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无痛腹针疗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腹针疗法介绍课件

医学课件腹针疗法介绍课件
• 总之,先准确辩证后再下针!
操作
• 1.准确量度:中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 • 不管腹白线有否偏移,都把其当任脉的体表标志 • 2.辩证后定处方 • 3.快速进针:避免疼痛 • 4.注意深度: • 病程短,邪在表-天部(浅刺) • 病程虽长,但未及脏腑或邪在腠理—人部(中刺) • 病程长,累及脏腑或邪在里-地部(深刺)
内容
• 腹针的机理 • 腹针的取穴和处方 • 腹针的操作 • 腹针的治疗
腹针疗法是什么?
• 围绕着神阙经络系统展开的。
• 腹针疗法就是通过针刺以神阙为中心的腹 部穴位,起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 使气血运行通畅,从而治疗全身疾病的一 种方法。
腹针的机理
• 一.神阙布气学说: • 脐带是胎儿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的唯一
颈椎病
基本处方:天地针——调理脾肾 商曲(双)——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兼补肾 滑肉门(双)——滑利双肩关节,改善循环 加减: 神经根型——加石关(双) 椎动脉型——加下脘上 伴上肢麻木疼痛——加患侧滑肉门三角刺 伴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加气穴(双) 伴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加气旁(双)
腰椎间盘突出症
• 加减: • 语言不利:中脘上 • 面瘫:阴都(患),商曲(健) • 肩痛:商曲(健),滑肉门三角(患) • 下肢无力:大巨(患),气旁(健) • 足内翻:下风湿内点(患),气旁(健) • 病程较久:气穴(双)
谢 谢!
操作
• 5.补泻:强刺激为泻,弱刺激为补 • 6.关于针感:虽不强调酸麻胀,但仍需调神,
仍需得气 • 7.留针:20~30分钟后,按顺序出针
关于腹针的治疗
• 适应症:慢性病,内脏病,疑难杂症 • 禁忌症:急腹症,肝脾肿大,妊娠等等 • 优势病种: • 颈椎病,腰椎病 • 肩周炎 • 中风后遗症等等

腹针疗法概述PPT课件

腹针疗法概述PPT课件

五脏六腑除心、肺位于上焦外,其余脏腑均位于腹腔 内,女子胞也在腹腔内。心、肺虽位于上焦,手太阳 小肠经的分支与任脉交会于中脘穴。手太阴肺经起于 胃脘,即起于任脉中脘穴。通过腹部经脉与心、肺联 系。
完整编辑ppt
3
腹部的经络
十二经脉中有五条经脉在腹部循行:
(1)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联系 的脏腑器官有喉咙,舌,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 络心,在胸中与手厥阴肝经相接。”“经脉分布于第五 趾、足底及下肢内侧后线和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 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腹针常用 的腹部腧穴有气穴、商曲、石关、阴都等。
完整编辑ppt
19
早期经络分布于人体腹壁的浅层。胎儿出生后这一早 期经络通道虽不再利用,但在人体腹壁浅层的早期经 络通道其结构依然存在,把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连 线成一体,其图形很象一个“人”形,这一“人”形 的早期经络范围,“仰卧’,在人体腹壁的浅层。位 于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其针剌点,与人体的整体 有着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在选用十四经脉所组成的 腹针各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 腧穴及其针刺点,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 疗效。应用早期经络范围内的取穴,是腹针治疗重要 的取穴方法之一,是一种以腹部局部区域调治各种疾 病的重要方法,是腹针治疗中相对特殊的有效针刺方 法。
衔接,交于手太阴肺经”。任脉之中脘穴为“胃募穴,
八会穴之腑会,任脉、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交
会穴”;下脘穴为“任脉、足太阴脾经交会穴”,气
海谓“气之海”;关元穴为“小肠募穴,任脉、足三
阴交会穴”,别名“丹田”;中极穴为“膀胱腹募穴,
任脉、足三阴交会穴”。任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
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

腹针疗法ppt课件

腹针疗法ppt课件
48
腹针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适应症:一般而言,腹针的适应症为内因性 疾病,即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 病为主要适应症。
二、禁忌症:腹针的刺激部位是腹部,因此一切 原因不明的急腹症均为禁忌症,以免因针刺引起 误诊。此外,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 脉曲张、腹腔内部肿瘤并广泛转移、怀孕妇女大 月份孕期均为禁忌,对于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衰 弱病人,在施针时亦需谨慎。如肝脾肿大则需注 意针刺两胁时不宜太深,以免损伤实质性脏器。
痛腹泻、肾炎、月经不调、 妇女不孕、痛经、盆腔炎、 血崩、子宫脱垂、遗精、 阳痿、遗尿闭经、带下、 尿路感染、产后恶露不止、 疝气等疾病。 相当于第四、五腰椎,可 以治疗第四、五腰椎的疾 病。
15
8、中极
8、中极 神阙穴下4寸的任脉上 小便不利,遗溺不禁,阳
痿,早泄,遗精,白浊, 疝气偏坠,积聚疼痛,月 经不调,阴痛,阴痒,痛 经,带下,崩漏,阴挺, 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事下, 水肿等。 相当于骶尾椎部分,与人 体泌尿生殖系统相关。
的各种疾病。
27
腹部神龟图
28
三、腹针的操作规范
薄氏腹针疗法的操作规范贯穿在腹针疗法的全 过程中,在临床治疗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 必须按照腹外地的要求进行操作。
1、治疗前的检查 1.1、询问病兄弟、现病兄弟、并做好记录。 1.2、进行详细的检查,在结合病史明确诊断
同时,观察平卧位时病人的阳性体征。
肉门S(双)
44
颈椎病辨证加减
神经根型:石关S(双)、取石关时依颈项部疼 痛的部位而变动,如在两侧项肌的外侧时取穴离 腹白线稍宽,如在两侧项肌的内侧时,取穴离腹 白线略窄。
椎动脉型:下脘上(M),取穴时依据骨质增生 的部位高低不同而上下移动,如颈7增生取下脘 穴,颈4~5增生取下脘上5分,依此类推。

腹针疗法幻灯课件

腹针疗法幻灯课件

二、腹针疗法的治疗(zhìliáo)机制
3、脏腑经络说
五脏六腑与腹部有着密切的联系 脏腑的募穴大多集中在腹部
腹部分布有大量的经络,为气血(qì xuè)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较广 的途径。
第八页,共六十六页。
腹针疗法幻灯
二、腹针疗法(liáo fǎ)的治疗机制
4、神阙调控说(神阙布气说)
第二十八页,共六:气海旁开0.5寸。
功效:中、深刺--腰肌劳损、腰背酸困、下肢(xiàzhī)无力 浅 刺--第二、三腰椎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12、气 穴
定位:关元旁开0.5寸。 功效:中、深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浅 刺--第四、五腰椎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六页。
腹针疗法治疗时微痛或无痛,不仅安全可靠, 而且治疗周期短、见效快,具有处方标准化、辨 证条理化等优点。
第六页,共六十六页。
腹针疗法幻灯
二、腹针疗法的治疗(zhìliáo)机制
1、神经反射(fǎnshè)说 2、生物全息学说 3、脏腑经络说 4、神阙调控说(神阙布气说)
第七页,共六十六页。
腹针疗法幻灯
1、天 地 针
组成: 中脘、关元
(腹针中以中脘为天,神阙为中,关元为地)
功效:具有健脾益肾之效
2、引气归元
组成: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此方寓“养后天(hòutiān)以补先天”之意,故名“引气归元”)
功效:具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之效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六页。
腹针疗法幻灯
3、腹 四 关
组成(zǔ chénɡ): 滑肉门(双)、外陵(双)
1、腹部尺寸的标定(biāo dìnɡ):比例寸取穴法
(1)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以神阙到中庭穴(胸剑结 合部)分为8寸

腹针常用穴位与取穴PPT课件

腹针常用穴位与取穴PPT课件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 解溪连线上。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 痹、神志病等。
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 之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
腹泻的治疗
天枢穴
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 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腹痛、 腹胀、便秘、腹泻等胃肠 病证。
掌握针刺深度
根据患者的体型、胖瘦、年龄等因素,掌握合适的针刺深度,避免刺伤内脏器官。
防止晕针与滞针现象
询问病史
在施术前,询问患者是否有晕针史或相 关疾病史,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VS
观察患者反应
在施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 出现晕针或滞针现象,应立即停止施术, 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异常情况处理及转诊指征
上巨虚穴
同腹泻治疗中的上巨虚穴,也适用 于便秘的治疗。
痛经的治疗
01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主治肠鸣腹胀、腹泻
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产科病证。
02
子宫穴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
经等妇科病症。
03
关元穴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等元
腹针常用穴位与取穴 ppt课件
目录
• 腹针疗法简介 • 常用穴位介绍 • 取穴方法技巧 • 临床应用举例 • 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01
腹针疗法简介
腹针的起源与发展
腹针的起源
腹针疗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 种通过在腹部特定穴位刺激以治 疗全身疾病的针灸方法。
腹针的发展
随着医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针灸 技术的提高,腹针疗法逐渐发展 成为一种独特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

腹针疗法相关 PPT

腹针疗法相关 PPT

腹针疗法相关PPT2010.02腹针疗法作者及一般介绍 作者:薄智云⏹相关认识:⏹经络是人体最早的全身调控系统。

⏹根据上述的理论,在母体内胎儿是通过母体供给的气血逐渐成形的,而母体供给胎儿气血的最早通道是脐带。

因此,脐带是经络形成的最初始的通道和调控系统。

在中医的理念中可称为:先天经络系统。

⏹⏹据德国《地球》杂志报道:人类的许多感觉和知觉都是从肚子里传导出来的,肚子里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一“第二大脑”,它拥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比骨髓里的细胞还多。

有科学家认为,通过观察人的肚子能了解人的思想,也就是说“人的决定是从肚子里作出的”。

⏹⏹⏹腹针穴位及取穴等相关内容下图的全息影像中心部位是神阙穴,头顶部是中脘穴,尾部是关元穴,中心部向左右延伸的边端是大横穴,两上肢以滑肉门为起点(肩部),向外向上5分为上风湿点(肘部),平行向外1寸为上风下点(腕部)。

两下肢以外陵穴为起点(髋部),向外向下5分为下风湿点(膝部),石门穴平行向外3寸为下风下点(踝部)。

商曲穴为颈部,四满(石门旁开五分)穴为骶尾部的始端。

腹针图像刺法:不求得气,不强调提插捻转浅刺:外周。

中刺:内脏。

深刺:1.腹针的适应证:一般而言,腹针的适应证为内因性疾病。

2.腹针的禁忌证: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均为禁忌证,以免因针刺而引起误诊。

此外,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肿瘤并广泛转移、怀孕妇女大月份孕期均为禁忌证,对于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衰弱的病人,在施术时亦需谨慎处之。

如肝脾肿大则需注意针刺两胁时不宜太深,以免损伤实质性脏器。

⏹基本处方:⏹1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4穴。

⏹2腹四关:滑肉门、外陵左右共4个穴位组成。

⏹3调脾气:双侧大横穴。

实用图片。

腹针疗法,学习腹针PPT课件

腹针疗法,学习腹针PPT课件

精选课件
44
腹针的治疗
腹针禁忌证
1、一切不明原因的急腹症均 为禁忌证。
2、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 起的脐静脉曲张,腹部内部肿 瘤广泛转移,怀孕妇女均为禁 忌证。
3、对于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 衰弱的病人,慎用。
4、对肝脾肿大不宜过深。
精选课件
45
腹针的治疗
天地针 引气归元 腹四关 调脾气
精选课件
17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气海
神阙下1.5寸。 相当于腰椎4、5水平
深剌治疗腰椎4、5的 病变、脐下放射痛、 腹痛腹泻、肾炎、月 经不调、痛经、盆腔 炎、子宫脱垂、遗精、 阳痿、闭经、带下、 不孕、尿路感染、疝 气、血崩、产后恶露 不止等。
精选课件
18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商曲
神阙上2寸,旁开5分。 浅剌治疗颈肩结合部 病变。
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脑 血管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
心血管病、高血压、癔病。
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血栓性耳聋、 眼底出血、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
虽病程较短,但与脏腑的正气不足相关的 疾病:如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 颈椎综合症、腰痛、双腿麻木、酸困等。
其它的针灸适应症,但经治疗疗效不佳者, 均可为腹针的适应症。
精选课件
5
腹针依据 2--神阙-脐学说
胚胎时期,脐带是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营养物 质的通道。即胎儿在母体时是以脐为中心向全身 输布气血。因此脐(神阙)通向全身运行气血的 通道在先天即已形成。
胎儿出生后,随着营养摄入方式的改变,脐部输 布气血的功能降到了一个次要地位 。
经络是先于脏腑与肢体的全身最早系统,这个系 统便是神阙经络系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

调气扶阳腹针PPT课件

调气扶阳腹针PPT课件
通过临床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4
2024/1/26
调气扶阳腹针作为针灸治疗的新方法,为针灸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手段。
通过学习调气扶阳腹针,可以拓展针灸治疗的适应症范围,提高针灸治疗的疗效。
调气扶阳腹针注重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能够针对不同病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气的分类与功能
8
2024/1/26
调气扶阳的原理
调气扶阳是通过调整人体内的气机运行,使阳气得以升发,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气机运行不畅或阳气不足,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调气扶阳的方法
调气扶阳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气功、中药等。这些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或经络,调整人体内的气机运行,使阳气得以升发。
腹针的起源
随着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腹针疗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范,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腹针的发展
4
2024/1/26
腹针疗法以腹部穴位为主要刺激部位,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来治疗疾病,具有安全、无痛、无副作用等特点。
腹针疗法能够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持久、不易复发等优势。同时,腹针疗法操作简单、方便易行,适合广大患者使用。
16
2024/1/26
17
2024/1/26
月经不调
痛经
更年期综合征
乳腺增生
通过调理冲任、补益气血的方法治疗月经不调。
调整腹部气机,平衡阴阳,缓解更年期症状。
腹针可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腹针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改善乳腺增生症状。
18
2024/1/26
19
2024/1/26
05
CHAPTER

针灸之腹针疗法 PPT

针灸之腹针疗法 PPT
针灸之腹针疗法
内容
❖概 述 ❖特 点 ❖定 位 ❖ 穴位及主治 ❖ 针刺方法 ❖ 适应症与禁忌症 ❖ 注意事项
一、概述
❖腹针是由薄智云先生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出的一种新型 针灸治疗方法。
❖概念:薄氏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 为核心,脏腑、 经络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为底 蕴,在临床上具有广泛适应证的治疗全身慢性 病、疑难病和老年病的无痛针灸新疗法。
(5)风湿点:上下风湿点 上下风湿点:滑肉门、外陵外上(外下
)0.5寸 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关节疼痛
4、操作方法
1、针具的选择
由于腹壁较肢体柔软,临床上通常选用32号1 寸及1.5寸针进行治疗。
2、针刺前的检查
首先应对准备施治的部位从上而下地进行检查 ,对每一个部位的压痛、痞块都应进行仔细的 甄别,特别是肝、脾等重要部位。
不同的深浅层次,对应着人体不同部位从前到 后的不同组织器官
“三部”中分浅中深层
“地”部分三层 右侧上风湿点:肝 浅刺,肝浅层的病变,囊肿等 中刺,肝脏中间的病变,囊肿等 深刺,肝深层的病变,囊肿等 ???
以穴为中心的取穴
以“穴”为中心,其上、下、左、右区域的治 疗也有侧重
中脘穴:针刺“神龟”头部所在 浅刺治疗颜面、中刺治脑中部、深刺治疗后枕 ✓ 穴位偏上方治疗前额、巅顶 ✓ 偏下方治疗牙痛 ✓ 偏左右则能治疗左颞、右颞、左眼、右眼、左
因此,四穴含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 故名“引气血归元”。
⑶开四关:滑肉门和外陵 ❖滑肉门位于神阙之上,治疗躯干上段及 上肢的疾患;
❖外陵位于神阙之下,治疗下腹及下肢的 疾患。
该四穴具有调通气血、疏理经气使之上 输下达肢体末端的作用,是引脏腑之气 向全身布散的妙穴,故称“腹四关”。

腹针课件

腹针课件

3、水分
•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 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 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脐周浅动、静脉网。深层有 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 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泻、反胃、呕吐:水肿、 腹胀、小便不利。 腹针用其治疗水肿,并治疗软组织的肿胀、充血、 水肿,水分亦具有镇痛作用。 • 操作:传统针刺1.0—2.0寸;可灸。腹针可选 中刺或深刺。
8.商曲:冲脉交会穴
• 定位:在上腹部,下脘穴旁开0.5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脏直肌, 浅层布有腹壁淡动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 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上动、 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 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 商曲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颈部。 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 中刺或不同程度浅刺。
(三)足阳明胃经的腧穴
• 12.滑肉门 • 定位:在上腹部,水分穴旁开2寸。 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一腹直肌鞘 后壁。浅层布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 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肌 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胃痛、呕吐、癫狂。 滑肉门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肩都 操作:传统针刺0.8—1.2寸;可灸。腹针可选中、不同 程度浅刺。
10、阴都:冲脉交会穴
• 定位:在上腹部,中脘穴旁开0.5寸。 解剖:针刺层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 一腹直肌。浅层布有腹壁浅动脉,第七、八、九 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 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七、八、九胸 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 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胀、便秘;不孕等; 阴都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头部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 中刺或不同程度浅刺。

腹针疗法学习腹针ppt课件

腹针疗法学习腹针ppt课件

腹部穴位的特性2


腹部的左右同名穴,在针剌(浅剌、中 剌)调节外周系统时,治疗同样疾病。 腹部的左右同名穴,在针剌(深剌)调 节内脏系统时,作用的内脏系统不同, 故穴性亦不同。
腹针的操作

针具的选择


患者的肥瘦 穴位的深浅 进针长度不超过针长 的2/3 同一病人选取同粗细、 同长度的针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水分

位于神阙穴上1寸。


中剌治疗慢性炎症、 有消炎止痛作用。 深剌治疗腹水、呕吐、 腹泻、胃炎、小便不 利。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神阙

禁针

治疗肠道疾病、中暑、 风痛、角弓反张、中 风脱症、小儿脱肛、 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气海

神阙下1.5寸。 相当于腰椎4、5水平

深剌治疗腰椎4、5的 病变、脐下放射痛、 腹痛腹泻、肾炎、月 经不调、痛经、盆腔 炎、子宫脱垂、遗精、 阳痿、闭经、带下、 不孕、尿路感染、疝 气、血崩、产后恶露 不止等。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商曲

神阙上2寸,旁开5分。 浅剌治疗颈肩结合部 病变。 深剌治疗腹中切痛、 积聚不嗜食。
腹部穴位定位及作用——滑肉 门
腹针疗法

由薄志云所创, 经过20多年临床观察 及验证。
腹针依据 1--腹部脏腑、经络分 布

腹部除了是人体分布脏腑最多的部位,还 分布着大量的经脉(肝经、肾经、脾经、 胃经、胆经、任脉、带脉、冲脉、阴跷脉、 阴维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 提供了较广的途径。脏腑的募穴是脏腑之 气结聚的地方,也是审察证候、诊断、治 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大多数募穴位于腹部。 因此腹部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 径最短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刺最好,针尖绝不能向上或向下。向上会 导致脚冰凉 ,向下会导致气下沉上不来形成 阴阳隔离出人命。
·
18
任脉——脐下
▪ 中极 脐下 4 寸 。可深刺也可浅刺。
▪ 深刺:1.尾骨有病痛,肿或增生。

2.小便不下,是膀胱的募穴。

3.前例腺炎,肥大,增生。
▪ 浅刺:外阴感染,龟头炎。
▪ 作用:做治疗时的病灶定位
·
10
腹针用针的标准
1. 针体的长度标准:一般多用于1寸的针,也可 根据每个人的胖瘦体形的不同来分别0.5,1.5 寸,2寸的针。身体的好坏看小腹,小腹摸得实 在,是正气足,用1寸的针即可。小腹摸得虚软, 气血两虚正气不足。用1.5寸即可。针的长短取 决于下腹部关元穴。
2. 针体的粗细标准:一般多用于0.25,0.22, 0.16的粗细。针是越细越好用。创面小,病患 感觉舒适。
4. 腹针治疗强调间隔,让气血自我恢复。可连续扎三至五 三次之后,隔一天扎一次,或一周两次,保健性的治疗一 周一次。急性的炎症连续扎好即可。慢性病要有间隔,补 气血不是三五天就能好的,所以要有间隔的调理一段时间。
·
5
腹针的针法——垂直进针
1. 定位要精确。 2. 深浅度要合适。 3. 不需要捻转提插。 4. 注意:随病人的呼吸,针可能会有深浅和
先开外陵)

2. 外陵与滑肉门合用时可调四肢的气血循
环。垂直中刺。

3. 降胃气,外陵与滑肉门合用时针尖向下
可调肝脾不合有胃火和胃气上逆。脾胃虚寒的人。
不可降胃气。否则会腹泻。
·
27
胃经
▪ 大巨 是外陵下1寸。垂直中刺或针尖向下。 如果膝关节以上有问题可以略向上高取一点。
13
任脉——脐上
▪ 脐上: ▪ 中脘 脐上4寸 。深刺时针尖向下较安全45度
角,否则会很危险,扎出副作用。中脘很危 险一定要时常观察病人。针尖可以垂直,如 果针体立不住时可以把针尖向下调向肚脐。 绝不能针尖向上,并且针刺要浅。 ▪ 作用:调理脏腑。
·
14
任脉——脐上
▪ 下脘 脐上 2 寸 。针尖垂直深刺,如:瘦人 站不住针向下斜刺。
·
7
腹针针刺时三个不同的深度
·
8
腹针的取穴方法
▪ 上腹:从脐中心至胸键联合处为8寸。 ▪ 侧腹:从脐中心至侧腹外缘为6寸。太胖者按
髂骨上缘的宽度为准。 ▪ 下腹:从脐中心至耻骨联合处上缘为5寸。 ▪ 注明:上腹一寸并不等于下腹一寸,一定要
按骨与脐的距离定尺寸,手的4寸也不能适用 于此。
·
9
腹针的取穴方法
天枢。中刺站不住时可针尖向门 是天枢上1 寸。中刺。 ▪ 作用:1.治精神方面的病。 ▪ 2.调胃的气血,站不时针尖向肚脐。 ▪ 3.肩关节的病,(调节上肢时先开滑肉门)
垂直中刺,站不时针尖向病灶点。
·
26
胃经
▪ 外陵 是天枢下1 寸。中刺。
▪ 作用:

1. 股骨头,髋关节,下肢。(调节下肢时
·
19
任脉上的穴位图
·
20
肾经
▪ 阴都 是中脘旁开0.5 寸。一般不用,只作脸 部定位时的标志。
·
21
肾经
▪ 商曲 是下脘旁开0.5 寸。中刺。 ▪ 作用:调节上半身(肚脐上)的经脉运行和下
脘三穴位同时合用。单用一个可调节对侧上 肢的疾病。
·
22
肾经
▪ 气旁 是气海旁开0.5 寸。(金河)经外奇穴垂直 深刺,左侧可针尖向下斜刺。
▪ 作用: ▪ 1.与气海穴位同时用可活跃腰椎的2和3椎的肌肉组
织。
▪ 2.单用可调节对侧下肢的疾病。 ▪ 气穴 是关元旁开0.5 寸。垂直深刺。 ▪ 作用:气穴与关元同用可加强关元补肾的效果。
·
23
肾经
·
24
胃经
胃经:以通为顺,以降为和。针尖 可向下。
▪ 天枢 是平脐旁开2 寸。中刺,小肠的募穴。 ▪ 作用:调补脾胃,诸之虚证,上脘,下脘,
·
11
腹针常用的穴位及作用 (腹部的经络及穴位和作用)
经络的位置: ▪ 任脉是在 身体正中间。 ▪ 肾经是旁开0.5寸。 ▪ 胃经是旁开2寸是。 ▪ 脾经是旁开4寸。
·
12
经络的位置
经络的位置: ▪ 任脉是在 身体正中间。 ▪ 肾经是旁开0.5寸。 ▪ 胃经是旁开2寸是。 ▪ 脾经是旁开4寸。
·
1. 取穴一定要准,(毫厘之差)疗效不同。定位一定要准。
2. 深浅要合适,深浅不同,针尖的方向不同对疗效都有着 不同的目的和作用。
3. 留针的时间一定长,一般在45分钟以上。越时间长,疗 效越好。(有腰间盘突出问题的时间不要太长。只能45分 钟,否则会反弹回来。)虚损的慢性病留针时间越长效果 越好。
特效无痛腹针疗法
李林泽主讲
·
1
特效无痛腹针疗法——题纲
▪ 腹针的原理 ▪ 腹针的特点 ▪ 腹针的技术要求 ▪ 腹针的针法 ▪ 腹针的取穴方法
▪ 腹针用针的标准 ▪ 腹针常用穴位及作用 ▪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 ▪ 腹针的禁忌注意事项 ▪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
·
2
腹针的原理
1. 固定的穴位有22个,深浅不同疗效不同,所以一 个穴位有多个疗效。因此一定要细致,调理脏腑 以及经络循行的气血功能。因此以中医的基础理 论,中医的辩证施治理论,中医的经络学说作指 导。
针尖方向的变化,要勤观察病人的变化,如 病人感觉不适,要及时观察和调整。
·
6
腹针针刺时三个不同的深度
▪ 浅刺:针尖在皮肤内或刚到皮下。作用具体 的病灶治疗。如:口腔溃疡。
▪ 中刺:针尖在脂肪层。不触到腹肌,手法要 轻,感到有东西挡住。作用通经络。
▪ 深刺:针刺任脉时针尖要触及到腹白线(筋 膜)。针刺两侧腹肌时针尖要触及到腹肌。 而没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作用调节脏腑功能, 用深刺。
2. 周易的八卦中每个卦位都有不同的功能作用与人 体的五脏六腑相应,即可调理脏腑之间的平衡。
3. 全息理论每个局部代表一个整体,可定点定位调 理。
·
3
腹针的特点
1. 穴位少,易懂易记。 2. 针刺浅,较安全。 3. 见效快,具体的痛点和压痛点当时见效。 4. 适应面广,治疗面广。
·
4
腹针的技术要求
▪ 作用:调理脏腑。
·
15
任脉——脐上
▪ 水分 脐上 1 寸 。瘦人站不住针尖向下。 ▪ 作用:局部消肿。
·
16
任脉——脐下
▪ 脐下: ▪ 气海 脐下1.5 寸 。针尖垂直深刺。 ▪ 作用:调补肾气,以调补肾阳为主。
·
17
任脉——脐下
▪ 关元 脐下 3 寸 。针尖垂直深刺。 ▪ 作用:调补肾气,以调补肾阴为主。以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