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过程和原则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电磁感应 第二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教案
2.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实验中得出影响感生电动势大小的因素,学会分析实验的方法。
2、知道磁通量的变化率是表示磁通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并能区别Φ、ΔΦ、t∆∆Φ。
3、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数学表达式及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定性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不同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把握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
【教学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物理意义【教学重点】实验分析,得出影响感应电动势的因素,感应电动势公式的应用【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分析、总结归纳【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1、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答: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2、恒定电流中学过,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答:电路闭合,一定有电源。
3、试从本质上比较甲、乙两电路的异同相同点:两电路都是闭合的,有电流不同点:甲中有电池(电源),乙中有螺线管(相当于电源)既然闭合电路中有感应电流,这个电路中就一定有电动势。
问题4上图中,若开关断开,电路中有电流吗?(没有)问题5:如果电路不是闭合的,电路中就没有电流,电源的电动势是否还存在呢?(存在)由此可见,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不论电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但产生感应电流还需要电路闭合,因此研究感应电动势更有意义。
二、进行新课如图所示,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一)、感应电动势1、定义: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2、条件:只要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
与电路是否闭合无关。
3、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磁通量变化是电磁感应的根本原因; 产生感应电动势是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产生感应电流只不过是一个现象,表示电路中输送着电能;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才是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它表示电路已经具备随时输出电能的能力。
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5物理教学论考试大纲考研大纲
二、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
三、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
第八章物理规律教学
第一节物理规律的特点
一、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中诸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二、物理规律是观察与实验、思维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
三、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物理教学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35)
学院名称(盖章):教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4年7月17日
《物理教学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35)
一、考核要求
为了使未来的物理教师能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参加教育硕士考试的考生来讲,应该具备基本的物理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了解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情况。本科目的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中学物理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以及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过程、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中学物理实验、概念、规律、练习和复习教学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中学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教学评价等的相关理论和基本的教学技能,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明确物理规律所研究的主题,以及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与科学方法
二、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三、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四、明确物理规律与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五、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节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形成科学问题
二、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
凸透镜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
凸透镜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教案实录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凸透镜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凸透镜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掌握凸透镜的光学公式;(3)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凸透镜的定义和性质2.1 教学内容本节将介绍凸透镜的定义、形状和光学性质,并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物演示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活动(1)引入凸透镜的概念,展示实物;(2)讲解凸透镜的形状和光学性质;(3)进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章:凸透镜的光学公式本节将介绍凸透镜的光学公式,包括焦距、放大倍数等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如何应用光学公式。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光学公式的应用。
3.3 教学活动(1)讲解凸透镜的光学公式;(2)进行例题讲解,展示如何应用光学公式;(3)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光学公式的掌握。
第四章:凸透镜的应用4.1 教学内容本节将介绍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等,并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3 教学活动(1)讲解凸透镜的应用,展示实物;(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体验凸透镜的应用;(3)进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5.1 教学内容5.2 教学方法(1)提问学生,检查对凸透镜的理解和掌握;(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
第六章:凸透镜成像规律6.1 教学内容本节将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成像的性质等,并通过图示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6.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验演示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2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一、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发展统一的过程 。
发展:学生一般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和能力的 发展以及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 素的发展,在物理科学中主要是科学素养的发 展。因此,教学要: 1、 研究学生心理特点 2、 重视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学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听见的内容很快就会 忘记,看到的东西印象深刻,亲自动手做过的 才能真正理解。 3、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对智力超常儿童跟踪调查,表 明成功者在进取心、自信心、事业心、毅力等 方面表现突出,同时做事比较谨慎。
二、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两个飞跃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没 有主观能动作用就没有认识,这种能动 作用表现为两个“飞跃” 实践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实质:掌握知识和方法,然后转变成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两种适应 适应:同化 —— 把外界的事物纳入到已经 存在的思维框架中(消化) 顺应 —— 改变已经存在的思维框架 以接纳外界的事物 认知正是在适应与不适应、平衡与不平 衡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自我调节是相互转化的关键。 因此要承认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屠呦呦(无博士、院士、留洋)
二、教学过程是多个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四要素:学生、物理世界、教师、媒体 相互关系: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是认 识的客体,教师在学生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工具 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主体与客体间的相 互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主体动作于客体而实 现的。 一切经验都发源于动作,观察、分类、测量、 假设、推理等实际上都是动作,思维活动本质 上也是一种动作
第二章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过 程和原则
2015年10月
第二章 中学生物理
中学生物理认知水平判别的教育价值及作用
长期以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判定学生的思维水平,一直存在着以经验 代替科学的倾向。例如,许多学校、教师常常用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 等术语来描述不同的学生。这不仅存在着相当大的主观性,而且也缺乏 相应的理论依据。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判断学生的物理认 知水平,就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还有以下独特的 教育价值与作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 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 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间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 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 1981年)。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具有的只是一 种图形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 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形的知识 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特征 上.
学习的直接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因此,他们对演示实验大多 数呈现较强烈的直接兴趣.初中学生还具有较强烈的操作欲望.
思维特征
如前所述,在我国,初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基本上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和 前运算阶段.这就导致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片面,肤浅和动摇的特征.
3. 具有守恒性. 既然运算是一种动作,它当然是一个转变过程,而 且是可逆的转变过程.但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变 化了,不然这种动作就不可逆了.例如从盒中取出钩码的顺序和放回 的顺序不同,但是钩码的数目不会变. 4.心理运算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集合成系统,形成一种整合的 整体结构.皮亚杰引用”群集”(groupment),”群”(group),” 格”(lattics)等数学概念作为概括这些整体结构的模式.
人教版初中物理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大纲第一篇:人教版初中物理大纲科学之旅有趣的声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透镜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古老而现代的力学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二、电流和电路三、串联和并联四、电流的强弱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变阻器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第七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与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六、生活用电常识第九章电与磁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六、电动机七、磁生电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三、摩擦力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无处不在的能量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机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二、机械效率三、功率四、动能和势能第二篇:人教物理八下教学总结教学总结一个学期又过去了,这学期我上八年级的物理,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在继续推进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课程设计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课程设计一、概述中学物理教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帮助学生掌握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教学水平。
二、课程目标1.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其教学方法。
2.理解中学物理知识体系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3.掌握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方法。
4.能够应用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概论1.中学物理课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原则、任务和特点。
3.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第二章中学物理课程教材分析1.中学物理课程教材的种类及其主要内容。
2.不同类型教材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教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设计1.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2.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
第四章中学物理教学实施1.中学物理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2.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和演示教学。
3.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课堂评价和学生评价。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设计全面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授课、案例分析、课堂互动交流、实验探究等,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应用和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
五、考核方式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质量及课程设计实践等综合考核。
六、参考资料1.中学物理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中学物理教育课程教学大纲》3.《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4.周志光,中学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七、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中学物理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方法,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中教法第二章
评估
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 交流 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 与 究方案 合作 有团队精神 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交流与合作 精神 人
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提出问题
课堂上老师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什么 因素有关?如果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或者改 变电磁铁的匝数,它的磁性强弱会变吗?
3. 扩大知识面,求广不求深
X光照片(P48) 彩色电视机荧光屏 激光测距仪(P28)
直线重离子加速器
(P164) 三色的合成(P61) 对宇宙的认识 隧道显微镜(P71) (P170) 磁悬浮列车(P95) 原子结构中的夸克 (P163)
4. 习题联系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进行 实验 与收 集证 据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 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 会阅读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 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认识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分析 与 论证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 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 经历从物理现象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 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假设
学生相互议论:假设通过电磁铁的电流由1A增加到2A, 电磁铁的磁性会怎样?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导线中的2A电 流是两1A电流汇合而成的,每股电流都产生一个磁场,两 个相同磁场合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如果电磁铁 的电流不变,线圈由100匝增加到200匝,它的磁性又会怎 样?是否可以这样推测:200匝线圈是由两组100匝线圈组合 而成的,每组线圈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合在一 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 通过以上推测可以想到: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通 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将越强。
高二物理导体的电阻说课稿范例:选修3-1(第二章)
高二物理导体的电阻说课稿范例:选修3-1(第二
章)
高二是高中三年的一个过渡年级,打好基础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文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物理导体的电阻说课稿范例,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教材分析
电阻是人教版物理的一节内容,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压以及电压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
这节在知识体系上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电流电压电阻变阻器,也在科学探究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规律。
并且是在规律性实验中渗透控制变量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是后续学习的的基础,因此,本节是本章及初中电学实验的重点。
电阻的概念比较抽象,教科书是通过实验得出:不同导体对电路中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没有用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来定义电阻,目的是降低难度。
二、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兴趣浓厚,他们的观察不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具有更深层。
初中物理1到18章教案
初中物理1到18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初中物理1-18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声学等。
2. 基本原理: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等。
3. 基本公式:速度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等。
4. 实际问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声学等基本概念,如力、质量、速度、温度、光线等。
2. 复习基本原理:讲解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等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和应用。
3. 复习基本公式:给出速度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等,让学生熟记并理解其推导过程。
4. 实际问题解答:举例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如为什么物体落地时声音会变大、为什么电器工作时会发热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生活中学到的物理知识,互相提问解答。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公式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对初中物理1-18章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物理基础。
3. 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5. 定期进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习题:各类物理习题库、模拟试题等。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物超所值)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1章中学物理教学目标①中学物理课程总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中学物理课程的目的是确定物理教学目标的依据。
②科学素养:一个人对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包括: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应用、能力等方面③国际上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评价:一、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认识。
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
三、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④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⑤物理课程对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1.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愿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2.增进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识,掌握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⑥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科学素养在中学物理学科中的具体表述,是物理教师确定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1)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目标变化:1.把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放在首位。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注重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活动的参与和体验。
4.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5.注重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和对社会与人类的责任感。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1.注重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2.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学习自主性,特别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⑦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⑧课程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一是改变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问题,二是为了表述的清晰与方便。
)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1、学习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等学习方式,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篇一: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物理校本课程目录第一章、力学篇1. 从不倒翁搬不倒说起2. 不倒卡通娃制作3. 桥梁种类4. 桥梁模型的制作比赛5. 摩擦力知识6. 哪一种鞋底的防滑性能好7. 登天利器—火箭8. 水火箭的制作9. 小结第二章、热学篇1. 浮力的利用—飞艇和潜艇2. 沉浮子的制作3. 浮力天平4. 自己举起自己5. 热能的利用——地热6. 纸“锅”烧水7. 蜡烛上的蛇形风车8. 孔明灯制作的方法9. 总结书桌上放着一个不倒翁,浑圆的身体,一张笑咪的脸,书读累了,你会去逗它一下,把它推倒了,可它马上又笑嘻嘻地站起来,好倔强的脾气。
不倒翁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物理知识,就是物体怎样才能平衡。
放在地上的凳子,摆在桌面上的台灯都处于静止状态,在物理学上就叫做平衡,但是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同样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本书竖在桌子上,轻轻地用手一推,啪地一声便倒在桌子上,而不倒翁推倒了却一下又能站起来。
这就是说,平衡里也有不同:一件东西立在那儿,轻轻地推一下,它晃了几晃又重新立稳,这种平衡叫稳定平衡;如果轻轻地一碰就倒,叫做不稳定平衡,不倒翁是稳定平衡,立在桌面上的书本、铅笔等是不稳定平衡。
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在于它肚子底下的那个大泥坨,使不倒翁和桌子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支持面,泥坨还使它的重心降得很低,所以特别稳定,倒了还能自己再站起来,站立在桌面上的书则不同,它的支持面非常狭窄,重心又很高,所以一碰就倒,因此,看一个物体稳定和不稳定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支持物体的面积的大小,还有一个条件是物体重心的高低。
走钢丝的杂技节目很惊险,是由于观众总害怕演员摔下来。
杂技演员始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情况下,演员必须不断小心地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保持身体的平衡,顺利地通过钢丝。
有一种看上去更加惊险的摩托车走钢丝,摩托车不仅在钢丝上行驶,而且车身的下面还挂着一个沉重的车厢,坐在车厢的演员还做出多种高难度动作,看上支使人觉得更加惊险,其实这个节目倒十分安全,因为挂在下面的车厢使整体的重心下降到钢丝绳的下面,反而成为一种十分稳定的平衡。
《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供物理学专业本科生试用)课程编码:140612200学时:64 学分:4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史》等。
教学手段:(板演+媒体)一、课程性质、任务1.课程性质:物理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边缘学科,它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把物理学、教育心理学、哲学、教学理论和物理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系统的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实践。
它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课程的目的:开设“物理教学论”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教学技能(包括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的教学和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课程内容:物理教学论课程通常包括四部分内容:中学物理教学总论、中学物理教材分析、及研究、中学物理教师实验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和试教。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是该课程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物理课堂教学、物理测验及评价、物理教学方法、手段、物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研究等,使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明确为什么教和学、教和学些什么、怎样教和学,以及如何开展物理教学研究等问题。
最后,要明确“物理教学论”也是一门方法论学科。
学科本身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方法论水平,即经常注意从方法论的高度,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与改进自己从事物理教学法研究的方法。
二、课程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总学时64+18学时)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目标4学时第二章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过程和原则8学时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4学时第四章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4学时第五章中学物理教学设计4学时第六章物理概念教学4学时第七章物理规律教学4学时第八章物理练习教学2学时第九章物理复习教学2学时第十章物理教学评价4学时2、教学技能训练(6周24学时)(1)概念教学训练12学时(2)规律教学训练12学时3、实验内容(6个18学时)(1)几何光学实验3学时(2)阿基米德原理3学时(3)学生双缝干涉实验3学时(4)液体内部压强实验3学时(5)照相实验冲洗底片3学时(6)中学力学电磁实验3学时三、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基本要求:1.明确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安康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学目标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4、学会用量筒和量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5、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2、用量筒和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1、估读的方法。
2、量筒读数时的注意点。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实验器材教师:示教刻度尺、方体木块、卷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学生: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木块、量筒、石块、水、细线学生课前准备透明三角尺教学过程一、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让学生观察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挂图,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上台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
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
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要求学生看书第25页图,了解宇宙、地球、上海的金茂大厦、微粒的尺度。
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
(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使用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
二、长度的单位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
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度单位。
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
米的代表符号是m。
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μm、nm。
(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的代表符号。
初中物理各章节教案
初中物理各章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的各种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准确的长度测量。
2.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时间的准确测量。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等。
2. 时间测量工具:停表、秒表、钟表等。
3.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4.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 难点:长度和时间的精确测量,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总结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技巧,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等。
讲解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停表、秒表、钟表等。
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3. 实验:分组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技巧,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进行准确的长度和时间测量。
3. 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4. 学生实验操作规范,团队协作能力强。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和时间测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物 学 上 理 数 海 系 理 范 学 师 院 大
(第二版) 第二版)
阎金铎 田世昆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讲: 主讲:冯 杰
中物教学概论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 第二章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 过程和教学原则
第一节 第二节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概述 中学物理教学教学过程
第三节
中学物理教学原则
中物教学概论
(4)选修系列 )选修系列3
理科) (理科)面向具有理科能力倾向的学生 选修3-1:电场;电路;磁场。 选修 :电场;电路;磁场。 选修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 选修 :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 选修3-3: 选修 :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固体、液体与气体; 固体、液体与气体;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中物教学概论
是共同必修模块
必修1: 必修 :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 运动学) (运动学)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经典动力学)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经典动力学) 必修2: 必修 : 机械能与能源; 机械能与能源;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
中物教学概论
(2)选修系列 )选修系列1
文科) (文科) 面向具有人文和 艺术倾向的学生
选修1-1: 选修 : 电磁现象和规律; 电磁现象和规律; S 电磁技术与社会; 电磁技术与社会; T 家用电器与生活。 家用电器与生活。 S 选修1-2: 选修 : 热现象与规律; 热现象与规律; 热与生活; 热与生活; S T
(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例6从学校数据库或因特网上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的信息。 收集有关物质属性的信息。 注意: 标准》提倡尽可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 注意:《标准》提倡尽可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有条件的 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 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条件受 限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以便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对生活、 限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以便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对生活、 生产的影响。 生产的影响。
第一节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概述 一、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1、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主要内容 、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框架 表2-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框架
内容标准(含样例和活动建议) 内容标准(含样例和活动建议) 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 2、猜想与假设 、 3、制定计划 、 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 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 6、评估 、 7、交流与合作 、 物 质 运动和相 互作用 能 量 科学内容
中物教学概论
选修3-4: 选修 :
机械振动与电磁波; 机械振动与电磁波;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 相对论。
选修3-5: 选修 :
碰撞与动量守恒;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原子核; 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 。
中物教学概论
4、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 (1)知识范围广,包括经典物理学、现代物理学 )知识范围广,包括经典物理学、 说相对论、量子论); (说相对论、量子论); (2)知识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进一步增强,对学生 )知识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进一步增强, 的尚未能力和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的尚未能力和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突出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注重 )突出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 (4)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科 ) 学探究基础上,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探究基础上,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进行实验与 、 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
中物教学概论
科学探究要素 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 ★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间的差异。 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间的差异。 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 ★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 的问题。 的问题。 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 ★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 认识到评估的意义。 ★认识到评估的意义。
中物教学概论
二、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内容 及其特点
1、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 、
中物教学概论
2、普通高中课程总结构 、 语言 与 文学
数 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 学
技 术
体育 与 健康
艺 术
综合 实践 活动
通信 语 外 数 政历地 物 化 生 用息 文 语 学 治史理 理 学 物 技 技 术术 12
(略)
能源与社会发展 。S
(3)选修系列 )选修系列2
中物教学概论
工科) (工科)面向具有工科能力倾向的学生 选修2-1:电路与电工; 选修 :电路与电工;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选修2-2:力与机械; 选修 :力与机械; 热与热机。 热与热机。 选修2-3:光与光学仪器; 选修 :光与光学仪器; 原子结构与核技术。 原子结构与核技术。
例7,调查市场上服装面料或炊具,了解其名称和物理属性。 调查市场上服装面料或炊具,了解其名称和物理属性。
注意: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注意: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 标准》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 应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 应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
中物教学概论
(二)物质的属性 二 物质的属性 1.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例5,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 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
中物教学概论
5、科学探究的模式 、 ——7个要素 个要素
科学探究要素 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 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 ★认识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认识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 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 对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对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认识到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 ★认识到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 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 ★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 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 ★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 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 ★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 ★认识到制定计划的作用。 认识到制定计划的作用。
(二)物质的属性 1.内容标准 1.内容标准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 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通过实验,探究几种金属和塑料的弹性、硬度。 例1,通过实验,探究几种金属和塑料的弹性、硬度。说明 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物质的这些属性的。 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物质的这些属性的。 通过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例2,通过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例3,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讨论是否任何物体都 具有导电性。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比较导体、半导体、 具有导电性。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 体的不同。 体的不同。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千克、几克的一些物品。 例4,分别说出质量为几千克、几克的一些物品。 注意:应该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注意:应该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便 使其认识到感觉是不可靠的。 使其认识到感觉是不可靠的。还应 该让学生对物理量单位的大 小有感性认识,发展其估测能力。 小有感性认识,发展其估测能力。
中物教学概论
3、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 、
(1)在内容选择上,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出发,由 )在内容选择上,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出发, 单纯注重物理知识转变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科学— 单纯注重物理知识转变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科学—技 社会三者并重。 术—社会三者并重。 (2)在内容的组织方式上,虽然围绕三个核心科学概念选 )在内容的组织方式上, 取和组织物理知识,但知识结构比较松散, 取和组织物理知识,但知识结构比较松散,注重物理知识与学 生生活、社会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生生活、社会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在对知识的要求上,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亲身 )在对知识的要求上, 体验,注重对知识的定性理解和实际应用, 体验,注重对知识的定性理解和实际应用,在定量计算方面则 降低了要求。 降低了要求。 例如,对于物质的导电性的认识, 例如,对于物质的导电性的认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认识到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 认识到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可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性质,可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了解导体的电阻 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并不要求学生学习电阻 定律。 定律。
体 育 美音艺 与 健 术乐术 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中物教学概论
3、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内容分布 、
物
必修 模块
理
●运动的描述 ●相互作用与 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