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案例分析育人案例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案例一:班级团队合作小学一年级班级开展了一次团队合作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团队领袖,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并制定合作计划。
每组都被分配了一个任务,如制作海报、设计折纸等。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互相协作、倾听他人意见以及分工合作。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并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案例二:校园环境保护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们参与了校园环境保护的活动。
他们分成小组,负责校园的不同区域,如操场、教室、走廊等,清理垃圾、整理花坛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亲手实践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明白了自己应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养成了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并深刻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案例三:班级协商决策小学五年级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协商决策活动。
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学生课题,如课外活动、书籍采购等。
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和提议,最终达成了一个决策方案,并向班级总结报告。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尊重他人意见、协商取得一致和负责任地决策。
此外,还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意愿。
小学生德育教育案例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活动或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从中体验和感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些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心、环境意识等德育素养,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些案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育人案例

小学育人案例作为小学老师,育人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小学育人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班级卫生的。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同学特别重视班级的卫生情况。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主动留下来帮助清理教室,擦拭桌椅,扫地等。
他的行为感染了其他同学,大家也纷纷加入到了班级卫生保洁的行列中。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学生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他的行为不仅培养了自己的爱校意识,更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氛围。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诚实守信的。
在一次考试中,有一位同学发现了同桌的试卷上有答案,但他没有抄袭,而是主动向老师举报了这一情况。
老师对他的行为给予了表扬和奖励,同时也对整个班级进行了教育告诫。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被他人所尊重。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帮助他人的。
在学校里,有一位同学特别热心肠,经常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问题。
无论是学习上的困难,还是生活上的困扰,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帮助。
他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大爱之心,也让我们明白了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育人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行为典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优秀和完美。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而努力奋斗。
小学生品德教育实践案例

小学生品德教育实践案例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规范行为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个小学生品德教育实践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品德教育在小学生中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背景李明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性格开朗、乐于助人。
在学校中,他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展现出优秀的品德,也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
案例分析一、参加支教活动李明暑假期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前往偏远山区的小学进行集中辅导。
他通过与当地孩子们交流,深刻认识到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并积极帮助他们改善学习环境。
他捐赠了自己的课本、文具和学习资料,并发动周围同学和家长捐助教育用品。
他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被评为“优秀品德学生”。
二、成为环保小卫士李明关心环境保护,经常组织同学们参与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等主题活动。
他通过制作宣传海报、举办讲座等方式,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他还在学校周围植树种草,积极参与绿化行动。
由于他的努力,学校环境整洁美观,同学们的环保行为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帮助弱势群体李明在学校中关心那些身体残疾或有困难的同学。
他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在班级中呼吁其他同学也关心他们。
此外,他还参加了反欺凌小组,在校园中宣传反欺凌知识,努力维护学校的和谐氛围。
四、诚实守信李明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
无论是遇到考试作弊还是发现他人不正当行为,他始终选择坦诚面对。
他的诚实守信为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也为他自身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结语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生品德教育实践对学生的品德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正确价值观和规范行为的重要性。
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品德教育的实施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培养,更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成为有价值观念的人。
品德教育的实践,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学习到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性格,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培育人格,从而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有用之才。
德育教育案例分析(5篇)

德育教育案例分析(5篇)学生德育教育案例分析篇一老师的微笑这学期我组织了几个三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朗诵比赛,其中一个比完赛一回来就找到我汇报情况:张老师,我觉得我比得挺好的,因为我比完后看见评委老师笑着看了看我说完后,她又强调了一遍:那个评委老师是笑着看我来着,所以我觉得比的还行。
我震惊了,我没想到,评委老师的一个微笑给孩子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给了她如此大的鼓励!对孩子来说,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帮助他克服困难;当孩子获得成功﹑做了好事时,老师的微笑使他觉得获得认同,倍加高兴;而当他们不小心犯错时,老师的微笑又能减轻他们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
老师的微笑,是一盏灯。
它能照亮学生暗淡的心灵,驱散他们尚还羞怯的情绪,温暖他们还不够坚定的脚步。
老师的微笑,是一座桥。
它引导学生踏上天上的彩虹,追求真理,一往无前。
它给胆怯者以胆量,它给失败者以温暖和宽容。
它是一张醒目的名片,看到了它,就看到了一颗纯净慈祥的心。
教师的微笑,是生命的绿洲,它亲切自然、意味深长。
它能打破沉闷拉近距离。
它在学生失落时带来自信;它在学生脆弱时给予坚强。
让我们把微笑常挂脸上!学生德育教育案例分析篇二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在高速公路上与乙驾驶的货车相撞。
液氯泄漏,造成除甲外的两人死亡,甲不顾槽车严重损坏、液氯泄漏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和采取措施,逃离事故现场,形成大范围污染,造成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疏散。
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A.槽车与货车相撞而泄漏B.槽车设计不合理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2.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属于_。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重伤事故D.一般事故[[[二、多项选择题3.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调查组职责包括_。
A.请军队参加调查B.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C.调查事故原因D.提出对驾驶员甲的处理意见4.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化学标准》,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不包括_。
小学生德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德育案例分析作为小学生的德育案例,我选择了一个名叫小明的学生,他在班级中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表率,并且在校园中具有极高的声誉。
下面我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小明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品德和道德。
一次,班级里的同学们正准备上晨读课,老师突然宣布有一个突发任务,要求大家在15分钟内完成一项服务项目。
该任务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跟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找到他们中的难题并提供帮助。
在这个任务进行的时候,小明没有犹豫地走入了一年级的教室,主动找到了一个比较羞涩的小男孩,并开始与他交流。
小男孩因为刚刚转学,对新环境还不熟悉,面临着适应问题。
小明很细心地倾听了他的困惑和烦恼,并给予了鼓励和建议。
在接下来的课间时间里,小明主动帮助小男孩找到了学习小组,并且在课堂上经常与他一起做活动,让他快速融入了班级。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明展现了很多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特点。
首先,他展现了同理心和善良的品质。
他能够体会到小男孩因为转学而面临的困难,并积极主动地给予了帮助和支持。
其次,小明展现了乐于助人的精神。
他愿意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别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此外,小明还展现了团队合作和关怀他人的态度。
他不仅帮助小男孩解决困惑,还帮助他找到了学习小组,并在课堂上与他共同学习和玩耍,让他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友谊。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小明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是通过他内心深处对他人的关心和爱的驱动的结果。
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对其他同学的影响非常大,使得班级中的团结和友善氛围得以培养和维持。
在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中首先,提供榜样。
小学生对身边的成年人和同学具有强烈的模仿欲望,所以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榜样。
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来树立正确的品格和道德标准。
其次,开展主题活动。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理论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实践和经验的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互助小组、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出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德育案例分析(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小学德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德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塑造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案例和挑战。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个小学德育案例。
某小学一位老师在上课时发现了一起学生之间的纠纷。
两个学生李明和小华之间的摩擦日益加剧,其中一个学生甚至动手打了对方。
这个问题引起了老师的关注,他决定采取行动。
首先,老师与当事学生进行了一次私下的谈话,了解了纠纷的原因。
他发现,这两个学生在班级中一直存在矛盾和竞争。
李明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他经常在班级中表现出色,但有时会显得自大和傲慢。
小华则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他常常感到受到排挤和忽视。
这种悬殊的表现引发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在了解了问题的根源后,老师决定进行集体讨论。
他在班会上提出这个问题,并鼓励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讨论。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有的学生认为李明应该更加谦逊和包容,不要过于自大;有的学生则认为小华应该主动与他人交流,不要过于敏感。
通过这次集体讨论,学生们更加了解了自己的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接下来,老师根据学生们的建议,制定了一份行为守则。
这份守则强调了互相尊重、理解和合作的重要性,并明确了严禁打架和欺负同学的行为。
老师将这份守则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
在守则的指导下,李明和小华渐渐开始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李明学会了更加谦虚和关心他人,小华也变得更加自信和乐于表达。
他们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相互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德育工作中,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老师的角色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德育案例分析(二)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案例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案例,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下面,我们来分析另一个小学德育案例。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通用5篇)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通用5篇)德育工作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展为本的原则,将基本道德素养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研究规律,讲究操作,注重实效,使德育教育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德育工作案例分析:德育工作案例1问题:新学期开始已经快一个月了,可班级里的纪律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每次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都非常的踊跃,可是上课随意插嘴,回答问题不举手,小朋友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小朋友再下面议论等现象非常的严重。
每次上完课喉咙就开始变的沙哑,人也非常的累。
一方面我为孩子们积极,活跃的思维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对班级内的纪律苦恼不已。
背景描述:早上,在进行《我的属相》这个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在请你说说自己属相的这个问题时,孩子们马上兴奋的议论开了,任凭我怎么示意都安静不下来,看着他们吵哄哄的一片,想着昨晚精心准备的教具和眼看着又不能完成的活动目标,不禁气不打一处来,顺手使劲的拍起了桌子,看着我暴躁的样子,孩子们马上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用惊恐的眼神,可怜兮兮的望着我,我顿时对刚才的行为后悔不已。
解决方法:下班后,我开始认真的反思今天发生的问题,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孩子能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们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把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在平等的活动氛围中,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大胆的表达出来。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太刻意的用纪律去约束他们。
确实,我们班的孩子,思维特别的活跃,回答问题时天马行空,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可同样,在纪律方面却比别的班要差很多。
难道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第二天上课,孩子们得纪律照例非常的差,回答问题不举手,随意插嘴,别人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听等等,我请配班老师把这些一一都拍了下来,另外我又准备了一段小学生上课时的视频。
第二个活动开始之前,我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就已经是坐在小学教室里的小学生了,想不想看看小学生们是怎么上课的吗?”。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分析四篇

小学德育教育经典案例1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
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小学德育故事案例六篇

小学德育故事案例六篇小学德育故事案例1[最后一题错了]:记得一次去听一位小学数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板演。
3×9=274×9=365×9=456×9=547×9=62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她错了,最后一题错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认为她的最后一题算错了。
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她错的这道题,而不说她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短处而忽略了别人的长处,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首先要看其优点,要宽容地对待别人......”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人才,其次是教育人才。
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应该渗透到每一节课中,那么如何在数学课中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呢?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数学老师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数学课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牵强附会,不能生搬硬套,要及时使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必须具有教育性,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接受教育,还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作风和思想情感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这就是所谓教书育人的道理。
然而,这种教育必须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教学思想教育的意义,不顾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进行空洞、标签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视教学的教育意义,简单地教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只教学不育人。
假如我们静下心来再来审视以上三个教学案例,问题就来了。
案例1中,学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西瓜给妈妈,难道思想就有问题了吗?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有着诚实的品质。
孩子是敢于说真话的,而我们成人往往缺乏这种勇气。
德育教育辅导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但在学校里经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打架斗殴。
家长和老师都十分担忧小明的成长,希望他能改正不良行为,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案例分析1. 小明的不良行为分析(1)家庭教育缺失。
小明父母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导致小明缺乏家庭关爱,性格孤僻。
(2)学校教育不到位。
小明所在班级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德育方法,导致小明在德育方面存在很大缺陷。
(3)社会环境影响。
小明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导致他模仿不良行为。
2.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环节。
针对小明的情况,德育教育具有以下重要性:(1)帮助小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德育教育,使小明认识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2)改善小明的人际关系。
德育教育有助于小明学会尊重他人,与同学和睦相处,减少矛盾。
(3)促进小明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有助于小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三、德育教育辅导方案1. 家庭教育指导(1)家长要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身作则,为小明树立良好的榜样。
(3)家长要关注小明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他的心理问题。
2. 学校德育教育(1)加强班级德育教育。
教师要在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通过组织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加强家校沟通。
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3. 社会环境引导(1)加强社会道德宣传。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传播正能量,引导小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加强社区教育。
社区可以开展亲子活动、道德讲座等,为小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小学品德案例分析教育案例(精选)

小学品德案例分析教育案例(精选)
引言
本文将介绍几个小学品德案例,以供教育案例分析之用。
这些
案例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和教育方法。
案例一:诚实与诚信
小明在考试时发现了同桌的作弊行为。
他面临着两个选择:揭
发同桌还是保持沉默。
小明选择了诚实的道路,他向老师报告了同
桌的作弊行为。
尽管面临同学们的指责和压力,小明坚持了他的决定。
这个案例展示了小明在正面临困难时选择了诚实与诚信,为其
他小学生树立了榜样。
案例二:尊重和合作
小华和小林是同班同学,他们在班级项目中组队合作。
由于他
们的性格和兴趣不同,他们经常在工作中产生分歧和争执。
然而,
他们学会了尊重对方的意见,妥协和合作。
通过相互尊重和合作,
他们完成了优秀的项目,并获得了班级的认可。
这个案例展示了小
华和小林在面对挑战时如何通过尊重和合作达成共同目标。
案例三:善良与同理心
小红是一个热心善良的小学生。
她在学校发现了一个同学被欺负的情况,于是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保护和帮助了这个同学。
她与欺负者进行了对话,解决了问题,并成为了同学们心目中的英雄。
这个案例展示了小红的善良和同理心,她为其他小学生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结论
这些小学品德案例展示了小学生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所展现的品德和行为。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小学生的品德发展。
我们应该鼓励小学生培养诚实、尊重、合作、善良和同理心等美德,以帮助他们成为有价值观和良好行为惯的个体,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精选3篇)

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精选3篇)六年级德育教育案例篇1迟到的原因背景: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老师们也在感叹学生的素质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学生们都有很强的个性,我们要去改变他们一些长期形成的坏习惯,还真不容易,这不仅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更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用心去分析去处理,用足够的机智去帮助他们成长。
为了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抓紧学业,我规定我任课班学生每节要准时到教室。
但一段时间下来迟到者屡禁不止较多,于是我决定在适当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勤教育。
案例:一个星期上课前我准点到教室时,还有10位学生未到,于是一种莫名的怒火在我心中产生,我脸上也流露出了不悦的表情,教室里很安静,但我也能感觉到有很多学生感觉到了我的不悦,在偷偷的用眼睛打量着我这位班主任,似乎在等着我的大发雷霆。
我马上决定就站在门口等那这十位迟到者。
先来了两位女生,给出的理由是忘记了时间。
又来了两位男生,他们给我的理由有是去厕所了。
一直到上课十多分过去了,这10位学生才到齐,其中有四位男生,六位女生。
男生给出的理由是全部是上厕所,女生有四位给出了上厕所的理由,而两位说是忘记时间了。
作为任课教师对于他们编出的所谓厕所的理由肯定是不接受的,我强压着胸中的这团怒火,听完他们的解释后就叫他们进去看书了,我又进了教室转了一圈,然后就去办公室,因为我知道我需要冷静,发脾气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回到办公室冷静下后,我马上上网搜索了便秘的危害,列了一张清单。
半个小时后,我整理了一下心情,又重新走进了教室。
转了一圈后,我说:“同学们请停一下,我说几句,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我们刚才一共有10位同学迟到,其中两位同学给出的理由是忘记了时间,我觉的记忆力不好,这个可以原谅,只要加强记忆就可以了,所以请这两位同学于晚自习结束前把学校的作息时间表默写给我。
我奇怪的是另外8位同学(四位男生,四位女生)都说在厕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女厕所有6个坑,我们班占了4个,男厕所我不知道有几个坑,但我们也占了4个……”有同学回答,“老师,5个。
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德育教育案例分析1. 引言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塑造了他们的品格和个性。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德育教育案例来探讨其影响和意义。
2. 案例背景这个案例发生在某小学,其中一个学生叫小明。
小明在学校的表现一直不太好,经常迟到、旷课,并且态度不端正。
他缺乏自律和责任感,也不尊重他人。
学校决定通过德育教育来帮助他改正这些问题。
3.1 个案分析在开始进行德育教育之前,学校对小明进行了个案分析。
他们观察到小明家庭环境不稳定,父母关系紧张,缺乏亲子关心和教育。
这些问题可能是导致小明表现不标准的原因之一。
3.2 制定方案学校组织了一支专业团队来制定德育教育方案。
他们首先与小明进行了面谈,了解他的情况和问题。
然后,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培养自律、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行为。
3.3 实施教育措施学校采取了多种教育措施来帮助小明改正不良行为。
他们组织了德育教育课程,让小明学习正面的生活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同时,他们也安排了个别辅导,帮助小明解决他在学习和与他人交往方面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教育,小明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开始按时上学,不再旷课,并且态度变得更加端正。
他也学会了尊重他人,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小明的成绩也有所提升,他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
4. 案例启示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个案分析和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德育教育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改正不良行为。
德育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个性。
5. 结论德育教育案例分析说明,通过个案分析、制定方案和实施教育措施,德育教育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和品质产生积极影响。
它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有助于学生全面开展和成长。
以上是对德育教育案例进行分析的文档。
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塑造作用。
有关德育教育的案例和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深化我们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德育教育案例(20篇)范文

德育教育案例(20篇)范文德育教育案例(20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德育教育案例第1篇: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班有个学生叫XXX。
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研究,提不起一点研究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一天都有学生向告状。
于是,找他谈话,期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研究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提高,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教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貌,之后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由于他的这种表现,以往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可是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
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也灰心了。
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可是有一件事让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在校体育课上,他参加了跳绳比赛,在最终筋疲力尽的时候,听到同学们为他加油的声音时,他没有放弃,咬着牙努力坚持。
当时的一幕让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可爱之处,他也是一个热爱团体,进取向上的孩子。
不能放弃这个孩子,要让他慢慢的转变,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决定先让他认识自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于是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问他教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明白吗?他说:因为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可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当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今后必须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之后,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研究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他有一点提高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
使他处处感到教师在关心他。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学校德育案例分析(一)一、基本状况李思甜是一位四班级的同学,她性格内向,平常不情愿跟同学们打交道。
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
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称赞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士气和承受力量,导致自信念的缺乏。
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同学,一提考试就没精神。
如何关心她增加自信念,走出这个阴影呢?二、案例分析1.个人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观看,我发觉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仔细,简单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准时、仔细地完成。
长此以往,学习成果便越来越不抱负,每一次考试都很紧急,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可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受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峻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力量,始终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胜利面前也很验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严峻影响她的身心健康进展。
2.家庭因素李思甜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担心、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老师因素在学校里,假如老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简单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
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讽刺和家长的不满。
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渐渐不信任自己的力量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渐渐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自信的缺失对同学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毕竟该如何引导同学增加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1、激励教育,唤起信念。
教育学理论告知我们,每个同学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盼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同学。
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同学,只有不会都的老师。
小学德育案例(精选5篇)

《小学德育案例》小学德育案例(一):小学德育教育案例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单亲家庭,和母亲一齐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
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透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期望他承认现实,应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最后使他们理解了我的推荐。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透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2024年小学德育案例论文 小学德育成功教育案例(模板9篇)

2024年小学德育案例论文小学德育成功教育案例(模板9篇)小学德育案例论文一陆伟华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都不及格。
性格倔强、固执。
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处事情绪化,易冲动。
遇事不冷静,特别受不了别人说它,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冤枉。
二、案例分析这位同学今年十二岁了,家里人教育一向都是用打骂的方式,包括他爸爸对待他妈妈也是如此,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三、辅导策略针对他的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1、鉴于他在如此家庭背景里长大,种种情况都情有可原,还是得用爱心去融化,用理智去浇灌。
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
就产生了自卑心理。
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四、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1. 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
2. 他犯错误,他不能冷静,教师应该绝对地冷静。
每次对于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
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让它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4、他对于受一些小冤枉最不能忍受,不能小事化无,这一点也需要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以给他讲一些宽容的小故事,读读关于宽容的名言,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结合他本人的事例来感受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的美好感觉。
讲讲生气对于身体,心理的伤害。
小学育德教育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但在学习上却显得有些马虎。
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对他在学习上的要求很高,希望他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然而,小明在学习上总是心不在焉,作业完成得马虎,考试成绩也不理想。
这让他的父母非常担忧,于是他们找到了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寻求帮助。
案例分析:一、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事业,成为优秀的学生。
然而,他们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导致小明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学校因素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首先,班主任老师对小明的关注不够,没有及时发现他在学习上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其次,学校德育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学生自身因素小明自身存在一定的德育问题。
首先,他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律意识。
其次,他在与同学交往中,有时会表现出自私、任性的一面。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方面(1)父母应调整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
(2)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
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学校教育方面(1)班主任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2)学校应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德育教育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 学生自身方面(1)小明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自律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小明要学会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行。
在与人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2023年小学德育教育案例(6篇)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篇一用心灵接近心灵去年秋天,对我来讲意义非凡。
在这个象征收获的季节里我迎来了我的第一批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深深明白中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它对人格塑造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其中一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未来。
正是抱着这种心态,丝毫不敢有所松懈,希望不仅能在知识方面传道,更可以在人生中这个充满变数的阶段为他们解惑。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由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一十班,班级有凝聚力,学生乐观向上,学习主动性强,形成了很正气的班风。
在这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的收获不少,感受颇多。
如何加强班级建设,创建充满活力,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呢?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一,信任学生,放开手脚高一十班入学时有55人(包括1名韩国籍学生),其中男生25人,女生30人。
从高一军训开始,通过观察我发现,我们男生训练热情高涨,训练质量很高,集体荣誉感很强,这是优点,但有些男生表现欲过强,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其中以x同学最为突出。
在训练时他表现得极为突出,对同宿舍的同学很热情,主动照顾身体不舒服的同学。
为了为最后的文艺表演排练节目,最强度很大的训练过后利用午休时间精心排练。
但由于纪律问题被其他老师批评过一次。
女生普遍训练踏实,较为细心。
我没有对过分表现的学生予以压制,而是在心中默默的计划。
开学后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特征,以及在军训中的表现并适当参考了他们以前的经历,任命了我办临时班委会。
并大胆的予以在军训中表现活跃的同学重要职务。
班委会名单宣布后,虽然嘴上说不想担任职务,从x的脸上我看到了一丝惊讶和得意的表情,更加坚定了这样做的决心。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也证明了当初的决定没有错,选择相信学生,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既稳定了本人及周围同学的情绪,也是能使他们在不断地为班级服务组织活动中找到自信,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
这样就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用学生的眼光来看问题。
记得美国总统华盛顿在他的演讲词中曾经这样说过:人,生来是平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作为老师,不能只停留在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
若是和孩子更加亲近,让孩子喜欢上你,那么孩子自然就更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听课更加专心,学习就更加有动力和激情。
然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
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
只有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关爱孩子,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走进孩子的内心,这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
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
”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时间陪伴和学习上的有效监督而养成懒散、逃避和隐瞒的坏习惯。
但他们的内心渴望被尊重,被表扬和肯定。
同时又常常感到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
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杨海雄,11岁,是六年的学生,农民工家庭。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
各门功课测试都不及格。
三、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杨海雄的父母工作忙,很少和父亲在一起,父亲是也比较放任和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
孩子一旦放错总是为孩子找理由和借口。
四、辅导策略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接触中我发现杨海雄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
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杨海雄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杨海雄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
”“杨海雄同学……”渐渐的,杨海雄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
通过努力,杨海雄成为了班级的灯长,每天很负责得开灯、关灯,同学们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杨海雄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
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杨海雄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还联系到他的母亲,说服她多用一些时间多
关心儿子,多督促孩子的学习,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杨海雄也从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3、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因为习惯不好,常被批评,令李明的心灵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敏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愿与别人交往,以故意捣乱来排解心中压力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
面对他的这种状况,我的教育以保护孩子的脆弱易伤的自尊心为出发点,鼓励他,不当众批评他,请同桌多关心帮助他。
适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他的小小闪光点。
4.有针对性的召开主题班会,激发起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为了使杨海雄学会自强,我组织了一次次主题班会,如,《面对困难和挫折,我……》、《我要坚强》、《我们有个大家庭》……。
在主题会中,孩子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我要像张海迪姐姐那样发奋学习、努力进取,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有的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要勇于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地战胜它们,做一个勇敢的人;有的说,我们的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兄弟姐妹……。
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杨海雄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
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孩子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孩子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
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