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 实验七 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合集下载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引言负反馈放大电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结构,它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以达到提高电路性能的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深入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原理负反馈放大电路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形成一个反馈回路,从而改变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负反馈方式是电压负反馈,它通过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差异进行放大,从而实现对电路增益的调节。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电路元件和仪器设备,包括放大器、电阻、电容等。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

3.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4. 调节放大器的参数,如增益和带宽,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5. 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输入信号的幅值、输出信号的幅值、增益等。

6.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验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的幅值相对于输入信号的幅值有所减小。

这是因为负反馈放大电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降低了电路的增益,从而实现了对信号的调节。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更加平坦。

这是因为负反馈放大电路通过反馈回路,降低了电路的频率响应,使其更加稳定。

这对于一些需要稳定输出信号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

此外,我们还发现负反馈放大电路可以提高电路的线性度。

通过调节反馈回路的参数,我们可以使输出信号更加接近输入信号,从而减小非线性失真。

这对于音频放大器等需要高保真度的应用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负反馈放大电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实现了对电路增益、频率响应和线性度的调节。

这种电路结构在电子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音频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总结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总结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总结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研究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性能。

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拓扑结构,可用于增强放大器的线性度、稳定性和频率响应。

我们配置了一个基本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包括一个放大器和一个反馈网络。

实验中使用了运放作为放大器,并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构成反馈网络。

通过调整反馈电路中的元件值,我们能够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

我们测量了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特性。

通过输入不同幅值和频率的信号,并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我们可得到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负反馈放大电路可以改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使其在更广泛的频率范围内保持较为稳定的增益。

我们还研究了负反馈对放大器的失真和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中使用了不同的反馈方式,如电压串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并对比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负反馈可以有效地减小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提高整体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本次实验通过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测量和分析,探讨了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我们深入了解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反馈网络来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放大器电路提供了基础和启示。

多级放大及负反馈电路

多级放大及负反馈电路

实验七 多级放大及负反馈电路一、实验目的用实验箱上两级放大模块,通过测量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电压开环增益和接入负反馈后的电压闭环增益,比较有无负反馈电路的性能指标,一是电压增益和通频带宽度BW 比较,二是输入输出电阻的比较。

关注三极管静态工作点与输出波形的失真情况?二、实验仪器实验箱、示波器、电源、导线三、实验原理图9-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f 把输出电压Uo 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f1上形成反馈电压Uf 。

T1T2Rb330kRc12.4kRs 1kRc22.4kRe11k Rf 1100RL 2.4kRb1680kC110μC210μCe1100μCf 22μRb210k Re21kRf 8.2kCe2100μC30.1μUs UiUo+12GND图9-12基本放大器1)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时,因为是电压负反馈,所以可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即令Uo =0,此时Rf 相当于并联在Rf1上;2)在画基本放大器的输出回路时,由于输入端是串联负反馈,因此需将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端(T1管的射极)开路,此时(Rf+Rf1)相当于并接在输出端。

可近似认为Rf 并接在输出端。

四、实验内容给电路输入端接入正弦波,输入Vpp=1mV ,f=100hz ~100Khz 。

(由于1mV 电压太小,信号源无法提供,示波器也无法看清波形,故输入端加了一个分压比为1:100的调压电路,这样输入信号可以提升到Vpp=100mV )注意事项:在两个三极管级联前,先调节第一个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使之输出波形不失真,Vce1取值3-4V 为好。

级联之后,若是调节第二个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波形仍然失真,就又要返回调节第一个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图:T1T2Rb330kRc12.4kRs 1kRc22.4kRe11kRf 1100RL 2.4kRb1680kC110μC210μCe1100μRb210kRe21kRf 8.2kCe2100μC30.1μUsUiUoRf 8.2kRf 1100+12GND实验数据记录: V ofpp =0.23V V opp =1.17V V ipp =4.1mV静态工作点开环增益:2851041.017.12=⨯=Av F=V ofpp/V opp =0.198V CE I R2 U R1 I R1 I B U R3 I C 9.332v 0.133mA2.775V0.13857mA 0.00575mA 1.937v0.646mAV CE ’ I R6 U R6 I R5 I B ’ U R5 I C ’ U R7 6.534V0.358mA1.789V0.387mA0.029mA1.935V1.559mA4.677V闭环增益:96.41=⋅+=AvF Av通频带宽:开环:200Hz-500Hz 闭环:120Hz-7MHz。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

二、实验原理(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图7-1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1、闭环电压增益
——基本放大器(无反馈)的电压增益,即开环电压增益。

1+A V*F V——反馈深度,它的大小决定了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改善的程度。

2、反馈系数
3、输入电阻
R if=(1+A V*F V)R i
R i——基本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输出电阻
R o——基本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A vo——基本放大器R L=∞时的电压增益
号,输出端接示波器,逐渐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使输出波形开始出现失真,记下此时的波形和输出电压的幅度。

2)再将实验电路改接成负反馈放大电路形式,增大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电压幅度的大小与1)相同,比较有负反馈时,输出波形的变化。

输入端接入f=1KHz,V S=6mV的正弦信号
四、实验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实验结果和得到的有关数据,可以插入图、表、关键程序代码等)
五、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出有效的实验结论)
1、将基本放大电路和负反馈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实测值和理论估算值列表进行比较。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开环时������i = 91kΩ > 90kΩ
以反馈电阻作为负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u| = 169.1 > 120
闭环时������usf = −9.38 ≈ −10
经验证,实验数据均能满足参数设计要求。
2.数据比较及误差分析
(1)开环
理论值 仿真值 实测值
Au1 0.79 0.678 -0.76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熟悉两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学习使用Multisim 分析、测量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
(一)必做内容 设计和实现一个由共漏放大电路和共射放大电路组成的两级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1. 测试 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2N5486 的特性曲线(只做仿真测试)
Au -149.3 -138 -169.1
Ri 90.8k 93.5k 91.0k
RO 3.29k 2.92k 2.84k
fL / 178Hz /
fH / 4.16MHz /
两级电压放大倍数 Au 的误差较大,其余各动态参数误差较小。影响电路整体放大倍数
的因素较多。
(2)电压并联负反馈
Ausf
Rif
Rof
fL
fH
理论值
-10.0
690
358
/
/
仿真值
-10.0
728
312.6
15Hz
28.4MHz
实测值
-9.39
659
210.4
/
/
闭环中 Rof 的硬件实验值与仿真和理论计算存在较大误差,可能原因包括电阻值偏差,

7、实验七: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实验七: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7、实验七: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目的:1.了解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研究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3.掌握组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法及电路调试技巧。

实验原理: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由放大器和反馈电阻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在此电路中,输出信号经过电压分压器R1和R2,形成反馈信号vF,该信号与输入信号相比较后,通过反馈电阻Rf回到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形成负反馈电路。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作用是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性,提高放大器的增益稳定度和频率响应,同时减小失真。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β=Fb/F0,其中Fb是反馈信号,F0是放大器输入信号。

反馈系数β 越大,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差别就越小,电路的放大增益就越小,失真也越小。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放大倍数A=(1+Rf/R1)×A0/(1+βA0),其中A0是放大器的开环电压增益,A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

实验内容:(1) 用示波器测量极管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电阻落);(2) 测量极管放大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 Av;(3) 将放大电路改为有源负载方式并提高放大倍数;(4) 将电路改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并调节 Rf,使放大倍数改变,说明负反馈的作用;(5) 计算负反馈系数β 和放大倍数 A。

实验仪器:电压信号源,二分频用的 RC 滤波器,示波器,音量表,万用表等。

实验步骤:1.将极限放大电路接到示波器输入终端上,调节电路电源使频率为1kHz,滑动电位器RP0,调整示波器上下限位置,测量峰峰值Epp和直流信号值Eoff;2.计算电路的直流放大倍数Av=Epp/2Eoff/α(V/V);3.将放大电路改为有源负载,调整RP1,使交流放大倍数提高到大于1赫兹的100±5倍;4.将电路改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调整反馈电阻Rf,记录测量结果;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负反馈系数β,验证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器实验报告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负反馈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同时掌
握相应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负反馈放大器电路,通过测量电压增益、频率响应和失调电压等参数,对负反馈放大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首先,我们搭建了负反馈放大器电路,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了合适的电阻和电
容数值。

随后,我们进行了直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整,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负反馈放大器相对于非负反馈放大器具有更稳定的直流工作点,能够减小器件参数的影响,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交流性能的测试。

通过输入信号的变化,我们观察到负反
馈放大器的电压增益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相位特性较为平稳。

这表明负反馈放大器能够有效地抑制频率特性的变化,提高整个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测量了负反馈放大器的失调电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负反馈放大器的失调电压明显减小,这与负反馈的作用原理相吻合。

负反馈能够通过比例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的配合,抑制失调电压的产生,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负反馈放大器相对于非负反馈放大器具
有更好的直流工作点稳定性、频率响应特性和失调电压表现。

负反馈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放大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是一种重要的放大器结构。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负反馈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负反馈放大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组装,安装并测试具有负反馈的放大电路。

实验操作序号、实验操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实验结果分别如下所示。

1.确定放大器的最小特性和参量灵敏度:从设计仿真程序中获取所需参数。

2.组装放大器:通过给定的电路原理图以及所需元件组装放大器。

3.安装放大器:将放大器安装到实验板上,并对连接线及板上元件进行连接。

4.建立反馈网络:将负反馈装置根据电路板上的原理图连接到输出和输入部分。

5.测试放大器:根据电路板上的参量灵敏度,使用台架仪器测试实际放大器的最小特性以及负反馈网络 .
实验结果表明,负反馈放大器的最小特性与预期一致,参量灵敏度也符合实验要求,可知该放大器正常运行并实现预期功能。

通过本次实验,使用者可以了解负反馈放大器的结构、特性及其灵敏度,从而掌握放大器的基础知识,能够用此技术来设计更多更复杂的电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名称多级及负反馈放大电路日期2014/5/15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级放大作用原理及负反馈原理
2、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调节、测量输入输出波形
3、学会正确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

4、学习使用 Multisim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三极管,直流稳压电源,导线,电位器、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箱
三、实验内容
1、在实验箱上搭接两级放大电路,输入信号Vs=500mV,f=5KHz、偏移量=0V的交流正弦波。

2、调整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使得输出电压Vpp最大且波形不失真,记录输入输出波形,计算Av,测量各级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相关参数。

(Vb、Vc、Ve、Vce、Vbe)
3、在两级放大电路的基础上增加电压串联负反馈支路,其中Rf=5.1K,C=10uF。

记录输入输出波形,测量该电路AvF
4、比较和总结多级负反馈电路。

四、实验原理
单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有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为此我们需要把若干个基本的放大电路连接起来,组成多级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称为耦合,它的方式有多种。

实际中我们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即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多级放大电路的指标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u=多级放大电路的倍数等于各级放大电路倍数的乘积。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对于多级放大电路来说:输入级的输入电阻就是输入电阻;输出级的输出电阻就是输出电阻。

负反馈:用输出端的电压减弱输入端的电压
实验电路图如下:
五、实验数据
多级放大饱和未失真波形图:
Vs=520mV vi=5.2mV vo=1.61V
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Vb:V 3.8667 2.9574 Vc:V 3.4094 3.3672 Ve:V 3.2219 2.3218 Vbe:V 0.64305 0.64257 Vce:V 0.20792 1.03416 Av1=1.71v/5.2mv=329
失真波形图:
负反馈波形图:
Vs=520mV vi=5.2mV vo=260mV
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Vb:V 3.8396 2.9503 Vc:V 3.4779 3.4105
Ve:V 3.1954 2.3094
Vbe:V 0.64257 0.64222
Vce:V 0.29874 1.09945
反馈系数f=260mv/1.61v=0.1615
Av2= Av1/(1+f* Av1)=6.1
六、实验结论
输入电压为500mv,直接通过多级放大会超过电器元件负载,在输入端加一相差100倍串联电阻便可使函数发生器降低一百倍后作为输入信号输入通过对开环、闭环两次数据的比较之后,可以明显地发现:负反馈会降低电压的放大倍数,但能提高电压增益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