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和现实表现



如何撰写干部考察材料和现实表现

一、考察材料形成的目标要求
一要“实”。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要有观点,有事例,用事实说话,不要概念化的描述。
二要“像”。考察材料所描述的干部,要像考察对象本人。要抓住考察对象的本质特征,写出特点来,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三要“准”。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依据,准确无误,对考察对象的评价要恰如其分。
四要“全”。既要反映干部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又要全面地、历史地反映干部成长的过程。既要突出干部的某些特质,又要对干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既要肯定干部的优点,又要找准干部的缺点,作出全面分析。
五要“精”。要精心提炼观点,挖掘典型事例,避免罗列数字和事例;要言简意赅,详略得当,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撰写考察材料的基本方法
撰写考察材料入门容易,但真正要写好,避免出现常见问题,则并非易事。除了在收集材料、提炼观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要下功夫外,通常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按规范的格式写。首先是标题。其次是正文。一般不再写本人的自然情况和简历,从工作能力、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实绩、思想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来写,每小段提出一个观点,然后辅以典型事例加以说明。再次是缺点和不足。接着加民意情况(含会议推荐、谈话推荐和谈话考察)。最后是落款。
要求考察材料按规范格式写,并不意味着这个格式就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积极而审慎地,务实而创新地赋予考察材料以新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使考察材料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2、要抓住考察对象的个性特点写。人与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每个人的个性都会打上时代和社会的烙印,从而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如:有的很开朗,有的很腼腆;有的很温和,有的很严厉;有的很固执,有的很随和;有的很直爽,有的很含蓄等,撰写考察材料时,要善于把握这些不同的个性特征,把材料写“活”,把像画“像”。
3、要扣住考察对象的工作经历、岗位特点和取得成绩写。不同经历、不同岗位的人,会表现出来不同的气质、业务专长和工作绩效。要注重和善于把握这种显著的或者是细微的差别,真实而生动地加以反映。撰写时,在不忽视其过去任职经历的同时,更要重视其在现工作岗位上的表现,用最新鲜、最生动的材料表现干部的特质。对干部所取得工作实绩进行表述,一般要用大量的篇幅,也是考察材料的难点和重点,对此既不要“简单化”,也不能“绝对化”。

要注意分析干部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的关系,注意分清个人作用和集体政绩的关系,分清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等等。特别是要注意将那些工作努力,但由于客观条件过于困难,工作一时难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同工作不努力、无所作为的区别开来。不能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工作优劣的标准,特别是对那些在条件艰苦、矛盾突出地方努力工作,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注重打基础的干部,应给予充分肯定,体现正确用人导向。
4、要联系考察对象的拟任职务写。撰写考察材料时,要根据干部的拟使用方向,有侧重地如实反映其素质和特点。如拟作法检两院领导人选的,就要按照《法官法》、《检察官法》中关于任职条件的有关规定要求,注意看其是否具有法律专业知识,是否接受过专业教育培训,有无从事政法工作的经历等。对于拟作“一把手”人选的,除了共性的要求外,还应重点反映其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作风是否民主,能否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乃至错误意见;胸襟是否宽广,能不能团结同志,发挥和调动大家积极性一道做好工作等。
5、要找准干部存在的不足之处写。对干部的不足之处,要认真地加以分析,实事求是地予以反映,不能回避掩饰。要客观公正,不能主观推断,对群众反映的而又经过核准的或组织已经掌握的“不足”应该反映出来,并要用群众的语言,用写实的办法来表述。对群众反映但又未经核实或需交由纪检监察部门核实的“问题”,可不写入,但必须要另附材料加以说明。
一份考察材料形成后,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确保成为“精品”。
三、呈报材料的规范和要求
《干部考察材料》、《干部现实表现》呈报一律使用16K纸型(195×270mm)规格用纸。干部考察材料、现实表现的标题应使用小二号黑体加粗,正文应使用三号仿宋体(通常每页约20行,每行约25个字)。材料中的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应使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署名为呈报党委或党委组织部,并加盖印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