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建筑方案设计原理与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交通空间:是一种重要的积极空间 在内容上,交通空间包括水平交通空间(如走道、走廊 等)、垂直交通空间设施(如楼梯、电梯、坡道等)及 其枢纽空间(如门厅、过厅以及门厅、过厅与楼电梯组 合的枢纽等)三种形式,一般说来,这三种交通空间同 时存在于任何一个建筑中,构成了建筑物的内部交通系 统。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交通空间:是一种重要的积极空间 交通流线组织反映了建筑中的人和物的活动和移动路线, 称为建筑中的动线,动线的类型分三种: 一是公共流线。是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活动路线,具有 开放性,比如展览馆中参观者流线。 二是内部流线。它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即通常 只允许在建筑内的日常工作的人员通行。 三是辅助流线。它是人和物的结合。如餐馆中的食物供 应流线,火车站的行包流线。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三章 建筑方案设计原理与方法
思考
1.建筑方案设计应该具备 哪些条件?
2.一个房间是由什么元 素来限定的?
3.1总平面图:场地分析与建筑形态
作为建筑方案设计的条件,有些是明显的、有些则是潜在的; 有时是明确的、有时又是笼统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设计任务书”。一般是由设计单位或业主依据使用计划 与意图而提出,经过审定和批准而作为设计主要依据的文件。 二是“公共限制”条件。公共限制条件主要来自国家及/或地方 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规定。 三是“图示条件”。图示条件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平面限度: 即场地平面中最大可建建筑区域的确定;二是剖面限度:场地 剖面中最大可建建筑容量的确定。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转译的两种典型途径 将概念和创意转译成视觉的形式和形象,这种转化能力 既是我们学习设计的重点之一,也是建筑师一生的工作, 转译可以概括为两种典型途径: (3)内外结合 不论是由内向外还是由外向内,只是做设计的切入角度 问题,而不是相互替代的独立方法。这种方法与“头脑 风暴法”相似。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3)网格式空间组合 网格式空间组合是一种组织大型复杂建筑平面的有效方 法。在实际设计中,从整体上看方案平面的构图,完全 的线列式和典型的集中式较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 平面设计主要是从使用功能要求、交通流线的特点和场 地条件限制以及立面造型意图等因素出发,综合地采用 线列式和集中式空间组合各自特点。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1)集合式空间组合 是一种向心式构图,源远流长。 集中式 空间组合其内部动线的方向或路径是多元的。 这种组合通常是由一定数量的空间单元围绕一个大的占 主导地位的重心空间构成。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即业主(开发商、建设单位或土地使用者)所取得土地 使用权的土地边界线。
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之间限定的范围是由城市的市政、交通部门来 统一管理,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或地下室、建筑基础及其 地下管线一般不允许突入道路红线之内。
3.1总平面图:场地分析与建筑形态
3.1.1平面 限度
3.1.2剖面 限度
3.1.3总图设 计:场地变
3.1总平面图:场地分析与建筑形态
3.1.1平面 限度
3.1.2剖面 限度
3.1.3总图设 计:场地变
成场所
Biblioteka Baidu
总体布局应满足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功能与形态:包括建筑物的落位,建筑与场地出 入口位置的选择以及场地功能分区之间的空间关 系等。 卫生与舒适:包括主要朝向,不同方位的采光和 日照间距、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通风问题, 以及防止噪声干扰等。 安全与经济:包括场地内交通组织、防火间距与 安全疏散距离以及场地内的建筑层数设想与建筑 面积密度、容积率水平等。 环境与景观:包括建筑群体的组合设想、建筑物 与其外部空间以及建筑场地与其外部城市景观之 间的整体构思等。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转译的两种典型途径 将概念和创意转译成视觉的形式和形象,这种转化 能力既是我们学习设计的重点之一,也是建筑师一 生的工作,转译可以概括为两种典型途径: (2)由内向外 这种方法的着手点是从建筑单体设计或先从建筑单 体中的某些局部设计开始,然后“生长”成整体。
3.1总平面图:场地分析与建筑形态
3.1.1平面 限度
3.1.2剖面 限度
3.1.3总图设 计:场地变
成场所
整理图示条件的最基本的目的是确定场地内可以盖房子 的范围。这一范围构成了单体建筑的平面限度,它要求 单体建筑的最大长度和最大进深都不能超过这个限定尺 寸。平面限度中一般包括下列边界限制。
建设用地边界线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转译的两种典型途径 将概念和创意转译成视觉的形式和形象,这种转化能力 既是我们学习设计的重点之一,也是建筑师一生的工作, 转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典型途径: (1)由外向内 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强调从场地分析和总平面设计入手 进行建筑设计。由外向内或从大到小的思路强调,有创 意的构图是与环境分析和景观塑造密不可分的。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首先,点要素的控制问题。楼梯间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 基本手段,对它的设计往往要以平面的因素为依据,大 致包括形态、位置和数量三种变量。 其次,线要素的控制问题。建筑中的一切通道、走廊等 都是线式的,它是空间联系的直观纽带。 最后,面要素的控制问题。建筑主要入口地带的枢纽空 间是内部交通主导线的起止点,它包括门廊、门厅和大 厅或大堂等。
筑物,应以不妨碍相邻建筑的通风、采光和日照为 设计和建设的前提条件。
3.1总平面图:场地分析与建筑形态
3.1.1平面 限度
3.1.2剖面 限度
3.1.3总图设 计:场地变
成场所
对于大多数一般类型的场地而言,建筑物的位置与 形态是场地内最重要的组织要素。而对于建筑物的 位置与形态组合设计,建筑的性质与场地特征又是 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首先,建筑的性质是场地布局和功能分区的基础。 总图设计就是要合理地确定场地内的建筑物、道路 (广场)和绿化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 其次,场地特征是影响建筑形态及空间组合和主要 因素。在场地总平面设计的实际工作中,建筑物的 布局往往要受到用地现状条件的强有力的限制。这 些场地特征条件包括场地形状与方位,地势变化以 及场地周围建筑空间现状与景观等条件。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2..32从从平平面面 到到剖剖面面
剖面图的概念与作用
同平面图一样,剖面图也是空间的正投影图,是建筑设 计的基本语言之一。剖面图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即用 一个假想的垂直于外墙轴线的切平面把建筑物打开,对 切面以后部分的建筑形体做正投影图。 剖面图的轮廓及其表现内容均与剖切面的位置有关。剖 面图又分为横剖面图和纵剖面图,它们是互相垂直的两 个视图方向。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2)线列式空间组合 线列式空间组合的直观特征是“长”。其内部动线的方 向或路径是单一的。平面构图中心往往是动线上的交通 枢纽部分。 除了直线式,线列式组合的形式本身具有很大的可变性。 一方面可以根据场地条件、朝向及外部环境景观等因素 而采用折线式或弧线式组合;另一方面,在线式组合中, 某些重要的空间单元除以特殊的尺寸和形状来表明其重 要性之外。也常常通过它们在序列上的特殊位置加以强 调。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交通空间设计:动线上的要点控制 交通空间设计,首先,在整体上要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而 连贯的通道系统,同时要有(或局部上有)自然采光和 通风的条件。其次,交通空间在局部上的形状要取决于 人的活动方式。 从直观的角度看,一个完备的交通系统包含着各种形态 的交通要素,如具有“点”特征的楼梯间,具有“线” 特征的走道,具有“面”特征的入口枢纽空间等。三种 基本形态要素构成了动线上的要点,对要点的控制直接 体现了建筑设计的功能性和经济性。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所谓建筑平面图,是用一个假想的水平切面在一定的高 度位置(通常是在窗台高度以上,门洞高度以下)将房 屋剖切后,做切面以下的部分的水平投影图。 从结构的观点来看平面图中首先区分了两种实体:一种 是有承重和支撑作用的实体(如墙体、柱子),另一种 是没有承重能力的实体。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空间组合的结构与类型 在各种类型的空间组合之中,都存在着中心或重心、方 向或路径、领域或区域等三种结构关系要素。为了理解 上的方便,我们先来分析三类简单而又典型的组合结构 类型:集中式、线列式和网格式组合。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平面的调整与深化 首先,秩序感的表达在平面组合中体现为功能分区 明确、动线组织清晰和构图形式平衡等基本方面。 其次,结构和技术的合理性和建筑模数制的应用等, 在局部上体现为结构与空间的规划关系、空间的自 然采光与通风情况以及主要空间单元的朝向等。 最后,规范条件的满足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
成场所
建筑控制线
又称建筑线或建筑红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建筑控制线所划定的范围就是可建建筑区域的范围,它 的划定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道路红线后退: 场地与道路红线重合时,一般以 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有时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 门常常在道路红线以外另定建筑控制线,这种情况称为 红线后退(或后退红线)。 (2)用地边界后退:在确定建筑物基地位置时还要考 虑到建筑与相邻场地或相邻建筑之间的关系。为了满足 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和日照间距而划定的建筑控制线, 称为后退边界。
3.1总平面图:场地分析与建筑形态
3.1.1平面 限度
3.1.2剖面 限度
3.1.3总图设 计:场地变
成场所
当建筑处于居住区内,或比邻于居住区的住宅楼时, 建筑的高度要受到日影规划的影响。 当建筑处于市中心或区中心的临街位置,或处于步 行街两侧的位置时,建筑的高度同样要考虑街道宽 度对它的影响。为了确保道路日照而对建筑高度的 限制称为“斜线控制”。 《物权法》第七章(第八十九条)对采光权有明文 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 标准、采光和日照。”也就是说,相邻双方建造建
3.1总平面图:场地分析与建筑形态
3.1.1平面 限度
3.1.2剖面 限度
3.1.3总图设 计:场地变
成场所
场地内的建筑物的高度和容量影响着场地空间形态, 反映着土地利用情况,同时,又与建筑的社会效益 和环境效益密切相关,因此是场地设计中的重要因 素。 当建筑处于保护区或建筑控制地带(按照国家或地 方制定的有关条例和保护规则,在国家或地方公布 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 单位和风景名胜区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划定的需要 对有关工程建设加以限制的区域或地带)时,对建 筑的高度限制是不难理解的。
3.2建筑平面设计
3.2.1立体 空间的平面
化表达
3.2.2平面 秩序的建
立
3.3.3从平面 到剖面
功能模型与动线分析 在进行建筑方案或者建筑平面设计时,之所以首先 强调进行功能分析,其目的是在整体上采用空间序 列的方式再现某种实际情景。因而,功能分析的主 要内容就是对某类情景或事件赖以展开的两个可操 控的物质性要素进行理解和识别。一个要素是空间 分布方面包括空间的分类、位置与界限强弱等,即 方框图;另一个是动线分析,包括人群的分类、流 量与路径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