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他人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提炼课文主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永生的眼睛”的描绘,感受其深刻的内涵。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永生的眼睛》。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永生的眼睛》的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永生的眼睛”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提炼课文主题。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从课文中学到的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永生的眼睛》。
(2)运用课中学到的生字词,写一篇小作文。
2. 拓展作业:(1)学生收集有关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的故事或名言警句。
(2)学生与家人分享课文《永生的眼睛》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最新《永生的眼睛》教案设计
最新《永生的眼睛》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生命的壮歌》。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并掌握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永生的眼睛”的赞美之情,理解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爱生命、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永生的眼睛”的寓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器官捐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引出本课课题《永生的眼睛》。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精讲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情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器官捐献的意义,分享自己的感受。
5.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课文内容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永生的眼睛》2. 生字词:捐献、角膜、移植、珍贵、永生……3. 课文结构:引子故事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2)谈谈你对器官捐献的看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阐述。
2. 答案:(1)“永生的眼睛”指的是通过器官捐献,让生命得以延续和传承的崇高精神。
(2)示例:我认为器官捐献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能让生命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续,体现了人类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内容、方法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永生的眼睛》的教案
《永生的眼睛》的教案教案:《永生的眼睛》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永生的眼睛》。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位母亲在去世后捐献眼睛角膜,让两个年幼的孩子重见光明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器官捐献的过程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器官捐献的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进而引出今天的课文《永生的眼睛》。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器官捐献的过程及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母亲捐献眼睛角膜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器官捐献给两个孩子带来的光明。
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小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永生的眼睛母亲去世捐献眼睛角膜两个孩子重见光明器官捐献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永生的眼睛》两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三篇.doc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理解作者一家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调查,搜集信息1.调查采访:你周围的人对捐献角膜等器官有什么看法?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捐献角膜的知识.史料。
一、启动情智1.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学生说调查结果,并着重分析不愿意捐献的原因:(1)有的人怕医生会因为自己是捐献器官志愿者而疏忽对他的救治。
(2)有些人认为现在还很健康,谈这事不吉利。
(3)死后被摘取器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不愿意那样做。
2.很多人都有这种“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但是世界上有不少像安静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盲人,她多么盼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感人至深的课文《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以后,一定会对器官捐献,移植产生新的看法的。
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
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
2.学生朗读课文3.课文中的词语大家能读准字音吗?来试一试吧!(出示文中词语)给予挚爱捐赠盲童热泪盈眶屡次遵从振聋发聩仍然4.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怎么解决。
(学生互相交流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1.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2.你试一试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精选5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对器官捐献传统的看法。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
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
提问:回忆一下__内容(__主要写了琳达的母亲、父亲、女儿都捐献了角膜生)师板书。
学生回答主要内容。
回忆上文引入下文。
二、张凡、刘家新等几位同学在预习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捐献角膜呢?老师现在就解答这个问题:资料出示:据调查,全国约有400万人因角膜疾病导致失明,其中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
可是由于我国角膜捐献太少了,这些盲人只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角膜、器官捐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在周围人群进行了调查。
老师把同学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请看:(课件)出示条形图。
提问: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212人,愿意捐献的75人,不愿捐献的137人不愿捐献的人数比愿意的多。
现状出示,更加直观。
过渡:现在我们就去深入地学习课文。
学生说图表。
学生知道相应的资料,激发情感。
三、学习课文过渡:琳达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医生要取走母亲的角膜。
自学(1~3)自然段:面对角膜捐献:1、思考:琳达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要点:⑴琳达开始:(“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爱妈妈、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不明白为什么捐)琳达后来愿意娟、理解了捐献的意义。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抓住任务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4。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方法:自读法导读法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要来到了,你想说些什么?你想看到什么?我们能用眼睛看见这美丽的春天,真好!一位盲姑娘说:“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带着他美好的心愿,深深的期盼学习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题目就是lt;永生的眼睛gt;深情地读一读这个课题。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
2。
师通过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些什么?生:我读懂了课文讲了琳达一家三代人都捐献了自己的角膜。
生:我读懂了,父亲是个有爱心的人。
3。
师:你们真会读书,读一遍就有这么多的收获。
三、品读词句,理解内容。
1。
师:让我们走入文中,再次默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如果有你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
2。
师: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看看谁读的更有感情,并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生:互相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3。
集体交流。
师:谁能把你认为感动的句子说给我们听听?生:我找到的感动的句子是:”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父亲非常有爱心,他不仅捐献了自己的角膜,而且也希望他死后,他的女儿和外孙女也能捐献眼睛角膜。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3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eternal eyes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2、篇章2: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3、篇章3: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篇章1: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眼睛》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并认识本课的相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
3.读懂课文内容,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并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破内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查找搜集关于“器官捐赠”的资料或者故事。
2.了解周围的人对捐赠器官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具体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课题(一)谈话激情。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盲姑娘安静吗?她用小手触摸着美丽的春天,用心灵感受着生命的美好,却无法看到真正多姿多彩的世界。
如果她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该多好啊!可是,像安静一样的盲人,仅仅在中国就有500万人,他们在黑暗的世界里度过了一生。
那么盲人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针对知识掌握: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词和修辞手法。同时,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设想一: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针对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法和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的价值。
-设想一:让学生代入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设想二:分享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反思生命的意义,培养敬畏生命的态度。
4.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篇以“生命”为主题的短文。
2.选做作业:
-收集关于生命价值的名言警句,与同学分享,并讨论其寓意。
-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了解身边人的感人故事,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家长参与作业:
-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课文,讨论课文中关于生命价值的问题,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生互动: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眼睛所传递的情感和信息。
3.教学过渡: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出今天的新课——《永生的眼睛》,强调眼睛在传递情感、价值观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2.知识讲解:针对课文的生词、短语、句型等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4.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材分析:《永生的眼睛》是一篇描写人物品质的优秀文章。
通过讲述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物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理解人物的品质和价值观。
但在关爱他人、无私奉献方面,仍需通过课文学习来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主人公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关爱他人,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1. 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通过对主人公的品质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1. 理解主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人物。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主人公的品质。
三、合作探究1. 分组讨论:课文中主人公的品质如何体现出来?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主人公的品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经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看到的感人故事。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主人公的品质,并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
六、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
1. 导入新课:通过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人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主人公的品质如何体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永生眼睛教学及教案设计(6篇)
小学四年级永生眼睛教学及教案设计(6篇)篇1:永生的眼睛小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通过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内涵。
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详细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再读课文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3.指名回答。
(四)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生命的赞歌》中的《永生的眼睛》。
本课通过对捐献角膜的故事进行讲述,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付出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生命的可贵,懂得关爱他人,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课文中表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作业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眼睛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进而引入课题。
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语的含义。
3. 精讲课文(1)学习生字词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2)课文解析a.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表现生命意义的句子,并进行讲解。
b. 举例说明捐献角膜的意义和价值。
c. 讲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
4. 课堂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关爱生命,尊重生命?6.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课文中为什么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2)捐献角膜的意义是什么?c. 写一篇关于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作文。
2. 答案a. 略b.1)因为眼睛可以传递情感,反映内心世界。
2)捐献角膜可以帮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延续生命的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捐献角膜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这一主题的感悟,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关爱他人,无私奉献。
2024年《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
2024年《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永生的眼睛》。
本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作者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并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出眼睛传递情感和生命力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题,认识到眼睛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2. 学会运用观察和联想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懂得感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眼睛在传递情感和生命力方面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观察、联想的方法进行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动形象的眼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美丽和独特,激发学生对眼睛的好奇心。
2. 阅读文章: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眼睛的赞美之情。
3. 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在传递情感和生命力方面的作用。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同学的眼睛,发现不同眼神背后的情感,并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关于眼睛的写作题目,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和联想的方法进行写作。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完成一道关于眼睛的写作练习。
7. 交流展示: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彼此的作品,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永生的眼睛》2. 板书内容:a. 眼睛的美丽与独特b. 眼睛传递情感和生命力c. 观察与联想的写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观察和联想的方法,写一篇关于眼睛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在传递情感和生命力方面的作用,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进行写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眼神,了解背后的情感故事,提高观察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推荐阅读相关文章,拓宽知识视野。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敬爱之情,懂得珍惜家人。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亲人之间的感情表达。
2.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使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产生期待。
(2)利用图片或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课堂讲解:(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解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 课堂练习:(1)设置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并得出结论。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涉及的亲人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通过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家人,关心身边的人。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强调学生要在新课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6.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写下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课文及教案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课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永生的眼睛》。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引出本课课题《永生的眼睛》。
2. 自主阅读(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生字词。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文朗读(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永生的眼睛》2. 生字词:永生、角膜、捐献、移植、珍贵、财富、传递、光明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眼睛的作用。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永生的眼睛”的理解。
2. 答案:(1)略。
(2)示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我们指引前行的道路,为我们照亮人生的黑暗。
(3)示例:永生的眼睛代表着角膜捐献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眼睛传递光明,让生命得到延续。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永生的眼睛》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永生的眼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如“永生、慷慨、捐献”等;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中人物写法的运用,如通过具体事件展示人物品质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情境体验、品读感悟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认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中人物写法的运用,理解“永生的眼睛”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眼睛的认识,引入本课的主题——永生的眼睛。
2.初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自学生字新词,感知课文内容。
3.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具体事件的理解,深入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
4.拓展升华: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情境体验和品读感悟等活动,学习并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和精神。
5.课堂练习:进行相关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品读感悟法等。
2.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互动式电子白板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题,如解释词语的意思,或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等。
2.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完成相关练习册或课本上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课堂表现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包括本课生字新词、课文内容、相关图片和视频等)、互动式电子白板等。
2024年《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永生的眼睛》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及寓意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理解“永生的眼睛”寓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寓意及作者表达情感方式的理解。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对眼睛的重要性的思考,进而导入课文学习。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加深记忆。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描述眼睛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永生的眼睛”寓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永生的眼睛”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永生的眼睛》2. 生字词:展示生字词,标注音节、部首和组词。
3. 课文结构:绘制课文结构图,标注重点段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眼中的美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例文:我眼中的美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通过这扇窗户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
阳光照耀在大地上,万物生长,鸟儿欢唱,蝴蝶翩翩起舞。
这些都是我眼中的美好。
我要珍惜我的眼睛,用它去发现更多的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用画笔或文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情感。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懂得感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主题思想。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细节描写,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5. 讨论课文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6. 提炼主题思想: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提炼出主题思想。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亲人的关爱和尊重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观察其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检查其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如“角膜”、“移植”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的亲情、友情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
(3)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a.选择题:针对文章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b.简答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新词汇,回答关于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的问题。
c.作文题:以“永生的眼睛”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永生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生命的可贵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捐献眼角膜等善举对于社会、他人的意义。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2)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环节设计:
(1)导入:通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或新闻,引发学生对眼睛重要性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并尝试用课文中的新词汇描述文章情节。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课前准备:
●按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器官捐献的有关资料或事例。
●调查:身边的人对器官捐献了解多少,他们愿意在去世后捐献自己的器官吗?为什么?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触摸春天》的盲姑娘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有
一双明亮的眼睛呀。
如果有人能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就好了。
但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感人至深的课文《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以后,一定会对器官捐献、移植产生新的看法的。
二、学习新课
1、检查生字认识,朗读课文。
2、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
3、教师质疑,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围绕重点解决问题
1、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琳达也有,她也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课文哪儿表现了她的这种心情?
学生找出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后谈体会
指导朗读:你能够读出琳达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吗?
2、琳达一开始极力的反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吗?能够简单地说说吗?
学生: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的角膜遵从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主动捐献女儿琳达的角膜
3、是什么促使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吗?采取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划
4、全班交流
1)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