侧、呼吸时无加重, 故不属于悬饮范畴.五.胁痛:患者以“右胁肋胀痛3天, 加重2小时”当属中医“胁痛” 辨病范畴;患者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脾虚失其健运之能而致水湿内蕴, 日久郁而化热, 湿热相搏, 壅塞肝经, 肝失疏泄条达, 以致胁痛.湿热熏蒸而见发热.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为肝经湿热之象;综观舌、脉、症本病当属胁痛肝经湿热之范畴, 病性属实证, 病位在肝、胆, 来诊及时, 预后好.鉴别诊断1.胃痛:胃痛与胁痛均有肝郁气滞的相类病机;但胃痛病位主要在胃, 痛疼部位亦以胃脘为主, 兼见嗳气频作, 喧闹吞酸;患者现以右胁肋部疼痛为主可鉴别.2.胸痛:胸痛与胁痛均可因情致不舒、肝气郁滞所致, 但胸痛病位主要在于心肺, 其暗示以胸痛为主, 并兼见心悸、胸闷、少寐等;现患者病变部位主要在右胁肋部, 且无心悸、胸闷、少寐等,两者可鉴别.六.腹痛: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继续性中上腹疼痛6小时伴恶心”当属中医“腹痛” 辨病范畴;患者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脾虚失其健运之能而致水湿内蕴, 日久郁而化热, 湿热相搏, 以致腹痛.湿热熏蒸而见发热.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综观舌、脉、症本病当属腹痛湿热蕴结之范畴, 病性属实证,病位在胃肠, 初度发病, 来诊及时, 当预后好.患者主因“中下腹绞痛伴腹泻2天”入院.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尺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 故患者属“腹痛”之辨病范畴.腹痛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 气血运行不顺畅, 经脉闭阻, 欠亨则痛, 或脏腑经脉失养, 不荣则痛.患者饮食不节, 饮食停滞, 运化无力, 蕴生湿热, 积于胃肠, 腹气通降晦气而发生腹痛;湿热损伤脾胃, 招致运化失常, 清浊不分, 引起腹泻.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 均为湿热壅滞之象.综观舌、脉、症, 患者应属“腹痛湿热壅滞”之辨病辩证范畴, 其病位在脾胃肠, 病性属实, 患者起病急, 来诊及时, 故应预后好.鉴别诊断1.胃痛:胃痛与胁痛均有肝郁气滞的相类病机;但胃痛病位主要在胃, 痛疼部位亦以胃脘为主, 兼见嗳气频作, 喧闹吞酸;患者现以中上腹部疼痛为主, 可鉴别.2.胸痛:胸痛与胁痛均可因情致不舒、肝气郁滞所致, 但胸痛病位主要在于心肺, 其暗示以胸痛为主, 并兼见心悸、胸闷、少寐等;现患者病变部位主要在中上腹部, 且无心悸、胸闷、少寐等,两者可鉴别.七.胃痛:(1)患者以“右中上腹胀痛间断发作2天”入院.当属中医“胃痛” 辨病范畴;患者年过半百, 其气已衰, 脾阳虚弱, 健运失司,寒湿内生而致胃痛, 舌淡, 苔白, 脉细滑, 为寒湿内蕴之象;综观舌、脉、症本病当属胃痛寒湿内蕴之范畴, 病性属虚实夹杂证,病位在胃肠, 来诊及时, 当预后好.(2)患者以“中上腹反复胀痛20余年, 加重4日”入院.胃痛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 故当属中医“胃痛” 辨病范畴;患者病程日久, 脾阳虚弱, 健运失司, 而致胃痛, 舌淡, 苔白, 脉细滑, 为脾阳亏虚之象;综观舌、脉、症本病当属胃痛脾阳亏虚之范畴, 病性属虚实夹杂证, 病位在胃肠, 来诊及时, 当预后好.1.胸痛:胸痛与胁痛均可因情致不舒、肝气郁滞所致, 但胸痛病位主要在于心肺, 其暗示以胸痛为主, 并兼见心悸、胸闷、少寐等;现患者病变部位主要在剑突下部, 且无心悸、胸闷、少寐等,两者可鉴别.八.血证:便血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患者中年男性, 以“黑便伴头晕”为主症, 故属中医“血证便血”范畴, 患者久病术后, 心脾两伤, 气血亏耗, 气虚不能摄血, 血溢脉外, 故见便血, 气血亏虚不能濡养清窍, 故发头晕, 不能濡养周身, 故见乏力, 其舌质淡白, 脉细弱, 均属气血亏虚之象, 故以后辩证属“血证便血气血亏虚”, 其病位在心、脾、年夜肠, 病性属虚, 预后极差.1.痢疾:痢疾初起有发热、恶寒等症, 其便血为脓血相兼, 且有腹痛, 里急后重, 肛门灼热等症, 患者现病史明确, 且无上述症状, 故可鉴别.痔疮:痔疮亦见年夜便下血, 其以便时或便后出血为主症, 常陪伴肛门异物感或疼痛, 做肛门指诊可见内痔或外痔, 患者无上述症状可鉴别.吐血:血证为各种原因招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 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成血证, 呕血为血由胃来, 经呕吐而出, 血色红或紫黯, 常夹有食物残渣为特征的病证.患者老年女性, 主因“呕血1小时”收入院, 故患者辩证当属于中医“血证、呕血”范畴.患者素体脾气亏虚, 纳运无力, 致中气受损, 气虚不摄, 血液妄行,血溢于胃肠, 呕吐而出, 而见呕血, 气随血脱, 气血亏虚, 故见神疲乏力, 心失所养, 故见心慌、气短, 脾气虚弱, 健运失司,故见腹胀、恶心, 血虚肌肤失养, 故见四肢发凉,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数, 为中气缺乏, 气血亏虚之象, 综观其舌、脉、症,本病当属血证呕血气血亏虚辩证范畴, 知其病位在脾、胃, 病性属虚.患者首次发病, 来诊及时, 当预后可.1.咳血:咳血亦可见吐血暗示, 故应与咳血相鉴别.咳血为肺络受损, 血溢脉外, 经气道咳嗽而出为特征的病证.咳血之血色鲜红, 常混有泡沫痰涎, 咳血前多有咳嗽、喉痒、胸闷等症状.此患者无咳嗽、喉痒、胸闷等症状, 所吐血中无泡沫痰涎, 可与咳血相鉴别.2.齿衄:齿妞亦可见吐血, 故应与齿妞相鉴别.齿龈出血称为齿妞,多陪伴齿龈红肿疼痛, 或牙齿松动, 出血量较少.此患者无牙龈红肿、牙齿松动, 吐血前有恶心症状, 出血量年夜, 故可与齿衄相鉴别.九.淋证:患者以“尿频、尿急、尿痛1周伴发热1天”入院.当属中医“淋证”范畴, 患者湿热蕴结下焦, 蒸迫膀胱, 气化晦气,故小便短数, 急迫不顺畅, 灼热刺痛, 尿色黄赤.患者舌质红,苔黄腻, 脉滑数均属热淋湿热下注之象.综观舌、脉、症本病当属淋证热淋湿热下注之范畴, 病性属实证, 病位在膀胱, 初度发病,来诊及时, 当预后好.1.癃闭二者均有小便少, 排便困难之暗示, 但癃闭以排尿困难, 小便量少, 甚至点滴全无为特征.其日排尿量低于正常, 小便无疼痛.现次患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两者可鉴别.2.尿血:淋证血淋和尿血均以小便出血为特点, 尿血多无尿痛感觉;此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两者可鉴别.十.眩晕:患者主因“――”入院.眩晕中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患者应属中医之“眩晕”辨病范畴.患者老年女性, 脏器渐衰, 气血亏虚, 不能荣养, 脑窍失养, 清阳不升, 故发为眩晕.气血不能滋养于心, 故见心悸, 舌质淡, 苔白, 脉细, 均为气血亏虚之象.纵观舌、脉、症, 患者应属中医之眩晕, 气血亏虚, 病性属虚, 病位在脑,发病缓慢, 预后欠安.眩晕中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患者主因“――”入院.故属中医“眩晕”范畴, 患者平素情绪欠佳, 肝失调达,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肝阴耗伤, 风阳易动, 上扰头目, 则发为眩晕, 舌质红, 苔黄, 脉弦, 均为“肝阳上亢”中医鉴别诊断:1.中风:中风是以猝然昏扑, 昏迷不醒,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言语晦气为主症的病症.中风晕仆于眩晕之甚相似, 眩晕之甚可见扑倒, 但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症状, 患者仅见头晕, 未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故不属于中风之辨病范畴.2. 厥证:厥证以突然扑倒, 昏迷不醒, 四肢厥冷为特征, 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的暗示, 但眩晕病人无昏迷、昏迷不醒的暗示, 患者无昏迷、昏迷不醒, 故不属于厥证的辨病范畴.十一.咳嗽:(1)患者以“―――”入院,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 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侯之一.故当属中医之“咳嗽”辨病范畴.咳嗽的病变主脏在肺, 与肝、脾有关, 久则及肾.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 肺气上逆, 有外感与内伤之分.外感者起病急, 病程短.内伤者多为久病, 常反复发作.患者受凉后呈现咳嗽痰色白质粘不容易咳出, 为风寒犯肺, 当属实证.风寒袭表, 卫表失宣,肺宣发肃降功能失调, 肺气上逆故致咳嗽,寒为阴邪,故咳白色痰液.舌质淡, 苔白, 脉浮均为风寒犯肺之象.综观舌、脉、症,本病当属咳嗽, 风寒犯肺辨证范畴, 病性属实证, 病位在肺.患者起病急, 病程短, 预后佳.(2)患者以“―――”入院, 属于中医“咳嗽”辨病范畴.患者感受外邪, 外邪入里化热, 邪热壅肺, 灼津成痰, 痰热郁遏肺气,肃降无权, 故见喘咳气涌;肺气失于宣发肃降, 肺气上逆而见咳嗽.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亦为痰热蕴肺之证.纵观舌、脉、症本病当属咳嗽;痰热蕴肺辩证范畴, 病性属实;病位在肺, 预后可.初度发病, 来诊及时, 当预后可.1.喘证是由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 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 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暗示的一种罕见病证.患者以咳嗽入院, 无呼吸困难, 甚至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症状, 可鉴别.2.哮病:哮指声响而言, 必见喉中哮鸣有声, 有时亦陪伴呼吸困难.正如《医学心悟》曰:“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 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喘未必兼哮, 而哮必兼喘.本病患者无呼吸困难, 喉中痰鸣, 两者可鉴别.3. 肺痨:肺痨是具有沾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 以咳嗽、咳血、潮热、冷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暗示.二者均有咳嗽症状, 需相鉴别.患者咳嗽, 咳白色粘痰, 无发热、咳血、冷汗及身体消瘦症状, 故不属于肺痨范畴.4. 中医鉴别诊断:1.喧闹:指胃中空虚, 似饥非饥, 似辣非辣, 似痛非痛, 时作时止的病证.常与胃痛、吐酸同时呈现, 患者现无上述症状, 故可鉴别.2.呕吐:是指胃失和降, 气逆于上, 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病证.患者现以反酸烧心为主症, 无呕吐症状, 故可鉴别.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暗示得一种疾病.患者主因“多饮、多尿1月余, 双下肢水肿1周”入院, 当属中医之“消渴”辨病范畴.患者以多饮为主, 故属于“上消”, 肺受燥热所伤, 肺不布津则见口渴多饮;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 随小便排出体外, 故见多尿;舌质红, 苔薄黄,脉洪均为肺热津伤之象.纵观舌、脉、症患者当属中医之“消渴上消肺热津伤”, 病位在肺, 病性为虚实夹杂, 发病时间长, 病程久, 预后差.中医鉴别诊断: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多饮的一个临床症状, 可呈现在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种口渴随其所患病证的分歧而呈现相应的临床暗示, 不陪伴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该患者多饮陪伴多尿, 故二者可相鉴别.2.瘿病:瘿病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 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年夜为特征.其中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中的中消, 但无消渴病中的多饮、多尿等症.患者以多饮、多尿为主症, 二者可相鉴别.。

血尿的诊断与中医治疗

血尿的诊断与中医治疗

一肾小球性血尿的中医治疗一,治疗的必要性1.血尿是肾小球损害的表示:正常人尿中可有少量红细胞,中段尿离心〔10ML尿以1500转速离心5分钟〕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仅0-2个高倍视野,假设大于3个高倍视野那么为血尿,说明肾或和尿路有出血情况。

出血量少那么呈显微镜下血尿,出血量大于1毫升|升〔尿液〕可见肉眼血尿。

肉眼血尿时易被患者发现,而镜下血尿那么往往被无视,局部患者在体检时或婚检时才发现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是红细胞被挤压穿过病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损,而发生外形及大小多样化变化。

有学者报道在电镜下不雅察到红细胞经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裂孔时发生了变形。

还有资料提示,在肾小球毛细血管病变时,尿中变形红细胞的多样性与肾小球病变的严重性有必然关系。

由此可见,血尿是肾小球损害的成果,并且血尿是肾炎综合症诊断的必备条件。

临床上肾炎不变或处于恢复期患者,因为上呼吸道传染而反复血尿加重时,往往拿着化验单问大夫:我的病为什么又复发了?再看狼疮性肾炎病情活动的七项临床指标,血尿是此中的一项,七项临床指标中呈现两项以上那么可百分百必定为活动病变。

以上从肾小球性血尿呈现的机制,以及客不雅的临床表示来看,血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示之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血尿是肾小球性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示:尿液查抄正常与否,可谓不雅察肾脏有没有疾病的一面镜子,而血尿是尿液查抄中的异常发现,重点说明肾小球有损害,在各种肾小球疾病中,有些是以血尿为主要的临床表示的,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IgA 肾病,紫癜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等。

急性肾炎时,血尿常为起病的第一病症,几乎全部病人均有血尿,此中肉眼血尿呈现为百分四十。

尿液呈均匀的棕色,浑浊或呈洗肉水样,但无血凝块,酸性尿中红细胞溶解破坏常使尿液呈酱油样棕褐色。

急进性肾炎时,尿常规查抄可见大量红细胞或呈肉眼血尿,并常见红细胞管型。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血尿发生很高,70%-90%的病例有血尿,常为镜下血尿,30%的病例有反复爆发的肉眼血尿。

中医首次病程记录(修改)【范本模板】

中医首次病程记录(修改)【范本模板】

首次病程记录2016—08-08 15:00患者张金友,女,32岁,因“入睡困难、易醒伴眩晕1年余。

”于10:00步行入院。

一、病例特点:1、青年女性,慢性病程;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3年余,长期口服左甲状腺激素片25ug 每日一次维持治疗,症状控制可,病情稳定。

2、患者自诉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入睡困难,超过60 min,伴熟睡维持困难、易醒(夜醒2次或2次以上)和早醒,伴疲劳及全身不适,日间工作及社交能力下降,诉情绪易激惹,日间思睡,伴兴趣、精力减退,伴视物旋转,伴持续性的低调吹风样耳鸣,闭目时症状可减轻,常伴恶心、干呕、内胀满感,伴有紧张性阵发性头部胀痛,出冷汗,伴有胸闷、心悸、心慌,无胸痛,持续时间多为数10分钟左右,伴有双上肢麻木,无耳聋、面色苍白,无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无发热、咳嗽,无腹痛、腹胀、腹泻,于深圳多家医院中药治疗(具体用药及用量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今遂来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1、不寐(气血不足,心失所养)2、头痛(气虚血瘀,经脉失养)3、眩晕(气血亏虚)”收住入院。

发病以来,患者神清,精神疲倦,睡眠差,大小便正常,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3、查体:T:36。

6℃,P:82次/分,R:18次/分,BP:97/72mmhg,神志清,慢性病容,精神疲倦,自动体位,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颜面双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眼球震颤,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粗测听力正常,鼻无畸形,通气好,口腔无溃疡,伸舌居中,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无抵抗、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反跳痛,墨菲征(—),麦氏点(-),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