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端午节湘美版(1)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端午节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端午节︳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技能,创作端午节主题的艺术作品。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创新的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2. 端午节相关的美术作品欣赏3. 端午节主题艺术作品的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创作端午节主题的艺术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技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端午节主题艺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端午节的认知。
(2)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端午节相关知识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端午节知识,互相交流。
3. 端午节美术作品欣赏(1)教师展示端午节相关的美术作品,如龙舟、粽子、艾叶等。
(2)学生欣赏作品,感受端午节的艺术魅力。
4. 端午节主题艺术作品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作端午节主题的艺术作品。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方案。
(3)学生根据创作方案,运用绘画、手工等技能,合作完成端午节主题艺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3)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鼓励学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注重创新。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1. 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习俗。
2. 学生与家人一起创作一幅端午节主题的美术作品,下次课带来分享。
本节课通过学习端午节的来历、习俗,欣赏端午节美术作品,创作端午节主题艺术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他们的绘画、手工技能和合作、创新精神。
新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2课《端午节》教学设计(精品).docx
12 端午节教材分析:本课融欣赏、制作、游戏、知识为一体,通过儿歌、实景图片再现了人们过端午节时的热闹气氛,同时展示了多幅题材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的学生作品。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工具材料等具体情况,选择学生作业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并在解说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中增长历史知识。
教学重点:学社自己动手做“龙舟”、“粽子”。
教学难点:学生合理利用废旧物。
教学方法:讨论、练习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作端午节、午日节、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
在每年这一天,大家会进行一些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等活动。
板书课题。
二、授课1、讨论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
同时人们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吗?“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传统的香囊内有香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色色,玲珑悦目。
”2、读儿歌“五月五,过端午,锣鼓喧天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
家家户户扎粽忙。
”3、老师示范1)将纸杯剪开;2)用胶水粘好;3)用吸管做船桨;4)做龙头和小人。
4、学生讨论,尝试做。
5、示范做粽子1)把纸裁成长方形;2)连续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来做粽子,再用绳子绑好。
6、小组制作1)选择合适的废旧挂历、包装纸、彩色丝线或毛线,做个纸粽香囊。
2)用纸杯和吸管来做一只“龙舟”。
7、老师指导点评作业8、展示作品填写意见卡,填写出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以及他人对作品的建议。
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端午节》教案
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端午节》教案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第212课《端午节》教案1教学目标1、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2、学生掌握龙舟及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将赛龙舟热闹的场面表现出来,感受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
2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端午节》活动一,基本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活动的相关习俗,制作了端午香包,对端午节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本课时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氛围,尝试描绘端午节的典型活动赛龙舟的激烈场景。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龙舟赛激烈的场景,描画出人物和龙舟的形态。
教学难点:龙舟赛的人物动态。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有趣又激烈的活动,你们猜猜是什么活动?(2)、观看龙舟赛视频、揭晓谜底、揭示课题。
活动2【讲授】画龙舟(1)、龙舟和普通的船在外形上有什么不一样?(2)、一起来看老师是怎么画的(播放龙舟示范微视频)(3)、你们觉得龙舟的哪个部分最难画?一起来找一找画龙头的规律吧!(4)、这里有三位同学利用我们刚才的方法画出了龙头,你觉得这几个龙头有什么不一样?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活动3【练习】画龙头小练习:请同学们用黑色的油性笔利用3分钟的时间在练习纸上画出龙头。
活动4【讲授】画运动员(1)、要参加龙舟赛还缺少了什么呢?对,运动员。
(2)、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班今天要举行龙舟赛,都迫不及待的要来报名参加,这不就来了一个,可他还不能参加比赛,得给他打扮打扮,要怎么帮他打扮?(3)、龙舟上的运动员都有哪些不同的分工?(4)、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分别扮演旗手、鼓手、划桨手和舵手,老师这儿有两张指令卡,一张是空白的,一张上面写着“比赛中”,请四名同学根据老师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动作,请台下的同学仔细观察,猜一猜他们收到的是哪一张指令卡。
(5)、比赛中与不是比赛中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6)、你们想扮演什么角色呢?全部的同学也一起来玩一玩(7)、这儿有两个小朋友把龙舟赛的运动员给画下来了,你们觉得哪个同学画出了运动员正在参加激烈比赛的模样呢?为什么?(8)、师现场示范我们的画面是不是还是没有那种比赛的激烈气氛呢?还可以有什么办法呢?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端午节》教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屈原其人其事、端午节的来由与相关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2.通过了解端午香包的特点与用途,在制作香包的过程培养学生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发展动手能力。
3.学生掌握龙舟及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将赛龙舟场面创造性的表现出来,感受赛龙舟时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享受创作活动的乐趣。
重点:龙舟及人物的表现和赛龙舟的热闹场面难点:人物的神态与动态刻画教法:讲授法欣赏法游戏法合作法表演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书、彩卡、记号笔、鼓、旗、红头巾、小组合作当堂达标表等课型:绘画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属于小学中级学段,思维较活跃,能够大胆想象,敢于表现。
下笔果断能较准确生动的表现出龙舟的特点和人物的神情、动态;充分而恰当的表现节日热闹的气氛。
教学过程学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感受龙舟文化谜语导入,让生猜谜。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谁能猜出来?“两片绿叶把米装,小绳一系真漂亮”对!是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
除了吃粽子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习俗?师小结:赛龙舟是端午节举行的最隆重的水上竞技活动,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12课---端午节引出课题粘贴。
现在我们就到比赛现场去看看播放视频。
师:划龙舟比赛现场是怎样的场生答谜底:粽子生答:赛龙舟生带着问题看视频生:“红红火火,很热闹!”“很热闹,大家都想争夺第一名”“他(她)们把鼓敲得特别响!”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学习热情面?同舟队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小结:“岸上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江上是锣鼓喧天,龙舟竞渡”。
师给回答问题的小组奖励粘贴小红旗。
二:探究龙舟画法老师讲授龙舟结构,分为龙头、龙身、龙尾、船桨、鼓、旗几部分。
整体呈现出“窄而长”的特点。
讲授龙头、龙尾的装饰画法,“这些龙头采用了民间艺术的手法,大红大绿,色彩鲜明,具有浓郁喜庆的节日氛围。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湘美版秋)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湘美版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传说;•熟悉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和活动;•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创作端午节剪纸作品,表现端午节的主题和情感。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手工能力和创意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表达端午节的主题和情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创作端午节剪纸作品,体现创意和个性。
2.教学难点•学生在表现端午节主题和情感时的创新和个性表达;•学生在剪纸技巧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提高。
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节日气氛和相关素材,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渊源,并引导学生理解端午节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
2.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图示、板书、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传说和相关习俗,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文化特征。
3.实践操作(1) 剪纸基本技能训练教师通过演示和提供材料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叠纸、对折、剪边、剪形、剪孔等。
(2) 剪纸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端午节的主题和情感,自主创作剪纸作品,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个性和创意元素,在表现端午节的同时,展现学生的创新和个性。
4.合作分享学生在完成作品后,可以分组或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验,增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5.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归纳,回顾学生的学习和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想和想象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文化修养。
1.评价方式评估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包括理解和表达端午节主题和情感的能力、掌握剪纸技巧和方法的能力、创作端午节剪纸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等。
2.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剪纸基本技能和创作能力,个性创新和表现力,是否符合端午节主题和情感等。
五、教学拓展1.线上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端午节的资料和素材,通过线上资源共享平台或课外扩展网站进行分享和推广,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和探究。
第12课端午节(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12课端午节(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内涵,增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端午节氛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知识。
2. 端午节相关的绘画、手工等艺术作品欣赏。
3. 端午节主题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端午节的氛围,引导学生关注端午节的特点和习俗。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知识,让学生对端午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3. 作品欣赏:展示端午节相关的绘画、手工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4.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端午节氛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第12课端午节2. 内容: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文化知识,绘画、手工等艺术作品欣赏,端午节主题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要求表现出端午节的氛围和特点。
2. 制作一个端午节的手工制品,如粽子、香包等,要求造型美观、创意独特。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过程是否顺畅。
2. 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是否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是否有所提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说端午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说端午︳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创作出具有端午节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2. 端午节相关的美术作品欣赏3. 端午节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端午节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端午节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 教师出示端午节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它们是如何表现端午节的主题的?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些作品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展现了端午节的特色和氛围。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创作出具有端午节特色的美术作品?2.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四、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传统文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对传统美术的欣赏能力。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端午节》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端午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端午节》这一课旨在让小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特色,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端午节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节日的来历、习俗和特色可能还不够全面。
学生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为强烈,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特色,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情感。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2.针对重难点,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实践等方式逐步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端午节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端午节的文化氛围。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特色,搜集相关资料,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带来关于端午节的图片、故事等资料,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原因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端午节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资料。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并示范制作过程。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实践。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 端午节—赛龙舟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端午节—赛龙舟 | 湘美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
2.了解赛龙舟的意义和历史;
3.学习画龙舟和龙头的基本构图技巧;
4.通过创作,提高学生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端午节图片、龙舟模型或图片、颜料、画笔、画纸、水杯、毛巾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自备颜料与画笔。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1.让学生回忆端午节这个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并聊聊大家都做了些什么;
2.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赛龙舟的历史和意义。
(二)学习构图技巧
1.教师示范如何画龙舟和龙头,让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样式和构图技巧;
2.提醒学生多观察龙舟和龙头的形态、阴影和突出部分等,分析构图要点;
3.让学生模仿教师步骤和构图技巧,练习画龙舟和龙头。
(三)实践创作
1.学生根据自己的构图风格和创意,选取颜色和构图方式,开始创作;
2.鼓励学生想象出有趣、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和情景,创造多样化的作品。
(四)展示作品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集中在教室中央,让同学们共同欣赏和点评;
2.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经验,发现不足的地方继续努力改进。
四、教学反思
此次美术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掌握了龙舟和龙头的基本构图技巧,并将其融入到实践创作中。
通过绘画的过程,学生在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增强了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了班级之间的凝聚力。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2. 端午节》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通过学习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以端午节为主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民间故事、传说、习俗和艺术品等,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于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和民间艺术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端午节知识和民间艺术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民间艺术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脑、投影仪、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2.学具:学生自带绘画材料。
3.教材: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2. 端午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端午节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刺绣等,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动手绘画。
学生根据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创作一幅关于端午节的画作。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湘美版秋)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端午节》教学内容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端午节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将端午节的文化元素融入美术创作中。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关于端午节由来的图片、习俗的图片、龙舟比赛的图片等。
2. 美术用品: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龙舟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讲解: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龙舟比赛的意义,让学生对端午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示范如何将端午节的文化元素融入美术创作中,如画龙舟、粽子等。
4. 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美术创作,画出自己心中的端午节。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端午节的文化意义,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1. 端午节2. 副中国传统节日3. 内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龙舟比赛的意义等。
作业设计1. 画出自己心中的端午节。
2. 家长协助,了解更多的端午节习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件、讲解、示范、创作、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将端午节的文化元素融入美术创作中。
同时,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需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这些障碍可能源于新知识点的复杂性、学生的先验知识不足或者是对学习材料的误解。
三年级下美术教案-端午节-湘美版
三年级下美术教案-端午节-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程《端午节》。
本课旨在通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艺术,学会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
2. 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如色彩搭配、构图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端午节相关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端午节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如色彩搭配、构图等,并结合端午节的主题进行示范。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板书设计1. 端午节2. 副民间艺术与美术创作3. 正文:- 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 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 学生实践与作品展示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关于端午节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技巧,如色彩搭配、构图等。
2. 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短文,内容包括端午节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以及自己的感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端午节的主题,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民间艺术,学会了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取得进步。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端午香包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端午香包︳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香包的寓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教学重点】1. 端午节的来历和香包的寓意。
2. 香包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香包的制作技巧。
2. 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端午节的相关资料、香包制作的示范视频、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布、线、香料、针等)。
2. 学生准备: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解端午节的来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佩戴香包等。
2. 引导学生关注香包在端午节的重要寓意,如驱邪、避瘟、祈求平安等。
二、新课内容1. 教师展示香包的制作示范视频,让学生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教师讲解香包的制作技巧,如选材、剪裁、缝制、填充香料等。
3.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香包。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香包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香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学生完成香包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端午节和香包的文化内涵。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端午节和香包的来历、寓意,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香包制作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香包的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香包的制作技巧”。
12课《端午节》(教案)美术三年级下册
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三年级下册第 12课《端午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端午节》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三年级下册第 12课。
本课依附传统的节日主题,围绕“端午”展开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
本节课属于《端午节》第二课时“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重点是学习龙舟及人物的表现方法,难点为如何表现赛龙舟时的激烈场景。
通过对龙舟外形分析——表现龙舟——感受龙舟竞渡的氛围——学习赛龙舟人物动态表现,由简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轻松解决重难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2年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不够大胆,学生构图布局已逐渐完整,创造力有待提升。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处于眼见提升但动手能力跟不上特殊时期,所以在作业呈现上我选用砂纸与油画棒相结合,不仅能突出龙舟色彩丰富艳丽的特点,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赛龙舟场景画的热烈氛围。
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端午节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2、过程与方法:掌握基本的构图方法,表现出龙舟及人物动态,能将龙舟赛的场面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3、情感、态度和值观:感受赛龙舟时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享受创作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构图方法,表现出龙舟及人物动态及表情。
教学难点:能将龙舟赛热烈的场面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活动方法讨论法、游戏体验、观察法、练习法等活动准备PPT演示文稿、视频、队旗、手工教具、砂纸、油画棒、勾线笔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同学们,还有几分钟咱们的美术课就要开始了,那在上课前老师有一幅明代的中国画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来看一看。
你能看出画面中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吗?生:赛龙舟。
师:这幅画的名字叫做《五月竞舟》,竞舟就是赛龙舟。
其实呀,从古到今,人们都会把赛龙舟当做一个主题来进行绘画创作,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画家的脚步一起开启今天的美术之旅。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 端午节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端午节︳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端午节的主题。
3.提高学生的绘画、剪纸等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1. 知识点1.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3.线条、色彩表现技法。
2. 活动设计第一部分:知识讲解和讨论1.教师简单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分享和交流合作探讨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个人的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创作活动1.绘画活动:–教师通过投影和样板解释如何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端午节的主题。
–学生使用彩铅或水彩等画材,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表现端午节主题的画作。
要求画面内容明确,色彩鲜艳,形式多样。
–互评环节:每组挑选出一幅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表现力、色彩和构图等。
2.剪纸活动:–教师介绍端午节的传统剪纸艺术,讲解如何使用剪刀剪出复杂的图案。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剪纸技巧,自由创作一幅表现端午节主题的剪纸作品。
要求出品内容明确,线条流畅,图案完整。
–互评环节:每组挑选出一幅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线条的流畅度、图案的完整性和创意等。
三、评价方式1.绘画作品评分标准:表现力、色彩和构图等。
2.剪纸作品评分标准:线条的流畅度、图案的完整性和创意等。
3.课堂参与度评分标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技能创作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的多元发展。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12. 端午节1
《端午节》教学设计湘版三年级美术第12课教材分析:本课融欣赏、制作、游戏、知识为一体,通过儿歌、实景图片再现了人们过端午节时的热闹气氛,同时展示了多幅题材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的学生作品。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工具材料等具体情况,选择学生作业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2、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3、在解说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中增长历史知识教学重点:学生自己动手做端午香包。
教学难点:制作端午香包。
教学方法:讨论、练习教学资源:课件、彩卡纸、双面胶等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知道咱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生答师小结,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师介绍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作端午节、午日节、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
在每年这一天,大家会进行一些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等活动。
二、探索新知1、讨论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
同时人们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吗?“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传统的香囊内有香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色色,玲珑悦目。
”2、读儿歌“五月五,过端午,锣鼓喧天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
家家户户扎粽忙。
”3、老师示范1)选择喜欢的卡纸剪成合适的宽纸条;2)折叠并压印;3)装饰靠近尾端的三个正方形;4)放上香料,包折成形5)装饰挂穗4、学生讨论,尝试做。
三、小组制作1、布置作业:选择合适的卡纸、废旧挂历、包装纸、彩色丝线或毛线,做个纸粽香囊。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端午节—制作纸香包湘美版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端午节》第一课时“制作纸香包”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由和相关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2、通过了解端午节香包的特点与用途,在制作香包的过程培养学生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用纸质材料制作香包。
教学难点:对香包进行有创意的装饰。
教师教具准备:课件,香包范作长纸条,彩笔,吊绳,挂穗,香料等学生学具准备:长纸条,彩笔,吊绳,挂穗,香料等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1、认识节日习俗:老师端一盘粽子:同学们认识吗?老师最喜欢吃粽子了!里面的糯米夹着粽叶的清香吃起来特别的清爽!你们知道什么节日能吃到粽子吗?(生答)教师小结: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龙舟节等。
相传,这一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而举行的。
教师:你们知道在端午节这一天,都有哪些活动呢?(学生回答:吃粽子,赛龙舟等)教师:同学们讲的非常好,在古代端午节可是盛大的节日,流传下了很多习俗活动,所以很早就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依然一到端午节,家家门头插艾,人人都能吃到粽子很多地方都进行龙舟节古代人人都要戴香囊!同学们看老师脖子上挂的是什么?(香包)教师:香囊又叫香包,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香包多为绸布制成,内装雄黄、艾叶等香料以祈福、驱邪!二、方法学习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做纸香包教师板书课题。
1.展示纸折香包实物,请你仔细观察:这个香包有几个面?(六个面)还有哪些小配件呢?(挂绳,吊坠等)2.小组活动——拆香包教师:为了更好的理解香包,咱们来做一个小组活动——拆香包!同学们把香包拆开,看看拆开后的香包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纸条,尾端为三角形)纸条上装饰的图案有什么特点?(靠近三角形的三个正方形有装饰图案)教师:看清楚香包是怎么折的吗?好!现在再请你们把香包还原,看哪一个小组把香包还原的又快又好!我就请他吃粽子!3.教师示范折叠纸香包:教师:现在看老师演示一遍香包的制作过程,同学们仔细看清楚喽准备长方形纸条,沿边线折三角形,连折六个小正方形,最后将尾端三角形插入口内,折叠成香包。
12. 端午节-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2. 端午节-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与传统文化;2.了解端午节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3.学习绘制端午节相关的图案;4.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介绍;2.端午节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3.绘制端午节相关图案;4.美术创作。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介绍;2.绘制端午节相关图案。
难点美术创作,需要让学生发挥创意,尝试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
四、教学准备1.纸张、颜料、毛笔、水杯、水、橡皮、粘贴胶、纸板等;2.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讲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文化,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相关的节日习俗;2.展示有关端午节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端午节的氛围。
2. 讲授1.画龙:让学生学习如何绘制龙的外形和图案;2.粽子:让学生学习如何绘制粽子的外形和细节;3.赛龙舟:让学生学习如何绘制赛龙舟的场景。
3. 练习1.让学生自由练习画龙、粽子和赛龙舟;2.分别教学并重点讲述学生绘制的方法。
4. 创作1.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绘制;2.小组展示,让大家欣赏并给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5. 反思1.让学生分别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2.教师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提高了绘画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七、作业完成一幅具有端午节主题的画。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13湘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2端午节13湘美版《端午节》教学内容美术湘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端午节》课时1课时教学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了解佛山的龙舟文化。
2、了解龙舟的结构造型、装饰,并用面塑的方法表现。
3、让学生体验面塑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如何运用面塑的方法来表现龙舟。
教学难点面塑技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面团、图片、自画绘本、筷子教材分析本课是美术湘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这一课我把重点放在介绍佛山本土民俗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端午龙舟竞渡的文化传统,欣赏龙舟的造型、装饰,并运用陶艺、面塑等方法进行创作表现。
这一课我采用了绘本的形式进行授课,把每一个重要的环节画成绘本,学生上课时就好像在读一本有趣的绘本故事,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的学到了知识,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感受美1、教师出示自己创作的绘本,创设和学生一起看绘本故事《筷子变龙舟》的情景,学生初步了解佛山的龙舟文化。
筷子兄弟来到河边,看到端午节人们正在赛龙舟,通过一旁的老爷爷了解到佛山的龙舟文化,激发了筷子兄弟想变成威武的龙舟的愿望。
2、板书课题《龙舟竞渡》学生观看教师绘本,认真听讲故事参与教学活动。
绘本故事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欣赏探究、发现美1、学生参观龙舟制造厂,观看龙舟制做的场景,了解龙舟制造的工艺和材料。
筷子兄弟来到龙舟厂参观,发现工艺十分复杂,愿望难以实现十分失望,船工老大知道有人能帮助它们,但要答对问题才能告诉它们。
1、学生观看龙舟制造工艺。
2、学生观察龙1、让学生简单了解龙舟制造的工艺。
2、学生了解龙舟结构和2、学生观察龙舟模型,小组讨论。
问题一:龙舟由那几部分组成?龙头――船身――龙尾问题二:龙舟的装饰特点是什么?花纹丰富、造型精致。
船工老大告诉筷子兄弟,巧手点心铺有位高手会用面塑的方法做龙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美术教学设计
养正中心小学西边校区陈巧丽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龙舟及人物的表现方法,运用绘画工具表现赛龙舟活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分析等方法,充分运用绘画工具表现比赛激烈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赛龙舟活动,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二、教学重点
了解龙舟及人物的表现方法,运用绘画工具表现赛龙舟活动。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画面情绪表现得欲望,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学生观看视频,感受赛龙舟的气氛
2.这是哪一个传统节日的活动?
3.板书课题:闹端午赛龙舟
(二)学习探究、师生互动
1.探究龙舟画法
(1)观察龙舟,掌握龙舟的结构
(2)龙舟哪一个部分最难画?
(3)教师示范画龙舟
2.探究人物动态
(1)了解龙舟上运动员不同的分工,根据运动员做出相应的动作,加深学生对表情、动作的理解和记忆。
(2)教师示范画划桨手
我们的画面是不是还没有比赛的激烈气氛,还可以有什么办法?
(三)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回顾知识点
(1)龙舟结构(龙头、龙身、龙尾)
(2)人物分工(旗手、舵手、划桨手、鼓手)
2.作业要求
(1)六人一横排为一小组,每位同学运用黑色油性笔绘画出激烈氛围的赛龙舟活动。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
①提醒龙舟结构,人物分工及表现方法
②关注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及时指导
③对创意新颖的作品及时点拨、肯定。
(四)相互借鉴,积极评价
学生将小组作业进行展示、评价
(五)拓展延伸,小结下课
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运用喜庆的色彩表现中国的传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