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宿营理论

合集下载

大学生士兵提干《军事知识》—武经总要考点(1)及练习备考

大学生士兵提干《军事知识》—武经总要考点(1)及练习备考

大学生士兵提干《军事知识》—武经总要考点(1)及练习备考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大学生士兵提干提干培训提干考点提干练习《武经总要》是北宋官修的一部军事著作,作者为宋仁宗时的文臣曾公亮和丁度。

两人奉皇帝之命用了五年的时间编成。

该书是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对于研究宋朝以前的军事思想非常重要。

其中大篇幅介绍了武器的制造,对古代中国军事史、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也很重要。

《武经总要》分前、后两集,每集20卷。

前集的20卷详细反映了宋代军事制度,包括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武器装备等,特别是在营阵、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详细的插图,这些精致的图像使得当时各种兵器装备具体形象地层现在我们面前,是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极宝贵资料。

张为臻博客后集20卷辑录有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战例资料,分析品评了历代战役战例和用兵得失。

1、邓小平军事思想的形成阶段是()。

A.1978年12月到1985年6月B.1975年1月到1978年12月C.1985年6月到以后答案:B2、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A.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B.祖国的统一,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C.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影响边疆地区的安全的其它原因答案:C3、军事思想和军事领域揭示的一些事物的普遍规律所形成的原则、概念和范畴,常常被用于政治、经济、外交、商业和体育等方面,这是军事思想具有的()。

A.强烈的时代性B.广泛的通用性C.内容的博大精深答案:B4、“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贵胜,不贵久”等思想,是属于()的理论。

A.军队作战运筹方面B.军队作战指挥方面C.军队后勤保障方面答案:A。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按照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阶级和国家进行区分,军事思想可分别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中国和外国的军事思想等。

一、军事思想发展概况人类对战争和军队问题的认识,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角度讲,军事思想可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发展阶段。

(一)古代军事思想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中国和地中海一带沿海国家,内容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时期的军事思想。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l世纪至8世纪,此时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建立了军队,出现了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军事思想开始萌芽,并逐渐成为专门学科。

专门研究军事的著作有《军政》、《军志》等。

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取得了空前的辉煌成就,涌现出许多杰出军事家及军事著作,如闻名中外的孙武所著《孙子兵法》等。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经历了发生、发展的沿革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①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

约公元前2l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开始。

从此阶级矛盾便成了社会的中心矛盾,战争成了实行阶级统治、维护阶级利益、进行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在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很多关于军事与战争活动的记载,据传,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虽早已失传,但在后来问世的《左传》、《孙子兵法》等书中,还保留着一些片断的引文。

在《易经》、《尚书》、《诗经》中也都有些片段、零星的军事思想论述,这些都说明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经初步形成了。

大学生军事理论第八章综合训练

大学生军事理论第八章综合训练
大學生军事理论第八章综合训练
五、行军的各种保障
(一)通信保障 行军中,要保障通信畅通,指挥员随时了解行军中的
所有情况,保证畅通的组织和指挥,一般可采用对讲 机或其他移动通信器材。
大學生军事理论第八章综合训练
(二)医疗保障
行军中因天气、饮食、体力等原因,可能会发生各种 伤、病等情况,因此,必须安排医疗保障人员跟随队 伍前行,并配带各种常用药物,以保证及时处置临时 的医疗问题。
大學生军事理论第八章综合训练
(二)正确掌握行军路线
行军中,指挥员应用行军路线图,随时对照地形,不 算查看沿途的标志点及路标,随时判明所到位置,正 确掌握行军路线。
大學生军事理论第八章综合训练
(三)适时组织休息
行军中要适时安排休息时间,由行军总指挥按行军计 划统一安排。
小休息:行军30分钟后,休息15分钟(检查、调整装 具和物品);后50分钟休息一次,每次10分钟
“三防”:防暴晒、防中暑和防风沙。行军前,应当 侦查行军路线,明确行军方向,携带足够的淡水和给 养,加强防太阳暴晒的措施。
大學生军事理论第八章综合训练
(三)水网稻田地行军
特点:河流、沟渠多,纵横交错,道路泥泞,路面狭 窄。
在行军中,要加强“遇水搭桥”的保障措施,做好长 时间在河流、沟渠和泥泞道路行军的保障工作。
(一)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 行军前要集中进行行军动员,明确行军的目的、意义;
鼓足士气,树立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 心;加强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互相帮 助、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助人为乐思想;提高遵守 纪律的自觉性。
大學生军事理论第八章综合训练
(二)正确选择行军路线
1、选择离市郊最近、路口和车辆最少的路线 2、选择便于途中安排休息的路线 3、选择便于行军保障车通行的路线 4、选择便于返回和便于设置各种情况的路线

推动高校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推动高校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包括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两个部分。

自1985年在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军事训练试点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军事课程已经走向正轨,初具规模,在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军事素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军事课在带给大学生新的课程学习和体验的同时,近年来也凸显出一些新问题,突出表现在重理论,轻训练,军事技能训练的组织与实施尚显不足。

如何让军事技能训练真正走近大学生,让军事技能训练从弱势地位走向与军事理论课教学并重,使高校军事课建设得到不断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我们亟待正确认识和深入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军事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1.场地条件单一。

目前军事技能训练仍然依靠组织学生进行2~3周的军训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为重点内容,在校内集中进行。

此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住宿、餐饮、日常管理及训练场地保障等问题,但在客观上也使军训流于一般意义,没有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军营环境体验。

特别是涉及到《大纲》中的“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行军宿营”、“综合训练”等内容时,多数高校受限于场地条件限制而无法真正有效展开。

2.落实内容单调。

大学军训模式较高中军训普遍创新力度不大,有些高校结合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人身安全问题,拓展引入了防身术、军体拳等训练内容,受到了广大新生的欢迎和好评,但总体来看军事技能训练仍是组织大学生进行基本队列动作训练,强度和实战意义都比较有限。

学校、承训部队或多或少存在着安全、顺利完成任务的心态,特别是当国内其他高校被曝光发生了问题的时候,更加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造成了军事技能训练的安全效益永远大于实际训练效益的认识和现状。

大学生对军训持消极态度的占比不在少数,部分同学会感到排斥和反感,军事技能训练内容没有吸引力是主要因素之一。

3.保障条件不足。

现阶段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仍较薄弱。

行军篇:行军宿营,比交战更重要。

行军篇:行军宿营,比交战更重要。

行军篇:行军宿营,比交战更重要。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

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这一讲我们进入《孙子兵法》的第九篇《行军篇》。

你要注意《孙子兵法》每一篇的内容和标题并不是完全对应的,相互各篇之间的内容也有交叉。

之前在《虚实篇》和《军争篇》,我们用了不少篇幅讲行军的内容,而第九篇是专门的《行军篇》。

第九篇讲的行军跟前面讲的有什么区别呢?前面重点讲行军的战略意义和战略价值,而这一讲所讲的行军则重点谈具体行军的战术原则,比如说在不同的地形,你应该怎么安排行军宿营。

在《行军篇》里,孙子也不是只谈行军和宿营,所以我们分了三讲来讲这一篇。

第一讲,讲具体行军宿营的战术守则。

第二讲,讲侦察兵的32条行动法则。

第三讲,讲养兵之道。

四种地形的行军宿营守则《行军篇》开篇名义:“凡处军相敌”,处就是说你要怎么处置你的军队,在处军这个概念里面,不只是行军,还包括行军和宿营。

相敌是我们下一讲要讲的,相敌就是侦察。

那应该怎么行军宿营呢?主要还是看地形,这里主要讲了四种不同的地形,有四种不同行军和宿营的原则。

第一种地形是山地,军队在山地行军和宿营,要注意三条:第一,你带兵要靠近山谷。

因为山谷才有水源和草料,不管是人要喝水还是马要吃草,只有在山谷才能解决。

第二,不要去谷底,行军要有一定的高度,特别注意你要从阳面走。

走阳面不光是指行军,更重要的是指扎营。

你扎营在阳面,它才干燥和通风,你的军队才不容易生病。

军队是密集人群的聚集,最可怕的不是战斗减员和流血牺牲,最可怕的是起瘟疫。

(完整版)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完整版)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教育,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风格高尚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赫尔巴特强调教学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断言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此处“教育”就是“德育”)。

中学德育大纲强调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德育大纲的实施看做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科德育目标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它是学校德育总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必须准确地把握各学科教学实施德育的目标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尤其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内容中每一位物理学家的奋斗经历,更能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执著追求的良好个性品质和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将德育渗透到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存在于物理教科书的知识材料之中,这些德育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按其形式可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

显性德育内容较少,教师容易把握;隐性德育内容是指教科书中的一些材料和知识点,表面上不能对学生直接起到德育作用,但通过深入分析、挖掘或通过介绍背景材料体现德育功能。

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现德育的目标控制,教学中紧扣教材实际,做到德育渗透合情合理而又避免生硬教条,使德育看似“无意”却又“有意"。

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主要有以下三个切入点。

初中物理问答题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问答题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问答题专题复习1. 在北宋时代的沈括著作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沈括的这段记载有什么科学道理?答:2. 几只鸟在树上唱歌,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女孩几乎听不见室外鸟的歌声,原因是什么?答:3.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用一根棒来听取钢琴的演奏,他把棒的一端触在钢琴上,另一端用牙齿咬住,这样他就听到了自己通过钢琴演奏得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

请简要分析这个故事中的相关物理知识。

答:4. 晓飞为了参加歌唱大赛,用录音机录下自己所唱的歌以便改正某些不足之处,可是在放自己的录音时,晓飞总觉得不太象自己的声音,为此,她感到迷惑,你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答:5. 在空的房间里轻声说话,会感觉特别大声;但是当房间里有很多物品时,就不会有如此感觉了,为什么?答:6. 固体的传声性能比空气好的多,但是把门窗关闭后,外面传入室内的声音却明显减弱,这是为什么?答:7. 把一个鼓平放后,在上面放一些纸屑,然后用槌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答:8. 在月球上搞爆炸能听见声音吗?为什么?答:9. 有时你认为很静,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为什么猫却突然表现的非常警惕?答:10. 有经验的铁路工人,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弹簧是否正常时,常用锤子敲敲就会找出故障,为什么?答:11. 用录音机录下男子说话的声音,如果我们用比录音速度快放出所录的声音,发现成年男子说话的声音会象女子说话的声音一样,这是为什么?12. 晓飞同学用洗衣机洗衣服,衣服没放平就开动了洗衣机,洗衣机机身振动发出很大的噪声,她赶紧用棉花把耳朵塞上,这样做对吗?应该怎么做?答:13. 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看不清字?怎么样才能使黑板不“反光”?答:14. 有三枚大头针,不借助其他工具把它们插在一泡沫塑料上,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说说你的做法和道理。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后勤论述研究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后勤论述研究

车辆工程技术205理论研究 《孙子兵法》是一本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其内容涉及战争的目的、发展演变规律、战略及战术原则、军事后勤的地位作用及后勤保障活动中的方式方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古代军事后勤论述。

《孙子兵法》全书十三篇,六千多字,差不多每个篇目都不同程度地论述了战争中军事后勤的相关问题。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在对军事后勤的地位作用上,《孙子兵法》认为军事后勤关乎军队生死存亡 首先,《孙子兵法》中认为军事后勤决定军队生死存亡,关乎战争的胜败。

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有这样的论述:“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其含义为:作为战争主体的军队没有军事后勤保障支撑在战争中必然会失败,没有粮食就无法保障作战人员的生存,没有完善的物资储备体系就无法坚持作战。

《孙子兵法》从事关战争全局的高度,论述了军事后勤保障活动对于战争的重要作用。

其次,《孙子兵法》中把完善的军事后勤活动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

在《孙子兵法·形篇》中有这样的论述:“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即国家地域面积的大小、可以利用的耕地面积多少决定了国家在战争中战备物资的储备量,而这些又能决定国家在战争中可以动员的潜在兵力,这些都决定了参战国的军事实力。

《孙子兵法》中关于战争潜力的军事论述说明孙子认识到军事后勤活动对战争是有制约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战争,这与现代战争中关于军事后勤对战争有制约作用的观点不谋而合。

最后,《孙子兵法》认为在战争筹划和准备阶段,必须要将军事后勤活动作为重要内容,必须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后勤保障能力。

在《孙子兵法·作战篇》开头就写道:“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 《孙子兵法》中论述在战争筹划和准备阶段,动员大量的军队参加作战行动,必须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后勤保障能力,在战争开始之前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军事后勤保障,需要考虑战争中的经济问题,需要考虑战争中的物资消耗,充分的军事后勤准备是战争开始的物质基础。

中图法类目的复分与仿分课件

中图法类目的复分与仿分课件
J292.26+48 J292.264.8(错)
练习:《中国近代教育史》 G529.5 《世界现代音乐史》J609.15
第8页/共30页
back
8
中国民族表的结构
中国民族表按现有的民族编列,用同位类表示,采用双 位数字编号(演示)。
中国民族表的使用要点 (3点)
◆ 主表注明“依中国民族表分”时,可直接使用本表复分, 组号方法:将有关复分号加在主类号之后。如:《土家族情 歌集》I277.29(各民族歌谣)+73(土家族) →I277.297.3
■ 总论复分表的结构 P1113
将各学科门类的共性区分内容编列入此,内容包括关于学科及 专业与事物的总论性类目,关于著作类型等方面内容两部分,复分 号由“-”加数字组成(演示)。如:
《图书馆学辞典》 G25-61
■ 总论复分表的使用要点 (4个)+ 练习
◆ 主表中任何一级类目均可使用,复分时直接将复分号加在 主类号后。如:《文献分类指南》 G254.11-62.
18 政治工作 19后方勤务
E270 合成军 E270.1 方面军、集团军
2 条令
E270.2 军
3 教育、训练 4 战术 6 战斗保障
E270.3 E270.4 E270.5 E270.6
师、旅 团 营 连
7 行军宿营
E270.7 排
8 军队行政与生活管理
E270.8 班
9 战例、战史
E270.9 单兵
K815(P240页);F752.65(P108页)
● 仿总论性类目分
专论性类目仿照总论性类目的划分标准细分,称为仿总论性类目
分。《中图法》的总论性类目一般用“一般性问题”、“理论”、“通 论”、“世界”等方式编列。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而如何把德育落到实处,如何把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也日益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

为此,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各类学科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按照这一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也应充分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德育要求,积极探索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1.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科学发展史上,曾经对世界文化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成就或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小故事。

在学“声现象”时,习题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这说明,我国早在宋代就对声音有了研究,并且运用到了生活实践中。

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有三处可以发出非常美妙的声音的建筑;又如关于“磁场”中的磁偏角问题,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已经提出了,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这些足已使学生的爱国热情迸发出来。

2.增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在核能的教学中,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监禁在孤岛上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地回到祖国。

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等。

这些事迹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物理学有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体现着自然辩证法法则,充满着唯心论和唯物论,充满着新旧理论观点的激烈碰撞,历经了对世界认知的否定与再否定的曲折历程。

宿 营_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_[共2页]

宿 营_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_[共2页]

230 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动。

如发现走错路,应首先确定站立点,而后选就近路插向原定路线。

如无把握,应立即返回开始走错的地点,再继续前进。

行军速度和一日行程应根据敌人的袭扰程度、行军队形的编成、人员的体质、移动工具及其技术状况、道路的数量及质量、驾驶员的驾驶技能、行军时间及水文气象等条件确定。

(三)适时组织休息正确规定行军中的休息时间和地点,是缓解行军疲劳、保持行军能力、倾力实施行军的重要条件。

摩托化行军时,小休息通常每2~3小时进行一次,每次20~30分钟。

徒步行军的首次小休息,通常在行军30分钟后进行,时间15~20分钟;而后每行军1~2个小时休息一次,每次10~20分钟。

(四)果断处置情况(1)当临时改变行军路线时,指挥员应迅速命令分队停止前进,向各分队简要明确新的行军路线。

当前方有迂回路线能进入新的行军路线时,可仍按原行军序列从迂回路线进入新的行军路线;当已经超过通向新路线的路口,前方又无新的迂回路线,或迂回路线较远时,应选较宽阔的路段或空地作为调头点,组织调头进入新的行军路线。

此时应变后方尖兵为前方尖兵、前方尖兵为后方尖兵。

(2)当遭受敌空袭时,应迅速离开道路,利用地形地物隐蔽伪装。

夜间行军时应严格灯火管制。

根据命令,组织对空射击。

如任务紧急,可增大各分队间隔、车距,加速行驶,快速通过。

(3)当遭敌袭击时,指挥员应沉着冷静,立即判明敌情,迅速组织反击。

如敌兵力较弱,应展开必要兵力歼灭或驱逐之,主力继续前进,并将情况报告上级;如敌兵力较强,应迅速就近抢占有利地形,掩护上级主力歼灭之;如误入敌伏击区,应迅速展开,抢占有利地形,抗击敌人冲击,并迅速将情况报告上级,伺机向敌薄弱方向突围,或根据上级指示,协助主力歼敌。

(4)当道路、桥梁遭敌破坏或者遇到难以通行的地段时,应当绕行。

无法绕行时,应及时组织抢修迂回道路,并报告上级。

第二节 宿 营宿营是指部(分)队离开常驻营房执行各种任务时的临时住宿的营地。

2023年江西省中考物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附解析

2023年江西省中考物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附解析

2023年江西省中考物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中,利用大气压的是()A.游船停在水面上B.学校每周都升国旗C.用筷子夹食物D.用吸管吸饮料2.甲、乙两人每次进行百米赛跑时,都是甲已到终点时,乙还在距终点10m处,若让甲退后起点10m再同时出发赛跑,则先到终点的是.................................................................... ()A.同时到达.B.甲先到达.C.乙先到达.D.不能确定.3.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飞机,他们从自己所在的飞机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B.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C.甲相对于丙在匀速下降D.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上升4.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动力设备。

图所示的四幅实验装置图中,对电动机的发明有直接影响的是()5.图3所示是课本中的几个实验.演示电磁感应的是()6.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一定加剧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D.0℃的冰没有内能7.某校师生为了开展科学实验,自制了一台电烘箱。

电烘箱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是5A的时候,每分钟可产生6.6×104J的热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电阻丝的电荷是300CB.电阻丝工作时的电阻是44ΩC.电阻丝消耗的电功率是1.1×103kWD.加在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是220V8.用毛皮和直接拿在手中的金属棒摩擦,如果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金属棒强,则摩擦后该金属棒()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 D、不带电或带正电.9.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天,吃冰棒解热利用了熔化吸热B.水结冰是凝固现象C.用久的白炽灯内壁变黑是钨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D.北方的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现象的是()A.太阳光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B.斜插入水中的铅笔看似弯折C.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D.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树的倒影11.下列各项有关超声波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超声波是电磁波B.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超声波不能通过真空D.超声波可用来消毒日常的饮用水.1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频率小于20000H Z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D.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3.嫦娥一号卫星从38万千米外的月球轨道上传回月表图像信息,该信息传回地面的载体是()A.超声波B.电磁波C.次声波D.声波二、填空题14.原子弹和核电都是利用链式反应,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15.如图所示为小明防晒用的太阳能风扇凉帽,其铭牌如下:在凉帽的前部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可将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驱动电风扇。

试析戚继光军事策略思想修改

试析戚继光军事策略思想修改

试析戚继光军事策略思想07041240 周刘知摘要:戚继光作为一位军事家,在晚明边疆危机中积极投入抗倭战争,通过长期的军事实践,积累、创立了其军事思想。

戚继光军事思想经历了奠基、形成、发展和完善诸阶段,其内容主要是练兵、练将及战争指导的论述,具有注重实际、贴近实战、讲求实效诸特征,因而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戚继光军事策略思想戚继光研究,硕果累累。

据统计,出版的专着戚就有十多部,见诸报刊杂志的文章就有百余篇,整理校译的戚继光着述也有数种问世。

从时间上看,自明清、民国到现在,关于戚继光的研究,自他逝世四百多年来,一直未曾间断过。

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本文主要介绍戚继光的人生发展历程,还有其建军思想。

从戚继光的思想中继承发展我们需要的因素。

一、戚继光的军事思想发展历程戚继光军事思想的创立,伴随戚继光的戎马生涯,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前是奠基阶段;嘉靖三十四年到隆庆元年(1567)是形成阶段;隆庆元年到万历十一年(1583)是发展阶段;万历十一年以后是完善阶段。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

明代着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

明代着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

戚继光出身于将门,为人倜傥有抱负,早年师从儒生梁玠,受过传统的儒学教育,不喜欢死抠章句,但通晓经书大义。

嘉靖二十三年,他承袭祖先封职,出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曾赋诗称“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①表明效命疆场的决心。

二十八年,他参加山东武举乡试,得中武举人。

二十九年,他赴京城参加武举会试,恰逢蒙古俺答进犯北京,当即条陈御虏方略,被诏令督防京城九门,由此显露军事才能。

三十二年,他被擢升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备倭事宜。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 单元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声现象 单元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教案课题: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工具: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声音的世界里,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令我们心旷神怡,可恶的噪声却可能干扰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心情烦躁。

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些有关声音的知识呢?好,那么就请允许我做一名导游,伴随同学们来探究声音知识的宝库吧!板书: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通过探索性活动探究声音的产生这个活动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探索性活动──小结──事例交流。

(1)探索性活动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以后,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并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发声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最有创意。

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用手指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思考:①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②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使物体发声,教师参与讨论,适当给予提示或引导。

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表示赞赏和鼓励。

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头,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

(2)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板书: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交流: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行军宿营理论

行军宿营理论
三是高寒山地环境特殊,组织保障困难
运输保障、工程保障、警戒保障、通信保障、给养保障、卫勤保障
(2)高寒山地行军的要求
一是正确选择行军路线
避开雪崩、岩崩危险地区;“以迂为直”,少翻山,少涉水
二是合理确定行军部署
徒步行军部署应符合作战意图,既要便于走,又要便于打和应付各种意外情况.做到“三便于"即:便于指挥(指挥位置靠前),便于运动(前方指挥运动保障组),便于迅速展开和投入战斗(尖兵、兵种分队居中)
我情:我情主要判明所属及配属分队的军政素质、车辆、物资器材等保障情况;判明战斗中上级可能给予的支援,友邻及地方武装活动情况及对本分队完成任务的影响。
天候:天候主要分析雨、雾、风、沙、冰雪对我完成任务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应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我与敌可能接触的地区;二是行军队形的编成;三是各分队在各种情况下的行动;四是针对地形、天候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二)行军组织
分队指挥员受领任务后,在理解上级意图和本分队任务的基础上,应迅速召集所属和配属分队指挥员传达任务,分析判断情况,确定行军方案,按时完成行警戒准备工作。
1.确定行军方案
在行军中要想及早发现敌之行动,遇到情况沉着冷静,必须周密制定行军(行动)方案。正确的行军方案依赖于对情况准确的判断,必须重视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和判断.
行军警戒的队形编成,应当根据敌情威胁程度确定。连(排)担任前方尖兵和移动掩护的侧方尖兵时,行进序列通常为:前方尖兵分队,指挥观察所,步兵分队,火器分队,步兵分队。连(排)担任移动掩护的后方尖兵时,通常按照步兵分队,加强的专业分队,火器分队,指挥观察所,步兵分队,后方尖兵分队的序列行进。徒步行军时,前(后、侧)方尖兵班通常按照搜索组、班长、火箭筒、机枪、搜索组的顺序行进。搜索组通常由3~4人组成,搜索组与班长的距离应当能保持目视联络,昼间为200~300米,夜间约100米。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2024年下学期华益中学之“悬疑物理小故事,一口气做完系列”宝子们,全文23章已完结,准备好了吗?一.选择题(共12小题,1-10题单选,11-12题为双选,全对得3分,少选得2分,选错为0分)1.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3m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人步行的速度为5m/s2.如图所示是清代宝川局遗址出土的乾隆通宝钱币,它是研究清代铸币工艺流程难得的实物范例。

根据图片信息,请你估测一枚钱币的直径为()A.1.5mm B.1.5cm C.1.5dm D.1.5m3.2024年4月25日,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火箭升空时,若说航天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地面B.发射塔C.太阳D.飞船4.2023年5月7日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我国选手陈芋汐与全红婵夺得冠军。

如图所示是她们比赛时动作高度同步的场景,说她们同步,是指()A.她们相对于跳台始终是静止的B.全红婵相对于陈芋汐始终是静止的C.他们相对于观众是运动的D.她们相对于水面始终是静止的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出50m,猎豹的速度是40m/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最快的是()A.运动员B.猎豹C.汽车D.一样快6.在体育测试中,小红的百米赛跑成绩是16s,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7.下面诗词中蕴含的声学的知识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和鸟发出的是超声波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依据响度辨别出是“笛声”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传到人耳不需要任何介质8.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

经典阅读是一场搏斗

经典阅读是一场搏斗

经典阅读是一场搏斗作者:孙绍媛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23年第12期【摘要】经典文本解读看似容易,其极端者乃“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其弊在无是非、无深浅,黑白混淆,穿凿附会,强制阐释千年不断。

究其原因颇为复杂。

首先,对读者心理的封闭性、权威理论的封闭性、文本本身的封闭性缺乏觉察,造成自发性的执着。

其次,阅读宗旨乃是将读者提高到经典文本的历史水平,而自发性导致自迷,不但难以达到经典的水平,相反可能降低甚至毁损其艺术精华有效的阅读是与三个层面的封闭性和读者的自发性搏斗的艰巨的、长期的历史过程,正因如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才把最高的智慧奉献给经典的祭坛。

【关键词】封闭性;经典的历史水平;文本结构的三个层次一对于文学经典,一般读者光凭直觉也能欣赏玩味,但直觉并不一定可靠。

修养不足,造成误读,不仅是一般读者,就是专家,也在所难免。

央视某节目以杜牧《山行》为题:“远上寒山石径斜,向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专家解曰:中国诗人对时令的转换很是敏感,秋气萧森,引发诗人“悲秋”之感。

其实,细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比春天的花还鲜艳,哪里有什么悲凉之感?这分明不是悲秋而是颂秋。

为什么对明摆在眼前的颂秋视而不见?因为人的心理不是一张白纸,并不像美国行为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对外界一切信息刺激皆有反应。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指出,只有与主体心理图式(scheme)相应者才能同化(assimilation)而有所反应。

我国悲秋诗歌母题源远流长,学养不足者,以为这就是一切。

其实古典诗歌中亦有颂秋的经典之作,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种误读非常普遍,有老师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开始便在秋下加一心,是为“愁”乃曰逢秋即愁。

其实,这只是汉字构成最初的历史痕迹,至于论断此乃中国古典诗歌写秋最佳者,则无视了古代诗话家几乎一致认同杜甫《秋兴》八首乃唐诗七律“压卷”之作。

第十章 综合训练

第十章  综合训练
区的选择
1)避开城镇、集市、车站、渡口、大的桥梁附近。 2)避开疫区、传染病流行村落。 3)有适当的地幅,通常师、团、营的宿营面积分别为600 平方千米、60平方千米、6平方千米。 4)有较好的进出道路,便于车辆、人员通行。 5)露营地域,夏季要尽量选在高处,避开谷地、低地、洪 水道和易于坍塌的地方。
第一节 行 军
二、行军组织准备 (一)制定行军计划 (二)作好思想动员 (三)下达行军命令 (四)组织战斗保障 (五)作好物资装具准备
三、行军的管理与指挥
1)在有可能发生遭遇战的情况下行军时,各排长应随连长 在先头行进,以便及时受领任务。分队在公路或乡村路行军时, 应沿道路一侧或两侧行进;乘车时,沿道路的右侧行进。
第一节 行 军
2)行军中,应注意保持行进速度和规定的距离,听从调 整哨的指挥,未经上级允许,不得超越前面的分队。
3)分队按上级的指示组织休息。 4)在山林地行军时,通过山垭口和上下坡时,应适当减 速行进,以避免后面跑步追赶和掉队,火炮、车辆应适当加大 距离。在严寒地带行军时,小休息时间不要过长,并禁止躺卧, 以免发生冻伤。在炎热季节行军时,注意防暑。 5)遇敌空袭时应指挥分队迅速向道路一侧或两侧疏散隐 蔽,并指定火器射击低飞敌机。 6)行军中,连级应指定一名干部,带领卫生员和若干体 壮战士为收容组,在连队的后尾跟进,负责收容伤病员,组织 掉队的人员跟进。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兵器工业出版社
第十章共分为三节
第十章 综合训练
【本章概览】
综合训练是在各项基础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完成后进行, 主要检验对前一阶段军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其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第十章 综合训练
【本章重点】
(1)行军。 (2)宿营。 (3)野外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一)行军概述
(二)行军组织
(三)行军指挥
(一)行军概述
1.行军的含义与地位
行军,是军队沿指定路线进行的有组织的移动。目的是为了转移兵力,争取主动,形成有利态势。
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战场空间扩大,军队的机动能力提高,战斗行动迅猛,情况变化急剧,为了争取主动,使兵力兵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占据优势,就必须适时机动,这就使机动在战斗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高。机动已成为部队快速反应的重要因素,如果离开了机动,战斗就会缺乏活力。
三是加强行军过程中的指挥协同
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络;多种预案;灵活指挥,及时正确处置行军中的各种情况。
四是加强侦察、警戒和伪装
通过前方尖兵等查明敌情;派出观察警戒,分队提高警惕;利用不良天候与有利地形隐蔽
五是充分准备,周密组织
根据受领的任务,详细研究敌情、地形和道路的状况,判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根据判断确定行军部署,周密的组织各种战斗保障,制定各种情况下的行动预案,提前做好战斗准备
内部资料
高寒山地步兵连行军与宿营理论
(教 案)
适用对象:
编写单位:第二作战指挥教研室
二〇〇九年二月
教 学 提 要
课 目: 高寒山地步兵连行军与宿营
目 的: 掌握有关行军与宿营基本理论,熟悉组织实施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为现地作业打下基础。
内 容:
一、行军
二、宿营
方 法:讲授、讨论、自习
时 间:0.5天
六是全面组织各种保障
应当采取防冻、防滑、保暖和防雪盲措施;武器装备、车辆和器材应当做好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准备,严格执行冰雪道路驾驶操作规程。
3.行军的分类
(1)行军类型
按方式分:徒步行军、摩托化行军和两者相结合的行军及履带行军。
按时间分:昼间行军和夜间行军。
按行程和强度分:常行军、急行军、强行军。
常行军——是指按正常的每日行程和时速进行的行军。
分队担任行军警戒任务时,必须保持高度戒备,加强侦察和搜索,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及时发现敌空中或者地面袭击,迅速排除敌投放的各种传感器和爆炸性障碍物,保障本队的安全。
(2)行军警戒派出的距离
分队担任前(后、侧)方尖兵时,其任务、派出单位、距派出单位本队的距离:
连(排)担任前(后)方尖兵时,通常由营派出,连有时由团派出。派出距离应当视敌情、地形、道路和气象情况而定。摩托化行军时,通常昼间为8~12千米,夜间为4~5千米;徒步行军时,通常昼间为2~3千米,夜间为1~2千米。连(排)担任侧方尖兵时,距本队的距离通常昼间为3~4千米,夜间为1~2千米。
2.高寒山地行军的特点与要求
(1)高寒山地行军的特点
一是隐蔽企图困难,生存问题尤为突出
行动隐蔽伪装困难;受敌空中打击威胁大;受敌地面袭扰威胁大;路难易翻车,人员易出现“高原反应”、冻伤、雪盲,产生非战斗减员
二是行动快速高效,组织指挥复杂
行动转换快,组织时间紧迫;参加兵种分队多;行军中易遇道路阻断、遭敌袭扰
行军警戒,是为了及早发现敌人,保障部队行军安全的警戒。有前方警戒、后方警戒和侧方警戒。分队可能担任前方尖兵、后方尖兵、侧方尖兵任务。
(1)行军警戒的实施方法与要求
行军警戒的方法,应当根据上级指示、分队担负的任务和敌情灵活确定。担任前方尖兵时,应当按照规定的距离在行军队形之前掩护本队开进,必要时或者根据上级指示,以部分兵力占领和控制要点进行掩护,待本队通过后归建。担任后方尖兵时,如实施停留掩护,应当在上级指定的位置,构筑警戒阵地实施警戒,完成任务后一次或者交替掩护回撤;如实施移动掩护,应当在本队后的适当距离跟进,需要时或者根据上级指示逐次占领阵地,掩护主力行军。担任侧方尖兵时,如实施停留掩护,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地区,迅速占领和控制若干个要点组织掩护,待本队通过后归建;如实施移动掩护,通常按照前方尖兵的行动要领,在本队的翼侧沿平行路线,以逐次跃进、逐点占领阵地的方法掩护主力行军。
地 点:教室、中队
要 求:
一、专心听讲,认真笔记
二、积极思考,主动发言
三、遵守纪律,爱护设施
器材保障:
一、多媒体教室
二、《高寒山地分队战术教材》每人1本
教 学 进 程
授课准备:
1.准备教学课件,调试多媒体教学设备。
2.接受队伍,清查人数。
3.宣布教学提要。
授课实施:行军的组织指挥程序,为现地实施作理论准备。
前方尖兵班,通常由前方尖兵连或者排派出。派出距离,摩托化行军时,通常昼间为2~4千米,夜间为l~2千米;徒步行军时,通常昼间为0.5~0.7千米,夜间为0.2~0.3千米。
(3)行军警戒的队形编成
尖兵连行进队形的编成,根据敌情、任务、地形、道路预定。做到“三便于”即:便于行进和迅速展开;便于与敌坦克、装甲战车、攻击直升机作斗争;便于指挥和协同。
急行军——是以最快的速度实施的行军,执行紧急任务时采用,应提高行军速度,减少休息时间,必要时轻装。其速度一般比常行军高三分之一。
强行军——是以加快行军速度、减少休息时间并加大每日行程的方法实施的行军。
按行军的方向分:向敌行军、背敌行军和侧敌行军。
(2)行军速度
行军速度和一日行程,应根据上级的命令、敌情、行军队形编成,行军的时间及气象等条件确定。通常,徒步行军的日行程为30~40千米,平均时速为4~5千米;摩托化行军的日行程为250~350千米,平均时速昼间为30~40千米、夜间为25~30千米。高寒山地的徒步行军速度应比一般速度慢三分之一左右。强行军日行程按10小时计算,常行军日行程按7-8小时计算。
三是高寒山地环境特殊,组织保障困难
运输保障、工程保障、警戒保障、通信保障、给养保障、卫勤保障
(2)高寒山地行军的要求
一是正确选择行军路线
避开雪崩、岩崩危险地区;“以迂为直”,少翻山,少涉水
二是合理确定行军部署
徒步行军部署应符合作战意图,既要便于走,又要便于打和应付各种意外情况。做到“三便于”即:便于指挥(指挥位置靠前),便于运动(前方指挥运动保障组),便于迅速展开和投入战斗(尖兵、兵种分队居中)
4.行军间距
行军队形通常成一路纵队。徒步行军时,分队可成一路或两路纵队,沿道路的右侧或两侧行进,行进中,排与排之间的距离约30--50米,连与连之间的距离约80--100米;摩托化行军时,本队内车与车之间的距离约50米,在尘土较大、坡度较陡、急弯较多或通过沾染区时,可适当增大车间距离。
5.步兵连(排)担任行军警戒时的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