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人体常见寄生虫介绍ppt课件
粪便直接涂 片
透明胶纸法
饱和盐水漂 浮
厚血膜法 免疫诊断
免疫诊断 肌肉活检
16
吸虫类比较表
虫种 名称
形态 特征
寄生 部位
中间 感染 感染 致病 宿主 阶段 方式 情况
诊断 方法
肝吸 虫
成虫似葵 花子状
口吸盘大 于腹吸盘
肝胆管
豆螺 淡水鱼
虾
囊蚴 经口
胆管炎 粪检 症 NaoH消
结石等 化法
姜片 虫
成虫似姜片 肥厚
症状:发炎和搔痒
7、班氏吴策线虫
蚊子携带这种寄生虫,通过叮咬人 类把这种寄生虫释放进入人类血液 中。班氏吴策线幼虫会进入淋巴腺, 尤其是腿部和生殖部位的淋巴腺, 长成成虫需要1年的时间。它们会 引起热带病,有时还会引起象皮病。
症状:发烧、寒战、皮肤 感染、淋巴痛、皮肤增厚、肿 胀
8、弓形虫 这种常见的新月形寄
症状:恶心、呕吐、内脏发炎、腹泻、体重减轻、头 晕眼花、痉挛、营养不良
6、蛲虫 蛲虫是常见的人类寄生虫, 可引起蛲虫病。成雌虫可 长到8毫米到13毫米。蛲虫 的后部呈长长的针形,它 也因此得名。蛲虫通过外 伤性授精交配,雄虫用阴 茎刺破雌虫,之后,雄虫 死去。它们在寄主的内脏 安家落户,但是与大多数 寄生虫不同的是,它们不 会进入血液,不能在人体 的其他部位生存。蛲虫在 体外产卵,通常在肛门周 围,这会引起人的搔痒感, 幼虫会通过人手挠传播。
人体寄生虫学9课件
05
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与研究
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教学方式
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通常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包 括课堂讲解、实验室观察、临床实习等环节,以培养学生全 面的寄生虫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
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方法包括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互动式教 学、问题导向学习(PBL)等多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04
人体寄生虫的治疗与预防
蛔虫的治疗与预防
01
02
03
蛔虫感染
蛔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 生虫,感染后可引起腹痛、 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
蛔虫治疗
蛔虫感染可使用阿苯达唑、 甲苯咪唑等药物治疗,同 时补充营养,注意休息。
蛔虫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 不吃生食,饭前便后洗手, 避免接触感染源。
钩虫的治疗与预防
现代对人体寄生虫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现代人体寄生虫学在研究手段和方法上都 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免疫学的发展等。
02
人体寄生虫的类型与特点
蛔虫
01
寄生部位:肠道
02
03
04
感染方式:经口摄入感染性虫 卵
症状:腹痛、腹泻、体重下降、 食欲减退
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肠梗阻、 阑尾炎等
推动经济发展
人体寄生虫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经济 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在农业 和畜牧业中防治寄生虫病。
人体寄生虫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对人体寄生虫的研究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人体寄生虫进行研究,如古埃及的文 献中就有对肠道寄生虫的描述。
近代对人体寄生虫的研究
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病理学的兴起,人们对人体寄生虫的研究逐渐 深入。
医用人体寄生虫学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密切相 关,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课程目的
掌握常见人体寄生虫 的生物学特性、生活 史及防治原则。
为后续医学专业课程 的学习和实践提供理 论基础。
理解寄生虫对人体的 致病机制及机体对寄 生虫的防御机制。
学习方法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前后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结合实际病例,理解寄生虫病的 诊断和治疗原则。
肝阿米巴病主要表现为肝区疼 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肠阿 米巴病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 脓血便等症状。
04
治疗
肝阿米巴病主要采用硝唑类药 物治疗;肠阿米巴病主要采用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孢子虫
1 分类
$item1_c孢子虫是一类具有孢子囊和孢子体的大型单细 胞原生动物。
2 感染人体
$item1_c孢子虫是一类具有孢子囊和孢子体的大型单细 胞原生动物。
人体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来对抗寄生虫的感染,包括抗体、细胞 免疫等。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地理环境、气候条 件、社会经济状况、人群生活习惯等 密切相关。
防治措施
包括改善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习 惯、使用防护用品、进行免疫接种等 。
03
医学蠕虫
线虫
防治措施
避免接触疫水,注意个人卫生, 加强粪便管理,定期开展灭螺工 作。
01
概述
吸虫是一类具有吸盘的蠕虫,常 见的有华支睾吸虫、日本血吸虫 等。
02
03
04
诊断方法
通过粪便检查发现虫卵或成虫, 或通过肠镜检查发现成虫。
绦虫
概述
绦虫是一种较大的蠕虫,寄生于人体肠道的 有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等。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课件
人体寄生虫对人体的损害方式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在人体内繁殖,导致人体感染 营养吸收:寄生虫吸收人体营养,导致人体营养不良 免疫系统:寄生虫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器官损伤: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如肝脏、肠道等
人体寄生虫引起的人体组织病理变化
寄生虫感染:引起人体组织炎症、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代谢产物: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排泄物: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寄生虫寄生部位:引起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坏死等病理变化
感染症状:寄生虫感染人 体后可能会引起发热、腹 痛、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体 检等可以预防寄生虫感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感染途径和寄生部位
皮肤:如疥螨、虱子等
血液:如疟原虫、血吸虫等
呼吸道:如肺吸虫、血吸虫 等
消化道:如蛔虫、鞭虫、钩 虫等
生殖系统:如滴虫、阴道毛 滴虫等
病原学检查:寄生虫卵、虫 体等
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测、细 胞因子检测等
基因诊断:PCR、基因测序 等
人体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
添加项标题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
添加项标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血清学检查等
添加项标题
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等
添加项标题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等
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途径和寄 生部位
第三章
感染途径和寄生部位的概念
感染途径:寄生虫通过皮 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 径进入人体
寄生部位:寄生虫在人体 内寄生的部位包括肠道、 肝脏、肺等
感染方式:寄生虫可以通 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 空气传播等方式感染人体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夺取营养寄生虫以人体的消化或半消化物质 、组织液、血液等为食,对人造成损害,引起疾病 。如钩虫咬附在肠壁上,以血液为食,使人体长期 慢性失血,引起贫血等。 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在侵入宿主或在宿主体 内移行、寄生时,可对局部造成机械性损伤、压迫 或阻塞等。 3.毒性作用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分泌物或虫 体死亡后的分解产物,对人体都有毒性及致敏作用 。 某些寄生虫在正常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 官内寄生的现象,称为异位寄生。可造成更加严重 的损害。
(二)流行因素 流行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社 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自然因素 包括温度、降水量、地 理环境、光照等。 2.生物因素 生物种群的存在与分布 对寄生虫病的流行有重要影响。 3.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体制、经济发 展、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生产方式、生活 习惯和行为方式等。
四、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原则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寄生虫病在一个地区造成流行,除受一定 因素的影响外,还需要具有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 指寄生虫感染的人或动物,包 括寄生虫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感染阶段侵入机体 的过程。寄生虫通过一定的方式侵入人体,称 为传播方式。寄生虫常见的传播的传播途径和 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经口感染: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如蛔虫等。 (2)经皮肤黏膜感染:寄生虫感染阶 段经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如钩虫、血吸虫等 。
(3)保虫宿主:又称储存宿主。指作为 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寄生虫感染的其他脊 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如肝吸虫成虫寄生于 人、猫、犬科动物体内,幼虫先后寄生于淡水 螺、淡水鱼、虾体内,人是其终宿主,淡水螺 、淡水鱼和虾分别是其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 间宿主,猫和狗是其保虫宿主。 (4)转续宿主:有的寄生虫幼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 转续宿主。
28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10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皮肤、黏膜、血脑及胎 盘的屏障作用,消化液的杀灭作用、吞噬细胞的 吞噬作用、补体系统的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宿主对寄生虫感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 应答可有两种类型。 (1)消除性免疫:指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能完 全清除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防御能力。 (2)非消除性免疫:指宿主对原有寄生虫不能完 全清除,维持在低水平,对再感染仅有一定的免 疫力。
17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5Βιβλιοθήκη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6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概念
终宿主:被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 主称为终宿主。 中间宿主:被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 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有的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 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间宿主,按其寄生的循 序依次称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除寄生人体外,还可寄生 某些脊椎动物内,这些动物是人体寄生虫病的重 要传染源称为保虫宿主。
蛔虫
虱子
3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内容
人体寄生虫学: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规 律、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的科学。
人体寄生虫包括单细胞的原虫、多细胞的蠕虫和节肢动物。
4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第一节 寄生现象与生活史
1:寄生生活:指两种生物共同生物在一起,一方 获利,另一方受害。营寄生生活的两种生物既可 以永久性也可暂时性的在一起。例如肝脏内的乙 肝病毒。 2:寄生虫:指营寄生生活中获利的低等动物称为 寄生虫。按寄生部位的不同,可将寄生虫分为体 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例如寄生于皮肤上的虱 子和寄生于小肠内的蛔虫。 3:宿主:指被寄生虫寄生的人或动物。
《人体寄生虫学讲》课件
定义:人体寄生 虫学是研究人体 寄生虫的生物学、 生态学、病理学 和防治学的一门
学科。
研究对象:人体寄 生虫学主要研究人 体寄生虫的种类、 生活史、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生态分 布、流行病学、防
治方法等。
寄生虫种类: 人体寄生虫包 括原生动物、 蠕虫、节肢动
物等。
寄生虫危害:人 体寄生虫可引起 多种疾病,如疟 疾、血吸虫病、
蛔虫病等。
寄生虫种类:包括线虫、吸虫、绦虫、原虫等 寄生部位:肠道、肝脏、肺、血液等 传播途径:食物、水、土壤、接触等 危害:引起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等
寄生虫感染可 能导致人体出 现各种症状, 如发热、腹痛、
腹泻等。
寄生虫感染可 能导致人体营 养不良,影响
生长发育。
寄生虫感染可 能导致人体免 疫功能下降, 增加感染其他 疾病的风险。
巴管等
形态特征:单细胞原生动物,呈 椭圆形或圆形
生活史: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 殖两个阶段
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致病性:引起疟疾,症状包括发 热、寒战、出汗等
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
传播途径:通 过食物、水、 土壤等途径传
播
感染人群:儿 童、老年人、 免疫力低下者
等易感人群
流行地区:热 带、亚热带地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添 加 目 录 文 本
02 人 体 寄 生 虫 学 概 述
常见人体寄生虫的 03 生 物 学 特 性
人体寄生虫病的流 04 行 病 学 和 防 治
人体寄生虫病的临 05 床 表 现 和 诊 断
人体寄生虫病的预 06 防 和 治 疗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汇报人: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形,具有4个吸盘,顶端具顶突,其上 有25-50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内 圈的较大,外圈的稍小。链体节片数约 700-1000片。孕节内子宫高度发达。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雄性生殖器官: 睾丸:150-200个 输精管,阴茎囊,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3叶 受精囊,卵模,子 宫,卵黄腺
❖ 绦虫的分类:假叶目Pseudophyllidea 圆叶目Cyclophyllidea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一、形态
❖ 背腹扁平,带状,多分节,无消化道,多为雌雄同体。 ❖ 头节上有附着器:吸盘、沟槽等。假叶目、圆叶目 ❖ 颈部:不分节,具有生发细胞 ❖ 链体:幼节、成节和孕节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 假叶目
易感者: 流行因素: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气温、雨量、水质
社会因素----生产方式、生活习惯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流行区类型:水网型(平原水网型)——长江三角洲(7.9%) 湖沼型(江湖洲滩型)——长江中下游湘鄂 赣皖苏(82.1%) 山丘型——平坝、丘陵和高山(10%)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七、防治
肝硬化
门静脉压力增加
门静脉淤血
出现腹水(肠系膜静脉压力增高,淤血导致漏出液)腹大如鼓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侧支循环形成,左胃静脉、食道静脉丛), 上消化道出血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脾肿大
脾功能亢进,破坏血液有形成分。
WBC下降
继发感染
RBC下降
进一步贫血
导致死亡
凝血功能下降 全身各处出血
人体寄生虫整理课件
三、致病
❖ 棘球蚴生长缓慢,对人致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其体积 大小、寄生部位和数量多少。 主要受损器官:肝、肺、 腹腔等。
第9章人体寄生虫概述
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如弓形虫
宿主 被寄生虫寄生的生物称宿主
宿主类型
终宿主 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 第二中间宿主
如血吸虫
成虫寄生于人体 人是终宿主
幼虫寄生于钉螺 钉螺是中间宿主
成虫还可寄生于牛体内 牛是保虫宿主
寄生虫的生活史
•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 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所需环境条件,称为 寄生虫的生活史。
第2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肝
脏 脾
脏
掠夺营养 机械性损伤 毒性作用 免疫病理损伤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 带虫状态 寄生虫病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 消除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带虫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
3、寄生虫性超敏反应
伴随免疫
第3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寄生虫病流行环节
第9章人体寄生虫概述
吸盘
共栖 — 鮣鱼与鲨鱼的关系
寄生现象
寄生现象
受益方 寄生虫 受害方 宿主
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
人疥螨在皮肤 内挖掘隧道
寄生虫的种类
体内寄生虫 如 蛔虫 寄生虫
体外寄生虫 如 跳蚤
永久性寄生虫如猪带绦虫 寄生虫
暂时性寄生虫如蚊
专性寄生虫 如阴道毛滴虫 寄生虫
如钩虫: 虫卵 杆状蚴 丝状蚴 成虫
土壤
人体
寄生虫生活史类型: 直接型生活史 仅有终宿主,不需要中间宿主的生活史 如蛔虫:感染性虫卵 人体 幼虫
成虫
间接型生活史:具有终宿主和一个或多个中间宿主 的生活史。
如肝吸虫:
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囊蚴 童虫
人体寄生虫概论课件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煮 熟的食物等。
开展科研与技术创新
加强寄生虫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 创新,探索新的诊断方法、治疗 手段和预防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THANKS
02
常见人体寄生虫种类及生 活史
原虫类
01
溶组织内阿米巴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寄生于人体结肠内,引起阿 米巴痢疾,也可寄生于肝、肺等
组织内,形成脓肿或溃疡。
02
阴道毛滴虫
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内,引起 滴虫性阴道炎或尿道炎。
03
贾第鞭毛虫
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贾第虫 病,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
吸虫类
华支睾吸虫
01
主要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引起华支睾吸虫病,表现为肝区疼
痛、发热等症状。
卫氏并殖吸虫
02
寄生于人体肺部,引起肺吸虫病,表现为咳嗽、胸痛等症状。
日本血吸虫
03
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引起血吸虫病,表现为发热、肝脾肿
大等症状。
绦虫类
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绦虫病,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等症 状。其中,猪带绦虫还可引起囊尾蚴病,表现为皮下结节、癫 痫等症状。
• 毒素作用: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寄生时,其代谢产物和排泄物可对宿主产生多种 毒性作用。如溶组织内阿米巴侵入肠粘膜和肝时,分泌溶组织酶,溶解组织、 细胞,引起宿主肠壁溃疡和肝脓肿;阔节裂头绦虫的分泌物可使宿主发生过敏 性休克;日本血吸虫卵内毛蚴分泌物可引起周围组织发生免疫病理反应-虫卵 肉芽肿。
• 免疫损伤: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可作为异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有些寄 生虫的代谢产物、排泄物或死亡虫体的分解物等都具有抗原性,可使宿主致敏 而产生变态反应。如血吸虫卵内毛蚴分泌物、死亡虫体分解产物等均可引起肾 小球变态反应性病变及全身过敏反应;蛔虫的代谢产物可引起肺组织变态反应 性炎症;蠕形螨的分泌物可引起面部皮肤变态反应等。
人体寄生虫学讲稿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蛲虫
• 蛲虫:寄生于回盲部引起蛲虫病.世界分布.儿
童高于成人,城市高于农村.
• 形态:1.成虫.2.虫卵 • 生活史:成虫(回盲部,爬出肛门)→虫卵(6hs)→ 感
(血吸虫为尾蚴)
• 6.主要种类有: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 日本血吸虫.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华分支睾吸虫(肝吸虫)
• 肝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引起肝吸虫病.为人兽共患病.分布
于远东和中南亚国家,我国广东福建港澳台等地.
• 形态:1.成虫2.虫卵 • 生活史:成虫(人猫犬肝胆管)→卵(豆沼涵
蛔虫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蛔虫:寄生在人小肠,引起蛔虫病.世界性和全国性分布,
农村高于城市,是我国常见的寄生虫病.
• 形态:1.成虫(形状.颜色.大小.♀♂区别).2.虫卵(受精卵
和未受精卵:形状.大小.卵壳.颜色.内容物)
• 生活史:成虫(小肠)→虫卵(发育条件)→感染性虫卵(感
阶段.方式.途径)→幼虫(移行途径:皮肤粘膜.小血管和小淋巴管.肝.右心. 肺.肺泡.支气管.气管.咽.食道.胃.小肠)→成虫(寿命7-8年)(生活周期57周)
• 致病性:幼虫(皮炎.肺炎).成虫(钩虫病-贫血.原因:1边吸边拉.2
分泌抗凝素.3更换吸血部位.异嗜症)
• 实验室检查:粪便查虫卵 • 防治原则:1.加强粪便管理2.预防感染3.治疗用药(肠
【生物课件】人体寄生虫概述
①带虫免疫 ②伴随免疫
3.免疫逃避 变异和伪装、抑制与破坏、位置隔离 4.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的免疫作用
2020/12/21
带虫免疫:许多寄生虫感染常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特 异性免疫,但是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未完全清除,仍维持 在较低水平,一旦用药物杀灭体内残余的寄生虫后,已获 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通常把这种免疫称带虫免疫。
2020/12/21
(四)防治原则
1.控制与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2020/12/21
(四)我国防治寄生虫病的成就
• 疟疾:0.3亿人
2万
• 血吸虫病:370个流行县、1.2亿病人,
5个省消灭 病人数约为70多万。
丝虫病:864个县、0.3亿 10个省消灭
黑热病:53万 58年宣布消灭。
钩虫病:2.5亿55.56% 1.9亿17.15%。
2020/12/21
提示
成功的基础就是 不断为达成目标
做承诺!
2020/12/21
学习方法
•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上好实验课,多动手,做好实验报 告
• 重视专业理论学习 思维训练 对比法 表格总结法
提示
将你的想法 变成现实是 完全可能的!
2020/12/21
2020/12/21
诛葛讘訢鹑鍐锌芇譋楟晭髳樨
棔懆纂帤纲弜腮礋窷踻鏞悛篐
茑込仵篽釲髯輷鏲慳坧欲席澅
挝币塑窀橠蝎稤评绾禍礪纇駹
•1
2020/12/21
2020/12/21
二、寄生虫分类
•
• 医学原虫
•
•
阿米巴 鞭毛虫 孢子虫 纤毛虫
•
吸虫
26人体寄生虫概论
4、宿主类别:
有些寄生虫在其生活发育过程 中,需要更换宿主,才能完成生活 史。在寄生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一种 或一种以上的宿主,按其寄生关系 的性质,对宿主进行分类。
终宿主:凡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 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终宿主。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 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 有些寄生虫在其生活史的全过程中需要
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概论
学习要求
• 掌握有关寄生虫的概念 •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和防治原则 • 了解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及其分类
2
一、寄生虫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生 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方法、流行因素与防 治措施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 一门基础学科。
寄生虫在其发育的各个阶段中,不是 所有的虫期对人有感染力,只有某一个特 定阶段,才具有感染人能力。寄生虫生活 史过程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的发育阶段称 为感染期。
31
寄生虫、宿主与生活史的概念的理解图
7.生活史类型
直接型: • 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
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如蛔 虫等。 间接型: • 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 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人。如肝 吸虫等。
一个以上的中间宿主,按其寄生顺序称为第 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
储存宿主或保虫宿主:能被人体寄生虫成
虫寄生的脊椎动物为储存宿主。
转续宿主:有些寄生虫的幼虫能侵入一些 宿主,在其体内不能发育为下一期幼虫或 成虫,但能存活,这些宿主是寄生虫的非 正常宿主,幼虫若又进入正常宿主,则继 续发育至下期虫体。含有滞育状态幼虫的 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如肺吸虫→野 猪→ 人 。
九章人体寄生虫概述课件
伴随免疫
1. 、寄生虫性超敏反应
Page 21
病 第3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原
生 物
一、 寄生虫病流行环节
与
免
疫
寄生虫病患者
学
基
础
传染源 带虫者
保虫宿主
Page 22
病 原
传播途径
生
物
经口感染
与
皮肤感染
免 疫
经媒介昆虫感染
学
垂直感染
基
其他感染途径
础
易感人群
Page 23
病 原
二、寄生虫病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
原
生 物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
与 程及所需环境条件,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免 感染阶段:能够感染人体的发育阶段
疫
学
基 如钩虫: 虫卵 杆状蚴 丝状蚴 成虫
础
土壤
人体
Page 16
病 原
寄生虫生活史类型:
生
物 直接型生活史
与 仅有终宿主,不需要中间宿主的生活史
免
疫 如蛔虫:感染性虫卵 人体 幼虫
Page 26
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Page 6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
Page 7
人疥螨在皮肤内挖掘隧道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Page 8
病 2、寄生虫的种类
原
生
物
与 免
体内寄生虫
疫
学 基
寄生虫
础
如 蛔虫
体外寄生虫 如 跳蚤
Page 9
病
原
生
物
卫校病原生物与免疫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
3、宿主
宿主是指被寄生虫寄生的人或动物
包括:
(1)终宿主
(2)中间宿主
(3)保虫宿主
⑴终宿主
被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
为终宿主
如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人即是华枝
睾吸虫的终宿主
⑵中间宿主
被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称为中间宿主 两个以上的中间宿主,依次称为第一、第二 中间宿主 如华枝睾吸虫幼虫先后寄生在豆螺、沼螺和 淡水鱼、虾。豆螺、沼螺是华枝睾吸虫的第 一中间宿主,淡水鱼、虾是其第二中间宿主
2、特异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 是人体免疫系统被寄生虫抗原刺激后引发针对该寄
生虫抗原的免疫反应。
包括:
(1)消除性免疫 (2)非消除性免疫 (3)寄生虫性超敏反应
⑴消除性免疫
指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能完全消除寄生虫
抗原,并对再感染具有终生免疫力。
如对黑热病原虫产生的免疫
⑵非消除性免疫
⑶保虫宿主
有些寄生虫除寄生人体外,还可寄生某些脊椎动物
体内,这些动物是人体寄生虫病的重要传染源,称 为保虫宿主
又称贮存宿主
如华枝睾吸虫成虫除寄
பைடு நூலகம்
/t?e=zGU34CA7K%2BPk qB07S4%2FK0CFcRfH0GoT805sipKvJv7ioy98jNalcLD NpRWVLhMoXYDw6Nl7yPSv671vjm73%2FNlgTQoQT2TUk rsUtTsFfSgif9A%3D%3D生人体外,还可寄生在猫、 狗体内。因此,猫、狗即为华枝睾吸虫的保虫宿主
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第一节
寄生现象与生活史
《人体寄生虫》第九章叶足虫思维导图
第九章原虫——叶足虫一、溶组织内阿米巴(一)形态1、增殖期——滋养体胞核:泡状核运动:伪足运动2、感染期——包囊营养储存结构:拟染色体成熟包囊(4核)为感染期(二)生活史1、终宿主:人(适宜宿主)2、寄生部位:回肠末端或结肠3、感染阶段:包囊4、感染方式:经口食入——摄入被4核包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感染5、致病阶段:滋养体6、诊断阶段:滋养体、包囊7、排出途径:经粪便排出4核包囊生活史基本过程:包囊-肠腔内滋养体-包囊(三)致病1、肠阿米巴病(1)好发部位盲肠或阑尾>乙状结肠、升结肠>回肠(2)病理变化1)烧瓶样溃疡2)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中性粒细胞极少见3)急性病例滋养体:液化状坏死灶,溃疡深及肌层4)阿米巴肿(3)临床表现1)阿米巴痢疾粪便果酱色,伴奇臭并带血和粘液2)慢性阿米巴病——间歇性腹泻、腹痛、胃胀气,可持续1年以上,甚至五年之久3)严重并发症——肠穿孔、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肠外阿米巴病(1)阿米巴肝脓肿1)好发部位:多见肝右叶,以右叶顶部为主2)症状: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放射,发热、肝肿大、伴触痛3)病理早期穿刺——粉红色脓液晚期穿刺——巧克力酱样脓液,脓液粘滞且可检出滋养体。
(2)阿米巴肺脓肿多发于右肺下叶,有巧克力酱样痰(3)阿米巴脑脓肿皮质的单一脓肿(4)皮肤阿米巴病少见,多由直肠病灶播散至会阴部(四)诊断1、病原学诊断(1)生理盐水涂片法在稀便和脓血便中检查出活的滋养体,并常伴有结集成团的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2)碘液涂片法对慢性腹泻者和成形粪便以检查包囊为主均为粪检,最有效2、鉴别诊断(1)肠阿米巴病应与细菌性痢疾相鉴别细菌性痢疾,粪便中白细胞多见,抗生素治疗有效(2)阿米巴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血性腹泻,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一般体温正常(3)阿米巴结肠炎与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持续性腹痛腹泻史,粪便一般呈糊状或水样,多无脓血和粘液,病变呈跳跃性分布(4)阿米巴性肝脓肿与细菌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全身情况较差,伴发热、疼痛,既往有胃肠道病史(五)流行与防治1、流行感染率男同性恋中明显增高(口-肛性行为)传染源为粪便中持续带包囊者2、防治目标:一是治愈肠内外的侵入性病变,二是清除肠腔中的包囊药物:首选甲硝唑(灭滴灵)二、耐格里属阿米巴导致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死亡率极高,多发生于身体健壮的青少年和青年人因接触污染的水体或在其中游泳而感染三、棘阿米巴属阿米巴肉芽肿性脑膜炎:潜伏期长,病情缓阿米巴角膜炎与角膜外伤、接触污水、佩戴不洁的隐形眼镜有关病情反复、难治愈,即使是手术换掉角膜后还是可能出现阿米巴角膜炎对急性阿米巴痢疾的病人进行粪便检查时,应注意做到:及时送检新鲜粪便、取脓血粪便、送检时注意保暖,防止尿液污染自生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虫病的预防原则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寄生虫病的治疗
♣抗寄生虫化疗:广谱驱肠虫药、抗疟药
♣其他:手术、非手术物理治疗
小结
寄生虫通过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毒 性与免疫损伤作用损伤宿主
蚤
虱
螨
蚊
刚 地 弓 形 虫
疟 原 虫
隐 孢 子 虫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致病作用 ♣机械性损伤 ♣生物性损伤 ♣化学性损伤
♣免疫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破坏、压迫组织和阻塞肠道
生 物 性 损 伤 : 夺 取 营 养
化学性损伤:毒素作用
免疫性损伤:肝、脾肿大
肝脏
脾 脏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免疫反应
麻风病 六大热带病
血吸虫病 丝虫病 利什曼病 疟疾
锥虫病
全球主要寄生虫感染的情况
虫种 感染人数 死亡人数/年
疟原虫
血吸虫 阿米巴 淋巴丝虫 盘尾丝虫
4-4.9亿
1.5亿 全球人口1% 1.28亿 1700万
220-250万
50-100万 4-11万
我国建国初期五大寄生虫病 钩虫病 丝虫病 血吸虫病 疟疾 黑热病
寄生
寄生现象:在生物共生过程中,一方受 益,另一方受损的现象。
受益方:寄生虫 寄生现象 受损方:宿主
寄生虫:一般指在生物共生过程中,营寄 生生活的低等生物。 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称人体寄生虫。
寄生虫的进化:与人体长期共存的结果。
♣形态改变 ♣生理与代谢方式改变 ♣侵入机制加强 ♣繁殖能力加强
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性
第九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第一节 寄生现象和生活史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学习目标
掌握寄生、寄生虫的基本概念 熟悉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寄生虫 病的流行环节 了解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寄生虫 的感染方式和防治原则
共生 -海葵与寄居蟹
共生 -白蚁与鞭毛虫
共栖 -鮣鱼
♣消除性免疫:指能够清除体内寄生虫,并 可抵抗再感染的免疫力。
♣非消除性免疫:指不能够完全清除体内寄 生虫,但可对再感染产生一定作用的免疫力。 这种免疫力可随寄生虫的完全清除而消失, 也称之为“带虫免疫”。
相互作用结果
康复 寄生虫病 带虫者
寄生虫感染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储存宿主(动物) ♣传播途径:异体感染(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 膜胎盘血液)、自体感染(体外、体内) ♣易感者:非流行区人群、儿童、免疫缺陷病 患者
寄生虫的类别
专性、兼性
体内、体外 长期性、暂时性 偶然 机成虫寄生在 人体肠壁 钩虫幼虫在人体 肺组织内移行
体外寄生虫(蚊)
华 支 睾 吸 虫
卫 氏 并 殖 吸 虫 肥 胖 带 绦 虫
日 本 血 吸 虫
毛 首 鞭 型 线 虫 似 蚓 蛔 线 虫
钩 虫
丝 虫
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