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学期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1.2、买文具教案6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二课。

本节课主要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学习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除法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购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解决能力。

他们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100以内加减法,能够进行基本的运算操作,但对于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还比较陌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乐于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采用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理解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列出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算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买文具∣北师大版本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买文具∣北师大版本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买文具∣北师大版本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购买文具时计算价格、找零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2.通过购买文具的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教授文具的基本种类和价格。

2.能够通过口算和写算式的方式,进行文具价格的计算和找零的运算。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将文具价格和找零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过程。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1. 前置知识串讲(5分钟)老师可以先引入一些预备知识,如口算加减法、货币单位和计算、小数等,以便更好地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

2. 课堂互动(15分钟)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文具,并询问他们对这些文具的了解、喜好以及使用频率等,以便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更好地引出今天的内容。

3. 教学讲解(20分钟)老师可以讲解一些文具的名称、规格和价格,提醒学生注意价格的单位和计算方式,并引导学生编写简单的计算式和口算找零的方法。

4. 教学实践(30分钟)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购买文具的实际操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文具价格的计算、找零等操作。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进行以下操作:1.师生共同检查和确认需要购买的文具种类、数量和价格,填写购物清单。

2.给出一定数额的钱(可提前告知),以现金或虚拟货币形式支付。

3.给出文具的价格,要求学生通过口算或写算式计算出价格,并给出实际支付金额。

4.如果有找零,要求学生通过口算或写算式计算出找零金额,并确认正确性。

5.学生将购买好的文具物品进行清点和确认,并整理好文具物品。

5. 教学总结(5分钟)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后作业1.根据今天的实践操作和所学知识,完成一张购买文具的题目,并写出相应的计算式。

2.自己收集并比较不同品牌的文具价格,并记录在笔记本中。

3.跟家长商讨一次家庭购物的计划,计算出需要多少钱,并练习口算或写算式计算出价格和找零额度。

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上《买文具》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上《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购买文具的基本表达方式和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购买文具的基本表达方式。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买文具的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购买文具的预算。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买文具的实际问题。

2.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购买文具的预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文具实物。

2.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文具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一段小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购买文具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二、讲授购买文具的基本表达方式(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学生们使用的文具,询问学生对文具的熟悉程度。

2.教师介绍购买文具的基本表达方式,如“买一个钢笔”、“买一支橡皮擦”等。

3.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文具图片,教师请学生用所学表达方式来描述。

4.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巩固所学内容。

三、购买文具的实际问题解决(30分钟)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文具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每种文具的名称和价格。

2.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所获得的文具种类和价格信息。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给的购买任务,计算需要的文具数量和总价。

4.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根据所给的预算和购买任务,确定最终的购买方案,并做好记录。

四、合作交流(20分钟)1.学生代表依次介绍小组的购买方案和预算安排,其他小组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2.教师引导学生就购买方案进行讨论和反思,评价不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教师总结购买方案的特点和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

五、巩固扩展(15分钟)1.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中与购买文具相关的题目。

2.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购买文具的实际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拓展购买文具的相关知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1.2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1.2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1.2买文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具的种类与用途;2.学习使用价格标签等基本购物知识;3.学会使用货币计算物品价格并算出找零。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教材、购物单、文具模型、价格标签等;2.学生准备:书包、钱包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出示文具模型,让学生们分组观察、分类、交流讨论。

2. 学习文具种类及用途1.教师出示教材,让学生观看P38页。

2.老师向学生介绍文具的种类,并要求学生一个个认真看,记住名称和用途。

3. 学习购物知识1.教师出示购物单,让学生们研究清楚需要购买的文具;2.老师向学生介绍购物中的注意事项,如检查物品品质、询问售价等;3.教师向学生展示货币,让学生们熟悉各种钱币的面额和样式。

4.老师向学生介绍如何计算价格,并给学生简单例子。

4. 模拟购物练习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两个角色:售货员和顾客;2.教师将文具模型和价格标签放到店里(即教室的一端),由售货员负责;3.顾客到售货员处购买文具,要求售货员报出价格,并用货币支付;4.购买完毕后,售货员需要算出找零金额,找零后交给顾客。

5. 讨论与总结1.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购物的相关知识和体会;2.教师总结课程,让学生记住重点知识。

四、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之间自评,交换意见;2.通过出题方式让学生巩固知识。

五、教学建议1.由文具店去购买文具并计算价格,课程更加生动丰富;2.不要把课程呈现成盲目逛街和消费的过程,要让学生知道购物不仅是获得自己所需物品,还要注意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设计背景本次教学设计是依据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进行的。

在“数的认识”这一章节中,“周围的物品”部分,讲授了有关购买文具时的一些常识和技巧。

本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一些生活经验来感知数学。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目标•了解购买文具的常用计量单位。

•学会选择和比较物品的价格。

•锻炼使用数学计算及推理的能力。

2. 教学方法•图像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和图表的形式展示价格和数量等信息。

•问答法: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掌握购物技巧和消费常识。

•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购买文具的情况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几道有趣的口算题来热身,如:小明买了1个橡皮擦花了2元,那么如果他买3个橡皮擦需要多少元?•引导学生讨论购买东西时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品质、价格等。

(2)新课讲解•引入计量单位的概念,如:千克、克、元、角、分等。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文具的品种和价格,并让学生猜测其计量单位,引导学生动手测量或计算各个物品的价格和重量。

(3)课堂练习•通过给出不同的文具价格与数量的表格或图片,让学生计算出总价并比较不同物品之间的价格差异。

•引导学生猜测问题答案并做出推理,如:如果这个笔盒是8元,那么两个笔盒共需要多少元?(4)扩展活动•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购买文具的情况下练习购买技巧。

•引导学生自己设定物品清单并用价格计算器计算价格,比较自己的收支情况。

三、教学评估1. 评估依据•学生评价表:用于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基本反馈和理解情况。

•课堂表现记录表: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堂练习成绩。

•小组活动评估表:记录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购买文具的技能和思维。

2. 评估方法•学生评价表:在课后用问卷方式进行。

•课堂表现记录表:在课堂上直接观察和记录。

•小组活动评估表:在活动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和评估。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掌握合理购买文具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

3.学习一些实用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如找零、比较大小等。

二、教学内容1. 文具的分类介绍文具的分类,如书写类、绘画类、美工类、计算类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让学生了解不同分类文具的特点与用途。

2. 文具的购买通过实际小组活动,让学生掌握如何选购文具,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购买文具的开支,同时培养他们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

3. 计算总价、找零教授实用计算方法和技巧,包括计算总价、找零、比较大小等,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文具的分类教师简单介绍文具的分类并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

3. 文具的购买教师介绍如何选购文具,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节约购买文具的开支,然后让学生自组小组进行文具选购的实践活动。

4. 计算总价、找零教师通过实践演示,讲解计算总价、找零和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自行进行计算练习。

5. 总结教师对全课内容进行回顾,并与学生一起总结课程要点。

四、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

2.让学生掌握选购文具的技巧和方法。

3.让学生学会实用计算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估这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实践活动、日常作业和阶段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

评估内容包括学生的文具选购、计算和综合能力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导入-讲解-实践-总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文具购买和计算的基本技能。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生动有趣,获得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但是,在实践操作环节,由于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小组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

八、教学反思
1.注重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本节课在组织学生独 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交流、班内汇报,使学生在质疑中理清解题思路。 2.教学中并没有单纯地讲授记忆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而是让学 生结合解题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理解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的合理性,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归纳总结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六、说教学过程
1.计算下面各题。 46-24+12
(一)、导入新课
62-25-14
参考答案 1.34 23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买文具》里藏着什么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买文具)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情境图 提问: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并着重注意: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所熟悉的买文具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培养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说一说,请你用“上、下、前、后”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参考答案】: 1.
2. 82 68 18 16 73 30 3. 10-40÷5=10-8=2(个)
答:小梅每分比小红多剪2个。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 元第二课《 买文具》。本节课针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 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结合解题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来理解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再引导学生们体会解 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理解在有除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先算除法后算加、 减法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 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买文具(2)-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买文具(2)-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买文具(2)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购买文具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购买文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包括纸币和硬币。

2. 人民币的计算:培养学生准确、迅速地进行人民币的加、减、乘、除计算。

3. 购买文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购买文具的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购买文具的实践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人民币(纸币和硬币)、计算器、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文具,引导学生关注文具的价格,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让学生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学会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购买文具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买文具(2)北师大版2. 主要内容: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计算、购买文具的实践活动3.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2. 计算题:让学生进行人民币的加、减、乘、除计算。

3. 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购买文具的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让学生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学会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1.2《买文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2《买文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2《买文具》(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1.2《买文具》(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1.2《买文具》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购买文具的情景,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购买文具的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文具模型、计算器、铅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些文具模型,并引导他们观察这些文具的数量。

然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买这些文具,我们需要支付多少钱呢?”2. 讲解例题:我拿出了一道例题,例如:“我有3支铅笔,我又买了2支铅笔,我现在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呢?”我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使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随堂练习题:“我有2支铅笔,我又买了5支铅笔,我现在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呢?”学生们独立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

4.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有5支铅笔,我们又买了3支铅笔,我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呢?”学生们通过讨论和合作,找到了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板书,包括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以及一些相关的例题。

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我给他们设计了一些作业题目,例如:1. 我有2支铅笔,我又买了3支铅笔,我现在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呢?2. 我有5支铅笔,我又卖掉了2支铅笔,我现在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们自己设计购买文具的情景,来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加减法。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三 年级 数学 科 教学设计备课教师课题 1.2买文具 班级教时 第( 1 )教时知识与技能:结合问题情境,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小组交流法 教具准备:ppt 课件课 时:第 1 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观察情境图,读懂数学信息。

二、知识新授1.提出数学问题(1):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需要付多少元? 教学目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1)画图解决问题。

(2)画图并分步列式解决问题。

(3)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2.提出数学问题(2):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1)出示问题,理解题意。

(2)探究解决问题方法。

(3)集体交流,为什么要先算10÷5,为什么3-写在10÷5前面。

(4)学生总结:算除减混合运算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新知1.观察下面的算式,哪种做法对?(1)交流方法。

(2)学生总结:算式中如果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保证等号两边相等。

2.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并计算。

4+24÷8 72÷8-3 5-8÷445-5×4 86-6×8 9+81÷9四、全课总结在这节课中,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买文具北师大版教案:买文具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几何图形卡片、文具用品。

学具:文具用品、几何图形卡片、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文具店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文具店里的文具用品。

2. 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文具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常见几何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这些几何图形。

2. 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彩笔描绘出不同的几何图形。

2.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教师强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长方形:四条边,四个角,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相等圆形:一条曲线,四个角,大小相等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描绘出你喜欢的几何图形,并说明它的特点。

数学三年级上北师大版1-2买文具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北师大版1-2买文具教案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有无数个)
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
这个“.”是小数点。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
二、讲授新课
1、认知小数。
(1)出示课本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
(4)认识这些小数。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2、小黑板作业。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小数。
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小数点
【课后反思】
1、本节课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主要利用了迁移法、讨论法、练习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习。
1.2 买文具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买文具,教材第2-3页的内容,课型属于新授课,所需可是: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简单的小数。
3、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4、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2 买文具word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2 买文具word教案

《买文具》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读写简单的小数,难点是明确小数的意义与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第2页的情境图;第2页试一试。

学生准备:剪下课本附页中的人民币图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都买过些什么?
生1:买过盐。

生2:买过铅笔。

生3:买过瓜子。

……
师:那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加格吗?
生1:铅笔1角钱一支。

生2:一包瓜子5角钱。

生3:本子3角钱一个。

……
师:可见,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文具商店看一看买文具好吗?
生:好!
(师板书课题,出示情境图:文具商店里:铅笔0.5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水彩笔16.85元)
二、学习新知:
1、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能从图中了解到些什么呢?
(生观察后回答)
师:你们知道每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互相说一说。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铅笔0.50元,也就是5角;尺子1.06元,也就是1元零6分……
2、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一下,价格标牌上的数与元角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1)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2第2节【第一课时】买文具》精品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2第2节【第一课时】买文具》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2节买文具【第一课时】买文具一、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境,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体会混合运算中“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的合理性,掌握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实际题意,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淘气和笑笑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让我们一起去文具店看看吧。

(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1.探索“除加”的运算顺序。

(1)收集信息提问:请仔细观察,在文具店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原价每本3元”和“现价5本10元”表示什么意思?(2)提出问题①看一看,淘气和笑笑想买些什么呢?②提问:根据图中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③我们先帮助笑笑解决:“买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需要多少元”的问题吧!(3)独立探究(4)集体交流①有些同学是直接画图解决问题的:提问:说一说每幅图表示的意思,想一想怎样用算式表示?②有些同学是先画图再列算式:18÷3=6(元) 6+4=10(元)。

提问:结合自己画的图,说说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③有些同学直接列出了综合算式。

18÷3+4提问:结合情境说说思考过程,及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

再说一说为什么先算18÷3。

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要想求笑笑买1个作文本和1个英文本一共花了多少钱,必须先知道一个作文本多少钱。

所以要先求18÷3=6(元)再算6+4=10(元)。

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2.尝试解决问题。

(1)导语:解决了笑笑的问题,再来看看淘气的问题。

(2)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要想求“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些信息,需要先求什么?(3)独立试做,集体交流。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1.2买文具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1.2买文具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1.2买文具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与目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1.2买文具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中有关文具的词汇,并能够通过日常生活情境准确运用这些词汇。

此课程旨在通过购买文具来帮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和掌握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团队合作意识。

2. 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将文具购物活动和英语口语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多项能力和合作意识。

3. 课程内容3.1 词汇讲解•文具名称:书、笔、笔盒、橡皮、尺子、胶水、剪刀、彩笔等。

•形状、大小:long, short, big, small, round, square等。

•颜色:blue, red, green, yellow, orange等。

•数量: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等。

3.2 文具购物活动学生将分成数组,每组拥有200元的购物预算。

购物名单上列有各种文具的名称、颜色、数量和价格,学生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合理搭配购买文具,同时将购买文具的过程用英语进行记录和描述。

学生购物完毕后,还需要进行简单的费用核算和记录。

3.3 英语口语实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用英语进行购物、购买文具的描述、团队合作、费用核算等环节。

同时,学生还需要在小组展示自己购买的文具,讲解其特点和用途。

4. 课程流程4.1 第一课时学生进行文具名称、颜色和数量的学习和讨论。

4.2 第二课时老师介绍购物的一些注意事项,如规划购物预算、列出购物单、比较价格等,并组成小组进行模拟购物。

4.3 第三课时进行真正的文具购物活动,并记录购买过程和费用并进行费用核算。

4.4 第四课时小组展示购买的文具,讲解其特点和用途,并口头描述购买的过程。

5. 课程评价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体验,能够加强对英语中与文具相关的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培养英语口语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本课程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很有指导意义。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1.2买文具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1.2买文具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2买文具1.2买文具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第2课——买文具。

在学习完第1课“新学期”之后,学生们已经认识到了新学期的重要性,理解了学校和家庭对他们的期望,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就是根据学校规定和个人需要购买文具。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购买文具的方法,认识不同文具的名称、用途和价格,掌握简单的货币交换方法,培养计算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道不同文具的名称、用途和价格;2.能够熟练使用货币规则进行简单的货币交换;3.学会在实际购买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考能力;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1. 学习不同文具的名称和用途活动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不同文具的名称和用途,并加深对文具的了解。

活动内容:•学生首先听老师讲解介绍文具的种类和用途,包括笔、铅笔、橡皮、尺子、便签纸、修正液等。

•老师出示各种文具,让学生学习和认知,学生可以自由提问,老师就会给予回答和解释。

•学生分组,小组内协作,分享自己知道的文具种类和用途。

2. 熟练使用货币规则进行简单的货币交换活动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货币交换规则,计算小额货币的增减变化。

活动内容:•老师为每个小组配备一套文具和一定的货币。

每个小组的文具种类、价格和货币数量是不同的。

•小组内学生分别扮演卖家和买家,进行文具的购买和售卖。

交换货币的过程要求交易双方计算增加和减少的货币数目,给予找零等操作。

•学生在操作中,要交流协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体验到商品交换的过程和规则。

3. 学生进行实际购买活动目标:让学生体验到实际购买的过程,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内容:•老师带领全班前往附近的文具店进行实际购买。

•学生在购买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文具的名称、规格、价格等信息,自主选择合适的文具。

•学生要练习使用货币,结算商品,计算找零等操作。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2买文具教案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2买文具教案

1.2 买文具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表内乘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法的运算,同时还具备提出简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前提和基础。

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基本上能正确运用加、减、乘、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部试题。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开学前,淘气和笑笑来到文具店里买东西,一进店就被琳琅满目的文具吸引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淘气和笑笑买了什么文具。

如果是你,你会买什么呢?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出示P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3、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3本作文本一共18元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a .18÷3=6(元), 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b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讨论:18÷3+4 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 “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

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文具》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混合运算2买文具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学习除加、除减两步混合运算,突出现实情境的作用,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在教学本节课时,先让学生了解情境图的内容,收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相应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明确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最后对运算顺序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发展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第1课时买文具(一)⊙解决问题,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问题:小华和小英一起到商店买文具,小华想买一个日记本,小英想买一支钢笔,售货员阿姨想考考她们,告诉她们日记本3个12元,钢笔5支20元,你知道小华和小英各应付多少钱吗?2.引导学生读题,解决问题。

3.导入新课:这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将尝试把除法和其他运算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教学新课之前,复习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扫除障碍。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问题呈现。

师(课件出示教材5页情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情境图,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汇报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试着提出数学问题。

3.解决问题一: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1)筛选有用的信息。

(请学生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信息找出来,与问题连起来说一说)(2)独立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练习本上呈现出来)(3)集体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方法一:直接画图解决问题,如下图所示:师: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吗?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直观图列出算式)方法二:画图并分步列式解决问题,如下所示:18÷3=6(元)6+4=10(元)师:18÷3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18÷3表示?6+4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算式6+4表示?(学生对照直观图说出算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方法三: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如18÷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
学生观察插图后
(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
(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
根据教师提示总结: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有无数个)
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或写成35.0元,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
学生自己读。
掌握方法后在读一读0.02 0.31 0.50 2.4 10.33 8.05 20.00 4.135
尝试练习:
3元5角=元2元5角5分=元15元6角=元
8角=元
5分=元
3元5角=元。
初步感知小数。
明确小数的定义。
掌握正确使用小数点的重要性。
采用试读和范读的方法让学生正确读小数。
会正确的采用小数来表
课本2页试一试、3页3题。
课内练习(3页1、2题)。
小组合作
独立完成。
在活动和练习中巩固小数的认识。
四、小结评价、
布置预习
引导学生课堂小结:我们学到了什么?应注意些什么?
预习:货比三家
班内回顾交流学习收获。
明确学习任务。
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作用简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元、角、分与小数。
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元、角、分的知识大家都知道了,小数是什么呢?我们还不认识,这节课我们就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和小数交朋友,大家想不想交一个新的好朋友呀?
看课本,齐读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的特征。(关键、难点)
2.能力目标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情感目标: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策略:
采用情景式教学,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导活动
主体活动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2.认知小数。
(1)出示课本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4)认识这些小数。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
这个“.”是小数点。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
3.小数的读法。
(1)教师板书:16.85
教师范读读作:十六点八五。
(2)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3)读一读。
(注意: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
4.小数的写法。
(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