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蜡烛教案
教案八年级语文蜡烛说课稿
教案:八年级语文蜡烛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蜡烛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2.通过阅读《蜡烛》一文,学会分析文学作品3.培养学生对艺术细节的敏感度和情感共鸣能力4.加深学生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认识二、教学内容1.文学常识:文章中的蜡烛意象2.展示文学艺术魅力:阅读《蜡烛》一文,探究细节之美3.人生感悟:从《蜡烛》中看到人类命运的转折和弱小三、教学重难点1.文学艺术的组织与表现2.文字细节的分析与理解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思考一下用什么样的物品或符号可以代表人们内心中好或者坏的想法和情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出本课的主题:文章中的蜡烛意象。
2. 文学常识环节介绍蜡烛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向学生解释蜡烛作为文学艺术中常用的意象,通常代表着生命、温暖、思考、细节等等。
同时,让学生思考其他常见的文学意象有哪些?3. 阅读环节让学生阅读《蜡烛》一文,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氛围,读懂作者通过蜡烛这一细节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4. 细节解析环节分小组讨论文章中的各个细节,并尝试理解这些细节所包含的意义和象征。
例如,文章中的“柴薪”、“黑夜”等等细节,都代表着什么?5. 思考环节通过对文章的细节解析,引出学生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认识。
让学生自由发挥,思考自己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主张。
同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作家和文学作品,让他们补充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6. 课堂总结本节课的核心:通过阅读《蜡烛》一文,学生了解蜡烛在文学中的意义和象征,加深对艺术细节的敏感度和情感共鸣能力,思考人类命运的转折和弱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分析蜡烛意象和文章中的细节,提高了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命运的话题,帮助学生对生命、命运有了新的认识,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待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更好的把握,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提供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蜡烛教案初中
蜡烛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蜡烛的来源、种类、用途和制作过程;掌握蜡烛的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蜡烛的来源、种类、用途和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蜡烛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具:蜡烛、烛芯、蜡笔、剪刀、火柴等。
2. 材料:石蜡、烛芯、蜡烛模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你们知道蜡烛是从哪里来的吗?蜡烛有哪些种类?用途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探究蜡烛的来源(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蜡烛的来源,教师巡回指导。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了解蜡烛的种类和用途(5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蜡烛,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 教师讲解蜡烛的用途,如照明、装饰、祭祀等。
四、学习蜡烛的制作过程(10分钟)1. 教师讲解蜡烛的制作过程,包括准备材料、制作烛芯、熔化石蜡、倒入模具、冷却等步骤。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模拟制作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五、动手制作蜡烛(10分钟)1. 学生分组领取材料,按照制作过程进行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汇报制作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蜡烛的制作方法。
2. 学生能说出蜡烛的来源、种类、用途和制作过程。
3. 学生能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八年级语文教案:蜡烛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八年级语文教案:蜡烛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一、蜡烛的照亮与温暖蜡烛,最原始的照明设备,是一个可用的光源。
在存储器材和电能充足的现代社会里,蜡烛的使用早已不再普及,但人们对蜡烛的感觉却始终不会消逝。
蜡烛有一种独特的闪烁的光芒,无疑是其中一种吸引人们眼球的美丽。
蜡烛的照亮和温暖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在生活中总是给人们带来前进的动力。
教材中我们学过的《黎明之前》中,蜡烛的温暖和光芒象征着信仰和希望。
特别是当主人公累得睡不着的时候,蜡烛的光芒浅浅的在黑暗中闪耀,给了她无尽的勇气和支撑。
如《黎明之前》中的人物一样,当人们失去了光明和希望时,蜡烛的光芒总是可以给他们指引前进方向的信仰。
二、长寿与繁荣蜡烛不仅有一种美好的象征意义,还有和长寿和繁荣相关的文化内涵。
在雕塑艺术中,常常可以看见描绘“祈求圣母”或是“护卫无辜者”的形态。
这些作品通常是圣母像或是天使像举着蜡烛,蜡烛的光芒和举灯者的姿态传达出庄严肃穆的意义。
相信在民间文化中,对蜡烛的看法也会有某些扭曲和不清晰的认识,然而这并不影响蜡烛长寿和繁荣的文化内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灵之中。
三、光明和生命力在基督教、佛教等宗教中,蜡烛被视为一种象征,这种象征是光明和生命力的。
在基督教中,蜡烛意味着神的出现和光芒的充沛。
在佛教中,蜡烛意味着智慧和祈求。
无论是在哪种宗教中,蜡烛一直被作为人们宣传、追求良善和智慧重要的仪式之一。
四、祈求和献上蜡烛的另一种象征意义是祈求和献上。
在各种宗教里,燃蜡烛都是一种表达信仰和祈愿的行为。
就好比一个人求神灵保佑自己顺利完成某些事情,可能就会献上蜡烛点燃,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庇佑。
蜡烛作为人类古老的文明之物,一直潜伏着着多种美好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它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照明、温暖、信仰、希望、长寿、繁荣、光明、生命力、祈求和献上等多种角色。
蜡烛虽然已经不再是我们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照明设备,但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形象,却始终被人们怀念,因为其背后的涵义和人的内心的共鸣。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战争年代人们崇高的精神风貌。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战争年代人们崇高的精神风貌。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感悟战争年代人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对战争年代人们生活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战争年代的人们是如何度过艰难时刻的吗?他们有哪些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战争年代人们生活环境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2.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蜡烛的象征意义。
(四)课堂小结2.指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起到了关键作用?(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蜡烛的燃烧、人们的坚守等。
2.讨论这些细节描写对表现战争年代人们品质的作用。
(三)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战争年代人们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
(四)写作训练1.以“战争年代的坚守”为题,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战争年代人们品质的认识。
2.教师批改并点评学生作文。
(五)课堂小结2.强调战争年代人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情节最令你们感动?(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感人情节,如蜡烛的燃烧、人们的坚守等。
人教版八年级 年级上册 语文《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⑵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⑶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⑷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能力目标:⑴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⑵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⑶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德育目标: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
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方法】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想拓展法:在文意蕴藉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点拨教学法: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把握,但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产生的奥秘,还需教师适当的点拨。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把握记叙六要素,整体把握文意;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秘;揣摩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设计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强盗肆意践踏人类文明,在纷飞的炮火中,一切有形的东西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毁灭,但不可摧毁的是反法西斯联盟钢铁般的意志。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熟习文章故事情节。
2.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3.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难点: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3. 教学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工夫磨蚀得锈迹斑斑。
惟无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和平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终身中独一珍重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世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先生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知识链接了解写作背景,及通讯的有关知识,扫清字词妨碍。
链接:通讯是记序文文体的又一适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款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情通讯等。
它和旧事一样,要求及时精确地报道理想生活中成心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旧事更具体更零碎。
通讯留意人和事的典型性,擅长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求,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情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怀、议论,以令人物更加鲜明,事情更加生动。
背景材料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单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势不可当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成功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预备的德国兵士。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胜,90000多名德国兵士成为俘虏。
八年级上册《蜡烛》教案
八年级上册《蜡烛》教案【教材分析】《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作品。
作品刻画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文中只有关于她的动作描写,没有语言描写。
透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可以感受人物的心灵,感受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
作品突出“蜡烛”这个细节,赋予作品一种亮色。
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根据课文特点,要着力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一举一动感知她的内心世界,并从字里行间体味在冷静的叙述中包含的作者的感情。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揣摩语句意思。
2、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3、领会战争的残酷,体会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1、揣摩语句意思。
2、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学生简介作者背景,教师适当补充二、整体感知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把握记叙要素。
)三、粗略探究1、读了本文,肯定有一些片段令你感动不已,请找出来,在小组中讨论。
2、学生找出自己感动的片段并朗读、分析。
3、老师总结:感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⑴ 题材感人:战争、炮火、蜡烛、烛光等。
⑵ 事件感人: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在坟头上的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精细探究1、教师指定探究问题:⑴ 揣摩语句(课后第二题)。
⑵ 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3、各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五、拓展延伸透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六、布置作业把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整理在练习本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蜡烛》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蜡烛》说课稿教材分析《蜡烛》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生活中的细节中蕴含的人情味。
课文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将蜡烛作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角色,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感情的故事。
该课文处于整个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三单元,主要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为话题,属于描写文学的一类。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课文涉及的情感和主题。
2.学会运用细节滋养情感,在生活中寻找感动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细心以及对真善美的敏感。
3.运用情感表达的技巧,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发掘课文中的意义,探究蜡烛的生命和文化内涵,培养独立思考和文化素养。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辅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老师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感受和思考课文中的意义。
同时,通过以情感渲染为主的表达模式,进行个性化的组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导入:通过一幅插图告诉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蜡烛是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物品。
让学生自由讨论蜡烛常见的形式和用途,呈现蜡烛往外来的感性影响。
完整朗读读全文前,首先让学生静下来,专注地倾听全文。
逐段讲解在课文接下来的几个部分,老师会强调课文的重点,并通过文化背景等角度讲解蜡烛在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的国家、文化中的不同涵义。
情感共鸣激发学生自主表达,以“你遇到过哪些蜡烛”为话题,让学生回忆、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经历,表达对蜡烛涵义的体悟,尽可能多地发掘课文中的感性元素。
独立思考在讨论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蜡烛所寓意的生命,以什么方式去感悟蜡烛的意义,并在此过程中引导每个同学更加独立地思考。
课堂小结在课堂的最后一部分,通过课堂回顾总结,让学生快速回忆当天的探究,检验大家的发现和探究,从而更好地体现出今天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维探究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以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度和理解度。
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背诵课文《蜡烛》。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词语解释。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默写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战争的残酷,体会和平的珍贵。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默写。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课文主题的深层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战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人类的影响。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战争中的蜡烛象征着什么吗?2.课文朗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重点句子的语气、情感。
3.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点评。
4.课文理解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学生分组讨论,概括各段落的中心思想。
5.课文修辞手法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生举例说明,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6.课文默写学生自主默写课文,检查记忆情况。
教师批改,进行点评。
7.作业布置背诵课文《蜡烛》。
写一篇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及修辞手法。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注到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教学效果。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拓展1.让学生了解战争中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组织学生参观战争纪念馆,了解战争历史,感受和平的珍贵。
3.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关爱战争受害者,传递正能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刻理解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时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默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比如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中情感的变化。
《蜡烛》教案设计
《蜡烛》教案设计蜡烛教案设计引言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蜡烛》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蜡烛》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蜡烛》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学会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来解读文章。
3. 提高写作技能,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和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与《蜡烛》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步骤二:理解主题(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蜡烛》这篇文章中的主题是什么。
2. 小组汇报:请每个小组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他们的发现。
步骤三:分析文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蜡烛》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包括段落划分、修辞手法等。
2. 针对每个段落分析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步骤四:运用阅读策略(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例如预测、提问、概括等。
2. 学生独立运用这些策略来阅读《蜡烛》,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重要信息。
步骤五:写作练(15分钟)1. 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对《蜡烛》的理解,写一篇相关的文章或短文。
2. 提供写作指导和例句,帮助学生展开写作。
步骤六:教学评估(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阅读和写作情况来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能力水平。
2. 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进行课堂点评。
教学方法1.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 情景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析文章时的表现情况。
2. 评估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练中的能力和理解水平。
参考资料- 钱钟书. 图书. 201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认知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领会本文真诚感人的言语。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先生领会寻求和平的人民的深沉的感情。
重点难点:领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浏览: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据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一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二、全体感知。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誉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宗旨:一首赞誉诗。
一曲颂歌。
赞誉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役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情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风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埋葬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成绩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先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意味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役情谊的意味。
5、好了,下方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1)、最初两句话是什麽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类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类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
所以,特地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抽象?(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血海深仇,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蜡烛初中教案
蜡烛初中教案课程类型:语文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蜡烛的起源、制作过程、用途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蜡烛的制作过程的理解和描述。
2. 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2.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你们对蜡烛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课文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观察蜡烛(10分钟)1. 学生观察蜡烛,注意蜡烛的外观、气味、燃烧情况等。
2. 学生描述蜡烛的特点,教师指导。
四、制作蜡烛(10分钟)1. 教师演示蜡烛的制作过程,学生观看。
2. 学生动手制作蜡烛,教师指导。
五、文学创作(10分钟)1. 学生以蜡烛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如诗歌、散文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蜡烛》,让学生了解了蜡烛的起源、制作过程和用途。
在观察蜡烛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制作蜡烛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文学创作环节,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蜡烛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
在文学创作环节,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 蜡烛 教案
初中语文蜡烛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展开联想。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1. 掌握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1. 课文《蜡烛》的相关材料。
2. 蜡烛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蜡烛,提问学生对蜡烛的了解和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蜡烛》,学生跟随朗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蜡烛的描述,如蜡烛的外观、燃烧过程等。
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三、观察蜡烛(10分钟)1. 学生分组观察蜡烛实物或图片,注意蜡烛的外观、燃烧过程等细节。
2. 每组学生选择一种蜡烛,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各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想象与创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一支蜡烛,会有怎样的感受和经历。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和创作。
3. 各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蜡烛的象征意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如光明、温暖、希望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各组学生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蜡烛的特点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蜡烛的特点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
3. 学生对蜡烛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思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训练重点:学习用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步骤:1、导入板书课题2、简介课文背景资料: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
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3、检查预习(正音、解词):瓦砾l 地窖jio 匍p’匐f’ 揣chui 鞠j‘躬颤chn巍巍永垂不朽肃穆m”4、自由读,感知课文⑴概述故事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⑵自由谈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提示:炮火连天,环境危险年老体弱,掩埋艰难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彻夜守坟,陪伴烈士5、扩展延伸:⑴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⑵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
找出文中下列内容: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提示: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教案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蜡烛》课文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
他们必须先爬过一块不很大的方场。
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
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那第五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
因此他说,这时候不必去搬回契柯拉耶夫的尸首,等明天攻下桥后再埋葬他吧。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谁也不会想到,这里还有人住着。
然而,在这堆瓦砾下边的地窖里,有一个叫做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住在那里。
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
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的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
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
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19日是她住进地窖去的第四天。
这天早上,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方场和她之间只隔着一道扭曲了的铁栏杆。
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炮弹纷纷在他们周围爆炸。
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1.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1.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2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1.3课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教学难点2.1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
2.2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蜡烛》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1.2学生分享对蜡烛的印象和感受。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
3.生字词学习3.1学生自主查阅生字词,理解词义。
3.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课文理解与分析4.1学生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4.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2.1对比修辞:课文中的对比手法有哪些?起到了什么作用?4.2.2象征手法:课文中的蜡烛象征了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4.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课文拓展5.1教师提供相关文学作品,让学生比较分析。
5.2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享。
6.作业布置6.2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事物,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反思1.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关注学生的朗读表现。
2.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3.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4.教师是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挖掘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5.教师是否有效地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课上进行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蜡烛燃烧实验化学教案初中
蜡烛燃烧实验化学教案初中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了解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并掌握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材料:
1. 蜡烛
2. 蜡烛台
3. 打火机或火柴
4. 安全玻璃器皿
实验步骤:
1. 将蜡烛放置在蜡烛台上,确保蜡烛的稳定性。
2. 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蜡烛顶部的蜡燃点。
3. 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并记录下燃烧的现象和特点。
4. 使用安全玻璃器皿将蜡烛熄灭,小心处理残留的热蜡。
实验结果观察:
1. 蜡烛点燃后产生明亮的火焰。
2. 火焰周围有黑色的气体产生。
3. 火焰会持续燃烧直到燃烧完毕或被熄灭。
实验结果说明:
1. 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蜡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 火焰明亮是由于蜡燃烧释放了大量热量,使空气中的空气分子激发产生光线。
3. 火焰周围产生的黑色气体是因为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碳粒子。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烧伤。
2. 实验结束后要将蜡烛完全熄灭。
3. 小心处理熔化的蜡,避免造成伤害。
拓展实验:
1. 将蜡烛放在不同位置,观察燃烧的情况有何不同。
2. 改变燃烧环境的氧气含量,观察对蜡烛燃烧的影响。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释放出能量和产生二氧化碳。
同时也培养了观察和实验记录能力。
愿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教案:探究蜡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八年级语文教案:探究蜡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探究蜡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蜡烛作为一种古老的照明装置,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古至今,众多文学家都借助蜡烛的光芒创作了许多充满热情和灵感的作品。
如何探究蜡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一、蜡烛的历史和文学中的体现早在公元前221年,中国就出现了蜡烛这种照明工具,具有较长久的历史。
在欧洲,蜡烛也被广泛使用,成为一种重要的照明设备,尤其在中世纪的修道院中,蜡烛是必不可少的用品。
在文学作品中,蜡烛也被广泛地体现。
蜡烛的光芒象征着温暖、温馨、希望等等,往往被用作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如周梦蝶在《兰亭序》中写道:“每以此时,独坐忘觉,所 read 书,不过纸上偶题,目送四壁馀晖,以开灯视之,则灯火阑落,一室之内,烛火有静,如此良久。
已而熏灰暗侵,始觉身后,数十盏豆蔻已殆尽也。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蜡烛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如陶渊明的《拟行临泛之什》中,有“有蜡一支,居止传神”之句,表达了在黑暗中,只要点上一支蜡烛,就能使思想得到启示、传达思路,在文学创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蜡烛的影响和启示蜡烛的使用不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而且也在文学创作中起到了许多神奇的效果。
蜡烛的灯光给予了作家们灵感和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表现形象,展现事物的各种面貌。
蜡烛的灯光常常被用来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王安石的《踏莎行》中,他写到:“灯下半罗裳,惟见此相扶。
”借着蜡烛的光芒,展现出人物的悲苦和内心的世界,将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蜡烛也经常被用来表达主题。
例如张爱玲的《金锁记》中,蜡烛充当照明的角色,同时也表现出女主角的孤独和忧伤,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感染人心。
可见,在文学创作中,蜡烛的光芒所以具有如此的价值,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三、蜡烛的使用和保养在探究蜡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蜡烛的使用和保养。
蜡烛的使用需要注意安全。
八年级语文蜡烛教案6:启示学生的阅读理解
八年级语文蜡烛教案6:启示学生的阅读理解启示学生的阅读理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然而,我们发现,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文字和阅读产生了厌倦或者懒惰的心态。
这对于他们的语文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蜡烛教育在阅读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并实施了“阅读启示法”。
今天的蜡烛教案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阅读启示法”的含义和实现方式。
2.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描述,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建立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阅读启示法”解释阅读启示法是一种启示式阅读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心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红楼梦》分析阅读启示法的实现(1)让学生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背景。
(2)向学生介绍阅读启示法的实际操作流程:选文章,读文章,分析文章。
(3)分析《红楼梦》的一个片段,分别对字、词、句、段、篇结构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进行分析。
(4)引导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进行小结和归纳。
三、教学过程1.介绍阅读启示法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阅读启示法的核心理念以及实现方式。
给他们提供一些阅读技巧,例如知道文章何时换段、何时加粗字体或者避免流水账式的叙述等。
2.启发学生独立阅读向学生推荐一篇篇幅适中的文章,鼓励他们独立阅读。
老师也可以进行一些课堂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重点。
3.阅读启示法的实际操作流程老师针对《红楼梦》的一段进行讲解。
鼓励学生对于这一段的字、词、句、段的分析和概括。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活动设计老师可以分小组或者带领全班一起进行,让学生把阅读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转述给其他同学听。
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通过听取他人的解析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文章。
5.提供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多看新闻、多读小说、多看历史书籍、多看哲学应用,从而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蜡烛》教案
《蜡烛》教案《蜡烛》教案模板锦集5篇《蜡烛》教案篇1【教学目的】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2、揣摩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作品中语言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确良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安排】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测课文所写作的时代背景,猜测作者的身份。
2、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1、整体阅读课文,能够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人物形象,作品寄予的作者的情感。
〖主要教学内容与步骤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
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
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
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蜡烛教案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
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一起看看初中八年级蜡烛教案!欢迎查阅!初中八年级蜡烛教案1●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烛光引读。
教师呈现《烛光里的妈妈》图片。
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摇曳的烛光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是啊,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母子的爱。
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板书课题及作者)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讨论明确: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设置问题情景二:♂课文中的老妇人,是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讨论明确: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设置问题情景三:♂你发现*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①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
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四、语段品读,体会精神。
学生品读课文语段,畅谈感受。
例: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
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内心体验,互动释疑。
1、内心体验:①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②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请各小组学生针对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上考虑,还要从方法、思想情感上考虑。
学生可能这样说: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2、课外延伸: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②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初中八年级蜡烛教案2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学生讲的实在很精彩。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主旨:一首赞美诗。
一曲颂歌。
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
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回答的很好。
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初中八年级蜡烛教案3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2.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3.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学习通过反复、细节描写把*写得生动感人。
教学难点:分析蜡烛、炮火的特殊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通讯报道——《蜡烛》二、新授课(一)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用两个字来表达读后的感受。
——感动(二)理清*内容这篇通讯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当时他秋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
今天,在这里,我就来扮演西蒙诺夫,让我们通过合理的想象,还原一下作者创作这篇*的过程。
“你好,可爱的战士们,我是记者西蒙诺夫,你们真的很英勇,我听说在战场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你们能给我讲一个吗?”(请学生复述故事)“这个故事真的非常感人,但是因为我要写的是一篇通讯,所以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非常的准确,所以我可以再核实一下这几点吗?”【时间:1944年9月19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三)*主题(1)“我想请问战士们,你们认为这个南斯拉夫的老妇人与我们的红军战士素不相识,她为什么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埋藏我们的战士?”——对战士的崇敬与哀悼(2)“我们出兵南斯拉夫,老人埋葬烈士的深刻意义在什么地方?”——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老人和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对和平的共同的渴望(四)写作技巧(1)“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是我要突出哪些因素,才能达到更为感人的艺术效果呢?”感人因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形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可以运用反复、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补充说明(2)“那么,我们给这样一篇*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吗?”蜡烛——象征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
“谢谢大家,那我这就回去赶快完成篇*。
”三、迁移训练那么,让我们回到课堂,学习西蒙诺夫来设计一篇感人的* 一个女孩拾金不昧把钱还给失主。
我们为这样一个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设计一些感人的因素。
1、天气恶劣2、女孩需要钱3、钱对失主来说很重要。
四、结语“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
《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
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初中八年级蜡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