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舒曼童年情景的分析及演奏感受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是19世纪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钢琴界的经典之一。
这部作品共包含13首短小的钢琴曲,每一首曲子都带有浓厚的童真与抒情情感。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做一次深入的分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童年情景》的背景和意义。
这部钢琴套曲是舒曼在1838年创作的,当时他只有28岁。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他对儿童成长的理解和对儿童心灵的感悟,因此这些曲子都充满了童真和纯真的情感。
整个套曲呈现了一个童年时期的画卷,其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
每一首曲子都如同一个小小的故事,将我们带入到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浪漫情感的世界中。
接着,让我们来看看《童年情景》的曲目结构以及其中几首曲子的抒情性。
整个套曲的曲目分别为:1. 朝圣者的乐曲;2. 舞曲;3. 独舞;4. 低语;5. 猎人的曲调;6. 临别礼;7. 哥哥的礼物;8. 临睡前的祷告;9. 起舞;10. 乐园;11. 忆念;12. 镜子魔术师;13.别离。
我们可以挑选几首曲子来分析其抒情性。
比如第一首《朝圣者的乐曲》和第九首《起舞》。
《朝圣者的乐曲》通过柔和的旋律和缓慢的节奏,勾勒出一种清新悠扬的氛围,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纯真的心灵向往着美好的远方,表现了舒曼对于幸福和美好的追求。
而《起舞》则以欢快的节奏和轻快的旋律勾勒出了一幅欢快活泼的画面,仿佛是在描绘一个无忧无虑、快乐无比的儿童世界。
这两首曲子都充满了抒情性,旋律优美展现了舒曼的音乐才华,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童年时光的美好向往和纯真感情的表达。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童年情景》的整体抒情性表现。
整个套曲以优美的音乐语言勾勒出了童年时期的各种情感和画面,旋律优美、舒缓、悠扬。
在曲调上充满了隐喻和意象,深邃、抒情,表现了舒曼对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每一首曲子都饱含着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敏感的情感。
论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法分析
论舒曼钢转曲《童年情景》的创昨尚正及演奏技法分析引言浪漫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高度繁荣时期,在时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
舒曼创作的许多音乐都深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因此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美称,舒曼在钢琴领域首创了钢琴小品套曲的这种体裁,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独一无二的艺术财富。
《童年情景》由十三首小曲子组成,每个曲子看似独立,却又相互联系,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孩子们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生活场景。
整部套曲有趣,活泼,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通过对舒曼钢琴套曲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感悟舒曼音乐作品,更准确地演奏《童年情景》这部钢琴作品。
一、舒曼及其音乐作品创作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是十九世纪进步浪漫主义最鲜明的代表人物,德国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之一,1810年6月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诞生了,舒曼出生在一个书商家庭,由于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这也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做了铺垫,舒曼7岁时就尝试创作小型钢琴小曲,有出色的即兴演奏才能。
在1826年他的父亲逝世了,16岁的舒曼到莱比锡学习法律,由于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他跟随弗里德里希维克学习钢琴,在1830年舒曼学习了他喜欢的音乐专业,但刻苦过激的训练使手指造成了永久性的伤病,18年他在精神疾病的折磨下痛苦万分,最后选择跳进了莱茵河后被救起,两年后在那里逝世,终年46岁。
舒曼作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创作的音乐都深刻地反映着一种时代的精神,而今我们可能无法在还原舒曼创作《童年情景》时内心的情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作曲家舒曼留下的资料,给我们开辟了一扇心灵之窗。
特别是当时舒曼写给爱妻克拉拉的书信,将这些信笺串联起来就是这部作品最好的背景介绍。
关于《童年情景》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追溯到1838年,当时舒曼给随父亲在维也纳巡回演出中的恋人克拉拉写信。
舒曼在信中写道:“趁我现在还没有忘记。
我刚刚写作完的,正是你过去写给我信中那句话的一种回声效应,你在那次信中说过“你几乎像个小孩一样时常想念我”。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舒曼(Robert Schumann)是19世纪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抒情性,其中著名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Kinderszenen)更是体现了他对于童年时光的深刻感悟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对这部套曲的抒情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音乐中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童年情景》是舒曼于1838年创作的一部包含13首小品的钢琴套曲,每一首小品都表现了不同的童年情景和情感。
整部套曲以其简洁清新的风格、丰富多样的情感展现和深刻的内涵而备受赞誉。
在这些小品中,舒曼通过旋律、和声和音色的运用,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和深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其对于童年情景的音乐再现与情感表达。
套曲中的第一首小品《进场曲》(Von fremden Ländern und Menschen)展现了童年时代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心。
整个曲子以柔和的旋律和温暖的和声为主,表现了少年儿童对于热爱探求和探险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天真烂漫和充满希望的抒情氛围。
这首曲子的抒情性主要体现在其柔和、温馨的旋律中,让人感受到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接着,套曲中的第三首小品《欢快的农忙曲》(Haschemann)展现了儿童时代的欢快与调皮。
整个曲子以轻快的节奏和嬉戏的旋律为主,表现了孩子们在农村玩耍的欢乐场景。
这首曲子的抒情性主要体现在其欢快明快的音乐形式中,展现出一种童心未泯、纯真无邪的情感。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以其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于童年情景的真挚回忆和深情表达。
每一首小品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内涵和丰富的音乐表达,让人不仅感受到了舒曼的音乐才华,也感受到了他对于童年时光的珍视和情感表达。
这部套曲的抒情性不仅体现在其音乐形式中,更体现在其对于生活、爱情、幸福的向往和祈求之中,这使得这部套曲成为了舒曼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成为了对于童年情景的珍贵回忆。
舒曼标题性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思考
舒曼标题性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思考舒曼为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作品丰硕,其中以《童年情景》最为著名。
《童年情景》作为舒曼的标题性钢琴套曲,在对和声及曲式的处理等方面均摆脱了前人在音乐创作方面的桎梏,为乐曲与听众心灵之间的沟通提供了途径。
无论从创作或演奏方面看,《童年情景》都是艺术领域的宝贵财富,是音乐从业及爱好者可探讨及研究的伟大主题。
一、舒曼与《童年情景》《童年情景》由舒曼创作于1838年,虽名为《童年情景》,但钢琴曲并非为儿童而创作,而是为了从成人的角度表达儿童的世界,以达到唤起成人对儿时的记忆为目的。
《童年情景》之所以广为流传,所依赖的不仅仅是舒曼高超的创作水平,同时也在于该作品所能够带给听众的精神上的美的体验。
近些年来,国内外不乏以《童年情景》为主题而探讨艺术的文章,可见该作品影响范围之广。
钢琴曲所传递的精神理念,与之结构及格式等,存在显著的联系。
为更好地理解《童年情景》所传递的精神,深层次地感受钢琴曲所带给听众的美,对其演奏及创作的特点加以分析较为关键。
二、舒曼标题性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及创作特点(一)《童年情景》的演奏特点以《异国和异国人民》《木马游戏》《孩子的请求》3个小曲为例,分析了《童年情景》的演奏特点。
1.《异国和异国人民》《异国和异国人民》为《童年情景》中的小曲之一,G大调,2/4拍。
该小曲的特点,以曲调优美,略带感伤为主。
小曲中,每一句的演奏方式均各不相同。
为使曲子的特点及灵魂得以展现,第一二句,应以较轻的力度弹奏。
待第三句及以后,应逐渐加重,体现出该小曲节奏的丰富性。
自第9小节开始,乐曲进入B段。
与A段不同,B段相对短小。
演奏时,需以左手为重点,右手辅助,以形成对比,突出低音,体现对异国的向往。
2.《木马游戏》与《异国和异国人民》相比,《木马游戏》的演奏方式较为特殊。
《木马游戏》中某一音乐片段,OXXX的切分节奏贯穿的全曲,节拍由弱转强。
弹奏时保持双手的协调是关键。
舒曼《童年情景》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分析
舒曼《童年情景》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分析作者: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在欧洲音乐文化史上舒曼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中他的钢琴套曲在他的创作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舒曼钢琴套曲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童年情景》作为研究对象,从标题的特点和节奏的特点对音乐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乐曲的演奏进行了分析,从而加深对乐曲的认知。
[关键词]舒曼;《童年情景》;音乐特点;演奏分析[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7-0067-04\[作者简介\]刘晓雨(1993—),女,山东潍坊人,山东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济南250014)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
他的钢琴作品在他所有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充分展现了钢琴的表现能力。
《童年情景》这首钢琴套曲创作于1838年的春天,当时舒曼在写给克拉拉的书信中曾提到过《童年情景》曲子的来源:“我可别忘了提一提其他已经创作的作品——它好像是对你的一句话的回应,你在给我的信中曾说‘我有时似乎像是你的孩子’——一言以蔽之,就好像我穿着儿童外套似的,从那时起,我写了30首好玩的小东西,从中选出12首,称为《童年情景》。
”一、舒曼《童年情景》音乐特点1童年情景标题特点分析《格罗夫音乐词典》中标题音乐是指“有短前序言解释的音乐作品”,简单来说就是用文字的形式来给作品命名标题,从而揭示音乐的内涵与主旨。
舒曼的标题性钢琴套曲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做出了贡献并最大限度地彰显了浪漫主义的特征,而《童年情景》这套钢琴作品是由13个小标题构成,这些小标题分别是异国和异国人民、奇异的故事、捉迷藏、孩子的请求、无比的幸福、重要事件、梦幻曲、火炉旁、骑木马、过分认真、惊吓、入睡、诗人的话。
首先我们看这些小标题会发现都具有文学的特征,每首的标题可以是一个小故事独立存在,例如《童年情景》中“异国和异国人民”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初到外地的小朋友看到陌生的城市和人民的新奇和彷徨。
浅谈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
浅谈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作者:张欣来源:《商情》2011年第41期【摘要】本文从罗伯特·舒曼标题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整体结构入手,依据每首小曲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描写,该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
舒曼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
【关键词】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u 1810-1856)是德国著名作曲家。
钢琴家,评论家,指挥家。
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西欧国家的伟大音乐家,他受性格的影响其作品都赋有一种健康的现实主义特征,正如李斯特所说:舒曼不去冒险,探求,不去征服和创造,却极力的想使自己辗转于欢乐和痛苦之间的纯粹,使浪漫主义的感情平静下来。
与前一时期的作曲家比较,舒曼大大的丰富和扩展了音乐的形象,表达了更丰富的感情范畴。
他钢琴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喜用套曲形式而这些套曲大都是有标题的。
标题音乐在舒曼的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作品内容(一)《异国和异国人民》三段曲式,歌谣体风格,G大调,2/4拍。
旋律优美,线条流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有种很亲切的感觉。
A段是由两个并行乐句组成,B段是A段的进一步发展,很短小。
仅一个扩展乐句。
(二)《奇异的故事》带再现的二段曲式,D大调,为前曲的上属调,A段16小节,两个乐句为8小节重复。
好像讲述了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所碰到或听到的有趣的奇闻轶事的故事。
B段为不平衡的对比二句结构(4+8)。
全句是流畅的级进进行,好像孩子们在回味着故事的情节。
(三)《捉迷藏》单一主题发展的二段曲式,b小调。
描写了孩子追逐打闹嬉戏的场面。
A段是4+4并列结构B段是8+4结构。
(四)《孩子的请求》带再现的方正二段曲式,a+b+c+a的结构。
描写了孩子向父母提出请求时的撒娇的表情。
(五)《无比的幸福》一段曲式,由三个基本并行的大乐句构成D大调。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分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分析
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而且是一位文学修养很高的音乐评论家。
在钢琴音乐领域,由特性乐曲组成的钢琴套曲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形式。
《童年情景》是舒曼著名的钢琴套曲之一,标题性与文学性是该作品最主要的特征。
《童年情景》包括13首性格相异的乐曲,分别展现了儿童生活的不同场景。
仅从标题上看,这部套曲是表现作曲家对童年时代的回忆,作曲家在其中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文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舒曼的生平与他的音乐思想;第二章从旋律、伴奏织体两大方面分析弦乐队版《童年情景》的结构特点,并与钢琴版做了简单比较;第三章以《童年情景》的钢琴版与弦乐队版为比较对象,主要分析论述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问题。
通过与弦乐队版的比较分析,各类乐器在不同音域、音区中,采用不同演奏技术所发出的音响效果,对演奏者在钢琴演奏《童年情景》音色上的想象力及音乐表现力以启发,从而对钢琴原谱有了更新的认识,对钢琴演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技巧分析
舒曼钢琴套曲的情景》的演奏技巧分析摘要:罗伯特•舒曼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处处都表现出他对于艺术、对于生活的热爱,其中钢琴套曲更具有代表性。
舒曼本人在创作《童年情景》时也指出“这些乐曲是一种艺术反映,它们是成人为成人所作的。
”本文通过对演奏特点的阐述,从而对舒曼的演奏风格进行一些粗浅研究。
关键词:《童年情景》;舒曼;演奏技法罗伯特•舒曼在19世纪当时是一位具有个人风格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和音乐家,钢琴套曲这种体裁更是为舒曼所创,套曲的形式赋予乐曲更为丰富的表现性和讲述性,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童年情景》。
关于乐曲中三连音的弹奏,像《异国和异国人民》是G大调的,整首小曲由三个声部组成,这首小曲作为整套作品的第一首,从一开始的小题目《异国和异国人民》就能够看出这首小曲是表述孩子们心中美好却陌生事物的样子,富有想象力。
这首乐曲主要旋律线在A段右手高声部和B段左手低声部,为了突出旋律在触犍时不能过于生硬,需要用指肚去触键,这样既可以让音色柔美又能将旋律线突出出来,但是在弹奏时要避免高抬指触键,避免触键生硬。
在中声部中连续的三连音,类似于背景音乐一样的伴奏音型,衬托并突出了主弦律。
在弹奏中间声部的三连音时,要弹奏的均匀而轻柔,演奏时用手腕带动左右手使整体表达更柔和,手腕不能僵硬,在三连音中第三个音大多是用右手的1指来弹奏的,所以比敕会使三个音的力度不均匀,音色要表现的平静并且柔美,速度要流畅避免拖沓,八分音符出现在低声部中起到了混声的效果,弹奏时音响表达不能太极端,要用指尖接触琴键。
在B段中,左手弹主旋律的同时也要与右手中间声部的旋律衔接连贯,在右手高声部中,连线、延长音和渐慢都为整首乐曲营造了很好的背景表现力,表现出孩子们对于不同国家和不同国家人民的好奇。
在最后一首《诗人的话》中出现了带有三连音、装饰音的B段,旋律起伏时可以节奏可以适当伸缩,弹奏时一开始可以边哼唱边弹,类似于歌剧中宣叙调,更像是将诗人想说的话用歌声表达出来,要注意作者标记出的表情记号,每个音符都要清晰弹奏,最后又回到了A段的主部主题,渐弱减慢的结束了整首乐曲,在弹奏时要用心体会舒曼想要表达的意境,要与作者思想上产生共鸣。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童年情景》是舒曼的钢琴套曲,分为13首小品组成,是他笔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个钢琴套曲里面充满了童年的记录和幻想,每首曲子都描绘了一种情景或者一个人物。
整个钢琴套曲抒情性很强,这主要因为舒曼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关注了大量的音乐技巧,更注重音乐表现的感情效果,使其具有了个人的性格和强烈的情感。
在《童年情景》中,许多小品都反映了童年时代的情感世界,如第一首小品《关于外婆》、第三首小品《献给友人》、第六首小品《献给最亲爱的人》等等,这些小品都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调子。
例如,第一首小品采用了民间音乐舞曲的形式,表达了少年时代与外婆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情感非常温馨、真挚。
第二首小品《快乐场》则描述了儿时的游戏场景,充满了孩子气和活力,音乐快速跳跃的旋律非常明快、活泼。
这首小品的终曲部分采用了轻松的旋律,充满对快乐的回忆和向往,以表达人们心中对于童年欢乐的永恒追求。
还有第六首小品《献给最亲爱的人》,这首小品充满了缅怀已逝的爱人的惋惜之情。
这首小品的演奏技巧表现了内心的痛苦和追忆,以彰显音乐的抒情性。
整首曲子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感动,真实的情感充满其中,令人动容。
此外,第七首小品《幽默》和第八首小品《幻想图画》也是抒情性很强的小品。
《幽默》中运用了一系列的音乐技巧,营造出幽默、欢乐的场景;而《幻想图画》则通过改变音乐质感来表现不同的情感,以呈现出舒曼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总之,《童年情景》是一部充满抒情性的钢琴套曲。
整个曲子表达了音乐家舒曼在童年时代的感情经历和回忆,以及他对童年时代的憧憬和向往。
每首偏爱都通透而自由,旋律婉转,音乐被赋予了内涵和情感,这种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传达赢得了世人的共鸣。
浅谈舒曼童年情景的演奏感受论文
浅谈舒曼童年情景的演奏感受论⽂浅谈舒曼童年情景的演奏感受论⽂ 童年情景全套由⼗三⾸⼩曲组成,每⾸都有⼀个⼩标题,从各个⼩标题可以看出,既有描写⼉童⽣活趣事的,也有刻画⼉童内⼼活动的,每⼀⾸都反映了⼉童⽣活的⼀⾯,⽽⼩曲的标题对理解⾳乐是⾮常有帮助的。
1.《异国和异国⼈民》 作为整部套曲的第⼀⾸,学者们⾄今也未能了解这个标题的真正来源,将其放置于整部套曲的开头,或许作者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个情景:⼀个孩⼦来到陌⽣的国家,站在异国的街道上,感受着⼀个新奇世界,有点⼉新鲜、茫然和不安。
该曲为三段曲式,G⼤调,2/4拍。
A乐段在功能性低⾳和三连⾳型的和声衬托下,⾼声部的旋律如梦幻般地歌唱出来,平稳的四分⾳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平静中蕴含着⼀丝躁动、不安。
B乐段从第九⼩节开始,是A段的进⼀步延伸和发展,其中右⼿的⾼声部和左⼿的低声部是两条旋律线,在演奏时应注意⾼低声部旋律线的清晰。
这⾸⼩曲最关键是在中声部的三连⾳上,由于三连⾳的第三个⾳⼤都是由右⼿的姆指去弹,所以容易弹得重⽽不均匀,三连⾳要弹得柔美平静。
在速度和⾳⾊上避免拖沓和暗淡,要⽤流畅的乐思和较明亮的⾳⾊来表现。
2.《奇异的故事》 该曲的标题意将我们带到⼉童跳跃式的思维中去,⼀边听⽗母讲奇异的故事,⼀边海阔天空地幻想。
时⽽兴奋异常,时⽽会有⼩⼩的忧伤。
这⾸乐曲是带再现的⼆段曲式,D⼤调,3/4拍。
A段由两个⼋⼩节的乐句重复组成,终⽌在属调上。
乐曲通过运⽤连线及休⽌符改变了重拍节奏组合,造成类似玛祖卡舞曲风格的节奏型,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
由于声部进⾏是柱式和弦式的,因此在快速弹奏时,要注意肌⾁的调节,整个状态要放松,⼒量集中到指尖,和弦要整齐、果断,装饰⾳要弹得清晰,第三拍重⾳要明显。
同时注意两句⼒度的对⽐。
B乐段为对⽐⾮⽅整⼆句结构(4+8),重复⼀次。
B乐段开始为⼀段流畅的e⼩调级进进⾏的旋律,略带忧伤⾊彩,与之前情绪形成对⽐,第⼆句为再现句,乐句结尾时旋律稍有变化,终⽌回到D⼤调。
浅析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分析
浅析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分析摘要: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之一,《童年情景》是他在早期创作的一首钢琴套曲,其主要表达了怀念儿时与爱人克拉拉在一起时的童年回忆,整首作品又带有标题的十三个曲子构成。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分析,首先从舒曼的生平及《童年情景》的创作背景开始;其次从《童年情景》的两个方面来写,第一个方面从创作特点入手,分析音乐织体和节奏从而使演奏者对演奏技法有一个大致的选择方向,第二个方面,从演奏时所运用的演奏技巧即速度、力度、声部、触键和音色以及分解和弦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让演奏者有一个借鉴,能够更好地演奏出这首曲子。
关键词:演奏分析;《童年情景》;舒曼;前言罗伯特·舒曼是德国音乐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是早期浪漫主义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成为“钢琴小品大师”。
其中钢琴套曲在他的创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童年情景》这首作品属于比较私密的一首作品,是舒曼写给自己的爱人克拉拉的一首“情诗”,他从回忆自己和克拉拉儿童时期的记忆来创作出了这首钢琴套曲。
一、舒曼生平以及《童年情景》的创作背景罗伯特·舒曼(1810-1856),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商家庭中,在文学方面有很多的见解,而文学对于他先进的艺术观有直接的影响。
文学不仅孕育了他浪漫的气质,还为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童年时期,舒曼就对文学、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都是由于他父亲的引导。
可以说文学家和诗人在舒曼的艺术道路中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才是音乐家。
舒曼这一生中不得不提的是克拉拉,他和克拉拉的爱情是很坎坷的,对于舒曼来说,克拉拉对于他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她能够理解舒曼的艺术思想,对于舒曼创作的作品也有很深见解,是舒曼难得的灵魂伴侣和知音。
舒曼创作《童年情景》是在1838年,这首曲子是写给爱人克拉拉的“情书”。
1830年他在弗雷德里希·维克家学习钢琴的时候,克拉拉才九岁,那个时候舒曼和她就经常一起玩耍、学习,他们两个之间的友谊越来越深,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友谊慢慢转变成了爱情。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舒曼童年情景
《童年情景》是钢琴套曲,由德国作曲家舒曼于1838年创作。
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
以下是分享的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舒曼童年情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舒曼童年情景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曾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9岁起师从维克学钢琴,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
1840年与维克之女德国钢琴家克拉拉结婚。
1854年精神错乱,后死于精神病院。
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诗人之恋》 ;艺术歌曲《月夜》,《奉献》,《核桃树》等。
舒曼继承发展了舒伯特歌曲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故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
舒曼在1938年创作了钢琴套曲《童年情景》。
以他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天真烂漫,充满了各种离奇幻想的岁月,以此来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美好的童年回忆。
这部作品描述了舒曼心中的童年生活,也是一个成年人对童年情景的一种缅怀。
他想人们战火死了他儿童时代的深刻经历,这部作品创作手法简练,形象刻画准确、鲜明,心理描述细腻。
《童年情景》组曲共有13首小曲。
各曲标题为《异国和异国的人们》、《奇怪的传说》、《捉迷藏》、《孩子的请求》、《无限的快乐》、《重要的事件》、《梦幻曲》、《火炉旁》、《骑竹马》、《过分认真》、《惊吓》、《孩子入睡》、《诗人的生活》(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
平稳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听到异国故事时诧异好好奇的神情。
(2)奇怪的传说。
突变的节奏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仿佛古怪离奇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3)捉迷藏。
上上下下飞快跳跃的顿音逼真地展现出孩子们你躲我藏、追逐游戏的情景。
(4)孩子的请求,亲切温柔的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情绪,最后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待答复时的神情。
【乐曲赏析】舒曼《童年情景》
【乐曲赏析】舒曼《童年情景》在欣赏下面这组乐曲之前,我想问问你们知道童年是什么吗?你们的童年快乐吗?还记得童年发生的事情吗?这首曲子就是德国的作曲家舒曼先生用音乐回忆他童年时的13个情景,并且他还给每个故事都起了名字呢!1、谈到异国和那里的人们:小朋友,当你们第一次听到遥远的异国故事时,是不是也是这种诧异好奇的神情?2、离奇的故事:天真的孩子们正在兴趣盎然地听爷爷讲一个稀奇古怪的故事,故事情节一定深深地印刻在他们脑海里了!3、捉迷藏:你猜,孩子们在玩什么游戏?——对,是捉迷藏。
4、孩子的请求: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中,撒娇地诉说自己的愿望:“答应我吧,好妈妈!”5、愉快:孩子的心最容易满足,一件小小的礼品,一句简单的夸奖都足以让他们美美地甜上好一阵子。
6、重要事件: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大事,让孩子如此严肃,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在孩子心目中却是“重要事件”。
7、梦幻曲:人们都说孩子是多梦的年代,你能回忆起自己童年的梦想吗?8、壁炉旁:你见过壁炉吗?孩子们围坐在壁炉旁,听妈妈唱歌,听爸爸讲故事,多温暖啊!9、骑木马:听,象不象好动的男孩子在骑木马?10、似乎太认真: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孩子好像百思不得其解,却又一定想知道,似乎真的太认真了!11、惊吓:你们听过老人们讲鬼怪的故事吗?哦,好吓人呢!12、入睡:你能不能走进孩子们那个星光闪烁的梦乡?13、诗人的话: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一连串叹息的音调,有谁会不怀念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呢!《童年情景》是作者于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的总题目,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的作品。
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
作品手法精炼形象,刻画生动准确,心理描写逼真,欢快动人,饶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
Schumann, Robert 舒曼舒曼在工作之余,总爱跟孩子们弹钢琴,也乐意为孩子们讲故事,他常常巧出心计地想出各种游戏,甚至亲自布置圣诞树与孩子们同享天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共有13首曲目,全套作品以小学生小克劳斯的视角展现了他在课堂上、做作业、嬉戏玩耍时的种种表现与情感,极具情感表达力。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些曲目的抒情性。
首先,该钢琴套曲中的第一首曲目《幼年时期的回忆》(Von fremden Ländern und Menschen),旋律优美、轻盈,给人以清新、柔和的感觉,表现了小克劳斯对于世界的好奇、对于未知的探索以及对于爱与友谊的向往。
这首曲目没有过多花哨的技巧,但却表达了一种纯真、朴素、感人的抒情情感。
其次,第二首曲目《幻想曲》(Kuriose Geschichte),则表现了小克劳斯幻想世界的不同场景,这种幻想和梦境,虽然虚幻却又真实,给人了一种梦幻、神秘的氛围。
这首曲目的抒情性体现在强烈的情感表达、丰富的音乐变化和明快的节奏中。
第三首曲目《忧伤的故事》(Träumerei)则是本套曲中的代表作之一,既简单又极具气质。
旋律流畅、悠扬,全曲沉浸在浪漫而梦幻的情感中,自然细腻,真挚而深情。
这首曲目的抒情性体现在极度的情感表达与灵动的音符编排上。
第四首曲目《童年怀忆》(Kinderszenen)中的第四首曲目《潺潺小溪》(Bittendes Kind)则表现了小克劳斯贪玩的一面,诠释了他在山间嬉戏玩耍时那种欢乐、愉悦的情感。
这首曲目的抒情性体现在快速的节奏、轻快的旋律与欢快的情绪上。
钢琴套曲中的第八首曲目《献给爱丽丝》(An den Frühling)则让人感受到了小克劳斯对于春天的热爱和欢迎。
这首曲目的旋律轻缓、如风,表现了小克劳斯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心情格外的欢愉、轻松,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怀念。
这首曲目的抒情性体现在柔美的旋律、优美的编排与明快的节奏中。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童年情景》的其中一首曲目——第十三首曲目《梦幻曲》(Der Dichter spricht),这首曲目表达了小克劳斯对于诗歌、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童年情景》是舒曼的一部经典钢琴套曲,由13首小品组成,展现了童年时期的各种情景和体验。
整个作品抒情性十分浓郁,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的情感表达。
首先是整个曲集所表现出的怀旧情绪。
在整个作品中,舒曼将童年的情景与成年后的回忆相结合,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叹。
在第一首小品《枕边故事》中,舒曼通过深情的旋律和柔和的和声,表现出童年时在父母床边听故事的甜蜜和安逸,引发听众的共鸣。
而在最后一首小品《起舞》中,舒曼运用欢快的节奏和明亮的音色,表现出童年时在阳光下奔跑和畅舞的欢乐和自由,让人们忘却成年后的忧虑和烦恼,重回过去的一片欢畅和自由。
其次是作品中各曲的深情表达。
除了整体的抒情性外,每一首小品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
例如,第二首小品《踢足球》中,舒曼通过流畅的旋律与悠扬的音乐形象地表现出踢足球的欢快和轻松,既展现了孩子天真的一面,也表现出对于人生欢乐的渴求。
而第七首小品《爬山》则通过跌宕起伏的旋律与强烈的对位表现出登山过程的劳累与兴奋,表现出了人们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和热情。
最后是作品中的自然景色描绘。
在《童年情景》的作品中,自然景色的描绘尤为突出,这一方面在于舒曼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另一方面则是在于自然景色背后所蕴含的浪漫主义情感。
例如,第三首小品《献花》中,舒曼通过悠扬的旋律与朦胧的和声表现出孩子在献花时对于花朵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展现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崇敬。
而在第五首小品《欢畅的田野》中,则展示出孩子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与融合,饱含着对于自由与欢乐的情感表达。
综上所述,舒曼的《童年情景》以其浓郁的抒情性、深情的表达和独特的自然描绘而成为了经典钢琴作品,它向世人展示出童年时期的美好与多样,以及这些美好之情对于成年后精神世界的影响与指引。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舒曼(Robert Schumann)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是一部富有抒情性的作品,它由13首小品组成,每一首都具有深厚的情感和美妙的旋律。
作为钢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套曲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许多钢琴家和音乐爱好者钟爱的作品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童年情景》的抒情性进行分析,探讨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我们需要理解《童年情景》这部套曲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舒曼创作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他对儿童的情感体验和对于乐趣的向往。
在他的创作中,舒曼试图通过音乐来表达对于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和对于纯真情感的追求。
套曲的每一首小品都以一个具体的情景或情感为主题,用音乐语言展现出童年时代的种种体验和情感。
在音乐形式上,《童年情景》的小品通常以小套曲的形式出现,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主题和音乐结构。
其中一些小品可能是柔和的旋律,富有梦幻和幽远的色彩;另一些可能带有活泼的节奏和鲜明的对位技巧。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舒曼都以丰富的音乐语言展现了童年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多种音乐形式的结合,例如复调、变奏、对位等等,这些都为套曲增添了更多的音乐魅力和表现力。
更加重要的是,《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其音乐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情感内涵。
舒曼通过音乐表达了对于童年时光的向往和对于纯真情感的追求。
在套曲的每一首小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美好回忆的渴望和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
这种渴望和追求常常以柔和的旋律、悠扬的节奏和情感丰富的旋律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和共鸣。
套曲中的第一首小品《献给快乐的农夫》(Fürchtenmachen)以活泼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表达了儿童对于自由快乐的追求;而第二首小品《简单的故事》(Kuriose Geschichte)则以柔和的音乐表达了对于童年的简单而纯真的情感;第七首小品《幻想》(Träumerei)则以温柔的旋律和幽远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梦境的向往和眷念。
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与教学研究关键探索
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演奏与教学研究关键探索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由俄国作曲家舒曼创作于1838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舒曼以儿童时代的畅快与天真为主题,通过音乐表现了童年时光中的种种情景和情感。
这部套曲共包括13首小品,每首小品都独具特色,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和情绪,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演奏上,《童年情景》对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是技巧方面,包括手指灵活性、音色的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等。
舒曼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复杂的音型和和声,需要演奏家具备高超的技巧来处理。
其次是表现力方面,要准确把握每一个小品的情感色彩,并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传达出来。
小品中的《骑士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英雄和冒险的憧憬,演奏时要注意创造出梦幻般的氛围;而《在外公家过夜》则展现了童年时代的快乐和无忧无虑,演奏时要以轻快、欢快的方式呈现。
教学方面,《童年情景》可以作为初级和中级学生的练习曲目,帮助他们提高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
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首先是技巧训练。
《冬天的日子》中有大量的跳音和反复弹奏的音符,教师可以通过练习技巧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乐句,并逐渐提高弹奏速度和准确度。
《在外公家过夜》中的左手八分音符和右手和弦的组合也需要学生掌握手指的独立性和协调性。
其次是音乐表现的培养。
每一首小品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情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这些情感,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献花》是一首优美而庄严的小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演奏时注意音色的变化和静谧感的表现,并通过合适的节奏和力度来传达出悼念和敬意。
还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舒曼的音乐生涯和艺术追求来更好地演奏和教授《童年情景》。
舒曼被誉为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富有情感和表现力,追求自由和激情。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了解舒曼的音乐观念和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演绎。
《童年情景》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钢琴套曲,演奏和教学均需要对技巧和音乐表达力有高要求。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抒情性分析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深受情感的影响,而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更是他情感丰富的代表之一。
这部作品充满了抒情性的表现,通过音乐将情感与回忆融合在一起,带领听众回到童年的世界,感受那份纯真和美好。
本文将从旋律、和声以及节奏等方面对《童年情景》的抒情性进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童年情景》的旋律具有极强的抒情性。
舒曼将他在童年时期的回忆融入了这些旋律中,其中有些部分如《快板》(幻想曲、扬琴般地快)用音乐来表现快乐活泼的态度,如释放出了孩童的天真烂漫,而《异景》(细心地、含情地)部分则展现出了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对美好的追求。
这些旋律仿佛是一幅幅童年时期的画面,勾勒出了舒曼内心的渴望和热情。
通过旋律,舒曼将他对童年时期的回忆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沉浸其中。
和声也是表达抒情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童年情景》中的和声运用自如,既有简单明了的和声结构,也有复杂多变的和声变化。
在《规则者》(优美地)这一部分,舒曼运用了丰富的旋律与和声进行交替对位,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出了内心的充实与美好。
在《忧伤》(悲伤地)这一部分,和声的变化更是展现了舒曼内心的痛苦和悲伤,仿佛在述说着童年的不愉快和痛苦。
通过和声的变化,舒曼将对童年的情感和回忆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节奏也是《童年情景》抒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童年情景》中的节奏变化多样,有的地方如《快板》(幻想曲、扬琴般地快)部分采用了明快的旋律配合轻快的节奏,表现出了孩童时期的天真快乐,而《忧伤》(悲伤地)这一部分则采用了缓慢的节奏,表现出了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这种节奏的变化仿佛勾勒出了舒曼内心的起伏和情感的波动,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抒情色彩。
听舒曼的《童年情景》有感
听舒曼的《童年情景》有感听《童年情景》有感当我打开电脑专⼼的听这⾸舒曼的《童年情景》时,回忆⼀幕幕涌进了我的脑海,那些欢乐⼉提时代的画⾯犹如在平静的湖⾯丢下⼀颗⽯⼦,⼀⽚⽚涟漪便荡漾开来。
我们总是在不停的追求我们的未来,却未曾驻⾜想想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曾经,我们的童年,我们的欢乐。
——题记⼩的时候很少接触那些古典的名家⾳乐,因为在我们看来,那是枯燥⽆谓的,满⽿朵听的都是流⾏⾳乐,什么《⼩芳》《⼼太软》《同桌的你》等等之类的,也不知道⼈家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只是盲⽬的去模仿去学,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我们的阅历不够吧!在我的意识⾥,⾳乐总是能带给我欢乐,激情。
但当我经历很多事变得懂事的时候,⾳乐也给我带来了悲伤,很多形式的原因,我都能接受并很快的找到它的优点并开始喜欢上它,然⽽,⼀路⾛来,⼀直的应试教育,没有⾳乐课,没有⽼师的指导,帮助,只能在背地下⾃⼰的MP3⾥慢慢的独⾃欣赏罢了。
但上了⼤学,看到了有关⾳乐的选修课,我突然就很想上,很想听听⽼师的见解听听⽼师的观点,使⾃⼰的⽔准有所提⾼,于是西⽅经典⾳乐出现在了⽼师的课堂,也正是如此使得我有机会这么许多的⾳乐天才,在课外也不由的听起了这些⾳乐天才的⼤作。
当听到舒曼的《童年情景》时,我突然间也想起了⾃⼰的童年,内⼼也感到⽆⽐的震撼,童年骑⽵马,偷烟抽,打弹珠等等童年趣事⼀幕幕在脑海⾥回放。
西⽅古典⾳乐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从欧洲“⾳乐之⽗”巴赫到早期的“⾃由⾳乐家”贝多芬,在当时⾃由,明主,平等的旗帜下,⼈们迈向理性和科学,我们伟⼤的⾳乐家们获得前所未有的⾃信和⼒量,创造出⼀⾸⾸伟⼤的神曲,他们追求“返璞归真”的风格,追求世界性的语⾔。
莫扎特的传奇⼈⽣和他的交响曲,贝多芬的不幸和他的⽉光曲等等⽆不给⼈已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时期⼤师们的作品现如今仍在频繁的演奏,并且承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们⼼中共同的经典,其意义就如⽂学中的精品⼀样,⼴为流传,耐⼈寻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地方。
对于一般小型建筑或管线的定位,亦采用此法。
由于前方交汇法精度比较低,如果要采用前方交汇法测出的点作为控制点,就要用现场多个控制点求出测点的坐标再求出平均值。
二、改进后的内控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在凤凰商贸广场B区施工前,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桩点及测量坐标,将它们按1:1的比例画在AutoCAD里,并将墙外皮线延长量出K1点与外墙皮的距离,再将墙外皮线偏移画出〈1-1〉轴与〈1-X〉轴。
根据施工坐标建立的原则,以K1点为施工坐标系的原点,以〈1-X〉轴为X轴,以〈1-1〉轴为Y轴。
在图中画出坐标换算中需要的α、a、b,根据以上叙述的坐标换算的公式求出测绘院给的桩点的施工坐标。
经过坐标换算桩2点的坐标为(12.446,-0.251),桩26点的坐标为(112.055,164.138),根据公式求出两点的距离为192.213米,方位角为58度47分12秒。
将全站仪置于桩2对准桩26点,将角度锁定在58度47分12秒,解锁后将全站仪转向0度为X轴方向,90度为Y轴方向,根据算出各桩点的方位角、距离复核各桩点的误差,经复核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故采用桩2点为基准点,以桩2点到桩26点的方向为基准方向。
根据现场情况,在距离现场400多米的假日酒店的屋面避雷针中选了一个点,并用方位角前方交汇法求出该点的坐标,该点的平均坐标为(479.169,64.952)。
这样在现场任意一点架设经纬仪都能以避雷针为基准方向而打出施工坐标系统的控制线。
工程进入主体施工时,在卫生间的管道中选一个点作为垂直引测的控制点,由于该工程有三个轴网,决定在每个轴网内设一个垂直引测的控制点。
每一层施工时,利用激光铅锤仪将底层的控制点引测到施工层,然后将经纬仪置于控制点,后视避雷针锁定在计算所得角度,解锁后将经纬仪转向0度、90度,打出控制线。
该工程采用改进后的内控法测量精确度高,施工顺利,并在多项工程中得以应用。
为防止由于数据采集、数据输入和输出等测量前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我们在拿到电子版图后将测量所需点坐标直接从Auto-CAD程序中的点转换为EXCELL程序中的坐标,或者将测量中所得的数据直接从EXCELL程序中的坐标转换为AutoCAD程序中的点;如果能在上述过程中利用AutoCAD中的三维绘图功能建模就更理想了。
参考文献:[1]赵雪云,李峰.工程测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李仲.建筑工程测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2013年第·1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8期Jan2013[摘要]罗伯特·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音乐家,在钢琴音乐领域的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他的标题钢琴套曲。
《童年情景》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
论文具体阐述了套曲中每首小曲标题的含义、曲式结构等的分析及自己演奏的感受。
[关键词]舒曼;童年情景;作品分析;演奏感受[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3)1-0183-02对舒曼《童年情景》的分析及演奏感受贾瑞娜,张瑞荣(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太原030006)一、作者简介及作品的创作特点罗伯特·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评论家、指挥家。
孩提时的舒曼是一个富于幻想,活泼而善感的孩子。
他六岁起学习音乐,并自幼接触了大量的文学著作,文学知识的积累使他的一生受益匪浅。
他率真的个性及深厚的文学素养,使其作品往往赋有文学性和自传性的特色。
钢琴曲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钢琴小品盛行的19世纪,舒曼第一个创立了“钢琴套曲”这种新的音乐体裁。
这些套曲往往都有一个诗意浪漫、引人入胜的标题,使套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性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完善。
标题性钢琴套曲的出现,是舒曼有别于其他作曲家创作的特殊标志,奠定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童年情景》创作于1838年,是这一体裁的经典之作。
全曲由十三首个性鲜明的小曲组成,灵感主要来自舒曼对幼年克拉拉的回忆。
这首套曲不同于一般的儿童钢琴曲,他不是为儿童而写,而是作曲家以成年人的视角回忆童年的情景,充满了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怀,唤醒人们对儿时的回忆。
舒曼用形象而简练的笔法,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孩子们的纯真形象。
二、对《童年情景》中每首小曲的分析及演奏感受童年情景全套由十三首小曲组成,每首都有一个小标题,从各个小标题可以看出,既有描写儿童生活趣事的,也有刻画儿童内心活动的,每一首都反映了儿童生183··活的一面,而小曲的标题对理解音乐是非常有帮助的。
1.《异国和异国人民》作为整部套曲的第一首,学者们至今也未能了解这个标题的真正来源,将其放置于整部套曲的开头,或许作者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孩子来到陌生的国家,站在异国的街道上,感受着一个新奇世界,有点儿新鲜、茫然和不安。
该曲为三段曲式,G大调,2/4拍。
A乐段在功能性低音和三连音型的和声衬托下,高声部的旋律如梦幻般地歌唱出来,平稳的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平静中蕴含着一丝躁动、不安。
B乐段从第九小节开始,是A段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其中右手的高声部和左手的低声部是两条旋律线,在演奏时应注意高低声部旋律线的清晰。
这首小曲最关键是在中声部的三连音上,由于三连音的第三个音大都是由右手的姆指去弹,所以容易弹得重而不均匀,三连音要弹得柔美平静。
在速度和音色上避免拖沓和暗淡,要用流畅的乐思和较明亮的音色来表现。
2.《奇异的故事》该曲的标题意将我们带到儿童跳跃式的思维中去,一边听父母讲奇异的故事,一边海阔天空地幻想。
时而兴奋异常,时而会有小小的忧伤。
这首乐曲是带再现的二段曲式,D大调,3/4拍。
A段由两个八小节的乐句重复组成,终止在属调上。
乐曲通过运用连线及休止符改变了重拍节奏组合,造成类似玛祖卡舞曲风格的节奏型,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
由于声部进行是柱式和弦式的,因此在快速弹奏时,要注意肌肉的调节,整个状态要放松,力量集中到指尖,和弦要整齐、果断,装饰音要弹得清晰,第三拍重音要明显。
同时注意两句力度的对比。
B乐段为对比非方整二句结构(4+8),重复一次。
B乐段开始为一段流畅的e小调级进进行的旋律,略带忧伤色彩,与之前情绪形成对比,第二句为再现句,乐句结尾时旋律稍有变化,终止回到D大调。
在练习此曲时,首先要注意整首乐曲情绪上的对比。
其次,全曲没有标注一个跳音,因此音值要弹满,还要体现出乐曲三拍子的特点,B乐段的上句要特别清楚地表达出柔和的线条,体现出对比。
3.《捉迷藏》回忆童年,我们大多会留恋那紧张又愉快的儿童游戏。
捉迷藏不失为一个很具吸引力的项目。
舒曼呈现给我们的捉迷藏是一首充满动感的快速小曲。
该曲为两段曲式,B小调,2/4拍,贯穿全曲的十六分音符跳音以每分120拍的速度在乐曲的两个声部间灵活穿梭,生动地展现了儿童互相追逐、嬉戏的玩耍情形。
A乐段是4+4的平行结构,乐句是向上进行的。
B乐段从第九小节开始,是8+4结构,上句是一个展开性的乐句,调性往下属方向转(由G到C),最后出现主调的属七和弦,准备再现。
在演奏这首小曲时,不仅要注意乐曲中跳音的颗粒性,还应注意整体的旋律线条。
练习时,首先应慢练,保证快速弹奏跳音的准确性。
4.《孩子的请求》孩子在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他们的请求,等待着大人的回应,希望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
这是一首带再现二部曲式的抒情小曲。
各句的关系是a+b+c+a。
乐曲开始在D大调陈述,第三句转入A大调,再现时回到D大调。
其中每一乐句都是一个两小节乐节的重复。
这首小曲旋律婉转细腻,不断重复的固定音调就如同孩子对父母不段地乞求。
从和声上看,低音声部功能很明确且第二句运用了主持续音,高声部却用了很多变化音和变化和弦,冲淡了明朗的大调色彩。
因此,在演奏时应该仔细聆听,通过对触键的控制来体现出这种和声音响所引起的音色变化。
乐曲的结尾,停留在属七和弦上不解决,给人们悬而未决的感觉,或许孩子的请求还会再继续。
在平日练习时,应注意听三个声部的层次。
每一个连线都要弹出孩子们乞求的口吻。
5.《无比的幸福》请求终于得到满足,孩子感到了无比的幸福。
这首小曲与前一曲关系紧密,是它的扩展和延续。
然而,不同的音乐情绪却使得后者演变成一首欢快的进行曲。
该曲是一段曲式,由三个基本平行的大乐句构成。
D大调,2/4拍。
此曲与上曲在声部进行上有些相似,上一曲的请求在这一曲中有了结果,上一曲属七和弦在这一曲得到了解决。
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声都巧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东西后幸福满足的心理。
演奏时,要注意曲中模仿复调的运用,处理好左右手旋律的相互呼应以及同和声的关系。
6.《重要事件》成年后,忆起儿时脑海里所想的重要事情,看见一张充满童稚之气的小脸上严肃认真的神情,流露出一丝滑稽和幽默。
此曲为三段曲式,A大调。
A乐段8小节(4+4),第二句是第一句的低八度重复;B乐段为对比乐段8小节(4+4),转入D大调,旋律在低音声部,全为八度进行,上面由和弦相配合,雄浑有力。
全曲和声织体饱满,均为柱式和弦。
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
整首乐曲力度基本上都是强奏,演奏时要多用上臂力量演奏,特别是有顿音标记的和弦更要弹得像孩子处事般认真,同时要突出右手的旋律音,即突出小指的力量。
此外还应注意:所有的附点音符要弹清楚,中段左手的八度要坚定、强劲。
第三段从f-mf-p的力度层次要控制好。
结束时的渐弱不要渐慢,仍要很坚定。
7.《梦幻曲》这是整部套曲中最精彩迷人、流传最广的一首,常被单独演奏。
乐曲节奏舒缓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
本曲是由单一主题发展构成的单三部曲式,各段都为4+4的方整结构。
A段由F大调引入,最终结束在C大调上。
B段是调性展开(F-g-降B-d),再现部回归主调F大调上。
全曲的主题动机总共出现了八次,每次出现,主题都在升华,演奏时应该注意体会每次出现时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