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
三年级语文《不懂就要问》
三年级语文《不懂就要问》
《不懂就要问》是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的课文,课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
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不懂就要问》是一篇三年级的语文课文,主要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勇敢地寻求解答的故事。
在这篇课文中,孙中山先生描述了自己小时候在学校中遇到的问题。
当他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他没有选择放弃或逃避,而是勇敢地向老师寻求帮助。
通过这个故事,孙中山先生告诉我们要勇敢地面对问题,并且要积极寻求解答。
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启示。
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勇敢地提问,不要害怕被别人嘲笑或批评。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孙中山先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和怎样学习略读课文,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学习要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学建议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难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关于孙中山的相关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孙中山的生平经历,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切入课文1、同学们,在学习上你们有哪些好习惯?(学生畅所欲言)2、我国有许多科学家、伟人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孙中山就是其中的一个(出示孙中山的照片,交流资料)。
孙中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跟他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指出“*”,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标识吗?带有这个标识的课文叫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学呢?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即可。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01我会认背bèi(背诵、背书、背课文)诵sòng(朗诵、诵读、吟诵)例lì(例子、例如、举例)圈quān(圆圈、圈数、一圈)段duàn(段落、分段、自然段)练liàn(练习、练笔、熟练)糊hú(糊涂、糊口、含糊)涂tú(涂料、涂写、涂抹)呆dāi(发呆、呆住、吓呆)戒jiè(戒备、戒烟、戒掉)厉lì(厉害、严厉、厉声)挨ái(挨骂、挨打、挨饿)楚chǔ(楚国、清楚、苦楚)02多音字挨āi(挨着)ái(挨打)背bèi(背诵)bēi(背包)圈quān(圆圈)juàn(圈养)03近义词照例——照常流利——流畅霎时——瞬间清楚——明白糊里糊涂——稀里糊涂04反义词流利——结巴详细——简略05理解词语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霎时:极短时间。
照例:依照惯例或常情。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稀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形容对事物一点儿也不明白。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一……不……”形式的词语一声不响一毛不拔一字不落一尘不染一窍不通一声不吭一丝不挂一言不发一文不值06句子解析1.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
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地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
2.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照例”写出了“流利地背出前一天学的功课”对于孙中山来说不是偶然的。
3.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壮着胆子说明当时的教学方法不允许学生提问,孙中山这一问可要冒着被戒尺打的风险呢!4.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了解孙中山小时候善于提问的故事,培养勇于提问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精神。
3.2教育学生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勇于提问的精神。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如“不懂的事情就像一座山,挡住了前进的路”。
2.2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孙中山,激发学生的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关于孙中山的故事。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词义。
2.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孙中山的哪些事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2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4.分析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句,理解其含义。
4.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事情,如何勇于提问。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已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在分析课文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课后作业布置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给学生带来过重负担。
1.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不够,未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小结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分享时间较短。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5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能力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练通过阅读理解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信息。
教学过程:引入:1. 导入新课,通过观察课文标题、插图等,引发学生对“不懂就要问”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标题和插图,猜测课文内容。
展示与感知:1. 师生共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意境。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每个问题都有答案和解释的含义。
讲解与练习:1. 让学生按照课文的顺序,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
3. 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练习,包括选择、单词填空、判断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与运用:1. 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解释给小组成员听。
2. 随堂小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并和同学讨论。
3.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是否达到了理解“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有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教材选择是否合理:该课文与学生的年龄和实际生活是否切合,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4. 是否需要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实际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综合运用所学词汇,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暑假生活。
2. 学习运用简单的过去式来叙述过去的事情。
3. 培养学生爱好读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运用过去式描述过去的事情。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教案2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教案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在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提问,不懂就要问,并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演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勇于提问,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提问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多媒体设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
“上课时,老师讲了什么?我们学到了什么?”2. 提问:“当你们在学习时遇到了困难,你们怎么办?”学生回答。
3. 引出本课的主题:“在学习中,我们遇到问题时不懂就要问。
”步骤二:学习新课(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标题《不懂就要问》。
2. 朗读课文,并用多媒体或者板书展示课文内容。
3. 联系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小明遇到问题时选择了提问,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
4. 教师总结:“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提问,不懂就要问,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步骤三: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 发放提问卡片,组内学生相互提问。
3. 各小组书写提问问题并互相交流讨论。
4. 请学生选择几个问题进行演练,以便于全班共同学习。
步骤四:课堂展示(10分钟)1. 随机选取几组进行提问问题的演练。
2.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讨论,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提问问题的能力。
步骤五:反思总结(5分钟)1. 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不懂就要问”的重要性。
3. 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进一步练习如何正确提问。
教学方式:情境导入、小组合作、互动探究、课堂展示、反思总结。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课件ppt
糊涂
hú tu
吓呆
dāi
戒尺
jiè
厉声
lì
挨打
ái
清楚
chǔ
在词语里读轻声
圈出
quān
反义词
拼音开关
学认字
背诵
圈画
背
bèi
bēi
圈
quān
juàn
背书 背台词
背包 背负
圆圈 圈点
羊圈 猪圈
你会认了吗
段
例
戒
呆
楚
涂
厉
诵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说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不懂就要问
3
*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期学习的故事!
学习提示
略读课文
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课文
段落
照例
背诵
bèi sònɡ
lì
惊得目瞪口呆
吓得用书挡住脸
孙中山吃了豹子胆啦
孙中山这下可要挨揍了
默读第4-7自然段,思考: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自读提示
“戒尺”就是古代私塾老师惩戒学生的木板。
戒尺
返回
孙中山完成了先生布置的任务,他渴望进一步理解所背的文章内容,善于思考、敢于提问,所以先生改变了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中的内容。
√
√
√
√
课堂演练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 雅雀无声1.他背书总喜欢( )。2.老师刚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 )。3.这样( )地背,有什么用呢?
202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 人教(部编版)课件
哪些词句有新鲜感?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私塾”指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先生”相当于现在的老师。
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勇敢向先生请教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积累有关质疑的名言警句。2.收集有关勤学好问的故事。
1
bèi sònɡ
lì
duàn
hú tú
dāi
jiè
lì
ái
chǔ
quān
liàn
1.(说话)声音严厉。 ( ) 2.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 3.一字也没有漏掉,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非常细心的意思。( )
了解略读课
3 不懂就要问
*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人,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背 诵 照例 一段 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清楚 圈出 练习
背 诵 照例 一段 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清楚 圈出 练习
心理描写:他乐于思考,令人佩服。
孙中山为什么坚持要问问题呢?
质疑解惑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孙中山并不知道先生会怎样责罚他,但他还是问了。说明他是个有勇气、学习认真的孩子。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地方。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三)研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3、讨论: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4、集体交流阅读心得。
5、指导朗读课文。
6、这篇课文你读过之后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7、讨论交流: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六)说板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说课第【2】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17个字,会写9个字。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孙中山的相关资料。
2、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感知,合作识字。
1、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卡片,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1)指名读,读的对就跟读。
(2)全体同学齐读词语。
4、教师检查生字。
(1)指名读,并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2)齐读生字,重点强调易错的字。
5、再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的更通顺、流利,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懂就要问》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孙中山小时候敢于提问的故事,懂得“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孙中山。
(2)抓住重点句子,展开想象,感受孙中山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到问题要敢于提问,勇于探究,培养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教学难点: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课题,教师简单回应。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对易错字进行讲解。
3.精讲细读(1)学习第一段,感受孙中山的好学精神。
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的主要意思。
②引导学生关注孙中山的言行,感受他的好学精神。
(2)学习第二段,了解孙中山敢于提问的故事。
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②抓住重点句子,展开想象,感受孙中山的品质。
(3)学习第三段,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段的主要意思。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理解。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主要意思。
5.拓展延伸(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的做法,引导学生勇于提问。
(2)布置作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解答。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交流中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在课堂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评价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结合语境学习生字、词语,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辨析使用多音字。
2.通过结合两幅插图,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交流中明白文中蕴含的“不懂就要问”的道理3.通过圈画、有感情地朗读、写法探究等方式品读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能尝试自己写出有新鲜感地句子。
学习重难点1.通过结合两幅插图,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交流中明白文中蕴含的“不懂就要问”的道理2.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等方式读懂这些词句,再与同学交流,并自主积累。
课前准备课件制作评价任务设计单元总任务开学啦,校园里发生了新鲜的变化,“鲜多多”校园主题旅游特邀您带上好奇心一同去感受校园的新鲜见闻,收获成长。
在学习中我们一起寻找新鲜词语和句子,主动积累,期待在游览校园话说新鲜的时候听到你的精彩发言。
课时评价任务同学们,阅读可以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探寻世界之初的奥秘。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之中呢,让我们一起探寻吧!驱动性任务:游览校园话新鲜,一起去探寻不一样的新鲜见闻。
子任务1:探鲜词汇读一读子任务2:探鲜课文理一理子任务3:探鲜词句品一品子任务4:探鲜道理讲一讲教学活动设计多问题,只要我们勤思考、敢发问,就会有所收获。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课文《不懂就要问》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当学生问孙中山,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孙中山说:“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提问。
只有敢于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中,首先介绍人物,引出课题。
再引导学生发现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接着,我紧扣本文与精读课文的不同点,结合文中泡泡语、课题下方提示语等,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明确了此类文本的训练要素。
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新词,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行文顺序,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和内容概括。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课文原文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样。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
”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不懂就要问》教案1教学要求: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懂就要问》教案
-在句子结构分析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图示法或拆解法,将句子分解为易懂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进而理解句子含义。
-对于勇于提问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设置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给予积极评价,以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阅读习惯。
2.强化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使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所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善于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出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大家对于勇于提问的态度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让学生更自然地融入到这种学习氛围中,仍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课文重点句子和词语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更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2.教学难点
-词语的灵活运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将新学的词语灵活运用到句子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一大难点。
-句子结构的分析: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勇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勇于提问的习惯,敢于挑战权威,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不懂就要问》部编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提问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举例: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孙中山小时候在学堂敢于提问、勇于探究的故事,明白不懂就问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2)学习生字词,掌握提问的相关词汇,如:“问”、“答”、“课”、“书”等。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提问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提问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勇于提问、善于提问。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提问的基本概念。提问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我们获取信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孙中山在学堂敢于提问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提问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生字词学习和提问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字词,为提问和表达疑问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举例: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培养提问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拓展
学贵有疑,不懂就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新课导入
同学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一般
是怎么处理的?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孙中山遇到不懂
的问题是怎么处理的?
哪位同学知道孙中 山先生小时候是个 什么样的孩子?
不 懂 就 要 问
学习目标 1.会认“诵、例”等13个生字,掌握两
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
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
私塾 读书时,为了 弄懂书里的意思 ,
大胆向先生 提出问题 的故事,赞扬
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 的精神。
课文解读
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
说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读书上课 的,跟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 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 熟了,老师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 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上课,把老师称为先生。上课时, 先生带着学生读,然后让他们背诵,但从来不讲书里的
的重要组成部分。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
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
字词学习 bèi sòng
背诵 发呆
dāi
照例
jiè
lì
一段 厉声
liàn lì
duàn
糊涂 挨打
shà ái
hú tu
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
说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对待学习
的,当他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 么处理的。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 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把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 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 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从“照例”“流利”可以看出孙中山学习非常认真, “连连点头”说明了孙中山是个学习很好的孩子,得 到了老师的认可。“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表现出 孙中山是个很聪明,记忆力很好的孩子。
意思。
而我们现在是在学校上课,课堂上老师讲课会很有趣味,
书中的知识点老师会分解开,用我们能懂的方式讲解。
小组讨论:你喜欢这种“只背
不讲”的教学方式吗?为什么?
“只背不讲”的教学方式并不好,因为如果学生不
理解书中的意思,那么背下来也没有意义,而且死
记硬背的知识很容易就会忘记。只有理解了才能更 快更好更持久地记住知识。
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
一说孙中山提问后同学们是什么 表情,课堂氛围怎样。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 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同学们都吓呆了,课堂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这里可以看出孙中山当时提问是一件多么 胆大妄为的是,也衬托出了孙中山对学问 “不懂就问”的态度。
指名读课文第4-6自然段,
戒尺
清楚
chǔ
圆圈
quān
练习
霎时
【照例】指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流利】指话说得快而清楚;文章读起来通畅。 【糊里糊涂】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摇头晃脑】形容脑袋摇来摇去的样子。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厉声】指(说话)声音严厉的。 【一字不漏】指一个字也没有漏掉,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 【详细】周密完备。
知识锦囊
孙中山(1866年——1925年) 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 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 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
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
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
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 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 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 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
分角色读课文第7-8自然段,说 一说孙中山是怎样理解学问的。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 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结构梳理 私塾读书 交代起因 不 懂 就 要 问 照例背诵 流利 勤 学 好 问
糊里糊涂
提问
老师讲解 挨打也值得
随堂练习
段
断
锻
1、这个路( 段 )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大家要注意安全。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 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
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
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孙中山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愿意糊里糊涂地背,所以 他冒着被责骂的危险壮着胆子问先生。从这里可以看 出孙中山是一个勤学好问、认真学习的人。
说一说孙中山提问后先生是怎样 对待孙中山的。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 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从“厉声”可以看出先生很愤怒。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 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 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发现孙中生完成了功课,希望能进一步理解文 章内容才提问,态度才改变,并讲解了书中的内容。
2、我背完这( 段 )课文后,就要去( 锻 )炼身体了。 3、我的铅笔( 断 )了,你能借我一支吗?
随堂练习
1.例:咿咿呀呀(AABB)
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平平安安
2.例:连连点头(AABC)
津津有味
人山人海
闷闷不乐
大摇大摆
念念不忘
十全十美
3.例:糊里糊涂(ABAC) 4.例:一字不漏
一(言 )不(发) 一(丝)不(苟 ) 一(毛)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