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新全册)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一、第一章:小数乘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2.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3.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竖式计算方法。

4. 教学难点小数点的定位及乘法运算中进位的处理。

5.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6.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小数乘法的概念。

(2)讲解:讲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示范:示范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数乘法运算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解题心得。

二、第二章:小数除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

2. 教学内容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3.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竖式计算方法。

4. 教学难点小数点的定位及除法运算中余数的处理。

5.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6.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

(2)讲解:讲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3)示范:示范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数除法运算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解题心得。

三、第三章:角的初步认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画出各种类型的角。

2. 教学内容角的定义、角的大小比较、角的画法。

3.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及大小比较方法。

4.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及角的画法。

5.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6.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

(2)讲解:讲解角的定义及大小比较方法。

(3)示范:示范角的画法。

(4)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

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研究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

(3分钟)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

(10分钟)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形。

导学单:(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导学要点: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留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低。

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1.自学。

导学单:(1)用例1的举措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1—3 练习一 1—5 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 教学例 1 1、情境引入。
水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 2、7 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 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 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 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平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 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更多的实际问题。 3、 统计与概率领域(第 9 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 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 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 4、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 校园的绿化面积 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的“分一分 数一数”与“移一移 数一数”渗透了初步的等积变形思想,为进一步 探究多变性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校园的绿化面积》中的“想想算算”重点安排了“割补” 的方法把稍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内容。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估计树叶、手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 《校园的绿化面积》中测量、计算草坪的面积、 设计花圃; 《了解周围的家庭》 分别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设计的便于操作的调查活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 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 8 到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 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课时安排: 一、认识负数 3 课时 二、 多边形面积计算 9 课时 三、认识小数 8 课时 四、小数加法和减法 7 课时 五、找规律 2 课时 六、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8 课时 七、公顷和平方千米 2 课时 八、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14 课时 九、统计 7 课时 十、整理和复习 5 课时 (全学期大约有 25%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第一章: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认识和表示负数。

2. 能够进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教学步骤:1. 引入负数的概念,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负数的存在,如温度下降、债务等。

2. 讲解负数的表示方法,如在数轴上表示负数,使用负号“-”等。

3. 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如负数加负数、负数加正数、正数加负数等。

4. 进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表示方法的掌握。

2. 布置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负数加减法运算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分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分数加减法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如分配物品、计算比例等。

2. 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如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

3. 进行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应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算规则的掌握。

2. 布置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熟练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2. 能够运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观察等。

2. 数据的整理和分类方法,如列表、排序等。

3. 数据的展示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观察等,并示范调查的过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编辑沧海红颜为大伙儿找到的5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1、学生练习:300-120+25×4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计算300-(120+25×4)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

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

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习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

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

(3分钟)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

(10分钟)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导学要点: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低。

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1.自学。

导学单:(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校园绿地面积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班级联欢会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1)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

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 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 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

(3分钟)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

(10分钟)1. 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2. 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 思考:+20 C和-20 C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 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 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2. 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3 .你是怎么理解+20C和-20 C的?导学要点: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 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C)0C,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篇一积的近似值教学要求: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激发: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1-0.82 1.3+0.74 1.25×8 0.25×0.40.4×0.4 0.89×1 0.11×0.6 80×0.05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投影出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二、尝试: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

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共56个课时)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共56个课时)

苏州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共56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材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为主。

教材内容全面,结构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此册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同时,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技能。

2.难点:对教材中一些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实例等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例、图片等教学素材。

3.学具:为学生准备必要的学具,如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4.课堂练习题: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准备适量的课堂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实物等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

•讲解知识点,阐述其应用和意义。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如画图、计算等,巩固所学知识点。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确定等量关系,正确用方程解答应用题3.培养学生利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弄请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P107)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结)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

(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二、新授内容1、教学例3、(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①.读题,学生试做。

②.学生汇报(可能情况)(90+75)×4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90×4+75×4提问:90×4与75×4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问题?(由学生计算出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

经过多少小时相遇?(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①、660÷(90+75)=?②方程解:设经过x小时相遇,(90+75)×x =660或者,90×x +75×x =660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教师小结(略)(3)、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

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4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4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4篇)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星期日的安排(第68~70页)[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

[教学准备]调查活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

3/8+1/2 5/6—3/4 11/12—1/6问: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2、引入。

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板书课题:星期日的安排。

二、探索新知1、展开“星期日的安排”调查活动。

通过对星期日三种形式的安排,引出了问题“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2、讨论出算式。

先让学生们独立尝试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们将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行运算。

3、讨论具体的运算过程。

可以是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可以是先从“1”中减去部分,再用剩余的减去另外部分;还可以先计算两个部分的和,再从“1”中减去“和”。

4、做“试一试”题目。

5、归纳小结。

三、巩固练习1、课本“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1题,请学生独自完成计算。

第2题,先作草图,再进行解答。

第3题,先填表,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行一段山路,山路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所行时间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会不同?”。

建议作草图来帮助理解本题目。

2、课后完成“练一练”的第4~7题。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2、在游戏、试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发现、体验0、1、2、8、9、10和这6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小;3、4、5、6、7这5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教学难点:理解可能性大小与实践发生不确定性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色子、统计表、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课前观看百事可乐广告视频。

1、教练准备用什么决定哪个队先开球?2、为什么用硬币开球?生答:用硬币比较公平(掷出硬币正反两面的可能性是一样的)3、除了硬币,还有什么公平的方法进行选择?(抛硬币、猜拳、掷色子)4、我们知道,类似的游戏方式有很多,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小色子走进掷一掷的课堂。

教师板书课题。

掷一掷二、设置问题,猜想的开始1、我们玩一个掷色子的游戏,出示课件游戏规则:如果掷出4,则女生赢。

如果不是4,则男生赢,大家觉得公平吗?为什么?(色子有6面,4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还有1、2、3、5、6占5种情况都是男生赢。

)那怎么给规则才公平?2、现在增加1个色子,我们来玩两个色子得游戏,如果两个色子,点数和可能是几?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如果是2、3、4、10、11、12,则蓝队赢。

如果点数和是5、6、7、8、9则红队赢。

现在你认为哪个队赢得可能性大?让同学举手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哪个队,并询问原因。

3、现在让我们来实际做一做这个游戏,首先让两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两人各掷3次,让学生大声报出点数和和哪队赢)老师随机往1号记录单演示涂格子。

4、同学们,我们掷了六次,能判断哪队赢的可能性大吗?为什么?(试验次数少,有偶然性。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3课时(1)认识负数的意义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分别举例。

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二、学习例1: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

(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

(3)刻度。

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3课时(1)认识负数的意义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分别举例。

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二、学习例1: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

(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

(3)刻度。

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一册教学设计(一共54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一册教学设计(一共54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一册教学设计(一共54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一册教学设计,共54课时。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算式与方程、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广角等。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高;而有的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被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算式与方程、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广角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百分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算式与方程、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广角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2.教学难点:分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百分数的应用、空间图形的计算、统计与概率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运用、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因数与倍数的应用、算式与方程的解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解决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故事、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1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1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3课时(1)认识负数的意义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分别举例。

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二、学习例1: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

(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

(3)刻度。

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精选23篇)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精选23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精选2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题不同类型的比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板书课题:练习九)二、基础知识训练1、完成练习九第1题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思考:第2小题十位上为什么是0?第4小题个位上为什么是0?2、练习九第2题分组讨论比较。

第一组:这两题商里的2个0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第二组:这两题的末尾为什么都是0?为什么第2小题有余数?第三组:这两题商里的0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三、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九第3题读题,说说题意。

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你准备怎么做?2、完成练习九第4题观察表格,你发现挖的天数和每天挖的米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乘积相等,挖的天数越多,每天挖的米数就越多,挖的天数越少,每天挖的米数就越多。

)3、完成练习九第5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怎样求有多少个合格的节能灯?怎样求需要多少包装盒?4、完成练习九思考题(1)题目中对商有什么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2)题目要求什么?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希望大家在课后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板书设计:1.商是两位数80......2商是三位数102 (4)商是三位数150商是两位数40 (6)2. 120 102 290290......2 102......3 100 (3)3.420÷4=105(下) 321÷3=107(下)540÷6=90(下) 505÷5=101(下)90吴小娟拍得最快,金阳阳拍得最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 页例1 - 例4 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 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教学内容:认识负数(P1-3 练习一1-5 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教学过程:课前游戏: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相反的话。

一、教学例1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 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 摄氏度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 摄氏度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出示图片:南京0 摄氏度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 摄氏度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 3 摄氏度和零下 3 摄氏度的呢?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3 摄氏度记作+3 摄氏度或 3 摄氏度,规定零下 3 摄氏度记作-3 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 3 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3。

"-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

(教师板书)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4、练一练(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师: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师: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哈尔滨:零下12 摄氏度,漠河:零下30 摄氏度,海口:零上30 摄氏度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师: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2)小小气象记录员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 摄氏度,北极零下26 摄氏度,南极零下40 摄氏度二、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出示海拔高度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师: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

(出示海拔高度图)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 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 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 1 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 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 米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出示:+3,-3,40,-12,-400,-155,+8848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3,40,+8848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 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 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练一练: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5,+26,9,-40,-120,+203正数:负数:2、每人写出5 个正数和5 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练习一4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冰箱中的鱼10℃水中的鱼70℃烧好的鱼-10℃练习一5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水沸腾的温度水结冰的温度月球表面的温度出示:+8,-5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这两个数表示的意思吗?五、全课总结:师: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第二课时:认识负数(二)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二(P3-5 )2、练习一6-10 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1800+2700 -900+3700正数:负数:二、教学例 3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盈/亏(元)+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3、试一试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 元;九月份:盈利2500 元;十一月份:盈利3700 元;八月份:亏损850 元;十月份:盈利4300 元;十二月份:亏损250 元;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三、教学例 4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 米,到了什么地方?生: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 米,到达邮局。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 米,到达公园。

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 米记作+2100 米,那么向西走2100 米可以记作什么?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 米记作+2100 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 米记作什么?3、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 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4、试一试:(1)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5-2-10124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2 接近2,还是接近0?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5、练一练A、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

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B、(1)如果张军向东走30 米,记作+30 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记作()(2)如果张军向北走40 米,记作+40 米,那么李刚走"-40 米",表示他向()米。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6 题。

某市2004 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平均气温(℃)-10 15 20 -5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2、练习一第7 题。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1)升降机上升8 米记作+8 米,下降 5 米记作()米。

(2)一幢大楼18 层,地面以下有 2 层。

地面以上第 3 层记作+3 层,地面以下第 1 层记作()层,地面以下第 2 层记作()层。

(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 分,答错一题扣10 分。

如果把加100 分记作+100 分,那么扣10 分应记作()分。

3、练习一第8 题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妈妈于 6 月10 日又存入2000 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6 月25 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

阅读:你知道吗?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练习一第9 、10 题。

第三课时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教学内容:P10—1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教学重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分一分、数一数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2、你是怎样分的?怎样数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数一数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

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三、数一数、算一算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

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这样的算法合理吗?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四、估一估、算一算1、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22 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面积。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五、小结: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12 - 14 页)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15 - 18 页)3、梯形面积的计算(第19 - 21 页)4、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第26 - 27 页)教材分析: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