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Excel的基本操作

Excel的基本操作

第一节Excel的基本操作1、界面介绍:态栏一个工作簿最多可包含255张工作表,一张工作表最多可包含65536行(1-65536),256列(A-IV),一个单元格可存32000个字符。

名称框:①显示当前单元格的地址②定位编辑栏:①显示当前单元格的内容②修改当前单元格的内容(单元格内部直接修改必须“双击”)网格线:只用于屏幕显示,一般情况下不能打印输出2、工具栏的设置:显示隐藏:单击“视图”→工具栏→选择要显示/隐藏的“工具栏”即可位置的调整:将光标放在相应工具栏前边,当光标变为“四个方向的箭头”时拖动到相应位置即可3、选定对象:单元格:用鼠标单击即可(边框变为黑色粗线时)行:在行号上单击列:在列标上单击连续的区域:按Shift键选择不连续的区域:按Ctrl键选择全选:单击即可4、简单表格的制作:换行:Alt+Enter按Tab键可以向右切换单元格按Enter可直接换到下一行光标键“↑,←,↓,→”也可切换到不同的单元格第二节内容的输入与删除1、内容的输入:选定单元格→输入内容→确定(回车)文字:左对齐数字:右对齐,精确位数为15位,超过11位时以科学计数法显示日期:输入当前日期“Ctrl+;”当前时间“Ctrl+ Shift+;”输入日期的格式:年/月/日,年-月-日时间格式:时:分:秒分数:输入0+空格→输入分数(如:1/2的输入:0 1/2)“0”及身份证号码的输入:先输入“单引号”后再输入注意:当单元格内容超出单元格宽度时会以“###”显示,将单元格宽度调整一下即可恢复2、内容的清除与删除:全部右侧单元格左移格式下方单元格上移内容(Delete)整行批注整列3、选项的使用、记忆式输入、选择列表、自动更正工具→选项(→编辑→记忆式键入)工具→自动更正选中相应单元格→右击→选择列表第三节移动、复制、插入、转置一、在同一个工作表中移动、复制:1、移动:选择内容→剪切→选择位置→粘贴将光标放于要移动内容所在单元格的边框上变为箭头时直接拖动即可2、复制:选择内容→复制→选择位置→粘贴将光标放于要移动内容所在单元格的边框上变为箭头时+Ctrl键拖动即可在不同的工作表间复制时,加上Alt+ Ctrl键+拖动即可二、在不同的工作表间的移动和复制:1、移动:鼠标拖动→单击“相应的工作表标签”→选择适合的位置2、复制:鼠标拖动→单击“相应的工作表标签”→选择适合的位置三、插入、转置1、插入:选择内容→Shift键+光标拖动2、转置复制、粘贴命令进行移动或复制时,选择位置时只需选择一个开始的单元格即可。

《用图表来表达》教学设计

《用图表来表达》教学设计

《用图表来表达》教学设计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学刘珊一、教材分析:《用图表来表达》是西安交大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七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据表的建立,面向数据计算的函数运算与自定义公式计算。

而自动筛选与图表的应用是统计分析中常用到的方法,它们为最后的结论提供可靠依据。

可以说本节是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

本节课教材强调图表的创建方法,忽视数据的由来,从而导致学生在认知体系上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

因此,在操作实践环节我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斐波那契数列作为本课案例,让学生体验“界定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电子表格运算—建立图表—得出结论”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

树立图表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之上,能够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数学课中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章节。

通过学习已能达到如下目标:1、掌握三种图表(饼图、柱形图、折线图)的基本特点;2、针对不同数据,选择适当的图表;3、可人工作图;4、可根据图表,读取信息,进行应用。

针对此种情况,我就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由图表的制作扩充为基于数学模型的建立下的图表的创建,将本课的第一、第二个环节采取启发式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并配有专门的微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与操作实践。

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1、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用图表表达的操作技能。

通过导课视频《图表如何欺骗了你》使学生思考图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通过对图表一的判读而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对图表二进行编辑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通过对图表三的判读则强调根据数据选择正确图表类型,并创建图表促进操作能力提升。

层层递进达到教学目标一。

在判读三张图表时配有微课与学案帮助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操作。

2、为了让学生理解数学模型来源于生活,树立图表制作的整体性思想,在操作实践环节引入斐波那契数列,让学生观察向上生长的大树、花瓣的数目、美丽的海螺曲线半径,理解数学模型来源于生活。

中考数学 考点系统复习 第三章 函数 第七节 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中考数学 考点系统复习 第三章 函数 第七节 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2.★(2022·连云港)如图,一位篮球运动员投篮,球沿抛物线 y=-0.2x2 +x+2.25 运行,然后准确落入篮筐内,已知篮筐的中心离地面的高度为 3.05 m,则他距篮筐中心的水平距离 OH 是 44 m.
重难点 2: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如图,等腰梯形 ABCD 中,AB=4,CD=9,∠C=60°,动点 P 从点 C 出发沿 CD 方向向点 D 运动,动点 Q 同时以相同速度从点 D 出发沿 DA 方 向向终点 A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 动.
∴CE=1.5,DE=2.∴点D的纵坐标为-1.5, 令-12(x-4)2+12=-1.5, 解得x=4+3 3 ≈9.19或x=4-3 3 ≈-1.19(不合题意,舍去),∴ D(9.19,-1.5). ∴OC=9.19-2=7.19≈7.2(m). ∴OC的长约为7.2 m.
命题点2: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近6年考查2次)
【分层分析】(3)令获得的周利润等于2 000元,列方程为--2(2x-(x8-5)2+ 2+42 4505=0=2 0200,结合w的函数图象可知x的取值范围为7078≤05≤)x2≤x≤1001,00 再0结00合物价部门规定该品牌宁夏特产的销售单价不得高于85元/kg即可
得到销售单价的取值范围.
段,运动员起跳后飞行的路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中实线部分所 示),落地点在着陆坡(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上,着陆坡上的基准点K为 飞行距离计分的参照点,落地点超过K点越远,飞行距离分越高.2022年
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标准台的起跳台的高度OA为66 m ,基准点K到起跳 台的水平距离为75 m,高度为h m (h为定值).设运动员从起跳点A起跳 后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ax2+bx+c(a≠0).

统计技术常用工具

统计技术常用工具

二、分层图应用步骤
确定要研究的主题 收集数据
(观点、意见) 数据的分组 数据的分层 数据的汇总
三、分层法与分层图的比较
区别
分层法
分层图
适用 用于质量数据 用于一定主题的
范围
意见、观点
工具 一般与数字数据 非数字数据的统
类型 的工具结合使用 计技术工具
统计方法
分层 使同一层内数据 使同一层内数据
原则 波动尽可能小, 波动或意见差异

询 秘密 机
通路秘密 耳机插座
说明书
清晰的说明书
快速查询卡
控制
带有清晰标志的控

易于使用
通过遥控电话操作
消除
易于消除
消除"选择的"信

第二层(子要素)
不计挂断次 时间和日期标记
第三节 水平对比法
(benchmark)
一、概述
水平对比法——对照公认的标准或 先进水平来度量自己处于何种状 态的方法。
二、水平对比法应用步骤
确定对比项目 确定对比对象
收集资料 进行对比 制定改进 工作计划
第四节 头脑风暴法
(brain storming)
一、概述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 法"是通过集体讨论互相激发并 引发创造性思维,产生和澄清大 量观点、问题或议题的方法。
二、头脑风暴法应用步骤
选择主题




确定主持人
选择参加人员
明确会议目的

发表观点



记录观点
是否还

有观点

对所有观点进行

评估和验证

信息技术 - 中文Excel 97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信息技术 - 中文Excel 97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信息技术 - 中文Excel 97电子表格基本操作Excle教案单元备课:一、教学目的与要求⑴了解电子表格软件EXCEL97的功能和特点。

⑵娴熟把握建立和管理(包括打印)不太简单的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⑶把握EXCEL97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4)把握EXCEL97图表的建立和使用。

⑸初步把握管理多工作表的方法。

(6)把握工作表数据库的排序、筛选、查找、分类汇总和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操作。

⑺把握建立模拟运算表和使用单变量求解的简洁数据分析方法。

⑻培育同学的实际操作力量和利用EXCEL97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⑼培育同学对使用计算机的爱好。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支配第一节EXCEL97基础学问1课时其次节EXCEL97的基本操作3+2课时第三节EXCEL97公式和函数的应用2+1课时第四节工作表的打印输出0.5+0.5课时第五节EXCEL97的图表1+1课时第六节管理多工作表0.5+0.5课时第七节使用工作表数据库3+2课时第八节数据分析初步2+1课时三、重点与难点1、本章重点:⑴建立和管理(包括打印)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⑵EXCEL97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⑶EXCEL97图表的建立和使用。

⑷多工作表的管理。

⑸工作表数据库的操作。

⑹建立模拟运算表和使用单变量求解。

2、难点:⑴EXCEL97公式和函数的概念和使用。

⑵工作表数据库的概念和操作。

⑶模拟运算表和单变量求解。

四、参考书目初三信息技术教学与参考EXCEL97中文版入门与提高清华高校出版社第一节EXCEL97基础学问(一)教学要求1、了解EXCEL97的功能和特点。

2、把握EXCEL97的启动和退出。

3、了解EXCEL97工作薄和工作表的有关概念。

了解EXCEL97菜单栏和工具栏中各种工具的作用。

4、把握激活工作表和活动单元格的操作。

5、初步把握单元格的表示方法。

(二)教材分析与教法在本节教材中,介绍了有关EXCEL97的最基本的学问和操作。

1、EXCEL97的功能和特点EXCEL97是Microsoftoffice97中的一个电子表格软件,具有友好的界面、强大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处理功能;直观的数据统计图形显示功能;强大的宏功能和自嵌的VBA(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工作薄共享功能使多个用户能同时处理同一工作薄;供应Internet功能,可以将工作薄保存为HTML格式并在Web上使用,还能从网上数据源中导入数据。

第三章 创建与使用表

第三章  创建与使用表

-第29页-
11.查阅属性列
当一个表中某个字段的取值完全来自于另外一 个表的某个字段,或者是一些固定的值组成 的序列。可以定义其查阅属性。 查阅字段的数据来源有两种:来自表、查询中 的数值和来自创建值列表的数值。 两种方法:通过查阅向导
通过字段属性中的“查阅”属性定
11.查阅属性列
1)通过“查阅向导”创建查阅列 – 启动查阅向导 – 选择查阅列的数据来源方式 – 确定为查阅列提供数据的表或查询 – 从表中选择提供数据的字段 – 调整列宽度 – 确定查阅列字段的标签
第四节 表的基本操作
二、添加、修改与删除记录 1、记录的添加---不同类型数据的输入 •日期/时间型数据:日期选取器。 •文本型数据:直接输入。最多可以输入255个字符。 •“是/否”型数据:复选框。打钩表示“是(-1)”,没 有钩表示“否(0)”。 •OLE对象型数据:用鼠标右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 择“插入对象”命令,打开插入对象对话框。在对话框中 可以新建各种类型的对象,或在指定位置选择一个已经存 在的外部文件插入到当前字段上。 •超链接型数据:右单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中 “超链接”|“编辑超链接”命令,打开插入超链接对话
自定义格式:;<真值>;<假值>。
-第15页-
2.定义字段属性-格式(3)
3)是/否类型字段的格式
有“常规日期”(默认)、“长日期”、“中
日期”、“短日期”、“长时间”、“中时 间”、“短时间”7种 可以用自定义字符,时间分隔符号:、日期分 隔符/、以dddddd来显示日期,ttttt显示时间, d、w、m、q、y分别表示日、星期、月、季、
– 单字段主键 – 多字段主键 – 自动编号主键 【例3-6】给“成绩”表设置组合主键。

5.7.1三角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课时)(高硕)-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小单元教学专家指导(视

5.7.1三角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课时)(高硕)-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小单元教学专家指导(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及其解析 (一)教学内容本小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 版(2019)第五章《三角函数》的第七节《三角函数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前提下来学习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通过例题,循序渐进地介绍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在素材的选择上注意了广泛性、真实性和新颖性,同时又关注到三角函数性质(特别是周期性)的应用.培养他们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突出函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建模、分析问题、数形结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分析、数学直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1.会通过建立三角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掌握对函数sin()y A x ωϕ=+图像的应用,培养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核心素养能力。

3.通过学习三角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能使学生学会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培养数学建模素养。

(二)教学目标解析①要读懂题目所要反映的实际问题的背景,领悟其中的数学本质,根据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列式. ②在建立三角函数模型这一关键步骤上,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打开思路,解决问题. ③在应用研究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当注意从复杂的背景中抽取基本的数学关系,还要调动相关学科知识来帮助解决问题.④实际问题通常涉及复杂的数据,因此可能需要用到计算机或计算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问题1 如何理解函数sin 00[0y x x A ωϕA ω=+>>∈+∞()(,)(,))中,A ω ϕ,,的物理意义. 突破:通过对弹簧振子振动、及交变电流两个物理问题来说明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包括函数模型的拟合、作散点图、确定参数A ω ϕ,,从而确定出相应的函数解析式.了解简谐运动可以用函数sin 00[0y x x A ωϕA ω=+>>∈+∞()(,)(,))表示,理解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如振幅、周期、频率等与这个解析式中常数有关,理解A ω ,,的物理意义. 问题2 三角函数模型的作用突破:三角函数作为描述现实世界中(周期现象)的一种数学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很多问题,在刻画周期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已知函数模型求解数学问题;②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抽象出有关的数学模型,再利用三 角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3 利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突破:教学难点:重点: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并会用三角函数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四、教学支持条件PPT 课件,视频五、教学过程设计(主体内容) (一)情景导入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具有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特点的周期运动变化现象,如果某种变化着的现象具有周期性,那么就可以考虑借助三角函数来描述.问题1:你能举出生活中具有周期性现象的实例吗?【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之后,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教师进行补充】 【预设的答案】:预想学生所举周期性现象的例子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匀速圆周运动。

电大《金融统计分析》期末复习重点内容资料必考重点

电大《金融统计分析》期末复习重点内容资料必考重点

电⼤《⾦融统计分析》期末复习重点内容资料必考重点电⼤《⾦融统计分析》期末复习重点内容资料⼩抄第⼀章⾦融统计分析的基本问题第⼀节⾦融活动与⾦融统计分析⼀、货币、信⽤、⾦融货币作为购买⼿段不断地从⼀个商品所有者转给另⼀个商品所有者就构成了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产⽣的货币的运动形式。

信⽤是商品买卖的延期付款或货币的借贷。

货币流通与信⽤活动密不可分地结合在⼀起就构成了⾦融。

⼆、⾦融体系⾦融体系包括以下五个⽅⾯:1.⾦融制度:涉及⾦融活动的各个⽅⾯和环节,体现为有关的国家成⽂法和⾮成⽂法,政府法规、规章、条例,以及⾏业公约和惯例的制度系统,具体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制度等。

2.⾦融机构:是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分为银⾏和⾮银⾏⾦融机构两类。

3.⾦融⼯具:⼀般解释为信⽤关系的书⾯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书;常被称为⾦融产品或⾦融商品在⾦融市场上进⾏交易;在统计中,常以⾦融资产和⾦融负债来具体体现。

4.⾦融市场:是⾦融⼯具发⾏和流转的场所。

随着现代电⼦技术的⼴泛应⽤和⼤量⽆形市场的出现,⼈们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融商品供求关系或交易活动的总和。

5.⾦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对市场体系所进⾏的政策性调节的机制,⼀般包括决策执⾏机构、⾦融法令法规和货币政策三部分内容。

三、⾦融统计分析⾦融统计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运⽤统计学的理论和⽅法,对⾦融活动进⾏分类、量化、数据收集和整理及进⾏描述和分析,反映⾦融活动规律,揭⽰其基本的数量关系,为⾦融制度的设计和理论研究以及⾦融调控机制的实施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融统计⼯作是⾦融统计分析的基础。

做好⾦融统计分析⼯作取决于三个⽅⾯:⼀是科学扎实的⾦融统计⼯作;⼆是捕捉重要的现实⾦融问题;三是运⽤科学的统计分析⽅法。

⼀般可将实际统计⼯作分为两类,即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和专题性的统计分析。

第⼆节⾦融统计分析基础⼀、⾦融统计指标和⾦融账户⾦融统计指标是连接⾦融理论和统计⼯作的最基本的内容,前者是理论基础,⼜是后者的⼯作起点。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详细调查概述
调查目的: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状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 调查方法:召开调查会;访问;发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 调查原则:业务人员、主管人员、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共同参与
管理业务调查包括:
组织结构调查 管理功能调查 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3.4
供应商
DB9
应付款明细帐
付款并 修改明 细帐
3.3
编制会 计报表
3.5
开收据 并修改 明细帐
3.1
核对 付款单
3.2
付款
DB10
应收款明细帐
DB11
总帐
经理
应付款 通知
付款
收据
“会计帐务”的扩展
扩展出来的数据流程图已经基本表达了系统所有的逻辑功能和必要的输入、输出,能使用户理解系统的逻辑功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且能使系统设计员和程序员在看到图中的每一个处理逻辑以后,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简单明确的印象和概念就可以了。
处理逻辑名称:确定顾客订货
层次号:1. 3
简述:依据顾客信誉和配件库存确定是否允许顾客订货
输入数据流:DF0001(合格的订货单), DF0002(配件库存)
输出数据流:DF0005,DF0006
×××系统
0
外部项
外部项
外部项
外部项
自顶向下的扩展 (1)关联图
××× 子系统
1
外部项
外部项
外部项
外部项
××× 子系统
3
××× 子系统
4
××× 子系统
2
(2)顶层数据流程图(第一层)
×××
1.1
外部项

高考历史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第七节图表类选择题解题方法一、题型特征(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了命题形式。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解题技巧1.“三看”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3.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三、经典例题1.(2022·全国甲·10)表1表1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

据表可知,该时期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2.(2022·全国甲·8)图3图3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

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3.(2022·全国乙·8)图5图5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4.(2022山东卷·9)图1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5.(2022山东卷·10)图2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一节系统1。

系统的定义及理解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三个方面理解:1)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元素。

2)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人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

2.系统的思想1)突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等级等级层次结构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方式3.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框架结构、钟表机构、控制装置、开放系统、低级有机体、动物、人社会文化系统、超越系统。

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高层三级是最复杂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类活动系统)3)按系统的抽象程序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4)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4。

系统的特性1)系统的整体性2)系统的目的性3)系统的稳定性4)系统的突变性5)系统的自由组织性6)系统的相似性第二节信息1。

信息的定义1)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2)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2.信息的基本属性1)事实性2)扩散性3)传输性4)共享性5)增值性6)不完全性7)等级性8)滞后性3。

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1)人需要反馈2)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3)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4)人们需要的口味各异5)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4.信息对管理的基础作用,可以由管理基本职能中信息的重要作用来说明1)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2)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3)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4)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5)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6)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5.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的三个阶段1)情报阶段2)设计阶段3)抉择阶段6。

结构化决策的定义结构化决策,是指建立在清楚的逻辑基础上的决策.7.非结构化决定的定义非结构决定是没有明确决策规则的决策。

VF教案

VF教案

Visual FoxPro 6.0 数据库与程序设计教案第一章数据库系统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让学生掌握数据(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三种数据模型,重点掌握关系模型。

(2).让学生理解字段和记录的概念、了解VFP的特点、掌握VFP的启动和退出。

(3).启动VFP后,让学生理解VFP窗口的各个部分。

(4).本章最后让学生简单了解VFP的向导、设计器和生成器。

2.本章各节教学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1、数据库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数据(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2)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3)关系数据库及其特点:关系数据库、关系、二维表、记录、字段、关系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VFP的特点、安装和运行(1)VFP特点(2)VFP的安装(3)VFP的启动和退出(菜单方式、快捷方式,退出的各种方式)第三节、VFP的集成开发环境(1)VFP用户界面(2)VFP的向导、设计器和生成器(第一节为1学时,第二节、第三节结合第二章的第一节为1学时) 3.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及其特点的理解,VFP的启动和退出,以及VFP的运行环境。

本章教学的难点:关系数据库及其特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数据库、数据表、字段、记录的关系、字段的属性。

5.本章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理论讲授与课堂上的示例演示相结合,理论课与上机实验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概念要讲解清楚。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与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指南第二章Visual FoxPro 6.0 语言基础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掌握VFP的基本数据类型(2)掌握各种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3)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4)了解数据的存储方式(5)掌握内存变量和数组的定义、赋值和使用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数据类型第二节、数据存储第三节、运算符和表达式第四节、函数第五节、命令(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为1学时,第四节、第五节为1学时)3.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各种数据类型的介绍、各种类型常量的书写格式、字段变量和内存变量、各种运算符的介绍,命令的书写格式。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精校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精校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直角三角形4、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5、勾股数的规律(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平方。

即当a为奇数且a<b时,如果b+c=a2,那么a,b,c就是一组勾股数,如(3,4,5)(5,12,13)(7,24,25)(9,40,41)等。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1)都可构成一组勾股数分别是:2n,n2-1,n2+1,如:(6,8,10)(8,15,17)(10,24,26)等。

第二节、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1、有一个角是直角(90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④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0。

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两直角边乘积/斜边。

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一个角是90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一条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④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三节、勾股定理的应用1、证明直角三角形及其它涉及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判定实际问题中两线段是否垂直的问题。

以已知线段为边构造三角形,根据三边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

信息系统流程图的作用

信息系统流程图的作用

▪ 系统名 ▪ 财务系统
▪ 子系统名 ▪ 工资子系统
▪ 程序名 ▪ 更新工资主文件 ▪ 程序标识符 ▪ GXCL.PRG
▪ 语 言 ▪ Visual Basic
▪ 日 期 ▪ 1993.08.06
▪ 一、输入
▪ 二、输出
▪ 文件名
▪ 文件标识 ▪ 设备 ▪ 备注 ▪ 文件名
▪ 文件标识

设 备
▪备 注
系统的吞吐量 系统的响应时间 系统的可靠性 集中式还是分布式 地域范围 数据管理方式
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经 系统处理后,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 的响应时间。它与CPU 运算速度和通讯线路 的传递速率等有关。
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用连续工作时间表示。 双机双工结构方式可靠性高
集中式:主机系统或者网络系统;分布式: 微机网络
❖ 输入设计
❖ 输出设计
局域网或者广域网。
文件管理系统或者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计算机硬件选择
▪ 计算机硬件的选择取决于数据的处理方式 和要运行的软件。
▪ 在计算机机型的选择上则主要考虑应用软 件对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需求。
计算机主存; CPU时钟; 输入、输出和通信的通道数目; 显示方式; 外接转储设备及其类型。
三、计算机网络选择
网络设计——B/S模式
Web 浏览器
Web 服务器
数据库 服务器
网络设计——综合模式 数据库服务器
C/S应用 服务器
基于WEB的 应用服务器
C/S客户机
WEB服务器 浏览器
网络逻辑设计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上,主要考虑:
数据库的性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系统平台;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能; 数据的类型。

自动控制原理7第七节频率特性和时域性能指标的关系

自动控制原理7第七节频率特性和时域性能指标的关系

案例剖析:某型导弹控制系统设计优化
1. 调整控制器参数,改善系统频率特性。
2. 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如自适应控制、鲁棒控 制等。
3. 对执行器和传感器进行改进,提高系统动态性 能。
优化效果:经过优化后,导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和快速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超调量和稳态误差明 显减小。在实际飞行试验中,导弹的命中精度得 到了有效提升。
02 4.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时域性能指 标。
03 5. 对比不同频率特性下的时域性能指标,分析它 们之间的关系。
数据采集、处理及结果展示
数据采集
使用高精度传感器采集系统响应数据,包括输出信号、误差信号等。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 然后,计算时域性能指标,如超调量、调节时间、稳态误差等。
05
实验验证与案例分析
实验设计思路及步骤介绍
实验设计思路及步骤介绍
01
步执行器、传感器等硬件设备 ,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
03
2. 设计不同频率特性的控制器,如低通、高通、带通等,并 分别进行实验。
实验设计思路及步骤介绍
01 3. 对每个实验,施加相同的输入信号,并记录系 统响应数据。
高频段增益越大,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小。
稳态误差与带宽的关系
带宽越宽,系统的稳态误差越小。
04
典型系统频率特性和时域 性能指标关系探讨
一阶系统
频率特性
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是单调的,没有谐振峰。其幅频特性随频率的增加而单调下降,相频特性则随频 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时域性能指标
一阶系统的主要时域指标包括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和调节时间。这些指标与系统的阻尼比和自然频率 有关,阻尼比越小,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越短,调节时间越长;自然频率越高,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 。

数据组之间的关系表达

数据组之间的关系表达

数据组之间的关系表达
数据组之间的关系表达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具体取决于你希望表达的关系类型和数据的性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系表达方式:
1. 表格:通过表格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组之间的关系,例如行列交叉处的值可以表示不同数据组之间的关系。

2. 图表:使用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组之间的关系,例如散点图、折线图、柱状图等。

3. 数学表达式:使用数学表达式可以精确地描述数据组之间的关系,例如线性关系、二次关系、指数关系等。

4. 文本描述:通过文本描述可以详细地说明数据组之间的关系,例如因果关系、相关性、差异性等。

以上是常见的数据组关系表达方式,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加与减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一、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一、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主键的概念;
2、识记Access中表之间关联关系的类型;
3、了解什么是查询;
4、了解查询的相关概念;
技能目标:
1、掌握Access中主键创建的基本方法;
2、创建查询的基本方法并能为数据表创建查询;
3、掌握Access数据据表建立关系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键的概念,关系及关系类型,查询,字段,表,排序,显示,准则;
2、创建主键,创建关系,创建查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Access数据库的关系及关系类型,主键,查询的相关概念;
2、关系的理解及为表间建立数据关系;
难点:1、关系的理解及为表间建立数据关
系;
2、关系及查询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操作、实例讲解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知识理论部分
(一)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在Access数据库中,可以有多张数据表,这些表可以属于不同的使用者,为了能将各表中的信息组合到一起,更好地管理数据库,更方便地维护数据库,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共享,首先需要建立数据据表间的关联(即关系表);
(二)主键
要建立数据表间的关联(关系),在设计数据表时,就先考虑建立一个能将各个数据表关联起来的字段,这个字段在各表中有相同的名称和字段类型(或使用自动编号)并且在一个表中能对该记录提供唯一标识。

在数据库中满足这样条件的字段称为“主键”,即“主关键字段”。

问题:
1、在一张学作弄信息表中,“姓名”可否作为关键字段?
姓名可以重复,不能做为关键字段。

2、在学生信息表中,学生的学号或身份证号能否作为关键字。

->可以,因其能在数据表中对记录提供唯一标识。

(三)、Access中表之间的关系类型
1、一对一关联关系
即甲乙表中只有唯一的一条记录彼此相匹配;
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有序的数对只与平面上的一个点相匹配,而幸而上的一个点,也只与一个有序数对相匹配。

2、一对多的关联关系
甲表中的一条记录与乙表中的多条记录相匹配,而乙表中的一条记录也可以与乙表中的多条记录相匹配;
例:在一张人与民族产关系表中,一个人只能对应一种民族,而与一种民族相匹配的有很多人。

3、多对多的关联关系
甲表中的一条记录可以匹配乙表中的多条记录,而乙表中的一条记录也能匹配甲表中的多条记录;
例:学生与课程和关系
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也可以被多个学生选;
(四)、查询的相关概念
查询即数据的查找,Access把数据查找的方式定义为“查询”即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表中的记录,根据条件找出符合条件的记录,构成新的数据集合。

查询分类: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参数查询和SQL查询;
选择查询是常见的一种查询类型。

建立查询时的相关概念:
字段:指查询中用到的数据源表或查询中的字段。

每个查询至少包含一个字段,也可以包含多个字段;
表:指定查询时字段所在的表或查询;
排序:指定查询结果是否进行排序(升/降);
显示:是否在查询结果中显示查询字段(选
中则显示);
准则:查询的条件可要求;
二、技能应用部分
(一)、为表定义主键
要求在设计视图下为表定义主键;
1、打开数据库,找到要定义主键的“数据表”;
2、打开数据表的设计视图;
3、选中要定义主键的字段;
4、执行定义“主键”命令;
5、保存数据表;
(二)、建立数据表关系
(1)、执行“工具”-“关系”;
(2)、添加“表”到关系框中;
(3)、执行“关系”-“编辑”命令;
(4)、选择关系表和建立关系的字段;
(5)、“确定”保存;
删除关系:只需在关系表视图中,选中“关系连接线”,删除即可。

注意:新建关系表成功后,能在每条记录前看到有“+”,单击可以展开可以看到关系数据表,
此时“+”变为“-”;
(三)、创建查询
创建查询要先建立表关系。

(1)、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查询”,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
(2)、选择要新建查询的表及字段;
(3)、相关准则;
(4)、运行查询;
(5)、保存查询;
六、作业及任务
1、完成课本思考与练习;
2、完成“学生成绩表”与“学生信息表”的关系建立及查询建立;
3、熟读课本,识记相关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