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的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解读哮喘
中医解读哮喘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
所有年龄人群皆可发病,半数哮喘患者于12岁以前起病。
哮喘属于中医哮病范畴,历代医家对此有很多的论述。
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把哮喘的病因总结为三句话“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
和现代医学论述的病因吻合。
“内有壅塞之气”,是指愤怒忧思,气机郁滞。
现代医学认为部分患者的症状和焦虑、盛怒或者惊恐等情绪有关,心理因素是本病的诱因,因此有人把本病归为心因性疾病。
“外有非时之感”,是指外受风寒,或者淋雨践露,或者气候突然变化。
现代医学认为运动性哮喘在冷天户外跑步时最易发生。
“膈有胶固之痰”,是指饮食不节,恣食厚味肥甘,嗜饮茶水、酒浆,损伤脾胃;或者长期吸烟,熏灼气道,导致痰浊内生,成为哮病的宿根。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导致气道腺体分泌增加。
《丹溪心法》把哮病的治法精辟地概括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东北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地区,哮喘发病率较高。
在急性发作期,我们多采用西药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
在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如果加入中药治疗的话,能起到减少激素用量和预防发作的目的。
常用方剂均出自《医宗金鉴》,详述如下:1虚喘气乏声短涩:洁古黄芪汤党参、炙黄芪、炙甘草、地骨皮、桑白皮各15克,水煎服。
2虚痰喘:百合地黄汤百合、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白芍、甘草、贝母、元参、桔梗各15克,水煎服。
3虚热喘:本事黄芪汤五味子、白芍、天冬、麦冬、党参、炙黄芪、熟地黄、茯苓各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4肺气本虚,外感风寒:紫苏饮子苏叶、炒杏仁、桑白皮、陈皮、青皮、党参、五味子、各15克、甘草、姜半夏各10克、麻黄3克水煎服。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学认为哮喘主要是由肺气虚、肺热、肺湿、痰浊等因素引起的。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1. 肺气虚
中医学认为哮喘患者肺气虚,指的是肺气的功能失常,肺脏无法将气体顺畅地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导致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
治疗时应重点补充肺气,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白术等。
2. 肺热
中医学认为肺热是导致哮喘发生的原因之一,肺热会导致肺气阻塞,引起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
治疗时应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芩、连翘、板蓝根等。
3. 肺湿
中医学认为肺湿是哮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此时肺部积聚过多的湿气,导致气道失畅,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
治疗时应使用除湿化痰的中药,如苏子、桔梗、葶苈子等。
4. 痰浊
中医学认为痰浊是哮喘的主要表现之一,痰浊可以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治疗时应使用化痰止咳的中药,如杏仁、桔梗、百部等。
总之,中医学治疗哮喘是从整体上调理身体,强调防病治未病,常常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推拿等中医手段,既能缓解哮喘症状,又
能改善身体内部环境,提升身体免疫力,达到治疗和预防哮喘的目的。
中医内科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
属于中医学的“哮”、“喘”、“痰饮”病范畴。
其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内伏于肺,因外感风寒,饮食、情志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其中与气候变化最为密切。
发作时,痰随气升,气因痰阻,气道不利,肺的升降失常,而致呼吸困难,喉中发出哮鸣声。
若反复发作,久延不已,寒痰伤阳,痰热伤阴,可导致肺、脾、肾三脏皆虚,出现本虚标实的证候。
【诊断】1.既往有哮喘反复发作史或过敏史;发病大多在夜间。
2.发作前可有先兆症状,如打嚏、流涕、咳嗽等;发作时突然胸闷,呼气性呼吸困难,喉间哮鸣,痰难咯出,不能平卧。
发作将止时,咳吐白色泡沫痰液。
3.发作时胸部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
血白细胞总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合并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
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病灶(病久或年老者可有肺气肿改变)。
4.咳喘厉害,痰多黄稠,发热者,注意并发肺部感染。
5.久病而致经常气短,喘息,活动后更明显,应考虑并发肺气肿;如并见发细、心悸、四肢浮肿的,应考虑肺源性心脏病。
6.如晚间突然气喘不能平卧时,应注意与心源性喘息鉴别。
后者常伴心慌、心悸、发纳、咳嗽或吐血性泡沫痰,检查可有心脏扩大、瓣膜区杂音、肺部湿啰音等阳性体征。
【治疗】一、辨证论治根据本病发作和间歇的特点,治疗当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
治标宜分辨寒热,祛邪化痰;治本宜培补肺、脾、肾,助其正气。
如反复久发,正虚邪实错杂者,应标本同治。
1.寒证胸膈气闷如塞,喉中痰鸣,咳不多,痰稀白,量少不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怕冷,舌苔白滑,脉细弦。
治法:温肺散寒,豁痰利气。
方药举例:小青龙汤加减。
麻黄5~10g,川桂枝5g,姜半夏IOg,生甘草3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5g,杏仁IOg。
加减:痰多壅塞,舌苔白厚腻,去五味子、甘草;加制厚朴5g,炒白芥子5g,射干、炒苏子IOgC咳嗽剧,去桂枝,加紫荒、款冬花或白前各10g。
2.热证胸膈烦闷,气粗痰吼,咳呛痰吐黄脓,或白色稠黏如粉条,面红,自汗,口渴喜热饮,或有发热,舌苔黄腻、边尖红,脉弦滑数。
中医哮的概念
中医哮的概念
中医哮的概念是指中医学中对哮喘疾病的理论认识和治疗方法。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过敏引起的呼吸道阻塞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喘鸣、呼吸困难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气机失调,以肺为主要病变器官。
中医哮的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因病机:认为哮喘的发病原因多与感受外邪、情志不畅、饮食不当等有关,病机主要是阴虚、气滞、痰湿等。
2. 治则治法:中医治疗哮喘侧重调整脏腑功能、平衡气机,强调寒热平衡、虚实调节,包括清热化痰、散寒温肺、润肺平喘等治法。
3. 方药应用:中医治疗哮喘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桑杏汤、麻杏石甘汤、温里汤等,其中包括草药、动物性药物和矿物质等。
总的来说,中医哮的概念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从整体上看待哮喘疾病,通过调整体内环境、调理脏腑功能,维持气机的平衡来治疗哮喘。
中医是怎么解释哮喘的
中医是怎么解释哮喘的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病”范畴,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
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
哮喘因寒诱发,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
若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表现为热哮。
若哮喘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表现为脾肾阳虚或肺肾阴虚。
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绝大部分患者都表现为脾肾阳虚的症候,有极少数肺肾阴虚的患者,也合并有脾肾阳虚的症候。
“哮喘专主于痰”。
“痰”是人体内津液不归正化而变生的病理产物,既可因病而生,也可因停积致病,是导致多种疾病的病理因素,故现今称之为第二病因。
然深究之,毕竟“痰非病本,乃病之标,必有所以致之者”,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化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潜在“宿根”,因各种诱因而诱发。
古人云:“肾为生痰之本,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形象地说明了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是造成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脾肾阳虚,特别是肾阳的衰惫则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病因,“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是本病的主要特点,所以健脾化痰、温肾纳气是本病治本的关键。
温馨提示: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到医院就诊。
中医内科学--哮喘-文档资料
2、病证鉴别
哮病与喘证
联系:哮必兼喘;哮病久延,可发展为痰喘。 区别:哮以声响言,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喘以气 息,为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哮病与支饮
联系:均有痰鸣气喘的症状。 区别:哮病呈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支饮 病情时重时轻,发作与间歇界限不清。
2019/2/12 中医内科学
热哮
症状:喘而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 作——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阻塞气道。 咯痰粘浊稠厚,排吐不利,或黄或白——热蒸液为痰, 痰热胶结于肺。 汗出,面赤,口苦——痰火郁蒸。 口渴喜饮——病因于热,肺无伏寒。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痰热内盛。 病机:痰热壅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越婢半夏汤加减。 2019/2/12 中医内科学
寒包热哮
症状:喉中痰鸣如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痰 热壅肺, 肺失清肃,肺气上逆,阻塞气道。 咯痰不爽,痰粘色黄,或黄白相兼—热蒸液为痰,痰 热胶结于肺。 烦躁,口渴,便干—痰热内郁。 恶寒,发热,无汗,身痛—风寒外束。 舌边尖红,苔白腻罩黄,脉滑弦紧—风寒夹有郁热。 病机: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 黄汤主之”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必有伏饮”
《诸病源候论》
《呷嗽候》
《圣济总录》《普济方》
上气、呷嗽
《丹溪心法》
“专主于痰”,“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医学正传》
“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喘病的中医名词解释
喘病的中医名词解释喘病,又称为喘息疾病、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性的气喘、气短、胸闷等症状。
在中医学中,喘病被归类为哮证,属于痰饮内阻的范畴。
下面将对喘病的相关中医名词进行解释,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1. 哮喘:哮喘是中医学中对喘病的一种常见称呼,指的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内外两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内因主要为体质虚弱、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则包括感冒、过敏、气候变化等。
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痰饮内阻、气滞失调、阳气虚折等。
2. 痰饮:痰饮是中医学对于喘病病因的一种解释。
中医认为,痰饮是由于脾胃失调、水湿停聚所致。
一般情况下,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会导致湿浊之气化生痰饮,进而阻塞气机,引发喘病。
痰饮的症状表现为痰多、黏稠,常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3. 肺气虚:肺气虚是中医对喘病病机的一种解释。
中医认为,肺主气,若肺失调、肺气虚弱,就会导致气机失调,进而引发喘病。
肺气虚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气短等症状,常常伴有气喘、胸闷等不适。
4. 气滞失调:气滞失调是中医对喘病病机的一种解释。
中医认为,气滞失调主要是由于情绪不畅、肝气郁结所致。
情绪波动大、压力过大,都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阻碍气机运行,引发喘病。
气滞失调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胸闷、气喘等症状。
5. 五脏功能失调:喘病的发病机制和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喘病的发病与肺、脾、肝、肾、心五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肺主气,与喘息直接相关;脾主运化,与痰饮产生有关;肝主情志,与气滞失调有关;肾主生殖和贮藏,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心主神明,与情绪波动、呼吸困难有关。
五脏功能失调是喘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6.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对喘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喘病的原则是疏肺化痰、理气平喘、强壮脾胃、调理五脏功能失调等。
常用的中药有防己、杏仁、百部、葶苈子、桔梗等。
中药治疗喘病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力、调节气机、排除痰饮,从而达到缓解喘病症状的效果。
哮喘病的中医基础理论
哮喘病的中医基础理论本文摘自:青岛过敏中心李明华教授主编的《哮喘病学》。
哮喘,即祖国医学之哮证,为一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的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其特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
第一节中医对哮喘病的研究历史祖国医学对哮喘病的描述或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无哮证的病名,但有类似哮喘特征的散在记载。
《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素问·水热穴论》“水病下为月付肿大腹,上为喘呼。
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
“喘鸣”、“喘呼”均指呼吸急促而有痰鸣呼叫声,虽泛指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的症状,但亦当包括哮证在内。
并且指出病变部位主要在肺。
在病因方面,已认识到与外邪有关。
《素问·太阴阳明论》“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府,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明确指出了哮证发作时的特征和治疗方药,“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在《痰饮咳嗽病》篇中指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剧,必有伏饮”,具体描述了哮证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提到“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行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
……其胸膈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
明确论述本病的发生与痰有直接关系,宋·严用和在《济生方·总论》中也论及到了哮证的病机,“亦有痰停胃脘,痰与气搏,肺道壅塞,亦令人上气,此又不可不知”。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指出本病有家族遗传性。
“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
哮病之中医大解读
哮病之中医大解读一、概说: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二、沿革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在《丹溪心法》一书中作为专篇论述,并认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篇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确指出了哮病发作时的特征及治疗,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
明·虞抟《医学正传》则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统称“哮喘”,而简名“哮证”、“哮病”。
如《临证指南医案·哮》说:“若夫哮证,亦由初感外邪,失于表散,邪伏于里,留于肺俞”。
或因吸入烟尘、花粉、动物毛屑、异味气体等,影响肺气的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生而致哮。
三、讨论范围:本节所论哮病为一种发作性疾病,属于痰饮病的“伏饮”证,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或其它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
若因肺系或其它多种疾病引起的痰鸣气喘症状,则属于喘证、肺胀等病证范围,但亦可与本节辨证论治内容联系互参四、病因病机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
(一)病因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
2.饮食不当过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咸甘肥,积痰蒸热,或进食海膻发物,以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而致诱发。
3.体虚病后3.1`素质不强,则易受邪浸。
如幼儿哮病往往由于禀赋不足所致,故有称“幼稚天哮”者。
多以肾虚为主3.2`若病后体弱,如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导致肺虚。
肺气不足,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阳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均可致哮。
《中医内科学》哮喘
《中医内科学》哮喘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哮病是内科常见病证之一,在我国北方更为多见,一般认为本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左右。
中医药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多样,疗效显着,它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治疗,达到祛除夙根,控制复发的目的。
《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够贻”之类的记载,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
汉·《金匮要略》将本病称为“上气”,不仅具体描述了本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提出了治疗方药,而且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堪称后世顽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渊薮。
隋·《诸病源候论》称本病为“呷嗽”,明确指出本病病理为“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治疗“应加消痰破饮之药”。
直至元代朱丹溪才首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不仅把本病从笼统的“喘鸣”、“上气”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病名,而且确定了本病的施治要领。
明,《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
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为-与喘病区分故定名为“哮病”。
根据本病的定义和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西医学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所致的哮喘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
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失于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
《临证指南医案·哮》说:“宿哮……沉痼之病,……寒人背腧,内合肺系,宿邪阻气阻痰。
”他如吸人风媒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影响肺气的宣发,以致津液凝痰,亦为哮病的常见病因。
中医治疗哮喘
中医治疗哮喘已故老中医朱星江擅长小儿内科和内科杂病,对哮喘尤多心得,我跟随朱老多年,现将哮喘治疗经验简介如下:学术经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朱老对哮喘治疗有十分丰富的经验。
他认为哮喘病患者多虚实夹杂,而以“本虚标实”更为常见,单纯属虚属实的较少。
他提出了哮喘治疗的法则为三句话,九个字。
即:泻肺气(平气化痰);保元气(健脾利湿);纳肾气(温补肾阳)。
哮喘主要病机在于体内伏痰,遇诱因而触发,使气机升降出纳失常所致。
实喘则为邪气壅肺,气失宣降;泻肺气就是泻肺行水,痰水去则喘平。
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脾主运化,输布水液,脾虚则水湿停滞,停于肺部可凝聚为痰,故健脾以运化水湿,杜绝生痰之源。
脾为后天之本,脾健则元气足,而病体自复。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哮喘日久,病深及肾,肾为气之根,下元不固,失于摄纳,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温肾使肾气得以封藏,以助阳纳气。
朱老治哮喘的基本方为:葶苈子30~60g,大枣30~60g,炙马兜铃9g~肾气丸12g(包),生白术30~60g,生甘草9g。
方中葶苈子、大枣为葶苈大枣泻肺汤为方中主药,有泻痰行水、下气平喘作用。
葶苈子,辛,苦,大寒,泻肺平喘,用于肺经邪实之喘咳痰多,且有利水消肿作用。
据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葶苈子具有强心甙作用特点,能使衰弱心脏收缩力加强,输出量增多,静脉压降低。
因此对于因哮喘年久而影响心脏功能者,更为适用。
大枣缓中补脾,以防泻痰伤正。
葶苈子常用量为3g~9g,而朱老实践证明,只要配合得当,辨证正确,用量可以适当加大,一般不会出现副作用,尤其是对于个别顽固性哮喘可用到60g。
此时有些病人可能出现腹泻,极个别病人出现呕吐。
如有呕吐,剂量应适当减少;如腹泻,一般剂量不减,再加煨诃子9g。
一般病人用量在30g左右时,就可达到明显的泻肺平喘作用。
生白术健脾补中,善能燥湿。
脾主运化,其性善燥恶湿。
生白术功偏除湿,白术配红,加强其健脾补中之力,有培土生金之意,用量同葶苈子。
中医学基础知识:哮证中医病机
中医学基础知识:哮证中医病机
为考生提供中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哮证中医病机。
1.发病
由于哮有夙根,一般认为,主要是痰,但与水饮、瘀血、气滞、火郁以及本虚等密切相关,故在哮的发病过程中,痰、瘀、虚最为主要,每因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而诱发本病。
发病前可有喷嚏、鼻塞等先兆,亦有骤然起病而无先兆者。
2.病位
在肺,涉及脾肾。
肺主气,司呼吸,上通气道、咽喉而开窍于鼻。
肺与脾、肾关系密切,生理上相互资生,病理上也互有影响。
3.病性哮病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1)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因痰邪壅肺,痰阻气闭所致。
邪气盛则实,故呼出尤为困难,而自觉呼出为快,由于病因不同,可有寒痰冷哮、热痰热哮等不同。
(2)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哮病久发,气阴日伤,肺脾肾俱衰,故以正虚为主。
(3)大发作期正虚与邪实并见,肺肾同病,病及于心,甚则脱闭。
4.病势
随正气强弱、病邪盈衰、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得当而不同。
5.病机
转化若因于寒或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则发为冷哮;病因于热,或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则发为热哮;若痰热内郁,风寒外袭,则发为寒包火证。
寒热之间可相互转化,寒痰可以化热;热证久延或治不得法可病从寒化。
哮证反复发作,寒痰每伤脾肾之阳,热痰耗灼肺肾之阴,常互为因果,如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布津,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并因卫外不固而易招致外邪侵袭。
脾虚失运,积蕴生痰,上贮于肺,影响到肺气升降。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哮喘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哮喘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由于基因遗传因素、生活与工作环境质量差、不合理饮食行为、长期吸烟、药物副作用等各种因素致使其产生哮喘病症,进而表现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工作等均产生严重影响。
且此病症在临床中具有根治难度大特点,常规西药治疗仅可促使患者表象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但于其身体机理无明显改善。
而通过中医进行临床治疗,可通过改善患者身体气血循环、脏腑功能等促使患者病症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
1中医认为哮喘病症产生具体病因哮喘病症在中医中隶属于“呷嗽”、“喘鸣”、“哮吼”、“哮证”等范畴。
哮喘病症在临床中主要可分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2种不同症状类型,针对急性发作期哮喘病症的形成原因主要包含患者呼吸道内胶固痰液、体内壅赛气体及季节变化侵袭等,当六淫邪气进入人体内与“伏痰”相接触后可促使顽痰伴随着呼吸运动而不断上升,阻塞呼吸道,促使人们气体循环不畅,进而肺失宣降,肺与顽痰相互影响,促使人体呼吸道内有痰鸣、呼吸急促等现象产生,甚至有喘咳现象产生,在日常休息过程中无法保持平卧体态。
患者哮喘病症时间若较长时,则可促使患者有瘀血积聚于呼吸道内,对患者正常呼吸再次产生有效遏制,促进痰液不断形成,加剧患者病症。
由此可见瘀、痰是导致患者产生哮喘病症根本性因素。
针对缓解其哮喘病症,中医则认为此病症产生与患者脾、肺、肾脏功能性密不可分,脾脏具有运化功效,痰液主要在此生成,肺部与人体呼吸密切相关,可有效储藏痰液,肾脏内含有真阴气与真阳气,具有蒸腾、气化作用。
若患者哮喘病程时间较长时,寒痰可对患者身体脾肾阳气产生严重损伤,热痰可对患者肺肾阴气产生严重损伤,进而促使患者表现出脾、肺、肾脏气虚弱现象,进一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2中医对哮喘病症辨证论治2.1中药内服治疗法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中较为常规且高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对患者病症具有高效改善效果。
在利用中药对患者进行内服治疗时,为促使患者病症可快速、高效改善,医生还需及时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对其实施辩证治疗,加速患者身体康复进程。
中医治疗哮喘病的知识
中医治疗哮喘病的知识中医认为哮喘病的发生在于本虚、宿痰内伏于肺。
肺有虚;在受到外因感染,饮食失调、情志不畅、劳倦伤身等因素时,导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出现一系列哮喘的症状和体征。
临床上哮喘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出现不同证型,因此治疗也异。
有哪些呢?一、哮喘的中医药治疗发展历程发作时可见胸部过度充气,以呼气相为主的广泛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严重哮喘可出现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发绀,呼吸音显著减弱寂静肺。
哮喘重度发作时,支气管高度痉挛或痰栓阻塞,气流减少,呼吸音降低或哮鸣音不明显,而气急不见缓解,是病情严重的标志。
发作间期可无异常体征。
数千年中华文化历史积淀铸就的中国医药学是世界医学的瑰宝,而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哮喘的描述:“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吐上气喘也。
”明确指出了哮喘发作的机制如:虚邪侵袭,水气乘肺,脉络痹阻,阳明厥逆,肺脏本病,五脏致病等。
这哮喘的治疗上,不少医学家根据自身的临床实践,对前人经验进行了深化研究,在治疗效果上,已越来越显示出中医药的优势.二、中医药对哮喘的治疗中医学认为:哮喘的本证为肺、脾、肾三脏亏虚。
肺虚主要表现为营卫不固,御外无力,易感外邪等抵抗力下降;脾虚主要表现在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低下;肾虚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内分泌功能紊乱或低下;肺、脾、肾三脏俱虚则导致体液理化性质和成分发生改变,产生机体内环境失稳和适应性调节功能失常。
表现为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和刺激产生过敏反应。
中医药治疗办法多种多样,或单方验方,或内外合治等.但由于哮喘的病机复杂,虚实交杂,治疗上辨证施治,标本兼治,对症治疗,调理脏腑等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1.辨证论治发作期:1寒痰阻肺型,治法:温肺散寒。
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痰阻肺型,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
3气郁痰阻型,治以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哮喘(详细)(2)
2024/7/26
中医内科学
风痰哮
症状:喘咳胸满,不能平卧—痰阻气道,肺气不降。 痰涎壅盛,喉如拽锯,咯痰粘腻难出,或白色泡沫
不爽—痰浊伏肺。 起病多急,常 忽来去,鼻、咽、耳发痒,喷嚏,鼻 塞,
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
病因
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失于表散,邪遏肺气,气布不津,聚液生痰。 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肺失宣降,津液停聚,痰浊内蕴。
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津液凝聚,寒饮内停。 嗜食酸、咸或甘肥甜腻之类,积痰蒸热。 进食海膻发物
病后体虚
素质不强,易受邪侵。(幼稚天哮) 病后体弱,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阳盛,热蒸液聚,痰
2024/7/26
中医内科学
3、相关检查
血常规:WBC总数、N、E 血清IgE 肺功能:PEF 血气分析 胸部X线检查
2024/7/26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邪实 寒痰 热痰 或兼表证
正虚 肺、脾、肾(心)——阳(气)虚 肺、肾——阴虚
2024/7/26
中医内科学
2、辨证思路
征,或气虚血瘀之象。 病机: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方药:平喘固本汤加减。
2024/7/26
中医内科学
证治分类
(缓解期)
肺脾气虚
症状:喉中时有轻度痰鸣——痰饮伏肺,气道不利。
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 津,痰饮内蕴。
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气候变化诱发——卫气虚弱, 卫阳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a v na e u n ci i d a tg o s i lnc.
Ke y wor ds: tm a; a e o ie s eil g nd pah g n ss s n ome a d te t n Ash n m fd s a e; too y a t o e e i ; y dr n r ame t
内 因责之 于肺 、 、 脾 肾不 足 。肺 、 、 脾 肾三 脏 在 生 理 上 相
丰 富 , 又不完 全 同于现代 医学 之 哮喘病 。 但
《 黄帝 内经》 无 哮 喘 的病 名 , 有 “ 气 ” “ 虽 但 上 、 喘
互 协 同 , 相促进 。肺 主宣发 肃 降和通 调水道 , 互 有助 于 脾 的运化水 液功 能 , 而 防止 内湿 的产 生 , 属 土 , 从 脾 为 金 之母 , 的转输 津 液 , 脾 不仅 是 肺 通 调水 道 的前 提 , 也 为肺 的生 理活动 提供 了必 要 的营 养 基 础 ; 为后 天 之 脾
疾 , 可除 也”, 不 已认识 到本病 反复 发作 的临床特 点 。
2 病 因 病 机 研 究
了哮 喘病 治疗 的理论 体系 及临床 实践 基础 。
1 名 之 由 来 探 究 中 医 学 关 于 哮 喘 的 记 载 已有 几 千 年 的 历 史 , 容 内
历代 医家均认 为 哮 喘 的发 作 与 内因 和外 因有关 。
鸣 ” “ 呼” 、喘 类似 哮 喘的记 载 , 仲 景 在《 匾要 略 ・ 张 金
肺痰 肺痈 咳嗽 上气 病 脉症 并 治》 明确 指 出了哮 症 发 篇
作 时特征 和疗 法 : 咳 而 上气 , 中水 鸡 声 , 干麻 黄 “ 喉 射
阻塞 , 使肺 气不 得宣 降 , 以突 然 出现 呼 吸 喘 促 , 问 哮 喉 鸣有声 为 主要表 现 的肺 系发 作性 疾 病 。 自《 内经 》 , 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病的中医基础理论本文摘自:青岛过敏中心李明华教授主编的《哮喘病学》。
哮喘,即祖国医学之哮证,为一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的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其特征,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
第一节中医对哮喘病的研究历史祖国医学对哮喘病的描述或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无哮证的病名,但有类似哮喘特征的散在记载。
《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素问·水热穴论》“水病下为月付肿大腹,上为喘呼。
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
“喘鸣”、“喘呼”均指呼吸急促而有痰鸣呼叫声,虽泛指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的症状,但亦当包括哮证在内。
并且指出病变部位主要在肺。
在病因方面,已认识到与外邪有关。
《素问·太阴阳明论》“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阳受之则入六府,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明确指出了哮证发作时的特征和治疗方药,“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在《痰饮咳嗽病》篇中指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剧,必有伏饮”,具体描述了哮证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提到“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行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
……其胸膈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
明确论述本病的发生与痰有直接关系,宋·严用和在《济生方·总论》中也论及到了哮证的病机,“亦有痰停胃脘,痰与气搏,肺道壅塞,亦令人上气,此又不可不知”。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指出本病有家族遗传性。
“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
”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并阐明其病机“专主于痰”,提出了“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把本病从笼统的“上气”、“喘鸣”、“喘促”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病名。
明·虞搏《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统称哮喘,简名哮证。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一书中阐述了本病的原因起自童幼年食味酸咸太过,伤脾呛肺所致。
同时代的张景岳提到了该病有“夙根”。
清·叶桂根据哮证发病因素的不同,分为“痰哮,咸哮,醋哮,过食生冷及幼稚天哮”等类别。
近代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瘀血相关。
以上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哮喘辨证论治的内容。
第二节中医对哮喘病的命名历代医家对哮证的称谓较多,或以症状特征为名,或以诱因及禀赋为名,或以病理性质为名,兹分述于下。
一、以症状特征为名1、呷嗽:指咳嗽气急,呀呷有声。
《证治准绳·喘门》“呷者口开,呀者口闭,乃开口闭口,尽有其声”。
2、哮吼:《寿世保元·哮》“夫哮吼以声音名,喉中如水鸡声是也”。
3、鼻句(hou)鼻合( he):鼻句及鼻合的字意均指气喘时鼻息声高气粗而言。
鼻句鼻合,病证名,指哮喘发作时痰鸣,喉间如拽锯声。
其它尚有鼻句喘鼻句等病名,其意与鼻句鼻合同。
二、以诱发因素为名以诱发因素命名的名称甚多,有食哮、鱼腥哮、酒哮、酸哮、水哮、痰哮、糖哮、咸哮、醋哮和劳哮等。
《时方妙用·哮证》“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腧,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
三、以素体禀赋为名《沈氏尊生书》“哮证大都感于幼时,客犯咸酸,渗透气管,故有咸哮、酸哮,痰哮及幼天哮之证”。
清·叶桂明确提出“幼稚天哮”。
强调了哮喘的发生与体质因素(即现代医学的特应性素质)有密切关系。
四、以病机和病理性质为名有实哮、虚哮、寒哮、冷哮、热哮等称谓。
《医宗金鉴·喘吼总括》曰“呼吸出急气促者,谓之喘急,若更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吼。
气粗胸满不能布息而哮者,实邪也,而更痰稠便硬者,热邪也,气乏息微不能续息而喘者,虚邪也,若更痰饮冷清者,寒邪也”。
第三节症状学一、类证鉴别(一)哮与喘的鉴别哮指声响言,为喉间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二者虽有类似之处,但在发病机理方面又有各自的特殊情况。
《医宗必读·喘》“喘者,促促气急,喝喝痰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哮者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
《医学正传·哮》“夫喘促喉间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临症指南医案·哮》“喘证之因,若由外邪壅遏而致者,邪散则喘亦止,后不复发……若夫哮证……邪伏于里,留于肺俞,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
由于哮必兼喘,哮病反复久延,又可发展成持续性的痰喘,故有将哮列入喘证范围者。
(二)哮与气短的鉴别气短为呼吸虽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抬肩,似呻吟而无痛楚,呼吸虽急而无痰声。
据此可与哮证相鉴别。
(三)哮与咳喘、支饮的鉴别慢性咳嗽经久反复,发展而成咳喘、支饮,虽然也有痰鸣气喘症状,但多逐渐进行加重,病势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的界线不清,咳和喘重于哮吼声,而哮证每为反复间歇发作,突然发病,迅速缓解,哮吼声重而咳,二者均有显著的不同。
二、一般症状哮喘的证候具有发作性的特点,发无定时,以夜间为多见,发作时喘咳痰鸣有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缓解后如常人。
至于病势的轻重,发作频度的稀密,发作时间的长短,则因人而异。
发作短者,仅几分钟或几小时,长者可持续数天而不缓解,一般说来,发作和缓解均迅速,发作时表现出如下经过:(一)先兆:多为突然发作,亦可先感鼻喉作痒,喷嚏,鼻流清涕,呼吸不畅,胸中不适,嗳气,呕吐,情绪不宁等症状。
(二)发作:咽塞胸闷,微咳干呛,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喉中痰鸣有声,痰粘量小,咯吐不利,甚则张口抬肩,目胀睛突,端坐俯伏较舒,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唇甲青紫,颈脉怒张,额汗淋漓,或伴有寒热。
(三)缓解:若能将大量的粘痰畅利地咯出,则窒闷之势得以渐减,呼吸渐感通畅,痰鸣气喘随之缓解。
若病程日久,经常反复发作,导致正气虚弱,可常有轻度喘哮,大发作时甚至持续难平。
三、辨证要点(一)辨虚实本病属邪实正虚,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并可从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辨别虚实。
实证:新病,喘哮气粗声高,呼吸深长,呼出为快,脉象有力,体质不虚。
虚证:久病,喘哮气怯声低,呼吸短促难续,吸气不利,脉沉细或细数,体质虚弱。
(二)辨冷哮、热哮哮喘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实证,但有寒热之别,表现为喉中水鸡声,咳痰清稀,或如泡沫,口不渴,面色晦暗,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或弦紧或浮紧,内外皆寒者,谓之冷哮,表现为咳痰黄稠不易排出,喉中声如拽锯,声高气粗,胁胀息痛,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一派痰热气盛之象者,谓之热哮。
(三)辨所属之脏腑哮喘在缓解期,以正虚为主要表现,此时应审其脏腑之所属。
证见自汗畏风,少气乏力,为肺气虚。
证见纳呆食少,便溏痰多,为脾气虚;证见腰酸耳鸣,动则喘息,为肾气虚。
(四)辨所虚之阴阳阳(气)虚者,多责之肺、脾、肾(心)阴虚者,多责之肺、肾。
第四节病因病机哮喘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痰的产生是在脏腑阴阳失调的基础上,复加外感、饮食、病后等因素,影响津液的运行、停积凝聚而成。
每因气候、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发。
《症因脉治·哮病》说:“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
一、病因(一)外邪侵袭:哮证属于肺系疾患。
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与外界气候关系密切,因此,气候突变,由热转寒,在深秋初冬季节,发病率较高,《类证治裁·哮证》:“哮证发于冬初者多。
”1.外感风寒之邪(感受风热而致哮喘者少),失于表散,邪遏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
2.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影响肺气的宣降,津液停聚,痰浊内蕴。
3.久居湿地,湿邪内犯脾土,津液运化不利,痰湿内生。
应当指出的是:痰乃津液所化,其性属阴,易为同类之阴邪所引动。
故风寒、寒湿、寒饮、寒浊等阴寒邪气在哮喘发病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也是临床上较之热哮,冷哮更为常见的原因。
《临证指南·哮》:“宿哮沉痼,起病由于寒入肺腧,内入肺系,宿邪阻气阻痰”。
《勉斋医话》“哮证有感冷而发者,有感热而发者,以余验之,感冷而发者居多,盖肺喜温而恶寒(此温字当温养之温字看,不可作温热之温字解),所以《内经》有云:形寒饮冷则伤肺,肺属金而主气,气主煦之,倘金寒水冷,无气温蒸,此哮证之所以频发不止焉。
”(二)饮食不当:由于个体禀赋之不同,对各类食物有一定的特异性。
1.过食生冷,津液凝聚,寒饮内停;2.嗜食酸、咸或甘肥甜腻之类,积痰蒸热;3.进食海鱼、虾、蟹和蛤蜊等发物。
凡此种种均能影响脾之运化功能、津运不行,停聚为痰,痰浊上干肺系,壅遏肺气,成为哮喘发病之因,故古有食哮、鱼腥哮、咸哮、糖哮等名。
《医碥·哮喘》:“哮者……得之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
(三)体虚、病后:体虚既可出现于病后,亦可为先天不足素质薄弱。
1.禀赋薄弱,多为先天不足,肾气虚弱。
因素质不强,易受邪侵。
如幼儿哮证往往由于禀赋不足所致,故有称“幼稚天哮”者。
2.病后体弱,指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导致肺虚。
肺气不足,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阳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
一般而言,素质不强者,多以肾为主,而病后所致者,多以肺为主。
上述各种病因,既是导致哮证的原因,也是每次哮喘发作的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俱可诱发。
这些诱因每多错杂相关,其中尤以气候变化为主。
二、病机哮证的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水津,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而成,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潜在因素──“夙根”。
每遇诱因触及即可发作。
《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作者,亦名哮喘”。
夙根,指过去即有旧的病根。
以哮证而言,伏痰为其主因,故一般认为痰为本病之“夙根”。
但痰之生成,在于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因此究其本质,实与个体素质密切相关。
(二)病位在肺系《医学实在易·哮证》指出:“发时肺腧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狼狈相依,窒塞关隘,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其痰,鼾鼻合有声。
”其中肺腧、肺膜、关隘(指气道)均为肺系所属,故哮证的病位主要在肺系。
(三)与脾肾有密切关联肺与脾、肾在生理上相互资生,在病理上也互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