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1、谈“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的利与害在《《文一止写给野逸堂/徐兆寿的诗》读后留言栏》一文中有这样四段话:道家主张“无为”:无为的字面意思是无所作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无为的真正内涵是指治理国家或者为人处世时,要顺应自然法则,不对事物作增减生灭的人为努力,以使事物按照其天性获得自由的存在和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无为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违背事物本身规律的作为。
按照道家的解释,无为是从“道”这个根本的宇宙万物本源的自然特性上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家认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万物,而应以自然无为的态度顺应万物之天性,使其自然生长,自得其足。
老子还把这种“无为”思想扩展到治国之道上,认为治国者积极有为就会扰乱百姓,反而造成社会矛盾和混乱,只有“无为而治”才是正确的治国方法。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诸子百家的本质分歧是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人类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惫涮急剧变革,各种重要经济问题都提到思想家面前,要他们做出解释和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其源头就在先秦。
有源才有流,寻流必溯源。
经济思想不但有规范性思想内容,也还有实证性论述。
面对这种现实,老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无为而治。
孔子、墨子、韩非等提出的方案是:有为而治。
自秦开始到清灭亡,两千多年的历史,就是儒家和法家有为而治的历史。
原创7: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1.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
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
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现实: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使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措施: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
“限田”“薄敛”“的省需役要”轻徭薄赋仁政思想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望者、历史的叙述者,我们应该真 正静下心来,反思、盘点:
思想的统一促进了政治的统一,同时促进了人们统一 观念的形成,这种观念在长时期统一的状态下,又会强 化人们对于统一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而培养出同质 化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而随着这种心理和情感的沉 淀,必将成为一种稳定的民族情感的纽带,成为维护统 一的力量。
但是,在他统治的后期,连年征战,使得国库空虚, 经济衰退,不得民心;到了晚年,为追求长生不老,信奉 谶纬之学,迷信方士之言;听信谗言。
虽然在统治的后期犯了一过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
谢
糅合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 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新思想来源) 当某种思想文化适应时代需要时,便容易被统治者所 接受,也就能够有力的推动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方 方面面的发展。任何一种思想都要不断发展完善,在 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丰富,否则将失去生命力。 (思想要与时俱进)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 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D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人说时事造英雄, 也有人说英雄造时事,无论如何,个人的命运总是与他所 处的时代紧密相连,怎样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 中的作用,结合所学评价汉武帝的功过是非?
汉代法律指导思想
汉代法律指导思想
(一)“与民休息”、“宽省刑法”汉初统治阶级开始深刻反思法家思想,严厉批判‘专任刑罚’、‘重刑轻罪’的主张,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确立了黄老学派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宽省刑法”的指导思想。
(二)“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已经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决心改“无为而治”为“有为而治”,儒学思想家董仲舒适时地提出了“罢黜百家,独遵儒术”的主张,系统地阐述了“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法制指导思想,得到高统治者的肯定,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
这种思想实质上是对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思想、商鞅、韩非法家思想和阴阳等家学说的综合继承,从而丰富了儒家的思想体系,不仅对汉朝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
所以,奉劝各位高层,从现在开始,你的下属迟到, 你明明看到,你要假装没有看到。这套本领中国人 最行。这个中国人根本不用人家教,我们看到假装 没有看到,我们很自然的 。外国人装不出来的,外 国人看到就是看到,没看到就没看到。中国社会你 要看到你应该看到的人,要假装没有看到你不应该 看到的人,这样就对了。老实讲,你跟别人在讲话, 你看到老板经过,你敢说你没有看到他,你试试看? 在中国社会,你非看到不可。你不能说,我忙,我 跟他谈要紧的事情,没看到你。他不会接受的。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第一,你明知道你要假装不知道。只有你假装 不知道,你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报。如果你样样都知 道,那些下属还跟你讲什么呢? 我在东莞市工作时就碰到这样一位总经理,大 家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的所有下属都非常头痛。 他的作风是这样:下属要跟他讲话,他先把手伸出来, 就是你讲不过一、二、三。如果你讲一,他就压一; 你讲二,他就压二。然后你讲一句话,他就按下去, 说:“这个我在报纸上已经看过了,没有什么稀奇。” 你再讲第二个,他说:“这个我老早就知道了。” 第 三点你还能讲得下去吗?如果你说:“没了”,他说: “没了,那你就走吧。”谁愿意跟他讲话呢?尽管他 讲得都实在,没有一句话是错的,但是再没有一名部下 愿意跟他讲话。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老实讲,一个经理如果每天都是九点钟出去,十二点回 来,固定的,你就知道,他在外面兼职。要不然,哪会天天 都是这个时候?一个经理如果是生产部门的,他怎么三天两 头往外跑?这很奇怪,他没有必要往外跑。那你就知道了, 你就专门在他出去的时候打电话去,“X经理在吗”?我不晓 得底下人会怎么回答?底下人大概不会跟你回答说:“他现 在不在,外出。” 如果人家打电话来问他,直接的上司在不 在,如果他敢说不在,他就结仇。他一定这样回答“刚刚还 在这里”。刚刚还在这里,就表示现在不在了。他也很诚实。 你说:“没有关系,我没有事,他回来你让他打个电话给 我,”就完全够了。然后他回来就来找你,你就问他,“你 最近好像常常在外面,如果是为公司的话,那当然没话讲; 如果不是的话,我也没有意见。只是人家会说你,不要让人 家说。我们做人,让人家说干什么。你看我从来没说你,都 是人家在说你。”
先“无为而治”再“有为而治” “义乌模式”中的政府因素
年) 改称义乌。18 年撤县建市。目前, 98 全市下辖 6 街道 , 05 镇7 20 年底全市人 口 10 6 余万, 其中户籍人16 万, 2 8 外来建设 1
者近 1O万。 0
“ 中原国际小商品城”也正在蠕挨郑州的
荥阳市豫 龙镇 兴建。
“ 义乌模式”似乎 正以星火燎原之势
积极实施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策略从义乌市场发展轨迹来分析义乌小商品市场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独占鳌头就在于义乌没有孤立地搞专业市场建设而是在推进兴商建市战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商贸资本雄厚市场信息灵敏经商人才众多等优势积极实施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策略引导民营企业家和商业资本向工业扩展大力发展小商品制造业形成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
全球贸易领域 中的特殊地位 。 “ 在义乌市场萌芽 和初创 时期 , 政府
提升 ,更多地进行 创新 。
据义乌市政府给《 中国经济周刊》 提
万家工业企业 , 发展 了2 多个特 色鲜 明、 0 市场影响力 的小商 品制造产业 , 了针 形成
. 5 作为一种市场主体之外的力量所起的作用 供 的资料显示 ,目前 ,全市共培育 了 2
维普资讯
先“ 无为而治’ “ ’ 有为而治’ 再 ’
‘ ‘ 义乌模 式" 中的政府 因素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义乌 、北京报道
报道
< 月2 日 由 义 商 具 7 , 几位 乌 人 体
J 操 作和运 营的南京 义乌 小商 品 城成 功开业 ;与此 同时 ,占 50 亩 的 地 00
维普资讯
责编 : 李萌 E m i g z2 s a o — l j K@ i r a: j z n cn
●
江浦江到义乌来的, 浦江是专业做水晶的
浅论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最新文档
浅论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实际上不仅仅是道家的主张,也是儒家的倡导。
老子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孔子也曾言:“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由此均可见一斑。
在现代管理学而言,“无为而治”管理行为的“最小―最大”原则,就是怎样以最小的管理行为去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
在小学的班级管理或德育工作中,如何把握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最终实现无为而治的智慧呢?一、有为而治(一)让教师自身有所作为小学生在心灵身体均为稚嫩的时期,是一群带着淳朴真善美之心的孩子,刚开始都是一尘不染的。
在社会化过程中,外界环境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是父母的影响。
二是老师的影响。
其中,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在心理学上,作为小学生“重要他人”,是与父母几乎同具影响力的角色,甚至有些时候还超越父母。
因此,班主任应带着虔诚心态和善心去做好本职工作,尽最大能力,发挥最佳形象,给孩子们最美好的影响和最积极的教育。
要树立大德育观,抛弃只见分数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狭窄偏见做法,要着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按照“让生命幸福成长做最美好的自己”为教育理念,不打压,多鼓励,不强迫,多引导,不责备,多欣赏,不包办,多支持,给学生最大耐心,最宽心理环境,却又能讲原则、讲纪律,仁中有严,严中有爱去开展工作。
业余时间,要不断扩展教育心理阅读,积极感悟教育心得,用心体会和珍惜生活美好,提高个人情趣与精神境界,通过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对学生关心热爱的敬业精神,通过人处事的人格风貌,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获得家长认可,得到家长支持。
(二)让家长教育有所所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联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目前,探索家校共育,还存在很大技术空间、理念空间、实践空间。
作为班主任小角色,大作为我们也许无能为力,但在现行体制机制下,我们依然可以探索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做法。
1.互信共识。
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热情、耐心、敬业形象,给家长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 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 之,天人一也。
内容: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 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目的:为了加强君权。
材料三:儒家学派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 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三纲是社会伦 理道德的规范。 材料四: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 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 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内容: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三纲五常)。 目的:为了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 (1)汉朝国力日盛,但是社会潜伏着危机。 (2)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 趋势 。
知识链接: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政治:必修① 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 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经济:必修②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 实行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 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思想 必修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儒学教育; 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
(3)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适应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 思想控制。
共同之处
不同之处 ①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它各家,后者以 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 ②前者强调以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后者 强调教化和灌输。 ③前者主张依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
三、儒学成为正统 (二)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全面解读“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让你成为最杰出的管理大师
全面解读“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让你成为最杰出的管理大师文/葛荣晋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类的管理模式,归根结底,分为两大类:一是“有为而治”,二是“无为而治”。
所谓“有为而治”的管理模式,在中国主要是指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以智治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以德治国”、以法家“法术势”三位一体为代表的“以法治国”,以及墨家以“兼爱”为中心的治国之道。
在中国古代管理哲学中,“无为而治”虽是道家首先提出的管理思想,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它并不专属于道家。
中国古代道家讲“无为而治”,儒家、法家和黄老学派也都讲“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虽是道、儒、法和黄老学派四家共同追求的管理模式,但是各自对它的内涵和和外延的表达则是不同的。
现在,从管理哲学高度,对“无为而治”的哲学智慧进行现代解读。
为了适应现代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企业经营的需求,必须全面地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哲学课题。
道家的“无为而治”,是管理主体、管理方法和管理境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资料图)一道家的“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什么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呢?“无为”是道家的核心价值理念,从宇宙论、人生观、方法论到管理学,都贯穿着“无为”的哲学智慧,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从现代管理学角度,“无为而治”主要有三层含义:(1)从管理主体上,所谓“无为”,就是如何通过道德修养使管理者具备“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不言”、“不争”等高尚品格,以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的管理境界。
这就是说,我无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民就自然端正,我“无事”民就自然富裕,我不贪婪民就自然朴实。
(2)从管理方法上,主要是针对兵家的“以智治军”、法家的“以法治国”和儒家的“以德治国”的“有为”型管理模式,主张以道家“道法自然”为基石的“无为”型管理。
所谓“无为而冶”,并非是管理者无所作为的懶汉哲学,而是探讨管理者何者“有所为”、何者“有所不为”,即在管理场中如何正确地认识与处理“有为”与“无为”的关系。
对“无为”与“有为”实践的约束条件分析思考
可见,老子哲学是充分认识到人的意识 为”是有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约束条件的。 求有功。身居其位,却没作为,这种“无
能动性的,而认识的结果就要求人们达 到道的境界,放弃主观能动性,无知无 欲顺其自然。但现实有时要求不能碌碌
1 分 析“ 有 为” 与“ 无 为” 各 自 的 利害关系
为”在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之中就是一 种倒退。这是因为在进行横向对比的时 候,他人的“有为”前进,也就标志着
那么,对于管理者或主导者应“无为” 过程中,知识的获取不是靠教师的简单 在工业企业生产管理中尤其重要。对于
还是“有为”呢?笔者认为:“无为” 传授,而是学习者自组织的结果。当然 充分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创造力、生
和“有为”之间存在一个边界约束条件, 这也不是学习者独立能形成的,而是在 产力要采取“无为”的方法,而对于技
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和“我无为而 本文通过自组织方法特点研究,对 “有 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到如今,
民自化 , 我好静而民自正 , 我无事而民 为”与“无为”的积极方面、消极方面 还有部分“守成”的政府官员,仍然将
自富 , 我无欲而民自朴 ( 第五十七章 )”, 进行分析,证明正确使用“有为”与“无 无为而不为当作是说辞,但求无过,不
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
对“无为”与“有为”实践的约束条件分析思考
刘云春
(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要:“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关于社会管理的重要思想。在管理实践中,采用“无为”方法还是“有为”方法, 有时效果大不相同,也是人们产生疑惑的地方。本文基于自组织方法的分析,考虑其应用的约束条件,为正确 使用 “无为”方法还和“有为”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健词:自组织 无为 有为 约束条件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老子的无为而治
孔子问道于老子
• “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 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 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 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 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 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 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 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 义哉?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 "书",共五个部分,约五十 二万六千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上下三千年的 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它的 主体部分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是全书的精华。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事无事
• • • • •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生而不有
• • • • •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无私、圣人无藏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为无为
上善若水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 恶,故几于道。 •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 百谷王。 • 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 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 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 • 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 下,未尝有所逆,
.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天道公平
•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 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1、谈“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的利与害在《《文一止写给野逸堂/徐兆寿的诗》读后留言栏》一文中有这样四段话:道家主张“无为”:无为的字面意思是无所作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无为的真正内涵是指治理国家或者为人处世时,要顺应自然法则,不对事物作增减生灭的人为努力,以使事物按照其天性获得自由的存在和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无为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违背事物本身规律的作为。
按照道家的解释,无为是从“道”这个根本的宇宙万物本源的自然特性上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家认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万物,而应以自然无为的态度顺应万物之天性,使其自然生长,自得其足。
老子还把这种“无为”思想扩展到治国之道上,认为治国者积极有为就会扰乱百姓,反而造成社会矛盾和混乱,只有“无为而治”才是正确的治国方法。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诸子百家的本质分歧是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人类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惫涮急剧变革,各种重要经济问题都提到思想家面前,要他们做出解释和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其源头就在先秦。
有源才有流,寻流必溯源。
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
在现代化社会中,我们可以从老子的自然和无为概念中汲取智慧。现代市场 经济的发展,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过度追求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往往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因此,我们可以借 鉴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重视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 发展。现代社会的科技创新速度极快,但这也带来了盲目跟风和过度消费的问题。 我们可以运用老子的无为思想,更加理性地看待科技发展,避免被过度炒作和广 告所诱导,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长远效益。
二、老子之自然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自然”。所谓“自 然”,在《老子》中并非指自然界,而是指一种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和人生哲学。 老子认为,最好的政治是“无为而治”,即不要强制、不要干预,让事物自然发 展。他主张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制度和规范,让人民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本性。
老子的“自然”也体现在他的人生哲学上。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清净 的,但社会的制度和规范却使人失去了这种本性。因此,他主张“返璞归真”, 回归自然、本真,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他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获得真 正的自由和幸福。
综上所述,孔子之仁和老子之自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道 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或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当今 社会,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和研究儒道的思想,以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 展和进步。
参考内容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是道家学派 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哲学、文化、政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次演示旨 在重新解读老子的自然与无为概念,以期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
三、自然与人文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人类应该顺应的对象。他强调自然的 价值和意义,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孔子的思 想则更注重人文精神,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他认为, 人类应该通过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作文
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作文英文回答:In my opini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t is better to govern with action or inaction is a complex one. Both approaches have their merits and drawbacks, and itultimately depends on the specific context and circumstances.On one hand, governing with action, or "wei" in Chinese, can be seen as proactive and decisive. It involves actively taking steps to address issues and solve problems. This approach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strong leadership and a sense of urgency. As the saying goes,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When leaders take action, it can inspire confidence and motivate others to follow suit. This can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imes of crisis or when quick decisions are needed.On the other hand, governing with inaction, or "wu wei"in Chines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non-interference and allowing things to take their natural course. This approach is rooted in the belief that sometimes, doing nothing is the best course of action. I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concept of "going with the flow" and not forcing outcomes. As the saying goes,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This approach recognizes the limits of human control and the wisdom of allowing things to unfold naturally.中文回答:在我看来,治理是否应该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无为而治与有为而治
1、谈“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的利与害在《《文一止写给野逸堂/徐兆寿的诗》读后留言栏》一文中有这样四段话:道家主张“无为”:无为的字面意思是无所作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无为的真正内涵是指治理国家或者为人处世时,要顺应自然法则,不对事物作增减生灭的人为努力,以使事物按照其天性获得自由的存在和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无为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违背事物本身规律的作为。
按照道家的解释,无为是从“道”这个根本的宇宙万物本源的自然特性上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家认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万物,而应以自然无为的态度顺应万物之天性,使其自然生长,自得其足。
老子还把这种“无为”思想扩展到治国之道上,认为治国者积极有为就会扰乱百姓,反而造成社会矛盾和混乱,只有“无为而治”才是正确的治国方法。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诸子百家的本质分歧是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人类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惫涮急剧变革,各种重要经济问题都提到思想家面前,要他们做出解释和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其源头就在先秦。
有源才有流,寻流必溯源。
经济思想不但有规范性思想内容,也还有实证性论述。
面对这种现实,老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无为而治。
孔子、墨子、韩非等提出的方案是:有为而治。
自秦开始到清灭亡,两千多年的历史,就是儒家和法家有为而治的历史。
“无为”“无知”抑或“有为”“有知”
“无为”“无知”抑或“有为”“有知”无为与无知,有为与有知都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无为无知强调的是放弃个人的欲望和执着,追求自然的无为而治;而有为有知则强调的是主动行动,以积极的思维和知识来改变现状。
无为是一种对待自然和生活的态度,它源自于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道。
道家认为,宇宙间存在着一种无上的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道。
道是无为而治的,它不主动干预世间的事物,但却能使万物顺其自然地运行。
人们应该以无为的态度面对生活,不要过分追求功利和个人好恶,而是顺应自然的规律,从容处之。
无为不代表不做事,而是做事不强求,不执着于成败。
只有放下自己的欲望和计划,顺应事物的发展,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宁静。
无知是道家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与无为紧密相连。
无知并不是指人们的无能或愚昧,而是指人们对于世界和生活的谦卑和虚心。
道家认为,人类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控宇宙的真实本质。
我们应该保持一种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以便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世界。
无知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是一种积极的追求,它使我们保持谦虚和审慎,不被虚荣和傲慢所蒙蔽。
有为与有知则强调的是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有为意味着积极地行动,追求个人的目标和价值。
有知则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智慧。
有为有知是一种勇往直前的行为方式,它推动人们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以完善自己和改变世界。
有为有知并不否定无为无知,相反,它们是互补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无为无知与有为有知的思想。
在一些复杂的问题面前,我们应该以无为无知的态度,保持谦虚和谨慎,不要妄下结论,而是继续学习和思考;在一些追求个人目标和改变现状的事情上,我们则应该以有为有知的态度,积极行动和运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
无为而治的意义
无为而治的意义无为而治的意义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
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无为而治的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 而是在不受强制力量控制和顺应自然的状态下, 以“无为”求其无不为, 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初汉和初唐的统治者运用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治理国家使得民富国强、天下大治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并不是不为, 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 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 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说:“不妄为, 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 “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 “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
“无为, 而无不为”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 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
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 我们只能顺应规律, 顺应时代的'潮流, 促其前进。
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
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
因而, 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数千年来, 老子的" 无为" 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 这个思想是否还有价值呢? 我们是否还需要“无为”呢? 答案是不容置疑的。
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 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 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 无私无欲, 利于他人。
因而, 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仅有存在的价值, 而且需要继续发扬。
无为思想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请老子的无为思想就是要人效法自然,人存在于自然之中. 时时与自然发生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是当今社会鱼待解决的问题。
有为而治的辩论稿
有为而治的辩论稿
在《《文一止写给野逸堂/徐兆寿的诗》读后留言栏》一文中有这样四段话: 道家主张“无为”:无为的字面意思是无所作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无为的真正内涵是指治理国家或者为人处世时,要顺应自然法则,不对事物作增减生灭的人为努力,以使事物按照其天性获得自由的存在和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无为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不违背事物本身规律的作为。
按照道家的解释,无为是从“道”这个根本的宇宙万物本源的自然特性上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家认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万物,而应以自然无为的态度顺应万物之天性,使其自然生长,自得其足。
老子还把这种“无为”思想扩展到治国之道上,认为治国者积极有为就会扰乱百姓,反而造成社会矛盾和混乱,只有“无为而治”才是正确的治国方法。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奉劝各位高层,从现在开始,你的下属迟到, 你明明看到,你要假装没有看到。这套本领中国人 最行。这个中国人根本不用人家教,我们看到假装 没有看到,我们很自然的 。外国人装不出来的,外 国人看到就是看到,没看到就没看到。中国社会你 要看到你应该看到的人,要假装没有看到你不应该 看到的人,这样就对了。老实讲,你跟别人在讲话, 你看到老板经过,你敢说你没有看到他,你试试看? 在中国社会,你非看到不可。你不能说,我忙,我 跟他谈要紧的事情,没看到你。他不会接受的。
当下属要小心翼翼,不要引起高层对你的怀疑, 这是你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该讲的话一句不可少,不 该讲的话一句不可多。这些都要自己去磨练,才能有 体会。
现在,请大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要求 所有经理级都打卡”?老实讲,我们要了解打卡是 对蓝领阶层的,不是对白领阶层打卡。我不知道你 的公司是怎么规定的,但我知道,如果在外国你要 白领阶层打卡,他们是会抗议的,“你把我们当什 么?”你有没有发现蓝领阶层是月中领薪水,白领 阶层一定月初就要发薪水的,这是不一样的。做工 的人先把工作好,才给工钱。设计师先缴费,才给 你设计,要不然怎么叫设计师呢。所以现在很多事 情我们都没有搞清楚,对不对?打卡统统打卡好。 他是白领阶层,那他为什么给你打卡呢?那怎么办?
记住,当主管的对下属的过错绝对不能放过,但 是要有效去处理它,不是骂了高兴就好。
我等下一次她又拿稿件给我看,文件上面有六个 字错误,我就说“人家都在赞美你很会穿衣服,你 真的很会穿衣服”。你看,让她开心一下嘛!一个 人开心的时候抵抗力是很低的。然后我就说“不过 人家也在批评你常常打错字,我看只不过错五六个, 但他们骂得很难听。”我没有骂,都是他们在骂, 关我什么事。她就说:“不好意思。”我说:“没 关系,以后不要错就好了,管他呢?”结果她回去 就会好好打。
所以我训练下属时讲:“当你戴了一块劳力士表, 你就要讲话,你不能不讲话。”
我当经理,我戴了一个劳力士,我一定要当着大 家的面说给我的高层听。我说:“长这么大了,还不 知道我香港有一个亲戚。那一天他从香港来,第一次 见面,他就送我一个劳力士表。”就告诉他,这不是 贪污来的,这是人家送的。我没有犯法他就放心了。 有没有这个必要?绝对有这个必要。
要给人家面子,要给人家台阶下,不要弄得她很 难看,弄得她很难看她就不好好做事了嘛。她反正已 经被你骂过了,你还要怎么样呢?我们要想办法,要 有效果,来改变员工,而不是发混帐气。最好的办法, 就是让他有面子找到台阶下,这就叫无啊!你看我骂 谁了?我没有骂啊!你我讲谁?我没有讲啊!但是我 都做。讲到好像没有讲一样,做到好像没有做一样, 这就叫无。你还要训练你的下属让你会“无”,让你 的“无”发挥出来?
我希望你把中国人掌握得清清楚楚,你就什么事情都 很好办。因为八九不离十,他一定这样。你说:“那你把 事情做好就好了,迟到有什么关系。”告诉他“以后不可 以。”就算他这次骗你,你也让他骗。因为他妈妈不可能 每天摔跤,做高层要有这个肚量才对。那我问你,“他迟 到了,你假装没有看到,他又去把工作做得好好的,他就 不理你了,他不来找你,你怎么办?”你就要去找他,因 为这是风气问题。你不理睬,那以后大家越来越迟到,那 整个风气就坏了。风气一旦坏了,要想改过来非常困难。 所以你就去找他。你找他,你能不能说:“你早上迟到, 我已经看到了。我是假装没有看到,你以为我没看到?” 那你就惨了。他就问你:“你那么奸诈干什么?你看到就 说看到,搞半天。”你又完蛋了。你照我这样讲,我保证 你效果。你说:“你早上有迟到吗?我没有看到你迟到, 但是有人跟我讲你迟到了,你到底有没有迟到?”你一点 责任都没有。你有什么责任,你是 尊重他,你不是耍他。
我们先看一看 管理人员的三个层次:
高层 (决策层)
中层 (管理层)
基层 (执行层)
这三个层次我们用三个字来代表:有、能、无。
1. 基层用有:基层重有,对于他们来讲看得见的, 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2. 中层用能:下属一定要能干,所以要能;
3. 做到高层,一定要无:如果你老是有,你就使得 员工很难做事。你太能干,所有下属都无能为力, 所以一定要无。
高层为什么要“无”?
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因为很多问题不能解决,感 到很苦恼,于是他就跑到寺庙里去问一个老师傅。 他说:“请问老师傅,什么叫做管理?”那个老师 傅就拿起一个茶杯给松下幸之助,说:“你拿着”。 然后,他就提起一个茶壶往松下幸之助的茶杯中倒, 一直倒至茶溢出来。松下问:“ 老师傅 ,杯子不 是满了吗?”老师傅说:“你知道杯子水满了,你 就懂得什么叫管理。”杯子要空的时候才有用,杯 子如果满了,它就没有用了。
• 一个人年纪轻轻,没有资格说不会,一般的 事他非会不可。
• 人生就是从没有资格说不会,然后奋斗到有 资格说不会。你不会善用这个很好的情势, 那你就是在劳累自己。
• 如果年轻人说不会,他就完了,就没有升迁 的机会了。
• 你做到高层,你说不会,你就很轻松了。别 人都会,所以事都由别人去做,你不会干嘛 去做呢。
从现在开始,要说你的下属任何不对,都要说别人说的, 你就没有事了。你如果认为这样是鬼鬼祟祟,我告诉你,这样 做是尊重他。我直接找他说他不对,他受不了,我说别人说的, 他比较好受,要去考虑这个问题。
我来问各位一下,你当总经理,你发现一个经理迟到你怎 么处理?你怎样处理,就知道你功夫够不够了。许多高层,一 个经理迟到,都会“过来、过来,你今天怎么迟到?”那是大 错特错的。他大不了挨你骂,骂是我错了。但是你骂我,你 也好不到哪里去。既然被你骂了,我就没有责任了,那我就混 了。”我常常去问一些经理:“上午四小时,你做了一些什么 事?”他说:“做什么事?气得要死。”一个上午只做四个字: 气得要死,什么都没有做。老实讲,我们把一个下属情绪弄坏, 一定是我们吃亏。他在那里发混帐气,东看不顺眼,西看不顺 眼,他什么事都不做,那谁倒霉?你倒霉!
以前我有一个文员,打字七打八错。我实在气得 要命。但是我骂她没有用,因为我骂她她不服。我们 现在很多的高层都是骂那种没有用的话,你看那个打 字小姐,字打错了,你骂她,“打字打成这个样子, 像话吗”?她心里想:“我打错字,是不是?你来打 打看看,谁错得多?”你一定错得多。你一定要将心 比心,知道你骂他的后果是怎么样的。我不会骂他, 但是我不会放过她。
只有上级才有权利假装没有看到。高层假装没有 看到,就是让下属赶快去把公司重要的事情做完, 先把公事了断,再做私人的事情。做完他会来找你。 而且我保证中国人迟到,他会去跟老板讲:“我今 天没有迟到”。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然后你就跟 他说:“你没有迟到,那你干什么去了?”他说: “我早上六点钟就爬起来了,我妈妈摔了一跤,我 把她送到医院,急急忙忙才迟到半个小时,所以不 算迟到。”中国人很妙。
所以做到高层,要时时刻刻维持一个空杯子的 状况,才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才能够接受下属的建 议,才不会自以为是。
第一,你明知道你要假装不知道。只有你假装 不知道,你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报。如果你样样都知 道,那些下属还跟你讲什么呢?
我在东莞市工作时就碰到这样一位总经理,大 家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的所有下属都非常头痛。 他的作风是这样:下属要跟他讲话,他先把手伸出来, 就是你讲不过一、二、三。如果你讲一,他就压一; 你讲二,他就压二。然后你讲一句话,他就按下去, 说:“这个我在报纸上已经看过了,没有什么稀奇。” 你再讲第二个,他说:“这个我老早就知道了。” 第 三点你还能讲得下去吗?如果你说:“没了”,他说: “没了,那你就走吧。”谁愿意跟他讲话呢?尽管他 讲得都实在,没有一句话是错的,但是再没有一名部下 愿意跟他讲话。
老实讲,一个经理如果每天都是九点钟出去,十二点回 来,固定的,你就知道,他在外面兼职。要不然,哪会天天 都是这个时候?一个经理如果是生产部门的,他怎么三天两 头往外跑?这很奇怪,他没有必要往外跑。那你就知道了, 你就专门在他出去的时候打电话去,“X经理在吗”?我不晓 得底下人会怎么回答?底下人大概不会跟你回答说:“他现 在不在,外出。” 如果人家打电话来问他,直接的上司在不 在,如果他敢说不在,他就结仇。他一定这样回答“刚刚还 在这里”。刚刚还在这里,就表示现在不在了。他也很诚实。 你说:“没有关系,我没有事,他回来你让他打个电话给 我,”就完全够了。然后他回来就来找你,你就问他,“你 最近好像常常在外面,如果是为公司的话,那当然没话讲; 如果不是的话,我也没有意见。只是人家会说你,不要让人 家说。我们做人,让人家说干什么。你看我从来没说你,都 是人家在说你。”
对于高层来讲,不做事不是偷懒,因为你做的 事情太多了。你要做的事情都是看不见的事情,你 专做人家看不见的事情,不要去做那种看得见的事 情。你要做什么呢?你要看一看,你的下属怎么突 然间有块劳力士表,你就应该很奇怪,这才是你的 事。对下属的控制应该是全面无形的控制。很多高 层看到一名下属戴了一块劳力士表,就觉得很奇怪, “他怎么会戴这个?他为什么戴这个?这是人家送 的、还是他买的?他怎么有多余的钱买劳力士?” 然后一看几个经理统统戴劳力士表,就更紧张了, 可见他们沟通就是分脏,这才是你要注意的。
当你的下属不愿意跟你讲话的时候,那叫什么? 叫做上下不通。
上下不通 ,《易经》里面叫做“皮卦”。天地 不交就是皮,一皮就倒霉。“皮”就是闭塞的意思。
我们要下情上达,上情下达,上下很好沟通,公 司才有活力。以后你的下属要跟你讲什么话,你都 要装得好像很神奇一样,从来没有想过的,他就越 讲越起劲。
但是你一定要有分辨,有判断,知道他是乱讲还 是讲真的。
“有为而治” 与“无为而治”
——管理人员培训教材之三
2003-12-08
“无为”、“无不为”的对象与效果
•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让员工能 全力发挥。
• “ 无不为”才有效果,必须有目标、有计 划、有办法。
• 高层“无为”,下属“无不为”,依次类推, 才能总动员。
什么叫“有为而治”? 什么叫“无为而治”?
第二,你有能力做要假装不会做。你不会做,所 有人都会去做。你会做所有人都会让给你做,你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