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鲁琼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易混易错练六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易混易错练5 易混易错练(五) 生命活动

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易混易错练5 易混易错练(五) 生命活动

易混易错练(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建议用时:30分钟)1.实验人员将2个电位计甲和乙分别连接在蛙的一根刚切断的神经纤维上,其电位计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在静息且没有受损的神经纤维外膜上所有点都是等电位B.刺激e点,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且电位计甲上指针发生2次偏转C.刺激e点,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D.静息时,电位计乙测量的是受损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且指针向右偏2.(2019·河北秦皇岛月考)人体的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分别分泌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

下面表示的是人体血钙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状旁腺素只通过促进肾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而提高血钙浓度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降钙素不能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过程D.降钙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肾和骨3.钠钾泵可存在于神经细胞膜上,是一种具有ATP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同时进行Na+和K+的跨膜运输,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下神经元通过钠钾泵吸收K+形成静息电位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阻碍钠钾泵的离子运输C.钠钾泵能同时运输Na+和K+表明其转运不具有特异性D.钠钾泵的运输有助于维持神经元内外Na+和K+的动态平衡4.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5.CAV­16是一种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下列有关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V­16侵入人体后,刺激效应T淋巴细胞分泌抗体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入侵的CAV­16的过程属于胞吞作用C.成熟的B淋巴细胞经CAV­16刺激后即可进行分裂和分化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直接产生抗体6.青鲜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通过抑制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裂来抑制植物发芽,常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但该物质对动物细胞具有致癌作用,某研究小组对青鲜素对动物细胞的毒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选择题规范练(六)(含解析)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选择题规范练(六)(含解析)

选择题规范练 ( 六)( 建议用时: 45 分钟 )[A 组 ]1.线粒体与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进行能量变换的重要场所,两者拥有必然的相似性。

下列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两者都拥有基质,在基质中都能合成ATPB.两者都含有DNA,其 DNA都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C.两者都由两层膜包被而成,内膜、外膜的作用不相同D.两者在进行能量变换的过程中,都陪同着气体的交换2.某哺乳动物 (2 N= 20) 的两个精原细胞(DNA 分子的两条链均被32P标志),一个只进行有丝分裂记为A,另一个只进行减数分裂记为B,将这两个细胞均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待它们都进入第二次分裂中期,此刻各有一个细胞分别记为A′、 B′。

A′和B′分裂后期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分别标志为A1、 A2和 B1、 B2,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A1和 A2均有 10 条染色体含32PB.A′的每一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含32P,而B′的20条姐妹染色单体都含32PC.A1和 A2中含 2 个染色体组,而B1和 B2中有 1 个染色体组D.A1和 B2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数量之比为2∶13.用纯种芦花雌鸡(ZW)与纯种非芦花雄鸡(ZZ) 交配, F1中雄鸡均表现为芦花,雌鸡均表现为非芦花。

现发现F1中一只非芦花雌鸡因环境影响出现“性逆转”,变为雄鸡,且有生殖能力,让其与多只芦花雌鸡交配获取F2(WW胚胎致死 ) 。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ZW和 ZZ 分别表示雌鸡和雄鸡的基因型B.芦花为隐性性状,非芦花为显性性状C.F2中雌鸡与雄鸡的比率约为1∶2D.F2中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4.阿托品是一种常有的麻醉药物。

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减少弱甚至不缩短;再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控制剂后,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清除( 突触缝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 。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补上一课6和答案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补上一课6和答案

高考常考,重点强化,思维建模,跨越障碍,全取高考拉分题热点1能量流动分流模型解读1.能量流经不同营养级示意图2.构建能量流动模型(表示方法)方法一:说明:两个去向:同化量(b)=呼吸作用消耗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摄入量(a)=同化量(b)+粪便量(c)方法二:说明:三个去向: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分解者分解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方法三:说明:四个去向:同化量=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量(A)+未利用(B)+分解者的分解量(C)+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D)【典例】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2)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

(3)图中N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若要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指导答案(1)N2(2)0(3)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4)N5/N2×100%(5)负反馈调节增加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1.(2019·辽宁东北育才学校模拟)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贝类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D代表细胞呼吸,一部分能量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形式散失B.B是贝类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能量C.贝类摄入的能量就是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离不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解析D代表细胞呼吸,一部分能量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A是贝类的同化量,其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能量开始,通常,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错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二者彼此依存,不可分割,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D正确。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 核心素养专练1 生命观念(含解析)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 核心素养专练1 生命观念(含解析)

素养1 生命观念考点1 生物学大概念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病毒的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的B.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C.将胰岛素放置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其生物活性会丧失D.在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解析:选D。

组成病毒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的,因为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A正确;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蛋白酶的催化,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高温会破坏蛋白质(胰岛素)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生物活性,C正确;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D错误。

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糖都可以直接经细胞呼吸氧化分解B.细胞呼吸产生的[H]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细胞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产生少量ATPD.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或乳酸分子中仍然含有大量的化学能解析:选D。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不能经细胞呼吸氧化分解,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成分,也不能经细胞呼吸氧化分解,A项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但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不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B项错误;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A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项错误;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进行的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并没有释放出来,而是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D项正确。

3.(2019·北京市海淀区模拟)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B.水在叶绿体中分解需要ATP提供能量C.叶肉细胞中合成葡萄糖时需要ATP提供能量D.二氧化碳固定生成C3需要消耗ATP解析:选C。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其可进行光合作用,A项错误。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其中水的光解所需能量来自叶绿体中光合色素所吸收的光能,B项错误。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四)(含解析)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四)(含解析)

非选择题规范练 ( 四)( 建议用时: 30 分钟 )1.研究表示,神经细胞膜上存在电压敏感蛋白,当膜电位发生变化时,这类蛋白质分子的构型会发生改变。

研究人员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电压敏感蛋白 A 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相连,当神经细胞愉悦时,膜电位发生变化,蛋白 A 和 GFP的构型发生改变,使GFP在紫外线下发出的荧光减弱,该过程表示图如图1。

依照以上信息,请回答以下问题:(1)依照题干信息可知,研究人员对蛋白A 进行了改造,这类改造的目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由图 1 可知,蛋白 A 发生由左至右的变化时,神经细胞表现为________( 填“静息”或“愉悦” ) 状态,此时膜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GFP 也可用于指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钙离子在愉悦产生的过程中也起重视要的作用,静息时膜内钙离子浓度远小于膜外,神经细胞愉悦时,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钙离子内流,钙离子可与神经细胞内的钙调蛋白CaM及其亚基M13 结合,而结合了钙离子的 CaM和 M13便会紧靠在一起。

基于这一原理,研究人员分别将M13、 CaM连在 GFP的两个位置进步行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

结合题干信息判断,当神经细胞愉悦时,图中与CaM和 M13 相连的 GFP发出的荧光会________( 填“较强”或“较弱” ) 。

(4)(3)中神经细胞愉悦时,钙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T 细胞表面含有PD-1 蛋白,癌细胞表面的信息分子能与PD-1 蛋白结合,使T 细胞的活性碰到控制。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考点加强课6和答案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考点加强课6和答案

1.限制酶的选择原则(1)根据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切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①应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以便将目的基因“切出”,如图甲可选择PstⅠ。

②不能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以防破坏目的基因,如图甲不能选择SmaⅠ。

③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也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如图甲也可选择用PstⅠ和Eco R Ⅰ两种限制酶(但要确保质粒上也有这两种酶的切点,而且这种切点不致于完全破坏“标记基因”)。

(2)根据质粒的特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①所选限制酶要与切割目的基因的限制酶相一致,以确保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②质粒作为载体必须具备标记基因等,所以所选择的限制酶尽量不要破坏这些结构,应至少含有一个完好的标记基因,如图乙中限制酶pstⅠ因其会破坏标记基因而不宜选择。

③所选限制酶切点不应位于复制原点处以防破坏复制原点,如果所选酶的切点不止一个,则切割重组后可能会丢失某些片段,若丢失的片段含复制起点区,则切割重组后的片段进入受体细胞后不能自主复制,故不能选择,如XbaⅠ。

④所选限制酶,其切点应位于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如图乙中Hin dⅢ会破坏启动子,Eco RⅠ会破坏终止子,而NdeⅠ、Bam HⅠ切出的切口可让目的基因嵌入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

(3)参加Ti质粒的T-DNA片段选择限制酶若质粒上标出T-DNA片段,则所选限制酶切点应位于T-DNA片段中,从而有利于将目的基因嵌入到T-DNA片段上——因为Ti质粒的T-DNA片段最易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如用两种限制酶XbaⅠ和Sac Ⅰ(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

若利用该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则下图中甲、乙、丁,Ti质粒均不宜选择,而丙Ti质粒宜选取。

(分析如下)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界定“标记基因”与“DNA分子杂交技术”在目的基因检测中的作用:①载体上标记基因的标记原理载体上的标记基因一般是一些抗生素的抗性基因。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易混易错练六生物与环境含解析20191024262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易混易错练六生物与环境含解析20191024262

易混易错练(六) 生物与环境(建议用时:30分钟)1.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

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 000只鸭就能把4 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

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0.03t N0只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是初级消费者。

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所示。

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客观上物种X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C.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X种群的K值是250D.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4.下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6.土壤中某些真菌能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

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点13种群的“四个”易混点2

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点13种群的“四个”易混点2

易错点13 种群的“四个”易混点 目 录01 易错陷阱(四大陷阱)02 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种群数量≠种群密度 【易错点提醒二】样方法≠调查植物方法【易错点提醒三】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捞量【易错点提醒四】λ≠增长率03 易错题通关易错陷阱1: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就大【分析】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数量多,还要考虑面积或体积,密度不一定大。

易错陷阱2:样方法只能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分析】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常采用样方法。

易错陷阱3:最大捕捞量就是最大日捕捞量【分析】种群数量在K 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剩余在K 2能使种群数量快速增长,有利于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要获得最大的日捕获量则应该在种群数量为K 值时。

易错陷阱4:种群计算公式中的λ指的就是种群增长率【分析】λ指的是当年数量跟前一年数量的倍数关系,不是相比前一年的增长率。

【易错点提醒一】种群数量≠种群密度【例1】下列与种群密度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是该草地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B.可以用样方法调查青蛙、蚜虫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C.渔网网目过小,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增加来年鱼产量D.用性引诱剂大量诱杀某农业害虫的雄虫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变式11】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的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记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4000只/hm2B.黑线姬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下降D.此调查方法也可用来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变式12】某些集群生活的动物在种群最适密度时存活率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密度都可能降低存活率,使种群增长受到抑制。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优选练题(6)(2021年整理)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优选练题(6)(2021年整理)

(通用版)2018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优选练题(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通用版)2018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优选练题(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通用版)2018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优选练题(6)的全部内容。

优选练题(六)一、选择题1.在生物体中脂肪比糖类更适宜于做储能物质的原因不包括( )A。

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B。

必要时脂肪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C.脂肪不能被氧化分解,这样有利于长期保存D。

脂肪疏水,而糖类亲水,故前者在细胞中占体积小【解析】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脂肪可以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被氧化分解,也可以转化为糖类,脂肪是细胞和生物体内长时间储存能量的物质,脂肪可以被氧化分解,脂肪是疏水性物质,糖类是亲水性物质,亲水性物质与水结合在细胞中占的空间大,脂肪不与水结合,在细胞中占的空间小,因此脂肪适合储存能量.【答案】C2.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 )①构成染色体②构成“膜结构”③主要的能源物质④组成多种酶⑤组成各种激素⑥调节细胞代谢⑦组成维生素⑧储存能源A.①③⑤⑦B。

②④⑤⑧C。

①②④⑤D。

①②④⑥【答案】D3.(【全国百强校】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已知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AA和Aa)、白色(aa)两种。

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组成的种群,该种群的个体连续自交2代,得F2,如不考虑自然选择的作用,则下列关于F2的描述,错误的是A. AA个体占3/8 B。

Aa个体占3/8 C。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不同 D。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易混易错练(二)细胞的代谢(含解析)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易混易错练(二)细胞的代谢(含解析)

易混易错练(二) 细胞的代谢(建议用时:30分钟)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种物质B.若细胞内离子浓度偏低,为维持细胞渗透压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C.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D.人在长时间饥饿时,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分解生成ATP的量与脂肪分解时相等2.下图所示为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H只来自—NH2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3.(2019·莱芜一检)实验发现将叶绿体从叶肉细胞中分离出来,破坏其外膜,仍然可以在光下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有机物、放出氧气。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主要位于叶绿体内膜和基质中B.叶绿体内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外膜是全透的,起保护作用C.光合作用必须在叶绿体中才能进行D.叶绿素被破坏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研究者探究不同光强(即光照强度)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分别表示较高浓度和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B.该探究活动中若测量O2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C.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D.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5.下列关于干旱对植物造成的伤害的分析,错误的是( )A.干旱缺水时会引起叶片气孔关闭,因此CO2供应受限,光合速率降低B.干旱缺水时会引发叶片气孔关闭,因此氧气供应减少,无氧呼吸使有机物消耗增多造成有机物缺乏C.突然失水或突然复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收缩或膨胀不同步易造成原生质破裂D.干旱时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含量将减少6.下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易忘题分类集合(含答案)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易忘题分类集合(含答案)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易忘题分类集合(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常考考点1、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

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B.阴影部分表示5~35~C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C2.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有关于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C.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9∶3∶3∶l3.右图A、B是某种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A细胞内有染色体8条,B细胞内两个染色体组C.A细胞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突变D.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能直接与卵子结合4.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吸收的全部的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5.以下关于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B.在减数分裂的过程,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可形成4种配子。

D.正常情况下,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是一致的。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一)(含解析)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一)(含解析)

非选择题规范练(一)(建议用时:30分钟)1.强光条件下,植物叶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叶片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会“失绿”,有观点认为“失绿”是因为叶绿素发生了降解,为了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科学家以野生型(WT)和叶绿体定位(叶绿体在细胞内位置和分布受到的动态调控)异常的突变体(chup1)两种拟南芥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在实验中,科学家使用一束很窄的光线对拟南芥叶片中部进行照射,实验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初步排除叶片“失绿”是由______________引起的。

欲进一步确定上述推断,可通过________法,比较相应叶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题意和图1实验结果推测,第2组中部“失绿”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光下,环境中O2/CO2的值异常时植物可发生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光呼吸(有关过程如图2)。

光呼吸在CO2浓度较低、O2浓度较高时发生,是一种耗能反应。

根据图2推断,植物叶肉细胞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Rubisco催化的耗氧代谢过程强度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实际生产中,常通过适当升高CO2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请分析并解释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Rubisco催化反应的特点两个方面作答)。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易混易错练(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易混易错练(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易混易错练(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建议用时:30分钟)1.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

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后,DNA含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B.图甲细胞能形成细胞板C.图乙细胞不能完成细胞质的分裂D.图甲ab段细胞均正在进行DNA复制2.下图为高等动物机体内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凋亡诱导因子――→①结合膜受体―→凋亡信号――→激活②凋亡相关基因――→执行细胞凋亡――→③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癌变的细胞不能正常凋亡有可能与②过程受阻有关C.在凋亡细胞被清除的过程中,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起重要作用D.若图中细胞的凋亡过程发生在某一动物体内,则说明该动物个体已经衰老3.下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动物细胞分裂前期,图乙表示植物细胞分裂后期B.⑤聚集成为赤道板,需要高尔基体参与C.甲细胞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①的复制D.甲细胞在分裂前期由①发出星射线,乙细胞在分裂前期也会发生这一过程4.下表汇总了人体内部分细胞所发生的四个生理过程及其对应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描述。

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生理过程乙能够体现细胞膜的功能——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该功能主要与膜上的糖脂有关C .生理过程丙对应的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核DNA 复制1次,有的基因可转录多次D .生理过程丁对应的细胞生命历程为细胞分化,基因表达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5.科学家发现一种原本与DNA 修复有关联的蛋白质分子(M)也可能是预防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他们研究控制M 合成的基因发生缺陷的小鼠时,发现几种类型的癌症发生率增加,包括淋巴瘤和髓母细胞瘤。

高考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全总结

高考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全总结

高考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全总结高考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全总结1.诱变育种的意义?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别,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豆类。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没有生殖细胞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含氨基和一个残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多糖分子。

高考资源网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就特点是?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可以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就功能?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细胞遗传性和乳酸活动的控制中心。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胚胎的意义?并使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生物体生命轻易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已经形成有关激素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能产生冷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14.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有机物和氧15.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温度差。

16.矿质元素是指?除C、H、O外,主要包括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7.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呼吸作用的含义是?(1)为客户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查补易混易错点01 生物和生物圈-【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

查补易混易错点01  生物和生物圈-【查漏补缺】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

查补易混易错01 生物和生物圈所有生物共同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因此,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从宏观而不是微观角度来开始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专题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从生物圈的角度介绍人和其他生物,先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便于后续内容的学习。

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生态系统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形式以识图和分析说明题为主,主要以食物网为依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本部分内容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紧密,因此有时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如结合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及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考查物质循环的相关内容,有时联系环境问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学核心素养渗透: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步发展理性思维,学会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并结合生物学知识对相关生命现象、规律及生物学事件进行探讨、阐述和论证。

易错01 生物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进行呼吸、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等现象。

其他的生命现象都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

2、应激性≠反射:应激性是生物共有的特征,反射只是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所具有的特征。

3、生物能呼吸,但是呼吸不一定都需要氧气:有些生物的呼吸不需要氧气,如制作泡菜和酸奶的乳酸菌不需要氧气。

4、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方法: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关键看该物体是否具备生物的六大基本生命现象,而不能只根据某一生命现象来判断,也不一定所有的特征都满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津鲁琼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易混易错练六生物与环境
含解析
易混易错练(六) 生物与环境
(建议用时:30分钟)
1.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
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

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 000只鸭就能把4 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

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0.03t N0只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是初级消费者。

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
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所示。

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鼠种群数量
18 900 19 500 14 500 10 500 9 500 9 600 9 500 9 600
(只)
X种群数量(只) 100 120 200 250 180 170 180 170
B.客观上物种X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
C.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X种群的K值是250
D.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4.下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
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6.土壤中某些真菌能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

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实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真菌与优质牧草甲是共生关系,与劣质牧草乙是寄生关系
B.图中的种群密度应该是采用样方法调查出来后的平均值
C.接种菌根真菌后,提高了实验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此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是因变量
参考答案与解析
易混易错练(六) 生物与环境
1.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3周时就达到K值了,A错误;有生物乙时比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数量更少了,所以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间关系不可能是互利共生,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有生物乙和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数量均为“S”型增长曲线,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的数量在一直上升,所以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正确。

2.解析:选A。

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B错误;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1+0.03)t N0只,C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生物防治方法,D错误。

3.解析:选B。

由表中的信息可知,X种群数量逐渐增加至稳定,伴随着鼠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至稳定,结合两者数量的差异,初步推断两者可能为捕食关系;物种X吃掉的可能大多是鼠种群中年老、病弱的个体,客观上促进了鼠种群的发展,两种生物共同进化;由表中数量信息知,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X种群的K值大约是175;第5年后,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

4.解析:选A。

首先分析出鲈鱼以鱼a、鱼b两种小型土著鱼为食,且鲈鱼与土著鱼属于不同种生物;再依据食物链的营养环节由后向前分析土著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总量变化。

鲈鱼以土著鱼为食,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由于能量每流经一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因此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项正确;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B项错误;依据食物链的营养环节由后向前分析土著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总量变化: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总量先减少后增加,间接导致浮游动物总量先增加后减少,而浮游植物总量的变化则为先减少后增加,C、D两项错误。

5.解析:选C。

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即摄入1公斤草的能量,但摄入的能量并没有全部都流入兔子体内,其粪便中的能量没有流入其体内,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C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可循环,能量不可循环,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错误。

6.解析:选A。

根据题意,土壤中某些真菌能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故真菌与优质牧草甲和劣质牧草乙均是共生关系;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图中的种群密度应该是采用样方法调查出来后的平均值;图中显示,接种菌根真菌后物种丰富度增加,提高了实验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此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是因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