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esign of Tunne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课程周数:2 学分:2
适用专业及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地下空间方向
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一、本实践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隧道设计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的毕业论文和设计打下基础。

2、要求:根据指导老师给定的资料独立进行隧道设计,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按时完成。

课程设计未完成的或未上交的学生不得参加本课程的期末考试。

二、实践教学指导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9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3.夏永旭.《隧道结构力学计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4.覃仁辉.《隧道工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
5.有关隧道设计图纸;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查方式
主要有平时指导的出勤情况及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
2. 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考勤成绩占40%,课程设计成果成绩占60%,
四、其它必要的说明
1.本课程应安排在《隧道工程》课程结束后进行;
2.课程设计说明书采用A4纸打印,设计图纸采用A3打印。

五、实践内容与要求。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unnel Engineering课程编码: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适用对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先修课程:工程地质、土力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2.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公路隧道的勘查、设计、构造原理和计算方法,理解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施工方法的关系,了解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计算和分析隧道结构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工程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了解隧道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及发展概况;1-2掌握隧道的分类及其作用;重点:隧道的分类及其作用;第2章:隧道的勘查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了解隧道勘察的几个阶段;2-2掌握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2-3熟悉隧道勘察的主要手段;重点: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难点:隧道勘察的主要手段;第3章:隧道总体设计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3-1了解隧道总体设计的内容;3-2掌握隧道选址及洞口位置的选择原则;隧道平、纵、横断面的设计要求;3-3掌握隧道内轮廓线及其几何尺寸的拟定;3-4理解道路隧道勘测设计文件的内容和组成;重点:隧道位置及洞口位置的选择原则;隧道平、纵、横断面的设计要求;难点:隧道内轮廓线及其几何尺寸的拟定;第4章:隧道结构构造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4-1掌握隧道的主体结构构造,了解附属建筑物的设置;4-2掌握衬砌材料的种类及要求;洞身衬砌的类型及特点;洞门及明洞的型式;4-3了解内装的作用及常用的内装材料及常见附属设施的特点;4-4掌握隧道的防排水设计;重点:衬砌材料的种类及要求;洞身衬砌的类型及特点;洞门及明洞的型式;难点:隧道的防排水设计;第5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5-1掌握围岩的地质特性、强度准则;围岩压力的产生及其类型;5-2理解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5-3掌握围岩压力的计算;5-4掌握我国《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关于围岩分级的具体规定;重点: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难点:围岩压力的计算;第6章:锚喷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掌握锚喷支护的概念;6-2了解锚喷支护的特点;6-3了解锚喷支护结构设计的受力与计算;6-4锚喷支护结构的施工原则;重点:现代支护理论;锚喷支护的特点;难点:锚喷支护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第7章:隧道施工方法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7-1了解隧道施工的基本概念;7-2了解隧道设计施工的两大理论及其发展过程;7-3掌握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及施工方法;7-4了解传统的矿山法的特点,及施工方法;7-5理解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及注意事项;7-6了解隧道开挖过程的注意事项;7-7了解隧道支撑及衬砌的施工;重点:隧道施工的基本概念;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及施工方法;难点:隧道设计施工的两大理论及其发展过程;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及注意事项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32,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

《隧道工程》教案

《隧道工程》教案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分院(系、部):教研室:课程名称:授课班级:主讲教师:职称:使用教材:《隧道工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第四章隧道结构构造可以把水流引入侧沟排走,确保运营安全。

4.装饰洞口。

洞口是隧道唯一外露部分,是隧道的正面外观。

修建洞门可起装饰作用,特别在城市附近、风景区及旅游区内的隧道更应配合当地的环境,给予艺术处理进行美化。

(二)洞门的形式由于隧道洞口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同,洞门形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1.洞口环框当洞口石质坚硬稳定(Ⅰ~II级围岩),且地形陡峻无排水要求时,可仅修建洞口环框(如图3-2-1所示),以起到加固洞口和减少洞口雨后滴水的作用。

2.端墙式(一字式)洞门端墙式(一字式)洞门是最常见的洞门,如图3-2-2所示。

它适用于地形开阔、石质较稳定(Ⅱ~Ⅲ级围岩)的地区,由端墙和洞门顶排水沟组成。

端墙的作用是抵抗山体纵向推力及支持洞口正面上的仰坡,保持其稳定。

洞门顶水沟用来将仰坡流下来的地表水汇集后排走。

图3-2-1 清竹环框式洞门图3-2-2 端墙式洞门3.翼墙式(八字式)洞门当洞口地质较差(Ⅳ级及以上围岩),山体纵向推力较大时,可以在端墙式洞门的单侧或双侧设置翼墙,如图3-2-3所示。

翼墙在正面起到抵抗山体纵向推力,增加洞门的抗滑及抗倾覆能力的作用。

两侧面保护路堑边坡起挡土墙作用。

翼墙顶面与仰坡的延长面相一致,其上设置水沟,将洞门顶水沟汇集的地表水引至路堑侧沟内排走。

4.柱式洞门当地形较陡(Ⅳ级围岩),仰坡有下滑的可能性,又受地形或地质条件限制,不能设置翼墙时,可在端墙中部设置2个(或4个)断面较大的柱墩,以增加端墙的稳定性,如图3-2-4所示。

柱式洞门比较美观,适用于城市附近、风景区或长大隧道的洞口。

图3-2-3翼墙式洞门图3-2-4 柱式洞门5.台阶式洞门当洞门位于傍山侧坡地区,洞门一侧边仰坡较高时,为了提高靠山侧仰坡起坡点,减少仰坡高度,将端墙顶部改为逐级升高的台阶形式,以适应地形的特点,减少洞门圬工及仰坡开挖数量,也能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如图3-2-5所示。

030044《隧道工程》同济大学教学大纲(含教学内容,使用课本等)

030044《隧道工程》同济大学教学大纲(含教学内容,使用课本等)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44 学分:1 总学时:17大纲执笔人:黄宏伟大纲审核人:丁文其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建筑课群组学生的任意选修课,属专业课。

通过教学,学生应具有道路隧道的勘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知识,并了解铁路隧道、基坑围护等相关专业知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隧道的勘测设计、通风与照明设计2.掌握衬砌结构计算与设计3.了解隧道的各种施工方法、经济与分析方法以及隧道运营与养护。

三、课程基本内容(一)绪论1.隧道的概念与作用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3.隧道工程的发展简论4.我国隧道发展前景(二)隧道的勘测设计1.工程调查2.定位及洞口位置选择3.隧道的几何设计4.隧道勘测设计文件的内容和组成(三)隧道结构构造1.衬砌材料与构造2.洞门3.内装、顶棚及路面4.隧道的附属设施5.防排水设施(四)隧道的经济分析1.成本结算资金筹措2.经济效果3.路线的交通经济分析方法(五)隧道的运营通风介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新风量计算;通风方式及通风机的选择。

(六)隧道的运用照明照明质量、亮度曲线的组成、减光建筑与植被的减光作用,照明设计(七)山岭隧道1.围岩分类与围岩压力影响坑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隧道围岩分类方法、围岩压力的确定。

2.隧道结构计算半衬砌、曲墙式衬砌直墙式衬砌的计算,弹性地基上直梁的计算公式3.隧道衬砌结构矩阵分析单元刚度矩阵、结构刚度方程、整体式隧道衬苊源程序分析。

4.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5.山岭隧道施工方法6.矿山法施工基本作业开挖、隧道支撑、装渣运输(八)软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盾构隧道、明挖隧道、沉管隧道及项管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九)隧道的运营管理与养护灭火设备、交通电视监视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检测器等完全管理设施;土木工程构造物、受变电与发电设备与照明设备的养护与维修。

四、实验或上机内容无五、前修课程要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隧道工程》,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王毅材主编。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

《隧道工程》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线路工、施工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类隧道的分类、组成、受力特点、构造细节、适用条件等。

掌握各种隧道的施工流程和方法。

(3)课程衔接:本课程是在学生完工程制图、应用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等有关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程之后的第五学期。

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描述隧道施工的环境、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图,应用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完成施工准备、施工、事故处理、质量检验、组织管理等工学工程,使学生获得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服务于当地行业企业技术人才需求。

1).能根据施工设计图进行图纸复核,工程量核算;.能进行施工方案拟定,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前准备;2).会进行施工前的隧道中线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洋;.能有组织地完成隧道的施工;3).会处理隧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点,能对施工事故提出处理方案;学习情境3浅埋隧道施工.教学设计隧道工程学时:5 其中:理论学时:5实践学时:0能力目标: 能识读浅埋隧道施工图,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可行性;能正确审核图纸中的坐标、 高程、细部尺寸,计算开挖量、钢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防排水设施、通风设施、照明 设施、通信设施、安全设施、模板等工程数量;能根据施工规范,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能 根据图纸复核隧道控制点和水准点,准确放出隧道施工的位置、尺寸和高程;能够根据施工 和管理的要求,合理地组织支撑、衬砌和辅助坑道的施工;能够合理处理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和施工事故,提交事故处理方案;能够根据施工图纸掌握支撑、衬砌和辅助坑道施工关键技 术及方法;能够完成施工过程中相关资料的填写与;能够完成隧道的质量检验。

知识目标:通过表达一套浅埋隧道施工图,把握识图要点及施工重点;复核图纸,核算工程数量; 表达合理的施工方案;表达隧道洞内、洞外控制测量方案;表达浅埋隧道施工工艺、流程及 技术要求;表达浅埋隧道施工准备内容及施工机具;解释支撑、衬砌和辅助坑道施工工艺及 考前须知;表达事故处理措施;解释支撑、衬砌施工方法及要求;表达辅助坑道施工方法及 要求;知道施工中相关资料填写与;知道隧道质量检验内容。

隧道工程A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A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A课程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20202Z11课程名称:隧道工程A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 for Tunnel Engineering A课程类别:专业课(实践环节)学时/学分:1周/1.0先修课程:工程制图、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质、土力学、岩石力学、隧道工程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隧道工程专业方向)教材、教学参考书:1、教材,,张运良主编. 隧道工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2]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自编)2、教学参考书[1] 肖广智著. 不良特殊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技术及实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年[2] 高波主编. 高速铁路隧道设计.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主编.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4]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主编.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5]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6]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主编.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7]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主编. 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隧道.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8]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主编.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隧道.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旨在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内容,培养学生对山岭隧道设计的动手能力,熟悉隧道洞门位置选择及洞门型式设计的基本思路,了解当前最新设计与施工技术动态,掌握隧道结构及洞门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隧道相关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名师优质资料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名师优质资料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3411130课程中文名称:隧道工程课程英文名称:Tunnel Engineering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56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课外学时:学分: 3.5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先修课程:土力学、工程地质、弹性力学、岩石力学开课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它主要介绍隧道工程的一般概念、构造、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的设计方法、隧道工程的一般施工方法、隧道工程的养护维修和施工组织设计。

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法、隧道工程的位置选择方法以及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和附属建筑物的构造型式及要求;了解隧道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施工方法、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位移的变化过程以及隧道工程养护与维修和施工管理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基本掌握隧道工程位置的选择方法及其原则。

2.基本掌握隧道工程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的设计方法。

3.基本掌握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和附属建筑物的构造型式及要求。

4.了解围岩分级及其应用。

5.了解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衬砌及围岩应力及位移的变化过程。

6.了解隧道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7.了解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及各种施工方法。

8.了解隧道工程养护与维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9.了解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方法。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1、绪论铁路及公路隧道、地下铁道的概念;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地下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2、隧道位置的选择按地形地质条件选择、按线路类别选择隧道位置;隧道方案的比较;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原则;3、隧道平、纵断面及横断面的设计隧道平面线形及设计原则;隧道纵断面的坡道形式、坡度大小、坡段连接;隧道横断面的设计的方法,直线隧道建筑限界、曲线隧道加宽的方法。

4、隧道构造设计隧道衬砌的型式及适用条件、隧道衬砌的一般构造要求;隧道洞身支护结构的构造:模注砼衬砌、装配式衬砌、锚喷支护;隧道洞身支护结构的构造:复合衬砌、明洞构造、洞门构造;隧道附属建筑物的构造:隧道通风建筑、避车洞、隧道防排水建筑、电缆槽。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0807406221》教学大纲(Tunnel Engineering)适用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课程编号:0807406221 前修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学分:3 总学时:48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课程目的: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隧道工程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理论与工程应用基础知识,成为高素质的隧道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胜任各类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维修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隧道工程的理论知识。

包括交通(铁路、公路与城市道路)隧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隧道勘测设计、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围岩分类与围岩压力、衬砌结构的设计与计算、隧道施工方法与工艺、新奥法理论与技术、高速铁路隧道的基本知识、隧道的营运管理与养护维修等。

二、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38学时绪论1学时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隧道工程的特点与历史发展;对本课程的学习特点与课程主要内容作概括性的简介。

重点: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第一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4学时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与内容;对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洞口位置合理选定以及隧道线路设计的内容作全面的介绍。

重点:隧道工程勘测的重要性、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难点:隧道工程勘测方法的选择、实施的方法,以及勘察成果的分析第二章:隧道主体建筑结构4学时基本要求:讲述隧道限界与净空的关系;讲述隧道衬砌断面设计、隧道洞身支护结构、洞门结构及明洞结构等结构方面的内容。

重点:隧道限界与净空、隧道洞身支护结构、隧道洞门结构难点:不同隧道结构的适用条件及其比较第三章:隧道附属建筑2学时基本要求:介绍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各种附属建筑物;介绍隧道防排水设施的类型与设置。

重点:隧道防排水设施的设计难点:隧道防排水设施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的选用第四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6学时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围岩的概念、围岩的工程性质及围岩的稳定性;讲述围岩分级的工程目的及分级方法;讲述围岩压力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及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20022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
学分:2总学时:32
先修课程要求:工程力学(理、材、结)、RC结构、工程地质、土力学
适应专业:土木工程(含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道路工程、铁道工程、
建筑工程方向)、工程力学、工程管理
教材:彭立敏、刘小兵主编. 隧道工程.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讲授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知识,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应具备从事与隧道工程有关的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隧道勘测设计的原理和技能;
2.学习判断围岩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掌握围岩分级,了解围岩压力的特性及计算方法;
3.掌握衬砌结构计算的基本方法,具备隧道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
4.学习现代新奥法理论及其设计与施工的特点,了解隧道施工的各种工艺;
5.熟悉隧道各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具备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绪论:讲述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隧道工程的特点与历史发展;对本课程的
学习特点与课程主要内容作概括性的简介。

第1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讲述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与内容;对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洞口位置合理选定以及隧道线路设计的内容作全面的介绍。

第2章隧道主体建筑结构:讲述隧道限界与净空的关系;讲述隧道衬砌断面设计、隧道洞身支护结构、洞门结构及明洞结构等结构方面的内容。

第3章隧道附属建筑:介绍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各种附属建筑物;介绍隧道防排水设施的类型与设置。

第4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讲述隧道围岩的概念、围岩的工程性质及围岩的稳定性;讲述围岩分级的工程目的及分级方法;讲述围岩压力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及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第5章隧道衬砌结构计算:讲述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讨论结构力学方法与岩体力学方法的适用性及处理特点;讲述隧道洞门结构计算、隧道抗震计算。

第6章隧道施工方法:讲述属于矿山法范畴的施工方法,如新奥法施工方法、传统矿山法、洞口段施工方法、明洞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措施及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

第7章隧道钻爆施工作业:讲述与矿山法施工相配套的隧道施工工艺,如钻爆开挖、出碴与运输、支护技术、模筑混凝土衬砌施工、衬砌结构的防水。

第8章隧道辅助坑道与辅助作业:讲述辅助坑道的工程特点、类型与应用;介绍施工通风与防尘、压缩空气供应、施工供水与排水、施工照明与供电。

第9章新奥法:讲述新奥法的概念、新奥法隧道施工过程的力学分析;讲述新奥法的施工技术与工艺;讲述新奥法监控量测的重要性、量测的手段与数据处理。

第10章隧道掘进机开挖技术:讲述隧道掘进机的特点、类型、构造与适应条件;讲述掘进机的施工工艺流程、工程注意事项;讲述与掘进机配套的支护结构,它们的类型、适应条件及施作。

第11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简介:介绍国内外高速铁路隧道发展概况;讲述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的工程特点;讨论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及减少空气动力效应的工程对策。

第12章隧道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讲述隧道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场地布置、工班组织、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方式。

第13章隧道的营运与养护维修:(自学)
重点难点:
1.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隧道工程勘测的重要性、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2.隧道限界与净空、隧道洞身支护结构、隧道洞门结构、隧道防排水设施。

3.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围岩分级、围岩压力。

4.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5.新奥法施工方法、洞口段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措施、钻爆开挖、支护技术、隧道施工的辅助坑道、新奥法的监控量测。

6.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减少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工程对策。

五、参考资料
1.参考书目
(详见“教材与参考资料目录”)
2.网上资源
关海土木:/index.php
隧道网:/
筑龙网:
岩土论坛:/
中国学术期刊网(http://202.197.69.3/cnki/) 等。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20082
课程名称: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先修课程要求:工程地质、隧道工程、工程制图
适应专业: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
课程设计指导书:山岭隧道课程设计指示书(自编)
一、学时与学分
学时:1周总学分:1分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对山岭隧道设计的动手能力,了解隧道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学习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任务:指定学生完成一座山岭隧道的基本设计练习。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在以下方面具备基本的工程素质:
1. 掌握隧道进、出口洞门位置的确定方法;
2. 了解隧道进口、出口边仰坡开挖线与洞口位置的关系;
3. 了解洞身支护结构与地质条件的相互关系;
4. 了解选择施工方法的基本过程。

四、课程的内容
基本内容:根据一座铁路(或公路)隧道工程的原始地质资料,进行基本的设计工作,完成洞口位置确定、洞身支护结构设计、施工方法选择等各项设计内容。

重点难点:隧道洞口位置与地质、施工及运营条件的关系。

六、主要参考资料
[1] 彭立敏、刘小兵主编. 隧道工程.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主编.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
社,2001年
[3]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主编.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4年
[4]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主编. 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隧道.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5年
[5]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主编.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隧道.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5年
[6] 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北京:人民交通
出版社,1995年
[7] 铁路隧道设计标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