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蜡烛》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蜡烛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象征手法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4. 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述、对比、象征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自己的写作。
5. 审美情趣:通过欣赏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和形象,培养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6. 人生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7. 语文综合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环节,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思维品质、语言表达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课堂导入,二是课文讲解与讨论,三是课堂小结与拓展。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课文讲解与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对比分析,掌握蜡烛的象征意义。在课堂小结与拓展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7.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8. 请谈谈你在学习本节课后的收获和感悟。
9. 请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篇短文,表达你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10. 请谈谈你在课堂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
此外,我还发现学生在课堂纪律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等。为了提高课堂纪律,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课堂管理,明确课堂规则,并采取适当的纪律措施,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蜡烛教案新人教版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课前将教室布置成分组讨论区,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同时,也会在教室中设置实验操作台,以供进行实验教学时使用。
(2)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作文,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创意等方面,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3)思考与讨论:查看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成果,评价学生的观点是否独到、论述是否清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重点题型整理
1. 课文内容填空题
请根据课文《蜡烛》的内容,填空完成下列句子。
(1)课文中蜡烛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烛在课文中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通过蜡烛这一意象,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蜡烛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文章的能力。
-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针对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要加强课堂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加强对课后作业的监督,确保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以及与本节课相关的课文《蜡烛》的学习资料。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蜡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4.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语言,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分析蜡烛、炮火、黑围巾等意象的特殊意义。
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有着不同的寓意。
大家一般是在什么场合会见到蜡烛或用到蜡烛?【明确:停电了,点蜡烛照明——使用功能、蜡烛的原始功能;过生日在生日蛋糕上点蜡烛或家里办喜事时也会用到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把许多蜡烛放一起摆成“心”的图案——可以向自己心爱的人表示爱情;而有些酒店里昏暗的灯光更能增添浪漫的气氛、烛光晚餐会让人们的聚会平添朦胧的情调。
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也会点上蜡烛——用来寄托怀念、哀思;当有些人被无辜遭到绑架劫持时也会有人点起蜡烛——用来祈祷和平。
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来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蜡烛相关的课文,这就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通讯报道——《蜡烛》。
二、介绍背景提问:大家在预习时,都基本查阅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请一位同学做简要介绍。
【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
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课题:蜡烛【课标与教材分析】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在炮火中挣扎的老妇人几乎耗尽所有的心力埋葬苏联红军,并将一对凝结着爱的蜡烛点在红军战士的坟头的故事。
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理解超越国界的母爱,欣赏文章悲壮的意境,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要让他们自己去通过互联网查找这一相关信息。
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初步具备利用网络的能力,但上课时不能信马由僵,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另外,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体验、欣赏、评价文章的能力,只要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
老师要鼓励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生字词2、了解通讯这种体裁3、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学重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方法】诗情画意导入法,自主阅读教学法、心灵体验阅读教学法【教学媒体】本课时使用课件辅助教学,了解写作背景、掌握字词及文章脉络,可以直观、有效。
【教学要点】第一课时:了解故事情节,了解时代背景。
第二课时:分析母亲这个人物形象。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熟习文章故事情节。
2.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3.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难点: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3. 教学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工夫磨蚀得锈迹斑斑。
惟无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和平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终身中独一珍重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世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先生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知识链接了解写作背景,及通讯的有关知识,扫清字词妨碍。
链接:通讯是记序文文体的又一适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款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情通讯等。
它和旧事一样,要求及时精确地报道理想生活中成心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旧事更具体更零碎。
通讯留意人和事的典型性,擅长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求,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情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怀、议论,以令人物更加鲜明,事情更加生动。
背景材料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单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势不可当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成功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预备的德国兵士。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胜,90000多名德国兵士成为俘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3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3篇《蜡烛》教学杂谈篇一〖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教师要加强文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拓展延伸到现实,联系现实谈认识看法,利用文本信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如学习《蜡烛》一文可延伸问:战争还会给人类带来什么苦难?联系你在报刊杂志电视上看到过的事件谈谈看法。
学了《台阶》后拓展问:台阶与人的品格、社会地位书包范文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文本信息作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食粮,扩大体验的范围。
又如,学了诗歌以后让学生设置某种陈述环境,从诗中选取诗句加以运用,缩短诗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活动的刺激感。
〖养成教育:语文教学的捷径〗议读课型──议读贵在活跃思想。
数、理、化、史、地、生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年代、人物、事件,唯独语文课可以大胆超脱文本,作心灵的远游,不需要记住其中人物的名称、性格、段落大意、写作特点,而主要为了逐步学会阅读运思的方法。
议读课的落脚点还在于“读”字,读出原汁原味来,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出火花,产生共鸣,从而发现文章的质美理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并与同学分享阅读感受。
而讨论的目的是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表述观点,听取意见,记录要点。
让学生质疑讨论,并不是放羊,老师要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力求每个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
比如:八年级上册第 3课西蒙诺夫的《蜡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概述课文内容后,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2、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3、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如何让语文课导入语更具吸引力·启迪之美〗诙谐明快的导入语,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认知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领会本文真诚感人的言语。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先生领会寻求和平的人民的深沉的感情。
重点难点:领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浏览: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据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一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二、全体感知。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誉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宗旨:一首赞誉诗。
一曲颂歌。
赞誉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役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情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风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埋葬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成绩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先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意味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役情谊的意味。
5、好了,下方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1)、最初两句话是什麽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类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类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
所以,特地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抽象?(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血海深仇,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蜡烛知识与技能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真实的细节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自读课文,由浅入深地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界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重点1.感受爱的光明、温暖与力量,体会侵略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增强学生为全人类负责的意识。
2.感受朴实语言的力量,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
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启发式教学、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1.课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同学们一定听说过吧。
在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也有烛光,我们来看看,那是怎么样的“蜡炬”。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文学奖。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意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扎在希腊的德军“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作战的局面,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有利条件。
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并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方法点拨、自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说到蜡烛,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奉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李商隐-无题)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李商隐-巴山夜雨)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苦.(杜牧-赠别其二)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歌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小说中烛光里别样的深意。
(二)作者介绍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
这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战争题材,尤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小说而。
如《日日夜夜》《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等。
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他作品中,常常出现生动的战时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
是不是这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三)梳理故事情节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复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将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事件: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四)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三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编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蜡烛1 【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
2、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1、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早读课朗读),积累字词,查找相关资料。
2、教师:了解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和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朗读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开门见山)本文的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东西──蜡烛,谁能告诉我蜡烛有何作用?师:蜡烛的作用就是照明,然而在本文中它又被赋予了什么意义呢?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作者及文体)请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1、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学生朗读课文(默读),理清这篇文章的记叙要素: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四、品读课文,理解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齐读。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练笔。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篇一」蜡烛语文教案实录【教学目标】1.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
2.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1.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成语或歌曲呢?蜡烛各有什么寓意?2.学生思考,老师点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借蜡烛写离别。
)《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中的蜡烛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今天让一同走近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二、整体感知1. 检查预习情况烧灼(zhuó)桥头堡(zhuó)地窖(jiào)匍匐(pú fú)腋(yè)下拂(fú)晓瓦砾(lì)颤巍巍(wēi)西契柯拉耶夫(qì kē yē)舀(yǎo)鞠躬(jū gōng)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尽。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2. 快速阅读文章,概括故事大意。
(点拨,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概括)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结果)。
三、品读语句,感悟人物。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1.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1.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2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1.3课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教学难点2.1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
2.2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蜡烛》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1.2学生分享对蜡烛的印象和感受。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
3.生字词学习3.1学生自主查阅生字词,理解词义。
3.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课文理解与分析4.1学生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4.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2.1对比修辞:课文中的对比手法有哪些?起到了什么作用?4.2.2象征手法:课文中的蜡烛象征了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4.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课文拓展5.1教师提供相关文学作品,让学生比较分析。
5.2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享。
6.作业布置6.2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事物,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反思1.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关注学生的朗读表现。
2.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3.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4.教师是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挖掘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5.教师是否有效地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课上进行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人教版八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 课《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 课《蜡烛》教案教案目标:1、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教案重点: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案难点: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案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案媒体:投影仪教案设想: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这种体裁,接着给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这次战争的原因和性质,然后围绕老妇人的一举一动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并从文中感受到的人生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案步骤:导语: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也是新闻的一种。
课题含义:一方面,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另一方面,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三方面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作者介绍: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背景介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遭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反击,受迫害的各国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再也无法忍受了,就结合起来一起反对法西斯。
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人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的感人的事迹,是一首首赞美诗,一曲曲颂歌,表现了他们之间同仇敌忾的深厚感情。
预习检查: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解词:肃穆永垂不朽精疲力竭整体感知:听录音朗读,思考下列几个问题:1、找出文中从动作上描写老妇人的语句。
(描写老妇人的主要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订正总结。
(见课本19业到22页)2、老妇人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掩埋那个红军战士?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美德?苏联红军是为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在这里没有国界,老妇人被苏联红军的这一英雄气概所感动,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所以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安葬烈士,对待苏联烈士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蜡烛》八年级语文教案
《蜡烛》八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蜡烛》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词语。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细节描写。
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和尊重。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亲情的力量。
学习细节描写,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情感,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提问:你们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你们是如何感受到亲情的?2.自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哪些亲情故事?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的?3.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读感受,讨论课文中的亲情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4.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母亲、女儿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对亲情的珍视等。
5.写作练习让学生以“亲情的力量”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
学生分享写作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预习下一课《背影》,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蜡烛》,让学生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生活中的细节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写作,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亲情,学会感恩和珍惜。
1.导入新课以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提问:你们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你们是如何感受到亲情的?2.自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哪些亲情故事?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的?3.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读感受,讨论课文中的亲情故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蜡烛》教学案
3 《蜡烛》教学案教与学目标:1、初步掌握课文描写人物细节的方法,并理解通过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精神与品质的写法。
2、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本文叙述的线索。
3、体会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与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本文特点,人物思想感想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般的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浓郁得令读者的心灵为之震颤。
所以宜从各方面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度。
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
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
教与学方法:由于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扫清阅读障碍以后,可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精读细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互动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课前可让学生查找关于“二战”背景的资料或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代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距成灰泪始干”,写出了蜡烛的奉献精神;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蜡烛的善解人意;同样的蜡烛,而在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却成了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想知道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炮火纷飞的战场,去感受那鲜为人知的故事对我们心灵产生的巨大震撼吧。
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背景介绍: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精选题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 课《蜡烛》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这种体裁,接着给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这次战争的原因和性质,然后围绕老妇人的一举一动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并从文中感受到的人生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导语: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也是新闻的一种。
课题含义:一方面,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另一方面,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三方面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作者介绍: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背景介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遭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反击,受迫害的各国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再也无法忍受了,就结合起来一起反对法西斯。
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人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的感人的事迹,是一首首赞美诗,一曲曲颂歌,表现了他们之间同仇敌忾的深厚感情。
预习检查: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解词:肃穆永垂不朽精疲力竭整体感知:听录音朗读,思考下列几个问题:1、找出文中从动作上描写老妇人的语句。
(描写老妇人的主要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订正总结。
(见课本19业到22页)2、老妇人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掩埋那个红军战士?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美德?苏联红军是为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在这里没有国界,老妇人被苏联红军的这一英雄气概所感动,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所以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安葬烈士,对待苏联烈士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 课《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
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投影仪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这种体裁,接着给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这次战争的原因和性质,然后围绕老妇人的一举一动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并从文中感受到的人生启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也是新闻的一种。
课题含义:
一方面,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另一方面,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三方面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背景介绍: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遭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反击,受迫害的各国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再也无法忍受了,就结合起来一起反对法西斯。
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人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的感人的事迹,是一首首赞美诗,一曲曲颂歌,表现了他们之间同仇敌忾的深厚感情。
预习检查:
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
解词:肃穆永垂不朽精疲力竭
整体感知:
听录音朗读,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找出文中从动作上描写老妇人的语句。
(描写老妇人的主要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
老师订正总结。
(见课本19业到22页)
2、老妇人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掩埋那个红军战士?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美德?
苏联红军是为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在这里没有国界,老妇人被苏联红军的
这一英雄气概所感动,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所以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安葬烈士,对待苏联烈士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这体现了老夫人不怕艰难,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小结本文的中心思想。
学生分小组讨论
老师订正总结:本文通过写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
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的事,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感情,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研读赏析
1、作者对环境的描写非常多,请你在文中找出来这些语句,并说明作者为什么着重对
环境的描写?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明确:
写炮火,不是笼统的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教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慰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老妇人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就更伟大了,成功的塑造了老夫人这一形象。
2、作者对老夫人掩埋烈士的每一步都作了详细的描写,突出了非常吃力的特点。
请你
从文中找出这些描写的句子,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明确答案:
如果笼统的说“他非常吃力的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
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他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
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
他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3、烛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烛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
特别结尾处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巩固练习:课后练习题
布置作业:基础训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