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在中国的长期探索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直是指导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中,经济理论是特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起源、核心观点、实践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
一、起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在这次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诞生。
此后,中国经济理论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二、核心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式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也明确指出,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国家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高度重视改革开放,认为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开放,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改革既有体制,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3.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
经济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GDP的增长,更加注重人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
三、实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的实践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实践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球南方国家争相效仿的典范。
四、面临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社会转型带来的结构性矛盾、资源环境问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科学论断,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最终目的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深化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 提出了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这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
这就把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放在了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之上, 从而避免了重蹈过去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
这个理论, 同样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进行了一场革命性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的改革,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就我国改革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 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与改革相互联系和并行的是对外开放。
任何一个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不能成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实质, 是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探索, 打破了把市场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异己物的偏见。
提出,计划和市场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二者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资本主义有计划,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首次和创举, 它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XX政治建设理论。
XX 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没有XX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它是在对于中国特殊国情加以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形成。
(1)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自然和人为条件差异较大,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不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也既反对计划经济的标志性落实。
(3)继承和发展:充分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提出,市场竞争是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唯一能够有效分配资源的方法。
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种实现形式,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和国家管制相辅相成,共同实现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多样化发展。
2.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被强调。
其主张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步实现。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的建设和传承。
3.发展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
这意味着要调整产业布局,推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同时,要采取创新的发展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和改革,激发社会创新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向着更加高效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4.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经济不是中国特殊的现象,而是全球性的趋势。
因此,中国必须适应这个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2020年整理).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3)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是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高度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经济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这一理论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
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这些重大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的工作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该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和科学理论支持。
一、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并注重发挥政府在治理、规划、调节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资源分配和经济发展,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宏观调节政策和微观管理措施,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和区域,保证市场经济机制的健康运行。
二、公有制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将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发挥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保持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强调,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探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宏观调控,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同时,强调合理调整结构、改进质量、提高效率,增强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五、开放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认为,开放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既要保障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又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推动经济全球化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并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强国民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1)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经济增长: 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 • 经济发展:不仅是指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在数量 经济发展: 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 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 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 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 •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 经济发展方式: 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 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除经济增长方式 还包括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 外,还包括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 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概念 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 。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 (1)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经济制度是指一定历史阶段占主要地 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 。 • 经济体制是指在经济制度基础上经济 运行的具体形式, 运行的具体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 具体形式和结构, 具体形式和结构,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 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和经济运行规则等。 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和经济运行规则等。
• 第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时 第二, 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 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负 面影响是很大的。因此, 面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我们在实现工业化过程 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 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三,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机械化和 第三,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 自动化是主要着力点, 自动化是主要着力点,从而导致失业问题的出现 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 。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这 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 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 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 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 系,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
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这些理论都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们提出了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办法和措施。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政治协商的民主集中制。
它将民主原则和集中制原则结合起来,强调政治协商,增强政治整体性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它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其中包括改革开放、和平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即以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它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1)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3)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与感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中特理论的体会学院:商学院专业:国际商务学号:1411021040 学生姓名:王朋伟主讲教师:李小兰教授成绩:摘要: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进行了概述,详细叙述了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包含的九个方面的内容,最后是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当下国情下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下的理论与体会。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中特理论的体会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出现的成就和教训进行总结、提炼而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通过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找出了新的时代背景和新国情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行的特殊规律,从而划出了基本的经济范畴,成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较为完整的经济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涵盖了以下的九个方面:一是有关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是中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任务的艰巨性与过程的曲折性,从而深刻的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群众的选择,是中国的选择; 三是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必须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四是发挥社会主义能够进行自我完善的特点与用先进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的方向;五是要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与市场经济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经济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特性,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保证大方向的正确以达到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六是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相适应,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七是要重视区域发展的平衡,协调好城乡二元结构的平衡发展,努力实现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城镇化;八是要根据国内外企业管理形式与组织形式的变化方向以及国内公有制企业的改革经验教训,最大限度的发挥公有制的优势,调动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中国混合经济的共同发展;九是积极推动中国走出去,参与国际生产分工,利用国外资金,开发国际市场,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革命实践开辟的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资料拓展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施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份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知识体系框架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知识体系框架一、社会主义基本知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1.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2.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条)3. 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包括哪些内容(6条)1. 渐进式改革的定义:2.3. 渐进式改革的特征(34. 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4条)5. 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成功经验(10条)注:比较4、5的相同和异同点。
三、收入分配问题(国家对分配问题先无定论,一般不会出题)1. 概念:国民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2. 按劳分配的实质(2方面)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的形式:通过市场机制迂回曲折地间接实现(3条)4. 按劳分配中的平等与效率平等:2方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承认差别,等量交换)效率:2方面:(分化、干预、降低积极性、效率;更大、更高、共同富裕)四、产权理论和国企改革1. 产权的定义和功能——产权明晰化的功能2. 国有制下国有产权的安排——国家代理制⑴使用国家代理制⑵国家代理的方式:行政代理(成本4条)经济代理(难题3条)3. 国企改革:⑴方向:推荐产权制度改革,使产权明晰化⑵历程: 三大战役放权让利试行股份制 三大战役:战略性调整4. 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⑴核心:建立法人资产制度⑵法人资产制度的特征(7条,02年简答)⑶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制五、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论:⑴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定义(纵向定义)⑵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的定义(横向定义)2.经济增长的方式:⑴粗放型增长方式①定义②特征(4条)⑵集约型增长方式⑶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04年简答)①制度的定义②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变量时,经济增长表现为制度的变迁③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环节:(3条:产权、国家、意识形态)3.经济发展模式:⑴定义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5条)⑶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6条)⑷我国新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5条)4.具体的发展战略、政策: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⑵科教兴国的战略措施(5条)⑶科学发展观(4条)六、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1.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条)2.如何处理好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01年论述)①坚持政策、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立足点②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引进技术利用外资③二者统一、相辅相成3.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3条)4.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6条)七、政府职能与干预调节:1.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参考财政学相关内容)2.政府适度敢于的界定(9条)3.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目标(00年简答):基本目标(3条)具体目标(5条,08年论述)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4条,02年论述,06年简答,08年论述)注:红色标注为可能考选择的。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50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符合现阶段国情的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自身又是一个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
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第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第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
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为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二)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
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应当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四)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五)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强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基本路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后来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补充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就表明基本路线实施的“主体”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全国各族人民;“根本问题和中心环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前者是立国之本,后者是强国之路;“立足点和精神状况、基本方针和方法”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伟大目标”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基本纲领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展开和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直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纲领:强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实施互利双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走中国特色城镇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结
导论1.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
4.2020年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中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能否坚持和发展中特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中国特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道路(总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只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如何概括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人口情况:人口大国而非人才强国,文盲半文盲比例高;(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结论:三个没有变2.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不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思想。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
强调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3、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5、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思想。
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
6、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思想。
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强调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8、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
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10、“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强调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11、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思想。
强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简要概述)答案:1.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
2.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要求。
3.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4.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
5.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
6.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
7.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主题。
8.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
9.提出了充分实现政治XX、社会XX和党内XX。
10.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观念。
二、为什么我国要确立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体?答案:因为这是同我国国体相适应的政体形式。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XX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国体决定了,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但是全国人民不可能直接管理国家,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
这种形式就是建立在XX集中制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普通选举产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代表,人大代表了解和收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各级人民政府使这些法律和法令得到切实贯彻执行。
种种制度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又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市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三、为什么我国不适合多党执政?答案:1.多党制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袁世凯和蒋介石分别扼杀了早期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多党制。
2.多党制不适应于现代中国国情,多党制中的政党竞选不适应于中国国情。
西方多党制政党竞选要求符合理智性,有序性,公平性原则,中国现阶段的XX政治发展水平以与国民政治素质都不适应与西方多党制政党竞选。
多党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于西方的多党制。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02 社会主义所有制
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促进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国有经济主导和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了国 际竞争力。
国有经济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目 录
•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概述 • 社会主义所有制 •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0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社会主 义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特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0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价格机制
市场价格信号引导资源在不同部 门、地区、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合 理流动,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供求机制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和服 务的价格,进而调节生产和消费,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竞争机制
市场竞争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创新技术,推动资源向 更高效、更有竞争力的领域流动。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体现效率又促进公平 ,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在关键 领域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
促进创新与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 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新的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的起步。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了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走自己道路的思想,并对苏联的模式和苏联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见解。
同时还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文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艰难曲折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确立了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
十六大以来,准确分析我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公平正义等重大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新境界和新局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
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调节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的思想。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改革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过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
”二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将实行按需分配原则,低级阶段则要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上述分配原则: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三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既要反映和体现市场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等。
(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论,关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理论,等等。
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包括以下主要的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造福各国人民。
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
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
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
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了,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还有许多未知的必然王国。
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立场或价值观、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以及基本的制度规范。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形成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所要求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是要坚持其中的某一个具体的观点或结论,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论原则,并以此为指导研究中国的具体情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特有主题、活的灵魂和不竭的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史、系统经验和丰富的实践,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需要正确借鉴并广泛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以及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兼容并包,博采众长。
但必须注意的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的一些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它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特殊的历史条件、价值体系和利益要求。
因此,对于西方的经济理论我们绝不能照搬照抄,而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科学地借鉴和吸收。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坚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借鉴并广泛吸收西方经济学以及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