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水灾一座城市的自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姚水灾:一座城市的自救
2013年10月14日,余姚市同光村内街道仍然积水未退,没过大腿,呈深褐色,里面浑浊一片。
本报记者刘科发自浙江
在宾馆里被困了两天之后,冯海荣决定尝试带着家人离开余姚。
37岁的冯海荣是余姚市信天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10月7日上午,冯海荣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余姚市政府发布了暴雨预警信号,他特别用手机查了下红色警报和橙色警报的区别。
当天下午,冯海荣去家中把妻儿接到了宾馆入住,“我当时跟在公司的员工讲,你们今天别回去了,看情形晚上估计会停电停水,我给你们在公司边的宾馆开好房间,住在宾馆安全点。”
事后回忆,冯海荣觉得自己的预判对了。
雨最初是从10月6日下午开始下的,到10月7日,余姚的雨越来越大,从7日夜间开始,余姚的主城区的多数小区开始停电,整个城市处于一片汪洋中,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大量汽车像下饺子般浸泡在积水中,道路瘫痪,多个街道水深超过1米。
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台风“菲特”给余姚带来了解放以来最大的一次24小时集中降
雨量,“两天时间,老天爷差不多把68个西湖的水倒到我们余姚头上”。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8日8时,余姚过程雨量496.4毫米,姚江水位最高达5.33米,超警戒水位1.56米。
姚江从绍兴上虞市东南部山区发源,流经余姚后,由西往东,进入宁波市区,到达三江口,然后随甬江入海,而这次,余姚所在的姚江流域出现了滞涨河水倒灌的局面。
宁波气象台作出的解释是,“由于余姚的地势特点,东北面是平原,西南面是四明山脉,四明山脉像余姚边缘的一堵墙,把来自海上的丰富水气都给拦截下来,留在了余姚境内,雨水又顺着地势高处流向了平原地区,导致水库、江河水位普遍上涨,城区水排不出去。”
“最害怕的是对未知的恐惧”
从7日夜间开始,冯海荣所在的宾馆大堂中挤满了附近灾民,手机有电的人几乎全在打电话,打听各种消息。不过,手机的信号像各种信息一样混乱,“手机信号不行,不是串号就是打不出去,这样的话,两眼摸黑,宾馆因为用柴油机发电,还算能保证正常供电。”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天,冯海荣变得越来越焦虑,“我当时有顾虑,断水这么长时间,如果继续发酵,正常的话,各种腐烂物都会翻上来,包括饮用水在内可能都会出问题,身边的人也都人心惶惶,这种困境没有亲历很难体会,通讯
联系不上,我是幸亏老婆孩子都在边上,不然人肯定得焦虑死,最害怕的是对未知的恐惧感,因为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怎么样,接下来几天是不是会更糟糕。”
与冯海荣一样,32岁的企业主韩明波这时也正在自己的家中,家住余姚市区文山路的他,困在家中,担心着自己父母的情况,“一直联系不上在乡下的爸妈,老人年纪大了。这两天各种消息都有,我心里很慌。”
此时断水、断电、断通信的余姚,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只剩梁周线一条,在得知这个消息后,10月9日这天下午,冯海荣决定冒险绕路上良周线,把妻儿送回老家宁海县。
“要么继续困在这里,要么就放手搏一搏,这完全看运气,前面那辆车开过去了,也许你的车跟在后面,偏差了几厘米,就掉进去了,开的时候很担心,因为车上有两个孩子,在他们前面不能搞得很焦虑,小孩子是很敏感的。”冯海荣说。
“我老婆在车上跟我说,‘老公,你看我身上衣服全脏成这样了,明天要去买新衣服啊’,这样的对话我们讲了十分钟之后,心里就沉重了,人毕竟是讲感情的,我们在余姚有那么多朋友,还有更多不认识的人还在受灾,我们只是幸运,住进了宾馆,还开车出了余姚。”
9日夜间,冯海荣到了宁海县,他在这里拥有另一家公司,“我在宁海的朋友讲,‘老冯你自己逃出来就好了,还
跑回去干什么啊’,我说人总要讲感情的,自己跑出来就好了,凭良心说,心理上过不去,哪怕在余姚没有认识什么人,我也会想着去救援的。”
冯海荣决定回余姚救援,他在当夜立刻分配宁海公司的员工去负责采购各种物资,“包括像矿泉水、蔬菜、土豆、肉、米、消炎药、消毒水、创口贴、手电筒、蜡烛,面包等,特别是充电宝,因为停电,充电宝甚至卖到了500元一个的价格,有切身体会之后,我知道了哪些东西是真需要的。”
10日上午,冯海荣安排员工继续采购物资,最关键的是购买橡皮艇,他跑遍宁海县购买了五艘橡皮艇,另外又从宁海县钓鱼协会借了两艘大号橡皮艇,叫了两个宁海的朋友,用皮卡和越野车拉了三车物资,从宁海返回余姚。
“真正在大自然面前,个人确实无能为力,但总不能坐以待毙吧,这次还好只有余姚是重灾区,如果宁波也遭殃了,我是肯定出不去的,那后来的物资也不可能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事后回忆,冯海荣仍心有余悸。
自发救助灾民的“富二代”
黄寅(化名)是在10月8日上午离开余姚家中,出发去参与救灾的。2007年年底,黄寅从海外归国,目前是余姚市海外归国人员发展促进会(下称海创会)的秘书长,该组织是余姚当地的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现在会员130余人。
“我们就是外面被称为‘富二代’的这批人,在国内读不好书,花点钱去国外镀金的人群。”黄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们要改变外界对我们是纨绔子弟的印象”,他们通过亲人、朋友、同学,募集来逾40万元的救灾物资。
由于余姚城东地势较高,在这次水灾中并没有停水、停电,海创会在城东的一个会员家里成立了一个临时办公地,“我从邻居家里借了一条橡皮艇,我们的一个副会长当时正在上海出差,从上海带回了一个动力艇,还有我们的一个创业导师赵翰年一个人从宁波筹来了9条橡皮艇。”黄寅说。
30多位年轻的“80后”海创会成员参与了救援组成了一个小团队,按照计划,他们4个人分配一艘橡皮艇,通过这些橡皮艇,深入到花园新村、蜀山大闸、丈亭、竹山桥等重灾区。
由于停电,海创会的成员在天色微亮之时,就驾驶着动力艇穿梭在姚江面上,寻找需要帮助的灾民。
与海创会的成员类似,32岁的俞熠华也是“80后”,他在余姚市城区南滨江路开着一家名为小城大厨的饭店,该店在今年5月1日开始营业,饭店现有员工五十多人。
余姚是宁波地区的经济重镇,多年来,这座城市被认为经济富裕,在2013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余姚位列第十位,当地人口80万,外来务工者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