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_做框架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框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1f6040168884868762d645.png)
《做框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1.学生实验准备: 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实验记录表。
2.教师实验准备: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正方体框架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首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同学们见过这些建筑物吗?有哪位同学认识这些建筑物吗?(埃菲尔铁塔,广播电视塔,电线塔)同学们的见识真广泛,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它由哪些形状的框架构成的?(三角形)3.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我们称之为框架结构。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框架的特点。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环节。
(一)制作三角形和四方形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手中的两个框架(出示三角形和四方形框架),同学们想做吗?(想)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三角形和四方形。
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
4.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我们做的三角形和四方形哪个更牢固?(三角形)5.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把这个正方形加固呢?请同学动手做一做?6.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加一根木条,变为两个三角形),这个小组的办法真不错。
还有哪个小组有什么补充或者有不一样做法吗?7.我们加这根木条有什么作用呢?(更加稳定)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刚才的实验知道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这种特点来加固其它的框架结构。
(二)制作正方体框架1.下面请同学们再欣赏一组图片,看一看这些图片有些什么形状呢?(长方体,圆柱体,立体三角形屋顶)2.同学们有没有兴趣也来做一做正方体或者长方体呢?(有)3.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要求。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c09b07fad6195f312ba657.png)
第五课《做框架》【整体设计】《做框架》一课是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五课。
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本课的教学思路如下:1、初步认识框架。
通过三角形板与三角形框架的比较及四边形框架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框架。
2、制作简单框架。
通过制作三角形、四边形框架及加固四边形框架,认识到三角形框架是一种稳定的框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3、制作正方体框架。
先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个简单框架可以组合成复杂的框架。
正方体框架就是由许多个四边形框架组成的。
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框架。
4、加固正方体框架。
学生动手加固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
5、进一步认识框架。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品及建筑物的认识,知道这些物品或建筑物都是框架结构的。
同时认识到框架结构的其他特点。
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出如下特点:1、注重学生的动手制作。
本课是做框架,制作简单框架,加固四边形框架,制作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制作技能,业能让学生在动手做中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课不仅强调学生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发展,思考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让学习活动有别于一般的制作课,进一步体现出科学课的特点。
3、体现概念建构的特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简单框架到复杂框架的认知过程,经历从框架模型回归到生活实际的过程,概念逐步的建构形成。
4、体现“设计与技术”的特点。
本课是“设计与技术”课的典型,既有设计的要求,又有制作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设计方案的初定、预期目标的估计、工具手段的选择、方案之间的比较、最终方案的确定、操作制造的实践、评价总结的交流等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7122d9d5bbfd0a795673d7.png)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①增加材料的宽度②增加材料的厚度③改变材料的形状。
2.增加纸的宽度,会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的厚度,会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好办法。
2.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是W形,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拱形的力量1.简答题:为什么拱形可以承载很大的重量?答: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四、找拱形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如手捏鸡蛋不易碎)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
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4.人体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保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
五、做框架1.像起重机架、输电线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六、建高塔1.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空气阻力小。
2.框架结构的优点:可以用较少的材料构建巨大的物体,支撑起巨大的空间,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①增加材料的宽度②增加材料的厚度③改变材料的形状。
2.增加纸的宽度,会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的厚度,会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好办法。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做框架》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做框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f3b222ba1aa8114431d950.png)
1、既然大家都做好了,那么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更坚固呢?
2、教师演示分析: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的互相拉力和推力保持稳定,因此更坚固。
3、大家自己动手做实验感受一下。
1、大家看,把许多个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什么?大家尝试着做一下。
学
反
思
校长(主任)
签字:年月日
备注
周审
签字:年月日
备注
小计:节
月查
签字:年月日
备注
总计:节
学习
难点
1、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
学习
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
准备
1、学生实验准备: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实验记录表
2、教师实验准备: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课件、正方体框架
学习过程设计
程序
时间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评注、修改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3、实验对比
4、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2、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做好记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2、总结框架中具有三角形的更稳定
1、了解框架结构的优点(稳定、减轻自重等)
2、了解四边形框架、三角形框架、正方体框架的构造。
3、学会制作框架,提高动能力。
板
书
设
计
做框架:
1、框架
2、三角形框架
3、四边形框架
4、正方体框架
教
科目
科学
年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六年级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 (上)全册实验记录单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 (上)全册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d51d4a9f80eb6294dd886c5e.png)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 )实验内容2杠杆的科学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实验步骤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2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实验目的杠杆是否省力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4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4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9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实验内容5滑轮的研究实验目的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1、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能否省力。
3、动滑轮能否省力、改变方向。
实验现象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5《做框架》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5《做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967a3109866fb84ae45c8d2b.png)
做简单的框架
你能用这些小棒做出什么样的框架图?
三角形
四边形
观察一下这两个图形受到外力时会有什么变化?哪一个容易变形?
注意: 1、用适当大小的力,2、两次用的力要差不多大。
我们发现:三角形的框架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
稳 定 不稳定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压 力
压 力 推力
斜杆越多,能够承受的重量越大 在做好的框架上 放书,它能承载 多少本书?
观察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 使用这些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
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 撑出很大的空间 。还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牢固
课堂总结
•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 构。 • 2、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 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 • 3、增加的斜杆起“拉”“推”的作用, 使框架不变形。 • 4、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 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它的优点 是 既省材料又坚固 。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 和 四边形 。 3、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 拉和推的作用 。
• 二、选择题 1、加固正方体至少需要几根斜杆( A )A 4根 B 6根 C 8根 2、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B)A横杆 B斜杆 C竖杆 3、 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C )。A 正方体 B 长方体C 三角形 4、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 )。 A、支撑力大 B、实心的 C、抗风能力弱 5、三角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 )。A稳定 B面积小 C省材料 6、下列( B )框架不易变形。 A、 B、 C、 7、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形状是( C ) A正方体 B 长方体 C球形 8、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 )。 A、支撑力大 B、实心的 C、抗风能力弱 9、三角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 )。 A稳定 B面积小 C省材料 10、做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C )斜杆。 A8 B12 C6 11、框架结构中的“小格子”大多数是( C )形状的。 A、梯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框架结构》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框架结构》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9e16e8a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e.png)
的陈建秋,欢迎大家到我家乡 来☺.这张图就是著名的风景 点—鼎湖峰,它状如春笋,直 刺云天,高 170.8 米,堪称 “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 笋”。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测验承重力:这个框架可以托( )本科学书。
四边形框架有什么特点, 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埃非尔铁塔
1887年1月26日动工, 1889年5月15日开放,距今 100多年;
塔高320.75米,是当时 最高建筑,保持了世界记 录 40 多年;
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 水泥之外,整个铁塔是用 用7000吨钢铁、12000个金 属部件、250万个铆钉连接。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5《做框架》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5《做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6898f42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6.png)
浅谈民歌传承的教育作用1. 引言1.1 民歌的定义民歌是指流传于民间的歌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歌曲形式。
它源自于人们生活、劳动和情感的需要,反映了民间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民歌具有口头传承、简单易学、情感真挚的特点,通常采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人们的生活和感情。
民歌的传承是指将这些具有民间特色的歌曲世代相传,使其在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通过民歌的传承,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统,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民歌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保护和传承民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1.2 民歌传承的重要性民歌传承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
通过传承民歌,可以让后人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心情和价值观,从而加深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
民歌传承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体现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传唱民歌,民众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从而增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歌传承还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不同民族的民歌各具特色,通过交流学习,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民歌传承也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助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性格塑造。
民歌传承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值得我们重视和传承。
2. 正文2.1 提升民众文化素养民歌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载体,通过传承民歌,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教育中,通过学习民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认同感。
民歌传承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帮助人们更加包容和接纳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框架结构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框架结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ce03b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3.png)
框架结构简介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抗震房。
2024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做框架》课教案设计(1)
![2024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做框架》课教案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8062cd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3.png)
2024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做框架》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做框架》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与优势,探究不同材料制作框架的方法,学习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了解其应用场景。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不同材料制作框架。
3. 使学生理解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框架结构的特点与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直尺、三角板、圆规等。
2. 学具:彩泥、牙签、塑料棒、吸管、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如桥梁、房屋、家具等,引导学生发现框架结构的特点与优势。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如稳定性、轻便性、可扩展性等。
通过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制作框架的方法。
3.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使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指出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
六、板书设计1. 框架结构的特点与优势2. 不同材料制作框架的方法3. 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框架设计图,并简要说明其应用场景。
2. 作业题目:分析生活中一个框架结构,说明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分析报告,内容包括框架结构名称、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其他类型的结构,如网状结构、拱形结构等,了解其特点与应用。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内容-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内容-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9c708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a.png)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到三角形的不变性,并且能加固四边形。掌握用三角形加固框架的方法,设计、制造一个可以支持重物的框架结构,发展动手动脑能力。
课 题
做框架
课时
共 32课时
第13课时
教材分析
起重机架、输电线铁塔是一种框架式结构。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持出很大的空间。用木材、钢材建造的物体几乎都是框架结构的。研讨框架结构又给先生打开了一扇认识外形结构的窗口。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做简单框架。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让先生本人捆扎这样的框架,并发现三角形框架不变,四边形框架不不变。进一步研讨怎样把四边形框架加固,认识斜杆的作用。为下一个活动作认知和技能上的预备。
先生在图纸上画设计图。
4、请先生下去讲解他的设计,讲出某根筷子为甚么放在那计图来完成加固。
6、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框架承受分量最多,用的材料最少。
小组合作按照设计图来完成加固。并进行比较。
经过观察,可以直观建立框架的概念,并且引导先生认识框架结构的支持的作用,发现其中的小格子大都是三角形的。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现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
2、这类骨架式构造我们叫它框架结构。
3、这些建筑在结构上有甚么共同点?它们和实体的建筑比拟有甚么优点
先生交流汇报
二、研讨简单框架
1、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2、动手摆弄一下最简单的框架:三角形和四边形。告诉老师哪种框架比较安定?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6建高塔(框架式)》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6建高塔(框架式)》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da143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d.png)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6 建高塔(框架式)》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建高塔(框架式)》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课。
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不同形状的框架对高塔稳定性的影响。
教材通过简单的框架实验,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稳定性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在这一课中,他们需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从实验中总结规律。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概念较为陌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能运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难点: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并分析不同形状框架的稳定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发现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放大实验效果,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三角形结构的例子,如自行车三角架、铁塔等,引发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好奇心。
2.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搭建不同形状的框架,观察并记录其稳定性。
3.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规律。
4.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及其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1.实验现象:不同形状的框架稳定性不同2.稳定性规律:三角形 > 四边形 > 其它形状3.应用:生活中的三角形结构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观察分析能力。
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学设计和反思
![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学设计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9319b4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2.png)
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觉: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局部: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三、做一个巩固的正方体框架。
学情分析在农村有着丰富的学习科学的资源。
田野里、小河边等一些地方,随处可见做框架的材料,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在科学教学中,能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提供直接感知的物体,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形成正确的概念,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有很好的援助。
在这过程中,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好科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感情、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课依探究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
在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看一些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投影图片,找出这些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的共同点:都是用木头或钢铁构建而成,都比拟高大、牢固,从而为探究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为什么这么牢固打下伏笔。
同时通过较形象的比喻较自然引出了什么叫框架结构的概念。
在探究简单框架结构中,通过做——压——究——固顺序将探究逐渐深刻。
在运用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知识根底上,让学生去固定四边形框架,学生出现了不同的加固方法:有将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的,有将四边形变成“日〞字形和“田〞字形的,教师让学生猜想根底上,教师进行实物验证,从而得出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结论。
然后让学生观察塔和架子为什么高大而巩固的原因。
最后运用这一知识加固正方体框架,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刻,学生理解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概念目标,到达了“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过程目标,体验到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
2024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做框架》课件
![2024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做框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92a0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d.png)
2024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做框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结构与稳定性》中的第五节《做框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与分类;掌握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原理;学会制作简单的框架结构模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掌握提高框架稳定性的方法,制作出稳定的框架结构模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原理。
教学重点:制作框架结构模型,提高框架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框架结构模型、直尺、三角板、剪刀、胶带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框架结构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框架结构,如桥梁、房屋、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框架结构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分类及稳定性原理。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为例,讲解如何提高其稳定性。
4. 制作框架结构模型(10分钟)学生分组,按照要求制作框架结构模型,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框架结构稳定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制作的框架结构模型,师生共同评价其稳定性。
六、板书设计1. 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2. 框架结构的分类3. 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原理4. 提高框架稳定性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结构。
答案: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并绘制出结构图。
2. 作业要求:结构图清晰,稳定性原理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分析其稳定性原理,并尝试进行改进设计。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f1d00c30964bcf84b9d57bc3.png)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实验内容1使用工具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实验步骤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
3、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实验结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7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 )实验内容2杠杆的科学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实验步骤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2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实验目的杠杆是否省力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2011年9月14日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4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第5课 《做框架》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5课 《做框架》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6fbb418d58fb770bf68a559a.png)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做框架》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做框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5课内容。
在前面几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习框架结构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形状结构的窗口。
本课主要安排了两个教学内容:第一,做简单框架。
通过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两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认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框架不稳定,进一步研究用加斜杆的方式加固。
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引导学生在制作和加固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的技巧。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3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探究方法,但却缺乏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
对于本课教学的内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铁塔等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却很少有同学进行过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他们在游戏中时常会进行橡皮筋扎小棒的操作,但缺乏方法、效率低下;他们在五年级的数学课上就已经学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但当面对“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问题没有一个孩子能清晰地表述……因此完成本课的探究任务对学生来说非常感兴趣,也具有一定的挑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2人小组:10根短小棒,5根长小棒、10根皮筋;记录单。
课件、教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框架结构1.导入听说大家的课外知识都很丰富,我想考考大家,(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谁认识它?关于它你知道些什么呢?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
六年级科学(上)各课知识要点
![六年级科学(上)各课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8313688a0116c175f0e48f5.png)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费力的是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镊子、 筷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机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筷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机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些杠 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 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 上臂的肱二头肌处是用力点。 上臂的肱二头肌处是用力点。 阿基米德曾说: 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 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 轮 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 比刀杆要粗一些。 比刀杆要粗一些。 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在刀柄和刀杆粗细相同时, 5、在刀柄和刀杆粗细相同时,十字口的螺丝刀比一字口的螺丝刀更容易把螺丝 拧出来。 拧出来。 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6、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 )。
A、支撑力大 B、实心的 C、抗风能力弱
4、三角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 )。 A、稳定 B、面积小 C、省材料
5、做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 C )斜杆。 A、8 B、12 C、6
6、框架结构中的“小格子”大多数是(C )形状的。
A、梯形 B、长方形
知识回顾
填空:
1、圆顶形可以看成 拱形 的组合,它具有 拱形 承载压力
大的特点,又没有拱受压时向 外 推的力。
2、很多生物的身体部位有拱形结构。比如,人体的 头骨 、 肋骨
等部位有拱形的保护。
3、整个乒乓球的形状叫 球形 ,这样的形状可以看成是拱形的
组合
。
知识回顾
1、安全帽承载压力好的性能是利用( B )的原理。
C、三角形
简答题
做框架
请解释球形物体承受压力时的特点。
答:A、球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B、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 的优点,C、又没有了拱受压时向外推的力,D、圆形的任何一个地
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做框架
判断
1、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 2、三角形的结构比较容易倒。(× ) 3、三角形框架与正方形框架相比,具有省材料、更坚固的优点。(√ )
做框架
1、下列( B )框架不易变形。
A、
B、
C、
2、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形状是(C )。 A 正方体 B 长方体 C 球形
做简单的框架
你能用这些小棒做出什么 样的框架图?
三角形
四边形
三角形框架
长方形框架
注意:
1、用适当大小的力, 2、两次用的力要差不多大。
稳定
不稳定
作用在三角形上的力
压力 拉力
作用在三角形上的力
压力
压力
推力
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
当三角形的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 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了推力的作用; 当三角形的顶端受压力时,两边斜杆 受力向两侧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 到了拉力的作用。三角形正是通过三 边之间的推和什么形状?
三角形
总结:
框架结构的好处
使用三角形的框架结构,能使建 筑物坚固稳定,不易变形倒塌。
做框架
填空: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它的优点是 既省材料又坚固 。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 四边形 。 3、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 拉和推的作用 。
如何让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稳定呢?
加斜杆?
斜杆起到了什么作用?
支撑
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制作方法:
1、先做好上下两个 面,
2、用4根木棍连接 起来,
3、每条边尽量相等 。
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怎样加固正方体框框架?
加斜杆
●如果正方体框架承载向 下的压力,哪些地方可 以不加斜杆?
上下两面可以不加
A、拱形 B、圆顶形 C、塔形
2、国家大剧院的形状类似于( B )。
A、扇形 B、 拱形 C、塔形
3、下面( C )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A、圆顶屋顶 B、赵州桥 C、金字塔
4、人的脚能承载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C )。
A、脚骨的数量多 B、脚部的肌肉发达 C、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