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文化视角论译者的翻译观
浅谈翻译中的地域文化缺省及宗教文化缺省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6期 243一、前言“文化缺省”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
尽管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不常发生,但这一现象也成为了翻译中的难题。
如果想要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那么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及语用前提,才能使双方在交流中省略一些不言而喻的信息。
这种被交际双方作为共享的背景知识而加以省略的部分叫“情景缺省”(situational default)。
“情景缺省”分为两部分。
如果缺省的部分与语篇信息有关,则是“语境缺省”(contextual default)。
如果缺省的部分与文化背景有关,则是“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
许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都使用本国语言,而其意向读者通常也是本国读者。
所以双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经验大致相同。
文化缺省就是通过作者的意向读者恢复其记忆图示中的相关文化信息,填充缺省空位。
然而对于外国读者,这种文化缺省就不能被轻易的补偿了。
因为他不能将语篇内的信息和语篇外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
这时就产生了“语意真空”(vacuum of sense)现象。
而译者的工作恰恰是去填补这种“文化缺省”造成的“语意真空”。
文化是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总称,它包括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及传统文化等等。
本文将就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两点展开讨论。
二、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缺省地域文化是在各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的发展中形成的。
这就说明不同的民族采用不同的语言形态去表达相同的物体或现象。
由于表达的形式不同,语意真空现象就随之产生了。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方位词的内涵不同所导致的语意真空现象。
从古至今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南方意味着高贵,而北方则意味着低贱。
所以在中国有“南面为王,北面为朝”。
而在英国则完全相反。
他们将中国的“北屋”翻译为“a room with a southern exposure”。
“东风”在中国是象征着春天和温暖的一个词汇。
从文化翻译理论看《西游记》中人名称谓的翻译——以 《西游记》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2492020年43期总第535期ENGLISH ON CAMPUS从文化翻译理论看《西游记》中人名称谓的翻译——以 《西游记》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文/顾雪琴译为Wei Zheng。
余国藩和詹纳尔两位译者都是采用音译的翻译策略,源语言文化的读者和译语文化的读者在看到如此翻译时的感受相同,因此达到了一种文化功能的对等。
(2)妖魔神佛名字的翻译。
①妖魔鬼怪精。
《西游记》从故事一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妖魔鬼怪,在后期九九八十一难中几乎每一难都会出现一种妖魔鬼怪精,例如黄袍怪、黄风怪、狮子精、蝎子精、白骨精等。
在传统的宗教观念和社会认知里,神是正面、善良和光明的,而妖魔鬼怪则是邪恶和黑暗的。
而《西游记》对此进行了批判和嘲弄,把各路神仙菩萨都调侃捉弄了个遍,包括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反倒是把各路妖魔鬼怪精写得十分可亲可爱,天真滑稽,颇具人情味,获得众多读者的同情和喜爱,尤其是颇具反抗精神却被压在五指山下,火眼金睛却屡遭驱赶的主人公猴精孙悟空。
以孙悟空人名为例,《西游记》中孙悟空本是一石猴,无名无姓。
因此,菩提祖师给他取名字:“······排到你正当 ‘悟’字。
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对此,余国藩的译本为:“...Your rank falls precisely on the word ‘wake-to’(Wu). You will hence be given the religious name Wake-to-the-Void’(Wukong). All right?”而詹纳尔的译本为: “...Ifwe work out the generations of disciples, then you should have a name with Wu (‘Awakened’) in it. So we can give you the Dharma- name Sun Wu Kong, which means ‘Monkey Awakened to Emptiness’. Will that do?”在《西游记》中,“悟”和佛教有着很大的渊源,“空”也是梵语的意译,在梵语中,“空”主要是指在万物中因缘而生,没有固定,虚实不稳定,这也是佛学的基本原理。
林语堂的翻译观
林语堂的翻译观作者:张雪芳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9期摘要: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他认为翻译究其本质应该是一门艺术,并提出了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开辟了从心理角度进行翻译的崭新视角。
林先生的翻译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翻译实践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翻译标准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中国当代文坛著名的作家、学者、语言学家,也是近现代将中国文化成功介绍给西方的文人之一。
他出生于福建漳州的一个小山村,父亲是当地的牧师,因此林语堂从小一直接受的是西式教育。
在念完了教会的小学、中学以后,林语堂受人资助得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继续学习,毕业后在清华大学教授英文。
凭借自身对东西方文化的熟谙以及深厚的中英文功底,林语堂不仅用英文直接创作了《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武则天传》等佳作,同时还通过翻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英译庄子》、《浮生六记》等著作,孜孜不倦地向西方介绍中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生哲学。
实可谓“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作为一位在中西文化、文学和语言修养方面均有深厚造诣的大学者,林语堂在翻译实践上颇有建树,他对翻译的见解也同样对我们如今的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林语堂虽没有专门讨论翻译理论的著作,但他的翻译思想在1933年出版的《语言学论丛》中其所著的一篇题为《论翻译》的文章中可见一斑。
林先生在这篇译论中针对翻译的性质、目的、标准等核心问题都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是科学还是艺术长期以来,翻译研究者们对翻译的本质是艺术还是科学争论不休,科学是成规矩的,而艺术则恰恰相反。
林语堂先生坚定地认为翻译应当是一门艺术,他认为“译学无成规”,“翻译即创作”。
他本人在翻译过程中也十分注重翻译的美学特征,无论是翻译文学评论、戏剧、幽默作品、散文、诗歌还是文化典籍,林语堂都注重对“个性”、“性灵”的传达,既强调对原作艺术精神的保留,也通过翻译这一“再创作”过程展现了他所推崇的东方的生活趣味和人生哲学。
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批评——以《第七天》社会文化负载词为例
068《名家名作》·翻译[摘 要]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文学作品翻译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对中国成熟作品的现有外译进行翻译批评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对等的重要工具。
从文化翻译理论视角来看,《第七天》社会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涉及语言、文化和社会层面的交互,翻译时必须考虑到目标语言受众的理解背景,以确保在使用目标语言传达原文的社会文化信息时更得当,关注和处理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词汇和概念的方式可能会对这一过程产生积极影响。
[关 键 词] 文化翻译理论;小说翻译;翻译批评;社会文化负载词;《第七天》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批评——以《第七天》社会文化负载词为例潘若兰 何均洪一、引言文化因素极为深刻地塑造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展示中华文化所具备的独特魅力。
我们要通过向全球推介卓越文艺作品、弘扬优秀文学作品,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这一呼吁下,众多优秀文学作品迎来了多语言翻译的高潮,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而在其中,余华小说的译本虽不是最广泛的,却是最成功的范例。
二、文化翻译理论翻译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任务之一是确保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精准地传递原始文化的内涵,以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目标,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文化翻译专注于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转换与接受,以文化为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
通过对特定文化“含义”的阐释,文化翻译将源语文化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文化翻译理论的创新性在于突破了传统翻译学对语言和功能对等的限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拓展了人们对翻译过程的理解。
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挑战了既有的概念框架,还为翻译研究领域提供了丰富而具有前瞻性的探索方向。
随着中西方学者对文化翻译研究的深入,其内涵也在不断深化。
英国翻译家巴斯奈特对文化翻译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强调语言只有在文化背景中才能存在,文化也只存在于拥有自然结构的语言之中,从而凸显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浅谈翻译的三种属性_王红伟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代表作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一诗中,诗人以“云”为意象,意在传递飘零 之感,同时也含有对湖畔美景的钟情。同样是写“云”,毛泽东 在其《清平乐·六盘山》中写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显 然,毛词大气磅礴,凸显的是豪迈的革命情怀。不难看出原语是 作者的主观产品输出,主观创作,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主观 性。原语的主观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翻译的主观性。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379-381页。 [42]吴明娣:《明清藏传佛教法器和铃杵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世界宗教
研究》,2011年,46页。 [43]同上,48页。 [4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卷604,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442
页。 [45][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514页。 [46][清]鲍廷博辑:《苏沈内翰良方》卷四,《知不足斋丛书》第17集。 [47][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251页。 [48][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336页下。
是不是巾车所鸣之铃,不得而知。 [32]《毛诗正义》同上,754页。 [33]《周礼正义》“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902-905页。 [34]《周礼正义》同上,2310页。 [35]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2994-2995页。 [36][宋]王黼编纂,牧东整理:《重修宣和博古图》,广陵书社,2010年,卷
一、翻译的主观性
从心所欲,不逾矩——论阐释学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
从心所欲,不逾矩——论阐释学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
叶颖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下)》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早在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观念在翻译界盛行,译者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自那以后,翻译由一开始的语言学角度进入了语境和文化的环境中.翻译理论中的阐释学理论经过学者的深入研究,使人们加深了对翻译活动的认识,并开始重视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就是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他提出翻译要经历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该文以阐释学为视角,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分析,并介绍了译者在四个步骤中主体性的发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总页数】2页(P149,153)
【作者】叶颖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J], 邹红梅
2.从心所欲,不逾矩——论阐释学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 [J], 叶颖
3.阐释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爱在集市》中译本为例 [J], 徐荣嵘
4.阐释学视角下《孙子兵法》英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J], 侯琪玥;李侠
5.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兼谈《京华烟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J], 徐荣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下分析中国古诗翻译—以《江南春》为例
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下分析中国古诗翻译—以《江南春》为例发布时间:2022-06-30T06:09:45.74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5期作者:王伯晟、翟蕾[导读] 20世纪 80年代翻译理论研究趋于多元化发展,文化翻译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苏姗·巴斯奈特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翻译语言学派的新翻译观,她认为翻译绝不是纯粹的语言行为,而是植根于有关文化深处的交际行为。
王伯晟、翟蕾(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拉萨850000)摘要:20世纪 80年代翻译理论研究趋于多元化发展,文化翻译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苏姗·巴斯奈特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翻译语言学派的新翻译观,她认为翻译绝不是纯粹的语言行为,而是植根于有关文化深处的交际行为。
文化翻译理论强调翻译重在文化交流,文化优先于信息。
本文通过分析鉴赏许渊冲英译版唐诗《江南春》,着重以诗歌翻译实践鉴赏来介绍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实践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诗歌翻译、江南春、许渊冲一、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概括苏珊·巴斯奈特是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在1990年与安德烈·勒菲弗尔合编的《翻译、历史和文化》一书中,她提出了文化翻译理论[1],认为机械化的语言学翻译论并不适应文学翻译领域,因此强调要“文化转向”[2],要求译者应该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翻译活动。
自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提出后,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翻译学界开始重视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不该停留在以前的语言篇章之上,强调翻译既不是纯语言行为,也不只是简单的译码和重组的过程,而是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处文化环境中的交流行为[3]。
可以说翻译就是为了满足文化的需要和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根据文化翻译理论,翻译重在文化交流,文化是第一位的,信息是第二位的,其理论核心是实现文化功能对等[4]。
论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为例
作者简介:张涵,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姜诚,副教授,英语系(科技翻译)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收稿日期:2020-10-26心智是具有天赋性的。
20世纪末,认知语言学派针对乔姆斯基的这个观点提出了“体认观”。
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体认观”可被归结为“现实—认知—语言”核心原则,强调语言是“体”和“认”的产物。
“体”是指对“现实”的互动体验;“认”对应“认知”,解释了语言中的人本性、主观性、民族性(王寅,2017)。
按照这个观点,翻译具有六个方面的特性:体验性、互动性、一定程度的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以及翻译中的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对于同一篇作品,不同风格的译者会有不同理解和译法。
1.2 译者主体性首先应明确的是主体性的概念。
“具体地说,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即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
”(王玉梁,1995)从哲学角度来理解,主体性即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要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译者主体性也是一样的。
译者是翻译的重要主体,那么译者的客观对象就是需要翻译的文本或任务。
文学翻译不仅仅涉及语言转化,译者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时需要尊重客观规律,如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习惯、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经历等。
任何文化翻译活动都有目的,并且应该面向译入语的文学和文化(查明建 等,2003)。
2 译者主体性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四个英译本中的体现2.1 四个英译本的作家翻译风格本文选择了许渊冲、杨宪益、徐忠杰、朱纯深四个版本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本进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笔者在选择译本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各有千秋;二是不同译文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的差异。
首先,许渊冲的优化论认为译者在翻译时是没有办法找到与原文完全对等的译文的,译文和原文并没有优劣之分。
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顺应
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顺应一、顺应论概述1987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提出了语用综观说,在他的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书中指出,语言顺应即指语言顺应环境,或环境顺应语言,或两者同时相互顺应。
恰当成功的交流既是顺应的过程,又是顺应的结果。
言语交流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顺应。
语言顺应理论是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
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视角对综观语用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进行描述和阐释,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
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其中变异性和商讨性是基础,顺应性是根本。
二、顺应论与翻译随着语用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认为翻译是信息的互相交流。
翻译顾名思义是把一种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等值表达出来,实质上就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因此语用学的提出对翻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Leo Hickey在其论文集《语用学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用学有助于翻译“获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等值(pragmatic equivalence),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翻译学者们在发表自己的翻译理论时也会谈到如何做到翻译等值的问题。
何自然曾说过“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
但由于译者的认识程度,翻译用意的侧重点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原文和译文在很多情况下是很难做到完全对等,只能是相对对等。
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论框架下的顺应论正是指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做出的语言选择的过程。
翻译作为对目的语的重新组合,根据交际语境,交际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译文语言的选择做出相应的顺应,说到底翻译就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
三、翻译中的文化顺应现象(1)顺应源语文化的现象。
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
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摘要:文化负载词由于包含特定的文化信息,在译语文化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汇,使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出发,探讨了汉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诠释了文化翻译观在当今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文化负载词翻译原则翻译活动十分复杂,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差异,译者的语言功底、文化素养,以及由其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构成的理解的前结构等都会对翻译的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其中,文化差异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在近二十年来的翻译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翻译虽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语言反映着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而在语言使用中,词汇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
词汇作为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特别是负载着某种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在翻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才能把这些词汇中的文化内涵恰当地传递出来,一直是翻译中的难题。
本文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角度谈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
1.巴斯奈特德的文化翻译观翻译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语文学范式阶段、语言学范式阶段和文化范式阶段。
语文学范式阶段强调译者的天资禀赋,重视译者的技巧和经验。
语言学范式阶段强调翻译文本,注重对文本本身词句的研究。
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才逐步被纳入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人们开始逐步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真正的翻译应该是基于语言转换的跨文化交流。
1990年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在他们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巴斯奈特提出的理论宗旨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不应割裂孤立,而应相辅相成,在文化平等原则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源语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文化共享。
译者在翻译中应使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在功能上等值,使译语文本对译语文化的读者产生源语文本对源语文化的读者相同的效果。
论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文化观
新文学 的先河 。在这期间有个特别重要的现象 , 就是大量 的 西方文学作 品及学术理 论被译成 中文 , 其后果之体系 的建立 。
2 .翻译研究的历史与翻译文化观的建立 人类 的翻译历 史悠 久, 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 的希 腊荷马史拉丁语译作 , 而到 2 然 0世纪 5 0年代之前一直都是 翻译 的语文学研究阶段 , 人们 把翻 译活动看作是灵性和悟性 的体现 , 者需要有 天赋的文学才华 , 译 对翻译 问题 的探讨也 只是徘徊在经验主义层面 。在这之后 , 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 观逐步兴盛 。英 国的卡特福德 ,法 国的乔治 ・ 穆南 ,美 国的 尤金 ・奈达等人 从语 言学的角度对 翻译进 行 了系统 而深入
言各 自特有的文化积淀使这 一活 动变得异常复杂 。 从翻译 的 内部层面来看 , 不仅要 为原文语 言找到 比较准确 、 贴切 的对 应 词句 ,还要关注语 言中的文化信 息及传达 问题 。 从翻译 的 外部层 面来看 , 我们 不能忽视其人文性与社会性 的一面 ,社 会 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 的组织 , 翻译方法 的选择及译文传播 等 都具有制约和影响 。因此 , 究翻译对于文化 的意义和影 研
随着全球化进程 的加快 , 不同 国家或 民族之 间的交往 不 仅 发生在经济领域 , 出现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当今 还 在 跨 文化 交流的时代 , 翻译对推 动文化的多元走 向, 实现世 界 各 民族 文化的共存 、 交融 和发 展起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何 任
翻译 活动都是在一定具体 的社会 环境 、 历史及文化条件下进 行 的,文本 的再创作也会 多少体现 译者的思维方式 、 文化立 场及 价值取 向等 。 翻译活 动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变 , 两种 语
论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文化观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英翻译研究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英翻译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目的论翻译理论概述 (2)1.2 汉英翻译研究现状 (3)1.3 研究目的与意义分析 (5)二、目的论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 (6)2.1 目的论的基本原则 (7)2.2 翻译过程中的目的论视角 (9)2.3 目的论与翻译策略选择 (10)三、汉英翻译的目的论视角分析 (11)3.1 汉语与英语的特点对比 (11)3.2 汉英翻译的目的与策略选择 (13)3.3 目的论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4)四、目的论视角下汉英翻译的研究方法 (15)4.1 文献研究法 (16)4.2 实证研究法 (18)4.3 对比分析法 (19)五、目的论视角下汉英翻译的策略探讨 (20)5.1 直译法与意译法的选择与应用 (21)5.2 文化因素考虑的翻译策略调整 (22)5.3 翻译中的语言转换策略探讨 (24)六、目的论视角下汉英翻译的实践研究 (25)6.1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的选择关系研究 (26)6.2 翻译实践中的目的论运用案例分析 (27)6.3 翻译实践的反思与总结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研究结论总结 (31)7.2 研究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与展望 (32)一、内容概括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英翻译研究,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的目的与目标。
本文首先回顾了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其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从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理,强调了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英翻译的目的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文化传承、信息传递、交际功能等方面。
本文还分析了汉英翻译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译者的主观意识、翻译目的的多样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总结了汉英翻译研究的目的论视角的主要贡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1 目的论翻译理论概述目的论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和效果。
从《红楼梦》宗教词语翻译看民族文化保护
从《红楼梦》宗教词语的翻译看民族文化的保护摘要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者们应本着尊重和保存各民族文化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性。
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对《红楼梦》两种英译本的部分宗教词语进行对比分析。
两译者由于翻译目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本文认为异化策略在保存民族文化特色和传播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可能更为有效。
关键词:《红楼梦》宗教词语翻译策略民族文化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经过学者和研究者们多年的努力,我们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且日益迅速的全球化与文化融合的过程给文化翻译注入了活力。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其文学成就迄今无人能够超越,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而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则认为它是了解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这部文学名著已被译成英、法、德、日等20多种文字,而英译本已达十数种,其中又以两个完整译本——杨宪益及其夫人戴乃迭、戴维·霍克斯的译本最为出名。
本文从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出发,讨论两位译者在翻译文化内容时所采用的主要翻译策略,以及哪种策略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时更为有效。
二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将翻译视为一项有目的的交际活动。
该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赖斯、费米尔和诺德等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费米尔的理论中,翻译是基于源语文本的一种行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一个目的,而且,一种行为会导致一种结果。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译文预期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以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
芬兰学者曼塔里(justa holz-manttari)发展了费米尔的目的论,在他的理论模式中,翻译被解释为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
翻译的选择与顺应——译者主体论视角
2502021年42期总第586期ENGLISH ON CAMPUS翻译的选择与顺应——译者主体论视角文/贾玉凤一、翻译的本质没有从事过翻译工作的人都会认为,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仅此而已。
殊不知,翻译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可以说,没有什么比翻译更难达成一致的意见了。
翻译涉及的不仅仅是两套语言文字,更与语言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连,加上译者在翻译中往往会带有主观性,导致了翻译问题的复杂。
翻译到底是什么?关于翻译的定义众说纷纭,AlexanderFraser Tytler早在1790年写出了第一本关于翻译的书——《论翻译的原则》,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超越语言与文化差异的等效”。
提出“异化翻译”的劳伦斯·韦努蒂认为“翻译是译者在阐释的基础上用目的语能指链代替原语能指链的过程”,并且指出,译文的产生需建立在译文本身与特定文化环境及社会关系之上。
我国早期的翻译家瞿秋白、郭沫若认为,翻译应该使译文与原文完全对等,因此,“忠实”与“对等”长期以来都被人们视为翻译的准则。
林语堂在《论翻译》中提到“翻译的艺术所倚赖的: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上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赵彦春与林语堂先生的观点相似,他把“翻译”定义为,“以原文为本,以译者为中心,以忠实与对等的追求作为本质属性,竭尽全力使译文全方位靠近原文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以原文为本”的意思就是,翻译首先要理解,以对原文的理解为前提,但光理解是不够的,翻译的关键是要通过另一套符号系统来传达原作者想要传达的东西,这种传达不是字对字、句对句的临摹,忠实并不是简单的语义对等,而是一个尽量逼近原作的、动态的取舍过程。
他从动态的角度来揭示对于“忠实”与“对等”的理解,使得“翻译”不再是朴素的、机械的,而是具有了辩证的意义。
二、关联理论与顺应理论对翻译的影响1.关联理论与翻译。
从跨文化的视角下论翻译即叛逆者
从跨文化的视角下论翻译即叛逆者
王宗欣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26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沟通媒介,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但翻译在不同地域文化中所面对的困难又是层层叠加。
不同译者针对不同的文本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模式,有时甚至需要挑战作者原文表达含义去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特征,以叛逆者的形式出现。
本文首先对翻译即叛逆者(Traduttore,traditore)这个概念进行解读,进而揭示翻译与叛逆者的关系。
从跨文化的角度从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语境差异三个角度和翻译叛逆性相结合并举例分析。
研究发现,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为了更好地向读者传达原文含义,要具有一定的叛逆精神。
译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将译文以更有逻辑、更高质量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总页数】4页(P110-113)
【作者】王宗欣
【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跨文化传播视角下饲料企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策略与技巧--评《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与技巧》
2.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导下的英语翻译探索——评《跨文
化交际视角下英语翻译研究与实践探索》3.英语翻译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评《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英语翻译策略与技巧》4.跨文化视角下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策略——评《英汉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教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目的论视角看严复翻译——以“信、达、雅”标准下的《天演论》为例
校园英语 / 从目的论视角看严复翻译——以“信、达、雅”标准下的《天演论》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洋【摘要】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角度,结合“信、达、雅”翻译原则,来评析严复对《天演论》的翻译。
目的论始于20世纪的德国,旨在纠正之前过分注重语言层面的语码转换,而忽视目标语文化的翻译现象。
该理论主要包括三大原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
笔者将通过目的论的三大理论,结合“信(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译文通顺流畅)、雅(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理论分析和赏评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从而得知该译本中的得失。
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大家对严复的《天演论》能有一个更加客观和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严复翻译 目的论 信 达 雅《天演论》一、引言“中国翻译第一人”严复处于翻译活动相对活跃的晚清时期。
作为这一时期西学传播与翻译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总结出了翻译的三标准——信、达、雅。
研究严复的翻译,首先要将其置于清末的社会大背景下。
那一时期翻译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翻译的内容大多为社会科学,相比而言,文学作品译入较少。
2.译作的主要作用是实用,而非理论研究,重思想而轻语言,重内容而轻形式。
这样的翻译原则与标准与德国的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不谋而合。
以译入语文化和目的语读者为衡量翻译的主要标准。
从《天演论》译作的影响和接受度来看,这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译作。
严复本身所总结的“信、达、雅”三大翻译原则也是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
然而,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严复的译作以及他所提出的三大翻译理论也受到了很多的批判与质疑。
我们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译作的影响与读者效应来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基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译文分析1.功能主义目的论(1)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核心内容,该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了广受欢迎的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至今,功能主义目的论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摘要】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思想进行观察和解读。
“质而能雅、依实出华”的佛经翻译思想之所以在中国翻译史上影响深远,正是由于对当时复杂的宗教翻译生态环境多方面、全方位的适应与选择:翻译操作上删繁就简,翻译过程中精益求精,翻译方法的融合创新,翻译形式的有别以往,最终形成经久不衰的优秀译品。
本文拟为宗教典籍的翻译思想研究拓展一个新的视域,为翻译学研究和翻译文学理论研究提供更深广的历史向度。
论文关键词:生态翻译学,鸠摩罗什,佛经翻译翻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适应、选择、保留、淘汰等现象,生态翻译学以自然生态学的适应选择为理论依据,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利用翻译活动与“求存择优”自然法则的关联性和类比性,论证和建构了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
该理论是一种“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观,它将翻译界定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而“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1]39-40当代译界学者认为,翻译适应选择论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运用“适者生存、求存择优”的自然法则,提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以及美学层面等多维度进行选择和转换的翻译方法,强调并论证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突破了传统“信”、“达”、“雅”的译评标准,从而得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2]这个结论。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和挖掘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思想及翻译价值,从一个新的角度进一步解读和诠释佛经翻译乃至宗教典籍翻译的复杂性、主观性、互动性和生态性。
1 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翻译可以说是一种视野的融合,是文本的世界观和译者的世界观的对话和融合。
尤其宗教典籍的翻译过程从来就不是在文化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与异文化的协商、交流、会通、冲撞甚至部分冲突的情况下进行的。
改写理论视角下的译者翻译策略分析
改写理论视角下的译者翻译策略分析
从理论视角下对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可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理论:
1. 文化转换理论(Cultural Turn Theory):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过程,翻译策略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群体进行调整。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考虑文化差异,选择适当的转换策略,使源语言文本的文化信息能够被目标语言读者理解和接受。
2. 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该理论强调翻译应该以实现功能对等为目标,即在目标语言中传达与源语言相同的交际功能。
译者根据受众和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保持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关系,例如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调整信息密度等。
3. 目标导向翻译理论(Skopos Theory):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需求和目的来进行翻译决策。
译者应该注重目标语言文本的传达效果,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制定适合的翻译策略,可能包括意译、增补、删除等。
4. 重写理论(Rewrit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翻译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应该是对原文的重新创作。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可以有所删减、增补、改写,以适应目标语言和目标文化的习惯和规范。
译者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改变句式结构、调整文体风格等来实现重写。
综合上述理论视角,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这可能包括文化转换、功能对等的考虑,目标导向翻译的意图,以及重写的创作性思维。
关键是在保持源语言信息的传达的同时,让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和享受翻译文本的文化、语言和交际功能。
从“依附”到“存质”——异域宗教文化传译中的伦理更替
二 、 经 翻译 中对 儒 学 、 学等 佛 玄 主流 思 想 的 “ 附 ’接 受并 发 展 ) 依 ’ (
当时上层社会“ 玄风大作 ”佛经翻译逐渐 出现依 ,
附玄学 、 用玄 学术语 来 翻译佛 经 的尝试 。中 国上层 思 想 界 的学 者们 也 十分 重视 与 玄学 思 想很 接 近 的
试图以此拓展老庄玄学的理论 。此时 经历 了初期佛经汉译的挫折 ,到东汉末年尤 大乘般若学 ,
第 3 期
诸 小 霞 : “ 附” 存 质 ” — 异 域 宗 教 文 化 传译 中 的伦 理 更 替 从 依 到“ —
4 9
的译经者如竺叔兰等为满足译入语文化 的需要对 几百 年 间佛 教 徒之 间的纷 争 和对 经 文产 生 的疑 虑 均源于汉译佛经的不规范 。 玄奘西行求法 原文进行 了大量的删改 ,使佛教很容易被读者所 和困惑 ,
会为例。支谦生长于汉土 , 汉文化修养很深 , 了 也
解处在思想学术分期转变时期的文化内部需求 。
为 了便 于 中 国读 者 接受 , 并 不逐 句对 译 , 他 而是 根
据需 要 进行 编译 。他 引用 中国传 统文 化 中很 多 已
有 的概 念来 解 释佛 教义 理 ,直 接 用 老庄 哲 学 的名 词概念 来 比附佛 经 中的概 念 。]他 改胡音 为 汉意 , [5 2 7
从“ 附" 存质” 依 到“ —— 异域 宗教 文化传译 中的伦 理更替
诸 小 霞
230 ) 10 1
(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外 国语 学院 , 苏 常州 江 江
摘
要: 道德和伦理是任何 交往互动行 为的基 础 , 翻译集语 际转 换 、 际交往 和跨 文化交 流于一身 , 人 必然带上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章比较了红楼梦的两位英译者的不同译文, 并从宗教文化的视角证明, 译者自身文化背景的差异, 对宗教文化因素处理方式不同导致了译者译文风格与译文导向的不同。
[关键词]宗教文化; 翻译观; 翻译策略著名翻译家N ida 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划分为五类, 宗教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这说明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正是宗教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给不同形态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造成种种障碍。
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 不同的译者往往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那么,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何在呢? 笔者拟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并就此展开探讨。
一、红楼梦英译本对宗教文化因素的不同处理语言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宗教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宗教的专用名词术语。
佛教和道教文化的传播就是如此。
它们在历经千载的流传中为汉语增添了大量新词新语, 其中不少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常用语汇, 不但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汉语语言, 而且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了极深远的影响。
同样, 产生于基督教文化圈内的英语, 其众多词语皆源于基族文化心理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文化交流中,如果对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及其与宗教有关的词语的文化内涵缺乏了解, 那么, 我们就会不知所云。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 反映社会, 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红楼梦就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其中也充满着佛教和道教文化意识及其有关的语汇。
对这些宗教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处理, 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 而且也关系到其译作的成败。
目前, 红楼梦颇为成功且较有影响的英译本, 莫过于由杨宪益夫妇所译的A D ream o f RedM ans ions[ 1] ; 由霍克斯、翁婿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 2] (以下简称杨译与霍译) 。
对书中有关宗教文化的词语, 杨译与霍译各自釆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从而使两译本展现出不同的语言特征。
( 1)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曹, 第95 回) [ 3]杨译: M an proposes, H eaven d isposes.霍译: M an proposes, God d isposes.在这里, 杨译利用了英语的一句谚语来将上句译成英文, 但他却把其中的! God∀改换为意指神佛、仙人所居之地的! H eaven∀, 使原文的佛教文化色彩得以保留。
霍译则直接引用英语谚语作为译文, 这样处理, 对英语读者来说也许更为自然且易于理解和接受, 但却把原语中的信佛之人变成了基督教耶稣的人了。
[ P50~ 56]( 2)世人都晓神仙好# # (曹, 第1回)杨译: A llm en Long to be imm orta ls# #霍译: M an a ll know tha t sa lva tion should be won# #这是红楼梦中好了歌的第一句。
好了歌的寓意颇为深刻, 点出了世间万物皆空的佛教幻境, 其中的! 好本来就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佛学思维, 因此, 对它如何翻译表达, 确实不好把握。
在上一句的翻译中, 杨译把! 神仙∀译为! imm or tals∀, 而霍译则将其译成! salvation∀, 其中文之意为! 拯救∀。
显然, 这是基督教的一个概念。
按照基督教的! 原罪说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所以要不断地进行赎罪, 才能得到上帝的! 拯救, 使自身从! 罪孽中解脱出来而进入上帝主宰的! 天国∀, 这是基督教! 圣徒∀们前仆后继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而! 神仙∀是中国道教的概念, 道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则为超脱凡尘, 修道成仙, 长生不老。
此处霍译将原文的道教形象变换为基督教的! 圣徒∀, 因而其译文便大大削减了中国道教文化中的特有内涵。
从以上译例可知, 对于宗教文化因素的处理, 杨译体现了鲜明的佛教和道教文化色彩, 而霍译却带有明显的基督教文化取向。
究其缘由,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 杨译注重的是对原作的忠实, 并尽量保留了原语文化的形象, 因而反映在翻译策略上的异化和方法上的直译倾向; 霍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的传统习惯和英美读者的认知心理及其审美特点, 因而偏重于翻译策略上的归化和在其指导下的意译方法。
[ 5] (P45~ 48) 那么, 促使两译者在翻译策略和方法上做出不同选择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二、不同的翻译观是决定策略与方法选择的根源一般而言, 翻译过程主要牵涉到译者主体、文本内容、翻译渠道、译文对象、翻译目的和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
从红楼梦英译本来看, 杨译与霍译所翻译的是同一部作品, 都是将其从汉语笔译成英语, 也都是向英美读者推介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唯一相异之处就是译者主体及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不同。
正是受这种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 译者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翻译观。
可见, 不同的翻译观才是译者在翻译策略和方法上各有侧重或偏向的深层根源。
众所周知,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不同的两大主流文化。
中国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干, 集儒、释、道于一体的一种精神文化, 也就是说, 儒家的所谓! 修、齐、治、平∀的经世致用之学, ! 独善其身∀的价值取向和! 仁义忠恕的行为准则, 道家的! 自在无为∀、! 复归于朴的道德理想和佛教! 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的学说教义, 相互交融构成了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道德伦理体系。
这种文化自产生之日起就带有封闭内向与自省反思的鲜明特征, 其中的! 天人合一、! 万物皆一、! 世界皆空等思想理念, 与西方文化那种对上帝的绝对服从的根深蒂固的文化认知心理是截然相反的。
[ 6] [ P109~ 117]应当指出的是,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始于印度佛教的东传。
千余年来, 佛教对中国文化和华夏民族心理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可以说! 没有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可以和佛教文化相匹敌, 没有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现象能像其实, 文化就是人化, 人创造了文化, 文化也造就了人。
作为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的红楼梦的两位译者, 他们必然要受到各自所属文化的深刻影响, 其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潜在的深层意识, 自然而然地要在他们的翻实践中! 顽强∀地表现出来。
因此, 他们在对红楼梦进行英译时, 各自按照自己的文化取向和翻译观念来理解、处理原作中的宗教文化内涵就不足为怪了。
具体来说, 杨宪益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不言而喻的。
始于佛经翻译而传承下来的翻译理念和译论思想对其翻译观的形成自然也功不可没。
上世纪70年代他英译红楼梦之际所面临的文化环境现实当然也不无影响。
凡此种种主客观因素使其形成了! 原语本位∀的翻译观。
因而他尊崇原著及其作者, 侧重采用异化策略和直译方法, 以! 龙的传人∀的高度责任感向世界译介红楼梦,并按原著的! 本来面目∀处理其中的宗教文化词语, 使西方读者能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与此相反, 作为出生英国且深受西方文化沐浴的霍克斯, 他也自觉地始终坚持以西方文化为参照, 在其母语中心∀的翻译观指导下, 尽力摆脱原作的文化影响, 更多地关注英语读者的接受心理及其需要, 因而他偏向运用归化策略和意译方法来英译红楼梦, 并站在基督教文化的立场上处理原著中的宗教文化因素。
诚然, 杨宪益先生曾留学欧美多年, 精通英语, 并对英语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了如指掌, 但这只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其中国文化的! 根是永远无法置换的。
同样, 霍克斯先生是一位知名的汉学家, 但这并不能取代西方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
也许正因为他们均具有这种双语双文化的综合优势, 才使他们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成为举世公认的传世佳作。
三、结语综上所述,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宗教的专用术语来实现的。
同时, 也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其传播区域的特定语言系统, 并对该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的传播史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 8]由于宗教文化属于一种深层次的文化, 它往往是翻译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从红楼梦英译的众多翻译实例来看, 对宗教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与方法, 不仅反映了译者在其所属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文化取向和翻译观, 而且体现了译者因其不同的翻译观所决定的不同翻译策略和方法, 从而使其译作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对宗教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其译文的成败。
为此, 在熟练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的同时, 深入学习这两种语言的宗教文化等背景知识, 对做好翻译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 Y ang H s ieny i and G ladys Yang . A D ream of R edM an sions [M ] .Foreign Language press, Beij ing, 1978.[ 2 ] David H awkes& John M inford. The S tory of the Stones[M ] . Pengu in Group, 1973.[ 3 ]曹雪芹. 红楼梦[M ]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4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异化与归化[ J] . 外国语, 1998, ( 2) .[ 5 ]司显柱. 中西翻译观对比研究[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 3) .[ 6 ]张从益, 等.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 ] .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7 ]曹青. 宗教文化与翻译[ J] . 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5,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