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
二十六式太极拳套路名称表
![二十六式太极拳套路名称表](https://img.taocdn.com/s3/m/f2323928b4daa58da0114a1d.png)
撇身锤
第二十四式
当头炮
第十二式
青龙出水
第二十五式
金刚捣锥
第十三式
双推手
第二十六式
太极收势
二十六式太极拳套路名称表
第一式
太极起式
第十四式
肘底看拳
第二式
金刚捣锥
第十五式
倒卷弘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十六式
闪通背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十七式
指档锤
第五式
单鞭
第十八式
白猿献果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十九式
单鞭
第七式
斜行
第二十式
第五式
单鞭
第十八式
白猿献果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十九式
单鞭
第七式
斜行
第二十式
雀地龙
第八式
搂膝
第二十一式
上步七星
第九式
拗布
第二十二式
下步跨虎
第十式
掩手弘拳
第二十三式
转身双摆莲
第十一式
撇身锤
第二十四式
当头炮
第十二式
青龙出水
第二十五式
金刚捣锥
第十三式
双推手
第二十六式
太极收势
当头炮
第十二式
青龙出水
第二十五式
金刚捣锥
第十三式
双推手
第二十六式
太极收势
二十六式太极拳套路名称表
第一式
太极起式
第十四式
肘底看拳
第二式
金刚捣锥
第十五式
倒卷弘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十六式
闪通背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十七式
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拳谱名称
![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拳谱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601c8b4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9.png)
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拳谱名称
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拳谱包括26式,名称如下:1.练习开端式;2.捉鸟尾;3.单鞭;4.左上步推猴;5.白鹤亮降;6.反掌捶;7.搓膝推开;8.左斜身式;9.左分野马鬃;10.星空拳;11.抱虎归山;12.上步搡拗;13.转身捶;14.斜飞;15.上步摐虎;16.右斜步摐下;17.跨步斜下捶;18.上步八七;19.跺脚跃鞍;20.举捶撤起;21.斜侧撤退;22.向左倾斜按;23.向右切左;24.转身打虎;25.落花式;26.完结式。
对于太极拳的进一步学习,可以根据上述26式,逐一练习,掌握每种动作。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熟练度,可以通过跟随老师所教授设计的太极拳套路,练习套路,步伐组合、节奏、勾手、摆手等多种动作,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太极拳拳术水平。
杨式太极拳拳谱
![杨式太极拳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e8a91c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2.png)
杨式太极拳拳谱一、起势1、双脚并拢,身体自然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内,手指向下。
头部正直,目光平视前方。
2、左脚向左轻轻迈出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同时,两臂慢慢向前平举,掌心向下,与肩同高。
3、两臂屈肘内收,两掌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手指向前。
二、左右野马分鬃1、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右手抱球,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
2、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然后全脚掌踏实,成左弓步。
同时,左手向前分出,掌心斜向上,高与眼平;右手向后下划弧至右胯旁,掌心向下。
3、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外撇。
同时,左手下落,掌心向下;右手向前上方划弧至胸前,掌心向上。
4、上体左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然后全脚掌踏实,成右弓步。
同时,右手向前分出,掌心斜向上,高与眼平;左手向后下划弧至左胯旁,掌心向下。
三、白鹤亮翅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向左上方划弧,掌心向内;右手向左下方划弧,掌心向下。
2、上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提起。
同时,右手向上抬起,掌心向上,高于头部;左手下落至左胯旁,掌心向下。
3、左脚向前半步踏实,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提起,成左虚步。
同时,左手向前上方抬起,掌心向外,与右手相对,两臂成弧形。
四、左右搂膝拗步1、右手从体前下落,经右胯旁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耳旁,掌心向前。
同时,上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出一步,成左弓步。
左手由左胯旁向前上方搂膝,掌心向下。
2、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外撇。
同时,右手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左手向下划弧至左胯旁,掌心向下。
3、上体右转,右脚向前迈出一步,成右弓步。
同时,右手由右胯旁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耳旁,掌心向前;左手由左胯旁向前上方搂膝,掌心向下。
4、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尖翘起外撇。
同时,左手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右手向下划弧至右胯旁,掌心向下。
五、手挥琵琶1、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进半步,脚前掌着地,成右虚步。
杨氏太极拳85招式名称打印整理
![杨氏太极拳85招式名称打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92683843323968011c926b.png)
1.预备式18.斜飞势35.翻身撇身捶52.玉女穿梭69.单鞭2.起势19.提手上势36.进步搬拦捶53.揽雀尾70.云手3.揽雀尾20.白鹤亮势37.右蹬脚54.单鞭71.单鞭4.单鞭21.左搂膝拗步38.左打虎势55.云手72.高探马带穿掌5.提手上势22.海底针39.右打虎势56.单鞭73.十字腿6.白鹤亮势23.扇通背40.回身右蹬脚57.下势74.进步指裆捶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41.双峰贯耳58.金鸡独立75.上步揽雀尾8.手挥琵琶25.进步搬拦捶42.左蹬脚59.左右倒撵猴76.单鞭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43.转身右蹬脚60.斜飞势77.下势10.手挥琵琶27.单鞭44.进步搬拦捶61.提手上势78.上步七星11.左搂膝拗步28.云手45.如封似闭62.白鹤亮势79.退步跨虎12.进步搬拦捶29.单鞭46.十字手63.左搂膝拗步80.转身摆莲13.如封似闭30.高探马47.抱虎归山64.海底针81.弯弓射虎14.十字手31.左右分脚48.斜单鞭65.扇通背82.进步搬拦捶15.抱虎归山32.转身蹬脚49.左右野马分鬃66.转身白蛇吐芯83.如封似闭16.肘底看捶33.左右搂膝拗步50.揽雀尾67.进步搬拦捶84.十字手17.左右倒撵猴34.进步栽捶51.单鞭68.上步揽雀尾85.收势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1931年(81式)01太极拳起势02揽雀尾03单鞭04提手上式05白鹤亮翅06左搂膝拗步07手挥琵琶式08左右搂膝拗步09手挥琵琶式10左搂膝拗步11进步搬拦捶12如封似闭13十字手14抱虎归山15肘底看捶16左右倒撵猴17斜飞势18提手上式19白鹤亮翅20左搂膝拗步21海底针22扇通背23撇身捶24进步搬拦捶25上步揽雀尾26单鞭27左右云手28单鞭29高探马30左右分脚31转身左蹬脚32左右搂膝拗步33进步栽捶34翻身撇身捶35进步搬拦捶36右蹬脚37左右打虎式38回身右蹬脚39双风贯耳40左蹬脚41转身右蹬脚42进步搬拦捶43如封似闭44十字手45抱虎归山46斜单鞭47左右野马分鬃48上步揽雀尾49单鞭50玉女穿梭51上步揽雀尾52单鞭53左右云手54单鞭下势55金鸡独立56左右倒撵猴57斜飞势58提手上式59白鹤亮翅60左搂膝拗步61海底针62扇通背63转身白蛇吐信64进步搬拦捶65上步揽雀尾66单鞭67左右云手68单鞭69高探马穿掌70转身十字腿71进步指裆捶72上步揽雀尾73单鞭下势74上步七星75退步跨虎76转身摆莲77弯弓射虎78进步搬拦捶79如封似闭80十字手81合太极傅锺文《杨式太极拳》1963年(85式)01预备式02起势03揽雀尾04单鞭05提手上势06白鹤亮翅07左搂膝拗步08手挥琵琶09左右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11左搂膝拗步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十字手15抱虎归山16肘底看捶17左右倒撵猴18斜飞式19提手上势20白鹤亮翅21左搂膝拗步22海底针23扇通背24撇身捶25进步搬拦捶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28云手29单鞭30高探马31左右分脚32转身蹬脚33左右搂膝拗步34进步栽捶35翻身撇身捶36进步搬拦捶37右蹬脚38左打虎式39右打虎式40回身右蹬脚41双风贯耳42左蹬脚43转身右蹬脚44进步搬拦捶45如封似闭46十字手47抱虎归山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50揽雀尾51单鞭52玉女穿梭53揽雀尾54单鞭55云手56单鞭57下势58金鸡独立59左右倒撵猴60斜飞势61提手上式62白鹤亮翅63左搂膝拗步64海底针65扇通背66转身白蛇吐信67搬拦捶68揽雀尾69单鞭70云手71单鞭72高探马带穿掌73十字腿74进步指裆捶75上步揽雀尾76单鞭77下势78上步七星79退步跨虎80转身摆莲81弯弓射虎82进步搬拦捶83如封似闭84十字手85收势由于《杨式太极拳》由体委推出,较早也较广泛,所以一般,把杨澄甫先师定型的杨式太极拳简称为“八五式(85式)”。
杨式太极拳28-85式
![杨式太极拳28-85式](https://img.taocdn.com/s3/m/49f91ff66f1aff00bfd51e1d.png)
杨式太极拳28式拳谱1、起式2、揽雀尾(棚、捊、挤、按)3、单鞭4、提手上式5、白鹤亮翅6、左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肘底看捶9、倒撵猴10、高探马11、右分脚左蹬脚12、左打虎式右打虎式13、云手14、左玉女穿梭右玉女穿梭15、野马分鬃(左右)16、进步指档捶17、上步揽雀尾18、单鞭19、下势20、金鸡独立21、上步七星22、退步跨虎23、转身摆莲24、弯弓射虎25、进步搬拦捶26、如封似闭27、十字手28、收势杨式太极拳85式拳谱1、预备式2、起式3、揽雀尾(棚、捊、挤、按)4、单鞭5、提手上式6、白鹤凉翅7、左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左右搂膝拗步(三个)10、手挥琵琶11、左搂膝拗步12、进步搬拦捶13、如土豪似闭14、十字手15、抱虎归山16、肘底看捶17、倒撵猴(五个)18、斜飞式19、提手上式20、白鹤凉翅21、左搂膝拗步22、海底针23、扇通背24、转身撇身捶25、进步搬拦捶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28、云手(五个)29、单鞭30、高探马31、左右分脚32、转身蹬脚33、左右搂膝拗步34、进步栽捶35、转身撇身捶36、进步搬拦捶37、右蹬脚38、左打虎式39、右打虎式40、回身右蹬脚41、双凤贯耳42、左蹬脚43、转身右蹬脚44、进步搬拦捶45、如封似闭46、十字手47、抱虎归山48、斜单鞭49、野马分鬃(五个)50、揽雀尾51、单鞭52、玉女穿梭53、揽雀尾54、单鞭55、云手(五个)56、单鞭57、下式58、金鸡独立(二个)59、倒撵猴(五个)60、斜飞式61、提手止式62、白鹤亮翅63、左搂膝拗步64、海底针65、扇通背66、转身白蛇吐信67、进步搬拦捶68、上步揽雀尾69、单鞭70、云手(五个)71、单鞭72、高探马带穿掌73、十字腿74、进步指档捶75、上步揽雀尾76、单鞭77、下势78、上步七星79、退步跨虎80、转身摆莲81、弯弓射虎82、进步搬拦捶83、如封似闭84、十字手85、收势。
杨式式太极拳拳谱习练说明及记忆方法
![杨式式太极拳拳谱习练说明及记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5ca4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0.png)
杨式式太极拳拳谱习练说明及记忆方法杨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拳法之一,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拳谱和习练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杨式太极拳的拳谱,并提供一些记忆方法,以帮助习练者更好地掌握。
杨式太极拳共有108式,分为三个大部分:基本功、套路和推手。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部分的拳谱和习练说明。
一、基本功1.标准站桩杨式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通过站立姿势来训练身体的平衡、力量和柔韧性。
站立时,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曲,脊椎挺直,头颈放松。
2.云手云手是杨式太极拳的标志性动作,通过双臂的慢速前后交叉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手臂由心脏位置向两侧做圆弧状运动,动作连贯流畅。
3.常见步法杨式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有:单步、提步、跨步、顶扫、踢出等。
这些步法的习练能够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二、套路1.杨式太极拳一路杨式太极拳一路共有85个动作,包含起势、慢动作、快动作和收势。
习练时应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呼吸的平稳,动作要做到齐步齐臂、通腰舒胯、伸腹顶墩、开胸露背等。
2.开展拳套路开展拳套路是杨式太极拳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套路,有38个动作。
习练时需要注重动作的变化和力度的掌握,动作的曲线要连贯流畅。
三、推手推手是杨式太极拳的重要部分,通过双方的对碰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力量和反应能力。
推手分为单人推手和双人推手,习练时要保持身体的放松和意念的集中。
为了帮助习练者更好地记忆拳谱,以下提供一些记忆方法。
一、理解拳谱的逻辑顺序拳谱的顺序是有一定逻辑的,习练者可以把每个动作的名称和顺序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记忆,如按照动作的大小、目标部位的远近进行编排。
二、划分拳谱的小节把拳谱分为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包含几个动作。
在习练时,先把每个小节的动作记住,然后再将各个小节进行衔接,最后整个拳谱就能够顺利记忆和习练。
三、建立动作与形象的联想将每个动作与具体的形象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例如,把云手联想为轻盈的云彩,把踢出动作联想为踢球的动作等。
四、合理安排每天的习练时间每天按照一定的时间段进行习练,可以保持习练的连贯性和持久性,有助于巩固记忆和提高技能。
杨式太极拳口诀
![杨式太极拳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fdb7350daaea998fcc220e9f.png)
杨式太极拳口诀
杨式太极拳又称作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知名的流派,据传是由杨露禅所建立,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杨式太极拳口诀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起势
混沌初开法为先,气贴背走沉丹田,心静体松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2、右揽雀尾
初运鸿蒙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掤捋挤按为总手,雀尾动作技法全。
3、左单鞭
单鞭多用可防攻,左像箭来右似弓,体正松腰勾屈下,翻掌前推转腰行。
4、提手
胸部被击用提手,截合断封妙无穷,上提虚步相一致,身势含蓄合手肘。
5、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立鸡群,左采右掤两臂分,沉气落胯腰拔起,开中寓合须用心。
6、搂膝拗步(二)
起肩过胯膝外搂,拗步推掌沉腕肘,搂推弓步相一致,头领身正左右走。
7、撇身捶
横截压带闪正中,翻拳按掌劲宜整,手眼身步要协调,双臂翻转随腰动。
杨式太极拳2(老六路)
![杨式太极拳2(老六路)](https://img.taocdn.com/s3/m/0a82f79571fe910ef02df807.png)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第一路:1、起式2、揽雀尾3、单鞭4、提手上式5、白鹤亮翅6、左搂膝拗步7、右搂膝拗步8、左搂膝拗步9、手挥琵琶10、左搂膝拗步11、进步搬拦锤12、如封似闭13、十字手第二路:14、抱虎归山15、上步揽雀尾16、斜单鞭17、肘底锤18、倒撵猴19、斜飞式20、提手上式21、白鹤亮翅22、左搂膝拗步23、海底针24、扇通背25、翻身撇身锤26、进步搬拦锤27、上步揽雀尾28、单鞭第三路:29、云手(一合一开)30、单鞭31、高探马32、右分脚33、左分脚34、转身左蹬脚35、左右搂膝拗步36、进步栽锤37、翻身撇身锤38、进步搬拦锤39、小七星锤40、右蹬脚41、左右打虎式42、右蹬脚43、双风贯耳44、左蹬脚45、转身右蹬脚46、进步搬拦锤47、如封似闭58、十字手第四路:49、抱虎归山50、上步揽雀尾51、斜单鞭52、野马分鬃53、上步揽雀尾54、单鞭55、玉女穿梭56、上步揽雀尾57、单鞭第五路:58、云手(两合两开)59、单鞭60、下式61、左右金鸡独立62、倒撵猴63、斜飞式64、提手上式65、白鹤亮翅66、左搂膝拗步67、海底针68、扇通背69、翻身撇身锤70、进步搬拦锤71、上步揽雀尾72、单鞭第六路:73、云手(三合三开)74、单鞭75、高探马76、白蛇吐信77、转身单摆莲78、进步指裆锤79、上步揽雀尾80、单鞭81、下式82、上步七星83、退步跨虎84、转身双摆莲85、弯弓射虎86、进步搬拦锤87、如封似闭88、十字手89、合太极YOZOSOFT。
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拳谱
![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ae1011df1a37f111f1855be7.png)
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拳谱一段:1、预备式 02、太极起势 03、左棚式04、右揽雀尾 05、单鞭式 06、提手07、上势 08、白鹤亮翅 09、左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右搂膝拗步13、左搂膝拗步14、手挥琵琶 15、左搂膝拗步16、进步搬拦捶 17、如封似闭 18、十字手;二段:19、抱虎归山 20、右揽雀尾 21、左棚式22、肘底看捶 23、左右倒攆猴 24、斜飞式25、提手 26、上势 27、白鹤亮翅28、左搂膝拗步 29、海底针 30、闪通背31、转身撇身捶 32、进步搬拦捶 33、上步右揽雀尾34、单鞭式 35、左右云手 36、单鞭式;三段:37、高探马 38、右分脚 39、左分脚40、回身左蹬脚 41、左搂膝拗步 42、右搂膝拗步43、进步栽捶 44、翻身撇身捶 45、进步搬拦捶46、右蹬脚 47、左打虎式 48、右打虎式49、右蹬脚 50、双探掌 51、双风贯耳52、左蹬脚 53、转身右蹬脚 54、进步搬拦捶55、如封似闭 56、十字手;四段:57、抱虎归山58、右揽雀尾 59、斜单鞭式 60、右野马分鬃61、左野马分鬃 62、右野马分鬃 63、左棚式64、上步右揽雀尾 65、单鞭式 66、左玉女穿梭67、右玉女穿梭 68、左玉女穿梭 69、右玉女穿梭70、左棚式 71、右揽雀尾 72、单鞭式73、左右云手 74、单鞭式;五段: 75、下势76、左金鸡独立 77、右金鸡独立 78、左右倒攆猴79、斜飞式 80、提手 81、上势82、白鹤亮翅 83、左搂膝拗步 84、海底针85、闪通背 86、转身撇身捶 87、白蛇吐信88、进步搬拦捶 89、上步右揽雀尾 90、单鞭式;六段:91、左右云手 92、单鞭式 93、高探马94、进步穿掌 95、转身单摆辗莲96、上步指裆捶97、上步右揽雀尾 98、单鞭式 99、下势100、上步七星 101、退步跨虎102、转身双摆辗莲103、弯弓射虎 104、进步搬拦捶105、如封似闭106、十字手 107、合太极 108收势。
杨式太极拳五段
![杨式太极拳五段](https://img.taocdn.com/s3/m/d69fed186c175f0e7cd1371e.png)
预备式 并步直立 1、单鞭起势 左脚开立 两手平举 两手下按 上步划弧 虚步划弧 出步勾手 弓步前推 2、斜飞势 左抱球势 弓步右掤 上步搂手 上步下插 弓步侧靠 3、退步大捋 退步伸掌 后坐右捋 4、右玉女穿梭 虚步上架 弓步前推 5、右野马分鬃 上步抱球 弓步横拨 6、左野马分鬃 上步抱球 弓步横拨 7、打虎势 上步伸掌 弓步贯拳 8、高探马 上步插手 上步转身虚步切掌 9、肘底捶 侧出分掌 摆脚合手 扣步分掌 退步肘底 上步打拳 10、下势 退步勾手 扑步穿掌 11、上步七星 弓步前挑 虚步架打 12、十字手 退步十字 上步前推 13、退步跨虎 右脚退步 虚步分掌 14、左倒撵猴 退步伸掌 坐步推掌 15、右倒撵猴 转腰撤手 退步勾手 坐步推掌 16、抱虎归山 退步转身 上步屈肘 弓步搂推 17、斜飞势 转身抱球 弓步前送 18、海底针 退步上搂 虚步下搂 沉身下插 19、闪通背 上步伸掌 退步托掌 弓步架推 20、右蹬脚 退步划弧 提腿合抱 蹬脚分掌 21、双峰贯耳 屈膝落手 上步握拳 弓步贯拳 22、右金鸡独 退步合手 上步挑掌 独立挑掌 23、如封似闭 退步按掌 弓步前推 弓步合手 后坐分掌 弓步前推 24、十字手收势 退步平拉 十字合抱 两手平伸 两手下落 并步直立预备势 并步直立 1、单鞭起势 两脚开立 两手平举 两手下按 出步划弧 虚步划弧 出步勾手 弓步前推2、右进步搬拦捶 左抱球势 上步搬拳 上步拦掌 弓步冲拳3、左进步搬拦捶 后坐搬拳 上步拦掌 弓步打拳4、右云手 弓步划弧 上步划弧5、左出手 侧移划弧 上步划弧6、左搂膝拗步 收脚划弧 上步搂手 弓步搂推7、撇身捶 收脚抱球 上步披捶 纪步推掌8、左倒撵猴 左上撤手 左退屈肘 后坐推掌 9、海底针 右退撤手 虚步下搂 沉身下插 10、闪通背 起身托掌 弓步架推 11、打虎势 上步伸掌 弓步贾拳 12、高探马 上步插掌 上步转身 虚步切掌 13、肘底捶 侧出分掌 摆脚合手 扣步分掌 退步肘底 上步打拳 14、右倒撵猴 后坐撤手 退步屈肘 坐步推掌 15、退步跨虎 弓步合手 虚步分掌16、退步双穿左按掌退步穿掌 坐后穿掌 退步按掌17、退步双穿右按掌弓步穿掌 后坐穿掌 退步按掌 18、右分脚 左掌搂砍 后坐抱掌 弹踢分掌19、转身左分脚 交叉落脚 转身合抱 弹踢分掌20、转身左登脚 交叉落脚 转身合抱 蹬脚分掌 21、手挥琵琶 退步提按 坐步合掌22、左野马分鬃 退步抱球 弓步横拨 23、海底针 右移划弧 收脚提手 虚步下插 弓步肩靠 24、白蛇吐信 退步划弧虚步披掌25、抱虎归山上步伸掌扣脚转身上步屈肘弓步搂推26、斜飞势后坐扣脚收脚抱球弓步斜送27、左野马分鬃收脚抱球弓步横拨28、左指裆捶上步搂手弓步下打29、右金鸡独立后坐挑掌独立挑掌十字手收势同一段单练套路。
杨式太极拳傅清泉28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傅清泉28式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f871c67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3.png)
序列
名称
预备式
序列
名称
第1式
起势
第 15 式 野马分鬃
第 2 式 揽雀尾(掤、捋、挤、按) 第 16 式 进步指裆锤
第3式
单鞭
第 17 式 上步揽雀尾(掤、捋、挤、按)
第 4 式 提手上势
第 18 式 单 鞭
第 5 式 白鹤亮翅
第 19 式 下 势
第 6 式 搂膝拗步
第 20 式 金鸡独立
第 7 式 手挥琵琶
第 21 式 上步七星
第 8 式 肘底看捶
第 22 式 退步跨虎
第9式倒撵猴第 2源自 式 转身摆莲第 10 式 高探马
第 24 式 弯弓射虎
第 11 式 右分脚左蹬脚
第 25 式 进步搬拦捶
第 12 式 左右打虎式
第 26 式 如封似闭
第 13 式 云手
第 27 式 十字手
第 14 式 玉女穿梭
第 28 式 收 势
传统杨式太极拳(一百零八式)
![传统杨式太极拳(一百零八式)](https://img.taocdn.com/s3/m/a4ef01b569dc5022aaea001e.png)
传统杨式太极拳(一百零八式)第一段:01、预备式02、起势03、左绷04、右绷05、迎面掌06、揽雀尾07、单鞭08、提手上势09、斜靠10、白鹤亮翅11、左搂膝拗步12、手挥琵琶13、左搂膝拗步14、右搂膝拗步15、左搂膝拗步16、手挥琵琶17、左搂膝拗步18、进步搬揽捶19、如封似闭20、十字手第二段:21、抱虎归山22、揽雀尾(履、挤、按)23、斜单鞭24、肘底看捶25、倒撵猴(四个)26、斜飞式27、提手上势28、斜靠29、白鹤亮翅30、左搂膝拗步31、海底针32、扇通背33、翻身撇身捶34、白蛇吐信35、进步搬揽捶36、揽雀尾37、单鞭38、云手(四次)39、单鞭40、高探马(低式)41、右分脚42、左分脚43、转身左蹬脚44、左搂膝拗步45、右搂膝拗步46、进步栽捶47、翻身撇身捶48、白蛇吐信49、进步搬栏捶50、右蹬脚51、左打虎52、右打虎53、撤步右蹬脚54、双峰贯耳55、左蹬脚56、转身右蹬脚57、进步搬拦捶58、如封似闭59、十字手第三段:60、抱虎归山61、揽雀尾(履、挤、按)62、横单鞭63、右野马分鬃64、左野马分鬃65、右野马分鬃66、迎面掌67、揽雀尾68、单鞭69、玉女穿梭(四角)70、迎面掌71、揽雀尾72、单鞭73、云手(四次)74、单鞭75、下势76、左右金鸡独立77、倒撵猴(四次)78、斜飞式79、提手上势80、斜靠81、白鹤亮翅82、左搂膝拗步83、海底针84、扇通背85、翻身撇身捶86、白蛇吐信87、进步搬拦捶88、揽雀尾89、单鞭90、云手(四次)91、单鞭92、高探马(高式)93、穿掌94、转身十字蹬腿95、进步指挡捶96、揽雀尾97、单鞭98、下势99、上步七星100、退步跨虎101、转身穿掌(270度)102、双摆莲103、弯弓射虎104、窝心捶105、进步搬拦捶106、如封似闭107、十字手108、收势(含太极)。
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108式名称
![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108式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4ca96286a0116c175f0e487a.png)
预备式 起式 揽雀尾(棚捋挤按) 单鞭 提手上势 白鹤亮翅 左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左搂膝拗步 右搂膝拗步 左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左搂膝拗步 进步搬拦锤 如封似闭 十字手 抱虎归山 揽雀尾 单鞭 提手 迎面掌 肘底锤 左倒撵猴 右倒撵猴 斜飞式 提手上势 白鹤亮翅 左搂膝拗步 海底针 扇通臂 翻身搬拦锤 进步搬拦锤 上步揽雀尾 单鞭 左云手 右云手 单鞭 高探马 右分脚 左分脚 转身左蹬脚 翻单鞭 进步栽锤 翻身二起脚 左打虎势 右手虎势 回身右蹬脚 双峰贯耳 左蹬脚 翻身右蹬脚 上步搬拦锤 如封似闭 十字手 斜抱虎归山 斜揽雀尾 斜单鞭 右野马分鬃 左野马分鬃 左棚 揽雀尾 单鞭 右玉女穿梭 左玉女穿梭 右玉女穿梭 左玉女穿梭 左棚 揽雀尾 单鞭 左云手 右云手 单鞭 下势 左金鸡独立 右金鸡独立 左倒撵猴 右倒撵猴 斜飞势 提手上势 白鹤亮翅 搂膝拗步 海底针 扇通臂 翻身撇身锤 右白蛇吐信 左白蛇吐信 进步搬拦锤 上步揽雀尾 单鞭 左云手 右云手 单鞭 高探马 震脚穿掌 转身右擦脚 搂膝指裆锤 右棚 左棚 上步揽雀尾 单鞭 下势 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势 转身摆莲 弯弓射虎 进步搬拦锤 如封似闭 十
杨式传统太极拳85式拳谱
![杨式传统太极拳85式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c18fa84be518964bcf847c71.png)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拳谱第一式预备式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第二式起势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第三式揽雀尾第二十七式单鞭第四式单鞭第二十八式云手第五式提手上势第二十九式单鞭第六式白鹤亮翅第三十式高探马第七式左搂膝拗步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第八式手挥琵琶第三十二式转身蹬脚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第十式手挥琵琶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第十三式如封似闭第三十七式右蹬脚第十四式十字手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式第十五式抱虎归山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式第十六式肘底看捶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式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第十八式斜飞式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第十九式提手上势第四十二式左蹬脚第二十式白鹤亮翅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步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第二十二式海底针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第二十三式扇通背第四十六式十字手第二十四式撇身捶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第四十八式斜单鞭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第五十式揽雀尾第七十六式单鞭第五十—式单鞭第七十七式下势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第五十三式揽雀尾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第五十四式单鞭第八十式转身摆莲第五十五式云手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第五十六式单鞭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第五十七式下势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第五十八式金鸡独立第八十四式十字手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第八十五式收势第六十式斜飞式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第六十四式海底针第六十五式扇通背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第六十七式搬拦捶第六十八式揽雀尾第六十九式单鞭第七十式云手第七十一式单鞭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二十六式太极拳
![二十六式太极拳](https://img.taocdn.com/s3/m/3b7058a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c.png)
二十六式太极拳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名称1 预备势,2 起势,3 左棚势,4 右揽雀尾,5 单鞭,6 双峰贯耳,7 上势,8 白鹤亮翅,9 进步搬拦捶,10 手挥琵琶, 11 左搂膝拗,12 右野马分鬃, 13 闪通背 14,撇身捶, 15高探马, 16 双探掌17 金鸡独立, 18 玉女穿梭, 19 上步七星,20退步跨虎21转身单摆莲, 22 弯弓射虎 23 撤步穿掌,24如封似闭25十字手,26收势。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分解第1式预备式 1)直立平视(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脚并拢,眼向前平视。
)2)提脚踏地(重心于右腿,左脚跟微提起,左前脚掌踏地;眼向前平视。
)3)两脚开立(左脚向左侧分开与肩同宽,前脚掌踏地,重心左移,全脚掌踏实。
)第2式起势(太极出势) 1)两臂平举(双臂缓慢向前平举与肩平,掌心相对虎口向上。
双掌与肩同宽,眼平视。
) 2)屈臂挑掌(双臂屈肘挑掌,向内划弧收于胸前,掌心相对指尖向上,眼平视。
) 3)分手按掌(双掌微向下,同时向左右平圆划弧分开,再向前按出,掌指向上与鼻平,掌心侧向前;眼平视。
) 4)屈膝按掌(两腿微屈,同时双掌轻轻下按于两腿前外侧,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眼平视。
)第3式左捧式 1)转体提臂(身体右转,右脚尖外转45度,重心于右腿;左脚跟提起;右掌屈臂上提于胸前,掌指向前,虎口向上;左掌向右划弧于右腹前,翻转掌心侧向上,掌指向后,眼视右手方向。
) 2)合手出步(身体向左转,重心于右腿;左脚提起向前迈出,左脚跟先着地,右臂微内旋;眼随体转向前平视。
)3)弓步左捧(身体继续左转重心移于左腿;左脚踏实屈膝成左弓步;随体转左臂向前捧出,掌心向内掌指向右,与胸平;右臂内旋落于右髋旁,掌心向下,虎口向前,掌指斜向前;眼向前平视。
)第4式右揽雀尾(捧势)1)扣脚展臂(身体微左转,左脚尖内扣45度,右脚跟提起,随体转右手上提于体右侧,掌心侧向外;左手外旋掌心侧向上,双掌指向前,双臂平展于体侧;眼视左手方向。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https://img.taocdn.com/s3/m/214b630d240c844768eaee08.png)
.
;.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
太极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古为今用,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术
应运而生。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突破了传统教学程式,焕发新的活力,以适应信息社会快节奏的需求。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术套路,是以上世纪30年代杨澄甫宗师在北京所传108式传统杨式太极拳为蓝本,依据杨澄甫入门弟子崔毅士前辈所传套路由其嫡孙崔仲三先生编创,是杨式传统太极拳系列套路练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26式太极拳精选传统套路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动作重新组合编创而成。
虽然动作名称只有26式,但它的动作风格,演练过程,都遵循太极拳理论,保持了浓郁的传统杨式太极拳的风韵和特点。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出现的弓步,坐步,虚步,独立步,通过练习可增强练习者的腿部力量;身体中心不断的移动和虚实变换,可提高练习者的平衡能力;步法劲力的表现又能使练习者的腕关节和肩关节的灵活性得到提高;双肩的运转在沉肩坠肘,松腰沉髋的动作要领下达到身体关节的润滑,又可起到预防关节疾病的作用;立身中正,虚领顶劲,使得练习者的身形更加挺拔健美。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1预备势2起势3左棚势4右揽雀尾
5单鞭6双峰贯耳7上势8白鹤亮翅
9进步搬拦捶10 手挥琵琶11左搂膝拗12右野马分鬃13闪通背14撇身捶15高探马16双探掌
17金鸡独立18玉女穿梭19上步七星20退步跨虎
21转身单摆莲22弯弓射虎23撤步穿掌24如封似闭
25十字手26收势。
老六路杨式太极拳拳谱
![老六路杨式太极拳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7c1390df7f1922791688e80a.png)
老六路杨式太极拳
第一路
1、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提手上势
5、白鹤亮翅
6、左右搂膝拗步
7、手挥琵琶
8、左搂膝拗步
9、上步搬拦捶10.搬拦锤11、如封似闭12、十字手
第二路
12、抱虎归山13、上步揽雀尾14、斜单鞭15、肘底看捶16、倒撵猴17、斜飞式18、提手上势19、白鹤亮翅20、左搂膝拗步21、海底针22、扇通臂23、翻身撇身捶24、进步搬拦捶25、上步揽雀尾26、单鞭
第三路
27、云手28、单鞭29、高探马30、右分脚31、左分脚32、转身左蹬脚33、左右搂膝拗步34、进步栽捶35、翻身撇身捶36、进步搬拦捶37、小七星捶38、右蹬脚39、左打虎式40、右打虎式41、右蹬脚42、双峰贯耳43、左蹬脚杨式太极拳44、转身右蹬脚45、进步搬拦捶46、如封似闭47、十字手第四路
48、抱虎归山49、上步揽雀尾50、斜单鞭51、(左右)野马分鬃52、上步揽雀尾53、单鞭54、玉女穿梭(四斜角)55、上步揽雀尾56、单鞭
第五路
57、云手58、单鞭59、下式60、左右金鸡独立61、(左右)倒撵猴62、斜飞式63、提手上势64、白鹤亮翅65、左搂膝拗步66、海底针67、扇通臂68、翻转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捶70、上步揽雀尾71、单鞭
第六路
72、云手73、单鞭74、高探马75、白蛇吐信76、转身单摆莲77、进步指裆捶78、上步揽雀尾79、单鞭80、下式81、上步七星82、退步跨虎83、转身双摆莲84、弯弓射虎85、进步搬拦捶86、如封似闭87、十字手88、合太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
太极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古为今用,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术应运而生。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突破了传统教学程式,焕发新的活力,以适应信息社会快节奏的需求。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术套路,是以上世纪30年代杨澄甫宗师在北京所传108式传统杨式太极拳为蓝本,依据杨澄甫入门弟子崔毅士前辈所传套路由其嫡孙崔仲三先生编创,是杨式传统太极拳系列套路练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26式太极拳精选传统套路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动作重新组合编创而成。
虽然动作名称只有26式,但它的动作风格,演练过程,都遵循太极拳理论,保持了浓郁的传统杨式太极拳的风韵和特点。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出现的弓步,坐步,虚步,独立步,通过练习可增强练习者的腿部力量;身体中心不断的移动和虚实变换,可提高练习者的平衡能力;步法劲力的表现又能使练习者的腕关节和肩关节的灵活性得到提高;双肩的运转在沉肩坠肘,松腰沉髋的动作要领下达到身体关节的润滑,又可起到预防关节疾病的作用;立身中正,虚领顶劲,使得练习者的身形更加挺拔健美。
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1预备势2起势3左棚势4右揽雀尾
5单鞭6双峰贯耳7上势8白鹤亮翅
9进步搬拦捶10 手挥琵琶11左搂膝拗12右野马分鬃13闪通背14撇身捶15高探马16双探掌
17金鸡独立18玉女穿梭19上步七星20退步跨虎
21转身单摆莲22弯弓射虎23撤步穿掌24如封似闭
25十字手26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