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合集下载

港口生产物流统计指标

港口生产物流统计指标

问:利用刚刚计算的库场容量,请算出该堆场的通 过能力?
装 卸 桥
轮 胎 式 门 吊
卷扬机和传送带

上海港务局共有各类装卸机械计3256台, 其中起重机械类578台,输送机械类660台, 搬运机械类980台;另沪港合营的集装箱 码头有限公司拥有搬运、专用机械204台。
旅客吞吐量
货物吞吐量
什么情况记 入吞吐量


台州港口已建、规划建港岸线96.23公里,具备开 发港口有利条件的深水岸线为30.75公里,占港口 岸线的32%。前沿水深7m以上,截至2009年底, 台州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70个,码头泊位长度为 9895米,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4个,最大靠 泊能力74000吨。台州港已成为区域性重要港口, 一类开放口岸、长三角港口群中距台湾最近的港口, 为大陆对台湾直航的63个港口之一。 2011年,台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5358.2万吨。
什么情况不 计入吞吐量
装卸自然吨与吞吐吨的关系?
水水换装时:
1装卸自然吨=2吞吐吨

港域内近岸水深10m以上的岸线长约333 公里,各类泊位723个,泊位长度39公里, 最大靠泊能力25万吨,吞吐能力2.3亿吨。
指标
台州港
宁波舟山港
岸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
泊位长度
30,750m
9895m
333,000m
39,000m
前沿水深
泊位数 靠泊能力 泊位通过能力
7m
170 74,000吨 31.52万吨/年
10m
723个 250,000吨 ?万吨/年

上海港公用码头生产用仓库面积计34.5万平方米和 散粮圆筒仓17万立方米,生产用堆场总面积计 177.6万平方米,其中煤堆场28.3万平方米,集装 箱堆场54.7万平方米

港口物流生产及统计指标体系课件

港口物流生产及统计指标体系课件
第一节 港口物流生产过程
一、港口物流基本生产过程
货物在港内作业方式示意图
二、港口物流生产特点1、港口物流生产过程的高度连续性和比例性 由于港口要昼夜不间断地进行装卸作业,所以要求生产的各环节、各工序之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要紧密衔接,具有连续不间断作业的能力。要求码头、船舶、货物保持一定的比例,码头、机械的能力能适应货物运输装卸的要求,港口内部各环节的能力具有合理比例性。2、港口物流生产的复杂性和协作性 由于港口生产是多工种、多环节的联合作业,涉及众多相关人员,且内外协作关系多的特点,决定了港口生产活动的复杂性和协作性。要求港口在做好对港内生产各环节进行协调的同时,努力加强与港外的横向联系,及时把握信息,搞好与外部各有关方面的协调。3、港口生产的不平衡性 由于客观上存在着货物到港在时间、种类和数量的不平衡,以及港口内部生产薄弱环节的影响,所以也造成港口生产活动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工作上存在忙闲不均。
第四节 港口生产统计指标
二、装卸工作统计指标4、装卸工时效率 是指装卸工人、司机等直接作业人员平均每人工作一小时完成的货物操作量。 装卸工时效率 = 与装卸工时数相对应的操作量 / 装卸工时数5、装卸工日产量 是指装卸工人、司机等直接作业人员平均每个装卸工日完成的装卸货物量。装卸工日产量 = 操作量 / 装卸实际工日数
第四节 港口生产统计指标
二、装卸工作统计指标1、装卸自然吨 装卸自然吨是指进、出港区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一吨货物从进港到出港(包括进港后不再出港,在港内消耗的物资,如建港物资等),不论经过几次操作,均只计算一个装卸自然吨。装卸自然吨与吞吐量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水水中转货物在港口进行换装作业时,每一装卸自然吨计算为两吨吞吐量,而水陆中转则统计为一吨。由于装卸自然吨不随货物流向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通常被用来作为计算港口装卸成本及其他一些指标的基础。

港口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考核

港口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考核
第四节 港口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经 济指标与考核
一、港口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主要技术指标:设备完好率、一、二类设备比重; 2、主要经济指标:固定资产创净产值率、新度系数、保值增值率; 3、运用情况指标:利用率、故障率; 4、维护和修理情况指标:停机日、维修费用、返修率; 5、机损事故指标:次数图、1 停4机四台冲时程、柴修油复机费示用意;图 6、运行消耗指标:单位吨耗电(油)。
二、 制定指标பைடு நூலகம்基本原则 1、满足港口装卸生产对港口设备能力的需求; 2、满足港口企业对港口设备资产合理配置、有效运营的需求; 3、符合港口企业装卸生产工况、港口设备管理人员素质、物质条件及组织经
营现状; 4、达到或高于国家和行业的考评指标; 5、切实反映港口设备从事港口装卸作业和资产运营实际情况,指标概念明确、
严谨,数据来源可靠、真实,可操作性强。
二、港口设备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 1、制订考核评价标准; 2、健全统计工作; 3、完善奖惩机制。图1 4四冲程柴油机示意图

港口指标

港口指标

一、船舶在港停留时间
船舶在港停时的起讫时间的计算规定: ★船舶进港直接靠码头时,从靠好码头时起到装卸货物完 毕离开码头时止;船舶进港先在锚地或浮筒停泊时,从 在锚地、浮筒泊妥时起至装卸货物完毕离开锚地、浮筒 时止。 ★在港停泊处于非营运状态的船舶停泊时间不作统计。例 如重载进港、卸货完毕后转入停港封存、修理或报废拆 除的船舶,其在港停泊时间,计至统计的货卸完时止; 在装卸时间以外进行清洗锅炉及航次检修的时间,不计 为在港停泊的时间。
Q自=500万吨 或者:水水换装比重=20% 则水陆换装比重=80% Q自=Q吞/(2-)=500万吨
二、操作量



吞吐量、装卸自然吨只能反映港口装卸工作的社会效 果,并不能完全反映港口的装卸工作量。 1、定义: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的 货物数量,计量单位是操作量。 2、完整的操作过程,是指货物由某一运输工具(船或 车)到另一运输工具(车或船)或库场,即货物在船、 车、库场之间每两个环节所完成的一个完整的装卸搬 运过程。它是由舱内、起落舱、水平运输、库场(或 车内)等若干道工序组成。
一、装卸自然吨
2、装卸自然吨与吞吐量之间的关系 定义不同;水水换装时,2吞吐吨=1自然吨 Q自=Q吞/(2-) Q吞=Q自(2- ) 式中: Q吞------吞吐量 Q自------装卸自然吨 ------货物水陆换装比重
一、装卸自然吨

3、统计装卸自然吨时的注意点:
除进港后不再出港(即在港内消耗的建港物 资)的货物在进港时统计外,其余一律在装船或 装车出港时统计。 这样统计首先是符合港口生产活动的特点, 即当货物装运出港时才完成港口的生产过程,才 是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其次也可以促进港口不 仅重视卸货,而且更重视装货,有利于提早实现 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货物在库 场的积压,保持港口的畅通。

港口规划简答题及答案

港口规划简答题及答案

五.简答题:1、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什么是港口?2、简述现代港口生产作业的五大系统?3、货物在港内作业方式中,操作过程的五种形式?4、货物载港内作业方式,操作过程与装卸过程的比较?5、吞吐量与港口通过能力的异同点。

6、码头平面布置型式分类,顺岸式布置与突堤式布置的特点?7、港口规划要求收集、整理风资料的方法、成果。

8、简述港口铁路分区车场内线路数量设置?9、陆域设施包括那些内容,是简要说明各个设施的作用。

10、货物陆运进港,海运出港,其装卸过程一般由哪三种形式完成?每一种装卸过程分别由几个操作过程组成?11、在波浪破碎区,波浪是如何引起泥沙运动的?12、船舶航行或停泊不致触底所需的富裕水深需考虑那些因素?13、确定海上航道水深与码头水深的异同点。

14、淤泥质海岸港口淤积的主要形态,如何从防波堤布置上减少港口淤积?15、简述综合评价加法模型的思路。

16、港口铁路的主要组成部分,简述分区车场的主要功能。

17、港口规划输入环境影响评估,称为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应从哪几个阶段开始?18、在天然河流上选址,宜选在弯道凹岸顶端偏下的地点,为什么?19、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地带一般包括哪些部分?简要叙述每一部分的型式。

20、简述航道通航方式21、考察新增港口能力时机选择的原则。

22、分析码头装卸作业地带的功能。

23、简述什么是广义码头?24、船舶航行与停泊对港口选址的要求?25、简述码头平面布置的几种布置型式?26、港口按功能、用途可分成哪几类?27、什么是中转腹地,举例说明。

28、影响港口建设及营运的气象因素有哪些?29、在港口规划中,应对泥沙运动进行哪些调研?30、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地带一般包括哪些?31、港口水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32、什么叫波浪破碎带?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33、什么是航道宽度,一般由那几个部分组成?34、港口要吸引货流、扩大腹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5、港口规划在层次范围系列可分哪几个层次?36、港口工程建设阶段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37、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8、环境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39、港口吞吐量统计和调查主要有哪些内容?40、河港锚地有几种类型?41、顺岸式码头平面布置有哪些优缺点?42、船型尺度包括哪些?43、何谓腹地?腹地如何分类?腹地与港口的发展关系如何?44、为什么在河口地区易形成大型港口?六.论述题:1、如何进行港址选择?2、如何辨析港口吞吐量和港口通过能力?3、如何考虑港区和城区的关系?4、如何进行防波堤口门的布置?5、船舶航行或停泊不致触底所需的富裕水深需考虑那些因素?6、优良港址应具备哪些条件?7、锚地选择应注意哪些方面?8、港口富裕水深应考虑哪些决定条件?9、与第一、第二代港口比较,联系国际贸易与国际运输的发展,分析第三代港口的功能特征。

港口物流生产及统计指标体系

港口物流生产及统计指标体系
生产作业计划是指导企业组织生产活动的具体行动计划;是保证 企业有秩序地进行均衡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动员和组织港口全体职 工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工具;是企业全面计划管理的重要组 成部分。
通过作业计划,把港口的生产计划落实到装卸公司、装卸队直至 装卸班组和工人,使企业的每一环节、每一对组、每日每班都有明 确的目标,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便于对生产进行组织、 协调和控制。
执行过程中,计划会根据种种因素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或变 更,但是不能擅自业计划
一、港口年度生产计划
2、年度装卸工作计划
装卸工作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港口货物吞吐量计划,对港口 装卸作业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企业为保证港口吞吐量计划的完成, 各方面工作应达到的水平。包括拟订各类货物的装卸操作方案,计 算操作量,确定劳动力需要量、机械化程度和车、船在港停留时间 等。
2、基本生产过程
是指货物在港的装卸过程,又称货物的换装过程,是指货物从进港 到离港所进行的全部作业的综合。基本生产过程包括:卸船、装 船过程,卸车、装车过程,库场作业过程以及港内运输等。
第一节 港口物流生产过程
一、港口物流基本生产过程
3、辅助生产过程
是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如装 卸机械的维修与保养,装卸工属具的加工制造与管理,港口各项 设施的维修及动力供应等。此外,在一条船或一列车装卸结束后 所需要进行的码头、库场管理工作均属辅助生产过程。
第一节 港口物流生产过程
一、港口物流基本生产过程
货物在港内作业方式示意图
第一节 港口物流设施
二、港口物流生产特点
1、港口物流生产过程的高度连续性和比例性
由于港口要昼夜不间断地进行装卸作业,所以要求生产的各环节、各工序之间在时间 上和空间上都要紧密衔接,具有连续不间断作业的能力。

港口统计规则

港口统计规则

港口统计规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港口统计规则是一系列规定和标准,用于统计和记录港口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这些规则旨在确保港口运营和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便对港口的发展和运营进行有效监管和管理。

港口统计规则通常包括数据收集、记录、分析和报告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港口运作的顺畅和高效。

港口统计规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据收集和记录:港口统计规则规定了港口相关数据的收集和记录方式,包括港口吞吐量、货运量、船舶进出港次数、货物种类、货值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了解港口的运营情况、分析港口的发展趋势以及制定港口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据分析和统计:港口统计规则规定了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的方法和标准,以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结果可以反映港口的运营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港口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三、报告和公布:港口统计规则规定了对统计结果进行报告和公布的方式和内容,以提供给相关部门和机构参考。

港口统计报告通常包括港口运营情况、发展趋势、运输效益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为港口管理和监管提供依据。

四、质量控制和审计:港口统计规则还规定了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和审计的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据统计和报告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核对和比对,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疏漏。

第二篇示例:港口统计规则是指对港口内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系列规定,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港口,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港口统计规则包括各种方面的数据统计,如船舶靠泊情况、货物装卸量、港口设施利用率等,通过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港口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港口运营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港口竞争力。

港口统计规则对船舶靠泊情况进行统计。

船舶靠泊是港口运营的重要环节,对船舶的靠泊情况进行统计可以了解港口的通航能力和船舶运输量,有助于合理调度船舶停靠位置,避免拥堵和延误。

通过对船舶靠泊情况的统计,也可以了解港口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提高港口的运输效率。

港口运营分析报告

港口运营分析报告

港口运营分析报告1. 引言港口作为物流和贸易的重要枢纽,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某港口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帮助了解该港口的运营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港口基本情况该港口位于某海岸线,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该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

港口经营多种类型的货物,包括散货、集装箱和液体货物等。

港口现有的基础设施包括码头、仓库、航道等重要设施。

3. 运营数据分析3.1 货物吞吐量根据过去三年的数据统计,该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年份货物吞吐量(吨)2018 100,0002019 120,0002020 150,000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该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在过去三年均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说明该港口在与国内外客户的合作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3.2 船舶靠泊情况船舶靠泊情况是评估港口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该港口过去三年的船舶靠泊情况。

具体数据如下:年份船舶靠泊次数2018 1,0002019 1,2002020 1,500以上数据反映出该港口过去三年的船舶靠泊次数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表明该港口在吸引更多船舶靠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3 运输效率运输效率是评估港口运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得出以下数据:年份货物吞吐量(吨)/船舶靠泊次数2018 1002019 1002020 100以上数据显示了该港口的运输效率,在过去三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水平。

这表明该港口在货物吞吐和船舶靠泊次数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运输效率较高。

4. 问题及建议在对港口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1.设施升级:尽管该港口的运营状况较好,但随着货物吞吐量的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可能会面临压力。

建议港口当局对码头、仓库等设施进行升级,以提高运营效率。

2.优化作业流程: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港口当局可以考虑优化作业流程,减少货物装卸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港口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港口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港口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一、港口、码头、泊位统计指标1、港口个数指报告期末港口的实际数量。

在计算港口个数时,一般按一城一港的原则进行计算。

计算单位:个。

2、港区面积指报告期末港区的实际面积,包括水域和陆域面积。

计算单位:平方公里。

3、港区岸线长度指报告期末港区陆域与水域毗邻地段的实际长度。

包括码头、护岸和自然岸坡度。

计算单位:米。

4、码头泊位长度指报告期末港口用于停系靠船舶,进行货物装卸和上下旅客地段的实际长度。

包括固定的、浮动的各种形式码头的泊位长度。

对固定式码头,计算顺水域自码头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全部长度。

对浮动式码头,只计算其本身的正面长度,不包括浮动式码头的两端及内档和各种护岸和自然岸坡的长度。

计算单位:米。

5、码头前沿水深指码头前沿在设计低水位下的水深。

可分别按设计水深、维护水深和实际水深统计。

计算单位:米。

设计水深是指码头建设时设计文件上规定的水深;维护水深是指经过疏浚应该经常保持的水深;实际水深是指实际达到的水深。

6、泊位个数指报告期末泊位的实际数量。

计算单位:个。

7、靠泊能力指在当地设计低水位时,一个泊位所能靠泊并进行装卸货物、上下旅客等正常作业的最大满载船舶的吨级。

计算单位:吨级。

8、泊位通过能力指一个泊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可靠泊船舶所载货物(旅客)的额定数量,即设计或核定的通过能力。

计算单位:万吨(万TEU、万人次、万辆次)/年。

9、泊位综合通过能力泊位综合通过能力是指一个泊位在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装卸、存储、集疏运各环节相互适应时能够通过货物的额定数量。

计算单位:万吨(万TEU、万人次、万辆次)/年。

二、仓库、堆场统计1.库场总面积指报告期末库场内部的总面积。

仓库面积不包括墙壁厚度,多层仓库总面积指仓库各层内部面积之和。

堆场面积不包括场外道路。

计算单位:平方米。

2.库场有效面积指报告期末库场中实际可用于堆存货物的面积。

为库场总面积中减去办公室、墙距、柱距、货堆间距、消防设备间距、安全通道等不能用于堆存货物的面积。

港口统计规则

港口统计规则

港口统计规则
1.货物统计规则:确定了货物的分类标准和统计方法,例如
按照货物的性质、来源、目的地等进行分类,以及确定如何记
录和报告货物的数量、重量和价值等。

2.船舶统计规则:确定了对进出港船舶进行统计的标准和方法,包括船舶的类型、吨位、航次、国籍等方面的统计要求,
以及报告船舶进出港情况的频率和方式。

3.港口设施统计规则:确定了对港口设施的统计范围和统计
指标,包括码头、仓库、港口设备等方面的统计要求,以及设
施的使用率、运行状况等统计指标。

4.运输工具统计规则:确定了对运输工具(如集装箱、集装
箱卡车、铁路车辆等)进行统计的要求,包括数量、使用率、
运输能力等方面的统计指标,以及运输工具的流动和利用情况等。

5.数据报告和交换规则:确定了统计数据的报告和交换方式,包括报告的时间频率、数据格式和接收方等方面的规定,以确
保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可比性。

港口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介绍

港口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介绍

完整性
报表必须全面覆盖港口企业的生产经 营和财务状况,不得遗漏任何重要数 据。
02 港口综合统计报表种类与 内容
货物吞吐量统计报表
货物吞吐量
包括进口、出口、中转等各类货物的吞吐量,用于反 映港口货物运输情况。
货物种类
按照货物种类进行分类统计,如煤炭、石油、粮食、 金属矿石等。
货物来源和去向
记录货物的来源地和目的地,反映货物流向和地区经 济联系。
02
物流服务效率统计
物流服务效率是衡量港口物流服务水 平的重要指标,通过综合统计报表, 可以分析物流服务效率的变化情况, 优化物流服务流程,提高物流服务效 率。
03
物流成本统计
物流成本是影响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 因素,通过综合统计报表,可以监测 物流成本的变化情况,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国际港口统计的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统计报表制度,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港 口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港口建设质量统计
港口建设质量是影响港口安全和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综合统计报表,可以监测港口建设质 量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港口建设的顺利进行。
港口物流发展
01
货物运输量统计
货物运输量是衡量港口物流规模和发 展的重要指标,通过综合统计报表, 可以全面掌握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 ,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港口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介绍
目 录
• 港口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概述 • 港口综合统计报表种类与内容 • 港口综合统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与流程 • 港口综合统计报表的应用与价值 • 港口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的发展与展望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一、引言港口作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通道,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港口生产中的安全事故不可避免地会对港口的正常运营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和统计工作,本报表制度旨在对港口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全面统计,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报表内容及要求(一)报表内容1.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统计:按照事故的性质、原因、后果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以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事故发生情况,并为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和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2.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的时间统计:按照事故发生的年份、月份、日期等进行时间统计,以便对不同时间段的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3.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的部门统计:按照事故发生的部门、单位进行统计,以便了解不同部门或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4.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的人员统计:对受伤人员、死亡人员等进行统计,以便追究责任和进行伤亡事故的赔偿。

5.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的损失统计:对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统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恢复和补偿。

6. 港口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对以上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编制统计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上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整改。

(二)报表要求1. 报表编制人员需具备相关的统计和数据分析能力,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2. 报表编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统计周期,如季度、半年等,严格按时编制和上报报表。

3. 报表编制应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报表编制人员应将统计报表结果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确保相关方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整改措施。

5. 报表编制部门应定期组织会议,对统计报表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统计报表制度。

三、报表编制流程(一)数据收集1. 港口各部门、单位应按照规定的统计期限将相关数据报送给统计部门。

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绍

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绍
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绍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说明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一指标体系研发情况介绍二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设计说明一指标体系研发情况介绍年上半年航交所根据交通部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开展了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发工作其指导思想就是淡化吞吐量增长作为港口综合竞争力的唯一指标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来考量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1、港口综合服务能力 表示港口生产服务所体现的综合规模和水平。 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指标值
=
+
港口货物吞吐量指标值
船舶综合停时指标值
+ 单位吞吐量客户支付成本指标值 + 港口吞吐量单位能耗指团公司)
以船舶平均每次在港停泊时间来表示。即船舶进港至离港 船舶停泊总艘时数与停泊船舶总艘次数比值。该项指标是反映 港口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间接反映出港口的气象和自 然条件。对于船公司而言,该项指标数值越小越好。
二、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设计说明
岸线比例以及港口吞吐能力适应度体现的是港口客观条件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 响,三者总权重为0.5;其中吞吐量绝对增量增长率体现港口货物增长潜力,是港 口快速发展的推动力,相对比较重要,因而权重设为0.2;可利用岸线比例、港口 吞吐能力适应度体现港口自然条件以及吞吐能力对港口持续发展的制约,权重均 设为0.15;而净资产增长率和港口治理结构反映的是港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对港口 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影响,两者总权重为0.5。
港口治理结构
反映港口战略竞争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包括港口投 资主体以及港口主业产业链延伸。
2、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采用港口经营企业调查问卷
谢谢大家!
2、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不超出港口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使得具有多种 功能的港口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反映 港口发展潜力。

交通运输行业统计指标

交通运输行业统计指标

交通运输行业统计指标1.运输量:各种运输方式(包括道路、水路、铁路和航空)的运输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它可以用来测量各个运输部门的活动水平,以及整个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2.运输里程:运输里程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各种运输方式的总里程数。

这个指标可以提供关于交通流量、运输网络覆盖程度以及各个运输部门的活动水平的信息。

3.运输费用:运输费用包括运输成本、能源成本和服务费用等。

这是一个衡量交通运输行业负担能力和效率的重要指标。

4.运输时间:运输时间是指货物或乘客从起点到终点所花费的时间。

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交通运输的速度和效率。

5.运输能力利用率:运输能力利用率是指运输设施(如公路、机场和港口)的使用程度。

它可以用来评估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情况和瓶颈位置,为优化运输网络提供依据。

6.运输安全性:运输安全性是指在运输过程中防止意外事故和损害的能力。

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水平,为制定安全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7.运输环境影响:运输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

它包括能源消耗、碳排放和噪音污染等方面的数据,并可以用来评估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性。

8.运输经济效益:运输经济效益是指交通运输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的贡献。

这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交通运输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和价值。

9.运输设施建设和维护:这个指标可以用来监测和评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情况,包括公路、桥梁、机场和港口等。

10.运输市场竞争:运输行业的市场竞争情况也是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

这可以通过市场份额、运输企业数量和价格水平等来衡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交通运输行业统计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关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和运作情况的信息,从而指导政策制定和决策。

港口内陆集疏运系统统计指标

港口内陆集疏运系统统计指标

港口内陆集疏运系统统计指标1.船舶内陆集疏运量(1)吞吐量客运内陆集疏运吞吐量∑P1(人)客运集疏运吞吐总量∑P(人)货运内陆集疏运吞吐量∑Q1(吨)货运集疏运吞吐总量∑Q(吨)(2)内陆集疏运吞吐量比重客运内陆集疏运吞吐量比重(∑P1/∑P)*100%货运内陆集疏运吞吐量比重(∑Q1/∑Q)*100%(3)周转量客运内陆集疏运周转量∑PI1(人公里)客运集疏运周转总量∑PI(人公里)货运内陆集疏运周转量∑QI1 (吨公里)货运集疏运周转总量∑QI(吨公里)(4)内陆集疏运周转量比重客运内陆集疏运周转量比重 (∑PI1/∑PI)*100%货运内陆集疏运周转量比重(∑QI1/∑QI)*100%解析:港口吞吐量中内陆集疏运量的比重,可以衡量港口集疏运方式的多样性,如果该比重过大,或过小,都说明该港口的集疏运方式过于单一。

此外,还可以具体衡量各种内陆运输方式的集疏运量在港口吞吐量中的比重,以进一步研究港口集疏运方式的多样性,从而分析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2.港口内陆集疏运辐射范围(1)与港口衔接的主要内陆交通枢纽个数 M(2)与港口衔接的主要内陆交通枢纽到港口的总距离∑L(L为每个内陆交通枢纽到港口的距离)解析:港口内陆集疏运辐射范围,可以直观的衡量港口内陆集疏运系统的竞争力,也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港口的经济腹地范围,以便更准确的定位港口的发展方向。

3.港口内陆集疏运装卸效率(1)港口内陆集疏运装卸工日产量P1工日=Q1操/t1工日(各统计量下注角标1的都表示相应的内陆集疏运统计量)(2)港口内陆集疏运装卸工时效率P1工时=Q1操/t1工时解析:因港口装卸效率通常是对一段时间考查平均效率,因此很多指标都不适宜将内陆集疏运装卸量与其他装卸量分开,例如平均每艘船舶载重量、平均每次作业船舶载重量、平均每艘船舶装卸货物吨数、平均每次作业装卸货物吨数等,但以上两个指标可以适当的考查内陆集疏运装卸效率与港口综合平均效率的对比,从而研究港口内陆集疏运系统的竞争力。

港口吞吐量统计口径

港口吞吐量统计口径

港口吞吐量统计口径港口吞吐量是一个衡量港口在一定时期内所处理货物数量的重要指标。

作为港口吞吐量统计专家,我深知其统计口径的复杂性和关键性。

以下是关于港口吞吐量统计口径的详细解释:一、统计口径的基本内容货种:港口处理的货物种类繁多,包括干散货(如煤炭、矿石)、液体散货(如原油、成品油)、集装箱货物、件杂货等。

每种货物的计量单位、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统计吞吐量时需要明确货种。

贸易方式:港口处理的货物可能涉及不同的贸易方式,如进口、出口、转口等。

这些贸易方式在统计吞吐量时也需要进行区分,因为它们反映了港口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同角色。

运输方式:货物进出港口可能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如水运、铁路、公路等。

这些运输方式在统计吞吐量时也需要考虑,因为它们影响港口的集疏运能力和效率。

二、统计口径对港口吞吐量统计结果的影响货种的影响:不同货种的货物在计量单位、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

例如,干散货通常以吨为单位计量,而集装箱货物则以标准箱(TEU)为单位计量。

因此,在统计吞吐量时,需要根据货种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以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贸易方式的影响:进口、出口、转口等贸易方式在统计吞吐量时需要进行区分。

这是因为它们反映了港口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例如,转口贸易通常涉及货物在港口的短暂停留和换装,而进口和出口贸易则涉及货物在港口的长期存储和转运。

因此,在统计吞吐量时,需要根据贸易方式调整统计方法和口径。

运输方式的影响:不同的运输方式在港口吞吐量统计中也需要考虑。

例如,水运通常涉及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而铁路和公路则更适合短途集疏运。

因此,在统计吞吐量时,需要根据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口径。

总之,港口吞吐量的统计口径涵盖了货种、贸易方式、运输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口径的选择和调整对港口吞吐量的统计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口径,并遵循国际通用的统计标准和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一、港口、码头、泊位统计指标1、港口个数指报告期末港口的实际数量。

在计算港口个数时,一般按一城一港的原则进行计算。

计算单位:个。

2、港区面积指报告期末港区的实际面积,包括水域和陆域面积。

计算单位:平方公里。

3、港区岸线长度指报告期末港区陆域与水域毗邻地段的实际长度。

包括码头、护岸和自然岸坡度。

计算单位:米。

4、码头泊位长度指报告期末港口用于停系靠船舶,进行货物装卸和上下旅客地段的实际长度。

包括固定的、浮动的各种形式码头的泊位长度。

对固定式码头,计算顺水域自码头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全部长度。

对浮动式码头,只计算其本身的正面长度,不包括浮动式码头的两端及内档和各种护岸和自然岸坡的长度。

计算单位:米。

5、码头前沿水深指码头前沿在设计低水位下的水深。

可分别按设计水深、维护水深和实际水深统计。

计算单位:米。

设计水深是指码头建设时设计文件上规定的水深;维护水深是指经过疏浚应该经常保持的水深;实际水深是指实际达到的水深。

6、泊位个数指报告期末泊位的实际数量。

计算单位:个。

7、靠泊能力指在当地设计低水位时,一个泊位所能靠泊并进行装卸货物、上下旅客等正常作业的最大满载船舶的吨级。

计算单位:吨级。

8、泊位通过能力指一个泊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可靠泊船舶所载货物(旅客)的额定数量,即设计或核定的通过能力。

计算单位:万吨(万TEU、万人次、万辆次)/年。

9、泊位综合通过能力泊位综合通过能力是指一个泊位在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装卸、存储、集疏运各环节相互适应时能够通过货物的额定数量。

计算单位:万吨(万TEU、万人次、万辆次)/年。

二、仓库、堆场统计1.库场总面积指报告期末库场内部的总面积。

仓库面积不包括墙壁厚度,多层仓库总面积指仓库各层内部面积之和。

堆场面积不包括场外道路。

计算单位:平方米。

2.库场有效面积指报告期末库场中实际可用于堆存货物的面积。

为库场总面积中减去办公室、墙距、柱距、货堆间距、消防设备间距、安全通道等不能用于堆存货物的面积。

计算单位:平方米。

3。

单位面积堆存定额指在同一时间内平均每平方米有效面积堆存货物的吨数,分技术定额与使用定额两种。

计算单位:吨/平方米。

技术定额是根据库场建筑结构情况所能承受的最大安全负荷确定的。

使用定额,除受技术定额限制外,主要根据货物种类、包装、批量、物理化学特性、装卸工艺、技术安全条件、堆垛型式及管理等因素确定。

如使用定额尚未测定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单位面积堆存(使用)定额(吨/平方米)=同一时间最大堆存货物吨数÷有效面积油罐、圆筒仓的相应指标为单位有效容积存储定额。

计算单位:吨/立方米。

在库场运用统计中所指的单位面积堆存定额专指使用定额。

4、库场容量指报告期末库场最大安全堆存货物的数量(又称库场一次堆存量)。

计算单位:吨、TEU。

计算公式:库场容量(吨)=库场有效面积×单位面积堆存(使用)定额或:库场容量(TEU)=有效面积÷每TEU面积×集装箱堆码层数5、平均堆存能力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仓库、堆场的货物堆存能力。

计算单位:吨/天、TEU/天。

计算公式:平均堆存能力(吨/天、TEU/天)=∑每天的堆存能力÷日历天数6、库场通过能力指报告期内,库场可以堆存货物的额定数量。

计算单位:吨、TEU。

计算公式:库场通过能力(吨、TEU )=库场容量×库场可供使用天数÷货物平均堆存期7.油罐、液化气罐、圆筒仓容积指报告期末油罐、液化气罐、圆筒仓的实际容积。

计算单位:立方米。

8.油罐、液化气罐、圆筒仓有效容积指报告期末油罐、液化气罐、圆筒仓实际可用于存储货物的容积。

计算单位:立方米。

9.油罐、液化气罐、圆筒仓容量即油罐、液化气罐、圆筒仓一次存储量,指报告期末油罐、液化气罐、圆筒仓最大安全存储货物的数量。

计算单位:吨。

计算公式:油罐、液化气罐、圆筒仓容量(吨)=有效容积×单位有效容积存储定额三、装卸机械统计1.装卸机械数量指报告期末装卸机械的实物数量。

计算单位:台(辆)。

在计算装卸机械台数时,由数台装卸机械组成一条专用装卸线的,凡固定场地,不能拆卸移动或增减的,视为一个整体按一台计算,并按主机进行归类计算,其余作为附属机械不再统计。

如虽已组成一条专用作业线,但组成的机械经常拆移,或虽已固定场地,却随任务或水位的变化等原因而部分拆卸移动、增减的,则一律按实际数量归类计算。

装卸机械数量按用途及种类分为起重机械、输送机械、装卸搬运机械、专用机械数量;按使用性质分为生产用机械和非生产用机械数量。

2.装卸机械负荷能力指报告期末装卸机械中单机的最大负荷能力,包括机械的幅度。

一般以制造厂出厂时标记的负荷量为准。

如无标记负荷量,则按技术部门鉴定的负荷量为准。

计算单位:吨、吨/小时、立方米/小时、箱、箱/小时、米。

3.机械长度指报告期末输送机械和专用机械附属的输送带的长度。

一般以制造厂出厂时标记的长度为准,如无标记数,则按技术部门鉴定的长度为准。

机械长度按机械的用途及种类可分为输送机械长度和专用机械长度。

计算单位:米。

港口装卸机械统计应以固定资产台帐(或卡片)为准。

四、吞吐量统计1、旅客吞吐量指报告期内经由水路乘船进、出港区范围的旅客数量。

包括购买半票的旅客人数和乘旅游船进出港区的旅客人数,但不包括免票儿童、船舶船员人数、轮渡和港区内短途客运的旅客,以及在本港下船登岸,后又乘同一船舶上船出港的旅客人数。

计算单位:人。

港口旅客吞吐量按旅客流向分为旅客发送量和旅客到达量;按航线分为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和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还可按旅客国籍分组等。

港口旅客吞吐量是根据客票出售记录单(应扣除退票数)和客运日报表等进行统计的。

2.货物吞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是指报告期内经由水路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

包括邮件、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以及补给运输船舶的燃料、物料和淡水。

计算单位:吨。

下列情况计入货物吞吐量:(1)自本港装船运出港口的货物,计算一次出港吞吐量;由水路运进港口卸下的货物,计算一次进港吞吐量。

(2)由水路运进港口,经装卸又从水路运出港口的转口货物,分别按进港和出港各计算一次吞吐量。

(3)货物吞吐量必须以该船在本港装卸的货物全部装卸完毕,并且办理交接手续后一次进行计算。

(4)牲畜、家禽、轻泡等无法取得实际重量的货物重量按附录一进行换算。

(5)滚装汽车的吞吐量按车辆数和实际重量分别计算。

下列情况不计入货物吞吐量:(1)由同一船舶运载进港,未经装卸又运载出港的货物(包括原驳船换拖)。

(2)由同一船舶卸下,随后又装上同一船舶运出港口的货物,或装船未运出,又卸回本港的货物。

(3)港区范围内的轮渡、短途运输货物,以及为运输船舶装卸货物服务和各码头之间的驳运量。

(4)港口进行疏浚,运出港外抛弃的泥沙。

(5)在港区内装船运至港区以外倒入海内的废弃物。

货物吞吐量按货物流向分为进港和出港吞吐量,还可按装卸货港分组;按货物的贸易性质分为内贸和外贸吞吐量,其中外贸吞吐量还可按其承运船舶的船旗分组;按货物的类别分,可根据现行的交通行业标准《运输货物分类和代码》(JT0019)执行(见附录三):按货物物理形态和包装形式分为液体散货、干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和滚装汽车吞吐量等;按承运船舶的种类分为杂货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客货船和其他船吞吐量。

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的原始资料,内贸船舶为“货物交接清单”、“货物运单”,外贸船舶为“舱单”。

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报告期的截止时间,以期末(月、季、年)一天18时为准,即在报告期末当日18时以前整船卸完和整船装妥,并办完交接手续者,统计为报告期的货物吞吐量。

3.集装箱吞吐量指报告期内由水路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装卸的集装箱数量。

按箱量和重量分别统计。

计算单位:箱、TEU、吨。

计算箱量时,按集装箱的实际箱数和折合为20英尺集装箱(TEU)数计算(见附录四)。

计算重量时,按集装箱的总重和货重分别计算。

无法取得集装箱实际重量时,每TEU按8吨计算。

集装箱吞吐量按集装箱的尺寸类型分为10英尺箱、20英尺箱、35英尺箱、40英尺箱、45英尺箱集装箱吞吐量等;按是否装载货物分为空箱和重箱集装箱吞吐量。

同时根据需要,参照货物吞吐量相关分组方法进行分组。

45英尺箱 1:2.25 箱自重约4吨40英尺箱 1:2 箱自重约4吨20英尺箱 1:1 箱自重约2.3吨五、装卸、集疏运统计1、装卸量指报告期内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

计算单位:吨、TEU。

在计算装卸量时,从车、船上卸下的进港货物或装上车、船的出港货物,各计算一次装卸量;进出港货物在车、船间直取和货船外档过驳,虽在港口仅操作一次,规定要按一装一卸计算,作为两个装卸量;在同一港口的各作业区之间的货物驳运,凡未出港区范围的不算装卸量。

装卸量按不同运输工具分为船舶、货车(火车)、汽车、管道和港驳装卸量等。

2、操作量指报告期内装卸作业中,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的货物数量。

计算单位:吨。

计算方法: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中,——吨货物不论经过几部机械或几组工人操作,也不论其使用何种装卸工艺、搬运距离的远近、装卸工序的多少或是否有辅助作业,均只能计算一吨操作量。

所谓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是指货物由某一运输工具(船或车)至另一运输工具或库场,由库场至运输工具或货物的整个装卸搬运过程。

操作过程一般分为:①船——船,②船——车、驳,⑧船——车、场、④车、驳——库场,⑤车、驳——车、驳,⑥管道——船,⑦库场——库场。

同一库场内的倒垛(或转堆)、翻仓、拆仓、倒仓、灌包、缝包、摊晒货物、过秤检斤等,均属装卸辅助作业,不计算操作量。

3、装卸自然吨指报告期内进、出港区并经装卸的货物自然吨数量。

计算单位:吨。

在统计装卸自然吨时,一吨货物从进港到出港(包括在港内消耗的物资),不论经过几个操作过程,均只计算一个装卸自然吨数。

计算公式:装卸自然吨=(装卸量+只统计进港未统计出港的物质+只统计出港未统计进港的物质)÷24.操作系数指报告期内货物的操作量与装卸自然吨数的比值。

用以测定货物通过港口的平均操作次数,是考核港口装卸工作是否经济合理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操作系数=操作量÷装卸自然吨数5、装卸工时数指报告期内装卸工人从事装卸作业的工时数。

计算单位:工时。

装卸作业时间应包括配工后的准备时间、装卸作业时间、装卸完毕后的整理结束时间,以及法定班制时间内的工间休息时间。

但不包括吃饭时间,各种待时和辅助时间,以及各作业区之间工人的互相调派或工人乘交通船至锚地、浮筒进行水上过驳作业的途程时间。

6.装卸工时效率指报告期内装卸工人平均。

每一装卸工时所完成的操作量。

计算单位:吨/工时。

计算公式:装卸工时效率(吨/工时)=操作量÷装卸工时数7、工序吨数指报告期内按作业操作工序所完成的货物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