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渔业统计指标体系解释

合集下载

渔业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渔业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渔业指标体系指标解释指标解释第一章:水产品产量第1条水产品特征及产量统计范围水产品是指渔业(捕捞和养殖)生产活动的最终有效成果,它具有以下特征:一、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成果。

水产品既是渔业生产的劳动对象,也是渔业生产的劳动成果,它包括除淡水水生植物以外的全部海淡水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头足类、藻类和其它类渔业产品。

二、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渔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成果,如鱼苗、鱼种、亲鱼、转塘鱼、存塘鱼和自用作饵料的产品,不是最终成果,不能统计在水产品产量中。

三、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有效成果。

水产品在上岸前已经腐烂变质,不能供人食用或加工成其它制品的,不统计在水产品产量中。

第2条产量统计年度和统计者一、年水产品产量按日历年度计算。

即从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已从养殖水域捕捞起水或者已从天然水域捕捞并已返航卸港的水产品均统计在年产量中,有的生产渔船在外地收港卸鱼或者在海上由收购船扒载收购的,也按到港计算产量。

二、水产品均由生产单位所辖地区进行统计。

例如,到外地捕捞且产品又在外地出售的,其产量亦应统计在本地产量中,外地不统计该产品的生产量。

同理本地的水产品产量中也不包括外地渔船到本港停泊出售的数量。

以免在全社会产量中出现重复统计。

第3条产量计量标准除海蜇按三矾后的成品计量、各种藻类按干品计量外,其余各种水产品均按捕捞起水时鲜品实重(原始重量)计量。

第4条养殖产量与捕捞产量划分原则凡人工养殖并已起水的水产品数量为养殖产量,凡捕捞天然生长的水产品数量为捕捞产量。

一、凡是从人工投放苗种(不包括灌江纳苗)并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内陆养殖水域中捕捞的水产品产量计算为内陆养殖产量,否则为内陆捕捞产量。

二、凡是人工投放的各种水产苗种或天然纳苗并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海水养殖水域中捕捞的水产品产量计算入海水养殖产量,除此之外为海洋捕捞产量。

三、稻田养鱼起水产品,也计算为内陆养殖产量。

第5条水产品分类分为海水产品和内陆水产品两大类.一、海水产品:包括海洋捕捞产品和海水养殖产品(一)海洋捕捞产品:包括海洋捕捞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藻类、头足类和其它类。

正确解读全国水产品产量统计指标

正确解读全国水产品产量统计指标

第船卷第4期渔业信息与战略V01.28,N o.4 201 3年1 1月Fishery Information&Strategy Nov·,2013文章编号:2095—3666(2013)04-0259—04正确解读全国水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赵文武,李利冬(中国水产学会,北京100122)摘要:本文主要对全国水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进行了正确和全面的解读,着重对全国水产品产量的统计范围、统计口径、统计年度、计量标准和水产品特性进行了说明。

明确地阐述了目前渔业统计工作中产生的产量预计数、实际数和修正数之间的关系和使用原则,对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领导和科研院校的人员应用渔业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渔业统计;水产品产量;统计指标中图分类号:s9—9 文献标识码:A统计数据是判断经济形势、分析经济问题的渔业统计数据难免产生误读、误解和误用。

渔业重要依据,而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是各式各样的统计数据的调查汇总部门有责任对中国的渔业统计指标。

近年来,国内外对我国渔业统计数据统计指标做更深人的诠释,让广大渔业统计数据的需求和关注度不断上升。

从国际形势看,伴随使用者能全面客观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渔业统计着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世界贸易大国的进数据。

程,我国渔业的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参与国际1全国水产品产量指标的内涵渔业事务能力显著增强。

我国渔业主要统计指标数据的变动越来越成为国际组织及世界主要统计指标并不单独体现为孤立和抽象的数渔业国家关注的焦点。

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社会字,它包含了指标名称、定义、计量单位和计算方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渔业经济规模的扩法等多重要素。

“全国水产品产量”作为观察我大,以及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管理国渔业经济发展状况的核心指标,是衡量渔业生部门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即时性,推动渔业产产成果和反映渔业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总业发展和各项政策的落实,需要掌握并使用准量指标,具体来说,是指全国范围内的所有渔业确、翔实的渔业统计数据。

渔业生产管理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渔业生产管理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渔业生产管理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概述渔业作为人类重要的食品和经济资源之一,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满足人们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渔业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渔业生产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渔业生产管理体系是一套包括规划、组织、监督和评估等环节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旨在提高渔业生产效益、保护渔业资源和维护渔业生态环境。

本文将围绕渔业生产管理体系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渔业资源的重要性,分析全球渔业资源的现状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其概念、要素和运作流程。

然后,我们将评估渔业生产管理的效益,并提出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这些挑战的方法和措施。

最后,我们将总结全文,并对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探讨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作用,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意识,促进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渔业生产管理体系,才能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满足人类对海洋食品的需求。

我们相信,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开创一个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渔业产业。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概念、构建和运作流程,以及渔业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和管理方法。

具体的文章结构如下:2. 正文2.1 渔业资源管理2.1.1 渔业资源的重要性2.1.2 渔业资源的现状2.1.3 渔业资源的管理方法2.2 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2.2.1 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概念2.2.2 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要素2.2.3 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运作流程2.3 渔业生产管理的效益和挑战2.3.1 渔业生产管理的效益2.3.2 渔业生产管理面临的挑战2.3.3 解决挑战的方法和措施3. 结论3.1 总结3.2 对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展望3.3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从渔业资源管理到渔业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再到渔业生产管理的效益和挑战,最终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

渔业统计

渔业统计
渔业统计
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渔业中有 关量的资料
01 定义
03 方法
目录
02 类别和内容 04 基层
渔业统计是应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渔业中有关量的资料。渔业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渔业发展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还是支撑燃油补贴发放、养殖业问题研究、安全生产、 项目建设等等的重要依据。
水产品加工、流通和贸易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冷冻、冷藏和加工生产的能力,产品的种类、数量,流通上市 商品的数量、流向、金额以及贸易方式、价格变化、流通费用、商业利润等,是研究扩大水产加工品利用途径、 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商品流通和制定贸易政策等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资料。
渔业经济统计的主要内容侧重于渔业的投资、成本以及经济效益、渔业的部门构成、渔业生产关系、生产现 状和历史演变等,是制订渔业发展规划的重要资料。
可靠的渔业统计制度是渔业管理决策最重要的基础支撑,也是渔业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因此,建议:
(1)严格执行《渔业法》明确规定的捕捞日志制度;
(2)规定渔获物只能在限定港口卸载,建立渔获物上报与统计监督制度;
(3)逐步实行随船观察员制度;
(4)完善立法,提供法律支撑和保障。
谢谢观看东海渔业基本情况调查和鱼产量调查等,其优点是准确性高、资料全面;但工作量大, 且有的对象难于进行,如鱼罐头加工产品质量的调查等。
非全面调查化费的人力、物力较小,获得的资料迅速及时,主要有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抽样调 查可摒除人为的主观选择,取得的资料可用以代表总体,是非全面调查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如水产品检验、鱼 类生物学测定、技术经济效果测定、水产品运销状况等的调查一般均采用此法。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可以对某一 项目、单元或问题作深入仔细的剖析和了解,缺点是对调查对象有人为的主观选择,因而不能用以代表总体。在 对调查资料进行严格检查并剔除了错误不实之处后,即可按一定要求分组汇总,制成统计图表。

全国渔业统计指标体系解释

全国渔业统计指标体系解释

全国渔业统计指标体系解释1全国渔业统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第一章:水产品产量第1条水产品特征及产量统计范围水产品是指渔业(捕捞和养殖)生产活动的最终有效成果,它具有以下特征:一、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成果。

水产品既是渔业生产的劳动对象,也是渔业生产的劳动成果,它包括全部海淡水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头足类、藻类和其它类渔业产品。

二、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渔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成果,如鱼苗、鱼种、亲鱼、转塘鱼、存塘鱼和自用作饵料的产品,不是最终成果,不能统计在水产品产量中。

三、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有效成果。

水产品在上岸前已经腐烂变质,不能供人食用或加工成其它制品的,不统计在水产品产量中。

2第2条产量统计年度和统计者一、年水产品产量按日历年度计算。

即从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已从养殖水域捕捞起水或者已从天然水域捕捞并已返航卸港的水产品均统计在年产量中,有的生产渔船在外地收港卸鱼或者在海上由收购船扒载收购的,也按到港计算产量。

二、水产品产量统计中,养殖产量按照水域所在地统计,国内捕捞产量按照渔船所属地统计,远洋渔业产量按照远洋渔业管理办法进行统计。

第3条产量计量标准除海蜇按三矾后的成品计量、各种藻类按干品计量外,其余各种水产品均按捕捞起水时鲜品实重(原始重量)计量。

另外,供观赏的水生动物按个体计算。

第4条养殖产量与捕捞产量划分原则凡人工养殖并已起水的水产品数量为养殖产量,凡捕捞天然生长的水产品数量为捕捞产量。

一、凡是人工投放苗种(不包括灌江纳苗)并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淡水养殖水域中捕捞的水产品产量计算为淡水养殖产量,否则为淡水捕捞产量。

3二、凡是人工投放苗种或天然纳苗并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海水养殖水域中捕捞的水产品产量计算为海水养殖产量,否则为海洋捕捞产量。

三、稻田养殖起水产品,也计算为淡水养殖产量。

第5条水产品分类分为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两大类。

二、淡水产品包括:淡水养殖产品和淡水捕捞产品(一)内陆淡水养殖产品:包括内陆淡水养殖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藻类和其它类产品。

指标体系及其指标解释说明

指标体系及其指标解释说明

表1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及权重1、人口密度指标解释: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它是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

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

计算方法:人口密度=地区人口总数(万人)规划区总面积(平方公里)2、单位工业用地产值指标解释:指辖区内单位面积工业用地产出的工业增加值,是反映工业用地利用效益的指标。

单位工业用地产值越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

其中,工业用地参照《土地现状利用分类》(GB/T21010-2007)统计,工业增加值采用不⨯100%⨯100%变价核算。

计算方法:单位工业用地产值=年度工业增加值(亿元) 工业用地面积(平方公里)数据来源:经贸、统计等部门。

3、人均 GDP指标解释:人均 GDP",常作为 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重 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 状况的有效工具。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 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

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计算方法:人均GDP =地区生产总值(元)人口总数(人)数据来源:经贸、统计等部门。

4、第三产业占比指标解释:指辖区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计算方法:第三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产值(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万元)数据来源:统计、经信等部门。

5、城镇人口比重指标解释: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主要依据人群的居住地和 所从事的产业进行归类。

“城镇人口”的特点所从事的产业为非农业生产性产业 (自然经济)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一般认为城镇人口占有率的高低反应出一 个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或城市化水平。

计算方法:城镇人口比重 =6、建设用地面积比重城镇人口总数(万人)规划区总人口数(万人)⨯100%∑( X ∑X 2ik ∙ ∑X指标解释:建设用地面积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建设用地界线所围 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积,不包括代征地的面积。

渔业统计管理制度内容

渔业统计管理制度内容

渔业统计管理制度内容一、渔业资源调查和监测1. 渔业资源调查(1)密切关注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和资源动态,制定全国海洋资源调查计划,开展海洋生态系统调查、生物资源调查和资源评估。

(2)建立渔业资源数据库,定期更新和完善资源信息,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2. 渔业监测(1)建立渔业监测网络,覆盖全国各海区,监测各类渔业资源的种群结构、生长繁殖状况和生态环境;(2)开展重点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并制定相应措施进行管理。

二、渔业生产统计和分析1. 渔业生产统计(1)建立健全渔业生产统计体系,包括捕捞量、养殖量、渔获物种类、产值等指标;(2)规范渔业生产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报送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渔业生产分析(1)对渔业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掌握不同海域、不同渔业资源的产量和产值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渔业生产的规律和趋势,提出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三、渔业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1. 渔业市场监测(1)建立渔业市场监测网络,跟踪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及时发布市场信息;(2)开展渔业品种的价格监测和分析,为渔民提供市场参考和谋划战略。

2. 渔业信息发布(1)建立渔业信息发布平台,发布渔业产量、价格、市场需求等信息,为决策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2)定期发布渔业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渔业市场的监管和引导。

四、渔业管理和服务1. 渔业资源管理(1)建立健全渔业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重要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实施合理渔业开发计划,控制捕捞规模,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渔业服务(1)建立健全渔业服务机构,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和金融支持等服务;(2)加强渔业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五、渔业政策宣传和教育1. 渔业政策宣传(1)加强渔业政策宣传和解读,向渔民普及相关法规和政策;(2)组织渔业政策研讨和培训,增强渔民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

2. 渔业教育(1)开展渔业科普教育活动,提高渔民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2)推广渔业现代化生产技术,提高渔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渔业统计制度指标解释

渔业统计制度指标解释

渔业统计指标解释第一章:水产品产量第1条水产品特征及产量统计范围水产品是指渔业(捕捞和养殖)生产活动的最终有效成果,它具有以下特征:一、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成果。

水产品既是渔业生产的劳动对象,也是渔业生产的劳动成果,它包括全部海淡水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头足类、藻类和其它类渔业产品。

二、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渔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成果,如鱼苗、鱼种、亲鱼、转塘鱼、存塘鱼和自用作饵料的产品,不是最终成果,不能统计在水产品产量中。

三、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有效成果。

水产品在上岸前已经腐烂变质,不能供人食用或加工成其它制品的,不统计在水产品产量中。

第2条产量统计年度和统计者一、年水产品产量按日历年度计算。

即从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已从养殖水域捕捞起水或者已从天然水域捕捞并已返航卸港的水产品均统计在年产量中,有的生产渔船在外地收港卸鱼或者在海上由收购船扒载收购的,也按到港计算产量。

二、水产品产量统计中,养殖产量按照水域所在地统计,国内捕捞产量按照渔船所属地统计,远洋渔业产量按照远洋渔业管理办法进行统计。

第3条产量计量标准除海蜇按三矾后的成品计量、各种藻类按干品计量外,其余各种水产品均按捕捞起水时鲜品实重(原始重量)计量。

此外,供观赏的水生动物按个体计算。

第4条养殖产量与捕捞产量划分原则凡人工养殖并已起水的水产品数量为养殖产量,凡捕捞天然生长的水产品数量为捕捞产量。

一、凡是人工投放苗种(不包括灌江纳苗)并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淡水养殖水域中捕捞的水产品产量计算为淡水养殖产量,否则为淡水捕捞产量。

二、凡是人工投放苗种或天然纳苗并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海水养殖水域中捕捞的水产品产量计算为海水养殖产量,否则为海洋捕捞产量。

三、稻田养殖起水产品,也计算为淡水养殖产量。

第5条水产品分类分为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两大类。

一、海水产品:包括海洋捕捞产品和海水养殖产品。

其中,海洋捕捞产品产量不包括远洋渔业产量。

(一)海洋捕捞产品:包括海洋捕捞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藻类、头足类和其它类。

农林牧渔行业指标

农林牧渔行业指标

农林牧渔行业指标
1. 农业生产指标:包括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产量、畜牧业存栏量和出栏量等,反映农业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情况。

2. 农产品价格指数:用于衡量农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对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3. 农业机械化水平:涉及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机装备数量、机械化作业面积等,体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

4. 林业资源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木材产量等,反映森林资源的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状况。

5. 畜牧业生产指标:如奶类产量、禽蛋产量、肉类产量等,用于评估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供应情况。

6. 渔业资源指标:包括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品产量、渔业捕捞量等,反映渔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情况。

7. 农村居民收入指标: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农村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

8. 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涉及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等,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农林牧渔行业的发展状况、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为政策制定和产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的指标选择和应用应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正确解读全国水产品产量统计指标

正确解读全国水产品产量统计指标
管 部 门领 导和科 研 院校 的人 员应 用渔 业统 计数 据 具有 一定 的参 考 作用 。 关 键词 :渔 业统 计 ; 水产 品产 量 ; 统计 指标 中图分 类 号 :s 9— 9 文献标 识 码 :A
统计 数据 是 判 断经 济 形 势 、 分 析 经 济 问 题 的
渔 业统 计数 据难 免产 生 误 读 、 误 解 和误 用 。渔业 统 计数 据 的调 查 汇 总 部 门有 责 任 对 中 国 的 渔业
计在水产 品产量 中。即使 有的生产 渔船在外地
渔 港卸 鱼或 者在 海 上 已 由收 购 船扒 载 收购 的 , 也 要 按 到港计 算产 量 。 养 殖产 量按 照养 殖 水 域 所 在地 统 计 ; 国 内捕 捞 产 量按 照渔船 所 属地 统 计 ; 远 洋 渔 业 产 量是 由 各 远 洋渔 业 企 业 和 各 生 产 单 位 按 我 国远 洋 渔 业 项 目管理 办法 组 织 远 洋 渔 船 ( 队) 在 非 我 国管 辖

2 0 1 3正
业生 产 活 动 单 位 。但 不 包 括 渔 业 科 学 试 验 机 构 进行 的渔业生 产 活动 。
后, 在 使用 这些 数据 时还 需注 意 以下几 个 问题 。
2 . 1 要使用法定的统计数据
根据 国家统 计局 《 农 林牧 渔业 统计 报表 制 度》 规定 , 水产品产 量指标统计数据取 自同级业
正确 解 读 全 国水 产 品产 量 统 计 指 标
赵 文武 , 李利冬
( 中 国水产 学会 , 北京 1 0 0 1 2 2 )

要 :本文主要对全 国水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进行 了正确和全面的解读 , 着重对全 国水产品
产量的统计范围、 统计 口径 、 统计年度 、 计量标准和水产品特性进行 了说 明。明确地 阐述了 目 前渔业统计工作 中产生的产量预计数 、 实际数和修正数之间的关系和使用原则 , 对各级渔业主

指 标 解 释

指 标 解 释

渔业统计指标解释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调查1、全年总收入指调查期内被调查对象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

按收入的性质划分为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2、家庭经营收入是指渔民家庭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

包括:出售水产品收入和其他家庭经营收入。

3、工资性收入指渔民家庭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

包括:渔业行业收入和其他行业收入。

4、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

包括:利息\股息\红利、租金收入、土地或水面转包收入、土地征用补偿和其他财产性收入。

5、转移性收入指渔民家庭或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

一般情况下,指渔民家庭在二次分配中的所有收入。

包括: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或带回、亲友赠送、救济金\救灾款\抚恤金、生产补贴和其他转移性收入。

6、全年总支出是指渔民家庭全年用于生产、生活和再分配的全部支出。

包括:生产费用支出、税费支出、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生活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7、生产费用支出包括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和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费用支出。

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是指以渔民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从事渔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消费的商品和服务、自产自用产品。

包括渔业生产支出和其他家庭经营费用支出。

渔业生产支出包括燃料费用、雇工费用、饲料费用、购买种苗费用、加冰费用、水电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费、承包或租用费及其他生产支出。

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指渔民家庭用于建造和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所支出的费用。

渔民家庭购置的渔业固定资产,每年按一定比率提取折旧费,购置大型网具(按规定网具不列为固定资产)也按比例每年分摊计入渔业生产支出中。

8、税费支出是指渔民家庭以现金和实物形式缴纳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税费支出。

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 评价目的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渔业机械增长较快,机械化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力地提升了渔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

为准确掌握渔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和薄弱环节,科学提出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推进渔业机械化发展,现制定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 评价范围本指标体系主要是对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等4种水产养殖模式,机械代替人力强度较大、显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进行评价。

3 指标体系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统计和计算能得出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作业水平,反映机械在渔业(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根据评价范围确定的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四种生产模式以及各生产模式下的关键生产环节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9个。

详见表1。

表1 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名称代码指标名称代码权重指标名称代码权重(%)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δ池塘养殖机械化水平(%)A λA投饲机械化水平(%)A125水质调控机械化水平(%)A235起捕机械化水平(%)A325清淤机械化水平(%)A415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δ网箱养殖机械化水平(%)BλB投饲机械化水平(%)B 1 30 网箱清洗机械化水平(%) B 2 40 起捕机械化水平(%)B 330工厂化养殖机械化水平(%) C= 100% λC-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机械化水平(%)DλD投苗机械化水平(%)D 1 45 采收机械化水平(%)D 2554 权重的确定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权重:1A B C D λλλλ+++=。

二级指标权重按照当地该养殖模式的产量占水产养殖产量比例确定。

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的计算公式如下:池塘养殖模式机械化水平:A=0.25A 1+0.35A 2+0.25A 3+0.15A 4 网箱养殖模式机械化水平:B=0.3B 1+0.4B 2+0.3B 3 工厂化养殖模式机械化水平:C=100%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模式机械化水平:D=0.45D 1+0.55D 25 计算方法(1)渔业(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δ的计算公式如下:A B C D A B C D δλλλλ=⋅+⋅+⋅+⋅ (1)权重:1A B C D λλλλ+++= ……………………(2) 式中:A ——池塘养殖机械化水平,(%);B ——网箱养殖机械化水平,(%);C ——工厂化养殖机械化水平,(%);D ——筏式吊笼与底播养殖机械化水平,(%)。

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了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和评估方法

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了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和评估方法

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了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和评估方法渔业是许多沿海和河流流域地区的重要经济活动,但过度捕捞和不合理的渔业管理已经导致了许多渔业资源的衰退。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渔业可持续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确定和评估渔业的可持续性指标。

本文将介绍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和评估方法。

一、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1. 渔获量和资源状况渔获量是用来衡量渔业生产水平的指标,其指示渔业资源的利用程度。

过度捕捞会导致渔获量的下降,因此,渔获量的稳定和资源状况的良好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2. 渔业管理措施渔业管理措施包括渔业许可制度、渔业关闭期、网具大小限制等规定,旨在保护渔业资源并控制渔业的开发。

良好的渔业管理措施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渔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渔业活动应与维护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

4. 社会经济效益渔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是评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渔业活动应能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经济收入,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1. 渔业资源评估通过定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和监测,收集渔获量、种群结构、生长状况等数据,评估渔业资源的健康状况。

同时,借助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等方法,预测和估计渔业资源的变化趋势。

2. 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评估考虑到渔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监测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指标,评估渔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3. 社会经济评估社会经济评估主要通过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渔业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比如就业机会、经济收入和贫困状况等,以便评估渔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4. 渔业管理评估渔业管理评估主要评估渔业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落实情况,包括渔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渔船监管、渔业执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和加强渔业管理的建议。

渔业行业财务指标

渔业行业财务指标

渔业行业财务指标
一、利润性指标:
1. 净利润率: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盈利能力。

2. 毛利率:营业收入减去直接成本后的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产品加工或销售的盈利能力。

3. 成本费用利润率:净利润与营业成本及费用的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二、偿债能力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2.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用快速变现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3.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由债务资金提供的程度。

三、经营能力指标:
1.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能力。

2.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反映企业存货流
动的速度。

3.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四、健康状况指标:
1. 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越高越健康。

2. 资本金占比: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通过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程度,越高越健康。

3. 现金比率:可用现金与总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流动性状况。

以上指标仅为渔业行业财务分析的基本指标,具体分析还需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进行综合评价。

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体系

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体系

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与评价体系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渔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和评价体系。

一、渔业可持续发展指标1. 生物资源指标:生物资源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至关重要。

常见的生物资源指标包括渔猎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种群结构、种质保护等。

2. 渔业生产指标:渔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是评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包括渔获量、渔业收入、渔业就业等。

3. 渔业管理指标:渔业管理是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评价渔业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考虑渔业管理的有效性。

包括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监测和执法的有效性等。

4. 环境指标:渔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评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环境指标包括水质、河口湿地的保护、渔业废弃物管理等。

二、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1. 指标权重确定:根据渔业资源、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

可以采用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来确定。

2. 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和整理与各个指标相关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评价体系有效性的基础。

3. 指标综合评价:根据指标的权重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可以采用加权求和法、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

4. 结果解释和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可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意义建立科学的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各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意义:1. 政府部门:可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渔业管理政策和法规,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2. 渔业企业:了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问题所在,调整经营策略,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渔业统计与数据分析

渔业统计与数据分析

渔业统计与数据分析渔业是指以捕捞、养殖或处理水生生物资源为主要经营活动的产业。

它在世界各地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食物和经济资源。

渔业统计与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收集和分析渔业相关的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渔业资源的状况。

本文将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以及渔业管理等方面探讨渔业统计与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一、数据收集在进行渔业统计与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各种与渔业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渔获量、渔船数量、渔民人数、渔业投资额等等。

数据的来源可以是渔业部门、渔政部门、渔民协会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等。

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是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通过网络平台等途径。

数据收集的过程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

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渔业统计的核心工作之一,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揭示渔业资源的状况以及渔业经济的发展趋势。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和工具,例如统计学方法、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可视化工具等。

其中,统计学方法可以用于计算渔获量的增长率、渔业投资的回报率等指标,以评估渔业的健康状况。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挖掘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以预测未来的渔业资源走向。

可视化工具则可以将数据以图表或地图等形式展示出来,使得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三、渔业管理渔业统计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渔业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对渔业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鱼类的渔捞情况、渔业资源的分布以及渔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制定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案和渔业管理政策。

例如,当某一鱼类的渔获量过低时,可以通过限制捕捞数量或封禁渔区等措施来保护该鱼类的生存环境。

另外,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评估渔业政策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政策措施以适应渔业资源的变化。

总结渔业统计与数据分析在渔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渔业数据,可以全面了解渔业资源的状况、渔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渔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农业部关于印发渔业统计工作规定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渔业统计工作规定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渔业统计工作规定》的通知农渔发[2010]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厅(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国渔业统计工作,保证渔业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我部制定了《渔业统计工作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一○年二月十一日附件:渔业统计工作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国渔业统计工作,保证渔业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渔业统计是国家农业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履行国家统计调查职能,基本任务是依法对渔业生产及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第三条全国渔业统计工作由农业部统一领导,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级组织实施。

乡(镇)渔业统计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或人员负责。

第四条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渔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本规定独立开展渔业统计工作。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收集、报送渔业统计资料。

第二章统计调查第五条渔业统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渔业经济核算、水产养殖面积、水产品产量、远洋渔业、水产苗种、水产品加工、年末渔船拥有量、渔业灾情、渔业人口与从业人员、渔民家庭收支情况调查等。

第六条渔业统计调查范围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各类经济组织、各个系统的全部渔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渔业生产活动单位。

不包括渔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渔业生产;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第七条渔业统计调查周期,除渔民家庭收支情况调查周期为上年的11月1日至当年的10月31日外,其他调查周期为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指标体系

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指标体系

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指标体系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渔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渔业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评价和监测其发展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评价的角度出发,探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指标体系。

一、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渔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使渔业资源长期保持可利用性,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渔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直接关系着渔民的生计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确保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1. 渔业资源状况评价指标保护渔业资源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评价渔业资源状况的指标包括渔业资源种群数量、种群结构、生长速度、渔获量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渔业资源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处于过度捕捞的状态。

2. 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生态环境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评价渔业生态环境的指标包括水质状况、底质状况、生物多样性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渔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受到污染或者破坏。

3. 渔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渔业经济效益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评价渔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包括渔业产值、渔业就业人数、渔业投资回报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渔业对经济的贡献以及渔民的收入水平。

4. 渔业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渔业社会效益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量。

评价渔业社会效益的指标包括渔村发展、渔民生活质量、渔业文化传承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渔业对社会的贡献以及渔民的生活状况。

三、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多个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权重分配,以便全面、准确地评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1. 指标选择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应该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指标选择过程中,需要科学依据和专业意见,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渔业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渔业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渔业指标体系指标解释渔业指标体系是对渔业发展和渔业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测的一种指标体系。

通过对渔业指标的解释和分析,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决策者了解渔业发展的趋势、资源利用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而达到合理规划和管理渔业资源的目的。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渔业指标的解释:1.渔业产量: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渔业资源区域在一定时间内(如年、季度)所产出的渔获物总量。

渔业产量是评价渔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出渔业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相关措施的效果。

2.渔业种类结构:指不同渔业种类在渔业产量中的比例分布情况。

渔业种类结构的改变可以反映出渔业资源的分布变化和渔业政策的导向,对渔业发展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水产品进出口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和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口的水产品总量。

水产品进出口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产品贸易情况和渔业对外开放程度。

4.渔船数量和渔船吨位: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渔业资源区域所有渔船的数量和总吨位。

渔船数量和渔船吨位可以反映出渔业开发的规模和水域利用的程度。

5.捕捞强度: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捕获的渔获物量。

捕捞强度高低可以反映出渔业资源的利用状况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6.渔业就业人数:指在一个地区或一个渔业资源区域从事渔业相关工作的人员总数。

渔业就业人数可以反映出渔业对当地就业的影响和渔业的发展规模。

7.渔业投入产出比:指投入到渔业生产中的资源、劳动、资金与产出的渔业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渔业投入产出比可以反映出渔业生产效益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8.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率:指渔业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可持续利用的程度。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率可以反映出渔业开发的合理性和对资源的保护程度。

9.渔业资源修复率:指一个渔业资源从过度捕捞或其他因素影响后恢复正常数量的速度。

渔业资源修复率可以反映出渔业资源恢复能力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10.捕捞禁渔期:指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捕捞的期限。

捕捞禁渔期可以帮助保护渔业资源,促进资源恢复和可持续利用。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2.22•【文号】农办渔[2011]124号•【施行日期】2012.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农办渔[2011]124号)现行渔业统计报表制度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我部组织编制的《渔业及渔民家庭收支调查报表制度》业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同意(国统制[2011]160号),将于2012年开始执行,有效期两年。

新的报表制度与现行报表制度相比,进行了如下部分调整:一是表(十六)渔民家庭收入与支出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中增加指标“经营渔业支出”,并相应的对细化的分类指标进行了调整。

同时,渔业纯收入的计算公式中将原来的“渔业生产支出”替换为“经营渔业支出”;二是取消原表(十七)渔民收入调查数核定,新增渔民家庭收支台账样表。

现将新的渔业统计报表制度印发你们,请你认真遵照执行,并做好新旧报表制度调整的衔接工作。

附件:《渔业统计报表制度》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附件:渔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1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二、报表目录三、调查表式(一)渔业生产基本情况(水产年报01表)(二)海洋捕捞产品产量(水产年报02表)(三)海洋捕捞分海区、渔具等产量(水产年报03表)(四)远洋渔业产量(水产年报04表)(五)海水养殖产量和面积(按品种分)(水产年报05表)(六)海水养殖产量和面积(按水域和养殖方式分类)(水产年报06表)(七)淡水捕捞产量(按类别分)(水产年报07表)(八)淡水养殖产量(按品种分)(水产年报08表)(九)淡水养殖产量和面积(按水域和养殖方式分)(水产年报09表)(十)主要水产苗种(水产年报10表)(十一)水产品加工(水产年报11表)(十二)渔业船舶拥有量(水产年报12表)(十三)渔业人口与从业人员(水产年报13表)(十四)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水产年报14表)(十五)渔业灾情(水产年报15表)(十六)渔民家庭收入与支出(水产年报16表)(十七)渔民家庭收支台帐样表(水产年报17表)(十八)主要省市区水产品产量快报(月报)(水产定报1表)(十九)上半年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水产定报2表)(二十)上半年渔业生产情况(水产定报3表)四、主要指标解释一、总说明(一)本调查项目的目的意义为全面了解我国渔业事业、渔业生产活动和渔业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时反映渔业建设和发展成就,正确把握渔业发展形势,为国家制定渔业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信息反馈和决策咨询,特实行渔业统计调查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渔业统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
第一章:水产品产量
第1条水产品特征及产量统计范围
水产品是指渔业(捕捞和养殖)生产活动的最终有效成果,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成果。

水产品既是渔业生产的劳动对象,也是渔业生产的劳动成果,它包括全部海淡水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头足类、藻类和其它类渔业产品。

二、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渔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成果,如鱼苗、鱼种、亲鱼、转塘鱼、存塘鱼和自用作饵料的产品,不是最终成果,不能统计在水产品产量中。

三、它是渔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有效成果。

水产品在上岸前已经腐烂变质,不能供人食用或加工成其它制品的,不统计在水产品产量中。

第2条产量统计年度和统计者
一、年水产品产量按日历年度计算。

即从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已从养殖水域捕捞起水或者已从天然水域捕捞并已返航卸港的水产品均统计在年产量中,有的生产渔船在外地收港卸鱼或者在海上由收购船扒载收购的,也按到港计算产量。

二、水产品产量统计中,养殖产量按照水域所在地统计,国内捕捞产量按照渔船所属地统计,远洋渔业产量按照远洋渔业管理办法进行统计。

第3条产量计量标准
除海蜇按三矾后的成品计量、各种藻类按干品计量外,其余各种水产品均按捕捞起水时鲜品实重(原始重量)计量。

此外,供观赏的水生动物按个体计算。

第4条养殖产量与捕捞产量划分原则
凡人工养殖并已起水的水产品数量为养殖产量,凡捕捞天然生长的水产品数量为捕捞产量。

一、凡是人工投放苗种(不包括灌江纳苗)并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淡水养殖水域中捕捞的水产品产量计算为淡水养殖产量,否则为淡水捕捞产量。

二、凡是人工投放苗种或天然纳苗并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海水养殖水域中捕捞的水产品产量计算为海水养殖产量,否则为海洋捕捞产量。

三、稻田养殖起水产品,也计算为淡水养殖产量。

第5条水产品分类
分为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两大类。

二、淡水产品包括:
淡水养殖产品和淡水捕捞产品
(一)内陆淡水养殖产品:包括内陆淡水养殖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藻类和其它类产品。

1、淡水养殖鱼类:包括鲟鱼、鳗鲡、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鲂、泥鳅、鲶鱼、鮰鱼、黄颡鱼、鲑鱼、鳟鱼、河鲀、短盖巨脂鲤、长吻鮠、黄鳝、鳜鱼、鲈鱼、乌鳢和罗非鱼等。

2、淡水养殖甲壳类:包括虾和河蟹,其中虾包括罗氏沼虾、青虾、克氏原螯虾和南美白对虾等。

3、淡水养殖贝类:包括河蚌、螺、蚬等。

4、淡水养殖藻类:即螺旋藻等。

5、淡水养殖其它类产品:包括龟、鳖、蛙和珍珠等。

6、观赏鱼统计按“条”计量,其重量不计入淡水养殖总产量。

(二)淡水捕捞产品:包括淡水捕捞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藻类和其它类。

其它类中包括丰年虫等。

第6条海洋捕捞产量(按海区、渔具分类)
海洋捕捞产量指国内海域捕捞产量,不包括远洋渔业产量。

一、按捕捞海域分捕捞产量。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区划分界线:
(一)渤海:东以辽宁老铁山西角经庙岛群岛至蓬莱角连线与黄海为界。

(二)黄海:南以长江口北角至韩国济州岛西南端连线与东海为界,东至朝鲜半岛与朝鲜海峡。

(三)东海:南以闽粤省界经东山岛南端至台湾省南端的猫鼻头连线与南海为界,东止对马海峡日本硫球群岛与我国台湾省。

(四)南海:东以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菲律宾群岛与太平洋为界,南止加里曼丹,西临中南半岛及马来半岛。

二、按捕捞渔具分捕捞产量。

(一)拖网:包括单拖和双拖。

(二)围网:包括单船围网、双船围网和多船围网。

(三)刺网:包括定置刺网、漂流刺网、包围刺网和拖曳刺网。

(四)张网:包括单桩、双桩、多桩、单锚、双锚、船张、墙张和并列张网。

(五)钓具:包括漂流延绳钓、定置延绳钓、曳绳钓和垂钓(如鱿钓)。

(六)其它渔具:包括地拉网、敷网、抄网、掩罩、陷阱、耙刺、笼壶等类型。

第7条:海水养殖产量(按养殖水域分类)
一、海上养殖:在低潮位线以下从事海水养殖生产的。

二、滩涂养殖:在潮间带间从事海水养殖生产的。

三、其它养殖:在高潮位线以上从事海水养殖生产的
第8条:淡水养殖产量(按养殖水域分类)
按养殖水面类型不同,分为:池塘、湖泊、水库、河沟、稻田及其它养殖方式。

第9条:部分养殖方式分类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