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会税处理差异与纳税调整(ppt 41张)

合集下载

固定资产减值及折旧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及折旧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及折旧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一、固定资产减值当期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按税法规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由于市价大幅度下跌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期间与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资产损失的期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作为可抵减暂时性差异,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增。

[基准1]顺达公司2021年12月购得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价8000万元,预计采用10年,预计天量残值为零。

该企业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

自2021年起至企业利润总额均为2000万元,2021年末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4760万元。

企业适用于所得税税率33%,不考量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固定资产已加固定资产=800×3=2400(万元)计税基础=8000-2400=5600(万元)固定资产资产减值=5600-4760=84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准备工作的会计分录如下: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40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400000展开所得税财务会计处置时,顺达公司计提的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准备工作无法在应纳税所得额中计入,应当将其做为灰鳍减至暂时性差异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化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为2840万元(2000+840),缴税所得税为937.2万元(2840x33%)。

2021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760万元,计税基础为5600万元(8000-2400),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以减免暂时性差异,证实税延所得税资产277.2万元(840×33%)。

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法核算差异

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法核算差异

新税法下如何把握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一、固定资产的范围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

差异分析:虽然会计与税法对于固定资产定义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两者的实质应当是一致的。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一)计量原则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其中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

差异分析:由此可见,会计和税法对于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二)外购固定资产新准则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实施条例》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差异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是一致的。

但对于"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税法对于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的确定并无特殊规定,因此,对于会计确认为当期损益的部分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此时,企业应当记载固定资产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之间的差异,再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或者处置出售固定资产时,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

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

二、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收的差异分析及调整(一)固定资产的界定与确认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而且只有当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才予以确认。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在税务处理上,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纳税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在会计处理上,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3.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

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应当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第一,外购的固定资产,按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

第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竣工结算前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计税基础。

第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孰低者,加上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作为计税基础。

第四,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作为计税基础。

第五,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取得的固定资产,按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固定资产的税务和会计怎么处理。

一、新准则下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流程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中,除固定资产盘亏是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其余的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出售、报废、投资、捐赠、抵债、调拨都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即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然后再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进行转出,而新准则将不再像旧准则一样全部按账面价值分别转入“营业外收(支)”(出售、报废、捐赠)、“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应付账款”(抵债)、资本公积“(调拨)等科目,对一些特殊事项,倒如,将以固定资产抵债、用固定资产投资等事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采用”公允价值“转入相关的科目。

由此将产生会计与税法上新的差异。

二、所得税方面1、以固定资产抵债,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新准则最大的“亮点”就是债务重组业务交易价格的变化。

即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低偿债务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过程,首先是债务人将非现金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处置,以确定转让收益;再以处置所得(公允价值)偿付债务,同时据此确认债务重组损益。

这表明债务重组交易最终以公允价值作为交易价格。

【例1】A企业与B企业达成债务重组协议,A企业将其一条生产线(原价10万元,累计折旧4万元,公允价值7万元)偿还B企业的债务8万元。

假定以上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A企业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00累计折旧 40000贷:固定资产100000债务重组收益:8万-7万=1(万)资产转让收益:7万-6万=1(万)借:应付账款8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60000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 10000——债务重组利得10000纳税分析:由于新准则采用了等同于税法上的使用的销售价格——“公允价值”,并将债务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了“利得”——“营业外收入”账户,不再像旧准则一样计入“资本公积”账户,这样,新准则下以固定资产抵债,在所得税方面不再产生财税差异,勿需进行纳税调整。

资产的会税差异

资产的会税差异

一、固定资产部分1.1初始计量和计税基础差异1.1.1超出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取得的固定资产,会计成本小于计税基础。

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所得税法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以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历史成本计价。

由此可见,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不按现值计价,不对支付价款折现。

1.2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与税法的差异1.2.1折旧范围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包括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所得税法规定: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得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和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也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1.2.2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的差异会计准则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做具体规定,只是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其使用寿命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所得税法虽然也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做具体规定,但规定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最低年限,如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 年;电子设备为3年。

1.2.3折旧方法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所得税法规定:除特别规定允许加速折旧或一次性折旧的固定资产外,一律采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扣除;加速折旧只能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计算,采取加速折旧计算方法的企业不得缩短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差异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差异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差异为了更快的与国际会计接轨,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国于2001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颁布了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准则不断的修订。

同时,我国于2007 年3 月16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同日胡锦涛主席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 号,自2008 年1月1日起施行。

新的会计准则和新的税法都对固定资产的处理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在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上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会计核算的目的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反应,,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而税法则是以课税为目的,要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

同时它也发挥一些调节经济、促进公平竞争的作用,还要为方便征收管理考虑。

这就不得不产生差异,下文我们就简单的探讨一下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具体的差异以及为了企业的经利益我们该如何合理的减少我们的纳税成本。

一、差异原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产生了差异,对于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我们有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目标不同会计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也就是说,会计核算的目标在于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税务部门只是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一小部分。

而税法则是以课税为目的,要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

同时它也发挥一些调节经济、促进公平竞争的作用,还要为方便征收管理考虑。

(二)原则不同。

目的不同导致了二者遵循的原则有很大差异。

1、会计核算原则与所得税税前扣除的5条确认原则相比,虽然都规定了配比原则和相关原则,但其所指的内容却不尽相同。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及其调整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及其调整
[1TJC r l, Lnme ra dK R P t n. h ei it o a 1 ] ar lT J is i ,n er iT eR l bly f i o e o a i F r
Vau e s sHitrc l s n mmi n:Evd n e fo C o e l e v ru so i a t  ̄r Co I o i e c r m l s d—e d n
6 万元 .而税法上允许扣除的折旧金额各年均为 10 0 产计提折旧。 但是 , 在企业所得税法 中明确规定: 计算企业 为 10 08 所得税时部分 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 其中包括“ 房 万元。则 2 0 年由于该项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不同将产
0万 20 0 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与经营活动无 生 10 元 的可抵扣 暂 时 性差异 。09年则 产 生 6 万 元 的可 抵扣 暂 时性 差异 , 这些 差异 将形 成 递延 所 得税 资产 。

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税前扣除。 这就使得固定
资 产 的会 计处理 与税 务处理 产生 差异 . 在计 算所 得税 企业

固定资产 折 旧方面 的差异
由于会计 准则 和所 得 税法 对 固定 资产 折 旧的规 定 不 时必 须进行 纳税调整 。 例如 , 司 2 0 年 1 月 1E购 人 一套 设 备 , 价为 公 07 2 t 原 同 ,常常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产生差异 .
d i 1 . 9 9ji n 17 o: 0 3 6 / s .6 3—0 9 .0 0 3 0 0 .s 14 2 1  ̄ . 1
[ 中图分类号]F 3 [ 21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142 1) —0 40 63 09 (000 02- 2 3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 提供劳务、 出租或者 关的固定资产” 等。企业会计上通常将这些 固定资产计提 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使用时间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非货币 的折旧计人 当期的管理费用。 减少当期的利润 , 因此企业 性资产。 它作为企业 的一项重要的资产单独列示于资产负 计 算应纳 税所得额 时 , 调增 当期 的应纳税 所得额 。 应 债表中, 财政部专门制定 了《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 固 2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的差异 .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 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

纳税调整与所得税会计差异分析(ppt 79)

纳税调整与所得税会计差异分析(ppt 79)
资产负债表日,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地估计 - 劳务成本可补偿 - 劳务成本不可补偿
·税法 :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产生收入差异
1. 让渡现金使用权收取利息收入 ·会计制度:符合利息收入确认条件,利息收入据实核
算。
·税法: · ·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非营利性基金会,利息收入
关的金额,应在会计利润基础上作纳税调整,计算应 纳税所得,据以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2. 差异处理方法
·区别不同税种进行处理
··企业流转税及附加:按月稽证,应当月处理差异 ··企业所得税:一般按年结算,采取年末纳税调整方

·根据具体差异不同性质,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永久性差异:这种差异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转回。
1. 营业成本差异
·销售(营业)收入 ·存货计价方法
·工资及三项附加
·固定资产成本差异2. 源自业费用差异 ·广告费开支 ·佣金支出
·业务宣传费开支 ·保险费支出
3. 管理费用差异 ·坏账与坏账损失 ·存货跌价损失 ·技术开发费用
4. 财务费用差异 ·非金融部门借款利息 ·关联方借款费用
·总机构管理费用 ·业务招待费 ·无形资产、开办费摊销
4. 历史成本原则 ·会计制度:当资产发生减值时,允许计 提减值准备
·税法:对有关资产背离历史成本时必须 按税法规定方式确认
5. 谨慎性原则与据实扣除原则 ·会计制度: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应当加以合理估计。
·税法:坚持有关损失实际发生时再申报 扣除
6. 重要性原则与法定性原则 ·会计制度:根据经济业务本身性质和规 模,根据选定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
· 税法: 增值税 所得税
··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可 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税会差异 PPT课件

税会差异 PPT课件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2.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会计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 失,税法规定待以后期间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减。
企业为销售商品而承诺的产品保修费用 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11
3.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会计在以后期间确认收益, 但税法需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如对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 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 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
但是,企业所得税法不认可可变现净值和现值计 量,对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 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17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视同销售收入的纳税调整 (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纳税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8
二、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差异的类型 (一)永久性差异
1.会计确认为收益,税法不确认为收益 不征税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
投资收益 免税收入 2. 会计不确认为收益,税法确认为收益 企业将自产的产品(或货物)用于捐赠、赞助等
用途
9
3.会计确认为费用或损失,税法不允许扣除 或不允许全额扣除
系主体的微观经济利益。 税法:倾向于保护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 (二)核算(计算)的基础不同 会计:要求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税法: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
责发生制为首要原则,但有例外情形。 (部分收入确认和费用扣除更强调收付实 现制)
4
(三)遵循的原则不同 会计:(主要有以下8项)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86页PPT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86页PPT
要求及税务风险
• 能列入不征税收入的一般都是专款专用,未按照要求对不 征税收入的支出单独核算,会导致不符合不征税收入的条 件而变成征税收入。
• 不征税收入形成的固定资产和费用的相应所得税 的后续管理
• 不征税收入不属于税收优惠,不需要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但是税务机关历年的重点检查项目,企业应该对不征税收 入形成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和费用支出单独进行核算,以备 税务机关检查,同时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根据企业 核算的相关资料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会计处理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的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 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 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用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 接计入取得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自相关资产的可供使用时 起,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营业 外收入
1
0















第二部分:企业所得税会计
1、收入类的管理及风险控制 • 税法收入包括的内容:
①销售货物收入 ②提供劳务收入 ③转让财产收入 ④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⑤利息收入

⑥租金收入
⑦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⑧接受捐赠收入
⑨其他收入
对各项收入的后续管理,主要检查收入总额确 认和计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主营业 务收入增长率和投入产出的比率评估检查)
2、扣除类的后续管理及风险管控
• (!)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两大条件和基本原则 • A、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两大条件
• 第一,发生的费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主要 通过合同、协议和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来界定;

固定资产原值和计税基础差异及纳税调整【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固定资产原值和计税基础差异及纳税调整【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固定资产原值和计税基础差异及纳税调整【会计实务经验之谈】一、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对比外购固定资产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见下表:会计准则规定税法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八条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一)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外购固定资产差异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外购固定资产的原值与计税基础是不存在差异的,但是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则存在差异。

(一)外购固定资产票据的问题税务上对于外购货物发生的支出必须强调要有合法的发票或票据,否则即便是实际支出了也不能作为计税基础。

而会计上则没有强调发票的问题。

(二)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问题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固定资产采购款时,会计上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先确认并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然后在付款期内分摊计入“财务费用”。

而税务上则不需要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划出一部分,仍然是按照合同约定价款及发票金额确认计税基础。

二者在原值与计税基础方面有明显的差异,直接导致后期折旧计算与税前扣除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二、案例实务及所得税申报表填报【案例】甲公司2014年12月向乙公司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了一台机器用于生产,乙公司负责包安装、调试,调试合格后于12月31日移交给甲公司投入使用。

新准则固定资产会计与税法差异

新准则固定资产会计与税法差异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从及时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稳健经营的谨慎性原则出发,制定了具体的会计核算办法;税收法规从历史成本和收入与成本相配比原则出发,制定了相应的税务处理方法;会计与税法是不同的领域,因此,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收处理存在较多的差异。

一、固定资产定义的差异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从不同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定义。

准则只规定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而税法不仅规定年限还规定了价值。

二、取得固定资产时入账价值的差异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成本具体差异,一般说来有下面几种情况:1、按准则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不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期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

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固定资产减值的纳税调整
章节副标题
固定资产减值与所得税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的纳税调整依据
固定资产减值对所得税的影响
纳税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固定资产减值与未来税款的关 联
固定资产减值与增值税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对增值税的影响:减值可能导致进项税额转出,从而影响应纳税额。 纳税调整的方法:根据减值情况,对增值税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税款计算的准确性。 会计处理的要求: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对固定资产减值涉及的增值税进行会计处理。 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如有疑问或需调整,及时与当地税务部门沟通,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
加强对固定资产减值业务的内部审计,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和改进,及时发现 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提高固定资产减值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固定资产减值业务进行 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固定资产减值内部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风险评估
风险识别:识 别固定资产减 值可能面临的
风险因素
风险分析:分 析风险发生的 可能性及影响
程度
风险应对:制 定应对措施, 降低风险对企
业的影响
风险监控:持 续监控固定资 产减值风险, 及时调整风险
管理策略
风险应对措施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 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
固定资产减值会 影响企业的投资 决策,进一步影 响企业的现金流
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固定资产减值可能导致企业资产减少,从而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 固定资产减值可能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固定资产减值可能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从而降低偿债能力。 固定资产减值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11.3资产的税务处理 课件(共31张PPT)- 《税法》同步教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1.3资产的税务处理 课件(共31张PPT)- 《税法》同步教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4)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 (5)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
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 (6)改建的固定资产,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租 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产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安全设备折旧费使所得额调增=36.8-18.4=18.4(万元)
故正确答案为A项。
二、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生物资产的概念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 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 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农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 待售的牲畜等。
(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准予扣除。
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如下: ➢ (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 (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 (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 (7)其他不得计算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 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 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 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 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二)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 (1)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 使该项资产到达预定用途产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定可使用状态。

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①2010年3月1日购入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 118(100+10+7+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135 ②领用原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③领用产品时: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20 20

30
30


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时的差异与纳税调整
外购的固定资产 赊购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自制的固定资产 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租入固定资产 盘盈固定资产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应该按照取得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例】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
2014年3月1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买价为
100万元,进项税额为17万元,同时支付运费10万元,装 卸费7万元,保险费1万元,取得货物运输的普通发票; 安装过程中领用生产用的原材料20万元,其购进时的进 项税额为3.4万元,领用企业的产品用于安装,产品的成
本为30万元,市场价为40万元,2014年10月1日设备达到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如何摊销?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期初长期应付款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 =(当期期初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当期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 ) ×实际利率 =[(当期期初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累计已支付的长期应付款)-( 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累计已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 ×实际利率
固定资产的会税处理差异与纳税调整
固定资产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一、固定资产界定的差异分析 1、会计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 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


2、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 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 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 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注意:对已出租的建筑物,会计上按照投资性房地产进 行管理,税法上按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不同生产能力的设备X、Y、Z。丁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
货款480万元、增值税税额81.6万元、包装费4万元。X设 备在安装过程中领用产成品账面成本3万元,该产成品 的不含税售价为3.3万元,适用增值税税率17%,支付安 装费2.5万元。假定设备X、Y和Z分别满足固定资产的定
义及其确认条件,公允价值分别为192.96万元、259.48
出为计税基础。

会计和税法基本无差异
2、赊销方式取得固定资产

购入固定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 具有融资性质的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现值,即本金) 未确认融资费用(利息)

贷:长期应付款(本金+利息)

赊销方式购买固定资产,且在合同中规定的付款期限比 较长,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通常在三年以上)时,应 当以折现值入账
④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168 168
注: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 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 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税法与会计不存在差异

【例】丁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3月1日,为 降低采购成本,向甲公司一次购进了三套不同型号且有

税法对于分期付款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为总价款

会计和税法存在差异。
例题:A公司2013年1月1日从C公司购入一台不
需要安装的N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 已收到。购货合同约定,N型机器的总价款为 2000万,分3年支付,2013年12月31日支付 1000万,2014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2015 年12月31日支付400万,假定A公司3年期银行 借款年利率为6%,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等其他因素,不考虑增值税。 (P/F,6%,,3)=0.8396
1、外购固定资产
入账成本=买价+场地整理费+装卸费+运输费
+安装费+相关税费(如果是增值税则允许抵扣 )+专业人员服务费
外购的固定资产分为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不需
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提示:员工的培训费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
予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处理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 支出。包括了直接支付的价款,运杂费、保险费 、包装费、安装费等,也包括间接费用比如借款 利息资本化的部分。
注意:2016年5月1日全面实行“营改增”,企业购
建(包括购进、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改 扩建、安装等)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可以抵扣(不再区分动产或者不动产),不再并 入生产成本。
万元、83.56万元。如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计算X设备 的入账价值。
『答案解析』X设备的入账价值=(480+4)
×192.96/(192.96+259.48+83.56)+(3+
2.5)=179.74(万元)。

税法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已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
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
(P/F,6%,1)=0.9434;(P/F,6%,2)=0.89;
要求:做出A公司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答案:2013年1月1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1000*0.9434+600*0.8900+400*0.8396=1 813.24元
长期应付款入账价值为2000万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2000-1813.24=186.76万 借:固定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