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节-汉字概说及形体演变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二节-汉字概说及形体演变PPT课件
![第一、二节-汉字概说及形体演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675a47ff00bed5b8f31d1c.png)
2020年9月28日
13
1. 六国古文
金文仍然是主要的文字材料,不过与 春秋时代相比,兵器铭文明显增多。
货币文字指铸在钱币上的文字,在战 国很引人注目。战国货币形式多样, 有刀币、铲形的布币、圆钱和蚁鼻钱 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文字的形 体和笔划特点也有区别,内容多是不 同铸币地点的城市名。
1.线条纤细,笔势大多方折,字形瘦 长。这是由它所使用的书写材料和书 写工具造成的。
2.沿用图画的写实手法,较多地保留 了图画文字的特点。甲骨文中绝大多 数是不带表音成分的象形和象意字, 并且不少字形象比较逼真。只有少量 形声字。
2020年9月28日
7
3.字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化: 第一,字的方向可以变换,可以正写、
20
玺印在春秋已经出现,但现今所能看到的 最早的玺印,多数属于战国时期,是当时 政治活动和个人交往中用来昭明信用的凭 证。
玺印的材料多为铜质,因为面积不大,字 数也有限,一般不超过四个字。刻制的格 式,不外乎阴文和阳文。
战国时不同国家,官名常有不同,字体风 格各异,因而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来鉴定新 出土或行世的战国玺印的国属。
16
2020年9月28日
铲形布币
春秋。通长9厘米, 足宽4.9厘米。首部 中空呈銎状,面有 三角形钉孔。平肩, 弧足,钱体下部略 宽,钱文有四个字。
17
圆孔圆钱
战国时通行于三晋和周的 一种中有圆孔的圆形铜币。 钱上有“共”、“垣”、 “蔺”、“离石”、“襄 阴”、“漆垣”、“安 臧”、“东周”、“西周” 等文字,大多为地名或国 名,如共、垣属魏,蔺、 离石属赵,安臧属周,东 周、西周为国名。
第四,同形字与合文现象大为减少。
2020年9月28日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eb51540b4c2e3f56276352.png)
小篆的特点有下面四个方面:
• 甲、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被加强。小篆已形成一个较
为严密的构形系统,《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
的归纳就体现了这种系统性。参与构形的大部分象
形字已符号化,系统化,而不像甲骨文阶段强调物
象特征,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形声字表义部件
的类化过程也已基本完成,代表同类事物的形声字
多采用了同一表义部件。
D、笔道粗肥,曲笔较多。
14
15
商代早期铜器铭文
商代晚期铜器铭文
16
(商代著名文物 司母戊鼎 )
(钟鼎铭文)
17
毛公鼎器形及銘文
18
毛公鼎铭文
19
20
西周小克鼎銘文
21
22
鸟虫书铜器铭文
释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23
(三)战国六国文字
1、六国文字, 又称东方六国文字,是我国战国时代东方齐、 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主要有:简帛文、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 文、玉石文。 《说文解字·叙》:“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同文”政策而颁行的标准字体,又称秦篆。
B、产生:
《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
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
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C、特点:
①较全面地保留了汉字的构形理据。
②文字形体定形化。
③字形进一步符号化。
汉字的演变
1
一、字体(笔势)的演变
(一)商代文字(甲骨文)
1、定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 时代的代表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而有比 较成熟的文字。 2、名称及命名依据:
• 甲、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被加强。小篆已形成一个较
为严密的构形系统,《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
的归纳就体现了这种系统性。参与构形的大部分象
形字已符号化,系统化,而不像甲骨文阶段强调物
象特征,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形声字表义部件
的类化过程也已基本完成,代表同类事物的形声字
多采用了同一表义部件。
D、笔道粗肥,曲笔较多。
14
15
商代早期铜器铭文
商代晚期铜器铭文
16
(商代著名文物 司母戊鼎 )
(钟鼎铭文)
17
毛公鼎器形及銘文
18
毛公鼎铭文
19
20
西周小克鼎銘文
21
22
鸟虫书铜器铭文
释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23
(三)战国六国文字
1、六国文字, 又称东方六国文字,是我国战国时代东方齐、 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主要有:简帛文、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 文、玉石文。 《说文解字·叙》:“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同文”政策而颁行的标准字体,又称秦篆。
B、产生:
《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
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
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C、特点:
①较全面地保留了汉字的构形理据。
②文字形体定形化。
③字形进一步符号化。
汉字的演变
1
一、字体(笔势)的演变
(一)商代文字(甲骨文)
1、定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 时代的代表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而有比 较成熟的文字。 2、名称及命名依据:
汉字的演变.完整版ppt资料
![汉字的演变.完整版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0f57da1336c1eb91b375d6c.png)
•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 •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
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 品?宣示表?〞 •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 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 真书、正书。 •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 草书和行书。 •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
•
返回主页
方块字的根底
• (二)、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 •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
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 密码,很难破译。 •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和“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 石鼓 〞 •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 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 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 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开展而 来的。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 大篆,也称籀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石鼓 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 “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 “石鼓文〞。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 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 过渡性字体。“籀文〞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
返回主页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局部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 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 他们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 〔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頫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9f46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4.png)
简化汉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
简化汉字的方法包括笔画简化、结构简化、同音替代等。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复杂的汉字被简化成了更简单、易写 的形式。
简化汉字的意义
简化汉字对于提高汉字的易用性和普及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的定义
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 范标准的汉字,包括简化字、传
形声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汉字构造方式,它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例如,“江”字 由“工”和“水”组成,“工”是声旁,“水”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
转注
总结词
对同一个字进行不同的解释或分 类,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详细描述
转注字是对同一个汉字进行不同 的解释或分类,以表达不同的意 思。例如,“考”字既可表示“ 老”,也可表示“考察”。
会意
总结词
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男”字由 “田”和“力”组成,表示男人在田地里劳动。
形声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既表示意义又表示声音。
详细描述
汉字与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合
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 汉字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汉字与文学艺术
汉字与诗歌
汉字的韵律和节奏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基础,古代诗人通过巧妙运用汉字的音韵和意义, 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
汉字与书法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通过笔墨的运用和变化,将汉字的形态、结构和意义完美地 呈现出来,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简化汉字的方法包括笔画简化、结构简化、同音替代等。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复杂的汉字被简化成了更简单、易写 的形式。
简化汉字的意义
简化汉字对于提高汉字的易用性和普及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的定义
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 范标准的汉字,包括简化字、传
形声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汉字构造方式,它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例如,“江”字 由“工”和“水”组成,“工”是声旁,“水”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
转注
总结词
对同一个字进行不同的解释或分 类,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详细描述
转注字是对同一个汉字进行不同 的解释或分类,以表达不同的意 思。例如,“考”字既可表示“ 老”,也可表示“考察”。
会意
总结词
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男”字由 “田”和“力”组成,表示男人在田地里劳动。
形声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既表示意义又表示声音。
详细描述
汉字与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合
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 汉字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汉字与文学艺术
汉字与诗歌
汉字的韵律和节奏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基础,古代诗人通过巧妙运用汉字的音韵和意义, 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
汉字与书法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通过笔墨的运用和变化,将汉字的形态、结构和意义完美地 呈现出来,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医古文-汉字精品PPT教学课件
![医古文-汉字精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c0aaa70c22590103029d21.png)
字、繁简 字(掌握)
2020/12/6
3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2020/12/6
第一课件网( )
4
1.结绳说
❖ 《易经》“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周易集解》引《九家易》: “古无文字,其有约事之事, 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 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2020/12/6
8
第二节、汉字的发展
2020/12/6
❖形体结构的演变 ❖造字方法的改进
第一课件网( )
9
一、形体结构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2020/12/6
10
1.甲骨文(殷商)
❖ 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或兽骨 上的文字,称“龟甲兽骨文 字”,“卜辞”。
❖ 发现:1898年在河南安阳市 小屯村(殷王朝的都城遗址, 统称殷墟)发现的。
❖ 隶书的产生,标志着今文 字的开始。
2020/12/6
17
隶书书法作品
2020/12/6
18
5.楷书、草书、行书(汉魏晋)
❖ 楷书: 特点:笔划平直,结构方正。
❖ 楷书的书法家:钟繇、王羲之 ❖ 草书: ❖ 狂草、章草、今草。 ❖ 行书:
就是用草书的笔法写楷书。
2020/12/6
19
楷书
2020/12/6
❖甘
曰
本
❖
❖亦
寸
刃
2020/12/6
32
2020/12/6
33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2020/12/6
3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2020/12/6
第一课件网( )
4
1.结绳说
❖ 《易经》“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周易集解》引《九家易》: “古无文字,其有约事之事, 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 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2020/12/6
8
第二节、汉字的发展
2020/12/6
❖形体结构的演变 ❖造字方法的改进
第一课件网( )
9
一、形体结构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2020/12/6
10
1.甲骨文(殷商)
❖ 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或兽骨 上的文字,称“龟甲兽骨文 字”,“卜辞”。
❖ 发现:1898年在河南安阳市 小屯村(殷王朝的都城遗址, 统称殷墟)发现的。
❖ 隶书的产生,标志着今文 字的开始。
2020/12/6
17
隶书书法作品
2020/12/6
18
5.楷书、草书、行书(汉魏晋)
❖ 楷书: 特点:笔划平直,结构方正。
❖ 楷书的书法家:钟繇、王羲之 ❖ 草书: ❖ 狂草、章草、今草。 ❖ 行书:
就是用草书的笔法写楷书。
2020/12/6
19
楷书
2020/12/6
❖甘
曰
本
❖
❖亦
寸
刃
2020/12/6
32
2020/12/6
33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大学古代汉语汉字形体的演变PPT课件
![大学古代汉语汉字形体的演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9237eacf84b9d529ea7a29.png)
六国古文
❖
战国文字
籀文
❖
石鼓文
❖
秦国文字 诅楚文
❖
小篆
❖
(秦统一后文字)4
❖ 1、甲骨文(殷商时代的文字)
❖ 甲骨文是我国迄已经发现的、最早 的成系统的汉字。
(1)全称 “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 文
(2)别名。
❖ A、贞卜文字或贞骨卜辞。
❖ B、殷虚文字或殷虚书契。
❖ C、契文或契刻文字。
5
❖ (3)甲骨文的特点。 ❖ A、具有浓重的象形性。许多甲骨文类似于
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 目前为止,我国最早的成系统 的汉字——甲骨文。
❖ 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大致可 以以秦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秦以前文字和秦以后文字: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2
甲骨文 金文 六国古文 籀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图画。 ❖ B、异体字繁多。如:“羊”有:
等多种形体 ❖ C、有的字采用的偏旁不固定,也有的偏旁
相同,但位置不固定。如: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97
88
89
90
91
92
93
94
中国文字发展史(PPT42页)全
![中国文字发展史(PPT42页)全](https://img.taocdn.com/s3/m/199ae85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6.png)
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代表人物
夏朝伯益
影响
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大篆
大篆
石鼓文
大篆
小篆
起源
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发展
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特点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
代表人物
秦桧
影响
改变楷体印刷困难,加强书籍的印刷和文化的传播,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隶书
草书
起源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在魏晋之际最为盛行
发展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后发展出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是草书的特点。
代表人物
崔瑗、张旭、王羲之
毛笔的发明
隶书
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图画性进行了方正平直化的变革,使图画性质的汉字转向抽象化,并初步形成了构成汉字基本要素的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的笔划特点及方块字形的外形特征。
秦隶与汉隶
汉隶《张迁碑》
秦隶
仍存小篆的形体,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偏方,字体厚重。
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zhe)之美。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代表人物
夏朝伯益
影响
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大篆
大篆
石鼓文
大篆
小篆
起源
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发展
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特点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
代表人物
秦桧
影响
改变楷体印刷困难,加强书籍的印刷和文化的传播,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隶书
草书
起源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在魏晋之际最为盛行
发展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后发展出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是草书的特点。
代表人物
崔瑗、张旭、王羲之
毛笔的发明
隶书
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图画性进行了方正平直化的变革,使图画性质的汉字转向抽象化,并初步形成了构成汉字基本要素的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的笔划特点及方块字形的外形特征。
秦隶与汉隶
汉隶《张迁碑》
秦隶
仍存小篆的形体,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偏方,字体厚重。
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zhe)之美。
汉字的演变过程ppt课件
![汉字的演变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afc52114791711cc7917f1.png)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
B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C 4.把小篆做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开始于(
)。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C 5.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
)。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C 6.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
的故都。由于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人们以为是龙骨,用来当药材治病。
翌年,一个叫王懿荣的商人对这些甲骨发生了兴趣,他赶到河南收集了许多,
带回去研究。后来,刘鄂又继续收集,达到五千多块。于是,便有一些学者将
其定名为“甲骨文”。
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文字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 合体,有了形声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 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3.秦始皇下令把哪种文字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C)
A.金文
B.隶书
C.小篆
D.楷书
二、个人爱好 在汉字的所有字体中,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第五学习主题 第4课 汉字的演变
学习测评
B 1.甲骨文是(
)。
A.我国最早的文字
B.比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
C 2.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石刻上的文字应是(
为祖国争光。
返回主页
SUCCESS
THANK YOU
•
世
称
()
王
释 文
Hale Waihona Puke 峄 山 刻皇石帝字
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ppt课件
![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a2a7596137ee06eef91849.png)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 有《干字文》、《洛神赋》、 《胆巴碑》、《归去来兮辞》、 《兰亭十三跋》、《赤壁赋》、 《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 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 12卷等。
作品:
《老子洛道神德赋经卷》
草书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 种。图为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 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 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 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 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 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 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 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 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 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 不羁、流畅之感
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碑》、《九
碑 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等。 欧阳询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楷书结构 的整理。相传欧阳询总结了有关楷书字 体的结构方法共三十六条,名为“欧阳 询三十六法”,此法已经完全摆脱了不 稳定的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入 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的成熟观 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成立。
•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 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 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 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由是文籍生焉。
• “图”“书”出自河洛,其 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 此说的一大特点。虚而言之, 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 而言之,可以理解。
• 学者认为经过人民长期摸索、 反复试用、逐渐完善起来的 约定俗成的汉字体系,绝不 会是一人之力所能创出的。 不过,如果说有如仓颉这样 的人物,曾在汉字的发源阶 段进行过收集整理、推
城隍庙碑
殷若台
徐铉(916-991)
作品:
五代宋初文学家。字鼎臣。广陵(今江 苏扬州)人。早年仕于南唐,官至吏部尚 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 骑省。淳化二年(991)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 马,不久就死在贬所。
作品:
《老子洛道神德赋经卷》
草书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 种。图为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 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 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 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 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 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 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 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 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 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 不羁、流畅之感
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碑》、《九
碑 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等。 欧阳询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楷书结构 的整理。相传欧阳询总结了有关楷书字 体的结构方法共三十六条,名为“欧阳 询三十六法”,此法已经完全摆脱了不 稳定的字形的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进入 了造型分析的层次,书法结构的成熟观 念,至此才算是真正的成立。
•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 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 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 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由是文籍生焉。
• “图”“书”出自河洛,其 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 此说的一大特点。虚而言之, 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 而言之,可以理解。
• 学者认为经过人民长期摸索、 反复试用、逐渐完善起来的 约定俗成的汉字体系,绝不 会是一人之力所能创出的。 不过,如果说有如仓颉这样 的人物,曾在汉字的发源阶 段进行过收集整理、推
城隍庙碑
殷若台
徐铉(916-991)
作品:
五代宋初文学家。字鼎臣。广陵(今江 苏扬州)人。早年仕于南唐,官至吏部尚 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 骑省。淳化二年(991)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 马,不久就死在贬所。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0e2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3.png)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楷书
楷书是隶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字体, 其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
楷书具有工整、美观的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书法、印刷、出版等领域。
楷书在唐代成为官方文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字体,后逐渐成为现代汉字书 写的主要字体之一。
03 汉字的构造方式
象形字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方式,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例如“日” 、“月”、“山”。
指事字
总结词
通过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上”、“下”、“一”、“二”。
会意字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来表 达意义。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 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表达更复杂的 意义,例如“男”、“女”、“明” 、“森”。
形声字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
详细描述
形声字是最晚出现的汉字构造方式,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例如“河”、“泡”、“洋” 。
04 汉字的艺术风格
、结构清晰。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 之间的书体,其特点是 书写流畅、字形多变。
பைடு நூலகம்
02 汉字的演变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 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
和兽骨上。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演变的早期形式。
甲骨文主要用于祭祀、卜辞等,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
术的重要资料。
金文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金属器物(如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更加规 整、美观。
楷书
楷书是隶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字体, 其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
楷书具有工整、美观的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书法、印刷、出版等领域。
楷书在唐代成为官方文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字体,后逐渐成为现代汉字书 写的主要字体之一。
03 汉字的构造方式
象形字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方式,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例如“日” 、“月”、“山”。
指事字
总结词
通过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上”、“下”、“一”、“二”。
会意字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来表 达意义。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 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表达更复杂的 意义,例如“男”、“女”、“明” 、“森”。
形声字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
详细描述
形声字是最晚出现的汉字构造方式,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例如“河”、“泡”、“洋” 。
04 汉字的艺术风格
、结构清晰。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 之间的书体,其特点是 书写流畅、字形多变。
பைடு நூலகம்
02 汉字的演变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 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
和兽骨上。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演变的早期形式。
甲骨文主要用于祭祀、卜辞等,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
术的重要资料。
金文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金属器物(如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更加规 整、美观。
文字 汉字概说 汉字概说 现代汉语课件
![文字 汉字概说 汉字概说 现代汉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4320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1.png)
• 用结绳辅助记忆,或计 数、计日,或记事。
• 许多民族使用,如秘鲁 印加人,我国藏族、高 山族、独龙族、傈僳(lì sù)族、瑶族、哈尼族 等。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使民 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 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易·系辞下》郑玄注:“事大,大结齐 绳;事小,小结其绳”。
• 结绳是一种实物记事的 方法。
汉 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 第三节 汉字的形体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第一节 汉字概说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 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的作用:传于异地,流于异时。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古美索不达米 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只有汉字一 直使用至今。
一、 结绳说
• 许多民族使用,如秘鲁 印加人,我国藏族、高 山族、独龙族、傈僳(lì sù)族、瑶族、哈尼族 等。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使民 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 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易·系辞下》郑玄注:“事大,大结齐 绳;事小,小结其绳”。
• 结绳是一种实物记事的 方法。
汉 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 第三节 汉字的形体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第一节 汉字概说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 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的作用:传于异地,流于异时。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古美索不达米 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只有汉字一 直使用至今。
一、 结绳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 第五,字的笔划可多可少。
2021/3/1
8
4.有相当多的“合文”,即把两三个 字挤着写刻在一个字的位置。
5.假借字的数量极多,也有一些同形 字。
2021/3/1
9
(二)西周文字:金文
因为古代把铜叫做“金”,所以文字 学上把西周和春秋时期刻铸在青铜器 上的汉字叫作“金文”,也叫“吉金 文字”。因为古人又以钟、鼎作为青 铜器的总称,所以金文也叫“钟鼎 文”。
2021/3/1
20
玺印在春秋已经出现,但现今所能看到的 最早的玺印,多数属于战国时期,是当时 政治活动和个人交往中用来昭明信用的凭 证。
玺印的材料多为铜质,因为面积不大,字 数也有限,一般不超过四个字。刻制的格 式,不外乎阴文和阳文。
战国时不同国家,官名常有不同,字体风 格各异,因而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来鉴定新 出土或行世的战国玺印的国属。
所谓字形的变化,主要是就字形中笔 划的增减、部件的变异、结构方式的 改变等因素而言。
2021/3/1
4
一 汉字字体的演变
从总体来说,汉字字体的演变可以分 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
古文字阶段的代表字体是商代的甲骨 文、西周的金文、战国文字(包括六 国古文和秦国的大篆)、秦代的小篆;
今文字的代表字体是汉代的隶书、魏 晋至今的楷书(包括行书与今草)。
2.沿用图画的写实手法,较多地保留 了图画文字的特点。甲骨文中绝大多 数是不带表音成分的象形和象意字, 并且不少字形象比较逼真。只有少量 形声字。
2021/3/1
7
3.字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化: 第一,字的方向可以变换,可以正写、
反写、倒写、斜写。 第二,偏旁可有可无。 第三,偏旁部首的位置比较自由。 第四,意义相同或相通的形符可以变
2021/3/1
18
蚁鼻钱
蚁鼻钱又称蚁鼻币、 鬼脸钱(像鬼脸), 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 地区流通的铜币,高 约1.8厘米,重约3克, 形似海贝,是从贝币 演变而来的。其名称 乃因其形象而得。
2021/3/1
19
钱币的正面有阴文,下 端有孔,但大多未穿透。 最普通的为人脸形,文 字多见为“咒”“紊”, 其他较罕见,有“安”、 “君”、“忻”、 “金”、“行”、 “匋”、“贝”、“三” 等铭文,共11种。
2021/3/1
14
刀币简介
“刀币”是对春秋战 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 尖首刀、明刀和齐刀、 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 币的总称。因其形状 像刀而得名。流通于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 燕国、赵国等国。
2021/3/1
15
齐国是最早使用“刀
币”的国家。以后随
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
与邻国交战,齐国的
“刀币”流通范围逐
2021/3/1
5
(一)殷商文字:甲骨文
商代的文字数据,以甲骨文为最多, 是商代文字的代表。
甲骨文是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 16世纪—前10世纪)刻在龟甲、兽骨 上的文字,有契文、甲骨刻辞、卜辞、 龟版文、殷墟文字等多种名称,现通 称为甲骨文。
2021/3/1
6
甲骨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1.线条纤细,笔势大多方折,字形瘦 长。这是由它所使用的书写材料和书 写工具造成的。
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汉字概说 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的结构 古书中的用字
2021/3/1
1
第一节 汉字概说
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人类才结束了 漫长的野蛮、混沌状态,开始踏上文 明之路。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系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是汉民族自行创造出来的,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载体。我们所使用的汉字, 如果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300年的历 史了。
2021/3/1
10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1.笔划比甲骨文粗壮,笔道用肥笔,屈 曲圆转。
2.形体逐渐脱离图绘性而变为线条化、 平直化。只有极少数字,尤其是表示族 名族徽性质的字,依然保留着图画文字 性质。
3.形声字大量增加。据统计,甲骨文中 的形声字占20%左右,而金文中的形声 字则达50%以上。
2021/3/1
21
简帛文是写在竹木和缯帛上的文字的统 称。
东方六国文字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1)简体字盛行。
渐扩大到燕、赵地区。
此时的“刀币”因为
铸地不同、形体各异
而形成了“齐刀”、
“燕刀”、“赵刀”
2021/3/1
三大系列。
16
铲形布币
春秋。通长9厘米, 足宽4.9厘米。首部 中空呈銎状,面有 三角形钉孔。平肩, 弧足,钱体下部略 宽,钱文有四个字。
2021/3和周的 一种中有圆孔的圆形铜币。 钱上有“共”、“垣”、 “蔺”、“离石”、“襄 阴”、“漆垣”、“安 臧”、“东周”、“西周” 等文字,大多为地名或国 名,如共、垣属魏,蔺、 离石属赵,安臧属周,东 周、西周为国名。
它上承春秋金文,下启秦汉篆隶,是汉字 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战国时期的各 国文字,大体说来,可以分为东方的“六 国文字”和西方的“秦国文字”两大系统。
2021/3/1
13
1. 六国古文
金文仍然是主要的文字材料,不过与 春秋时代相比,兵器铭文明显增多。
货币文字指铸在钱币上的文字,在战 国很引人注目。战国货币形式多样, 有刀币、铲形的布币、圆钱和蚁鼻钱 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文字的形 体和笔划特点也有区别,内容多是不 同铸币地点的城市名。
2021/3/1
11
4.字的结构趋向定型化:
第一,字的方向很少变换;
第二,偏旁部首的位置比较固定,如 甲骨文中的“彳”旁可左可右,而金 文中则基本固定在左边;
第三,意义相同或相通的形符一般不 再混用;
第四,同形字与合文现象大为减少。
2021/3/1
12
(三)战国文字
所谓“战国文字”是指春秋末年至秦统一 以前这段历史时期内,齐、楚、燕、韩、 赵、魏、秦等国曾使用过的一种文字。
2021/3/1
2
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字体的演变和字形的变化。
所谓字体的演变,是就汉字的总体系 和发展的总趋势而言,主要体现在书 写风格和笔势的发展变化。
2021/3/1
3
甲骨文具有线条纤细,笔势大多方折, 字形瘦长等特点;金文具有笔划粗壮, 笔道肥重,屈曲圆转等特点。
2021/3/1
8
4.有相当多的“合文”,即把两三个 字挤着写刻在一个字的位置。
5.假借字的数量极多,也有一些同形 字。
2021/3/1
9
(二)西周文字:金文
因为古代把铜叫做“金”,所以文字 学上把西周和春秋时期刻铸在青铜器 上的汉字叫作“金文”,也叫“吉金 文字”。因为古人又以钟、鼎作为青 铜器的总称,所以金文也叫“钟鼎 文”。
2021/3/1
20
玺印在春秋已经出现,但现今所能看到的 最早的玺印,多数属于战国时期,是当时 政治活动和个人交往中用来昭明信用的凭 证。
玺印的材料多为铜质,因为面积不大,字 数也有限,一般不超过四个字。刻制的格 式,不外乎阴文和阳文。
战国时不同国家,官名常有不同,字体风 格各异,因而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来鉴定新 出土或行世的战国玺印的国属。
所谓字形的变化,主要是就字形中笔 划的增减、部件的变异、结构方式的 改变等因素而言。
2021/3/1
4
一 汉字字体的演变
从总体来说,汉字字体的演变可以分 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
古文字阶段的代表字体是商代的甲骨 文、西周的金文、战国文字(包括六 国古文和秦国的大篆)、秦代的小篆;
今文字的代表字体是汉代的隶书、魏 晋至今的楷书(包括行书与今草)。
2.沿用图画的写实手法,较多地保留 了图画文字的特点。甲骨文中绝大多 数是不带表音成分的象形和象意字, 并且不少字形象比较逼真。只有少量 形声字。
2021/3/1
7
3.字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化: 第一,字的方向可以变换,可以正写、
反写、倒写、斜写。 第二,偏旁可有可无。 第三,偏旁部首的位置比较自由。 第四,意义相同或相通的形符可以变
2021/3/1
18
蚁鼻钱
蚁鼻钱又称蚁鼻币、 鬼脸钱(像鬼脸), 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 地区流通的铜币,高 约1.8厘米,重约3克, 形似海贝,是从贝币 演变而来的。其名称 乃因其形象而得。
2021/3/1
19
钱币的正面有阴文,下 端有孔,但大多未穿透。 最普通的为人脸形,文 字多见为“咒”“紊”, 其他较罕见,有“安”、 “君”、“忻”、 “金”、“行”、 “匋”、“贝”、“三” 等铭文,共11种。
2021/3/1
14
刀币简介
“刀币”是对春秋战 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 尖首刀、明刀和齐刀、 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 币的总称。因其形状 像刀而得名。流通于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 燕国、赵国等国。
2021/3/1
15
齐国是最早使用“刀
币”的国家。以后随
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
与邻国交战,齐国的
“刀币”流通范围逐
2021/3/1
5
(一)殷商文字:甲骨文
商代的文字数据,以甲骨文为最多, 是商代文字的代表。
甲骨文是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 16世纪—前10世纪)刻在龟甲、兽骨 上的文字,有契文、甲骨刻辞、卜辞、 龟版文、殷墟文字等多种名称,现通 称为甲骨文。
2021/3/1
6
甲骨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1.线条纤细,笔势大多方折,字形瘦 长。这是由它所使用的书写材料和书 写工具造成的。
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汉字概说 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的结构 古书中的用字
2021/3/1
1
第一节 汉字概说
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人类才结束了 漫长的野蛮、混沌状态,开始踏上文 明之路。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系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是汉民族自行创造出来的,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载体。我们所使用的汉字, 如果从甲骨文算起,已有3300年的历 史了。
2021/3/1
10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主要有以下特点:
1.笔划比甲骨文粗壮,笔道用肥笔,屈 曲圆转。
2.形体逐渐脱离图绘性而变为线条化、 平直化。只有极少数字,尤其是表示族 名族徽性质的字,依然保留着图画文字 性质。
3.形声字大量增加。据统计,甲骨文中 的形声字占20%左右,而金文中的形声 字则达50%以上。
2021/3/1
21
简帛文是写在竹木和缯帛上的文字的统 称。
东方六国文字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1)简体字盛行。
渐扩大到燕、赵地区。
此时的“刀币”因为
铸地不同、形体各异
而形成了“齐刀”、
“燕刀”、“赵刀”
2021/3/1
三大系列。
16
铲形布币
春秋。通长9厘米, 足宽4.9厘米。首部 中空呈銎状,面有 三角形钉孔。平肩, 弧足,钱体下部略 宽,钱文有四个字。
2021/3和周的 一种中有圆孔的圆形铜币。 钱上有“共”、“垣”、 “蔺”、“离石”、“襄 阴”、“漆垣”、“安 臧”、“东周”、“西周” 等文字,大多为地名或国 名,如共、垣属魏,蔺、 离石属赵,安臧属周,东 周、西周为国名。
它上承春秋金文,下启秦汉篆隶,是汉字 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战国时期的各 国文字,大体说来,可以分为东方的“六 国文字”和西方的“秦国文字”两大系统。
2021/3/1
13
1. 六国古文
金文仍然是主要的文字材料,不过与 春秋时代相比,兵器铭文明显增多。
货币文字指铸在钱币上的文字,在战 国很引人注目。战国货币形式多样, 有刀币、铲形的布币、圆钱和蚁鼻钱 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文字的形 体和笔划特点也有区别,内容多是不 同铸币地点的城市名。
2021/3/1
11
4.字的结构趋向定型化:
第一,字的方向很少变换;
第二,偏旁部首的位置比较固定,如 甲骨文中的“彳”旁可左可右,而金 文中则基本固定在左边;
第三,意义相同或相通的形符一般不 再混用;
第四,同形字与合文现象大为减少。
2021/3/1
12
(三)战国文字
所谓“战国文字”是指春秋末年至秦统一 以前这段历史时期内,齐、楚、燕、韩、 赵、魏、秦等国曾使用过的一种文字。
2021/3/1
2
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字体的演变和字形的变化。
所谓字体的演变,是就汉字的总体系 和发展的总趋势而言,主要体现在书 写风格和笔势的发展变化。
2021/3/1
3
甲骨文具有线条纤细,笔势大多方折, 字形瘦长等特点;金文具有笔划粗壮, 笔道肥重,屈曲圆转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