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八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三、实践活动:
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
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面条一包食盐一袋火腿肠味精一袋
1.86元1.00元5.06元9.47元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摘果游戏
第五课时: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口算练习。
2、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 + 2.3 0.9 + 6.2 14.1 + 3.6 2.08 + 0.49
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
三、练习
四、全课总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有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重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2—93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几分之一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

1、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对折,重合等操作。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认识。

①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

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②指导学生读、写。

③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并写上。

2、认识。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应该怎样分?这个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学生活动后,电脑课件动态演示,师小结: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教学例2。

①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③全班集中汇报、展示。

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3、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

(3)电脑课件演示和比较重叠过程。

(4)独立探究。

和的比较,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5)通过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6)完成93页“做一做”第2题。

三、反馈练习练习二十二的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几分之一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K12学习】XX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教案(最新人教版)

【K12学习】XX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教案(最新人教版)

XX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教案(最新人教版)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新知识点:认识小数。

常见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两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

两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一位小数的加法。

一位小数的减法。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恩能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观察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仅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仅限于一位小数,而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信心。

教学时,应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

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课时认识小数课题认识小数课型新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能识别小数,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重点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并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难点知道小数的实际含义并会读、会写小数。

教具准备米尺,收集的超市收款凭证小票。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学前准备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引入小数。

三年级数学第七八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七八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七、八单元教学设计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7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识别小数,会读小数;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分析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指导】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

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米和分米”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

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写法”、“小数的意义”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

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第一节《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第一节《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案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单元:第七单元课时:第一节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2.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并能够将小数与分数、整数进行转换。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转换。

教学难点:1. 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转换。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小数卡片或小数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小数的概念,让学生观察一些小数,并提问:这些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数是小数,它们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二、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1. 教师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重点强调小数点的读写和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读写顺序。

2. 通过举例让学生练习读写小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讲解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转换1. 教师讲解小数与分数的转换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小数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

2. 教师讲解小数与整数的转换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小数可以表示为整数的形式。

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做一些小数的读写练习题,巩固对小数的读写方法的掌握。

2. 让学生做一些小数与分数、整数转换的练习题,巩固对小数与分数、整数转换方法的掌握。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与分数、整数的转换方法。

2. 提醒学生注意小数点的读写和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读写顺序。

教学延伸: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概念: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小数的读写方法:注意小数点的读写和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读写顺序。

小数与分数、整数的转换:小数可以表示为分数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整数的形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的概念,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和与分数、整数的转换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人教版下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主备教师:余传滨组员:林良云乐初拔林成水高孝慈黄起满陈生悦七、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难点:了解小数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小数的读法、写法教学内容: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写法,(课本第88-89页的内容,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

2、学会读、写简单的(一位、二位)小数。

3、通过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小数的读法、写法,领会0.1.0.01的含义。

教具准备:物品价格标签、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看图写分数。

2、填空:(1)把1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占全长的()();其中的2份占全长的()()。

(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占全长的()();其中的5份占全厂的()();其中的15份占全长的()()(3)1米=()分米1分米=()厘米1米=()厘米1元= ()角1角= ()分二、引导探究,发现新知1、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经学习认识了整数、分数。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小数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2、小数的认识。

(1)请同学们随便取出一本书,找出它的单价,说一说是多少钱?(我的数学课本价钱是4元6角或4.6元)(2)投影出示课本第88页的主体图。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回答,并填表。

引导观察5.98、0.85、2.60这几个数有什么特点?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说明:①像5.98、0.85、2.60以及刚才同学们看到的书本的单价)等,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八单元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八单元

第五课时小数的减法教学内容:P96页例4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小数加法:再现课本主题图,让学生提出一个用加法算的问题,全班解答2、再次说明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1、课件出示P96页例4。

师:从图中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1)让学生提问,教师有目的地进行选择(选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让学生解答。

完后指名板演,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小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减起;(3)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做十再减3、课件出示: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0.80元0.50元 1.20元 0.60元9.67元12.40元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1)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2)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

每人说出一个小数。

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第二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内容:课本第102-104页练习二十三第5-9题。

练习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课件出示)一、基础训练1、口算2×2×8= 9×7×0= 6×3+20= 19-4×4=81÷9÷1= 20÷2÷5= 3+14÷2= 56÷7-8=2、课本练习第102-103页二十三的第5、6、7、8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第 4 课第 2016年 12 月8 日教学内容校园中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法自主探究法教具情景图,照片,蜡笔,尺子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老师导航) 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1米=100厘米)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二、探究新知1、估测校园周边物体的长、宽、厚自主回忆相关知识,举手回答动手比划比划请学生独立估计,先自己说教学过程的长度。

(1)师:今天你能估计一下这些物体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吗?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沙坑的长小树的的高篮球场的宽(2)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长、宽、高,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

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

……教师直接演示,四、师生共同小结说想法,再给同桌讲一讲;集体交流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观察结果。

先独立完成交流测量的结果举手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作业设计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校园中的测量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课后反思由于现在是寒冬季节,所以我只是让学生在教室内测一些数据,教会学生测量方法,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测量工具,学生在测量时比较认真,测量数据比较准确,但是在计算中却爱出错,还要提高计算准确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八单元集体备课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八单元集体备课
16○12 28 ○ 38 86 ○ 84
4/5 ○ 3/5 7/12 ○ 5/1216/20 ○9/20
导入新课:前一阶段,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今天我们先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二、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P90例2
2、补充例题(图略)请看图,说出左图和右图中有几个几分之一,用小数怎样表示?这两个小数哪个大?为什么?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年月日
教学课题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6
学案使用者
第周星期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
你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哪里见过小数?
探究小数的写法
把卡片上的小数打上钩。
读出小数
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小数的?
第二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
三、练习
四、全课总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出示主题图问题:(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略)归纳概括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叫小数。“.”叫做小数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7、8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7、8单元备课

民小三年级数学备课教学内容大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学时共6学时本节内容小数的初步认识第1学时目的要求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2、使学生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3、使学生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内容分析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方法教具学具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二、新课:1、创设情景认识小数出示主题图问题:(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2)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汇报,老师板书二、归纳概括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叫小数。

“.”叫做小数点。

动手填一填(P88中间表格)2、探究小数的读法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试读一读。

教师加以引导小数的正确读法。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探究小数的写法(教学P89例一)小结归总:(1)这节课你们认识了什么?三、巩固1、出示数字卡片(整数、分数、小数)2、把卡片上的小数打上钩。

3、读出小数4、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小数的?5、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听写。

6、完成P89做一做1、2、题。

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归纳: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叫小数。

“.”叫做小数点。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大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学时共6学时本节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第2学时目的要求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有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内容分析重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方法教具学具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提问: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怎样?老师小结:突出整数比较大小时,要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把相同分数单位分数的分子进行比较。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78单元下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78单元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读、写,仅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仅限于一位小数,而且结合元、角进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

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中的应用价值。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如何选择游览的路线等等。

进行教学,如排出不同的三位数,比赛场次问题等,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感受简单事物。

例如在活动前质疑:怎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交流即可,使学生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八、九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八、九单元备课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卡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师:哪些有周长?哪些图形没有?
生:前3个图形有周长,后两个图形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周长?(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指名学生板演,分别计算小明、小华、小军拼出图形的周长。

16+1)×2=34(分米)。

×4=16(分米)。

把每个方格的边长看作1厘米。

指名学生分别计算出三个图形的周长,集体订正,然后齐答。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卡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教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如何折出这张纸的4
1
?在自己的小组内师:想一想,这里的每一份都能用
4
1
表示吗?说说你的理由?
注意: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它的几分之一。

.完成教材第90页“做一做”第1题。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泗水县卞桥小学
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卡
泗水县卞桥小学
月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电子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电子教案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xxx小学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

1.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2.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3.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7、3、9。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怎样摆的?(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十位如果是1,可以摆出10、13、15;十位如果是3,可以摆出30、31、35;十位如果是5,可以摆出50、51、53。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如:三、练习提升。

1.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小组活动:找四个人扮演四位师徒,一个人记录。

(2)怎样交换位置更清楚明了?(3)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独立排一排,并记录。

注意排的顺序,体会方法。

3.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xxx小学教学设计汇报: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到投影台演示: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三、练习提升。

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xxx小学教学设计二、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1)动手连一连,2个球队之间要连几条?(2)你是怎样连的?(3)一共要踢几场比赛?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再小组交流。

汇报:方法一:每2个球队之间连一条线,这样就可以表示他们踢过一场比赛了。

方法二:把4个球队摆成正方形,按照顺序一个球队一个球队地连。

(如左下图)方法三:连法与方法二不同。

(如右上图)方法四:画曲线连,把4个球队依次排开。

教师强调: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三、练习提升。

1.教材第103页的“做一做”第1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比较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比较和计算。

2. 难点: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

2. 操作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尺子、温度计等,引出小数。

2. 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刻度,理解小数的意义。

3. 讲解: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如0.5读作“零点五”。

4. 练习:让学生读写一些小数,巩固对小数的理解。

第二课时:小数的比较和计算1. 复习:复习小数的读写方法。

2. 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较尺子上的刻度,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

3. 讲解: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数的比较和计算练习,巩固对小数的理解。

作业布置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实践作业:在生活中寻找小数的实例,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上述教案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小数的含义理解”。

小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小数的含义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含义。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演示法,使用尺子、温度计等实物教具,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数。

三年级数学第七和八单元纲要

三年级数学第七和八单元纲要
3.计算方法提倡多样化,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⒈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⒉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1、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实施内容
课时安排
认识小数
1课时左右
小数比较大小
1课时左右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3课时左右




㈠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内容
课时安排




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
2课时左右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
2课时左右
设计校园
1课时左右
㈠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数的认识》
课程纲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7-8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7-8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主要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周长计算,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教材还安排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单元重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单元难点: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找一找、分一分、围一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四边形,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1、一系列活动直观感知四边形,总结概括四边形的概念,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2、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进一步认知长正方形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吗?喜欢什么运动呢?2、现在我们就到运动场去,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认识的图形呢?(课件出示课本34页校园平面图。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图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七、八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七、八单元
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准备手表或电子表一块。
2、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课本P55的相关资料。
3、在100米跑道的起点和终点各插一面彩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上室外课吗?今天这节课就和同学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千米。
教师把学生带到100米跑道的起点处,告诉学生两面彩旗之间的长度就是100米。
认识吨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分小组在跑道上来回走走,验证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步,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时间,并把得到的数据记下来。
6、分组活动,再次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你们现在估计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究竟从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呢,大家按刚才在跑道上走出的1千米的时间和速度或步数走一走,看能走到哪里,把学生分乘两组,一组留在学校门口,一组走出1千米。
教学重难点
注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想想做做1
组织学生看图,了解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2、想想做做2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说明是怎样想的。
再复习吨和千克、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背诵。
3、想想做做3
组织学生看图,了解图意和题意。
组织学生讨论,明确解题的关键是先出示意图帮助思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范本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范本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案范本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课题:四边形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流: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了图形王国。

(课件出示主题图:各种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认识哪些图形。

(学生汇报认识的图形,如: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把相应的图形展示出来。

二、互动新授1.感知四边形。

(1)表扬:同学们认识的图形可真不少!(用课件演示:可以把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

)(2)提问:观察图形,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有4条直的边,4个角。

)(3)小结:我们把由4条边和4个角组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板书:四边形)(4)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举例说明。

生1:我们用的方巾、围巾。

生2:窗户框、门框、黑板。

生3:过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

生4:课桌的面、凳子的面,还有我们用的课本的封面……(5)引导:看来,生活中的四边形实在是太多了!那你能动手把四边形做出来吗?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出四边形。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①学生动手独立做四边形,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做四边形的方法。

②师:谁愿意把做好的四边形展示给大家看呢?找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学展示作品:生1:用小棒摆;生2:用铁丝围;生3:用笔画;生4:用纸剪……(6)刚才我们不但找出了四边形,还动手做出了四边形,那么你觉得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四边形呢?引导学生叙述: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2.圈一圈。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

(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9页例1,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学生反馈时,把圈出的结果放在投影上,集体订正。

(3)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圈的原因。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六、七、八、九单元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六、七、八、九单元

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六、七、八、九单元
松桂镇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1、认识钟面。

师:到底该怎样看时间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的结构。

师:钟面上有几根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较短的针是时针)(较长的针是分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观察到他们朝着什么方向走?用手比划一下。

象这样的方向我们称为顺时针。

让学生利用自制的
让学生利用自制的钟面观察,要求4人小组讨
钟面观察, 4人小
论:
组完成讨论题。

(1)议一议:从钟面上,你还知道什么?
(2)根据回答填一填: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建立1分、1时的时间概念。

(1)想一想:分针走一小格,时针走一大格分别表示多少时间?
(2)师:1分到底有多长呢?
师:给你们一分钟,看你们能完成几道口算?通过活动帮助学生
建立时、学生自报出所做题的道数。

(3)师:人的脉搏1分钟大约为65----75次,
数你自己的脉搏,1分钟跳()次。

尽管1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同学们能利用它做不少的事情,千万不要小看1分钟,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努力学习。

3、时、分的进率。

(1)师用钟面模型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观察: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怎么走?你们可以知道什
么?得出结论:1时=60分。

(2)尝试练习:学生利用钟面模
型,认识1时=60 a、引导学生认识1小时大约有多长?
分。

一节课是(40)分,课间休息是(10)分,再
秒针走一格是11分=60秒。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八单元教案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八单元教案

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多位数和两位数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2.能够熟练运用进位法和借位法进行计算。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运用所学内容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多位数与两位数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2.进位法和借位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本《数学人教三年级上册》。

2.黑板、彩色粉笔。

3.小班练习册、练习纸。

4.计算器、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让学生快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多位数与两位数整数的加法。

2.引入: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多位数与两位数整数的减法,重点讲解进位法的运用。

4.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快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2.教学:继续讲解多位数与两位数整数的减法,重点讲解借位法的运用。

3.实践:设计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解答,锻炼实际运用能力。

4.练习:布置课外作业,强化所学知识。

5.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记忆。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进位法和借位法的运用上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课堂中加强训练。

下节课将设计更多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多位数与两位数整数的加减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时小数的减法
教学内容:P96页例4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再现课本主题图,让学生提出一个用加法算的问题,全班解答
2、再次说明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课件出示P96页例4。

师:从图中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1)让学生提问,教师有目的地进行选择(选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让学生解答。

完后指名板演,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小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点对齐;
(2)从低位减起;
(3)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做十再减
3、课件出示: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
0.80元0.50元 1.20元 0.60元9.67元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1)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2)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

每人说出一个小数。

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练习内容:
课本第102-104页练习二十三第5-9题。

练习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课件出示)
一、基础训练
1、口算
2×2×8= 9×7×0= 6×3+20= 19-4×4=
81÷9÷1= 20÷2÷5= 3+14÷2= 56÷7-8=
2、课本练习第102-103页二十三的第5、6、7、8题。

(1)第5、6题,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常常遇见到的情景。

学生很快会进入“角色”,积极性很高。

(2)第7题是计算家庭产生的垃圾问题,通过解决问题,还应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要勤俭节约,要爱护环境,热爱劳动。

(3)第8题是计算一座楼房里的住户问题。

要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单元每层住3户”这句话的意思。

练习要求:
①学生独立完成。

想:先解决哪一题的问题,就先思考,解答哪一题。

②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③组织交流。

二、课堂活动
(1)“短跑冠军”猎豹每小时最快可以跑110千米,鸵鸟最快3小时可以跑210千米。

谁跑得快?快多少?
(2)工人叔叔4次运走120块砖,如果运7次,能运多少块砖?
三、作业布置:
第四课时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二十三第13-16题。

教学目标:
1、运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解决问题,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和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难点:
学会运用表内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1、口算。

23×2= 4×5÷2= 32×5-100= 63÷9= 105÷5=
800÷4= 9÷3×2= 1200÷4= 88÷4+75= 200×7=
2、看了下面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吗?
妈妈买回36个苹果,吃了8个苹果,?
每盘4个梨子,有3盘,?
24本书,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二、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第104-105页练习二十三13-16题。

1、第13题。

(1)谈话导入: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应用两步计算来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应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2)课件出示情景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团中的几个小朋友在那里想做什么活动。

(出示文字部分双人船4元每小时、四人船7元每小时。


(3)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他们一共有多少人,你认为应该如何乘船合算些?(学生讨论)
②7人租两条四人船,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
7×2÷7=2(元)(请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2、第14题(出示插图)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板演,全班讲解
3、第15、16题。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设计校园
活动内容:课本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学重、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

(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

(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

(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