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传统太极拳35式
传统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
![传统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dda304b081c758f5f61f67d5.png)
传统杨氏108式太极拳拳谱第一段:01、预备式 02、太极起势 03、左棚式04、右揽雀尾 05、单鞭式 06、提手07、上势 08、白鹤亮翅 09、左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右搂膝拗步13、左搂膝拗步 14、手挥琵琶 15、左搂膝拗步16、进步搬拦捶 17、如封似闭 18、十字手第二段:19、抱虎归山 20、右揽雀尾 21、左棚式22、肘底看捶 23、左右倒攆猴 24、斜飞式25、提手 26、上势 27、白鹤亮翅28、左搂膝拗步 29、海底针 30、闪通背31、转身撇身捶 32、进步搬拦捶 33、上步右揽雀尾34、单鞭式 35、左右云手 36、单鞭式37、高探马 38、右分脚 39、左分脚40、回身左蹬脚 41、左搂膝拗步 42、右搂膝拗步43、进步栽捶 44、翻身撇身捶 45、进步搬拦捶46、右蹬脚 47、左打虎式 48、右打虎式49、右蹬脚 50、双探掌 51、双风贯耳52、左蹬脚 53、转身右蹬脚 54、进步搬拦捶55、如封似闭 56、十字手第四段:57、抱虎归山 58、右揽雀尾 59、斜单鞭式60、右野马分鬃 61、左野马分鬃 62、右野马分鬃63、左棚式 64、上步右揽雀尾 65、单鞭式66、左玉女穿梭 67、右玉女穿梭 68、左玉女穿梭69、右玉女穿梭 70、左棚式 71、右揽雀尾72、单鞭式 73、左右云手 74、单鞭式75、下势 76、左金鸡独立 77、右金鸡独立78、左右倒攆猴 79、斜飞式 80、提手81、上势 82、白鹤亮翅 83、左搂膝拗步84、海底针 85、闪通背 86、转身撇身捶87、白蛇吐信 88、进步搬拦捶 89、上步右揽雀尾90、单鞭式第六段:91、左右云手 92、单鞭式 93、高探马94、进步穿掌 95、转身单摆辗莲 96、上步指裆捶97、上步右揽雀尾 98、单鞭式 99、下势100、上步七星 101、退步跨虎 102、转身双摆辗莲103、弯弓射虎 104、进步搬拦捶 105、如封似闭106、十字手 107、合太极 108收势。
传统杨氏49式太极拳谱
![传统杨氏49式太极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fc9210cf7f1922791688e8a5.png)
杨氏49式太极拳谱
1、起式
2、揽雀尾
3、单鞭
4、云手
5、单鞭
6、高探马
7、右分脚
8、左分脚
9、转身左蹬脚
10、左搂膝拗步
11、手挥琵琶
12、高探马穿掌
13、转身十字脚
14、左打虎式
15、右打虎式
16、回身右蹬脚
17、双风贯耳18、右蹬脚
19、转身撇身捶
20、进步指裆捶
21、如封似闭
22、十字手
23、放虎归山
24、斜单鞭
25、肘底捶
26、右金鸡独立
27、左金鸡独立
28、倒撵猴
29、斜飞式
30、提手上式
31、白鹤晾翅
32、左搂膝拗步
33、海底针
34、扇通臂
35、转身白蛇吐信
36、进步栽捶
37、野马分鬃
38、玉女穿梭
39、揽雀尾
40、单鞭
41、下势
42、上步七星
43、退步跨虎
44、转身摆莲
45、弯弓射虎
46、进步搬拦捶
47、如封似闭
48、十字手
49、收势。
杨式太极拳经典85式拳谱
![杨式太极拳经典85式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a8d83e1cc850ad02de8041ca.png)
杨式太极拳经典85式拳谱.xls1.预备式18.斜飞势35.翻身撇身捶穿梭69.单鞭2.起势19.提手上势36.进步搬拦捶53.揽雀尾70.云手3.揽雀尾20.白鹤亮势37.右蹬脚54.单鞭71.单鞭4.单鞭21.左搂膝拗步38.左打虎势55.云手72.高探马带穿掌5.提手上势22.海底针39.右打虎势56.单鞭73.十字腿6.白鹤亮势23.扇通背40.回身右蹬脚57.下势74.进步指裆捶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41.双峰贯耳58.金鸡独立75.上步揽雀尾8.手挥琵琶25.进步搬拦捶42.左蹬脚59.左右倒撵猴76.单鞭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43.转身右蹬脚60.斜飞势77.下势10.手挥琵琶27.单鞭44.进步搬拦捶61.提手上势78.上步七星11.左搂膝拗步28.云手45.如封似闭62.白鹤亮势79.退步跨虎12.进步搬拦捶29.单鞭46.十字手63.左搂膝拗步80.转身摆莲13.如封似闭30.高探马47.抱虎归山64.海底针81.弯弓射虎14.十字手31.左右分脚48.斜单鞭65.扇通背82.进步搬拦捶15.抱虎归山32.转身蹬脚49.左右野马分鬃66.转身白蛇吐芯83.如封似闭16.肘底看捶33.左右搂膝拗步50.揽雀尾67.进步搬拦捶84.十字手17.左右倒撵猴34.进步栽捶51.单鞭68.上步揽雀尾85.收势杨式太极拳经典85式拳谱.xls1.预备式18.斜飞势35.翻身撇身捶穿梭69.单鞭2.起势19.提手上势36.进步搬拦捶53.揽雀尾70.云手3.揽雀尾20.白鹤亮势37.右蹬脚54.单鞭71.单鞭4.单鞭21.左搂膝拗步38.左打虎势55.云手72.高探马带穿掌5.提手上势22.海底针39.右打虎势56.单鞭73.十字腿6.白鹤亮势23.扇通背40.回身右蹬脚57.下势74.进步指裆捶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41.双峰贯耳58.金鸡独立75.上步揽雀尾8.手挥琵琶25.进步搬拦捶42.左蹬脚59.左右倒撵猴76.单鞭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43.转身右蹬脚60.斜飞势77.下势10.手挥琵琶27.单鞭44.进步搬拦捶61.提手上势78.上步七星11.左搂膝拗步28.云手45.如封似闭62.白鹤亮势79.退步跨虎12.进步搬拦捶29.单鞭46.十字手63.左搂膝拗步80.转身摆莲13.如封似闭30.高探马47.抱虎归山64.海底针81.弯弓射虎14.十字手31.左右分脚48.斜单鞭65.扇通背82.进步搬拦捶15.抱虎归山32.转身蹬脚49.左右野马分鬃66.转身白蛇吐芯83.如封似闭16.肘底看捶33.左右搂膝拗步50.揽雀尾67.进步搬拦捶84.十字手17.左右倒撵猴34.进步栽捶51.单鞭68.上步揽雀尾85.收势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式太极拳85式分解视频教学傅清泉flv杨式太极拳85式分解视频教学傅清泉flv格式,41个flv视频文件,共992mb阿弥陀佛,菩萨您好!本文件的解压缩密码是:wsbss【我要不杀生】这句话每个字拼音开头第一个字母连起来。
杨式太极拳拳谱
![杨式太极拳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e8a91c4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2.png)
杨式太极拳拳谱一、起势1、双脚并拢,身体自然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内,手指向下。
头部正直,目光平视前方。
2、左脚向左轻轻迈出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同时,两臂慢慢向前平举,掌心向下,与肩同高。
3、两臂屈肘内收,两掌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手指向前。
二、左右野马分鬃1、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右手抱球,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
2、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然后全脚掌踏实,成左弓步。
同时,左手向前分出,掌心斜向上,高与眼平;右手向后下划弧至右胯旁,掌心向下。
3、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外撇。
同时,左手下落,掌心向下;右手向前上方划弧至胸前,掌心向上。
4、上体左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跟先着地,然后全脚掌踏实,成右弓步。
同时,右手向前分出,掌心斜向上,高与眼平;左手向后下划弧至左胯旁,掌心向下。
三、白鹤亮翅1、上体微向左转,左手向左上方划弧,掌心向内;右手向左下方划弧,掌心向下。
2、上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跟提起。
同时,右手向上抬起,掌心向上,高于头部;左手下落至左胯旁,掌心向下。
3、左脚向前半步踏实,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提起,成左虚步。
同时,左手向前上方抬起,掌心向外,与右手相对,两臂成弧形。
四、左右搂膝拗步1、右手从体前下落,经右胯旁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耳旁,掌心向前。
同时,上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出一步,成左弓步。
左手由左胯旁向前上方搂膝,掌心向下。
2、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外撇。
同时,右手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左手向下划弧至左胯旁,掌心向下。
3、上体右转,右脚向前迈出一步,成右弓步。
同时,右手由右胯旁向后上方划弧至右耳旁,掌心向前;左手由左胯旁向前上方搂膝,掌心向下。
4、身体后坐,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尖翘起外撇。
同时,左手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右手向下划弧至右胯旁,掌心向下。
五、手挥琵琶1、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进半步,脚前掌着地,成右虚步。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f5343438caaedd3382c4d308.png)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式 18.斜飞势 35.翻身撇身捶 5
2.玉女穿梭 69.单鞭
2.起势 19.提手上势 36.进步搬拦捶 5
3.揽雀尾 70.云手
3.揽雀尾 20.白鹤亮势 37.右蹬脚 5
4.单鞭 71.单鞭
4.单鞭 21.左搂膝拗步 38.左打虎势 5
5.云手 72.高探马带穿掌
5.提手上势 22.海底针 39.右打虎势 5
6.单鞭 73.十字腿
6.白鹤亮势 23.扇通背 40.回身右蹬脚 5
7.下势 74.进步指裆捶
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 41.双峰贯耳 58.金鸡独立 75.上步揽雀尾
8.手挥琵琶 25.进步搬拦捶 42.左蹬脚 59.左右倒撵猴 76.单鞭
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 43.转身右蹬脚 60.斜飞势 77.下势
10.手挥琵琶 27.单鞭 44.进步搬拦捶 61.提手上势 78.上步七星
11.左搂膝拗步 28.云手 45.如封似闭 62.白鹤亮势 79.退步跨虎
12.进步搬拦捶 29.单鞭 46.十字手 63.左搂膝拗步 80.转身摆莲
13.如封似闭 30.高探马 47.抱虎归山 64.海底针 81.弯弓射虎
14.十字手 31.左右分脚 48.斜单鞭 65.扇通背 82.进步搬拦捶
15.抱虎归山 32.转身蹬脚 49.左右野马分鬃 66.转身白蛇吐芯 83.如封似闭
16.肘底看捶 33.左右搂膝拗步 50.揽雀尾 67.进步搬拦捶 84.十字手
17.左右倒撵猴 34.进步栽捶 51.单鞭 68.上步揽雀尾 85.收势。
杨澄浦式太极拳拳谱
![杨澄浦式太极拳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66d651a9bceb19e8b8f6ba35.png)
杨澄浦式太极拳拳谱(杨振基91式)1 起势2 揽雀尾3 单鞭4 提手上式 5 白鹤亮翅6 左搂膝拗步7 手挥琵琶8 左搂膝拗步9 右搂膝拗步10 左搂膝拗步11 手挥琵琶12 左搂膝拗步13 进步搬拦捶14 如封似闭15 十字手16 抱虎归山17 肘底捶18 倒撵猴19 斜飞式 20提手上式21 白鹤亮翅22 左搂膝拗步23 海底针 24 扇通臂25 撇身捶26 进步搬拦捶27 上步揽雀尾28 单鞭29 云手30 单鞭31 高探马32 右分脚33 左分脚34 转身左蹬脚 35 左搂膝拗步36 右搂膝拗步 37 进步栽捶38 翻身撇身捶39 进步搬拦捶 40 右蹬脚41 左打虎式 42 右打虎式43 转身右蹬脚 44 双风贯耳 45 左蹬脚46 转身右蹬脚 47 进步搬拦捶 48 如封似闭49 十字手 50 抱虎归山51 斜单鞭 52 野马分鬃右式 53 野马分鬃左式54 野马分鬃右式55 揽雀尾56 单鞭57 玉女穿梭58 揽雀尾59 单鞭 60 云手61 单鞭 62 单鞭下势 63 金鸡独立右式 64 金鸡独立左式 65 倒撵猴66 斜飞式 67 提手上式 68 白鹤亮翅 69 左搂膝拗步 70 海底针71 扇通臂 72 转身白蛇吐信 73 进步搬拦捶 74 上步揽雀尾 75 单鞭76 云手 77 单鞭 78 高探马穿掌 79 转身十字腿 80 进步指裆捶81 上步揽雀尾 82 单鞭83 单鞭下势 84 上步七星 85 退步跨虎86 转身摆莲 87 弯弓射虎 88 进步搬拦捶 89 如封似闭 90 十字手91 收势我不动,跟你走——杨振基谈太极拳推手严翰秀扬式太极拳的代表著作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说:“太极拳以练习推手为致用。
”扬式太极拳的创编者及其嫡传人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等人推手术精妙绝伦,名震中国武坛,现在的杨家后人对推手法如何继承下来,有什么新的认识?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再度采访了杨振基先生。
85式杨氏太极拳名称
![85式杨氏太极拳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84ea25ff19e8b8f67c1cb984.png)
传统杨式85式太极拳名称
1·预备式2·起势3·揽雀尾4·单鞭
5·提手上式6·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11左搂膝拗步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十字手15抱虎归山16肘底看捶
17左右倒撵猴18斜飞式19提手上式20白鹤亮翅
21左右搂膝拗步22海底针23扇通臂24劈身捶
25进步搬拦捶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28云手
29单鞭30高探马31左右分脚32转身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34进步栽捶35翻身劈身捶36进步搬拦捶37右蹬脚38左打虎式39右打虎式40回身右蹬脚
41双峰贯耳42左蹬脚43转身右蹬脚44进步搬拦捶45如封似闭46十字手47抱虎归山48斜单鞭
49野马分鬃50揽雀尾51单鞭52玉女穿梭
53揽雀尾54单鞭55云手56单鞭
57下势58金鸡独立59左右倒撵猴60斜飞式
61提手上式62白鹤亮翅63左搂膝拗步64 海底针
65扇通臂66转身白蛇吐信67搬拦捶68揽雀尾
69单鞭70云手71单鞭72高探马带穿掌
73十字腿74进步指裆捶75上步揽雀尾76单鞭
77下势78上步七星79退步跨虎80转身摆莲
81弯弓射虎82进步指裆捶83如封似闭84十字手
85收势。
杨式太极拳85式(31-58式讲解)
![杨式太极拳85式(31-58式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2368c6f48d7c1c708a1455e.png)
3.两拳向前上勾击要与右弓步协调一致。贯击时要上下相随,手到、身到、脚到,一到俱到。
第四十二式 左蹬脚
动作一:右脚尖外撇踏实,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右腿,身微右转,左脚向前提起(脚跟先离地);同时,两拳变掌分向左右下落,经腹前向前上划弧合抱。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随划弧随着两臂外旋使掌心渐渐翻朝里;眼先关两掌划弧,当两掌将交叉时即转向左平视。
2.以左足跟为轴旋转时,为了旋转的稳定,要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落胯,收敛闾臀,使腰胯的转动和四肢的配合产生向左转动的力,不但得到理想的旋转角度,还能使旋转轻灵。随身体左转的同时两臂外旋,交错合抱于胸前,左腿微里合,身体保持正直。
3.旋转后,右腿下沉(实际上是随身体左转的同时),使重心下降,右全脚掌着地,下盘稳固。左腿微里合。
(二)右搂膝拗步
动作与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2)右搂膝拗步动作相同,惟方向相反,第九式是面朝东进行动作,此式是面朝西。
要点 与前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要点相同。
第三十四式 进步栽捶
动作一:右脚尖外撇踏实,身体渐渐右转,重心随着渐渐移于右腿,左脚(脚跟先离地)向前提起;同时,左掌随转体自前向右弧形下搂,右掌自右胯侧向右向后 (变拳)划弧置于右腰侧(拳心朝上);眼神关顾左掌下搂。
注:杨澄甫老师原来的分脚、蹬脚,都是提膝后迅速踢出,劲透脚尖或脚跟,踢出时都有风声,后来他改为缓缓踢出或蹬出。
“转身蹬脚”是最难的一节,难就难在独立旋转。完成这一动作主要靠腰胯的带动,腰是一身之主宰,是上体转动的关键。
1.旋转前,左腿下落虚悬,继而松腰胯,尤其是左胯向左松开,配合四肢自然产生向左旋转的拧动力。
杨式太极拳口诀
![杨式太极拳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fdb7350daaea998fcc220e9f.png)
杨式太极拳口诀
杨式太极拳又称作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知名的流派,据传是由杨露禅所建立,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杨式太极拳口诀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起势
混沌初开法为先,气贴背走沉丹田,心静体松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2、右揽雀尾
初运鸿蒙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掤捋挤按为总手,雀尾动作技法全。
3、左单鞭
单鞭多用可防攻,左像箭来右似弓,体正松腰勾屈下,翻掌前推转腰行。
4、提手
胸部被击用提手,截合断封妙无穷,上提虚步相一致,身势含蓄合手肘。
5、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立鸡群,左采右掤两臂分,沉气落胯腰拔起,开中寓合须用心。
6、搂膝拗步(二)
起肩过胯膝外搂,拗步推掌沉腕肘,搂推弓步相一致,头领身正左右走。
7、撇身捶
横截压带闪正中,翻拳按掌劲宜整,手眼身步要协调,双臂翻转随腰动。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8008cd1b5f0e7cd184253620.png)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式 18.斜飞势 35.翻身撇身捶 5
2.玉女穿梭 69.单鞭
2.起势 19.提手上势 36.进步搬拦捶 5
3.揽雀尾 70.云手
3.揽雀尾 20.白鹤亮势 37.右蹬脚 5
4.单鞭 71.单鞭
4.单鞭 21.左搂膝拗步 38.左打虎势 5
5.云手 72.高探马带穿掌
5.提手上势 22.海底针 39.右打虎势 5
6.单鞭 73.十字腿
6.白鹤亮势23.扇通背 40.回身右蹬脚 5
7.下势 74.进步指裆捶
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 41.双峰贯耳 58.金鸡独立 75.上步揽雀尾
8.手挥琵琶 25.进步搬拦捶 42.左蹬脚 59.左右倒撵猴 76.单鞭
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43.转身右蹬脚60.斜飞势 77.下势
10.手挥琵琶 27.单鞭 44.进步搬拦捶 61.提手上势 78.上步七星
11.左搂膝拗步 28.云手 45.如封似闭 62.白鹤亮势 79.退步跨虎
12.进步搬拦捶 29.单鞭 46.十字手 63.左搂膝拗步 80.转身摆莲
13.如封似闭 30.高探马 47.抱虎归山 64.海底针 81.弯弓射虎
14.十字手 31.左右分脚 48.斜单鞭 65.扇通背 82.进步搬拦捶
15.抱虎归山 32.转身蹬脚 49.左右野马分鬃 66.转身白蛇吐芯 83.如封似闭
16.肘底看捶33.左右搂膝拗步50.揽雀尾 67.进步搬拦捶 84.十字手
17.左右倒撵猴 34.进步栽捶 51.单鞭 68.上步揽雀尾 85.收势。
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教程拳谱
![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教程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55417aa765ce05087632134d.png)
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教程拳谱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教程拳谱(114动)一段单练套路(9动)预备式并步直立1、单鞭起势两脚开立两手平举两手下按上步划弧虚步划弧出步勾手弓步前推动作要点:屈膝、松腰、敛臀,促进两臂放松;然后,利用蹬腿拔腰的力量带动手臂上举;沉气、落胯,利用身体的沉劲,促进两手下按。
推掌时,利用后腿蹬地的力量。
2、右捋按势左抱球式弓步右掤后坐右捋弓步前推后坐右捋弓步前推动作要点:从单鞭至上掤,动作要连贯;捋要转腰,推掌劲力下沉。
3、左捋按势提腿后引弓步左掤后坐左捋弓步前推后坐左捋弓步前推动作要点:同上动右捋按势。
4、右进步搬拦捶左抱球势上步搬拳上步拦掌弓步冲拳动作要点:搬时,右手臂要有旋转下压的力量;左手拦掌,要在柔化中向前推按;出拳用后腿蹬地的力量。
5、左进步搬拦捶后坐搬拳上步拦掌弓步冲拳动作要点:搬时,左手臂要有旋转下压的力量;右手拦掌,要在柔化中向前推按;出拳用后腿蹬地的力量。
6、退步双穿左按掌后坐搬拳弓步穿掌后坐穿掌退步按掌动作要点:穿掌经过手臂上方前穿,穿掌与喉部齐高。
7、退步双穿右按掌弓步穿掌后坐穿掌退步按掌动作要点:穿掌经过手臂上方前穿,穿掌与喉部齐高。
8、如封似闭弓步合手后坐分掌弓步前推动作要点:后引用开劲,前推先下沉。
9、十字手收势双手平拉十字合抱两手平伸两手下落并步直立动作要点:重心移动时,注意脚下的外摆与内扣的调整。
二段单练套路(13动)预备式并步直立1、单鞭起势两脚开立两手平举两手下按上步划弧虚步划弧出步勾手弓步前推动作要点:屈膝、松腰、敛臀,促进两臂放松;然后,利用蹬腿拔腰的力量带动手臂上举;沉气、落胯,利用身体的沉劲,促进两手下按。
推掌时,利用后腿蹬地的力量。
2、右双手捋按势左抱球势弓步右掤后坐右捋转正下按弓步前推后坐右捋转正下按弓步前推动作要点:捋时,先左掌前移,成拗步捋势,两手如同抚摸雀尾一样。
3、左双手捋按势提腿后引弓步左掤后坐左捋转正下按弓步前推后坐左捋转正下按弓步前推动作要点:捋时,先右掌前移,成拗步捋势,两手如同抚摸雀尾一样。
传统杨式太极拳(一百零八式)
![传统杨式太极拳(一百零八式)](https://img.taocdn.com/s3/m/a4ef01b569dc5022aaea001e.png)
传统杨式太极拳(一百零八式)第一段:01、预备式02、起势03、左绷04、右绷05、迎面掌06、揽雀尾07、单鞭08、提手上势09、斜靠10、白鹤亮翅11、左搂膝拗步12、手挥琵琶13、左搂膝拗步14、右搂膝拗步15、左搂膝拗步16、手挥琵琶17、左搂膝拗步18、进步搬揽捶19、如封似闭20、十字手第二段:21、抱虎归山22、揽雀尾(履、挤、按)23、斜单鞭24、肘底看捶25、倒撵猴(四个)26、斜飞式27、提手上势28、斜靠29、白鹤亮翅30、左搂膝拗步31、海底针32、扇通背33、翻身撇身捶34、白蛇吐信35、进步搬揽捶36、揽雀尾37、单鞭38、云手(四次)39、单鞭40、高探马(低式)41、右分脚42、左分脚43、转身左蹬脚44、左搂膝拗步45、右搂膝拗步46、进步栽捶47、翻身撇身捶48、白蛇吐信49、进步搬栏捶50、右蹬脚51、左打虎52、右打虎53、撤步右蹬脚54、双峰贯耳55、左蹬脚56、转身右蹬脚57、进步搬拦捶58、如封似闭59、十字手第三段:60、抱虎归山61、揽雀尾(履、挤、按)62、横单鞭63、右野马分鬃64、左野马分鬃65、右野马分鬃66、迎面掌67、揽雀尾68、单鞭69、玉女穿梭(四角)70、迎面掌71、揽雀尾72、单鞭73、云手(四次)74、单鞭75、下势76、左右金鸡独立77、倒撵猴(四次)78、斜飞式79、提手上势80、斜靠81、白鹤亮翅82、左搂膝拗步83、海底针84、扇通背85、翻身撇身捶86、白蛇吐信87、进步搬拦捶88、揽雀尾89、单鞭90、云手(四次)91、单鞭92、高探马(高式)93、穿掌94、转身十字蹬腿95、进步指挡捶96、揽雀尾97、单鞭98、下势99、上步七星100、退步跨虎101、转身穿掌(270度)102、双摆莲103、弯弓射虎104、窝心捶105、进步搬拦捶106、如封似闭107、十字手108、收势(含太极)。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套路名称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套路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0ade1d264b73f242336c5fb4.png)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套路名称
1.预备式2.起势3.揽雀尾4.单鞭
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15.抱虎归山 16.肘底看捶 17.左右倒撵猴 18.斜飞势
19.提手上势 20.白鹤亮翅 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
23.扇通背 24.撇身捶 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 28.云手 29.单鞭 30.高探马
31.左右分脚 32.转身左蹬脚 33.左右搂膝拗步 34.进步栽捶35.翻身撇身捶 36.进步搬拦捶 37.右蹬脚 38.左打虎势39.右打虎势 40.回身右蹬脚 41.双峰贯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 48.斜单鞭 49.野马分鬃 50.揽雀尾
51.单鞭 52.玉女穿梭 53.揽雀尾 54.单鞭
55.云手 56.单鞭 57.下势 58.金鸡独立59.左右倒撵猴 60.斜飞势 61.提手上势 62.白鹤亮翅63.左搂膝拗步 64.海底针 65.扇通背 66.转身白蛇吐信
67.搬拦捶 68.揽雀尾 69.单鞭 70.云手
71.单鞭 72.高探马带穿掌 73.十字腿 74.进步指裆捶75.上步揽雀尾 76.单鞭 77.下势 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 81.弯弓射虎 82.进步搬拦捶83.如封似闭 84.十字手 85.收势。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2c8d90d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f.png)
53.揽雀尾
63.左搂膝拗步
78.上步七星
54.单鞭
64.海底针
79.退步跨虎
55.云手
65.扇通背
80.回身摆莲
56.单鞭
66.回身白蛇吐信
81.弯弓射虎
67.提高搬拦捶
82.提高搬拦捶
68.上步揽雀尾
83.如封似闭
69.单鞭
84.十字手
70.云手
85.收势
71.单鞭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 【2 】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1.准备式
15.抱虎归山
30.高探马
2.起势
16.肘底看捶
31.阁下分脚
3.揽雀尾
17.阁下倒撵猴
32.回身蹬脚
4.单鞭
18.斜飞势
33.阁下搂膝拗步
5.提手上势
19.提手上势
34.提高栽捶
6.白鹤亮翅
20.白鹤亮翅
35.翻身撇身捶
7.左搂膝拗步
21.左搂膝拗步
36.提高搬拦捶
8.手挥琵琶
22.海底针
37.右蹬脚
9.阁下搂膝拗步
23.扇通背
38.左打虎势
10.手挥琵琶
24.撇身捶
39.右打虎势
11.左搂膝拗步
25.提高搬拦捶
40.回身右蹬脚
12.提高搬拦捶
26.上步揽雀尾
41.双峰贯耳
13.如封似闭
27.单鞭
42.左蹬脚
14.十字手
28.云手
43.回身右蹬脚
29.单鞭
44.提高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47.抱虎归山
杨氏太极拳拳式名称顺序
![杨氏太极拳拳式名称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c1cd52b3960590c69ec376ea.png)
杨氏太极拳拳式名称顺序第1式:预备势第29式:进步搬拦捶第2式:起势第30式:上步揽雀尾第3式:揽雀尾第31式:单鞭第4式:单鞭第32式:左右云手(之一)第5式:提手上势第33式:左右云手(之二)第6式:白鹤晾翅第34式:左右云手(之三)第7式:左搂膝拗步第35式:单鞭第8式:手挥琵琶第36式:高探马第9式:左搂膝拗步第37式:右分脚第10式:右搂膝拗步第38式:左分脚第11式:左搂膝拗步第39式:转身左蹬脚第12式:手挥琵琶第40式:左搂膝拗步第13式:左搂膝拗步第41式:右搂膝拗步第14式:进步搬拦捶第42式:进步栽捶第15式:如封似闭第43式:转身撇身捶第16式:十字手第44式:进步搬拦捶第17式:抱虎归山第45式:右蹬脚第18式:肘底看捶第46式:左打虎势第19式:右倒撵猴第47式:右打虎势第20式:左倒撵猴第48式:回身右蹬脚第21式:右倒撵猴第49式:双峰贯耳第22式:斜飞势第50式:左蹬脚第23式:提手上势第51式:转身右蹬脚第24式:白鹤晾翅第52式:进步搬拦捶第25式:左搂膝拗步第53式:如封似闭第26式:海底针第54式:十字手第27式:扇通臂第55式:抱虎归山第28式:转身撇身捶第56式:斜单鞭第57式:右野马分鬃第87式:左右云手(之三)第58式:左野马分鬃第88式:单鞭第59式:右野马分鬃第89式:高探马穿掌第60式:揽雀尾第90式:十字腿第61式:单鞭第91式:进步指裆捶第62式:玉女穿梭第92式:上步揽雀尾第63式:揽雀尾第93式:单鞭第64式:单鞭第94式:下势第65式:左右云手(之一)第95式:上步七星第66式:左右云手(之二)第96式:退步跨虎第67式:左右云手(之三)第97式:转身摆莲第68式:单鞭第98式:弯弓射虎第69式:下势第99式:进步搬拦捶第70式:右金鸡独立第100式:如封似闭第71式:左金鸡独立第101式:十字手第72式:右倒撵猴第102式:收势第73式:左倒撵猴第103式:还原第74式:右倒撵猴第75式:斜飞势第76 式:提手上势第77式:白鹤晾翅第78式:左搂膝拗步第79式:海底针第80式:扇通臂第81式:转身白蛇吐信第82式:进步搬拦捶第83式:上步揽雀尾第84式:单鞭第85式:左右云手(之一)第86式:左右云手(之二)杨氏太极拳表演比赛、比赛套路名称顺序预备势1. 起势28. 倒撵猴2. 揽雀尾29. 斜飞势3. 单鞭30. 提手上势4. 云手(三个)31. 白鹤晾翅5. 单鞭32. 左搂膝拗步6. 高探马33. 海底针7. 右分脚34. 扇通臂8. 左分脚35. 转身白蛇吐信9. 转身左蹬脚36. 进步栽捶10. 左搂膝拗步37.野马分鬃11. 手挥琵琶38. 玉女穿梭12. 高探马穿掌39. 揽雀尾13. 转身十字腿40. 单鞭14. 左打虎41. 下势15. 右打虎42. 上步七星16. 回身右蹬脚43. 退步跨虎17. 双峰贯耳44. 转身摆莲18. 左蹬脚45. 弯弓射虎19. 转身撇身捶46. 进步搬拦捶20. 进步指裆捶47. 如封似闭21. 如封似闭48. 十字手22. 十字手49. 收势23. 抱虎归山还原24. 斜单鞭25. 肘底捶26. 左金鸡独立27. 右金鸡独立杨氏太极剑剑式名称顺序第1式:预备势第29式:勒马势57. 玉女穿梭第2式:起势第30式:指南针58. 白虎搅尾第3式:三环套月第31式:左迎风掸尘59. 虎抱头第4式:魁星势第32式:右迎风掸尘60. 鱼跳龙门第5式:燕子抄水第33式:左迎风掸尘61. 左乌龙搅柱第6式:右边拦扫第34式:顺水推舟62. 右乌龙搅柱第7式:左边拦扫第35式:流星赶月63. 左乌龙搅柱第8式:小魁星第36式:天马飞报64. 朝天一柱香第9式:燕子入巢第37式:挑帘势65. 风扫梅花第10式:灵猫捕鼠第38式:左车轮66. 牙笏势第11式:凤凰抬头第39式:右车轮67. 抱剑归原第12式:黄蜂入洞第40式:燕子衔泥第13式:凤凰右展翅第41式:大鹏展翅第14式:小魁星第42式:海底捞月第15式:凤凰左展翅第43式:哪吒探海第16式:等鱼势第44式:犀牛望月第17式:右龙行势第45式:射雁势第18式:左龙行势第46式:青龙现爪第19式:右龙行势第47式:凤凰双展翅第20式:怀中抱月第48式:左跨拦第21式:宿鸟投林第49式:右跨拦第22式:乌龙摆尾第50式:射雁势第23式:青龙出水第51式:白猿献果第24式:风卷荷叶第52式:右落花势第25式:左狮子摇头第53式:左落花势第26式:右狮子摇头第54式:右落花势第27式:虎抱头第55式:左落花势第28式:野马跳涧第56式:右落花势七星跨虎交刀势, 腾挪闪展决气扬, 左顾右盼两分张,白鹤亮翅五行掌,风卷荷花叶里藏,玉女穿梭八方势,三星开合自主张,二起脚来打虎势,披身斜挂鸳鸯脚,顺水推舟鞭作篙,下势三合自由招,左右分水龙门跳,卞和携石凤还巢。
传统杨氏太极拳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式拳谱](https://img.taocdn.com/s3/m/029b7b8a28ea81c758f5787a.png)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1.预备式
15.抱虎归山
30.高探马
2.起势
16.肘底看捶
31.左右分脚
3.揽雀尾
17.左右倒撵猴
32.转身蹬脚
4.单鞭
18.斜飞势
33.左右搂膝拗步
5.提手上势
19.提手上势
34.进步栽捶
6.白鹤亮翅
20.白鹤亮翅
35.翻身撇身捶
7.左搂膝拗步
62.白鹤亮势
77.下势
53.揽雀尾
63.左搂膝拗步
78.上步七星
54.单鞭
64.海底针
79.退步跨虎
55.云手
65.扇通背
80.转身摆莲
56.单鞭
66.转身白蛇吐信
81.弯弓射虎
67.进步搬拦捶
82.进步搬拦捶
68.上步揽雀尾
83.如封似闭
69.单鞭
84.十字手
70.云手
85.收势
71.单鞭
43.转身右蹬脚
29.单鞭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47.抱虎归山
57.下势
72.高探马带穿掌
48.斜单鞭
58.金鸡独立
73.十字腿
49.左右野马分鬃
59.左右倒撵猴
74.进步指裆捶
50.揽雀尾
60.斜飞势
75.上步揽雀尾
51.单鞭
61.提手上势
76.单鞭
52.玉女穿梭
21.左搂膝拗步
36.进步搬拦捶
8.手挥琵琶
22.海底针
37.右蹬脚
杨式太极拳谱(杨澄浦85式老架完整版)
![杨式太极拳谱(杨澄浦85式老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16d6fc27284b73f24250c4.png)
杨式太极拳谱(杨澄浦85式老架完整版)第一式预备式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
(图1)要点1.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
在这几个主要要求下,放松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并贯串于整套动作之中。
这几点要求,为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共同要点,锻炼时须刻刻记住,在后文的要点中不再一一重述,而仅提醒某一动作容易违反其中某一要求。
例如,揽雀尾中的挤式和按式,初学者往往身体容易前俯或后仰,因此就在要点中及时提出,而其他共同要点虽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两臂下垂,肩关节要放松;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静,不要有丝毫杂念。
4.预备式中的要点大都是整套动作的要点,所以该式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初学者尤当注意。
第二式起势动作一:两臂徐徐向前平举至高与肩平,两掌相距同肩宽,掌心皆朝下。
(图2)动作二:两肘下沉,自然地带动两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仍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视。
(图3)要点1.在两臂未举之前.应仔细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开始做起势动作。
这时,思想要领先.要集中在每个动作的动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后在身”。
例如在做该式两臂前平举时,先要意识到怎样举,然后随着徐徐举起;即使是重复的或已很熟练的动作,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内外动作容易散乱。
2.练习太极拳时。
自起势至收势,每个动作都要求“沉肩坠肘”(详见《太极拳十要》一文)。
如该式两臂前举和两掌下按时,两肩不可耸起、紧张或用力.必须松开下沉。
两臂前举时两肘不可挺直,须有微屈下坠之意。
两肘下沉带动两掌下按时,“坠肘”固然很明显,即使在两掌已下按到两胯前时,仍然要求“坠肘”。
在这点上,初学者往往较难理解:认为肘部既已垂在下面,终不能把肘“坠”于两掌的下面去。
其实,在这种姿势上(后面动作中也有类似情况,如搂膝拗步中搂膝之手等),对“坠肘”应该这样来理解:就是两肘须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弯.这样,肘尖露出,与地面成垂直线,仍然可达到“坠肘”的要求;而如果两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坠肘”之意了。
5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分解
![5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287f813fc4ffe473368abfd.png)
5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分解预备式1.自然直立眼平视2.两脚开立第1式起势(太极出势)1.两臂平举(两臂与肩平,掌心相对虎口向上。
)2.屈肘挑掌(双臂立掌收于胸前。
)3.分手推掌(双掌在胸前微分,向前推出,掌指向上与鼻平。
)4.屈膝按掌(两腿微屈,双掌下按于两腿前外侧。
)第2式左捧式1.提臂展脚(右脚外转45度,右掌屈臂上提于胸前,掌指向前,虎口向上。
)2.合手出步(左脚向正前迈步,左掌落于右腹前,掌心向上。
)3.弓步左捧(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左臂向前平捧与胸平;右臂下按于髋旁。
) 第3式右揽雀尾 (捧势)1.扣脚展臂(身体左转,左脚内扣45度,双掌向两侧展开,眼视左手方向。
)2.合手出步(身体右转,右脚迈步,双掌左上右下合手。
)3.弓步立捧(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右臂立掌向前捧出与鼻平;左掌落于右肘内侧。
)第3式右揽雀尾(捋势)1.坐步捋掌(身体左转成坐步,左掌落于左腹前,右掌下落与腰平。
)第3式右揽雀尾(挤势)1.转体搭腕(身体右转成坐步,右臂掌心向收于腹前,左掌搭于右腕内侧。
2.弓步平挤(右弓步,双掌向前平挤,腕与肩平。
)第3式右揽雀尾 (按势)1.弓步分手(左掌从右掌上分开,掌心相对,虎口向上。
)2.坐步挑掌(重心后移成左坐步;双臂屈肘收于胸前。
)3.弓步按掌(右弓步;双掌微向下,再向前上按出,与肩平。
)第4式左搂膝1.扣脚摆掌(身体左转,右脚内扣135度,双掌摆至左前45度。
)2.迈步举臂(左脚迈步,左手掌心向内落于右肩前,右手撑掌至右后45度,与肩平,眼视右手。
)3.搂膝推掌(左弓步,左掌按掌至左膝外侧;右掌经耳旁立掌向前推出。
) 第5式右搂膝1.展脚翻掌(身体左转,左脚外展45度,双掌翻转掌心向上。
)2.迈步举臂(右脚迈步,右手掌心向内落于左肩前,左手撑掌至左后45度,与肩平,眼视左手。
)3.搂膝推掌(右弓步,右掌按掌至右膝外侧;左掌经耳旁立掌向前推出。
) 第6式左搂膝1.展脚翻手(身体右转,右脚外展45度,双掌翻转掌心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