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第节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专题0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部编版精品课件)

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 专题0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部编版精品课件)
反对民族压迫;
意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就是“创立民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即推翻 孙中山领
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导资产阶
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
级革命的
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 指导思想
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
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考向定位
素养导向
1.结合历史资料,考查三民主义 1.历史解释: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和辛亥革命的关系。2.联系当前 及历史现象,初步形成历史概念。2.时空观念:
实际,从历史价值观角度考查辛 从时空观念上把握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了解
亥革命的影响。
历史的时序。
3.结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探究三民主义、辛亥革
真题演练
A
2.(2022·山东滨州)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
历。据此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 )
A.孙中山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蒋介石
真题演练
C
3.(2022·四川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
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著作( )
孙中山、黄兴 孙中山、黄兴、赵声等
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 乏,最终失败 起义失败,七十二烈士 遗骸,合葬于黄花岗
考点二:辛亥革命
2.1 革命志士的奋斗
评价
性质:武装起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 结果: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众多武装起义,由于受诸多不利因素
的影响: 或寡不敌众、或歹徒告密、或弹药缺乏、或情 况
考点二:辛亥革命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三_第2课 辛亥革命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三_第2课 辛亥革命
同 盟 会 成 立 图
同盟会政治纲领: 同盟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核心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核心的 政治目标是什么 是什么? 政治目标是什么?
平必要性: 、必要性: 世纪末20世纪初 (1)19世纪末 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世纪末 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2、可能性(条件) 、可能性(条件) (1)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思想基础: (3)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相继建立 )组织基础: (4)军事准备: 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军事准备: 一系列武装起义,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必要性: 、必要性: 世纪末20世纪初 (1)19世纪末 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世纪末 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2、可能性(条件) 、可能性(条件)
1895—1913年 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 10万元 549家 1894—1913年 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二(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人民版) 材料四: 世纪下半叶以来 世纪下半叶以来, 材料四: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新的社 会力量——中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 中等社会( )。……社会经济发 会力量 中等社会 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经济发 展的不平衡与物质形态上社会发展序列的重叠交错, 展的不平衡与物质形态上社会发展序列的重叠交错,决定 中等社会”的社会关系及其观念意识的多重性。 了“中等社会”的社会关系及其观念意识的多重性。“中 等社会”的出现,是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 等社会”的出现,是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但它 的复杂性不说明它的不纯粹性。 的复杂性不说明它的不纯粹性。……但“中等社会”的复 但 中等社会” 杂性和不纯粹性, 杂性和不纯粹性,毫无疑问又给后来的历史布下了浓重的 阴影。 阴影。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专题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请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历史事件。

其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在晚清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清王朝的统治日益腐朽,民不聊生,同时,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次,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和近代化思潮的传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他们渴望推翻清王朝,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最后,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各地爆发了一系列的护国运动和起义,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的意义十分深远。

首先,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推翻了清王朝,为中国历史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其次,辛亥革命结束了列强在中国的殖民地统治,彻底打破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使中国重新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此外,辛亥革命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培育了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因此,辛亥革命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练习题二:请介绍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文化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其起因和影响深远。

其起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将中国被德国割让的山东地区转交给日本,引起全国范围内的愤慨和不满;其次,封建主义和旧文化的束缚使中国面临着思想的困境,大批知识分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腐朽和落后,迫切需要进行思想的更新和文化的革命;最后,五四运动的爆发也与当时国内政局的动荡有关,各种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的积累导致了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首先,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行动,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推动了中国新文化、新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其次,五四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文化进步,推动了现代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此外,五四运动也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革命和历史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2课 辛亥革命(第2课时)练习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2课 辛亥革命(第2课时)练习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必

第2课辛亥革命(第2课时)1.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A.正好相反 B.完全相同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材料信息体现了日本近代化的顺序是:先变革人心,即思想,然后改变政治,最后是物质,即器物层面。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顺序正好与日本相反。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国近代化·近代化的历程2.辛亥革命与新中国的成立被称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巨变。

这两次巨变共同见证了中国A.社会性质的改变 B.君主专制的结束C.中华民族的独立 D.现代化历程的进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比较类选择题,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所以A、C项都不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新中国的成立是在推翻了某某国民政府以后,所以B项不正确。

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某某革命·近代中国的某某革命·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巨变3.孙某某去世后,被安葬在某某某某陵,墓前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某某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

孙某某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历史功绩有()①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某某国②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③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某某某某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了孙某某的伟大历史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孙某某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贡献的史实,所以答案选A。

2020浙江省必修1人民历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2020浙江省必修1人民历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领域
影响
史实
政治
推动政治民主化
(破旧)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 年的 君主专制 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立新)建立了 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
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
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经济
促进了民族工业 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的发展
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思想
传播了民主共和 理念,推动了中华 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 民族思想解放
生活 生活近代化
破除封建习俗和观念,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俗发生变迁
世界意义 推动亚洲觉醒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史学争鸣: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 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赞同哪 种观点? [提示] 本题为开放性探究题,若同意辛亥革命失败说,可采用以下论 据: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华民国有名无实、封建土地 所有制没有改变、列强侵略加剧。若同意社会转型说,可采用以下论 据:民主共和政体代替了君主政体、民主共和理念深入人心等。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革命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临时政府迁 往北京。 2.革命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3.历史意义:
2.爆发: 1911 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攻占武
昌,成立 湖北军政府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第九课同步课时训练1.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 )A.兴中会成立时府成立时3.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

而在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

根据下表概括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效仿美国的联邦制,中央拥有绝对权力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4.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是( )A.广州、上海B.上海、武汉C.北京、广州D.上海、东京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中国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国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际意义在于( )7.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8.1912年颁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

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即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该规定集中体现了( )11.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12.《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

必修一专题三2辛亥革命(复习)

必修一专题三2辛亥革命(复习)
专题三2
第一回
帝国斜阳:山雨欲来风满楼
1.帝国主义侵略 2.晚清政府(木 偶)改革不彻底
3.资产阶级革命 派不懈努力
4.人民群众不断 斗争
第二回 建国大业:天翻地覆慨而慷
1.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2.建立政权:中华民国南京 临时政府
3.巩固政权:《临时约法》
第二回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1.夺取政权:武昌起义(狭义辛亥革命)
思考:有哪些内容?体现了西方资 产阶级的哪些政治观?意义如何?
第三回 民国之憾:袁氏篡权夺果实
失败?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并未结束, 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袁世凯和 北洋军将领的合影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第三回
民国之憾:袁氏篡权夺果实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 对 清:逼宫 章太炎说:孙中山不该当民国总统, 的支持 退位 论功应属黄兴,论才宋教仁 革命派的 (诸葛亮、宋江),论德应属汪精卫。 软弱、缺 对革命派: 乏实力 迫孙让位 立宪派、旧 官僚的拥护
2.2011 年是辛亥革命爆发 100 周年,北 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 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
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 B.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并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
3.1912 年之所以成为中国政治史上最具转折 意义的年份之一,是因为这一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 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做诗 丧权辱国震人心, 铁路风潮鼎沸腾, 武汉义旗天下应, 推翻专制共和兴。
1.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 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 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 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 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 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辛亥革命说课稿件

辛亥革命说课稿件

辛亥革命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节《辛亥革命》,采用的说课法为“四说法”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辛亥革命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节的内容.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对以后革命的胜利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1、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

2、理解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

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并进行正确的评价。

3、剖析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和过程。

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视频资料演示,设置问题,启发思考。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评价辛亥革命,让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史实中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材重难点重点:是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里程碑,故将其定为重点.难点: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中一方面体现出了真诚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但另一方面却寻求与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妥协,而且在革命中不去发动人民群众.高一的学生难以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因而将其定为难点.二、说教学方法刚上高一的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课堂上动手动脑积极,但由于本节课涉及一些历史概念和不同的史学争鸣,估计他们在记忆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播放武昌起义的影像资料将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很深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创设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历史环境,编一个模拟历史小话剧,使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到情景当中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乐于上历史课,克服厌学情绪。

辛亥革命小练习

辛亥革命小练习

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小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解析:B 从题目中“辛亥革命”作为切入点,此时正值中国民族危机深重。

再结合“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句,选出B项。

A项为根本原因。

题目中没有涉及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排除C。

题目中有“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一句说明中国人正在接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正在冲破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扼杀。

2.“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解析:C 材料说明武昌起义后虽然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但是清政府逐步走向瓦解,说明清王朝腐朽到不堪一击的地步。

清王朝腐朽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故C符合题意。

3.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从图一(大清帝国龙旗)到图二(中华民国五色旗)的变化反映了()图一图二注:龙旗含义:龙是至尊无上的神圣之物,象征皇帝,按照五行之说,中央属土,土为黄色,亦为满清之色。

五色旗含义: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汉、蒙、满、回、藏五个民族共和。

①封建制度的结束②共和观念的深入③民主平等的趋势④民族团结的加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B 龙旗象征着封建帝制,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并未完全推翻全部封建制度,故①表述是错误的,排除含有①的选项即可。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22张PPT)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22张PPT)

设计反思
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 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 力:知道革 命的背景和 过程;理解 《约法》的 内容与意义; 正确评价辛 亥革命;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 景创设理解革命与改 革之抉择,培养理解 能力;通过解读历史 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提升材料学习法;通 过小组活动等提升自 主学习能力,团队合 作能力。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8通 (1911.12.3公布) 过,1912.3.11施行 第一章 临时大总统 第四章 总统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 变化: 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 政务,公布法律。 Q:为什么要这样调整? 之权。有统率海陆军之权。制 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海陆军队。 ③总统制→责任内阁制 能有效吗?对此你有 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官 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 何看法? 员,但制定官制、官规,及任 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 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 院之同意。 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得参 第五章 国务员 议院之同意,有设立临时中央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 审判所之权。 员。 第三章 行政各部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辅佐临时大总统办理各部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继承: 共和体制; 事务。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编制及其权限,由部长规 定,经临时大总统批准施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先烈牺牲自我的 社会担当,坚定信念 与理想;树立辩证认 识问题的价值观;感 悟辛亥共和在民主化 中的地位,认识共和 乃时代之大趋势。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专题三:辛亥革命

专题三:辛亥革命

1.军制改革
清朝军制:八旗、绿营——防军、练军——新军
新军编练始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
清政府完整意义上的军事改革是在1901年: 停止武举考试,裁汰绿营十分之二三,在原有 各营中挑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 一律练习新式枪炮。并规定各省设立武备学堂, 培养军事人才。并推广北洋、湖北编练新军的 经验。
新政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我也国今日之新政,固速乱之导线也。十年以 来,我国朝野上下莫不奋袂攘臂,嚣然举行 新政。兴学堂也,办实业也,治警察也,行 征兵也,兼营并举,日不暇给。然而多举一 新政,即多增一乱端,事变益以纷絮,国势 益以抢攘。夫我国今日所谋之新政,固行之 东西文明诸国,致治安而著大效者也;然移 用于我国,则反以速亡而召乱。” ——《论莱阳民变事》,《国风报》1910年第
湖北新军
天津警察最初的初级警官制服
1907年天津南段巡警总局各分区警官
2.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1903年设立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先 后颁行《商部章程》、《商律》等一系列 商法; 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 资兴办企业、交通等; 劝办商会(抵制美货运动1905年)。
3.法制改革
同盟会员
所有各部次长
纲领政策
• 政治方面: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 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 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 • 严禁买卖人口,禁止蓄奴; • 禁止刑讯,“其罪当笞杖,枷号者,悉改科 罚金、拘留”; • 革除历代官场“大人”、“老爷”等称呼; • 禁止蓄辫、缠足、赌博,严禁种植和吸食鸦 片
• 第四,西方国家的支持。 • 西方国家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一 方面,不断在军事、经济、外交上向革 命党人施加压力,压迫革命党人妥协; 另一方面,支持袁世凯当政。

专题三 探索史(辛亥革命)

专题三 探索史(辛亥革命)
传播的原因: 思想武器: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重要阵地:上海和日本东京 代表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4、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相继建立
(1)兴中会[背景、概况、意义]
背景: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 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 和国。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4、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相继建立
Hale Waihona Puke (1)兴中会[背景、概况、意义] (2)同盟会: 可能性: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革命活动蓬勃发展 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 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时间:
1905年、日本东京
领导人: 孙中山(总理)、黄兴、宋教仁等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性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一、辛亥革命背景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 1、社会背景: 本质暴露无疑 ——必要性 2、经济、阶级基础: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客观上促进 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资阶级力量的壮 大 3、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如三民主义); 4、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和政党相继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 5、军事准备: 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黄花岗起义等)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二、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中华民国成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革命的性质 2、历史功绩:(政治、经济、思想)和局限性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2辛亥革命课件人民版必修1(1)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2辛亥革命课件人民版必修1(1)

③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 革命,才会胜利。 ④要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要有坚强的革命政党; 要有自己的强大的武装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总结】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 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解析】选A。由题干关键信息“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 治权”,可知该法律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从法 律上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故本题选A。
【补偿训练】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探究训练】 (2017·嘉兴高一检测)“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 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 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 的是辛亥革命 ( ) 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解析】选D。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性质,故A错误;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是新中国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故B错误;辛亥革命是推动中国近代化, 不是完成,故C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故D 正确。
4.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 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 ) 提示: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 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推翻了封建的君主 专制统治,还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这是近代 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2014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专题三第1讲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2014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专题三第1讲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问题 3 :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此你如何理解? 提示: (1)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反帝爱国运动,尽管 它们是正义的、悲壮的,但却没有改变封建社会的形态、建立
新的社会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是真正的民主革命,是
为民主革命作的准备。 (2) 孙中山为代表的同盟会领导的辛亥 革命,明确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西方式民主共和国的 纲领,并用武装斗争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以民族资 产阶级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才是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




“凡天下田,天下 土地 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 人同耕”“无处不 分配 _________土地 平均分配 均匀” 产品 “天下人人不受私,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 分配 物物归上主” 国库
②目的:试图在_________ 小农经济 基础上,建立一个理想社会。 ③核心思想:绝对_________。 平均主义 ④评价
2.历程 (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建国号“_________”。 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奠定太平天国政权基础。 (3)定都天京:1853年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4)失败
①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
镇压;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②标志:1864年6月,_________。 天京陷落
政权后期的堕落和蜕变,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色 1.背景:太平天国运动是对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应,战争赔
款加重了人民负担,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起义形式:太平天国运动利用外来宗教与中国民间宗教 相结合的拜上帝教。

【教育资料】人民版 高一 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人民版 高一 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学习专用

3、2 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本课重点:通过辛亥革命,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通过辛亥革命,认识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地位。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与爆发(一)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空前严重;2、《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清政府的本质暴露无遗,应当推翻;3、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应运而生。

(二)酝酿1.经济基础:迫于形势清政府打出了“”和“”的幌子,进行了一些改革,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准备了一些条件。

2.阶级力量:甲午战争后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不断发展壮大。

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进行大力宣传。

(概括起来就是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代表人物:章炳麟、陈天华、邹容)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建立。

⑴兴中会:时间:,地点:,口号:性质:第一个革命团体。

时间: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⑵同盟会政治纲领: ______________ ___ (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性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

5.斗争:(1)革命党的武装起义:1911年4月的。

(2)人民群众斗争:,革命形势成熟。

(三)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1.领导:共进会、_____2.主力:____ ____3.结果: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___________,推举____ 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思考:旧军官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的都督,这是为什么?客观上:由于事起仓促,武昌没有革命党上级领导主观上: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这也是根本原因(练习)下列关于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A.清朝湖北当局兵力空虚B.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准备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保路运动的有利时机4.影响:各省纷纷响应起义,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二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第2节辛亥革命【测试要求】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一.武昌起义1.背景:(1)民族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

(2)组织准备:同盟会①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任总理,机关刊物《民报》。

②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③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军事准备: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加速革命进程的发展。

(4)导火线:1911年,全国范围的保路运动兴起,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为起义创造了条件。

2.概况:领导机构: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

1911年10月10日起义,11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中华民国成立1.成立: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

2.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措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知识拓展:1911年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一直到1949年。

期间,先后有孙中山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1912、1-1912、3)、袁世凯开始的北洋军阀政府(1912、3-1928、12)和蒋介石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1927、4-1949、4)。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颁布:1912年3月,参议院制定,孙中山颁布2.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直接目的),捍卫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3.主要内容:(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人身、言论、集会、结社、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

(2)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3)实行责任内阁制。

4.意义: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它从法律上宣布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革命结果:在袁世凯威逼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果实。

2.功绩:(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政治上: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3)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思想上: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3.局限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知识拓展:辛亥革命的结果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近代行不通。

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有组织有纪律的革命政党;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联合广大农民;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

【难点探究】1.如何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资产阶级民主性质(1)这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京资产阶级革命政府制定颁布的,其内容体现了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

(2)它确立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它规定了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性。

(3)它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共和制度,这在中国尚属首次,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1)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2)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民生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同盟会的软弱无力。

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瓣已经名存实亡。

(4)没有自己的武装。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往往依靠会党和新军,因此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3.从不同视角看待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成功: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经济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思想文化上,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失败:政治上,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制度“有名无实”;经济上,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资本主义发展也仅仅是短暂的“春天”;思想文化上,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

基本认识:一般认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标和预定目标是否实现,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根本目标和预定目标,以这个标准衡量辛亥革命,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

1.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

”材料可以说明A.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B.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C.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D.《辛丑条约》签订刺激列强瓜分中国2.沈从文在《辛亥革命的一课》中指出:“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

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

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

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材料反映的问题是A.中国军事制度仅发生一定改变 B.中国社会没有出现丝毫的变化C.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 D.从专制到民主不可能一蹴而就3.“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

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B.实现了民族独立与富强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4.1911年12月,孙中山说:“谓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

纵其欲继满洲以为恶,而其基础己远不如(清政府),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

”这说明孙中山A.希望减轻完成革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B.被袁世凯表象迷惑C.特别害怕暴力革命导致伤亡 D.认为袁世凯无足轻重5.右图为发表于1911年12月14日《神州日报》的时事漫画《万目一的》。

此漫画反映民众A.触发武昌起义B.反对君主专制C.欢庆民国成立D.声讨帝制复辟6.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

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A.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B.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C.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D.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7.“虽然它的用意在于保护革命成果,但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

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

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

”下列内容符合材料对《临时约法》评价的是A.三权分立原则B.责任内阁制C.主权在民原则 D.民主共和原则8.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

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

”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B.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C.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 D.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9.“《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局。

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

”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 B.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C.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10.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

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A.实行民主共和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1.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用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未予理会,采取了总统制。

此后颁布的《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

这一改动A.利于制约总统专权B.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C.有助于袁世凯称帝D.使宪法背离了分权原则12.1919年,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A.未能联系广大民众 B.由部分团体发动参加C.推翻了封建帝制 D.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13.《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荣光14.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

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C.反封建不彻底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15.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改变了国人对西方民主的认识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16.黄炎培回忆:“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革命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以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