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影像图像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高质量的人体内部图像。

为了确保MRI图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QC)措施来监测和评估设备的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设备校准和维护1. 磁场均匀性校准:定期校准磁场均匀性,确保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2. 梯度线性性校准:检测和校准梯度线性性,确保图像中的空间分辨率和几何形状准确。

3. RF线性性校准:检测和校准射频线圈的线性性,确保图像中的信号强度准确。

4. 空间分辨率校准:定期检测和校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确保图像中的细节清晰可见。

5. 灵敏度均匀性校准:检测和校准接收线圈的灵敏度均匀性,确保图像中的信号强度一致。

6. 系统噪声校准:定期检测和校准系统的噪声水平,确保图像中的信噪比满足要求。

7. 机械稳定性校准:检测和校准扫描床的机械稳定性,确保图像中的位置和形状准确。

二、图像质量评估1. 信噪比(SNR)测量:通过测量特定区域的信号和噪声水平,评估图像的噪声水平和信号强度。

2. 空间分辨率测量:通过测量特定模式的线条宽度,评估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细节再现能力。

3. 对比度测量:通过测量特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差异,评估图像的对比度和灰度分辨能力。

4. 几何失真测量:通过测量特定标准物体的尺寸差异,评估图像的几何形状准确性。

5. 运动伪影评估:通过测量特定运动物体的位置偏移,评估图像的运动伪影程度。

6. 均匀性评估:通过测量特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差异,评估图像的灵敏度均匀性。

7. 脂肪压制效果评估:通过测量特定区域的信号强度差异,评估图像的脂肪压制效果。

三、日常维护和记录1. 清洁和消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系统校准记录:记录设备的校准日期、结果和维护情况,以便追踪和审核。

3. 质控测试记录:记录每次质控测试的日期、结果和操作人员,以便追踪和评估设备的性能变化。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

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MRI质量控制与性能检测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身体内部高分辨率图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为了保证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进行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非常重要。

MRI质量控制1. 磁场稳定性检测:MRI的磁场稳定性对图像质量有很大影响。

定期检测磁场强度和均匀性,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2. 系统校准:进行系统校准,包括梯度线性度、像素尺寸、空间分辨率等,确保图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信号到噪比(SNR)检测:SNR是MRI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检测小信号变化和细微结构非常关键。

通过标准化的方法,测量SNR并确保其高于最低指标要求。

4. 运动伪影检测:运动是MRI图像产生伪影的常见原因。

利用肌肉扫描、运动标记或追踪技术来检测和纠正运动伪影。

5. 干扰物检测:检测和排除可能产生伪影的干扰物,如金属器械、电子设备等。

MRI性能检测1. 空间分辨率检测:通过脊髓模型、线阵等标准物,测量MRI 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以评估其分辨率能力。

2. 时间分辨率检测:利用高速连续图像采集技术,测量MRI系统的时间分辨率。

评估其对动态变化过程的捕捉能力。

3. 脂肪和水信号韧化检测:使用脂肪和水信号韧化物,评估MRI系统对不同组织信号的韧化程度。

4. 灰度一致性检测:通过均匀灰度标准物,检测MRI系统的灰度一致性,评估其对不同灰度值的准确呈现能力。

5. 均匀性检测:利用均匀性物,测量MRI系统的均匀性,评估其图像亮度分布的均匀性。

MRI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对于确保得到高质量的图像,提高诊断准确性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MRI系统的性能稳定和图像质量的一致性。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它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为了确保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医疗机构需要遵循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以下是MRI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描述。

1. 设备校准和维护- MRI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和功能符合制造商的规格要求。

- 校准应包括磁场强度、均匀性、线性度、空间分辨率等参数的检查。

- 维护包括冷却系统、梯度线圈、射频线圈、磁共振控制系统等的定期检查和维修。

2. 图像质量评估- 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估,以确保MRI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几何形状的准确性。

- 图像质量评估应包括噪声水平、信号强度、分辨率、伪影等参数的检查。

- 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和模板,如美国医学影像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的MRI质量控制指南。

3. 安全措施- 确保MRI设备和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如磁场安全、射频辐射安全、磁共振对金属物体的安全性等。

- 定期检查磁场安全措施,包括磁场屏蔽、警示标识、紧急停机按钮等的功能和有效性。

- 对患者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磁场安全知识、金属物体筛查和紧急情况处理等。

4. 数据管理和存储- 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存储系统,确保MRI图像和相关数据的安全、可靠和可访问性。

- 采用标准化的图像格式和数据交换协议,如DICOM(数字成像和通信医学)标准,以确保图像的兼容性和可迁移性。

- 对数据进行备份和存档,定期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5. 人员培训和质量保证- 提供针对MRI技术操作员的培训课程,包括设备操作、图像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 定期进行技术操作员的绩效评估和质量保证活动,如图像质量评估、模拟病例分析和错误识别等。

- 建立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计划,以解决发现的问题和提高MRI图像质量。

总结:MRI质量控制标准是确保MRI图像质量和准确性的关键措施。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

为了确保MRI图像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MRI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

一、引言MRI质量控制是指在MRI设备的日常使用中,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测试和监测措施,确保所获得的图像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二、设备校准1. 磁场校准:使用磁场校准工具,检测MRI设备的磁场强度和均匀性,确保其符合制造商的规定。

2. 空间分辨率校准:使用标准的空间分辨率校准工具,检测MRI设备的空间分辨率,确保其符合制造商的规定。

3. 灵敏度校准:使用标准的灵敏度校准工具,检测MRI设备的信号强度和均匀性,确保其符合制造商的规定。

三、图像质量评估1. 对比度:使用标准的对比度测试工具,检测MRI图像的对比度,确保其足够清晰和可辨认。

2. 噪声水平:使用标准的噪声测试工具,检测MRI图像的噪声水平,确保其在可接受范围内。

3. 空间分辨率:使用标准的空间分辨率测试工具,检测MRI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确保其达到要求的分辨率。

4. 几何失真:使用标准的几何失真测试工具,检测MRI图像的几何失真程度,确保其在可接受范围内。

5. 运动伪影:使用标准的运动伪影测试工具,检测MRI图像的运动伪影情况,确保其不影响诊断结果。

四、数据记录和分析1. 所有的质量控制测试数据应记录在质量控制报告中,包括测试日期、测试结果和任何异常情况的说明。

2. 对于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在质量控制报告中。

3. 定期对质量控制报告进行分析,评估MRI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设备维护和修理。

五、质量控制的频率和标准1. MRI设备的质量控制应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和相关的行业标准进行。

2. 对于新设备,应在安装和调试后进行初始质量控制,并在设备投入使用后的前几个月进行更频繁的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

为了确保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进行MRI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和内容。

一、目的MRI质量控制的目的是评估和监测MRI设备的性能,确保所获得的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要求,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病人满意度。

二、设备校准1. 磁场强度校准:使用标准磁场强度校准工具,确保MRI设备的磁场强度符合规定范围。

2. 空间分辨率校准:使用标准空间分辨率校准工具,检查MRI设备的空间分辨率是否满足要求。

3. 灵敏度校准:使用标准灵敏度校准工具,检查MRI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三、图像质量评估1. 噪声评估:通过检查MRI图像的噪声水平,评估设备的信噪比。

使用标准噪声评估工具,测量噪声水平并与规定范围进行比较。

2. 空间分辨率评估:使用标准分辨率评估工具,评估MRI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测量最小可分辨物体的尺寸,并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

3. 对比度评估:通过比较MRI图像中不同组织的对比度,评估设备的对比度性能。

使用标准对比度评估工具,测量不同组织之间的对比度,并与规定标准进行比较。

四、扫描参数检查1. 脉冲序列参数检查:检查MRI扫描中使用的脉冲序列参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包括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翻转角度等参数。

2. 扫描层数和间隔检查:检查MRI扫描中的层数和层间间隔是否符合要求。

确保扫描覆盖范围完整且层间无重叠。

3. 扫描时间检查:检查MRI扫描的时间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保扫描时间合理,不过长或过短。

五、报告和记录1. 编写质量控制报告:将MRI质量控制的检查结果、评估数据和问题记录等内容编写成质量控制报告。

报告应包括设备信息、检查日期、检查人员、评估结果等。

2. 记录问题和改进措施:记录MRI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包括设备故障、图像质量问题等。

记录问题的具体描述、解决方案和实施情况。

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

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

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引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

然而,MRI图像的质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性能、操作技术和患者条件等。

为了确保获得高质量的MRI图像,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常用的控制方法。

1. 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是确保获得可靠和准确诊断的关键步骤。

低质量的MRI图像可能导致图像模糊、噪音增加以及解剖结构无法清晰显示,从而影响医生的判断和诊断结果。

因此,进行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误诊和减少重复检查非常重要。

2. 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方法2.1 设备性能校准磁共振成像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性能校准,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输出的图像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常见的设备性能校准包括磁场均匀性校准、梯度线性性校准和接收线圈效果校准等。

这些校准过程可以通过专业的仪器和软件完成,以调整设备的参数和状态,保证输出的图像质量稳定和一致。

2.2 操作技术优化操作技术是影响MRI图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操作人员需要熟悉MRI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以确保正确选择适当的扫描参数和序列。

此外,操作人员还需要确保患者的体位和呼吸状态等条件符合要求,以避免运动伪影和呼吸伪影的产生。

对于特殊病例和检查要求,操作人员还需要灵活应对,采用定制的扫描方案和技术路径,以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2.3 患者准备与合作患者准备和合作对于获得高质量的MRI图像也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需要根据医生或技师的要求,如排空膀胱、持续憋气或保持特定的呼吸模式等。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如儿童、老年人或有失去意识风险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特别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2.4 图像后处理与优化获得原始的MRI图像之后,通常还需要进行图像后处理与优化。

磁共振图象质量参数及其控制课件

磁共振图象质量参数及其控制课件
总结词
图像重建算法是影响磁共振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详细描述
重建算法用于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最终的图像。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磁共振图像,需 要采用先进的重建算法,如反投影算法、傅里叶重建算法和迭代重建算法等。此 外,还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参数和提高计算效率来提高图像质量。
• 磁共振成像原理简介 • 磁共振图像质量参数
• 磁共振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CHAPTER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基于原子核的磁性 性质,通过外加磁场影响原子 核的排列和旋转,进而产生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转化为图像,显 示出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
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了磁场和 射频脉冲的组合,对人体无创 伤、无辐射。
非线性动态范围
图像中信号强度变化的范围,通常用于描述灰度级的显示范围。
CHAPTER
硬件控制方法
磁场均匀性
通过调整磁场线圈的电流, 确保磁场在扫描过程中保 持均匀,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射频线圈性能
选用高性能的射频线圈, 确保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 稳定性。
梯度磁场性能
优化梯度磁场的性能,提 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 比度。
信噪比
信号强度
图像中感兴趣组织的信号强度。
背景噪声
图像背景中的随机噪声。
动态范围
图像中能够表示的最大和最小信号强度的比值。
伪影
01
02
03
运动伪影
由于患者移动造成的图像 失真。
化学位移伪影
由于不同组织化学环境差 异造成的图像失真。
截断伪影
由于信号饱和造成的图像 失真。
动态范围
线性动态范围
图像中能够表示的最大和最小信号强度的比值。
综合评价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为了确保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MRI设备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

一、设备校准1. 磁场强度校准:使用磁场强度校准仪器对MRI设备的磁场强度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符合制造商规定的标准。

2. 空间分辨率校准:使用空间分辨率校准工具对MRI设备的空间分辨率进行定期校准,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

3. 灰度线性校准:使用灰度线性校准工具对MRI设备的灰度线性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图像的灰度值与真实组织对比度相符。

4. 均匀性校准:使用均匀性校准工具对MRI设备的磁场均匀性进行定期校准,以消除图像中的磁场非均匀性造成的伪影。

二、图像质量评估1. 噪声评估:通过测量MRI图像中的噪声水平,评估设备的信噪比。

使用噪声模拟器或特定的噪声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与制造商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2. 分辨率评估:使用分辨率评估工具对MRI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进行测量,以评估设备的成像能力。

分辨率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标准。

3. 几何失真评估:通过测量MRI图像中的几何失真,评估设备的成像准确性。

使用特定的几何失真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与制造商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

4. 对比度评估:使用对比度评估工具对MRI图像中的组织对比度进行测量,以评估设备的成像质量。

对比度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标准。

三、设备维护与保养1. 清洁与消毒:定期对MRI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其符合卫生要求和感染控制标准。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并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操作。

2. 设备维护:定期进行MRI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检查和更换设备的零部件、校准仪器、清洁设备等。

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并保存。

3. 系统更新:定期检查MRI设备的软件和系统更新,并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更新。

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新的操作状态。

四、操作规范与培训1. 操作规范:制定MRI设备的操作规范,包括设备的开机、关机、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用于诊断和监测各种疾病。

为了确保MRI图象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以下是MRI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一、设备校准与维护1. 定期校准:每台MRI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

校准应包括磁场均匀性、梯度线性性、射频场均匀性等方面的检测。

2. 维护保养:定期对MRI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检查线缆连接、检查冷却系统等。

同时,应定期更换耗材和易损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图象质量评估1. 分辨率:通过评估MRI图象的分辨率来判断设备的成像能力。

分辨率应满足相关标准,确保图象中细小结构的清晰可见。

2. 噪声水平:测量MRI图象的噪声水平,以评估设备的信噪比。

噪声水平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以保证图象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 均匀性:评估MRI图象的磁场均匀性,以确保图象中不同区域的信号强度一致。

均匀性应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图象浮现强度不均的情况。

4. 几何畸变:检查MRI图象的几何畸变情况,如图象中物体形状和尺寸的变形程度。

几何畸变应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保证图象的准确性。

5. 运动伪影:评估MRI图象中的运动伪影情况,如图象含糊和伪影浮现的位置。

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运动伪影对图象质量的影响。

三、操作规范与培训1. 操作规范:制定MRI设备的操作规范,包括设备开机与关机流程、扫描参数设置、患者准备等。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设备,确保图象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培训与认证:对MRI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认证,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操作、图象质量评估、应急处理等方面。

四、质量控制记录与分析1. 记录与归档:对MRI质量控制的相关数据和记录进行归档保存,包括设备校准记录、图象质量评估报告、操作规范等。

记录应包括时间、操作人员、设备状态等关键信息。

2. 数据分析:定期对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设备的表现和趋势。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多种疾病。

为了保证MRI成像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质量控制的标准内容。

1. 设备校准标准1.1 磁场强度校准:每年进行一次磁场强度校准,确保磁场符合设备规格要求。

1.2 空间分辨率校准:每月进行一次空间分辨率校准,确保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要求。

1.3 灵敏度校准:每月进行一次灵敏度校准,确保设备的信号接收灵敏度符合要求。

2. 成像参数标准2.1 重复时间(TR)和回波时间(TE):根据不同的成像部位和疾病类型,设定合适的TR和TE值,以获得清晰的成像结果。

2.2 脉冲序列选择:根据成像目的选择合适的脉冲序列,如T1加权、T2加权、弥散加权等。

2.3 切片厚度和间隔:根据需要调整切片厚度和间隔,以平衡成像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2.4 FOV(视野):根据成像部位选择合适的FOV,以包含感兴趣的解剖结构。

2.5 矩阵大小: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矩阵大小,以获得清晰的图象细节。

3. 图象质量标准3.1 噪声:通过测量ROI(感兴趣区域)内的噪声水平,确保噪声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3.2 对照度:通过测量ROI内的信号强度,确保图象对照度适当,以便清晰显示解剖结构。

3.3 分辨率:通过测量线对线距离,确保图象分辨率满足要求。

3.4 几何畸变:通过测量标准物体的尺寸,确保图象中的几何畸变在可接受范围内。

4. 安全标准4.1 磁场安全:确保设备的磁场强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以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2 电磁兼容性:确保设备不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和植入物产生干扰,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3 对照剂使用:严格按照使用对照剂的相关指南,确保对照剂的使用安全可靠。

5. 质量控制记录和评估5.1 质量控制记录:每次进行质量控制时,应记录相关的参数和测量结果,并保存在质量控制记录表中。

5.2 质量控制评估:定期评估质量控制记录,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为了确保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质量控制的目的、步骤、指标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一、质量控制的目的MRI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MRI图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诊断效果,减少误诊率。

通过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操作错误和技术问题,保证MRI图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二、质量控制的步骤1. 设备检查:定期检查MRI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包括磁场强度、均匀性、线性度、噪声水平等指标。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和标准样本进行检测,确保设备符合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2. 环境检查:检查MRI室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噪音等因素。

确保环境符合设备要求,避免外界干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3. 标准扫描:使用标准扫描序列和参数进行扫描,获取标准图像。

标准图像可以作为参考,与后续的扫描图像进行比对,评估图像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质量评估:对扫描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图像分辨率、对比度、噪声、伪影等指标。

可以使用专业的图像分析软件进行评估,也可以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目测评估。

5. 故障排除:如果发现图像质量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排除故障。

可以检查设备和操作流程是否符合要求,调整扫描参数和序列,重新扫描图像,直到达到质量要求为止。

三、质量控制的指标1. 分辨率:衡量图像清晰度和细节可见性的指标。

可以通过线对线测试、空间分辨率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

2. 对比度:衡量图像中不同组织之间灰度差异的指标。

可以通过对比度分析、区域灰度值统计等方法进行评估。

3. 噪声:衡量图像中随机噪声的强度和分布情况的指标。

可以通过噪声标准差、信噪比等指标进行评估。

4. 伪影:衡量图像中出现的人工或设备引起的伪影情况的指标。

可以通过观察图像中的伪影类型和位置进行评估。

5. 几何畸变:衡量图像中几何形状和位置的失真程度的指标。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为确保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制定MRI质量控制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质量控制的相关标准,包括设备校准、图像质量评估和数据记录。

一、设备校准标准1. 磁场强度校准:MRI设备应定期进行磁场强度校准,以确保磁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校准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指南进行,并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

2. 梯度线性性校准:梯度线性性校准用于确保梯度系统输出的磁场梯度是线性的。

校准应按照厂家提供的程序进行,并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

3. RF线性性校准:RF线性性校准用于确保射频(RF)系统输出的信号强度是线性的。

校准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进行,并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

4. 空间分辨率校准:空间分辨率校准用于评估MRI设备的空间分辨率性能。

校准应使用合适的模板进行,并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

5. 灵敏度校准:灵敏度校准用于评估MRI设备的信号灵敏度。

校准应使用合适的模板进行,并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

二、图像质量评估标准1. 信噪比评估:信噪比是评估MRI图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应使用合适的模板或标准物体进行信噪比测试,并记录测试日期和结果。

2. 均匀性评估:均匀性是评估MRI图像灰度均匀性的指标。

应使用合适的模板或标准物体进行均匀性测试,并记录测试日期和结果。

3. 空间分辨率评估:空间分辨率是评估MRI图像清晰度的指标。

应使用合适的模板或标准物体进行空间分辨率测试,并记录测试日期和结果。

4. 几何失真评估:几何失真是评估MRI图像形变程度的指标。

应使用合适的模板或标准物体进行几何失真测试,并记录测试日期和结果。

5. 运动伪影评估:运动伪影是评估MRI图像中运动引起的伪影的指标。

应使用合适的模板或标准物体进行运动伪影测试,并记录测试日期和结果。

三、数据记录标准1. 设备维护记录:应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情况,如清洁、保养、校准等。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MRI质量控制是一种用于确保MRI图像质量的重要过程。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身体内部结构图像。

为了确保MRI图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MRI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校准:MRI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工作状态符合标准要求。

校准包括磁场强度校准、梯度线性度校准、射频线圈校准等。

通过校准可以保证MRI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图像质量评估:对于每个MRI图像,都需要进行质量评估。

评估的指标包括信噪比、分辨率、对比度等。

通过评估可以判断图像是否清晰、准确,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图像质量问题。

3. 空间分辨率测试:空间分辨率是指MRI图像中能够分辨的最小结构大小。

通过使用空间分辨率测试工具,可以评估MRI设备的分辨能力,并及时发现分辨率下降的问题。

4. 运行参数检查:MRI设备的运行参数对图像质量有很大影响。

定期检查和调整运行参数,可以确保MRI图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运行参数包括扫描时间、重复时间、回波时间等。

5. 磁场均匀性检查:MRI设备的磁场均匀性对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通过使用磁场均匀性测试工具,可以评估MRI设备的磁场均匀性,并及时发现磁场不均匀的问题。

6. 安全性检查:MRI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包括对患者的安全保护措施、对磁场的安全保护措施等。

定期检查和评估安全性,可以确保MRI设备的安全运行。

7. 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记录:对于每个MRI图像,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记录。

包括图像的采集参数、评估结果、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通过建立记录,可以追踪和分析图像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MRI质量控制是确保MRI图像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定期的设备校准、图像质量评估、空间分辨率测试、运行参数检查、磁场均匀性检查、安全性检查以及建立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记录,可以保证MRI图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引言概述: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MRI质量控制标准是确保MRI图象质量和准确性的重要指导。

本文将从设备校准、图象质量评估、扫描参数设置、图象重建和数据存储方面,详细阐述MRI质量控制标准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设备校准1.1 磁场均匀性校准:确保磁场在整个扫描区域内的均匀性,避免图象浮现伪影。

1.2 空间分辨率校准:校准图象的空间分辨率,保证图象中结构的准确显示。

1.3 信号强度校准:校准信号强度,使得不同扫描序列和不同设备之间的图象可比性更高。

2. 图象质量评估2.1 信噪比评估:通过测量图象中的信号和噪声水平,评估图象的噪声水平和对照度。

2.2 空间分辨率评估:评估图象中结构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2.3 几何畸变评估:评估图象中几何形状的准确性,避免图象浮现形变。

2.4 感受性评估:评估图象对不同组织和病变的敏感性,确保图象能够准确反映病变信息。

2.5 运动伪影评估:评估图象中由于患者运动引起的伪影,保证图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扫描参数设置3.1 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以获取所需的解剖和病变信息。

3.2 优化扫描参数:根据不同病变和扫描区域的特点,优化扫描参数,提高图象质量。

3.3 考虑患者特点: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如体型、年龄、病情等,调整扫描参数,确保图象质量和患者安全。

4. 图象重建4.1 选择合适的重建算法:根据扫描序列和病变类型,选择适当的图象重建算法,提高图象质量和对照度。

4.2 优化重建参数:根据图象质量评估结果,优化重建参数,减少伪影和噪声。

4.3 考虑图象后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图象后处理,如滤波、增强等,提高图象质量和诊断能力。

5. 数据存储5.1 数据备份和恢复: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2 数据管理和归档:建立规范的数据管理和归档系统,方便数据的检索和使用。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为了确保MRI成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设备维护和校准1. 日常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的外观,确保无尘、无污染。

- 定期检查和更换设备的滤网、空气过滤器等部件,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

- 定期检查和校准设备的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参数,确保符合要求。

2. 校准和质量保证:- 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包括磁场强度、梯度线性度、RF线圈灵敏度等参数的校准。

- 校准设备的时间间隔应符合制造商的建议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 定期进行质量保证测试,如均匀性测试、空间分辨率测试、信噪比测试等,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二、图像质量评估1. 均匀性和灰度标准化:- 每日开始工作前,使用均匀性校准物进行均匀性测试,确保图像亮度均匀。

- 定期进行灰度标准化,使用标准灰度校准物,确保图像的灰度值符合标准。

2. 空间分辨率和分辨率标准化:- 定期进行空间分辨率测试,使用分辨率校准物,评估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 使用分辨率标准化方法,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图像分辨率一致。

3. 信噪比和对比度:- 定期进行信噪比测试,评估图像的噪声水平。

- 使用对比度校准物,对设备进行对比度标准化。

4. 几何失真和畸变校正:- 定期进行几何失真测试,评估图像的几何失真程度。

- 对于存在几何失真的设备,应进行畸变校正,确保图像的几何形状准确。

5. 脂肪压制和骨髓抑制:- 定期进行脂肪压制和骨髓抑制测试,评估图像对脂肪和骨髓的抑制效果。

- 对于存在抑制效果不理想的设备,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三、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记录1. 操作规范:- 制定MRI操作规范,包括设备开机和关机流程、病人准备和安全措施、扫描参数设置等。

-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规范的执行。

2. 质量控制记录:- 每次进行质量控制测试时,记录测试的日期、测试结果和设备参数等信息。

MR成像质量控制

MR成像质量控制
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
MR图像质量
磁共振图像质量的评价指标 1.信噪比 2.分辨率 3.对比度
MR图像质量
信噪比(SNR): • 图像中的有用信号与背景噪声的强度之比信噪比
=信号值/噪声值 • 信噪比越大越好, 图像会更清晰,没有颗粒噪声 • 提高信号值、降低噪声值可提高SNR • 噪声来源于磁体内的被检组织和系统的背景噪声,
n 扩大FOV n 在相位编码方向过采样(oversample) n 解剖部位最小直径方向置于相位编码方向 n 使用饱和带抑制不重要区域
MR伪影及补偿技术
3. 化学位移伪影 (1)产生原因: 由于水质子共振频率高于脂肪质子共振频率 3.5ppm(1.5T相当于220Hz),同一体素内的 脂肪与水的信号位置彼此分离
(6)产生卷折伪影的机会减少
减少视野造成: (1)信噪比下降
(2)最小接收频带加宽(3)最小TE 延长 (4)空间分辨率增加
(5)所观察的区域减小(6)产生卷折 伪影的机会增加
成像参数的选择
5.矩阵的影响
增加矩阵造成: (1)信噪比下降 (2)在固定的视野下,空间分辨率增加 (3)相位方向的矩阵增加,扫描时间延长
(3)补偿技术: 增大采集矩阵或减小FOV
MR伪影及补偿技术
6.交叉激励
(1)产生原因: RF脉冲波形不是方形
(2)图像表现: 饱和效应影响了信号强度
和图像对比 (3)补偿技术: . 采用一定的层间距( 10
%左右) . 层面激励顺序交替进行
噪声来自整个成像对象;信号来 自所选层面
MR图像质量
信噪比==k×质子密度×体素体积× 化量×激发次数)1/2
S
/
N
=
K
×Thk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为了确保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以下是MRI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内容。

1. 设备校准1.1 磁场校准:定期进行磁场校准,确保磁场强度和均匀性符合标准要求。

1.2 梯度校准:定期进行梯度校准,确保梯度线圈的线性性和均匀性。

1.3 射频校准:定期进行射频校准,确保射频线圈的传输和接收性能良好。

2. 图像质量控制2.1 分辨率:使用分辨率测试物体,评估MRI系统的空间分辨率,确保图像细节清晰可见。

2.2 信噪比:通过扫描噪声物体和信号物体,计算信噪比,确保图像信号强度足够高。

2.3 对比度:使用对比度测试物体,评估MRI系统的对比度性能,确保组织对比度明显。

2.4 几何失真:通过扫描几何失真物体,评估MRI系统的空间几何失真,确保图像准确性。

2.5 均匀性:使用均匀性测试物体,评估MRI系统的磁场均匀性,确保图像亮度均匀。

3. 安全性控制3.1 磁场安全:确保MRI设备的磁场强度符合安全标准,避免对患者和操作人员的不良影响。

3.2 放射性安全:确保MRI设备中的放射性物质(如铯-137)的使用和储存符合安全规范。

3.3 电磁兼容性:确保MRI设备与其他医疗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兼容性,避免干扰和故障。

4. 操作规范4.1 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其熟悉MRI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范。

4.2 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准备、扫描参数设置、图像采集和保存等步骤。

4.3 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图像存档、备份和检索等功能。

5. 质量评估和改进5.1 质量评估: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图像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2 质量改进: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包括设备维护、操作培训和流程优化等。

以上是MRI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内容。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诊断和监测各种疾病。

为了确保MRI成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以下是MRI质量控制标准的详细内容。

1. 设备校准1.1 磁场均匀性校准:使用特定的校准物体,检查磁场的均匀性,确保成像过程中不会出现磁场偏差。

1.2 空间分辨率校准:使用特定的校准物体,检查系统的空间分辨率,确保成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1.3 时间分辨率校准:使用特定的校准物体,检查系统的时间分辨率,确保成像的动态观察能力。

2. 图像质量评估2.1 噪声评估:通过测量特定区域的信号强度标准差,评估图像的噪声水平。

噪声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2.2 对比度评估:使用特定的对比度物体,评估图像的对比度。

对比度应足够高,以便准确地区分组织结构和病变。

2.3 空间分辨率评估:使用特定的分辨率物体,评估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分辨率应足够高,以便显示细微的解剖结构。

2.4 几何畸变评估:使用特定的几何标记物体,评估图像的几何畸变。

畸变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图像的准确性。

2.5 运动伪影评估:使用特定的运动标记物体,评估图像的运动伪影。

运动伪影应尽可能减少,以避免图像模糊和失真。

3. 安全性评估3.1 磁场安全性评估:通过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梯度,评估磁场对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磁场强度和梯度应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3.2 辐射安全性评估:通过测量辐射剂量,评估辐射对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辐射剂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辐射损伤。

4. 数据管理4.1 影像存储和备份:建立合理的影像存储系统,确保影像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4.2 影像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影像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的整理、分类和检索。

确保影像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访问性。

4.3 影像数据质量控制:建立影像数据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数据的质量评估和问题的处理。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

MRI质量控制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用于诊断和监测各种疾病。

为了确保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进行MRI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

一、引言MRI质量控制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旨在保证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MRI质量控制的目的、范围和方法。

二、目的MRI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以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图像质量的问题,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诊断的准确性。

三、范围MRI质量控制的范围包括设备质量控制和图像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1. 设备质量控制设备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包括定期清洁、检查和维修;- 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校验,确保图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防护措施符合相关要求。

2. 图像质量控制图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符合要求;- 检查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几何形状,确保图像的几何精度;- 检查图像的均匀性和噪声水平,确保图像的质量;- 检查图像的伪影和变形情况,确保图像的准确性;- 检查图像的运动伪影,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图像的准确性。

四、方法MRI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检查和记录、质量控制测试和问题解决。

1. 定期检查和记录定期检查和记录是MRI质量控制的基础。

通过定期检查设备和图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定期检查的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为每月一次或每季度一次。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功能和性能,以及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检查结果需要记录并保存,以备查阅和分析。

2. 质量控制测试质量控制测试是MRI质量控制的核心。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和工具进行测试。

常见的质量控制测试包括:- 对比度测试:使用特定的对比度测试物体,检查图像的对比度是否符合要求;- 分辨率测试:使用分辨率测试物体,检查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是否符合要求;- 均匀性测试:使用均匀性测试物体,检查图像的均匀性是否符合要求;- 几何形状测试:使用几何形状测试物体,检查图像的几何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噪声测试:使用噪声测试物体,检查图像的噪声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伪影测试:使用伪影测试物体,检查图像的伪影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运动伪影测试:通过模拟患者运动,检查图像的运动伪影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

MRI质量控制标准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高分辨率图像。

为了确保MRI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MRI质量控制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一、设备校准和维护1. 磁场强度校准:定期进行磁场强度校准,以确保磁场符合设备规格要求。

2. 梯度线性性校准:定期进行梯度线性性校准,以确保梯度磁场的线性性和均匀性。

3. 射频线圈校准:定期进行射频线圈的校准,以确保射频信号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4. 系统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包括冷却系统、电源系统、电磁屏蔽等的检查和维修。

二、图像质量控制1. 分辨率:通过使用分辨率模板,检查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确保图像清晰度和细节展示。

2. 均匀性:使用均匀性模板检查图像的信号均匀性,确保图像中无明显的亮度差异。

3. 噪声:通过测量图像的信噪比,评估噪声水平,确保图像质量不受噪声干扰。

4. 对比度:使用对比度模板检查图像的对比度,确保图像中不同组织之间的对比度明显。

5. 几何失真:通过使用几何失真模板,检查图像的几何失真程度,确保图像的几何形状准确。

6. 高信号区域:检查图像中高信号区域的饱和情况,确保高信号区域的展示准确。

三、安全控制1. 磁场安全:确保MRI设备的磁场符合安全标准,防止对患者和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2. 射频辐射安全:确保射频辐射的能量密度符合安全标准,防止对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物效应。

3. 磁场屏蔽:确保设备的磁场屏蔽性能良好,防止外部干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4. 患者安全:在进行MRI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排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和植入物,避免潜在的危险。

四、数据管理1. 影像质量评估:建立影像质量评估系统,对每个MRI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和记录。

2. 数据备份:定期对MRI图像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存储:建立合理的数据存储系统,确保MRI图像数据的快速访问和管理。

4. 数据共享: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建立MRI图像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三) 運動偽影
1、生理性運動偽影 生理運動如心臟大血管搏動、呼吸運動、血流以 及腦脊液波動等引起的偽影成為降低圖像品質最常 見的原因。
控制生理性運動偽影措施:
(1)採用心電門控技術,在心動週期同一預定 點上採集成像,可減少心臟和大血管搏動偽影。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1. 心電門控技術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電子雜訊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FSET2
DWI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2、化學位移偽影
是指脂肪與水的進動頻率存在差異,此為化學位移 ,在圖像上表現為脂肪與水的介面上出現黑色和白 色條狀或月牙狀陰影,尤其在腎臟與腎周脂肪囊交 界區表現突出。化學位移偽影僅發生在頻率編碼方 向上,嚴重程度與主磁場場強成正比
層面厚度
圖像 A: 層厚 = 3 mm
圖像 B: 層厚 = 5 mm
圖像 C: 層厚 = 10 mm
隨著層厚增加圖像的信噪比逐漸增加,但此時圖像的空 間解析度下降。體素越大,部分容積效應越明顯!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層間距(Pitch)
兩層面之間小於10 %,層面脈衝“漫出” (spillover)相互干擾,形成交感失真,信 號減低。層距=層厚 X 120 %時,可防止 信躁比下降;而層面間隙中影像資訊易丟 失。 可採用無間隔掃描、間隔激勵技術,隔行 交替掃描,減少橫向交叉激勵而引起的偽 影。
第十七章 MR檢查技術
第四節 圖像品質控制
一、影響圖像品質的因素
影響MR圖像品質取決於兩大因素: 組織特定參數(內在)-包括質子密度、T1、T2弛 豫時間、化學位移、體液流動、組織灌注、分子擴 散等; 操作選擇參數(外在)-包括多種脈衝序列參數。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一)MR圖像特徵參數及評價方法
1、MR圖像特徵參數 用客觀指標對MR圖像品質的變化進行評價並反映 機器性能及狀態。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2)MR圖像對比度及對比雜訊比 不同組織間的差異即組織對比度。它是指不同組 織信號強度的相對差異。 二種不同組織對比度:
C=|S1-S2|/|S1+S2| C:對比度 S1、S2:分別代表二種組織的信號強度。
影響MR圖像的對比度因素可分為三類: 1)脈衝序列:自旋回波、流動編碼序列等。 2)脈衝參數:TR、TE、TI、翻轉角等。 3)對比劑:Gd-DTPA等。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MR 圖像的對比度因嚴重的雜訊影響,不能真實反映圖 像品質時,以對比雜訊比來評價圖像品質。二種相關組 織的對比度雜訊比代表二種組織的信噪比的差異。 根據公式: CNR = SNRA - SNRB SNRA與SNRB分別代表A、B二種組織的信噪比 CNR表示對比度雜訊比。 釓類對比劑通過對自旋弛豫的影響,改變了組織的T1及 T2弛豫時間,從而影響組織間的對比。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答題技巧
五選一 問題方式: 正問法
如:對 XXXX 正確的描述是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接收頻寬權衡
RBW SNR 化學位移 TE 運動偽影
化學位移
脂肪和水中包含質子的 頻率差別。
approx. 220 Hz ( 1.5 T ) approx. 143 Hz ( 1.0 T) approx. 74 Hz (0 .5T ) approx. 35 Hz (0.2T )
(+)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化學位移(chemical shift)
化學位移偽影—脂肪和水分子內氫原子共振頻率不 同, 兩者相差約3.5 ppm,其信號被電腦記錄在不同
位置上。造成脂肪和水在圖像上沿頻率編碼方向移
位,出現化學位移偽影。 脂肪信號在圖像的位置與水比較有輕度移位; 水位於脂肪一側交界面為亮線偽影。 水位於脂肪另一側表現為黑線偽影。
Matrix 矩陣
影像矩陣增加時數值變化的結果: 信噪比降低 掃描時間延長 分辨率提高 矩陣(Matrix) 信噪比(TE相同時) 掃描時間延長 解析度(最高) 128 2.0 0:30 2mm 256 1.0 1:00 1.5mm 512 0.5 2:00 0.5mm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二)MR圖像品質參數間相互影響
MR圖像的品質取決於影像的解析度、對比度、信噪 比和檢查時間等。而影響上述品質的因素很多,如檢 查的部位的層面厚度、層間距離、脈衝激勵次數、相 位編碼方向、矩陣、顯示野、 TR、TE的時間選擇、 接收線圈等。這些因素又互相聯繫,互相制約。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圖像空間解析度是體素體積的函數,公式為:
圖像的空間解析度∝1/體素體積=採集矩陣/FOV×層厚 例:
視野256mm×256mm,矩陣128×256,層厚3mm, 則其空間解析度為 1 /(1mm×2mm×3mm)。 如體素在三個互垂方向徑線都相同(正立方體), 稱為各向同性空間解析度,如2mm×2mm×2mm。 各不相同則稱為各向異性,如1mm×2mm×3mm。 體素越小,空間解析度越高,但信號越低;反之。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信躁比 對比躁聲比
空間分辨力
掃描時間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特別提示
磁共振成像條件的改變應根據預選條件考慮 到有關不同參數的相互影響和臨床診斷需要 來確定。成像影像品質取決於信噪比、對比
信躁比、空間分辨力、偽影等幾個因素之間
的均衡比,相互制約,過分佔優勢的結果將
是差的圖像品質。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SE(Spin Echo) —— 自旋回波序列
1800 相位 重聚脈衝
1800 相位 重聚脈衝
900 脈衝 回波
900 脈衝
TE
(TE / 2)
TR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圖像 A: TE = Mn
圖像 B: TE = 40
T1像隨著TE時間對比度有改變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不足所致。在圖像中高、低信號差別 大的交界區信號強度失准。在頸椎矢狀位 T1WI上 這種偽影比較常見,表現為頸髓內出現低信號線影 。其它部位如顱骨與腦交界區、脂肪與肌肉交界區 也可出現這種偽影。截斷偽影僅發生在相位編碼方 向上。
控制截斷偽影的措施:
① 加大採集矩陣;② 減小FOV; ③ 過濾原始資料; ④ 變換相位和頻率編碼方向;⑤ 改變圖像重建的方法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3、卷褶偽影
是被檢查解剖部位的大小超出了視野範圍時, 視野範圍以外部分的解剖部位的影像移位元或卷 褶到FOV內的另一端。相位編碼方向不同,卷褶 偽影的位置也不同。
控制卷褶偽影的措施有:
① 加大FOV,卷褶多發生於邊緣,對中間部分的 興趣區影響不大。 ② 將相位編碼方向設置在被檢部位的最小直徑上。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3)MR圖像解析度 解析度是所有影像品質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是 指影像對樣體細節的分辨能力,指在一定的對比度 下,影像能夠分辨的空間的最小距離。 在影像學中,圖像解析度通過幾種方式表示: 平面解析度指平面內二個相互垂直方向的分率 空間解析度是二維圖元對三維體素資訊的反應能力 密度解析度即為信號強度的差異 時間分辨率指同一組織結構不同時間強度或狀態的差異
1800 相位 重聚脈衝
900 脈衝 回波
900 脈衝
TE
TR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圖像 A: TR = 350
圖像 B: TR= 1000
T1像隨著TR改變T1對比度隨之變化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TE( Echo time) 回波時間
TE指射頻脈衝激勵後得到回波信號的時間。
TE時間 信號強度 掃描層數 運動偽影 流動水成分信號強度 增加 增加 減少 增加 增強 減少 減少 增加 減少 減弱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接收線圈
表面線圈可增加信噪比,減少遠離臟器運動偽影及 其它偽影。觀察野較小,且影像不均勻,距表面線 圈近處的信號強,遠處信號弱; 體線圈的影像信號強度均勻,觀察野大,增加深部 組織的信噪比。而表面組織信噪比降低,血流產生 偽影嚴重,極易於產生其它偽影。
主要指標包括: (1)雜訊 圖像視野的隨機信號。 (2)信噪比 平均信號強度與平均雜訊強度的比值。 信噪比是衡量圖像品質最重要的指標。 (3)對比度 不同興趣區域的相對信號強度差。 (4)解析度 圖像對樣體細微結構的分辨能力。 (5)偽影 除雜訊外體內外樣體結構的影像異位元。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2、特徵參數評價 (1)雜訊與信噪比 MR的雜訊主要來源於線圈電阻及物體“黑體” 輻 射所致的熱雜訊。 利用統計學功能可測量MR圖像上信號及雜訊比。 選定一個信號最均勻、信號強度較高的區域作為興 趣區,並記錄該興趣區信號的平均值M。接著將興 趣區移至主體影像以外的背景雜訊區域,對比計算 標準差。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2、自主性運動偽影 人體自主運動吞咽、眼球轉動等,可在圖像上 產生各種不同形狀的偽影,造成圖像模糊、品質 下降。
控制自主性運動偽影的措施:
(1) 改變掃描參數,儘量縮短掃描時間,減少 產生偽影的幾率,如梯度回波技術的應用、減少信 號採集次數、減少矩陣等;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金屬異物—彈片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金屬硬幣
08年职称考试辅导
二、改善圖像品質的措施
1、設備偽影
是指機器設備所產生的偽影。它包括機器主磁場強 度、磁場均勻度、軟體品質、電子元件、電子線路以 及機器的附屬設備等所產生的偽影。設備偽影主要取 決於生產廠家設計生產的產品品質,某些人為因素如 機器設備的安裝、調試以及掃描參數的選擇,相互匹 配不當也可出現偽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