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7课《会摇的玩具》优秀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7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7 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动手能力,通过制作会摇的玩具,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观。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制作会摇的玩具。
学生需要了解会摇的玩具的制作原理,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设计,制作出独特的会摇的玩具。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会摇的玩具的制作原理,能够独立完成制作过程。
难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将创意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制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会摇的玩具。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的会摇的玩具,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如彩纸、水彩笔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会摇的玩具,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会摇的玩具的制作原理,并示范制作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开始制作自己的会摇的玩具。
4. 辅导: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会摇的玩具的制作原理和步骤。
作业设计学生需要根据本节课所学,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会摇的玩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满意的作品。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理解原理到动手实践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2. 讲解教师需要详细讲解会摇的玩具的制作原理,包括重心、杠杆、摩擦力等基本物理概念。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7课 会摇的玩具》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和创作会摇的玩具。
学生将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学习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会摇的玩具。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类型的会摇玩具,学习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摇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制作会摇玩具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创意设计过程中的创新和想象力的发挥。
教具学具准备1. 准备一些会摇的玩具样品,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 准备制作会摇玩具所需的材料,如纸板、彩纸、胶水、剪刀等。
3. 准备一些创意设计所需的绘画工具,如彩笔、蜡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会摇的玩具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和制作方法。
2. 讲解:向学生讲解制作会摇玩具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3. 动手操作:学生根据讲解和样品,进行制作会摇玩具的实践操作。
4. 创意设计: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意设计。
5. 分享展示: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交流。
板书设计1. 《第17课会摇的玩具》2. 内容:- 会摇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制作会摇玩具的步骤- 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学生作品展示和分享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并发挥创意进行装饰和设计。
2. 学生将制作的会摇玩具带到学校,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和分享,提高了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创意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和想象力得到了发挥。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制作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摇的玩具》教案5篇
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摇的玩具》教案5篇第一篇: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摇的玩具》教案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摇的玩具》教案课题:会摇的玩具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简析:上学期做了会滚的玩具,这学期再来做会摇的玩具。
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利用不同材料独立的完成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工具和废旧材料,如弹簧、抽空的蛋壳、乒乓球、纸杯、图画纸、废旧报纸、纸筒、吸管、颜料、剪刀、胶水等学生: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活动过程:第一节活动一: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时曾作的滚动的玩具是靠什么来滚动的?(靠圆柱体或圆的外形)展示学生熟悉的不倒翁玩具,请学生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等实践活动找出其摇动的原因。
从老师带来的玩具中找出那些是会摇的,在找的过程中总结出会摇的玩具共同的规律。
活动二: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请学生从中找出可以改造成会摇的玩具的,师生共同思考、设计方案,由教师迅速的将其改造成会摇的玩具。
学生以一组为单位,将自己找来的材料集到一起,制作会摇的玩具。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大胆的创造,也可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活动三:把大家制作的会摇的玩具放到一起,摇一摇、玩一玩,看谁做的摇的好,做得最合理。
出示会转的玩具,布置学生回去找找家中会转的玩具,搜集做会转的玩具的材料。
第二节:活动一: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会转的玩具,通过玩一玩、研究一下,找出这些玩具会转的原因。
活动二:教师以“风车”为例,与学生一起研究性的学习会转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学生开动脑筋,做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风车。
教师引导学生尽量的研究好风车的连接点,使其能够较灵活的转动。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2023秋)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比较被动,我尝试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会摇的玩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概念、构造和运动规律。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会摇的玩具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更多有趣的会摇的玩具。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会摇的玩具》为本册教材第十七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动手制作,感受摇动玩具的乐趣。本课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不同种类的摇动玩具,了解它们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2.观察摇动玩具的运动规律,学习运用线条、图形表现摇动玩具的动态。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7课 会摇的玩具-人教版
2.引导学生通过剪、贴、画等方法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做玩具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了解会摇的玩具是怎样摇动的,基本掌握会摇玩具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开发身边的材料进行会摇玩具的制作。
教法学法
启发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欣赏法、小组合作法。
4.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同龄学生制作的玩具图片。
5.启发学生汇报自己的构思。
三、制作
1.老师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随着音乐动手制作。
四、小结
1.引导学生展示作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2.出示评价要点,启发学生进行评价。
3.老师小结、拓展。
汇报研究的结果。
观察老师的演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明确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欣赏并构思。
汇报构思。
动手制作。
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互评。
通过老师的演示,讣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再次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拓宽思路进行构思。
此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使学生通过老师出示的评价要求来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板
书
设
计
会摇的玩具
1.想一想
2.选一选
6.引出课题《会摇的玩具》
二、新授
欣赏图片
谈话交流。
再次欣赏老师的范例作品。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分小组带着老师出示的两个问题研究老师的范例作品的制作步骤及材料。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了解玩具的功能。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制作会摇玩具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会摇的玩具,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会摇的玩具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会摇的玩具的定义,让学生对会摇的玩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 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方法:教授学生制作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方法,包括材料的准备、工具的使用、制作步骤等。
3. 会摇的玩具的种类:向学生介绍各种会摇的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制作会摇的玩具的基本方法,包括材料的准备、工具的使用、制作步骤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会摇的玩具。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示范用的会摇的玩具、制作会摇的玩具所需的材料(如纸、塑料瓶、木棍等)和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制作会摇的玩具所需的材料(如纸、塑料瓶、木棍等)和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各种会摇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会摇的玩具的概念、制作方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的方法,动手制作会摇的玩具。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会摇的玩具,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和优化自己的作品。
板书设计1. 课题:《会摇的玩具》2. 重点内容:会摇的玩具的概念、制作方法、步骤等。
作业设计1. 课后制作: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2. 心得分享:让学生写下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下次课进行分享。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7课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 (1)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7课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第17课会摇的玩具》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制作会摇的玩具,通过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会摇的玩具的图片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和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美术的魅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美术的基本技巧掌握不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意思维有待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2.通过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和方法。
2.引导法: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素材。
2.制作会摇的玩具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各种会摇的玩具,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老师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同时,老师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制作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材中的制作方法,动手制作会摇的玩具。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4.巩固(5分钟)老师邀请几组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会摇的玩具,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学生在评价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7课 会摇的玩具》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7课会摇的玩具》一、教学目标1.掌握细节观察和表现的基本技能。
2.提高描绘能力和色彩感受能力。
3.培养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4.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细节观察和表现的基本技能;2.描绘能力和色彩感受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对玩具的细节观察和表现运用到绘画创作中;2.如何通过颜色、线条和形状的运用,表现玩具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先与学生讨论家中是否有卡通玩具或普通的摆设玩具。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摸索,感受玩具的形状和特点。
2. 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或实物玩具,特别是一些细节的部分,如:表面的花纹、卡通人物的五官、车轮的细节等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等待一段时间,在观察多次之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分析根据观察到的细节和特点,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比如:卡通人物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卡通人物的眼睛在哪里?车轮的边缘有什么特点?等等,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玩具的特点。
4. 创作让学生发挥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玩具的细节特点,并且能够把握色彩感受和形状运用,让玩具更加形象生动。
5. 展示让学生相互观摩作品,并进行简短的评价,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先准备好上述的所需物品和素材,以免耽误教学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的观察和表现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通过学生作品和表现,来评价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需要总结课堂教学的成果和不足,以便下一次教学的完善。
人教版美术一下17《会摇的玩具》 教案
3、感知艺术创造的美感,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美化生活的能力,探究其他的创作方法;使用简单美术术语说出自的感知和积极参加活动的兴趣,表现突出,语言规范。(这一环节的评价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3的内容。)
特,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
三颗星:作品美观,可以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有创意。
以表达出自己独特的
想法,有创意。
(★★★)
学习较主动,能主动提问,互评学生表达准确、流利。
板书设计
会摇的玩具特征造型
教学反思
教、学、评一致性分析
积极参加活动,表现突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优秀
大胆表达正确全面有创意
(优秀)
表达准确、流利
(优秀)
考,解决重难点,为制作做铺垫。)
学习活动二:
(一)探究生活中的材料,归纳各类材料会摇的方法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卡纸,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摇摆吗?
生:可以把卡纸卷起来……把卡纸对折,然后再剪成半圆形……
选择一种表现形式,创作一个可以摇的玩具。
创作要求:
一颗星:作品完整,可以摇摆。
二颗星:造型独
学生能否熟练地使用准备的工具材料。
表达准确、流利、有创意
学习较主动,能主动提问
(1)大胆创作作品,玩具可以摇摆。(★
★)
(2)造型独特,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
(3)作品美观,可
摇的最好,做的最棒?
自评:我用了几种材料进行制作?它是怎么玩的?
①、选择一张彩色纸进行制作。
(注意长、宽要适当)
②、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的联想。
一年级美术下册《会摇的玩具》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形状、结构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家庭作业的形式,继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摇摇玩具作品,要求家长参与评价,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2.布置拓展作业: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方法创作摇摇玩具,将作品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反思:在作品完成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此外,我还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从同伴的作品中学习借鉴,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2.评价: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重鼓励性原则,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同时给出合理的建议。此外,我还将组织一次班级作品展示,让全体学生共同欣赏、交流,以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如颜色搭配、冷暖色调等,并能够运用到玩具制作中,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2.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如纸、彩泥、木棒等,并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和运用方法。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造型技巧,如折叠、剪裁、粘贴等,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17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制作会摇动玩具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制作简单的会摇动玩具。
3. 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会摇动玩具的基本方法,如填充材料、粘贴固定等。
2. 教学难点:根据材料和创意,设计制作出独特有趣的会摇动玩具。
三、教学准备:1. 彩色卡纸、胶水、剪刀等基本美术工具。
2. 制作会摇动玩具所需材料,如棉花、泡沫垫等。
3. 教师课前准备一些有趣的会摇动玩具案例,供课堂展示和学生参考。
4. 课堂游戏环节所需道具,如摇摇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各种摇摆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教师介绍摇摆玩具的构造和制作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
3. 学生实践制作:教师演示制作步骤和方法,学生动手制作摇摆玩具。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成果,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新。
5. 课堂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索和学习传统手工艺。
五、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尝试制作一件简单的手工艺品,并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摇摆玩具的制作方法,是否能够动手制作出美观实用的摇摆玩具,同时是否对传统手工艺产生了兴趣和热爱,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反思的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3. 通过制作玩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制作过程。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设计·应用)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探索欲望,在美术课中教师要保护这宝贵的特质。但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应耐心指导引导孩子们去细致地观察事物,深入地探究新知识。通过动手动脑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一节手工课。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玩具摇动的原理,掌握玩具的制作方法,用纸或废旧材料制作一件会摇的玩具。通过动手动脑,大胆创想,深入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美术学习带来的愉悦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玩具摇动的原理,采用剪、折、插等手法,用纸或废旧材料制作一件会摇的玩具。
教学难点:玩具的设计以及装饰。
解决措施:
1.通过出示会摇的玩具使学生充满兴趣地进入新课情境。欣赏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设计、制作、装饰摇动的玩具。教师及时对重点问题──玩具摇动的结构原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技术难题,引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2)你用到了哪些制作的材料?
本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玩具摇动的原理,学习了制作会摇玩具的方法及步骤,通过这些学习,使我们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希望大家发挥创意,创作出更有趣的作品。
学生进行交流,自评、互评作业。
拓展延伸
(2分钟)
五、拓展延伸
学生课后尝试制作其它形式的玩具,如会滚的玩具、会转的玩具。
学生欣赏、分析作品,为下一步创作做好准备。
出示学生作品
4.教师示范玩具的制作步骤:
(1)构思;
(2)用卡纸制作玩具的底部
(3)将做好的小人用胶水粘贴在做好的底座上进行组合
(4)装饰。
(5)推动玩具,使之摇动。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会摇的玩具的制作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介绍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材料。
讲解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步骤。
会摇的玩具的制作过程观察会摇的玩具的样品,讨论其制作过程。
分组合作,动手制作会摇的玩具。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技巧。
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会摇的玩具的样品。
制作会摇的玩具所需的材料。
学具学生自带的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会摇的玩具的样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做的吗?新课内容介绍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讲解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步骤。
学生实践分组合作,动手制作会摇的玩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会摇的玩具。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板书设计制作会摇的玩具制作材料制作步骤作业设计课后作业用今天学到的制作方法,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家长签字,下周一带到学校。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学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学生实践”环节,因为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
学生实践分组合作在分组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技能水平,尽量做到异质分组,以便于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制作过程中,避免个别学生被边缘化。
动手制作在制作前,教师应提供详细的制作步骤说明,并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17. 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17. 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了解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学会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会摇的玩具,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及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会摇的玩具,使之富有动态美。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会摇的玩具实物、图片、课件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会摇的玩具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会摇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展开:(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动态等。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会摇的玩具,强调动态美的表现。
(3)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教师的示范,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会摇的玩具。
3.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强调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会摇的玩具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五、板书设计1. 会摇的玩具2. 重点内容:会摇的玩具的基本特征、表现方法、动态美的表现。
六、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线条、颜色表现会摇的玩具,注意动态美的表现。
2. 作业要求:构图饱满、线条流畅、颜色丰富、动态生动。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会摇的玩具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掌握较好,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动态美的表现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3. 改进措施:增加对动态美的表现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动态美,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八、拓展延伸1. 欣赏更多会摇的玩具的图片,了解其特点和表现方法。
《17 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一年级下册
《会摇的玩具》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了解各种会摇的玩具,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并制作简单的会摇的玩具。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对美术的兴趣,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各种会摇的玩具的特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个性的会摇的玩具。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常见的会摇的玩具图片或实物,以便学生观察。
2. 准备绘画材料(彩色笔、油画棒、纸张等)和剪刀等手工工具。
3.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基本的玩具制作教程,供学生参考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会摇的玩具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认识会摇的玩具:教师介绍会摇的玩具的特点,如轻巧、易摆动等,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玩具的结构特点。
3. 学习制作方法:教师演示基本的制作方法,包括剪、折、贴等步骤,并强调制作要点。
学生认真观察,尝试记忆。
4. 学生自主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制作方法,使用材料进行自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的问题,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
5. 课程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制作经验,并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如尝试制作不同材质、风格的会摇玩具。
五、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鼓励学生撰写课后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摇摆玩具的基本构造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色彩和图案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摇摆玩具。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并制作具有特色的摇摆玩具,如毛绒玩具、塑料玩具等。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7课 会摇的玩具-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会摇的玩具,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玩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3. 简单的机械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简单的机械原理难点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简单的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教具与学具准备制作会摇的玩具所需的材料:如纸盒、木棒、绳子、胶水等制作会摇的玩具的示范视频或图片简单的机械原理的演示器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会摇的玩具,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的。
2. 讲解:讲解玩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同时,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
4.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给出建议和鼓励。
板书设计会摇的玩具副制作方法和步骤,简单的机械原理内容:玩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会摇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简单的机械原理作业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要求能摇动,并且有一定的创意。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日记,记录制作过程和心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会摇的玩具,让学生了解了简单的机械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作业设计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会摇的玩具的故事,如一个孩子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制作了一个有趣的会摇的玩具,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会摇的玩具》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画出玩具的形状,把玩具的构造和原理进行简单的描述。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玩具的生产过程以及玩具和童年的关系。
3.学习策略•能够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玩具的形状和构造。
三、教学难点•玩具的原理和玩具与童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引入•进入主题前,让学生回忆童年时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可以提供一些图片给学生看。
2.学习过程(1)呈现材料•让学生打开课本,一起来看看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课本上的图片。
(2)了解成品玩具•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成品玩具的看法,并提取其中的内容,进行总结。
(3)模仿成品玩具的造型•让学生模仿成品中的一个玩具,画出它的形状和构造。
(4)探究玩具原理•让学生学习玩具的原理,了解散装玩具的构造。
(5)展示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绘制的玩具,以及对玩具原理的理解和感悟。
3.作品展示•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以此来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
五、教学反思美术课程在孩子们的学习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针对本次课程,本着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能培养他们的娱乐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原则,本课程主要涉及到了玩具的形状和构造,以及玩具和童心之间的连接。
这些都是非常美好而有趣的内容。
在教学上,我们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他们的热情和主动性去探索。
在教学风格上,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在美术学习中取得更高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摇的玩具》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利用不同材料独立的完成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工具和废旧材料,如弹簧、抽空的蛋壳、乒乓球、纸杯、图画纸、废旧报纸、纸筒、吸管、颜料、剪刀、胶水等。
学生: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时曾作的滚动的玩具是靠什么来滚动的?(靠圆柱体或圆的外形)
展示学生熟悉的不倒翁玩具,请学生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等实践活动找出其摇动的原因。
从老师带来的玩具中找出那些是会摇的,在找的过程中总结出会摇的玩具共同的规律。
活动二:
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请学生从中找出可以改造成会摇的玩具的,师生共同思考、设计方案,由教师迅速的将其改造成会摇的玩具。
学生以一组为单位,将自己找来的材料集到一起,制作会摇的玩具。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大胆的创造,也可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活动三:
把大家制作的会摇的玩具放到一起,摇一摇、玩一玩,看谁做的摇的好,做得最合理。
出示会转的玩具,布置学生回去找找家中会转的玩具,搜集做会转的玩具的材料。
教学评价:
1、是否能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创造。
3、能否独立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